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23C -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23C
CN1172123C CNB011047917A CN01104791A CN1172123C CN 1172123 C CN1172123 C CN 1172123C CN B011047917 A CNB011047917 A CN B011047917A CN 01104791 A CN01104791 A CN 01104791A CN 1172123 C CN1172123 C CN 11721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valve
service valve
connecting pip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47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2872A (zh
Inventor
安永泰久
范�
横山英范
金子友通
柏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2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2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2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一个室外单元和一个室内单元的空调器。室外单元1装设有一个检修阀11,它与一条从室内单元伸出的连接管道12相连,从而组成一个制冷循环,所述检修阀具有一个制冷剂管道连接部11e,该连接部具有一连接螺纹部;所述室外单元还装设有一阀安装件。在检修阀的固定位置之下设有一空间,所述空间在连接螺纹部紧接的下面。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利用连接管道将其与室内单元相连的空调器的室外单元,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的室外单元,这种室外单元根据检修阀的设置使室外单元的装配空间得以节省,简化了连接管道的连接工作,与室内单元相连的连接管道与所述检修阀相连。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器的室外单元的一个结构例子示于图27,该图为室外单元安装就绪以后的透视图,下面将参照图27对将室外单元的连接管道进行连接的检修阀的设置进行描述。
标号22表示空调器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22有一个包括一台压缩机、一个室外换热器等的制冷回路(装在该回路中的这些设备图中未示出),压缩机装有背部的下端突出部上,换热器装在后面的面板上。制冷回路通过连接管道23与室内单元相连。标号24表示其前部与前盖25相连的轴流通风机24。标号26表示连接前盖25的配合部。标号27表示使从轴流通风机24背部吸入的空气通过其排出的空气出口。连接管道23连到室外单元22的侧面,安装的部位使室外单元侧面无任何东西(见图27)。JP-A-05-256475描述了这种空调器室外单元的一个例子。此外,JP-A-05-133571描述了空调器室外单元的另一个例子,其中空气出口装在室外单元的前面,而空气入口装在侧面,这就是与JP-A-05-256475的不同之处。另外,将电气部件与连接管道相连的连接端与侧面的空气入口并排设置,用于围住电气部件,并将连接端的盖与手柄构成一整体,由此改善了外部形状,缩短了连接盖所花费的时间。
上述传统室外单元有如下缺陷:
当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放置于地上时,由于有一个检修阀安装在其侧面,将制冷剂连接管道在检修阀上装拆的工作必须在半跪式弯腰姿势的恶劣工作条件下进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它能保证将制冷剂连接管道安装在检修阀上的工作条件良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它能保证将制冷剂连接管道安装在检修阀上的工作条件良好并且可增加阀固定件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下述空调器:
一种具有一个室外单元和一个室内单元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装设有:
一个检修阀,它与一条从所述室内单元伸出的连接管道相连,从而组成一个制冷循环,它并具有一螺帽,以及
一个阀安装件,它具有一个供所述检修阀安装于其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处在一个较阀安装件的围绕安装部的平坦部高的水平,并且是一个倾斜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室外单元局部剖开的正视图;它表示了室外单元的主要部件;
图2为室外单元局部剖开的左视图,它表示了室外单元的主要部件;
图3为室外单元的右视图;
图4为图2室外单元的局部剖开的顶视图,它表示连接管道被连接时室外单元的主要部件;
图5为图1至图4所示室外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尺寸放大了的局部剖视图,它表示位于室外单元右上部的连接管道的连接部件;
图7为图1室外热交换器从右向下看的简化透视图;
图8为从右向下看的室外单元壳体的透视图;
图9为从左向下看的前盖的透视图;
图10为从左向下看的壳体上盖的透视图;
图11为从右向下看的电气盒的透视图;
图12为从左向下看的电气盒的透视图;
图13为与检修阀相连的阀板的透视图;
图14为从右向下看的用于支撑轴流风机的支承件的透视图;
图15是一个正视图,它表示连接管的端部和与连接管端部相连的检修阀;
图16为检修阀的正视图;
图17为检修阀的侧视图;
图18为在后边从左向下看的上盖的透视图;
图19为用来说明上盖处于连接状态的简化截面图;
图20为在后边从左向下看的与连接管道相连的室外单元的透视图;
图21为处于装配状态的室外单元的透视图;
图22为处于装配状态的室外单元的透视图;
图23为处于装配装态的室外单元的透视图;
图24A为说明已有技术的室外单元的安装空间的示意图;
图24B为说明本发明的室外单元的安装空间的示意图;
图25为类似于图6的局部剖视图,它以放大比例来说明位于室外单元右上端的连接管道的连接部件;
图26为类似于图6的局部剖视图,它以放大比例来说明位于室外单元右上端的连接管道的连接部件;
图27为传统室外单元在装配状态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到26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室外单元的结构将结合图1至17进行描述。
标号1表示空调器的室外单元。用一连接管道将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相连的构成空调器(未示出)。如图1至6所示,室外单元1所装配的机器包括一台压缩机2,一个室外换热器3和一台轴流风机8,以便吸入后面来的空气,室外换热器装在后面和两个侧面,与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后的空气从前面排出。
具体地说,在室外单元1中,室外换热器3沿底部4的两侧边和背部设置,并加以固定。连接检修阀11的阀安装件10装在室外换热器3的右上端部。阀安装件10的同一平面上的左边设置并固定了一个电气盒9。前盖5的设置应该使它们两个侧面围住固定在底部4上的室外换热器3的两个侧面,而当用螺丝把前盖5的上边缘固定到阀安装件10的右端部上时,使前盖5的下边缘与底部4的两侧部和上部相连。
这样就确保了室外单元1的壳体强度。设置上盖6的目的是为了围住前盖5,室外换热器3的上端3a,电气盒9和阀安装件10。这样,底部4,前盖5,室外换热器3,上盖6,电气盒9和阀安装件10等均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室外单元1的壳体强度,而且使壳体大体形成矩形实体形状,不存在影响安装空间的局部突出部。
如图4,5和7所示,通过将板式换热器变成U字形就可得到室外换热器3的形状,该室外换热器装有制冷剂管3e和侧板3b。侧板3b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开有螺孔3c和3d。
标号4表示其上装有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和轴流风机8的底部。如图8所示,底部4上有用于安装的支脚4d和沿其周边上升后所形成的突边4a。突边4a上开有螺孔4b和螺孔4c,用螺丝使侧板3b下端上的螺孔3c与螺孔4b连在一起,而螺孔4c用于连接前盖5的下边缘。
底部4在对应于室外单元1背面的两个拐角处有两个斜部4g。斜部4g构成一部分上升突边4a,所以底部4的扭曲强度增大,从而不易与压缩机和轴流风机的振动产生共振。还有部分原因是底部不易共振,减少振动和噪声还可以使噪声减少到即使在非常宁静的环境下,例如在深夜都很难感觉到的程度。
把前盖5安装在室外单元1的前面和两个侧面上,用来保护装在室外单元1中的机器。如图9所示,前盖5的前面中部有一个包括大量孔道的空气出口栅5a,前盖的两侧有一个朝向室外换热器3并包括若干孔道的空气进口栅5b,前盖下端部开有一些螺孔5c,这些螺孔通过螺丝与底部4的螺孔4c结合在一起。
前盖5的上端还开有一些螺孔5d,5e和一些开口5f,从前盖5的左侧面的上端延伸构成一个把手16。把手16大体位于室外单元1深度的中间位置上,该把手用于移动或传递室外单元1。标号19表示具有进出口的挡板,它把轴流式通风机19分成进气侧和排气侧。挡板19可以如图5那样与室外换热器3相连,也可以如图9那样与前盖5相连。底部4的深度可以做得较薄,薄的程度对应于底部4的扭曲强度的增量,所以也可以节省资源。
标号6表示与底部4和前盖5相配合以形成室外单元1壳体的上盖。如图10所示,上盖6的右侧面设有用来移动或传送室外单元1的把手17,而在其左侧面上开有一个用来承接前盖5上的把手16的切口6b。上盖6的前面开有用来防止前盖5的出口栅5a的上端被盖住的切口6c,该上盖的内表面上还有若干突出部6d。此外,在上盖6的后面还开有一个切口6e,连接管12延伸通过此切口,在上盖6的左侧面内部开有若干与前盖5的开口5f相啮合的突出部6f。
上盖6的开有切口6e的后面沿着其整个宽度均是倾斜表面6a,所以连接管12可以象图20那样沿着倾斜表面6a水平地延伸,使安装的室外单元让它的左侧面靠近如图23所示的阳台那样的建筑物。此外由于连接管道12是沿着如上所述的倾斜表面进行安装的,所以能避免连接管12向上伸出超过室外单元1的顶部,所以就可把两个室外单元装配成叠置状态。
如图6所示,室外换热器3的上端3a和上盖6之间具有高度为H的空间7。在空间7中装有电气盒9和与阀安装件10相连的检修阀11。把空间7的高度H设定成略大于电气盒9或检修阀11的高度。
在上盖6内,电气盒9和检修阀1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由于电气盒9和检修阀1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考虑到雨水或雾水从切口6e进入上盖6中的情况,所以把隔板件6g与上盖6做成一体。隔板件6g与突出部6d配合起到一个加强件的作用,从而克服由上盖6上方所施加的荷载力。
由气盒9承装用于控制压缩机马达,轴流风机及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的其他电气设备的电路。如图1所示,电气盒9的右端部开有用于与阀安装件10相结合的螺孔9a,而其左端部开有螺孔9c,用螺丝将前盖5左侧上端部上的螺孔5e与所述螺孔9c相结合,该电气盒还有一个突出边缘9b,如图12所示,该边缘有一个开有螺孔9c的垂直平面部。
从电气盒9的左侧面上伸出的突出边缘9b的垂直平面部与电气盒9的左侧面相隔一定的距离,使它们之间限定出用于承装前盖上的把手16的空间。
把电气盒9装在处于阀安装件10左侧端和前盖5左侧面的上端部之间的室外换热器3上端3a上,用螺丝将该电气盒与室外换热器上端结合起来,使它们连在一起。电气盒9由金属板制成,从而把由控制电路产生的有害噪声吸收掉,而且可以避免室外单元发出的有害噪声传送到外面。如果电气盒9由塑性材料制成,则用金属薄层覆盖电气盒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此外,如图1所示,将电气盒9的横向长度设定成室外换热器3处于装配状态时的横向尺寸的3/4左右,而其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基本等于室外换热器3的深度方向上的尺寸,这如图4所示。
标号10表示由金属板制成的阀安装件。除了搭接电气盒9上的部分外,阀安装件10的宽度约为室外换热器3的宽度的1/4,该阀板还有拉深法制出的突出部10b。
把阀安装件10装在室外换热器3的上端3a上,该阀板的一端用螺丝固定到室外换热器3的侧板3b上端部上的螺孔3d上,而将与该固定部位隔开一段距离的阀板另一端用螺丝固定到轴流风机8的支承件20的上端上,该支承件位于室外换热器横向方向上中部。如图13所示,阀安装件10具有突出的安装部10b和隆起部10c和10g。突出的安装部10b从平坦部10a的表面向上伸出,它有平坦水平的上表面,隆起部10c和10g的上表面中都有倾斜部,使一部分高于突出的安装部10b,还有一部分低于突出的安装部10b。
阀安装件10的隆起部10c和10f的倾斜部中开有用于分别连接各阀板11的开口10d,10g和螺孔10e,10h。阀安装件10的一个周边端部上有弯曲件。其中一个弯曲件上有一个由螺丝与室外换热器侧板3d的上端部上的螺孔3d结合的螺孔10i,而另外的弯曲件每个都有一个由螺丝与前盖5右侧面的上端部上的螺孔5d结合的螺孔10j。阀安装件10还有一个突出件,一个螺孔10n和几个螺孔10m。该突出件有一个由螺丝与轴流风机8的支承件20上端部20a上的螺孔20b相结合的螺孔10k,通过螺丝将螺孔10n与电气盒9的螺孔9a进行结合,用螺丝将螺孔10m与手柄17上的孔进行结合,以固定上盖6。
如图14所示,支承件20有一个钩形上端部20a,该上端部挂在室外换热器3的上端,将它们彼此啮合固定,室外换热器位于室外单元1的背部,同时将支承件的下端部20d固定到底部4上。通过将下端部20d上的螺孔20e与突出部4e上的螺孔4f由螺丝结合在一起后就可把下端部20d固定到底部4上。突出部4e在底部4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伸出。
如上所述,通过将各构件连接在一起,则借助阀安装件10和支承件20就可把室外换热器3的后面和两侧面牢固地连在一起,从而防止室外换热器的变形,并能可靠地选定室外换热器的装配位置。此外,阀安装件10,电气盒9,支承件20和室外换热器3相互配合后形成了室外单元壳体的加固件,而所构成的加固体,前盖5和底部4相互配合后形成了实用的室外单元1的壳体。这就保证了足够的强度。
具体地说,通过将底部4与支承件20的下端进行组合,将支承件20的上端20a与阀安装件10的左端部进行组合,将阀安装件10的右端部与靠近室外单元右侧面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侧板3b的上端进行组合以及将侧板3b的下端与底部4进行组合后,从前面看上去的室外单元壳体就成四边形。此外,支承件20的上端20a与室外单元背部的室外换热器3的上部进行啮合,从而被支承在该换热器上,所以,从顶部看到的室外换热器3的上下端面均呈三角形。用此方法,前面的四边形形状和上下两端面的三角形形状互相组合后就可得到三角形的柱结构,所以就可提高强度。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底部4的左端部和电气盒9的左端结合在一起的前盖5的高度应使底部4和电气盒9能把前盖5牢牢地固定在它们之间,这样就可省去固定室外换热器3的左侧的螺丝和其他连接件,同时,通过与三角形柱结构的结合可以提高强度。
标号11表示检修阀。将要与室内单元(未示出)连接的连接管道12连到检修阀11a,11b,以便与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1配合后形成制冷循环。
如图15到17所示,每个检修阀11都有一个制冷剂管道连接部11g,一个连接管道连接部11e,一个螺帽11c和另一个螺帽11f。制冷剂管道连接部11g通过阀安装件10的开口10d或10g延伸,该连接部的下端经钎焊与制冷剂管道14或15相连。连接管道连接部11e与高或低压侧连接管道12的扩口螺母12a相连,室外单元通过该连接管道12与室内单元相连。当装在内部的制冷剂引入阀打开和关闭时,卸下本体螺母22c。当固定好连接管道并完成了其他装配工作以后,如果通过操作内部阀对空气进行净化,则卸下螺帽11f。
但是,由于与高压侧连接管道12相连的检修阀11b不需要用于纯化空气的阀和螺帽11f,所以通常采用的检修阀都省去了上述纯化阀和螺帽11f。将外径较小,易于弯曲的高压侧连接管12固定到远离切口6e的隆起部件10f上的阀11b上,而将外径比高压侧连接管道12的大,且不易操纵的低压侧连接管道12固定到靠近上盖6切口6e的隆起部1c上的检修阀11a上。
在连接管道12进行固定时,首先把外径较大,不易操纵的低压侧连接管道12固定到检修阀11a上,然后再把高压侧连接管道固定到阀上。这就可以使连接管道12的扩口螺母12a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利用工具进行转动,并可将易于弯曲的高压主侧连接管道12沿着低压侧连接管道12进行设置。所以,高低压侧连接管道12,12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之后也可以从室外单元中拔出。
检修阀11垂直地与隆起部的倾斜部相连,如上所述,每个隆起部都是通过控制阀安装件10制成的,越靠近室外换热热器的侧面,隆起部就隆得越低。据此,当用工具13对检修阀11a,11b的本体螺母进行操作时,工具13并不受到电气盒9的侧缘9a的影响。当然此时需调节检修阀11a和11b相对于倾斜部的安装高度。具体地说,应使检修阀11a,11b处于使它们隔开的部位,它们之间的距离足以使用工具,同时,即使连接管道12与检修阀的连接部11e相连时,连接管道12的扩口螺母12a也可随工具转动。
此外,为了易于使连接管道12的扩口螺母12a随工具转动,如图4所示,将阀安装件10的隆起部10c,10f的位置和尺寸设计成不让扩口螺母12a去阻止工具的转动。
标号14表示一端与检修阀11a相连,而另一端与压缩机2的管道相连的进气管(低压)。标号15表示排气管(高压)。如图1和6所示,进排气管14,15以垂直于阀安装件10倾斜部的方向与检修阀11a,11b的制冷剂管道连接部11g相连。
标号14a,15a表示管道14,15中间的弯曲部。基于下述理由提供弯曲14a,15a。每当将连接管道12与检修阀11a,11b相连使扩口螺母12a随工具转动时,并且在连接管道12被连上以后使螺帽11c随工具13转动时,检修阀11a,11b在略后于工具13的转动时也进行转动。即使检修阀以这种方法进行转动,也必须防止管道14,15的焊缝受到应力。即采用弯曲部14a,15a的目的是使管道14,15具有灵活性,并通过偏转管道来缓解转动。
将弯曲部14a,15a设置在由阀安装件10和室外换热器3所限定的空间内,但不能靠近轴流风机8的运转轨迹。通过有效地利用该空间,管道14,15可以垂直地连接到阀安装件10的倾斜部上,而且可以向这些管道提供弯曲部14a,15a。
下面参照附图2,3描述室外单元1的手柄。将手柄16,17设置在室外单元1上部的大体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中(即基本在同一高度),并基本处在深度的中部(或基本与室外单元的重心一致)。
手柄16在前盖5上而手柄17在上盖6上。所以当上盖16被拆下时,手柄17同时脱开。因此,在将连接管道12连到检修阀11上时,手柄17随上盖6的拆下而被脱开,从而在组装时使连接操作绝不会受到突向检修阀11的手柄17的阻碍,由此改善了工作性能。此外,将手柄17设计成通过利用容纳室外换热器3上方的检修阀11的空间来将该手柄装在室外单元中,而且可以将该手柄按照上面所述那样设置在室外单元深度的大体中间位置,这是因为装有手柄的室外换热器3决不会这样设置。
所以,由于能把手柄设置在与室外单元1重心相一致的位置,因而与将手柄设置在远离室外单元重心,使其位于没有设置室外换热器的空间(例如室外换热器的弯曲部分和外壳背部两个隅角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中的情况相比,就更易于承载室外单元,手柄上所受到的重量也不会不均。可以把包围检修阀11的上盖分成几部分。若分隔成若干部分中只有一个部分复盖在检修阀上,则保该部分做成可拆卸式的,这样就不需要除去整个上盖,并可方便地进行操作。另外尽管在下雨时进行装管操作,也可避免雨水落到电路上,由此消除了故障隐患。
此外,除了围住检修阀11的那一部分外,可以降低上盖的高度,从而使整个高度变小。另外在将围住检修阀11的上盖部分进行分隔的情况下,当拆下检修阀的包围部分并对连接管道进行连接时,由于上盖的高度较低,所以其他部分不易受到影响,由此改善了工作性能。标号18表示用于保护室外换热器周边免受外部影响的防护网。防护网18也可以省掉。
下面将描述安装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单元1的操作方法。
如图6所示,室外单元1的安装应使室外单元1和建筑物墙壁21之间的间隙(e)不大。因此,在完成了连接管道的连接以后,即使要从墙壁21的侧边操作工具以便卸掉螺帽11c、运作加入的阀来引入制冷剂,但用以操作工具的空间仍得不到保证,所以很难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应使阀安装件10倾斜部的倾斜角和高度设计成避免工具13受到电气盒9端部9b的影响,在使工具13的手持部维持在电气盒9上方的条件下能完成操作任务,由此改善工作性能。
也用工具13把连接管道12紧紧地拧到检修阀11a、11b上。此时的检修阀11a,11b要设计成从阀板10伸出不同的高度,从而易于进行上述操作。即让与上盖6后面的切口6e相邻的隆起部10c低于远离切口6e的隆起部10f,就可防止固定到远离切口6e的隆起部10f上的检修阀11的连接管道12碰到或特别靠近与切口6e相邻的另一隆起部10c或固定到隆起部10c上的另一检修阀11。如果不改变隆起部的高度,就可以改变检修阀11的高度。
此外,除了上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和高度以外,使与切口6e相邻的隆起部10c的倾斜部的纵向方向基本与室外单元1的后面平行,而使远离切口6e的隆起部10f的倾斜部的纵向方向相对于室外单元1的后面成一角度,这如图4所示。利用这种安排,为了防止连接到远离切口6e的检修阀11b上的连接管道12碰到或非常靠近与切口6e相邻的隆起部或检修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与工具自由移动所表况相比较要小,工具的自由移动是通过调节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后得到的。所以,倾斜部较小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工作性能。
完成了上述连接操作以后,盖好上盖6以围住电气盒9和检修阀件11。
如上所述,尽管室外单元大体成矩形实体状,但朝着前盖的那一面可以成为大体方形。这就避免了轴流风机空气出口栅的断面中点远离前盖5的前断面中点,因此就可以改善外部形状。
此外,在用工具B时施加到阀安装件10上的应力被分布到各个部件上,部分原因在于用螺丝或其他固定件把阀安装件10固定到室外换热器3侧板的上端部,轴流风机8的支承件20的上端20a、电气盒9和前盖5的上端,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将电气盒9的左端拧到前盖5的上端,这样就可防止阀安装件10变形。另外,通过控制在阀安装件10上形成隆起部,可以进一步防止该阀板变形。
下面参照附图18-24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单元的安装情况。图18是在背部从左向下看上去的上盖6的透视图;图19为用来说明上盖6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简化截面图;图21到23为说明各实施例处于装配装态的透视图;图24为说明一个实施例和已有技术的室外单元安装空间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将允许连接管道12延伸通过的切口6e的下端隅角加工成圆形,因此如图19所示,通过把上盖6的右端嵌入前盖5中而其后端绕嵌入部进行转动使该上盖与前盖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上盖6与连接管12接触。
根据上面的实施例,当室外单元1的上部装有检修阀11时,如图21到23所示,室外单元1可以安装在离建筑物很近的地方。即图21的示意图表示:可以把安装的室外单元1的右面靠近建筑物,因此,可以使室外单元和作为建筑物结构的阳台之间的间隙l1远小于传统室外单元和阳台之间的间隙l4,传统室外单元的侧面装有检修闪,这如图24所示。经与传统间隙l4(l4=200mm)相比,该实施例的间隙l1为间隙l4的一半,其值为100mm。
室外单元1和建筑物墙壁之间的间隙l2为50mm,这和已有技术的相同。因为流入间隙l1的空气通过侧部的空气入口栅5b吸入和从后部吸入,所以使间隙l1大于间隙l2
由于该实施例的室外单元1的侧面设有检修阀,所以使横向长度减少量对应于检修阀的大小,因而如图21所示,避免了建筑物窗户受到影响。具体地说,该实施例的室外单元1的宽度为595mm,而长度为100mm的间隙l1加上595mm的宽度,它等于695mm(约700mm),此值比一般房层的阳台到窗户的距离(700到800mm)要小,所以能避免建筑物的阳台受到影响。
图22的示意图表示安装的室外单元1在它的右侧面和建筑物的墙壁之间留有一个空间l1。在此情况下,由总的阳台深度800mm减去695mm(约700mm)就得到室外单元1左侧面和阳台之间的100mm的空间,该空间满足空气流通的需要。实际上有某种阳台的深度大于800mm,然而侧面装有检修阀的传统室外单元的空间l4仍要比本实施例的空间l1大100mm。这就要求阳台深度有900mm,所以传统室外单元不能这样装在普通阳台中。
根据图22所示的安装情况,即使从门到阳台或其他目标物的距离非常小(例如300mm),室外单元的安装也不受门的影响。图22所示的是安装在阳台中左侧的情况,不管怎样,即使在阳台中的右侧边可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安装。图23的示意图表示室外单元1安装在阳台中的左侧的情况,室外单元的后面和建筑物墙壁之间留有空间l2
在该情况中,当把与室内单元相连的连接管道12连到检修阀11上时,如果预先弯曲连接管道12,则将连接管道12固定到检修阀11上以后,连接管道12可以沿着所连接的上盖6的倾斜表面6a设置。所以可避免连接管道12向上伸出超过室外单元1的顶部,因而不需特别注意改进连接管道12与建筑物在外表上的协调性。此外,由于连接管道12沿着倾斜表面6a设置,所以如上所述可防止连接管道12向上伸出超过室外单元1的顶部,因而可叠置地安装两台室外单元1。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检修阀未从侧面伸出,则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形成一个矩形实体的外形。因而很容易使其外观与建筑物协调。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修阀11被倾斜设置,但如图25或26(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室外单元右上部)所示,安装检修阀的方式应使作为检修阀操作件的制冷剂引进阀(未示)和本体螺母可以在水平或垂直平面内转动。
具体地说,如图25所示,当作为检修阀的操作件11a′和11b′的本体螺母在水平平面内转动时,由工具转动本体螺母的操作受到电气盒9的影响,使工具操作的转动角度减少到约90°,但与已有技术中在侧面装有检修阀的室外单元相比工作性能更佳。此外,由于顶部是打开的,所以在将连接管道12进行连接时,其工作性能类似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而非常杰出。如果不采用图1和图6所示的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而且非常通用的线性通用工具时,如果采用近年来广泛使用的L形工具,则操作的转动角度就象图6实施例那样变成150度到180度。所以工作性能如图6实施例那样相当好。
如图26所示,当检修阀操作件11a″和11b″在垂直平面内转动时,在用工具转动操作件的过程中电气盒9并不转动,所以工具转动角度达到120度左右,与侧面装有检修阀的已有技术相比工作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将连接管道12进行连接的工作性能就和图6和25所示实施例一样非常之好。
在控制图25和26所示的阀安装件10′和10″时,所制的隆起部与图13所示阀安装件10的隆起部10c和10f基本相同。用上述与图4相关的相同方法确定隆起部的尺寸,当用工具对连接管道12的螺母12a进行操作使其转动时,隆起部不得受到这种操作的影响。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到很多功效。下面将描述一些典型功效。由于检修阀11装在顶部,和将检修阀装在侧面的已有技术比较后的差别在于能在室外单元顶部完成不同的操作:包括固定连接管道12的操作,连接和拆卸检修阀11a,11b,11a′,11b′,11a″和11b″本体螺母的操作,以及在使本体螺母11c卸下后通过使装在各检修阀中的制冷剂引入阀的转动打开或关闭该阀的操作。所以就不需要以受约束的姿垫进行操作,由此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
由于检修阀11是倾斜设置的,所以工具13的转动轨迹不受电气盒9的影响。因而采用广泛应用的通用工具即使在墙壁上也能进行操作,同时还可避免电气箱9和墙壁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工作性能好,而且不需要准备任何专用工具。
在阀安装件10,室外换热器3,轴流风机支承板20和电气盒9结合构成保证室外单元1壳体强度的加强件的实施例中,没有必要为壳体准备任何单独的加强件。所以可以减少的尺寸数量对应于单独的加强件尺寸,并可减少组装部件数,缩短组装时间。
阀安装件10的局部位置开有隆起部,每个隆起部都有朝着室外单元1的侧面变小的倾斜部,检修阀11基本垂直地固定到倾斜部上。这有利于保证对连接管道12的固定,确保将检修阀11连接到阀安装件10上,并有利于降低检修阀11的安装高度。因此,室外换热器3的上端和上盖6之间的空间高度可以较小。
将金属板拉深制成的阀安装件10可以增强该阀板自身的强度,将该阀板固定到外换热器3侧面的上端和被悬挂在室外换热器3后面的支承件20上,从而增加各结合部件之间的强度。此外,把检修阀11连接到阀安装件10的隆起部,所以当把连接管道12与检修阀11相连时施加到阀安装件10上的外力被分配到室外换热器3和支承件20上,因此不需加强件就可得到抵抗外力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检修阀装在室外单元的顶部,可在确保有大空间的室外单元顶部进行各种操作,与侧面装有检修阀的传统室外单元相比,包括:固定连接管道的操作和紧接固定连接管道的操作之后的启动检修阀的操作。因此,不需要在受约束的姿势下进行操作,因而能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
此外,由于室外单元的顶部装有检修阀,就不需要在侧部空出一个相当于检修突出部长度的距离和进行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把室外单元的侧面靠近建筑物地对室外单元进行安装。此外,与已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检修阀不从侧面伸出,因而节省了安装空间。
把阀板,室外换热器,轴流风机和支承件和电气盒都用作加强件来保证室外单元壳体的强度,所以不需要为壳体准备任何独立的加强件。这可使尺寸减小,组装部件减少,并缩短组装时间。

Claims (1)

1.一种具有一个室外单元和一个室内单元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装设有:
一个检修阀,它与一条从所述室内单元伸出的连接管道相连,从而组成一个制冷循环,它并具有一螺帽,以及
一个阀安装件,它具有一个供所述检修阀安装于其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处于一个较阀安装件的围绕安装部的平坦部高的水平,并且是一个倾斜的位置。
CNB011047917A 1994-09-16 2001-02-2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1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2112/1994 1994-09-16
JP22211294A JP3223722B2 (ja) 1994-09-16 1994-09-16 空気調和機
JP222112/94 1994-09-1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16372 Division CN1070603C (zh) 1994-09-16 1995-08-3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2872A CN1342872A (zh) 2002-04-03
CN1172123C true CN1172123C (zh) 2004-10-20

Family

ID=1677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163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03C (zh) 1994-09-16 1995-08-3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NB011047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0204C (zh) 1994-09-16 2001-02-2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NB011047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123C (zh) 1994-09-16 2001-02-2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163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03C (zh) 1994-09-16 1995-08-3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NB011047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0204C (zh) 1994-09-16 2001-02-20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3722B2 (zh)
CN (3) CN1070603C (zh)
MY (1) MY1294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2237A (ko) * 2004-05-25 2005-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2009186109A (ja) * 2008-02-07 2009-08-2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388969B2 (ja) * 2010-08-23 2014-0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が搭載された空気調和機
CN111121178B (zh) * 2018-10-31 2023-04-07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886471A (ja) 1996-04-02
CN1180204C (zh) 2004-12-15
MY129466A (en) 2007-04-30
JP3223722B2 (ja) 2001-10-29
CN1126300A (zh) 1996-07-10
CN1070603C (zh) 2001-09-05
CN1342871A (zh) 2002-04-03
CN1342872A (zh) 2002-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93C (zh) 具有高热交换能力的空调机的紧凑式室外装置
CN1782568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1048569A (zh) 钻井单元
CN1172123C (zh)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N102319710A (zh) 太阳能光热电站反射镜组件无水智能清洁装置
CN108151156A (zh) 出风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器
CN2773521Y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6194754A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涡盘散热结构
CN109322739A (zh) 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06054086U (zh) 一种进气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CN210693206U (zh) 箱式变电站箱体
CN1959227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09195553U (zh) 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1692253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组装方法
CN207095008U (zh) 一种环保型天然气热风炉
CN22026105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机器人伺服驱动器
CN205801047U (zh) 防尘罩除尘装置
CN114703985B (zh) 一种人字形吸音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526713Y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08209699U (zh) 一种减噪散热电机
CN212136169U (zh) 一种变压器防护外壳内的风冷装置
CN1734185A (zh)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CN219674858U (zh)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冷却塔
CN214429409U (zh) 适用于高压电动机的散热装置
CN212034641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20

Termination date: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