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0326A -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0326A
CN117190326A CN202311175764.XA CN202311175764A CN117190326A CN 117190326 A CN117190326 A CN 117190326A CN 202311175764 A CN202311175764 A CN 202311175764A CN 117190326 A CN117190326 A CN 117190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conditioner
treatment device
evaporation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57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麟捷
田涛
牛楠楠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1757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0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0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0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换热器、接水盘和冷凝水处理装置;换热器和接水盘均设置在空调外壳内,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蒸发组件和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蒸发组件包括出水管和蒸发部件,接水盘设置有排水口,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排水口连通,出水管的出水端与蒸发部件连通;在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工作时,第一出气口打开,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流至蒸发部件后形成水汽,水汽从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室内环境。该移动空调器可以降低制热模式下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延迟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同时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

Description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器属于室内的内外机一体式的空调处理器,通过空调系统与风管,到达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目的。由于其一体式的结构,其冷凝水仅可存储于机腔内或者通过导流管排出,通常移动空调器会装配有一个水位检测装置,如果没有接排水管,运行产生的冷凝水就会聚集在接水盘中,当接水盘中的水位到达水满限位时,移动空调器便会报水满保护,同时压缩机停止运行,风机按程序设定调整。
目前移动空调器的冷凝水的常用处理方案,是打水电机将冷凝水打到蒸发器上,以及冷凝水导流到蒸发器的翅片上,冷凝水与蒸发器交换热量,转变为水蒸气,再由外风机通过风管吹到室外。
但是当移动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下风机附近的换热器属于低温端,打水电机是停转的,移动空调器的水在不外排的情况下会较快的到达水满状态,这时压缩机停机,移动空调器进入保护模式,制热功能停止,影响客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制热模式下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同时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的移动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换热器和接水盘;换热器和接水盘均设置在空调外壳内,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移动空调器还包括冷凝水处理装置;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蒸发组件和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蒸发组件包括出水管和蒸发部件,接水盘设置有排水口,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排水口连通,出水管的出水端与蒸发部件连通;在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工作时,第一出气口打开,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过出水管流动至蒸发部件,被蒸发部件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室内环境。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可以降低制热模式下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进而解决现有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同时提高移动空调器的制热效率,提高能效。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加热冷凝水后,热气进入室内,增加室内环境温度的同时,又可以减少移动空调器产生热交换的需求,进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运用此方案可以使移动空调在不外排水的情况下,增加制热模式的使用时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移动空调器还包括排风管和连接管,排风管的进风端连接在空调外壳上,排风管的出风端与室外环境连通;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排风管连通。
由此可见,通过连接管将第二出气口与排风管连通,这样从第二出气口排出的水汽能够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避免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制冷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工作时,第二出气口打开,第一出气口关闭,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过出水管流动至蒸发部件,被蒸发组件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第二出气口经过排风管排出至室外环境。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水盘内设置有低水位开关和高水位开关;在制热模式下,当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触发低水位开关时,冷凝水处理装置开启;和/或在制冷模式下,当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触发高水位开关时,冷凝水处理装置开启。
由此可见,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在低水位开启,降低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制冷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设定在高水位开起,这样在移动空调器的极限状态下,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处理冷凝水,避免了提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造成额外的能源损耗。通过采用双水位检测方式,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运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实现有差异的高效冷凝水处理。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蒸发组件还包括回流管,接水盘还设置有回流口,回流口的进水端与蒸发部件连通,回流管的出水端与回流口连通,未被蒸发部件蒸发的冷凝水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接水盘。
由此可见,未被蒸发部件蒸发的冷凝水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接水盘内,使得形成循环回路。
进一步的方案是,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装置壳体,第一出气口位于处理装置壳体上,蒸发部件位于处理装置壳体内;蒸发部件包括加热器、蒸发管路和蒸发台,加热器靠近蒸发管路和蒸发台设置;蒸发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管的出水端和蒸发台的进水口连通,回流管的进水端与蒸发台的出水口连通。
由此可见,利用电加热原理,将冷凝水加热至气态,有选择的经排风管排出或在室内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蒸发管路包括直管段和U型管段,直管段的数量为两条以上,相邻两条直管段通过一个U型管段连接。
由此可见,通过将蒸发管路设置成类似换热器的管路,能够增加加热面积,从而提高电加热的加热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水泵连接在出水管与蒸发部件之间。和/或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外部。
由此可见,通过水泵的设置能够为系统内冷凝水的流动提供动力,另外,冷凝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空调外壳的外部,在处理冷凝水时,不会影响移动空调器腔体内的温度,不会影响压缩机热保护功能。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在制热模式下,当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并打开第一出气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在低水位开启,且内排气。一方面可以降低移动空调器的腔内冷凝水水位,降低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进而解决现有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另一方面,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同时提高移动空调器的制热效率,提高能效。另外,冷凝水处理装置在低水位就开启的原因是,现有的移动空调器的打水电机在制热模式下不运行,冷凝水积水快,冷凝水处理装置尽快开启可以有效延长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电加热,热气进入室内,增加室内环境温度,又可以减少移动空调产生热交换的需求,从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运用此方案可以使移动空调在不外排水的情况下,增加制热模式的使用时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若是,则控制压缩机和外风机停机,内风机于低内档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保持开启状态。
由此可见,压缩机停机后,内风机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目的是,将两器的余热吹出,热气从第一出气口进入房间给房间增温增湿。另外,移动空调器整机能够处于一种不断开停开停的状态,使整机仍然具有一定的空气调节能力,使得移动空调在无外排水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增加其运行时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若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第一出气口;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一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大于第一预设温降值;若满足第一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
进一步的方案是,若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三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大于第二预设温降值;若满足第三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并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关闭。
由此可见,移动空调器整机处于一种开停开停的状态,使整机仍然具有一定的空气调节能力,使得移动空调在无外排水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增加其运行时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制冷模式下,当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则控制压缩机停机,外风机于低风档运行,打水电机运行第一预设打水时间后停机,并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并关闭第一出气口。
由此可见,在制冷模式下,本发明的方案同样可以降低移动空调机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解决常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同时,制冷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设定在高水位开起,且外排气,这样,一方面,在移动空调器的极限状态下,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处理冷凝水,避免了提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造成额外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产生的热气随着排风管外排,能够降低热气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冷凝水处理逻辑方案,采用双水位检测方式,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运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实现有差异的高效冷凝水处理。此外,外风机转低风档运行的原因是,能够使得排风管内部处于一个气体流动的低压态,从而使得冷凝水处理装置出来的气体可以随排风管排出。打水电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停机的原因是,压缩机刚停机时,冷凝器还是热的,此时打水电机继续运行,将冷凝水打到冷凝器翅片上,进行一定的冷凝水消耗。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制冷模式下,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若当前水位小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若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小于预设高水位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二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升值;若满足第二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
进一步的方案是,若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第四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四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升值。若满足第四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并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关闭。
由此可见,移动空调器整机处于一种开停开停的状态,使整机仍然具有一定的空气调节能力,使得移动空调在无外排水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增加其运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在制冷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在制冷模式下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发明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1、换热器、接水盘5、排风管2、连接管3和冷凝水处理装置4。
换热器、接水盘5、外风机、内风机和打水装置均设置在空调外壳1内部,接水盘5位于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接住从换热器表面流下的冷凝水,接水盘5内设置有低水位开关51和高水位开关52,低水位开关51在接水盘5的高度方向上位于中间的位置,高水位开关52位于低水位开关51的上方且距离接水盘5的上边缘仍有一定的距离,当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到达高水位开关52位置时,接水盘5仍然留有一定的积水余量。空调外壳1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空调外壳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蒸发区和冷凝区,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和内风机位于蒸发区,冷凝器、外风机和打水装置位于冷凝区。打水装置包括打水电机和打水叶轮,打水电机可驱动打水叶轮转动将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打起到冷凝器表面。
冷凝水处理装置4位于空调外壳1外部,冷凝水处理装置4包括处理装置壳体41、水泵42和蒸发组件43,处理装置壳体41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411和第二出气口412,第一出气口411与室内环境连通,第一出气口41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44,第二出气口412设置有第二阀门45,排风管2的进风端连接在空调外壳1上并与冷凝区连通,排风管2的出风端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出气口412通过连接管3与排风管2连通。
蒸发组件43包括出水管431、蒸发部件432和回流管433,蒸发部件432和水泵42均位于处理装置壳体41内,水泵42连接在出水管431与蒸发部件432之间。
接水盘5设置有排水口53和回流口54,出水管431的进水端与排水口53连通,出水管431的出水端通过水泵42与蒸发部件432连通,回流口54的进水端与蒸发部件432连通,回流管433的出水端与回流口54连通。
蒸发部件432包括加热器61、蒸发管路62和蒸发台63,加热器61靠近蒸发管路62和蒸发台63设置。蒸发管路62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管431的出水端和蒸发台63的进水口连通,回流管433的进水端与蒸发台63的出水口连通。蒸发管路62包括直管段621和U型管段622,直管段621的数量为两条以上,相邻两条直管段621通过一个U型管段622连接。通过将蒸发管路62设置成类似换热器的盘管,能够增加加热面积,从而提高电加热的加热效率。
在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4工作时,第一阀门44打开,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经过出水管431流动至蒸发部件432,被蒸发部件432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第一出气口411排出至室内环境,未被蒸发部件432蒸发的冷凝水通过回流管433回流至接水盘5。
在制冷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4工作时,第二阀门45打开,第一阀门44关闭,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经过出水管431流动至蒸发部件432,被蒸发组件43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第二出气口412经过排风管2排出至室外环境,未被蒸发部件432蒸发的冷凝水通过回流管433回流至接水盘5。
在制热模式下,当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触发低水位开关51时,冷凝水处理装置4开启;在制冷模式下,当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触发高水位开关52时,冷凝水处理装置4开启。
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模式下的控制步骤和制冷模式下的控制步骤。
参见图3,制热模式下的控制步骤包括:
首先,执行步骤S11,在制热模式下,判断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预设低水位值为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触发低水位开关51时的水位值。
若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则执行步骤S12,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继续运行,并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4的水泵42和加热器61,并打开第一阀门44。
若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小于预设低水位值,则执行步骤S18,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继续运行,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一阀门44关闭。也即,若之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则切换为关闭状态,若之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则保持关闭状态。
接着,执行步骤S13,判断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预设高水位值为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触发高水位开关52时的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14,控制压缩机和外风机停机,内风机于低内档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一阀门44保持开启状态。内风机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将两器的余热吹出,热气从第一出气口411进入房间给房间增温增湿。
接着,执行步骤S15,判断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16,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一阀门44。
若否,则返回步骤S15,直到当前水位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接着,执行步骤S17,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t大于第一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1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T温降大于第一预设温降值△T设降1。通常,正在运行的压缩机停机后,为了保护压缩机,在二次开启前会设定一个压缩机保护时间,该压缩机预设停机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若满足第一条件,则执行步骤S18,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并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一阀门44。
接着,返回步骤S11,循环上述步骤。
因此,移动空调器整机能够处于一种不断开停开停的状态,使整机仍然具有一定的空气调节能力,使得移动空调在无外排水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增加其运行时间。
参见图4,制冷模式下的控制步骤包括:
首先,执行步骤S21,在制冷模式下,判断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22,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继续运行,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二阀门45关闭。
若否,则执行步骤S23,判断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
若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小于预设高水位值,则执行步骤S22,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继续运行,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二阀门45关闭。
若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则执行步骤S24,控制压缩机停机,外风机于低风档运行,打水电机运行第一预设打水时间后停机,并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4,打开第二阀门45,关闭第一阀门44,此时空调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4进行消耗。优选地,第一预设打水时间为5分钟。
接着,执行步骤S25,判断接水盘5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26,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二阀门45。
若否,则返回步骤S25,直到当前水位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接着,执行步骤S27,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t大于第二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2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T温升大于第一预设温升值△T设升1
若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步骤S22,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并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4和第二阀门45。
接着,返回步骤S21,循环上述步骤。
移动空调器整机能够处于一种不断开停开停的状态,使整机仍然具有一定的空气调节能力,使得移动空调在无外排水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增加其运行时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可以降低制热模式下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进而解决现有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同时提高移动空调器的制热效率,提高能效。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加热冷凝水后,热气进入室内,增加室内环境温度的同时,又可以减少移动空调器产生热交换的需求,进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运用此方案可以使移动空调在不外排水的情况下,增加制热模式的使用时间。
另外,制热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在低水位开启,且内排气。一方面可以降低移动空调器的腔内冷凝水水位,降低移动空调器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从而延迟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进而解决现有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另一方面,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温度,提升人体舒适度,同时提高移动空调器的制热效率,提高能效。另外,冷凝水处理装置制热模式下在低水位就开启的原因是,现有的移动空调器的打水电机在制热模式下不运行,冷凝水积水快,冷凝水处理装置尽快开启可以有效延长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的时间,同时冷凝水处理装置电加热,热气进入室内,增加室内环境温度,又可以减少移动空调产生热交换的需求,从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运用此方案可以使移动空调在不外排水的情况下,增加制热模式的使用时间。
同时,在制冷模式下,本发明的方案同样可以降低移动空调机腔内冷凝水的累积速度,解决常规移动空调器进入水满保护后,无法处理水,无法工作的弊端。同时,制冷模式下,冷凝水处理装置设定在高水位开起,且外排气,这样,一方面,在移动空调器的极限状态下,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处理冷凝水,避免了提前开启冷凝水处理装置,造成额外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产生的热气随着排风管外排,能够降低热气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冷凝水处理逻辑方案,采用双水位检测方式,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运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实现有差异的高效冷凝水处理。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为: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4(即控制压缩机和外风机停机的步骤)之后,以及若当前水位小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水泵、加热器和第二阀门的步骤S16之前,包括:
接着,执行步骤S15,判断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16,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第一阀门。
若否,则执行步骤S19,判断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t大于第三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3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T温降大于第二预设温降值△T设降2。第三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3、第二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2和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1可以均相等也可以其中两个相同,也可以均不等。
若满足第三条件,则执行步骤S191,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并运行第二预设时间t2后关闭。
关闭后,返回步骤S13。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为: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24(即控制压缩机停机的步骤)之后,以及若当前水位小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水泵、加热器和第二阀门的步骤S26之前,包括:
接着,执行步骤S25,判断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预设低水位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26,关闭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第二阀门。
若否,则执行步骤S29,判断是否满足第四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t大于第四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4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T温升大于第二预设温升值△T设升2。第四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4、第二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2和预设停机时间t设停1可以均相等也可以其中两个相同,也可以均不等。
若满足第四条件,则执行步骤S291,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并运行第三预设时间t3后关闭。
关闭后,返回步骤S23。
此外,在制热模式下,也可以同时打开第二阀门,使得部分水汽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环境。蒸发组件还可以包括雾化部件,雾化部件将液态水雾化成气态水,提高冷凝水的蒸发效率。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风机,风机驱动水汽朝向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移动。也可以仅在第一出气口处设置。加热器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蒸发管路附近设置一个以上的加热器,蒸发台的下方设置一个以上的加热器。蒸发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水泵也可以设置在空调外壳内。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移动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换热器和接水盘;
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接水盘均设置在所述空调外壳内,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冷凝水处理装置;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蒸发组件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室内环境连通;
所述蒸发组件包括出水管和蒸发部件,所述接水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蒸发部件连通;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一出气口打开,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过所述出水管流动至所述蒸发部件,被所述蒸发部件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室内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排风管和连接管,所述排风管的进风端连接在所述空调外壳上,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与室外环境连通;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排风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二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气口关闭,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过所述出水管流动至所述蒸发部件,被所述蒸发组件蒸发的冷凝水形成水汽,水汽从所述第二出气口经过所述排风管排出至室外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内设置有低水位开关和高水位开关;
在制热模式下,当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触发低水位开关时,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开启;和/或
在制冷模式下,当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触发高水位开关时,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组件还包括回流管,所述接水盘还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的进水端与所述蒸发部件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装置壳体,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处理装置壳体上,所述蒸发部件位于所述处理装置壳体内;
所述蒸发部件包括加热器、蒸发管路和蒸发台,所述加热器靠近所述蒸发管路和所述蒸发台设置;
所述蒸发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蒸发台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蒸发台的出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管路包括直管段和U型管段,所述直管段的数量为两条以上,相邻两条所述直管段通过一个所述U型管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蒸发部件之间;和/或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外部。
9.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制热模式下,当所述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低水位值,则开启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并打开所述第一出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
若是,则控制压缩机和外风机停机,内风机于低内档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保持开启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
若当前水位是否小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出气口;
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一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大于第一预设温降值;
若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当前水位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三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值大于第二预设温降值;
若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并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制冷模式下,当所述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高水位值,则控制压缩机停机,外风机于低风档运行,打水电机运行第一预设打水时间后停机,并开启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并关闭所述第一出气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模式下,开启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当前水位是否小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
若当前水位小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则关闭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
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二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升值;
若满足所述第二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当前水位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低水位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第四条件:压缩机停机时间大于第四预设停机时间且室内环境温度升高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升值;
若满足所述第四条件,则开启压缩机、内风机、外风机和打水电机并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关闭。
CN202311175764.XA 2023-09-12 2023-09-12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190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764.XA CN117190326A (zh) 2023-09-12 2023-09-12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764.XA CN117190326A (zh) 2023-09-12 2023-09-12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0326A true CN11719032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5764.XA Pending CN117190326A (zh) 2023-09-12 2023-09-12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03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4830B2 (ja) 冷蔵庫
CN105953334A (zh) 空调柜机、空调柜机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JP5983451B2 (ja) 暖房システム
EP1813888A2 (en)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er
CN113587360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0451467C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339891A (zh) 一种双工作模式的空气处理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30996U (zh) 恒温恒湿洁净空调机组及净化车间
JP200217445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692729A (zh)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3800497B2 (ja) 給湯器
CN110793096A (zh) 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7190326A (zh)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80422U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
JP200923641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4688646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温度提升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21849513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91447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空调器
CN114110884B (zh)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8154466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582586U (zh) 热泵型无级调温除湿机
CN220103302U (zh) 电厂用双通道外机强制循环空调
CN213020396U (zh) 一种热泵机组
CN216347138U (zh) 空调系统
KR100871116B1 (ko) 히트 펌프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냉난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