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8830B -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8830B
CN117228830B CN202311493097.XA CN202311493097A CN117228830B CN 117228830 B CN117228830 B CN 117228830B CN 202311493097 A CN202311493097 A CN 202311493097A CN 117228830 B CN117228830 B CN 11722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ank
separation plate
plat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30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28830A (zh
Inventor
唐宁
高垚
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Pur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 Pur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Pur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 Pur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30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8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2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污水箱、清水箱、污泥收集盒、反应箱,清水箱上设置有气体收集罐,反应箱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水箱、清水箱、气体收集罐连通,反应箱上设置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上设置有双循环部件。本发明能够形成污水、清水的单向双循环,提高微生物与有机物混合的混合效率,并且能够单独对清水进行检测,检测方便;能够定期将下腔体中污泥、杂质排出,无需手动作业;能够将较大的杂质破碎,防止其形成堵塞,并且利用防止杂质、污泥附着在破碎槽中能够在其纵向移动时,清理反应箱的内壁,防止污泥附着在内壁上。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反应装置是一种用于在无氧环境中处理有机废水的设备。这种类型的反应器主要用于降解有机物质,而不需要氧气,其主要原理为:利用厌氧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沼气(主要是甲烷)和相对较稳定的有机污泥。厌氧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生产以及其他环境工程应用中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8455726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双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反应器罐体,优点在于:该装置实现了沼气的自循环以及污泥的上下循环,使废水被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效果更好。但是不足在于:该装置在使用期间虽然能够使得污泥上下循环,且快速排出沼气,但是该装置无法定期排出污泥,适量的携带微生物的污泥能够加速污水净化,但是污泥过多也会减少容器中水的体积,导致净化过程缓慢,因此依旧需要手动进行清理来维持净化效果,且该装置利用沼气的循环提高搅拌效果的作用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出杂质、污泥且加速微生物与有机物混合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污水箱、清水箱、污泥收集盒、反应箱,清水箱上设置有气体收集罐,反应箱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水箱、清水箱、气体收集罐连通,所述的反应箱上设置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上设置有双循环部件,所述的驱动部件用于协调控制双循环部件运动,双循环部件用于搅动反应箱中污水;
所述的驱动部件包括转轴、电机,所述的反应箱上固定连接支架,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电机上固定连接齿轮Ⅵ,所述的反应箱上转动连接齿轮Ⅲ,齿轮Ⅲ上固定连接齿轮Ⅱ,齿轮Ⅱ上固定连接齿轮Ⅰ,齿轮Ⅰ与齿轮Ⅵ啮合,所述的反应箱上转动连接齿轮Ⅴ,齿轮Ⅴ上固定连接自转齿轮Ⅲ,转轴与齿轮Ⅴ滑动连接,转轴上滑动连接齿轮Ⅳ,齿轮Ⅳ与齿轮Ⅱ啮合,齿轮Ⅴ与齿轮Ⅲ啮合,所述的转轴上滑动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上转动连接自转齿轮Ⅰ、自转齿轮Ⅱ,自转齿轮Ⅲ分别与自转齿轮Ⅰ、自转齿轮Ⅱ啮合,自转齿轮Ⅰ、自转齿轮Ⅱ滑动连接在反应箱上;
所述的双循环部件包括分隔板、循环管Ⅰ、循环管Ⅱ,循环管Ⅰ、循环管Ⅱ为中空管道,循环管Ⅰ与自转齿轮Ⅱ固定连接,循环管Ⅱ与自转齿轮Ⅰ固定连接,分隔板分别与循环管Ⅰ、循环管Ⅱ螺纹连接,所述的分隔板上设置通孔,分隔板半径与反应箱内径相同,反应箱上转动连接固液分离板、气液分离板,循环管Ⅰ、循环管Ⅱ分别与固液分离板、气液分离板转动连接,通过分隔板将反应箱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启动电机使得分隔板边自转边纵向位移,分隔板的纵向位移使得反应箱内污水快速搅动,加快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上远离固液分离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污泥铲板,污泥铲板设置在分隔板上通孔附近,污泥铲板与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扭簧,污泥铲板用于铲动污泥杂质。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上靠近固液分离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阀门单元Ⅰ、阀门单元Ⅱ,阀门单元Ⅰ、阀门单元Ⅱ用于封闭分隔板上的通孔,阀门单元Ⅰ、阀门单元Ⅱ与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上的通孔上固定连接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导流孔Ⅰ、导流孔Ⅱ,导流孔Ⅰ与导流孔Ⅱ为对称关系,且导流孔Ⅰ、导流孔Ⅱ的轴线交点位于反应箱的上腔体中。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Ⅰ处于固液分离板、气液分离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清水孔,所述的循环管Ⅱ上处于分隔板与固液分离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污水孔,循环管Ⅰ、循环管Ⅱ上都安装有单向阀组件,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阀门球体、弹簧Ⅱ、阀门片Ⅰ、阀门片Ⅱ,阀门片Ⅰ、阀门片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循环管Ⅰ或循环管Ⅱ上,弹簧Ⅱ固定连接在阀门片Ⅱ上,弹簧Ⅱ上固定连接阀门球体,阀门球体与阀门片Ⅰ形成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Ⅰ、循环管Ⅱ上分别设置有螺纹Ⅰ、螺纹Ⅱ,螺纹Ⅰ、螺纹Ⅱ旋向相反,且交错、首尾连通设置,分隔板上转动连接两个导向块,对应的导向块分别在循环管Ⅰ或循环管Ⅱ上的螺纹Ⅰ、螺纹Ⅱ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齿轮Ⅵ上固定连接凸轮盘,支架上转动连接压杆,压杆分别与凸轮盘、转轴形成配合,转轴上固定连接弹簧Ⅰ,弹簧Ⅰ固定连接在固液分离板上,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连接底板,底板上圆周阵列有多个破碎槽,所述的反应箱上设置有暂存槽、锥形收集筒。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箱与污水箱、清水箱、气体收集罐之间的管道上都设置有自动阀门,循环管Ⅰ内壁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是否净化达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部件、循环管Ⅰ、循环管Ⅱ,能够对反应箱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加快微生物与有机物混合,提高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部件、分隔板、循环管Ⅰ、循环管Ⅱ,能够形成污水、清水的单向双循环,提高微生物与有机物混合的混合效率,并且能够单独对清水进行检测,检测方便;在排出达标的清水时,同样保留部分清水在反应箱中,保证足量的微生物进入下一阶段的污水净化;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导流板、导流孔Ⅰ、导流孔Ⅱ,能够使得污水相互冲击,进一步加快微生物与有机物混合;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底板、暂存槽、锥形收集筒,能够定期将下腔体中污泥、杂质排出,无需手动作业;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破碎槽、循环管Ⅰ、循环管Ⅱ,能够将较大的杂质破碎,防止其形成堵塞,并且利用防止杂质、污泥附着在破碎槽中;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隔板,能够在其纵向移动时,清理反应箱的内壁,防止污泥附着在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角度剖视图。
图4为反应箱结构剖视图。
图5为反应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循环管Ⅰ、循环管Ⅱ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分隔板、污泥铲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螺纹Ⅰ、螺纹Ⅱ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导向块、分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2-驱动部件;3-双循环部件;101-底座;102-污水箱;103-清水箱;104-污泥收集盒;105-反应箱;1051-暂存槽;1052-锥形收集筒;106-气体收集罐;107-支架;201-转轴;202-电机;203-压杆;204-齿轮Ⅰ;205-齿轮Ⅱ;206-齿轮Ⅲ;207-自转齿轮Ⅰ;208-连接板;209-齿轮Ⅳ;210-齿轮Ⅴ;211-自转齿轮Ⅱ;212-自转齿轮Ⅲ;213-凸轮盘;214-弹簧Ⅰ;215-齿轮Ⅵ;301-分隔板;302-底板;303-固液分离板;304-气液分离板;305-循环管Ⅰ;306-循环管Ⅱ;307-污水孔;308-清水孔;309-螺纹Ⅰ;310-螺纹Ⅱ;311-污泥铲板;312-阀门单元Ⅰ;313-阀门单元Ⅱ;314-导流板;315-导向块;316-阀门球体;317-弹簧Ⅱ;318-破碎槽;319-导流孔Ⅰ;320-导流孔Ⅱ;321-阀门片Ⅰ;322-阀门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如图1-图4、图13所示,底座101上固定连接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污泥收集盒104、反应箱105,清水箱103上设置有气体收集罐106,反应箱105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气体收集罐106连通,反应箱105上设置有驱动部件2,驱动部件2上设置有双循环部件3,驱动部件2用于协调控制双循环部件3运动,双循环部件3用于搅动反应箱105中污水;反应箱105与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气体收集罐106之间的管道上都设置有自动阀门;反应箱105上设置有暂存槽1051、锥形收集筒1052。
如图4-图7所示,驱动部件2包括转轴201、电机202,反应箱105上固定连接支架107,电机202固定连接在支架107上,电机202上固定连接齿轮Ⅵ215,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齿轮Ⅲ206,齿轮Ⅲ206上固定连接齿轮Ⅱ205,齿轮Ⅱ205上固定连接齿轮Ⅰ204,齿轮Ⅰ204与齿轮Ⅵ215啮合,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齿轮Ⅴ210,齿轮Ⅴ210上固定连接自转齿轮Ⅲ212,转轴201与齿轮Ⅴ210滑动连接,转轴201上滑动连接齿轮Ⅳ209,齿轮Ⅳ209与齿轮Ⅱ205啮合,齿轮Ⅴ210与齿轮Ⅲ206啮合,转轴201上滑动连接连接板208,连接板208上转动连接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自转齿轮Ⅲ212分别与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啮合,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滑动连接在反应箱105上;齿轮Ⅵ215上固定连接凸轮盘213,支架107上转动连接压杆203,压杆203分别与凸轮盘213、转轴201形成配合,转轴201上固定连接弹簧Ⅰ214,弹簧Ⅰ214固定连接在固液分离板303上,转轴201上固定连接底板302。电机202启动时带动齿轮Ⅵ215、凸轮盘213转动,齿轮Ⅵ215带动齿轮Ⅰ204,齿轮Ⅰ204使得齿轮Ⅱ205、齿轮Ⅲ206转动,齿轮Ⅱ205、齿轮Ⅲ206分别带动齿轮Ⅳ209、齿轮Ⅴ210转动,齿轮Ⅳ209的转动使得转轴201转动,转轴201就使得连接板208转动,而齿轮Ⅴ210使得自转齿轮Ⅲ212转动,由于连接板208在转动时,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就围着自转齿轮Ⅲ212公转,此时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就快速自转,但是由于自转齿轮Ⅲ212受齿轮Ⅴ210的转动影响,因此减缓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的自转速度;同时由于凸轮盘213的转动,因此凸轮盘213会周期性的下压压杆203,压杆203被下压后就会使得转轴201下压,当凸轮盘213不压压杆203时,转轴201在弹簧Ⅰ214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8-图12、图14所示,双循环部件3包括分隔板301、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为中空管道,循环管Ⅰ305与自转齿轮Ⅱ211固定连接,循环管Ⅱ306与自转齿轮Ⅰ207固定连接,分隔板301分别与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螺纹连接,分隔板301上设置通孔,分隔板301半径与反应箱105内径相同,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分别与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转动连接,通过分隔板301将反应箱105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启动电机202使得分隔板301边自转边纵向位移,分隔板301的纵向位移使得反应箱105内污水快速搅动,加快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分隔板301上远离固液分离板303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污泥铲板311,污泥铲板311设置在分隔板301上通孔附近,污泥铲板311与分隔板301之间设置有扭簧,污泥铲板311用于铲动污泥杂质;分隔板301上靠近固液分离板303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用于封闭分隔板301上的通孔,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与分隔板301之间设置有扭簧;分隔板301上的通孔上固定连接导流板314,导流板314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导流孔Ⅰ319与导流孔Ⅱ320为对称关系,且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的轴线交点位于反应箱105的上腔体中;循环管Ⅰ305处于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清水孔308,循环管Ⅱ306上处于分隔板301与固液分离板303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污水孔307,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上都安装有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包括阀门球体316、弹簧Ⅱ317、阀门片Ⅰ321、阀门片Ⅱ322,阀门片Ⅰ321、阀门片Ⅱ322分别固定连接在循环管Ⅰ305或循环管Ⅱ306上,弹簧Ⅱ317固定连接在阀门片Ⅱ322上,弹簧Ⅱ317上固定连接阀门球体316,阀门球体316与阀门片Ⅰ321形成配合;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上分别设置有螺纹Ⅰ309、螺纹Ⅱ310,螺纹Ⅰ309、螺纹Ⅱ310旋向相反,且交错、首尾连通设置,分隔板301上转动连接两个导向块315,对应的导向块315分别在循环管Ⅰ305或循环管Ⅱ306上的螺纹Ⅰ309、螺纹Ⅱ310上滑动;底板302上圆周阵列有多个破碎槽318,循环管Ⅰ305内壁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是否净化达标。当电机202启动时,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分别带动循环管Ⅱ306、循环管Ⅰ305进行公转且自转,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的公转使得分隔板301开始自转,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的自转会使得导向块315在螺纹Ⅰ309或螺纹Ⅱ310上滑动,从而实现分隔板301的纵向往复移动,当分隔板301向上运动,此时上腔体体积减小,下腔体体积增大,且由于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的作用,反应箱105内的污水无法通过分隔板301上的通孔,因此上腔体中的污水就只能通过污水孔307进入循环管Ⅱ306中,而后由循环管Ⅱ306的另一端流出,或是污水通过固液分离板303,通过固液分离板303将杂质阻挡,而后清水通过清水孔308进入循环管Ⅰ305中而后通过循环管Ⅰ305的另一端流出,当清水在循环管Ⅰ305中流过时,传感器会对水质进行检测;循环管Ⅱ306中流出的污水会冲在底板302上,经过循环管Ⅱ306与破碎槽318的磨合作用将较大的杂质破碎,防止其造成堵塞,而循环管Ⅰ305中流出的清水可进一步将破碎槽318中残留的杂质冲走,防止破碎槽318失去破碎作用;当分隔板301开始向下运动时,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打开,由于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内单向阀组件的作用,下腔体中的污水就只能通过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到达上腔体,当污水通过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时,污水又会冲击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物的接触,同时在分隔板301下降初期,由于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的打开,因此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会压在固液分离板303上,此时分隔板301的转动即可实现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对固液分离板303上附着杂质的刮除,当分隔板301下降到底部时,污泥铲板311也能将底板302上附着的杂质、污泥一并刮起到上腔体中,防止分隔板301将污泥压实;另一方面,当转轴201被压杆203下压时,转轴201带动底板302下降,底板302首先将暂存槽1051完全封闭,而后底板302接触锥形收集筒1052,此时暂存槽1051再次不被封闭,由于底板302的转动,破碎槽318上残留的污泥、杂质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暂存槽1051中,而后转轴201带动底板302向上复位,此时暂存槽1051再次封闭而后打开,暂存槽1051打开后,其中暂时储存的杂质污泥就会顺着锥形收集筒1052流到污泥收集盒104中被收集。
工作原理:打开阀门将污水箱102处的污水加入到反应箱105中,而后关闭阀门,启动电机202,此时分隔板301就会开始单向自转,并且往复纵向移动,分隔板301的纵向移动,可以将反应箱105内壁上可能附着的污泥刮除,同时分隔板301的纵向移动使得反应箱105中的污水形成单向循环,并且在流动循环过程中能够利用循环管Ⅱ306、破碎槽318实现杂质的破碎,利用污水通过分隔板301上的通孔以及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的搅拌作用使得污水、微生物加速混合,并且利用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物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分隔板301的纵向移动使得通过固液分离板303的清水能够形成单向循环,当循环管Ⅰ305中的传感器检测到清水依旧未达标时,清水就会通过循环管Ⅰ305下端流出到下腔体中继续净化,若是传感器检测到清水的水质已经达标,那么此时污水箱102与反应箱105之间的阀门以及反应箱105与清水箱103之间的阀门都会打开,并且从污水箱102中补充一部分污水到下腔体中,此处补充的污水量略小于反应箱105内处理完成的清水的体积,因此此时固液分离板303与气液分离板304之间的清水大部分会通过阀门流到清水箱103中,但是还会有一小部分清水由于下腔体中负压的作用携带微生物回流到下腔体,保证下一阶段的污水处理时有足够多的微生物,而微生物与有机物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不仅会通过固液分离板303,其还会通过气液分离板304而后流到气体收集罐106中被收集。当转轴201带动底板302下降时,底板302上的污泥、杂质就会甩到暂存槽1051处,当转轴201复位后,这些污泥、杂质就会被污泥收集盒104收集。
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固定连接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污泥收集盒(104)、反应箱(105),清水箱(103)上设置有气体收集罐(106),反应箱(105)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气体收集罐(10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箱(105)上设置有驱动部件(2),驱动部件(2)上设置有双循环部件(3),所述的驱动部件(2)用于协调控制双循环部件(3)运动,双循环部件(3)用于搅动反应箱(105)中污水;
所述的驱动部件(2)包括转轴(201)、电机(202),所述的反应箱(105)上固定连接支架(107),电机(202)固定连接在支架(107)上,电机(202)上固定连接齿轮Ⅵ(215),所述的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齿轮Ⅲ(206),齿轮Ⅲ(206)上固定连接齿轮Ⅱ(205),齿轮Ⅱ(205)上固定连接齿轮Ⅰ(204),齿轮Ⅰ(204)与齿轮Ⅵ(215)啮合,所述的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齿轮Ⅴ(210),齿轮Ⅴ(210)上固定连接自转齿轮Ⅲ(212),转轴(201)与齿轮Ⅴ(210)滑动连接,转轴(201)上滑动连接齿轮Ⅳ(209),齿轮Ⅳ(209)与齿轮Ⅱ(205)啮合,齿轮Ⅴ(210)与齿轮Ⅲ(206)啮合,所述的转轴(201)上滑动连接连接板(208),连接板(208)上转动连接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自转齿轮Ⅲ(212)分别与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啮合,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滑动连接在反应箱(105)上;电机(202)启动时带动齿轮Ⅵ(215)、凸轮盘(213)转动,齿轮Ⅵ(215)带动齿轮Ⅰ(204),齿轮Ⅰ(204)使得齿轮Ⅱ(205)、齿轮Ⅲ(206)转动,齿轮Ⅱ(205)、齿轮Ⅲ(206)分别带动齿轮Ⅳ(209)、齿轮Ⅴ(210)转动,齿轮Ⅳ(209)的转动使得转轴(201)转动,转轴(201)就使得连接板(208)转动,而齿轮Ⅴ(210)使得自转齿轮Ⅲ(212)转动,由于连接板(208)在转动时,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就围着自转齿轮Ⅲ(212)公转,此时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就快速自转,但是由于自转齿轮Ⅲ(212)受齿轮Ⅴ(210)的转动影响,因此减缓自转齿轮Ⅰ(207)、自转齿轮Ⅱ(211)的自转速度;
所述的双循环部件(3)包括分隔板(301)、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为中空管道,循环管Ⅰ(305)与自转齿轮Ⅱ(211)固定连接,循环管Ⅱ(306)与自转齿轮Ⅰ(207)固定连接,分隔板(301)分别与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螺纹连接,所述的分隔板(301)上设置通孔,分隔板(301)半径与反应箱(105)内径相同,反应箱(105)上转动连接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分别与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转动连接,通过分隔板(301)将反应箱(105)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启动电机(202)使得分隔板(301)边自转边纵向位移,分隔板(301)的纵向位移使得反应箱(105)内污水快速搅动,加快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所述的分隔板(301)上靠近固液分离板(303)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用于封闭分隔板(301)上的通孔,阀门单元Ⅰ(312)、阀门单元Ⅱ(313)与分隔板(301)之间设置有扭簧;
所述的分隔板(301)上的通孔上固定连接导流板(314),所述的导流板(314)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导流孔Ⅰ(319)与导流孔Ⅱ(320)为对称关系,且导流孔Ⅰ(319)、导流孔Ⅱ(320)的轴线交点位于反应箱(105)的上腔体中;
所述的循环管Ⅰ(305)处于固液分离板(303)、气液分离板(304)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清水孔(308),所述的循环管Ⅱ(306)上处于分隔板(301)与固液分离板(303)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污水孔(307),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上都安装有单向阀组件,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阀门球体(316)、弹簧Ⅱ(317)、阀门片Ⅰ(321)、阀门片Ⅱ(322),阀门片Ⅰ(321)、阀门片Ⅱ(322)分别固定连接在循环管Ⅰ(305)或循环管Ⅱ(306)上,弹簧Ⅱ(317)固定连接在阀门片Ⅱ(322)上,弹簧Ⅱ(317)上固定连接阀门球体(316),阀门球体(316)与阀门片Ⅰ(321)形成配合;
所述的循环管Ⅰ(305)、循环管Ⅱ(306)上分别设置有螺纹Ⅰ(309)、螺纹Ⅱ(310),螺纹Ⅰ(309)、螺纹Ⅱ(310)旋向相反,且交错、首尾连通设置,分隔板(301)上转动连接两个导向块(315),对应的导向块(315)分别在循环管Ⅰ(305)或循环管Ⅱ(306)上的螺纹Ⅰ(309)、螺纹Ⅱ(310)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301)上远离固液分离板(303)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污泥铲板(311),污泥铲板(311)设置在分隔板(301)上通孔附近,污泥铲板(311)与分隔板(301)之间设置有扭簧,污泥铲板(311)用于铲动污泥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Ⅵ(215)上固定连接凸轮盘(213),支架(107)上转动连接压杆(203),压杆(203)分别与凸轮盘(213)、转轴(201)形成配合,转轴(201)上固定连接弹簧Ⅰ(214),弹簧Ⅰ(214)固定连接在固液分离板(303)上,所述的转轴(201)上固定连接底板(302),底板(302)上圆周阵列有多个破碎槽(318),所述的反应箱(105)上设置有暂存槽(1051)、锥形收集筒(1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箱(105)与污水箱(102)、清水箱(103)、气体收集罐(106)之间的管道上都设置有自动阀门,循环管Ⅰ(305)内壁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是否净化达标。
CN202311493097.XA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117228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3097.XA CN117228830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3097.XA CN117228830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8830A CN117228830A (zh) 2023-12-15
CN117228830B true CN117228830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0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3097.XA Active CN117228830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883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2507U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西绿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体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106430571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山东许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活塞循环传质厌氧反应器
CN215439835U (zh) * 2021-08-11 2022-01-07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能够循环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CN115477391A (zh) * 2022-10-28 2022-12-16 杭州微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
CN116395884A (zh) * 2023-03-22 2023-07-07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微型污水处理箱
CN116444036A (zh) * 2023-06-09 2023-07-18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水解酸化反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2507U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西绿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体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106430571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山东许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活塞循环传质厌氧反应器
CN215439835U (zh) * 2021-08-11 2022-01-07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能够循环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CN115477391A (zh) * 2022-10-28 2022-12-16 杭州微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
CN116395884A (zh) * 2023-03-22 2023-07-07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微型污水处理箱
CN116444036A (zh) * 2023-06-09 2023-07-18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水解酸化反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8830A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9745A (zh) 处理生活垃圾的淋滤机械生物反应器
CN208586305U (zh) 一种车库式干法发酵沼气系统
CN111252947A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污水脱氮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855561U (zh) 农村分散式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CN114853209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树脂废水用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7228830B (zh) 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双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N111153554A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速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4150680B (zh) 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CN215712504U (zh)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污泥微生物的活化处理装置
CN215288410U (zh) 一种采用固液分离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528300A (zh) 一种沼气反应池物料分离及破碎设备
CN220811914U (zh) 一种废水处理器
CN102653716A (zh) 溢流式干式厌氧发酵罐
CN220012328U (zh) 一种生物滤池
CN213388277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玻璃钢化粪池
CN220643071U (zh) 一种高含固率厌氧反应器搅拌组件
CN111304065A (zh) 一种基于气搅拌的果蔬湿式厌氧发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8710322U (zh) 一种便于去浮渣的秸秆发酵装置
CN210683775U (zh) 一种利用秸秆生产沼气的反应器
CN116813157B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节能型处理设备
CN114560604B (zh) 基于紫外氧化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环保无害处理系统
CN212356745U (zh) 一种微生物填料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8146270U (zh) 一种基于egsb的喹吖啶酮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20449901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沉淀箱
CN21610633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