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9583A -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9583A
CN117229583A CN202311196746.XA CN202311196746A CN117229583A CN 117229583 A CN117229583 A CN 117229583A CN 202311196746 A CN202311196746 A CN 202311196746A CN 117229583 A CN117229583 A CN 117229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eath
cable
parts
insulating lay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967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权
阮建波
吴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qian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qian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qian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qian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67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95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9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9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焊机用单芯电缆包括电缆芯、绝缘层、外护套,所述绝缘层绕包在电缆芯外,所述外护套绕包在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外护套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80‑100份、阻燃剂20‑30份、抗氧剂1‑3份、润滑剂3‑5份、耐磨剂10‑20份;所述耐磨剂由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得到。本申请提供的单芯电缆具有优异的耐热、耐磨性能,且阻燃性和机械强度具有较大的提升,适用于焊机等对电缆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基本结构包括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保护层等。用来输送和分配电能等。
在电焊机、工程机械、户外发电机等移动设备上都配有专用电缆,所配备的电缆都要求易拉易磨,为了提高电缆的耐磨性和抗压性,目前大多数电缆生产企业都是通过加大外护套厚度的方法来实现,这样使得线径进一步增大,不仅浪费材料,增加成本,而且进一步增大了拖拉阻力。要想不增大电缆的线径则必须采用特殊材料才能满足,必须在材料配方中根据电缆的不同要求加入相应的可塑剂、填充剂、耐燃剂、着色剂和特殊用途添加剂等物质,必须对胶料本身进行改性,这种虽然可以满足电缆的耐磨性、耐热性等机械性能指标要求,但是成本高,工艺复杂。
电焊机专用电缆一般都是在低电压大电流的条件下工作,因此对电缆的耐热性要求较高;并且焊机用电缆在使用时,频繁移动、扭绕和施放,对柔软、弯曲性能要求较高;在施放中易受到尖锐钢铁构件的刮、擦,故要求电缆绝缘抗撕、耐磨等机械性能良好。
因此,发明人认为:焊机专用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其在耐热、耐磨等性能方面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电缆的耐热、耐磨等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焊机用单芯电缆,包括电缆芯、绝缘层、外护套,所述绝缘层绕包在电缆芯外,所述外护套绕包在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外护套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80-100份、阻燃剂20-30份、抗氧剂1-3份、润滑剂3-5份、耐磨剂10-20份;
所述耐磨剂由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得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外护套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基体树脂,利用两者之间的玻璃化转化温度的差异性,得到的基体树脂的结晶度较低,从而使得外护套收缩率较低,受热不易收缩变形。本申请加入的耐磨剂由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得到,椰棕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接枝到纳米球形氧化铝表面后,兼具氧化铝的滚珠结构,能够大幅提高外护套的耐磨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护套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阻燃剂混合,搅拌3-5min,得到混合料;
S2、将抗氧剂、润滑剂、耐磨剂加入到混合料中,搅拌3-5min,进行捏炼,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制备得到防火耐热性优异、耐磨性好的外护套,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磨剂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球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以二甲苯为溶剂,制成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分散液,加入椰棕纤维,搅拌分散后过滤、干燥,得到耐磨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纳米球形氧化铝与椰棕纤维的重量比为1:(1.2-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直接制备纳米球形氧化铝分散液,再接枝椰棕纤维,本申请采用先对纳米球形氧化铝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再接枝椰棕纤维,可以大幅提高椰棕纤维的接枝率,相应的,提高最终耐磨剂的耐磨性和机械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燃剂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将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碳酰胺混合,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干燥,得到阻燃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碳酰胺与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的重量比为1:(0.4-0.6):(0.1-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倍半硅氧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为八面体倍半硅氧烷中的一种,由于其具有无机硅酸盐核和有机表面,一方面为其与聚乙烯基材接枝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赋予外护套极高的阻燃性和耐热性,其燃烧时能够在聚合物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型炭层,具有隔热、隔氧效果,有效发挥阻燃作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与碳酰胺反应生成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铵,其燃烧时产生能够阻隔氧气的氮气,起到阻燃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硬脂酸锌和液体石蜡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剂的加入通过降低原料之间及原料与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降低熔体粘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减少熔体与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洁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抗氧剂选自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层由云母带编织而成,所述绝缘层由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云母带编织成隔热层,可大幅度提高线缆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耐热性能,保证线缆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利用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后作为绝缘层,其击穿场强较高,且作为良好的无机绝缘层,起到良好的耐火隔热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在电缆芯外挤包一层绝缘层、绕包一层隔热层、挤包一层外护套,得到所述焊机用单芯电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制备得到耐热性良好、耐磨性能优异的焊机用单芯电缆,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效率高,可规模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外护套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基体树脂,利用两者之间的玻璃化转化温度的差异性,得到的基体树脂的结晶度较低,从而使得外护套收缩率较低,受热不易收缩变形;
(2)本申请加入的耐磨剂由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得到,椰棕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接枝到纳米球形氧化铝表面后,兼具氧化铝的滚珠结构,能够大幅提高外护套的耐磨性;
(3)本申请加入的阻燃剂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与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接枝得到,其不仅易于聚乙烯基材相容性较好,且赋予外护套极高的阻燃、耐热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部分原料组分的牌号与来源如下: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DFDA-8320,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牌号为UL7520。
纳米球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18nm,椰棕纤维的平均粒径为45μm,含水率小于1%。
四甲基铵基笼形倍半硅氧烷,购自湖北方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子式为C32H96N8O12Si8
润滑剂可采用聚乙烯蜡、硬脂酸锌和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本申请仅采用硬脂酸锌作为举例说明。
抗氧剂可采用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本申请仅采用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作为举例说明。
制备例
制备例1
一种外护套,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1、将3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kg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kg阻燃剂投入到高混机中,800rpm下搅拌3min,得到混合料;
S12、将1kg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kg硬脂酸锌、10kg耐磨剂加入到混合料中,继续搅拌3min,进行捏炼,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阻燃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10kg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3kg碳酰胺混合,于110℃下反应4h,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0.8kg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于80℃下反应4h,于90℃下干燥完全,得到阻燃剂。
耐磨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5kg硅烷偶联剂KH-550、1kg烷基糖苷APG-1214、10kg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50L无水乙醇中,混合分散均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70℃下干燥完全,得到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
S2、将S1得到的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至50L二甲苯中,加入2kg硅烷偶联剂KH-550、0.5kg烷基糖苷APG-1214,分散均匀,加入10kg椰棕纤维,搅拌30min后过滤,80℃下干燥完全,得到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耐磨剂。
制备例2
一种外护套,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1、将35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90kg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5kg阻燃剂投入到高混机中,800rpm下搅拌4min,得到混合料;
S12、将2kg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kg硬脂酸锌、15kg耐磨剂加入到混合料中,继续搅拌4min,进行捏炼,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其中阻燃剂、耐磨剂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3
一种外护套,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1、将4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0kg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0kg阻燃剂投入到高混机中,800rpm下搅拌5min,得到混合料;
S12、将3kg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5kg硬脂酸锌、20kg耐磨剂加入到混合料中,继续搅拌5min,进行捏炼,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其中阻燃剂、耐磨剂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4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阻燃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10kg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4kg碳酰胺混合,于110℃下反应4h,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1kg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于80℃下反应4h,于90℃下干燥完全,得到阻燃剂。
制备例5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阻燃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10kg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5kg碳酰胺混合,于110℃下反应4h,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1.5kg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于80℃下反应4h,于90℃下干燥完全,得到阻燃剂。
制备例6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阻燃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10kg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6kg碳酰胺混合,于110℃下反应4h,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2kg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于80℃下反应4h,于90℃下干燥完全,得到阻燃剂。
制备例7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5kg硅烷偶联剂KH-550、1kg烷基糖苷APG-1214、10kg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50L无水乙醇中,混合分散均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70℃下干燥完全,得到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
S2、将S1得到的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至50L二甲苯中,加入2kg硅烷偶联剂KH-550、0.5kg烷基糖苷APG-1214,分散均匀,加入12kg椰棕纤维,搅拌30min后过滤,80℃下干燥完全,得到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耐磨剂。
制备例8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5kg硅烷偶联剂KH-550、1kg烷基糖苷APG-1214、10kg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50L无水乙醇中,混合分散均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70℃下干燥完全,得到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
S2、将S1得到的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至50L二甲苯中,加入2kg硅烷偶联剂KH-550、0.5kg烷基糖苷APG-1214,分散均匀,加入15kg椰棕纤维,搅拌30min后过滤,80℃下干燥完全,得到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耐磨剂。
制备例9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5kg硅烷偶联剂KH-550、1kg烷基糖苷APG-1214、10kg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50L无水乙醇中,混合分散均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70℃下干燥完全,得到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
S2、将S1得到的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至50L二甲苯中,加入2kg硅烷偶联剂KH-550、0.5kg烷基糖苷APG-1214,分散均匀,加入16kg椰棕纤维,搅拌30min后过滤,80℃下干燥完全,得到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耐磨剂。
制备例10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10kg纳米球形氧化铝加入至50L二甲苯中,加入7kg硅烷偶联剂KH-550、1.5kg烷基糖苷APG-1214,分散均匀,加入10kg椰棕纤维,搅拌30min后过滤,80℃下干燥完全,得到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耐磨剂。
对比制备例
对比制备例1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阻燃剂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
对比制备例2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阻燃剂采用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对比制备例3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采用未经过接枝处理的纳米球形氧化铝。
对比制备例4
一种外护套,原料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相同,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耐磨剂采用未经过接枝处理的椰棕纤维。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依次在电缆芯外挤包一层绝缘层、绕包一层隔热层、挤包一层外护套,得到所述焊机用单芯电缆。
绝缘层由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按照重量比1.2:1编织而成。
隔热层由云母带编织而成。
外护套由制备例1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2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3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3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4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4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5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5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6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6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7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7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8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8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9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9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10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制备例10的制备方法获得。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对比制备例1的制备方法获得。
对比例2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对比制备例2的制备方法获得。
对比例3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对比制备例3的制备方法获得。
对比例4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护套由对比制备例4的制备方法获得。
性能检测试验
对上述各实施例、对比例制得的电缆或外护套进行性能测试,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如下:阻燃性能:采用GB/T 2406.2-2009中规定的方法测试极限氧指数;依据GB/T19666-2019,在施加额外电压1kV,750℃燃烧90min,检验是否正常通电。
拉伸强度:采用GB/T 1040.3-2006中规定的方法测试拉伸强度;
耐热性能:120℃下保持100h,测试其拉伸强度保持率;
耐磨性能:采用GB/T3960-2016中规定的方法测试质量磨损量。
测试结果计入下表1中。
表1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极限氧指数/% 拉伸强度/MPa 拉伸强度保持率/% 质量磨损/mg
实施例1 40 15.6 89.6 24.1
实施例2 39 14.9 88.1 25.6
实施例3 40 15.8 89.5 23.7
实施例4 44 16.0 91.7 25.9
实施例5 45 16.4 93.5 23.6
实施例6 44 16.1 92.4 24.2
实施例7 39 17.4 88.7 21.8
实施例8 38 18.5 89.2 17.5
实施例9 40 18.0 88.1 18.3
实施例10 38 13.4 88.3 33.4
对比例1 33 15.5 81.4 28.4
对比例2 35 15.1 83.4 25.8
对比例3 38 9.7 87.9 58.4
对比例4 37 11.8 88.2 50.1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单芯电缆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拉伸强度,以及优异的耐热、耐磨性能。
将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对比例1、2,相较于实施例1,分别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作为阻燃剂使用,最终对比例1、2的极限氧指数分别下降7%、5%,拉伸强度保持率也略有下降,说明阻燃剂的选择对电缆阻燃性能影响较大,对电缆的耐热性能略有影响。这说明本申请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铵截止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可以较好的发挥其阻燃性能。
将实施例1、对比例3、对比例4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对比例3、4相较于实施例1,分别采用纳米球形氧化铝、椰棕纤维作为耐磨剂,虽然两者在强度、耐磨或韧性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明显耐磨性能要差于实施例1中,尤其是对比例3中的耐磨性能最差,这可能是因为纳米球形氧化铝未经过任何表面处理,其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无法发挥其良好的耐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申请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芯、绝缘层、外护套,所述绝缘层绕包在电缆芯外,所述外护套绕包在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外护套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80-100份、阻燃剂20-30份、抗氧剂1-3份、润滑剂3-5份、耐磨剂10-20份;
所述耐磨剂由纳米球形氧化铝接枝椰棕纤维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由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阻燃剂混合,搅拌3-5min,得到混合料;
S2、将抗氧剂、润滑剂、耐磨剂加入到混合料中,搅拌3-5min,进行捏炼,于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剂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球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以二甲苯为溶剂,制成表面处理纳米球形氧化铝分散液,加入椰棕纤维,搅拌分散后过滤、干燥,得到耐磨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球形氧化铝与椰棕纤维的重量比为1:(1.2-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将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碳酰胺混合,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常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加入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并搅拌混合,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干燥,得到阻燃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碳酰胺与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的重量比为1:(0.4-0.6):(0.1-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硬脂酸锌和液体石蜡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由云母带编织而成,所述绝缘层由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编织而成。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焊机用单芯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在电缆芯外挤包一层绝缘层、绕包一层隔热层、挤包一层外护套,得到所述焊机用单芯电缆。
CN202311196746.XA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29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6746.XA CN11722958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6746.XA CN11722958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9583A true CN117229583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9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6746.XA Pending CN11722958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95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5385B (zh) 核电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8085B (zh) 一种多芯柔软型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171A (zh)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用耐老化抗开裂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81832A (zh) 一种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
CN114974705A (zh) 一种防火型电缆
CN117229583A (zh) 一种焊机用单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5555B (zh) 一种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电缆
CN117024948A (zh) 一种耐高温线缆护套用tpu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524B (zh) 一种交联粘结型导体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3528A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无卤低烟高阻燃高隔氧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907A (zh) 硅烷自交联聚烯烃汽车电缆材料的制备
CN103554636A (zh) 一种性能优异的电缆绝缘用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12759863B (zh) 一种耐高温抗铜绿pvc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841B (zh) 一种具有高rti值的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尼龙1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521675B (zh) 一种绝缘耐寒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19006B (zh) 汽车线用无卤阻燃耐热耐候聚丙烯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96986A (zh) 一种改性mpp电缆保护管
CN111675850A (zh) 一种低收缩高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777A (zh) 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14021B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电缆
CN114507387A (zh)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集束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8790B (zh) 一种型线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中压电力电缆
CN116253946A (zh) 布电线用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87164A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线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5256A (zh) 一种环保型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