CN117242021A - 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2021A
CN117242021A CN202180083289.6A CN202180083289A CN117242021A CN 117242021 A CN117242021 A CN 117242021A CN 202180083289 A CN202180083289 A CN 202180083289A CN 117242021 A CN117242021 A CN 117242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ing
transfer device
conveyo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32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格蒙德·杜德克
克里斯丁·哈格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roll Holding AG
Original Assignee
Interroll Holdin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roll Holding AG filed Critical Interroll Holding AG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21/08471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22792A2/de
Publication of CN11724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2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运装置(20),其被设计为:‑在接管区域(26a)接管来自上游输送段(10a)的被输送物料(9);‑在输送方向(FR)上并且特别地在输送平面(FE)上,至少暂时在输送区域(26f)内输送所述被输送物料(9);以及‑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侧向地布置的转运区域(3)的方向上选择性地转运所述被输送物料(9),所述转运装置(20)包括:多个带托架(21),所述多个带托架(21)沿着导向件(23)周向地布置,使得所述带托架沿所述输送方向(FR)特别地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至少暂时移动,所述带托架包括运输带(24),所述运输带(24)至少暂时形成用于所述被输送物料(9)的支撑表面(241),所述运输带(24)在横向于所述输送方向(FR)特别地且同时与输送平面(FE)平行的横向方向(Q)上选择性地可移动,以进行所述被输送物料(9)的选择性横向转运。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WO 2020/025329 A1公开了一种水平分拣机的构造中的交叉带分拣机。该交叉带分拣机包括沿行进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多个输送机托架。每个输送机托架包括能够将被输送物料放置到其上的交叉带。交叉带在与行进方向横向地对齐的横向方向上可移动。为了分拣出被输送物料,交叉带被选择性地驱动,由此在输送方向上观察,被输送物料被侧向地加速并且从输送机托架往下输送(转运)。这样的交叉带分拣机的特征是其即使在高输送速度下也精确地转运被输送物料的能力。此类交叉带分拣机是需要1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的大型安装设施。
为了将被输送物料馈送到交叉带分拣机上(进料),通常使用横向进料机(所谓的进料),该横向进料机将被输送物料以相对于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方向的锐角引导到交叉带分拣机。可选地,能够使用所谓的顶部装载机,其将被输送物料从上方放下到输送机托架上。
DE 20 2012 04 830U1公开了一种竖直分拣机的构造中的交叉带分拣机。输送机托架的返回发生在竖直地位于被输送货物的输送平面下方的平面上。施加到竖直分拣机的所有被输送货物必须在后端之前被侧向地转运或者最后收集在收集站中。由于竖直偏转,与水平分拣机不同,不可能将被输送物料返回到回路中的起始点。竖直分拣机的输送机托架在大小上与水平分拣机的输送机托架类似并且需要大的偏转半径。
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机托架被定尺寸使得它们能够完全容纳被输送物料。输送方向上的典型长度因此介于50cm与100cm之间。由于输送机托架的大小和输送机托架的相关偏转半径,交叉带分拣机的安装需要大量的空间。另外,进入交叉带分拣机的通道必须用围栏广泛掩护,以避免在移动托架处受伤的风险。
不必要设置高价的交叉带分拣机来在模块化带输送线或辊输送线的过程中转运物料。根据名称“Interroll High Performance Divert8711”和“Interroll Transfer RM8731”在市场上可买到的解决方案适合于此目的,以便在带输送线或辊输送线之后或在若干此类输送线之间实现一个或多个转运站。
在“Interroll Transfer RM 8731”情况下,待输送的物料在转运期间在输送方向上完全减速,然后在横向于输送方向的转运方向上加速。
“Interroll Transfer RM 8731”和“Interroll High Performance Divert8711”都仅能够在显著低于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机速度的输送机速度下运行。
前述解决方案能够模块化地用在辊输送线或带输送线中。此类转运单元与交叉带分拣机对比的优势特别是能够在输送平面上将物料馈送到转运单元上。另一辊输送线或带输送线也能够沿输送方向紧接在紧凑转运单元下游布置,借此能够简单地将尚未被转运的物料运输到下一站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特别灵活地与其他输送线一起使用的改进的转运装置。特别地,该转运装置应当具有与交叉带分拣机的性能可比的性能,但是需要显著更少的安装空间和工作量,因此也是显著不太昂贵的。
本发明的目的由根据主权利要求的转运装置、输送机系统和用途来解决。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主题。
运输带被设计为在输送方向上为被输送物料提供支撑表面。运输带也被设计为侧向地转运被输送物料。另外,待输送的物料能够以高摩擦系数搁置在运输带上。总的来说,这导致甚至在高输送速度下的横向转运的可靠性很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方向上的输送速度是至少1.5m/s,优选至少2.0m/s,进一步地优选2.5m/s。
在此上下文中,带托架指包括运输带的更高级布置。除了运输带之外,带托架还能够同样包括带辊、带托架框架以及用于沿着导向件引导带托架的导向辊。导向件附接到框架,特别是固定框架。
与交叉带分拣机对比,转运装置能够特别模块化地布置在上游输送线与下游输送线之间,其中待输送的物料被递送到输送机平面,并且—如果不在转运装置中转运—再次在输送机平面上移交给下游输送线。
带托架它本身和/或运输带在输送方向上具有比较短的总长度。这使得有可能实现非常小的竖直偏转半径。这种小的偏转半径进而有利于在输送方向上并且在输送平面上从上游输送线接管或者移交给下游输送线。这进而是将转运装置模块化集成到划算的带输送线和/或辊输送线中的可能的先决条件。
在带式输送机系统中,设置了尤其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输送带。输送带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偏转辊周围并且能够以循环方式移动。在输送带的上侧,被输送物料能够在输送方向上移动。
在辊输送线中,设置了大量的输送辊。特别地,输送辊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输送辊至少部分地由电机驱动,由此能够将一个或多个输送辊设计为电机辊。输送辊用其上侧限定待输送的物料开始搁置在上面并且被输送的输送平面。在输送过程期间,待输送的物料始终同时地搁置在至少两个辊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运装置的长度是最大10m,特别是最大7m。
特别地,运输带可以是多楔带或齿形带。优选地,运输带的上行程滑动地位于带托架上的平坦基部上。因此能够省去支撑辊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在带托架与运输带之间通常没有相对移动,而是只有当实际上将转运被输送物料时才有相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被输送物料与带托架之间发生的摩擦是可接受的。
术语“输送平面”应被广义理解,而不一定需要数学上确切的平坦表面。相反,术语输送平面应被视为与如在所呈现的顶部装载机中以极端形式发生的下降过渡不同。在这方面,输送平面很可能具有轻微的高度差,特别是在最大7cm的范围内,尤其是最大4cm。
特别地如果第一输送段或第二输送段是弯曲的,则输送方向和/或输送平面在接管点或移交点处可以是无限小的。然而,特别地转运点或接管点处的输送方向具有连续路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运装置被适配用于被输送物料的最小边长度(宽度)为最大120mm、特别是最大100mm、优选最大90mm的用途。当然,转运装置也能够输送较大的被输送货物。特别地,转运装置被适配为输送最小边长度为120mm的被输送物料。
待输送的任何合适的物料被定尺寸,使得它开始同时地搁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输带上。
相关边长度被理解为被输送物料的在该被输送物料以其最大侧表面(即特别是平坦表面)搁置在输送平面上时在顶视图中可见的那些外边界。在这方面,运输封套的高度(也经常称为厚度)因此不应被视为边长度。
特别地,运输带正驱动连接到驱动轮。特别地,运输带是在下侧具有用来与作为驱动轮的齿形轮啮合的凸起的齿形带。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考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本文中:
图1在顶视图中示出了水平分拣机的构造中的常规交叉带分拣机的截面;
图2示出了竖直分拣机的构造中的常规交叉带分拣机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输送机系统的顶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根据图3的输送机系统中转运期间被输送物料的速度剖面;
图5示出了根据图3的输送机系统的转运装置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沿着图3中的相交线X-X通过转运装置的示意横截面;
图7示出了来自图5的截面Y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沿着图7的截面平面Z的截面;
图9示出了沿着图7的弯曲截面平面XY的立体截面图;
图10示出了运输带和用于驱动运输带的带驱动装置,a)在正视图中,b)部分地在顶视图中示出下行程;
图11示出了形式为适合于预定用途的运输封套的被输送产品;
图12示出了托架设计的示意正视图,a)在正常装载条件下,b)在过载条件下;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托架的正视图,a)在正常装载条件下,b)在过载条件下;
图14示出了通过根据图5的转运装置中的托架的进一步设计的截面横截面;
图15示出了在较小尺度上根据图14通过托架的另一横截面;
图16示出了通过运输带24的横截面;
图17示出了a)前述类型的带托架的实施方式的截面;b)根据图16a通过带托架的示意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包括在输送方向FR上可移动并且沿着输送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多个输送机托架91的未主张的交叉带分拣机90的实施方式。交叉带92设置在每一个输送机托架91的顶部上。交叉带92的上侧因此形成被输送物料9的支撑表面并且同时限定输送平面FE。在预定用途中,待输送的最小可能的物料被放置在最多一个托架91和一个交叉带92上。也能够同时在两个或更多个托架91和交叉带92上输送过大的物料。每个托架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至少50cm。
设置了多个转运站93,在那里被输送物料9能够被从输送机托架91选择性地移除并且输送到与输送机托架91侧向地设置的转运区域94。出于此目的,交叉带92被设置为在输送机托架91上动着,由此被输送物料被加速并且最终与输送方向FR横向地移动。
设置了进料区域99以用于将被输送物料9放置在一个托架91上。待输送的物料9最初设置在进料输送线98上,在进料输送线98上待输送的物料9沿着进料方向E朝向输送机托架91移动。
在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中,当从上方观察时进料方向E是以与输送方向FR成大约介于30°与60°之间的锐角布置的,由此进料方向E能够位于输送平面FE上。两个方向E、FR在接界97处相合(也称为“合并”)。在接界95处,被输送物料被从进料输送线98移交给输送机托架91。为了在输送机托架处拾取被输送物料,交叉带能够在横向于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Q上(向右或向左)移动。
在图1所示的构造中,当从上方观察时,进料方向E能够与输送方向FR确切地对齐。然而,然后有必要将进料输送线98布置在输送机托架91上方。待输送的物料然后被从输送平面FE上方的平面转运到输送机托架91上。这样的进料段也被称为“顶部装载机”并且如图2所示。
常规交叉带分拣机,无论是在作为水平分拣机的构造中还是在作为竖直分拣机的构造中,都能够从这样的输送线98接管被输送物料,所述输送线98既在输送方向FR上且在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平面FE上将被输送物料带到接管区域。也不可以将被输送物料从交叉带分拣机移交给下游输送线,其中被输送物料在移交区域处既在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方向FR上且在交叉带分拣机的输送平面FE上被接管。
特别地为了使输送机托架偏转并且使它返回到返回路径R上的进料区域99,在回路中移动的交叉带分拣机的大输送机托架总是需要大安装空间。在竖直分拣机(图2)的情况下,交叉带的表面处的偏转半径U是大约1m。由于所得的大间隙长度,不能在输送方向FR上上游或下游直接连接辊式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在水平分拣机(图1)的情况下,转弯半径大于1.5m。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分拣功能的输送机系统1。用于输送被输送货物9的若干装置10、20沿输送方向FR一前一后布置。被输送货物9首先经由输送线10a馈送。随后,这些然后被移交给第一转运装置20a。这个后面是另外的输送线10b、10c和另外的转运装置20b、20c,转运装置20布置在两条输送线10之间。输送线可以是作为辊输送线10a、10d或作为带输送线10b、10c的任何设计。
转运装置20能够选择性地使所选被输送货物9从输送方向FR转向并且将它们输送到与与输送方向FR侧向地布置的转运区域3中,所述转运区域3在输送方向FR上向转运装置20侧向地偏移。出于此目的,被输送物料9在横向方向Q上被加速至少持续短时间。
输送线10可以是被适配为沿着预定义输送方向FR输送物料9的辊式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输送方向FR也能够具有弯曲路线,例如在带曲线或辊曲线的情况下。这里重要的是,输送机系统1经由转运装置20形成从第一输送段10a到第四输送段的连续输送平面FE。
能够基本上通过在开头描述的“Interroll High Performance Divert8711”或“Interroll Transfer RM 8731”在常规输送机系统中实现转运装置20。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转运装置20是如下所述设计的。
图5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运装置20的细节并且在下面被一起描述。
转运装置20包括具有例如四个脚(图5)的框架28。转运装置20形成能够在输送方向FR上输送物料9的输送表面201。输送表面201限定输送平面FE。
转运装置20包括导向件23,沿着其布置有多个带托架21。带托架21可移动地布置在导向件23上,使得带托架21在回路中移动。在第一侧,这里为上侧,带托架在行进方向FR上移动。在接管位置26a,被输送物料9被从上游输送线10a接管并且布置在带托架21的上侧上。在移交区域26b,被输送物料9被移交给下游输送线10c并且布置在带托架21的上侧上,只要它先前尚未被侧向地转运即可。
每个带托架21承载纵向延伸长度在横向方向Q上对齐(参见图3)的运输带24。运输带24在带托架21上方突出,因此构成支撑表面241,其限定输送平面FE并且静止被输送物料9开始搁置在支撑表面241上。由于整个带托架21以及被输送物料9以基本速度v0移动,所以在运输带24与运输带24处的被输送物料9之间没有显著的惯性相关力传递。
带托架由驱动装置29沿输送方向驱动。驱动装置能够包括电机291和单独的齿轮单元292(图5)。可选地,驱动装置能够被设计为鼓形电机29(图6)。
被输送物料9因此由带托架21沿行进方向FR输送(图6)。在运输期间,能够侧向地选择性地转运各个被输送货物9。未被转运的被输送货物9到达后面有下游输送线10b的移交区域26b。未转运的物料9在这里被移交给下游输送线20b。在后偏转区域25b,带托架偏转,在这种情况下向下偏转,从而随后沿着返回路径R到达前偏转区域25a。带托架然后被转运到后偏转区域25b。在前偏转区域25a,带托架21向上偏转,从而返回到接管区域26a,在那里能够再次拾取被输送物料9。
在接管区域26a之后并在移交区域26b之前的区域被称为输送区域26f。这里,被输送物料9与带托架21接触。按预期与输送机系统一起使用的被输送物料9至少有如此大的尺寸,以致只要它完全布置在输送区域26f中,它就搁置在至少两个带托架21上,特别地与两个相邻的带托架的运输带接触。较小的被输送物料不能被可靠地输送,因为它可能进入两个相邻的运输带24之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将不保证可靠的转运。
特殊特征是在接管位置26a,被输送物料9被从上游输送线10a在输送方向FR上连续地接管。这尤其意味着既在转运装置20a中且在上游输送线10a中,被输送物料在顶视图中且在侧视图中都被沿同一输送方向FE引导,并且既在上游输送线上且随后在公共输送平面FE的转运装置20中输送。这样的接管或移交在常规交叉带分拣机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在偏转区域25中,带托架21在每种情况下向下移位。在偏转区域中偏转期间,支撑表面241沿着向下弯曲的轨道路径UB(图6)行进。例如,轨道路径至少在各段中具有绕偏转轴U的110mm的偏转半径U20。小的偏转半径使得能实现被输送物料在输送方向FR和输送平面FE上的连续接管/移交。
在带托架之间径向地向内的区域中,能够设置鼓形电机29作为驱动单元(作为图5中的图示的替代方案)。鼓形电机能够被设计为包括电动机和齿轮单元的整体单元。
在第一输送线10a与转运装置20之间的输送平面FE中的间隙能够由被动间隙桥12(图6)覆盖。被动间隙桥12在不存在输送机辊或其他输送机元件的情况下提供支撑表面。间隙桥12在输送方向FR上的最大长度l12取决于被输送物料9的最小大小。必须始终确保被输送物料搁置在至少一个移动的输送元件(例如,辊11、带托架21、运输带24)上,以便在输送方向FR上连续地移动。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能够主动地设计间隙桥。在这种情况下,在间隙中存在小的输送机单元,其包括例如平行布置的若干多楔带。这些带然后能够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并且对在间隙中输送的物料施加驱动力。
在输送区域26f中,两个连续的带托架21能够彼此如此靠近,以致两个相邻的带托架21之间的间隙的间隙大小在预定最大值内。特别地,最大值如此小,以致手指不能进入间隙。在偏转区域25a、25中,相邻的带托架21之间的间隙由于弯曲路径而不可避免地增大,使得这里可能产生增大的周向间隙25L,用户能够将他的手指伸入其中(参见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手)。为了防止在此区域中受伤的风险,设置了关闭周向间隙25L的中间表面222。图7和图8示出了中间表面的功能。
中间表面222能够特别地防止平坦的被输送物料(参见图11)进入带托架之间的间隙。这样的进入在接管区域26a(参见图6)中是特别可能的,因为这里被输送物料第一次碰上导向表面241,并且同时由于托架的偏转,两个托架之间的间隙可能特别大。
能够在偏转区域25a中设置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在偏转区域25中径向地布置在带托架21外部。这表现得像自行车轮周围的挡泥板一样,并且能够防止周向间隙中的无意啮合。
带托架21通过运输带以及横向相邻的导向表面与支撑表面形成封闭表面(图7、图8、图9)。导向表面212静态地固定到带托架的带托架框架211(图9)。在输送区域中,相邻的带托架21的导向表面212彼此靠在一起以形成封闭表面。在偏转区域25中,前述周向间隙形成在相邻的带托架21的导向表面212之间,前述周向间隙被在周向间隙中出现的中间表面222直接封闭。
中间表面222可以是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带托架21之间的可选的中间托架22的一部分(图9)。中间表面222被支撑在中间托架的中间托架框架221上。中间托架22它本身可以具有辊,使得能够在转运装置20的导向件23上引导中间托架。或者,中间托架框架221也可以被支撑在相邻的带托架中的一者或两者上。
图8在纵向截面中示出了带托架21上的中间表面222和导向表面212。中间表面222具有向上定向的凹形状。当托架在偏转区域外部时,导向表面212覆盖中间表面222,特别是其一半。
特别地,在中间表面上形成一种槽,靠着其侧壁导向表面212搁置在输送区域中。导向表面212在其下侧上具有向下定向的表面,其与中间表面接触。在偏转区域中,导向表面212沿着中间表面向其外端滑动,从而从导向表面212释放中间表面222。特别地,导向表面212向下倾斜以在导向区域中与中间表面的凹“槽”啮合。
转运装置的长度L20是大约3至5m。该长度被视为输送区域的长度。能够忽视任何附加部分。
在横向方向Q上驱动运输带24能够基本上如DE 1 98 017 06A1中描述的那样进行。基于图10,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对此的修改。
运输带24包括上行程24a和下行程24u。上行程24o形成支撑表面241。下行程24u摩擦地驱动连接到驱动滑轮312。通过使驱动滑轮312旋转,运输带24被设置为动着,使得支撑表面241在横向方向Q上移动。运输带24由驱动滑轮312驱动。
驱动滑轮312驱动地连接到从动滑轮311,其中,驱动滑轮312和从动滑轮311同轴地布置在公共驱动轴线A312上。不需要齿轮箱的任何介入。从动滑轮311和驱动滑轮312与带托架一起在输送方向FR上移动。从动滑轮311和驱动滑轮312以旋转固定方式彼此连接;这里示例性地借助于轴连接315彼此连接。从动滑轮也能够整体地连接到驱动滑轮。
从动滑轮311由固定控制挡板313选择性地驱动,如已经从DE 198 01 706A1知道的那样。控制挡板313能够借助于挡板致动器被选择性地切换到驱动状态(图10中的右挡板)或空闲状态(图10中的左挡板)。从动滑轮311沿输送方向FR与运输带一起通过固定控制挡板313。如果控制挡板313处于驱动状态,则驱动扭矩被从控制挡板传递到从动滑轮311。驱动扭矩用于驱动运输带。为了将驱动扭矩从控制挡板313传递到从动滑轮311,驱动轮的轴必须横向于输送方向FR对齐。
驱动轮和从动轮能够被定尺寸,使得控制挡板313与从动滑轮311之间或驱动滑轮312与运输带24之间的摩擦连接处的滑动以及相关速度损失由增大的传动比补偿。
下行程24u相对于上行程24o扭曲,特别地扭曲了90°。因此,驱动滑轮312可以与从动滑轮311同轴地对齐,并且同时与下行程24z传动力连接。如在DE 19801706 A1中一样的伞齿轮因此变得过时了。下行程的扭曲仅因运输带的小宽度而变得可能。另外,伞齿轮将必须非常小以适合本实施方式。
为了引导运输带设置了不同的带辊。第一带辊214a被设置来引导上行程24o,使得它能够形成被布置在输送平面FE中的支撑表面241。第二带辊被设置来引导下行程,使得后者与驱动轮传力接触,特别地,在驱动滑轮312周围各段中成环。第一带滑轮214A的旋转轴线和驱动轴312的旋转轴线A312彼此横向地对齐。
图4a示出了被输送物料9在其在转运装置20上的输送过程期间的示意速率矢量。vF表示输送方向FR上的速率;vQ表示被输送物料9在横向方向Q上的速率;v9表示作为前述部分速率vF、vQ的矢量相加的结果的绝对速率。
图4b示出了被输送物料在根据本发明的转运装置上的转运过程期间的速度vF、vQ、v9的图。在第一阶段I中,在带托架上沿输送方向FR输送待输送的物料9。绝对速度v9对应于输送方向上的速度vF,其由带托架在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预先确定。
在第二阶段II中,运输带被驱动,由此被输送物料也以速度vQ在横向方向上移动。矢量相加产生大于输送方向上的速率vF的绝对速率v9。
在第三阶段III中,被输送物料9已经离开输送线并且不再通过带托架在输送方向上移动。与第二阶段II相比,物料被以较低的绝对速度v9进一步输送。速度vF和vQ取决于转运区域94的定向。
运输带在输送方向FR上的宽度B24特别是16mm(图7)。带托架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21特别是50mm(图7)。带托架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X21特别是1000mm(图10)。运输带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X24特别是1000mm(图10)。
图11示出了最小可能的被输送物料9,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根据本发明的转运装置按预期输送并且根据需要转运。被输送物料9接近,使得被输送物料的高度作为最小延伸长度竖直地向上突出。
高度H9能够和期望的一样小。特别地,在运输封套的情况下,高度可以是几毫米,特别地小于10mm。被输送物料的长度L9以及宽度B9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被称为边长度,其在下文中是相关的。高度H9不是相关的边长度,因为这对支撑表面而言是无关的。
宽度B9表示边长度中的较小者;长度L9是边长度中的较大者。即使在极端示例中,宽度B9也不小于高度H9且不大于长度L9。在极端情况下,宽度B9能够等于长度L9和高度H9,然后被输送物料例如将是立方体,并且以下条件也会适用。
被输送物料9接近,使得它开始以横跨了两个边长度L9、B9的那个表面搁置在输送平面上。这因此是最大侧表面。如果待输送的物料开始搁置在其他较小的侧表面之一上,则当物料传递到转运装置上时它通常最迟被翻转过来,使得具有最大侧表面的物料搁置在输送平面上。
基部区域的尺寸在评估待输送的物料是否能够被可靠地输送或转运时是决定性的。如果待输送的物料具有太小的“最小”边长度/宽度B9,则存在将不能够同时可靠地搁置在两个运输带24上的风险,并且将因此开始因摩擦而搁置在横向不可移动的导向表面212上(图8)。在这种情况下,可靠的转运是不可能的。
使用转运装置的示例性被输送物料具有120mm的最小边长度B9和4mm的高度。
图12a示出了前述转运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示意细节。示出了托架21、22,由此这可以可选地是带托架21或中间托架22。在这方面,该实施方式也适用于两种类型的托架。托架具有被支撑在框架的支撑表面281上的导向辊231。托架的导向表面被支撑在框架的导向辊上的相反实施方式也是可以想象的。另外,也能够设置滑动元件代替导向辊。总之,这指托架21、22相对于框架28的主导向件231、281。负载的整个负载力FL经由主导向件231、281支撑。
例如,对转运装置的稳定性的一个要求特别是,例如出于维护目的,必须支撑站在输送表面上的人。
由于托架是移动部分,所以它应当尽可能轻。另外,如以上说明的,显著优势是托架的小大小。这导致必须解决的目标冲突。
也应当记住,为了获得良好的方向稳定性,X方向上最大可能的辊间距是所希望的;同时,辊的数目应当尽可能小以便使噪声、摩擦和成本降到最低。
图12b示出了在特殊状态下来自图11b的图示,在该特殊状态下,例如,人用他的脚踏上转运装置,例如踏上运输带24的支撑表面241、踏上带托架框架的导向表面212或者踏上中间托架22的中间表面222。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点处可能出现100kg以上的重量负载。
托架21、22具有用于此目的的辅助导向件232、282。辅助导向件包括辅助支撑件232和辅助表面282。辅助支撑件232可以包括辊232a或静态支撑元件232b,例如滑动块。能够看到的是,只有当施加到托架的负载达到特定值(根据图12b的特殊状态)时,辅助支撑件才被布置为进入负载支撑状态。在负载支撑状态下,辅助支撑件提供支撑力FS。现在辅助支撑件232与辅助表面282接触。这是由托架12、22内的特定弹性引起的。
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托架框架211、221是通过可弯曲提供所需弹性的元件。
图13示出了变化。这里,托架21、22具有弹簧元件233,借助于其主导向件231的辊被弹性地保持在托架框架211、221上。在过载的情况下,整个托架框架然后竖直地向下移动(图13b),直到辅助导向件22 282移动到负载支撑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件233由于过载而弹性地变形。
图14和图15示出了与如图7至图9所示的托架不同的托架的横截面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仅讨论不同之处。在这方面,对其他特征和工作模式的描述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
为了图示的容易,图16包括运输带24的横截面的放大图。
运输带24在形成支撑表面241的上表面24O上具有阶梯构造。因此,上表面24O的中央部分形成支撑表面241。在其左侧和右侧,形成了相应的保持表面242。支撑表面241从保持表面242向上突出。保持表面242和支撑表面241在运输带24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Q,参见图7)上彼此平行布置。
运输带24在下侧24U上以规则间隔具有向下突出的驱动突出部243。在这方面,运输带24特别是齿形带。运输带24经由正驱动连接连接到驱动滑轮312(参见图10)。出于此目的,驱动滑轮312被设计为齿形轮。由于正驱动连接,能够使运输带的张力保持低。这对摩擦和动态特性(带的快速加速)具有有利的影响。
转运装置以比较高的输送速度工作。另外,偏转半径U20(参见图6)是比较小的。这导致偏转区域52a、25b(图15)中的高离心力C,其作用于托架11、12及其在偏转区域25a、25b中的部件(同样参见图6)。
特别地,对于运输带的上行程必须考虑到离心力C,因为这能够跟随离心力C。
运输带24的上行程跟随离心力C的自由移动现在受到向下保持器218限制。向下保持器218布置在保持表面242上方。当带托架21布置在平面输送区域26f中时,没有离心力作用于带托架11。一旦带托架进入偏转区域25a、25b之一,离心力C就径向地向外作用于运输带24(图15)。
向下保持器218限制运输带24的各段的离心力引发的提升。这减少可能的噪声产生,因为否则提升的运输带24可能开始振动。在输送区域26f中,运输带相对于向下保持器218带间隙布置。当运输带在横向方向Q上移动时,向下保持器218因此不会产生任何可感知的摩擦。当运输物料24位于偏转区域25a中时运输带24在横向方向上的移动是不必要的,使得运输带24靠着向下保持器218的离心力引起的接触不会在这里引起任何有害的效果。
一方面,运输带24应当能够与被输送物料形成良好的摩擦连接;另一方面,运输带应当以尽可能小的摩擦保持在带托架上。
运输带24现在以比较高的摩擦容量形成在其上表面24O上,同时运输带以比较低的摩擦容量形成在其下表面24U上。在本应用的上下文中,摩擦容量因此表示与相同的摩擦伙伴的摩擦系数将有多大的量度。相比于具有低摩擦容量的物料,具有高摩擦容量的物料将与相同的摩擦伙伴(例如钢)形成较高的摩擦系数。
能够通过不同的措施实现不同的摩擦性能。例如,不同的摩擦值可以由相应表面上的不同的表面条件(粗糙或平滑、涂层/无涂层)产生。可选地,运输带24的上表面24O可以由与运输带24的下表面24U不同的物料形成。
向下保持器18被优选地设计和布置,使得当运输带侧向地偏转(图16中的箭头P1)时,运输带24以低摩擦下表面24U(图16中的箭头P2)而不以高摩擦上表面24O与向下保持器接触。
在图14和图15的实施方式中,导向表面222附接到带托架21。当运输托架在输送区域26f中时,导向表面212位于中间表面222下方。
中间表面222布置在中间托架22上。存在于中间托架22与运输托架之间的周向间隙被中间表面222和导向表面212覆盖。另外,设置了弹性体元件223,其能够有助于覆盖中间表面222与运输托架之间的周向间隙。在这方面,当在输送方向F上观察时,弹性体元件223布置在中间表面222下方并与中间表面交叠。不管相应托架位于偏转区域25a中还是位于输送区域26f中都发生交叠。
弹性体元件223因此可以与相对于彼此相对地移动的运输托架的部分和中间托架的部分两者接触。在实施方式中,此接触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应当记住,托架能够被移动多次,并且只有在维持极端公差的情况下,非常精确的引导才是可行的。使它们保持在一定距离将因此仅在比较高的间隙情况下才是可能的,这进而由于安全原因是不希望的。
作为弹性体元件的设计产生降噪效果。同时,中间表面222仍然是能够与被输送物料接触的元件,因为该中间表面布置在弹性体元件上方。特别地,中间表面由具有比较平滑或低摩擦表面的金属或塑料制成。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可能的是弹性体元件223在每种情况下布置在带托架21上并且在中间托架22的方向上突出。导向表面212然后布置在中间托架22上。
图17a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带托架21的截面,以下说明也尽可能地适用于中间托架22。在图17b中也能够看到托架的基本结构。
带托架框架211具有多部分结构并且分别在左侧和右侧包括基部载体211G,其特别地形成一种底盘。基部载体211G能够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布置或者也能够彼此固定地连接。在每种情况下用于在框架28(图5)上引导托架的辊215附接到基部载体211G。带托架21也能够附接到基部载体211G上的驱动带27。
交叉载体211Q布置在两个基部载体211G之间,特别地横跨两个基部载体211G之间的距离。运输带24附接到交叉载体。特别地,例如示出在图10、10中的运输带24的整个导向件和驱动装置也位于交叉载体211Q上。
交叉载体211Q能够与基部载体211G分开地由转运装置移除。为了做这个,首先松开将交叉载体211Q固定到基部载体211G的固定螺钉211S。在松开锁定螺钉之后,在本情况下可以为基部载体211G的可移动部件的闩锁211R从锁定位置转移到释放位置(图17a中的箭头P1)。能够看到交叉载体211Q上的闩锁凹部211A,其中闩锁仅在锁定位置中啮合,而不是在释放位置中啮合。在闩锁已经被移动到释放位置之后,例如出于维护目的,能够从转运装置移除交叉载体211Q以及运输带24(图17a中的箭头P2)。
图14图示了驱动带27到相应托架特别是带托架21和/或中间托架22的连接。驱动带27被设计为齿形带。连接销271在驱动带的齿中啮合。连接销271牢固地连接到相应托架。如果托架是多部分设计,如图17特别所示,则连接销能够紧固到基部载体211G,使得参考图17呈现的交叉载体的单独可移除性是可能的。
附图标记的列表
1 输送机系统
3 转运区域
9 被输送物料
10 输送线
11 输送辊
12 间隙桥
20 转运装置
201 输送机表面
21 带托架
211 带托架框架
211G 基部载体
211Q 交叉载体
211S 固定螺钉
212R 闩锁
212A 闩锁凹部
212 导向表面
214 带辊
215 交叉导向辊
217 连接销
218 向下保持器
22 中间托架
221 中间托架框架
222 中间表面
223 弹性体元件
23 导向件
231 导向辊
232 辅助支撑件
233 弹簧元件
24 运输带
24O 上表面
24U 下表面
241 支撑表面
242 保持表面
25a、25b 偏转区域
25L 周向间隙
25S 保护盖
26a 接管区域
26f 输送区域
26b 移交区域
27 驱动带
271 连接销
28 框架
281 支撑表面
282 辅助表面
29 驱动装置
291 电机
292 齿轮箱
31 带驱动装置
311 从动滑轮
312 驱动滑轮
313 控制挡板
314 挡板致动器
315 轴连接
90 未主张的交叉带分拣机
91 输送机托架
92 交叉带
93 转运站
94 转运区域
97 接界
98 进料输送线
99 进料区域
V 速度
v9 被输送物料的绝对速度
vF 输送方向上的速度
vQ 横向于输送方向的速度
B24 运输带在输送方向上的宽度
L21 带托架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X21 带托架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X24 运输带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FR 输送方向
FE 输送平面
Q 横向方向
E 进料方向
A 转运方向
R 返回路径
U 偏转半径(偏转区域中的曲率半径)
UB 循环路径
U 偏转轴
W 转弯半径
A312 驱动滑轮312的驱动轴线
H9 被输送物料的高度
B9 被输送物料的最小边长度/宽度
L9 被输送物料的最大边长度/长度
L20 转运装置的长度
FS 支撑力
FL 负载力
C 离心力

Claims (26)

1.一种转运装置(20),其被适配为:
-在接管区域(26a)接管来自上游输送段(10a)的被输送物料(9),
-在输送方向(FR)上并且特别地在输送平面(FE)上,至少暂时在输送区域(26f)内输送所述被输送物料(9),以及
-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侧向地布置的转运区域(3)的方向上选择性地转运所述被输送物料(9),
所述转运装置(20)包括多个带托架(21),所述多个带托架(21)沿着导向件(23)周向地布置,使得所述带托架沿所述输送方向(FR)特别地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至少暂时移动,
所述带托架包括运输带(24),
所述运输带(24)至少暂时形成用于所述被输送物料(9)的支撑表面(241),
所述运输带(24)在横向于所述输送方向(FR)特别地且同时与输送平面(FE)平行的横向方向(Q)上选择性地可移动,以进行所述被输送物料(9)的选择性横向转运。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0)被进一步适配为:
-将移交区域(26b)中未转运的被输送物料(9)移交给在所述输送方向(FR)上下游并且布置在所述输送平面(FE)上的输送线(10b)。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托架(21)在行进方向(FR)上的延伸长度(L21)是最大120mm,特别是最大100mm,特别是最大60m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托架(21)和/或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横向方向(QR)上的延伸长度(X21,X24)是至少400mm,特别是600mm,和/或最大1500mm。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宽度(B24)是至多100mm,特别是至多60mm,特别是大约16mm,
特别地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观察,所述运输带(24)的所述宽度(B24)小于所述带托架(21)的延伸长度(L2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托架(21)在所述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长度(X21)是所述带托架(21)在所述行进方向(FR)上的延伸长度(L21)的倍数,特别是至少三倍,和/或
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长度(X24)是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行进方向(FR)上的延伸长度(B24)的倍数,特别是至少三倍。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行进方向(FR)布置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上游和/或下游的带托架(21)向下移位,所述带托架(21)的所述支撑表面(241)沿着向下弯曲的循环路径(UB)可移动,
所述循环路径至少在各段中具有最大250mm特别是最大150mm的偏转半径(U2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24)由驱动滑轮(312)驱动,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带托架(21)上被引导,使得所述运输带(24)在所述支撑表面(241)与所述驱动滑轮(312)之间扭曲,特别地:
-其中,当所述带托架布置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时,所述驱动滑轮(312)可旋转地绕与所述输送方向横向定向的驱动轴线(A312)安装,和/或
-其中,当所述带托架布置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时,用于引导所述运输带的上行程(24o)的带辊(214a)平行于所述输送方向(FR)对齐,和/或
-其中,所述驱动滑轮(311)可由固定控制挡板(313)选择性地驱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特别地暂时,在两个相邻的带托架(24)之间设置间隙(25L),所述间隙被设计为与所述输送区域(26f)相比在偏转区域(25)中扩大,
所述间隙(25L)在所述偏转区域(25)中被中间表面(222)至少部分地覆盖,特别地使得防止被输送物料至少部分地渗透到所述间隙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带托架布置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时,所述中间表面(222)和所述带托架部分地交叠,
特别地其中,当所述中间表面(222)布置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时交叠程度较大,以及其中,当所述中间表面(222)布置在所述偏转区域(25)中时交叠程度较小。
11.根据前述两个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中的第一托架上,即在所述中间托架(22)上和/或在所述带托架(21)上,布置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间隙(25L)的弹性体元件(223),
当在所述输送方向(F)上观察时,所述弹性体元件(223)在所述托架(21)中的第二即另一个托架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托架(22)突出。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元件(223)布置在所述第一托架(22)上,使得所述弹性体元件(223)既在所述偏转区域(25a,25b)中又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沿所述输送方向(F)与所述第二托架(21)上的导向表面交叠,
特别地使得在所述弹性体元件与所述第二托架之间至少暂时存在接触。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托架(21)具有沿所述输送方向(FR)在所述运输带(24)上游和/或下游相邻布置的至少一个导向表面(212)。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表面(222)在顶部是凹的,并且
在所述输送区域(26f)中,所述导向表面(212)至少暂时和/或部分地覆盖所述中间表面(222),特别地所述导向表面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向下倾斜。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装置(20)被适配为(9):
-在第一阶段(I)中以与所述带托架(21)的输送速度(vF)相对应的绝对速度(v9)在所述输送方向(FR)上沿着所述输送区域(26f)输送所述被输送物料,
-在第二阶段(II)中在与所述输送方向(FR)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输送所述被输送物料,所述被输送物料的所述绝对速度(v9)大于所述带托架(21)的所述输送速度(vF)。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托架(21,22),特别是所述带托架(21)和/或在上面布置有中间表面(222)的中间托架(22),借助于主导向件(231,281)相对于所述框架(28)竖直地安装;
设置辅助导向件(232,282),所述托架被适配为使得: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辅助导向件(232,282)保持在非负载传递状态下,
-在过载状态下,所述辅助导向件(232,282)假定负载传递状态。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非负载传递状态到所述负载传递状态的变化是借助于所述托架(21,22)内的弹性变形引起的,
特别地,所述托架(21,22)的框架(211,221),特别是带托架框架(211)和/或中间托架框架(221),被布置为在从所述非负载传递状态变成所述负载传递状态期间变形,使得所述辅助导向件(232,282)假定所述负载传递状态。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托架(21)具有被布置为限制所述运输带(24)的上行程的向上移动的向下保持器(218)。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下保持器布置在所述支撑表面(241)下方;
特别地其中,所述向下保持器(218)布置在所述运输带(24)的保持表面(242)的上侧上,特别地其中,所述保持表面布置在所述运输带的所述上行程的上侧(24O)上;和/或特别地其中,所述支撑表面(241)突出超过所述向下保持器和/或所述保持表面(24);和/或
特别地其中,所述上侧(24O)具有阶梯形状。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21,22),特别是所述带托架(21)和/或所述中间托架(22),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两个基部载体(211G)和交叉载体(211Q),
所述托架(21,22)具有可释放的固定机构(211S,211R,211A),其中,在释放所述固定机构之后,能够与所述基部载体(211G)分开地从所述转运装置(20)移除所述交叉载体(211Q),特别地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转移的闩锁(211R),和/或
特别地其中,所述运输带(24)附接到所述交叉载体(211Q)上并且能够与所述交叉载体(211Q)分开地从所述基部载体(211G)移除。
21.一种输送机系统(1),包括:
第一输送线(10a);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转运装置,
其中,所述输送机系统(1)被适配为:
使得被输送物料(9)在输送方向(FR)上并且在输送平面(FE)上被从所述第一输送线(10a)提供给所述转运装置(20),
特别地,所述被输送物料(9)在所述输送方向(FR)上并且在所述输送平面(FE)上被从所述第一输送线(10a)输送到所述转运装置(20)。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机系统(1),包括:
第二输送线(20a),
其中,所述输送机系统(1)被适配为:
待输送的物料(9)由所述转运装置(20)在所述输送方向(FR)上并且在所述输送平面(FE)上提供给所述第二输送线(10b),
特别地,所述待输送的物料(9)在所述输送方向(FR)上并且在所述输送平面(FE)上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线(10b)输送。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系统(1),
其特征是,
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0a)与所述转运装置(20)之间和/或所述转运装置(20)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0b)之间的间隙中在所述输送平面下方布置间隙桥(12),特别是被动间隙桥,
特别地所述第一间隙桥(12)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延伸长度(l12)是至多60mm。
24.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或输送机系统的用途,用于在接管区域(26a)接管被输送物料(9),
用于在输送方向(FR)上至少暂时输送所述被输送物料(9),以及
用于将所述被输送物料(9)选择性地转运到转运区域(3)中,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所述转运区域(3)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FR)侧向地布置。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中,最小可能的被输送物料(9)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在输送区域(26f)中,它总是搁置在两个相邻的带托架(21)的两个运输带(24)上。
26.根据前述两个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途,
其中,最小可能的被输送物料(9)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在顶视图中观察的最小边长度(B9)是最大120mm,特别是最大90mm。
CN202180083289.6A 2020-12-10 2021-12-08 转运装置 Pending CN1172420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2966.0 2020-12-10
DE102021110697 2021-04-27
DE102021110697.4 2021-04-27
PCT/EP2021/084717 WO2022122792A2 (de) 2020-12-10 2021-12-08 Ausschleu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2021A true CN117242021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3289.6A Pending CN117242021A (zh) 2020-12-10 2021-12-08 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20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005A (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rticles
US4527792A (en) Apparatus for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of letters and similar rectangular pieces of mail
US20120132503A1 (en) Article accumulation table for a conveyor installation
US20080308386A1 (en) Device for Buffering Product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is
EP1235728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articles
JP2003511322A (ja) 高速度誘導システム
MXPA01008584A (es) Transportador para separar y alinear articulos.
CN210140244U (zh) 晶片分拣设备
CA2224785A1 (en) Article combiner
US5423410A (en) Conveying device for vertically positioning can bodies
WO1998049076A3 (en) Conveyor having a cushioned belt and high speed discharge capabilities
US6341686B1 (en) Conveying device with a transfer conveyor for transferring conveyed item carriers from a suspended conveyor
CN1288399A (zh) 用于分拣邮件容器的发送系统和发送方法
CN117242021A (zh) 转运装置
US6029800A (en) Conveyor for articles with wave-shaped rollers
US6244424B1 (en)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piece goods
US20040216984A1 (en)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oad carriers
EP0719883B1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to a final station, loose textile articles fed selectively by at least two feed stations
US20240025653A1 (en) Transfer device
CN111842174A (zh) 一种分拣系统
JPH1096129A (ja) 2つの練条機の間でスライバケンスを搬送および供給する装置
CN215198288U (zh) 传送分拣系统
JP7332360B2 (ja) 振分け装置及び仕分けシステム
US20210107035A1 (en) Sorting device
US5478063A (en) Device for charging an insetting machine for printed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