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2555A -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2555A
CN117182555A CN202311471799.8A CN202311471799A CN117182555A CN 117182555 A CN117182555 A CN 117182555A CN 202311471799 A CN202311471799 A CN 202311471799A CN 117182555 A CN117182555 A CN 117182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ositioning base
piston
piston assembly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1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82555B (zh
Inventor
何利洋
王在云
徐彩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17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2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2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2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82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2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壳体组件定位完成,将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上。其中,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套杆、丝杆轴。丝杆轴与套杆螺纹连接。套杆设置在活塞套内,套杆与活塞套内端面抵接。当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引导柱穿过壳体组件的压力缸与丝杆轴抵接。当引导柱与丝杆轴抵接,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活塞组件朝靠近压力缸方向移动,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活塞组件旋转。当第二密封圈与第一杆腔抵接且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活塞组件移动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活塞组件,完成活塞组件的安装。这样就解决了制动器的活塞组件与壳体组件难以装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关键部件,可以利用摩擦力让车辆行驶速度降低或保持在原地。目前应用在车辆中的制动器可以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副为与轮毂连接的制动盘,依靠摩擦片挤压制动盘获取制动力。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副为与轮毂连接的制动鼓,依靠制动蹄张开后与制动鼓内周壁摩擦获取制动力。由于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差异,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稳定性优于鼓式制动器,所以盘式制动器被广泛应用在各车辆中。
盘式制动器的驻车可以依靠制动电机驱动制动器的活塞组件中的丝杆轴旋转,通过丝杆轴的螺纹驱动套杆推动活塞套,从而使活塞套驱动摩擦片挤压制动盘,以实现车辆的驻车制动。在制动器的活塞组件与壳体组件进行装配时,由于丝杆轴较长,且壳体组件中的密封圈在装配时会产生干扰,所以丝杆难以插入活塞组件的杆腔中,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制动器的活塞组件与壳体组件难以装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S11,基于制动器的壳体组件定位完成,将所述制动器的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定位底座上;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套杆、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与所述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所述套杆远离所述丝杆轴一端与所述活塞套内端面抵接;
步骤S12,基于所述活塞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引导柱穿过所述壳体组件的压力缸与所述丝杆轴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抵接;
步骤S13,基于所述引导柱与所述丝杆轴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丝杆轴和所述套杆螺纹连接锁紧方向相同;
步骤S14,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力缸的第一杆腔端面抵接且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完成所述活塞组件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包括:步骤S111,基于安装臂上的安装孔套设在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一定位底座上的定位柱且所述安装臂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底座抵接,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压板抵接所述安装臂的另一侧面;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两个所述安装臂,两个所述安装臂分别压力缸的两侧;所述安装臂远离所述压力缸的一端设置安装孔;步骤S112,基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安装臂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压头挤压所述压板完成所述壳体组件的定位;步骤S113,基于所述压头挤压所述压板,将所述制动器的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定位底座上;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套杆、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与所述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所述套杆远离所述丝杆轴一端与所述活塞套内端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包括:步骤S121,基于所述活塞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获取所述丝杆轴的位置;步骤S122,基于所述丝杆轴的位置在设定范围内,所述引导柱穿过所述压力缸与所述丝杆轴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还包括:步骤S123,基于所述丝杆轴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内,发出所述丝杆轴位置偏移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包括:步骤S131,基于所述引导柱以第二作用力与所述丝杆轴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所述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作用力;步骤S132,基于所述的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步骤S133,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4,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四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步骤S135,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步骤S136,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力缸的第一杆腔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步骤S137,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且所述引导柱与所述丝杆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8,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139,基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五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所述压头减少对所述压板的挤压力,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步骤S1310,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保持设定时间,所述压头增加对所述压板的挤压力,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15,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定位底座朝远离所述活塞套的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步骤S16,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板分离,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臂分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安装装置,包括:
基座组件;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底座、压板、压头、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压板水平移动;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压头垂直移动;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底座、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引导柱、第五驱动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与所述基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垂直移动;所述第四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转动;所述引导柱与基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引导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五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部驱动所述引导柱垂直移动。
为解决制动器的活塞组件与壳体组件难以装配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制动电机的力矩需要通过花键轴进行传递,因此活塞腔的远离活塞套的一端需要设有第二杆腔,让花键轴可以穿过第二杆腔与制动电机的传动轴配合。当壳体组件先定位完成后,丝筒一端与活塞套的内端面抵接的活塞套可以置于第二定位底座的一端限制活塞套的位置。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大体积且形状复杂的壳体组件碰撞到活塞组件,可以避免活塞组件、壳体组件造成损坏。
由于活塞套与套杆为滑动连接,套杆与丝杆轴为螺纹连接,进行装配时丝杆轴可能会产生晃动导致无法进行装配。当活塞组件在第二定位底座完成定位后,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移动至与花键轴抵接,在接下来的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丝杆轴发生晃动,使花键轴顺利穿过第二杆腔。
当引导柱与花键轴抵接,第三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活塞套引导柱方向垂直移动。以此方式可以避免活塞套与第一密封圈抵接时,第一密封圈的受力不均匀,可以保证装配的顺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防止套杆和丝杆轴之间的距离被拉长,影响装配,活塞套旋转的方向可以是绕活塞套中心轴以丝杆轴与套杆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制动器安装方法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制动器安装装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与活塞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示意图;
图6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与活塞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活塞组件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套杆示意图;
图9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丝杆轴示意图。
附图标记:01基座组件;02第一定位组件;21第一定位底座;22压板;23第一驱动部;24压头;25第二驱动部;03第二定位组件;31第二定位底座;32引导柱;04壳体组件;41安装臂;42安装孔;43压力缸;431第一凹槽;432第二凹槽;433活塞腔;434第一杆腔;435第二杆腔;44刹车座;45第一密封圈;05活塞组件;51活塞套;52套杆;521丝筒;522滑移部;53丝杆轴;531丝杆部;532凸台部;533花键轴;54第二密封圈;55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S11,基于制动器的壳体组件04定位完成,将制动器的活塞组件05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03的第二定位底座31上;其中,活塞组件05包括活塞套51、套杆52、丝杆轴53;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套杆52设置在活塞套51内,套杆52远离丝杆轴53一端与活塞套51内端面抵接;
步骤S12,基于活塞组件05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第二定位组件03的引导柱32穿过壳体组件04的压力缸43与丝杆轴53远离套杆52的一端抵接;
步骤S13,基于引导柱32与丝杆轴53抵接,第二定位底座31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活塞组件05朝靠近压力缸43方向移动,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其中,第一方向与丝杆轴53和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方向相同;
步骤S14,基于活塞组件05的第二密封圈54与压力缸43的第一杆腔434端面抵接且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完成活塞组件05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可以是实现车辆降速和驻车制动的关键部件。目前主流的种类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由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稳定性由于鼓式制动器,所以盘式制动器被广泛应用于各车辆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了在盘式制动器上延伸出更多功能,驻车制动的结构正在从拉线式驻车制动器转向电子式驻车制动器。制动器可以包括壳体组件04、活塞组件05。当驾驶员按下驻车制动按钮,车载处理器可以向制动电机发出旋转指令,让制动电机驱动活塞组件05向远离壳体组件04的方向移动至活塞组件05推动摩擦片,使得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对制动盘施加制动力。如图2、图3所示,制动器安装装置可以包括基座组件01、第二定位组件03。第二定位组件03可以可拆卸连接在基座组件01一侧,可以通过对第二定位组件03位置的固定,从而保证装配时的稳定性。第二定位组件03可以包括第二定位底座31、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第二定位底座31可以活动连接在基座组件01一侧。第三驱动部可以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垂直移动。第四驱动部可以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旋转。
为了避免活塞组件05难以装入壳体组件04,进而提出一种制动器齿轮安装方法。如图1所示,制动器安装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4。下文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1中,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活塞组件05可以包括活塞套51、套杆52、丝杆轴53。活塞套51可以是一个沿轴向设有盲孔的圆柱。套杆52可以包括丝筒521、滑移部522。丝筒521的内周面可以加工有螺纹。滑移部522的内周面可以固定连接在丝筒521的外周面。滑移部522的外周面可以滑动连接于活塞套51的内周面。丝杆轴53可以包括丝杆部531、凸台部532、花键轴533、第二密封圈54、防尘罩55。丝杆部531的外周面可以加工有与丝筒521配合的螺纹。凸台部532可以固定连接在丝杆部531远离活塞套51的一端,可以用于限制丝杆轴53移动的范围。花键轴533可以固定连接在凸台部532远离丝杆部531的一端,可以与电机的传动轴配合进行传递力矩。第二密封圈54可以设于凸台部532靠近花键轴533的一端,并套设在花键轴533外周侧,可以防止制动液泄露。防尘罩55可以设于活塞套51的开口端,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活塞组件05与壳体组件04之间,延长使用寿命。若活塞组件05先完成定位,壳体组件04移动至定位位置的路径复杂,且容易与活塞组件05发生碰撞。当壳体组件04先完成定位后,活塞套51未开口的一端可以置于第二定位底座3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端,基座组件01表面的凸起可以限制活塞套51的位置,便于后续步骤的进行。活塞套51内可以设有套杆52、丝杆轴53。为了便于装配,此时丝筒521远离丝杆轴53一端可以与活塞套51的内端面抵接。
步骤S12中,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二定位组件03还可以包括引导柱32、第五驱动部。引导柱32可以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垂直移动。壳体组件04可以包括压力缸43、刹车座44。刹车座44可以用于支撑压力缸43。压力缸43的一端可以沿轴线设有直径大于活塞套51外径盲孔,另一端可以沿轴线贯穿设有一个压力缸43的第二杆腔435。当活塞组件05处于丝筒521远离丝杆轴53一端与活塞套51内端面抵接的状态时,可以置于第二定位底座3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端。由于活塞套51与套杆52为滑动连接,套杆52与丝杆轴53为螺纹连接,进行装配时丝杆轴53可能会产生晃动导致无法进行装配,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向活塞套51方向垂直移动至与丝杆轴53的花键轴533的键孔配合抵接。引导柱32移动过程中引导柱32可以穿过第二杆腔435。以此方式可以在装配过程中避免丝杆轴53发生偏摆,将花键轴533引导穿过第二杆腔435,从而提高装配的成功率。
步骤S13中,如图4、图5、图6所示,压力缸43可以包括第一凹槽431、第二凹槽432、活塞腔433、第一杆腔434、第二杆腔435。活塞腔433可以是内径略大于活塞套51外径的圆筒。活塞腔433远离活塞套51的一端可以设有开口。第一凹槽431、第二凹槽432、活塞腔433、第一杆腔434、第二杆腔435可以在活塞腔433的内周面从活塞腔433的开口端向活塞腔433的内端面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凹槽431可以用于安装活塞组件05的防尘罩55。第二凹槽432可以用于安装壳体组件04的第一密封圈45,从而防止制动液泄漏。第一杆腔434可以用于容纳活塞组件05的第二密封圈54,可以防止液压油的泄漏。第二杆腔435可以沿活塞腔433轴线贯穿活塞腔433的内端面,让花键轴533可以穿过活塞腔433与制动电机的传动轴配合传动。当第五驱动部驱动引导柱32垂直移动至与花键轴533的键孔端抵接,第三驱动部可以以第一驱动力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向压力缸43方向垂直移动。因为第二定位底座31不能完全限制活塞套51的晃动,活塞套51靠近第一杆腔434的一端与第一密封圈45抵接时,第一密封圈45的受力可能不均匀,导致装配失败。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可以在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向压力缸43方向垂直移动的同时,让第四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中心轴以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活塞组件05以第一方向旋转可以避免套杆52和丝杆轴53之间的距离被拉长,可以保证装配的顺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步骤S14中,第二定位底座31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的共同驱动下移动至活塞组件05的第二密封圈54与压力缸43的第一杆腔434端面抵接,为了对第二密封圈54的密封性进行优化,可以让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套51向第二杆腔435方向移动,直到丝杆轴53的凸台部532靠近第二杆腔435的一端与活塞腔433内端面抵接(移动的距离即第一设定值),从而让第二密封圈54被充分地挤压产生形变,使得第二密封圈54的表面与相邻部件贴合紧密,可以进一步防止制动液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包括:步骤S111,基于安装臂41上的安装孔42套设在第一定位组件02的第一定位底座21上的定位柱且安装臂41一侧面与第一定位底座21抵接,第一定位组件02的压板22抵接安装臂41的另一侧面;其中,壳体组件04还包括两个安装臂41,两个安装臂41分别压力缸43的两侧;安装臂41远离压力缸43的一端设置安装孔42;步骤S112,基于压板22抵接安装臂41的另一侧面,第一定位组件02的压头24挤压压板22完成壳体组件04的定位;步骤S113,基于压头24挤压压板22,将制动器的活塞组件05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03的第二定位底座31上;其中,活塞组件05包括活塞套51、套杆52、丝杆轴53;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套杆52设置在活塞套51内,套杆52远离丝杆轴53一端与活塞套51内端面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1可以包括:
步骤S111,如图6所示,壳体组件04还可以包括安装臂41、安装孔42。安装臂41可以设于压力缸43的两端。安装臂41远离压力缸43的一端可以沿轴向设有安装孔42。制动器安装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定位组件02。第一定位组件02可以包括第一定位底座21、压板22、压头24、第二驱动部25。第一定位底座21可以可拆卸连接在基座组件01的一端。压板22可以设于第一定位单元的一侧。第一驱动部23可以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压头24可以设于第一定位单元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侧。第二驱动部25可以驱动压头24垂直移动。当安装孔42套设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安装柱,直至安装臂41靠近基座组件01的一侧与第一定位底座2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端抵接后,第一驱动部23可以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至与安装臂4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侧抵接。以此方式可以对壳体组件04的进行初步定位,可以为下个步骤进行铺垫。
步骤S112,当第一驱动部23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至与安装臂4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侧抵接,第二驱动部25可以驱动压头24垂直移动至与压板22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侧抵接。此时第一定位底座21可以支撑壳体组件04,压头24通过压板22可以与第一定位底座21夹紧壳体组件04,让壳体组件04的位置被完全限制,完成定位,可以保证壳体组件04在装配时的稳定。
步骤S113,由于壳体组件04的体积较大、形状复杂,若活塞组件05先完成定位,壳体组件04移动至定位位置的路径复杂,且容易与活塞组件05发生碰撞。可以先用第二驱动部25驱动压头24挤压压板22,使压板22与第一定位底座21夹持壳体组件04,让壳体组件04的位置被完全限制,然后将活塞组件05的未开口端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上,从而使壳体组件04放置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路径被优化,避免活塞组件05与壳体组件04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包括:步骤S121,基于活塞组件05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获取丝杆轴53的位置;步骤S122,基于丝杆轴53的位置在设定范围内,引导柱32穿过压力缸43与丝杆轴53远离套杆52的一端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2可以包括:
步骤S121,当壳体组件04被压头24和压板22压紧在第一定位底座2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端后,活塞组件05可以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远离基座组件01的一侧。此时可以通过设置在丝杆轴53一侧的传感器检测丝杆轴53的位置是否处于设定范围(比如丝杆轴53的中心轴线与活塞套51中心轴线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5°,此范围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丝杆轴53靠近套杆52的一端是否与套杆52的内端面抵接,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第五驱动部是否可以开始驱动引导柱32移动。
步骤S122,当丝杆轴53的位置处于设定范围内(即丝杆轴53的中心轴线与活塞套51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5°),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穿过第二杆腔435、第一杆腔434,直至引导柱32靠近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一端与花键轴533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一端抵接。以此方式可以避免丝杆轴53在接下来的装配过程中发生晃动,让花键轴533可以顺利穿过第二杆腔435。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还包括:步骤S123,基于丝杆轴53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内,发出丝杆轴53位置偏移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2还可以包括:
步骤S123,当丝杆轴53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即丝杆轴53的中心轴线与活塞套51中心轴线的夹角大于5°),安装控制系统可以发出丝杆轴53位置偏移信号,阻止第五驱动部驱动引导柱32。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引导柱32在丝杆轴53偏移的情况下继续与花键轴533抵接,可以防止引导柱32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包括:步骤S131,基于引导柱32以第二作用力与丝杆轴53抵接,第二定位底座31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活塞组件05朝靠近压力缸43方向移动;其中,第一作用力大于第二作用力;步骤S132,基于的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步骤S133,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3可以包括:
步骤S131,当丝杆轴53的位置处于设定范围内(即丝杆轴53的中心轴线与活塞套51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5°),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移动以第二作用力(小于第一作用力)与花键轴533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一端抵接。抵接完成后第三驱动部可以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向压力缸43方向移动。以此方式可以在避免丝杆轴53发生晃动的同时,让花键轴533可以顺畅地穿过第二杆腔435。
步骤S132,当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输出的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可以判定活塞套51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一端接触到了壳体组件04的第一密封圈45。此时为了避免第一密封圈45在装配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第一密封圈45发生扭转或倾斜,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中心轴以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以此方向旋转可以在装配过程中让丝杆轴53靠近套杆52的一端与套杆52的内端面抵接,可以保证装配的顺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步骤S133,当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以旋转的状态向壳体组件04移动,让活塞套51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一端平齐或超过第一密封圈45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一侧(即第三设定值),第四驱动部可以停止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以此方式可以在保证活塞组件05流畅装入壳体组件04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4,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第四设定值大于第三设定值,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步骤S135,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步骤S136,基于活塞组件05的第二密封圈54与压力缸43的第一杆腔434端面抵接,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步骤S137,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朝靠近压力缸43方向移动且引导柱32与丝杆轴53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3还可以包括:
步骤S134,由于第一密封圈45的干扰和第二定位底座31凹凸不平,第三驱动部直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可能导致丝杆轴53发生偏斜,导致第二密封圈54无法进入第一杆腔434。当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直至第二密封圈54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一侧平齐或超过第一杆腔434靠近第二定位底座31一侧(即第四设定值),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以套杆52与丝杆轴53的松开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让套杆52随活塞套51的旋转通过螺纹驱动丝杆轴53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以此方式可以提高装配的成功率。
步骤S135,当第四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将套杆52随活塞套51的转动通过螺纹转化成驱动丝杆轴53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时,第三驱动部可以停止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以此方式可以避免第三驱动部直接推动活塞组件05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影响让花键轴533发生晃动,从而保证花键轴533可以顺利穿过第二杆腔435。
步骤S136,当第四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让套杆52随活塞套51的旋转驱动丝杆轴53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密封圈54与压力缸43的第一杆腔434内端面抵接时,第四驱动部可以停止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让丝杆轴53停止移动,可以便于后续步骤操作。
步骤S137,当第四驱动部停止输出作用力后,第二定位底座31可以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旋转。随后,因为第四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以第二方向旋转驱动丝杆轴53移动时,活塞套51部分的位置不产生变化,所以当第二密封圈54完成抵接后,活塞套51还未安装到位。此时第三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可以让活塞组件05到达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8,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朝靠近压力缸43方向移动,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的步骤S13还可以包括:
步骤S138,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时需要的力较大,且速度缓慢。此时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中心轴以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使得套杆52与丝杆轴53的间距缩短。以此方式可以让活塞套51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顺畅从而提高装配的成功率以及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139,基于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五设定值,第二定位底座31停止驱动活塞组件05移动,压头24减少对压板22的挤压力,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步骤S1310,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保持设定时间,压头24增加对压板22的挤压力,第二定位底座31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活塞组件05朝靠近压力缸43方向移动,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39,当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让活塞组件05以第一作用力向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直至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各部件发生损坏的最小极限值(即第五设定值),可以判断出装配过程中有部件发生卡滞,导致无法装配无法继续进行。此时第三驱动部可以停止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且第二驱动部25可以减小压头24通过压板22对壳体组件04施加的挤压力,让各部件的受力得到缓和,可以避免零部件发生损坏。随后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中心轴以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让各部件的位置逐渐调整至正确位置,使壳体组件04、活塞组件05可以继续进行装配。
步骤S1310,当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中心轴以丝杆轴53与套杆52螺纹连接锁紧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旋转保持设定时间(即各部件调整至正确位置正确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提高第二驱动部25驱动压头24通过压板22挤压壳体组件04的挤压力,让壳体组件04的位置被完全限制。随后第三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以第一作用力朝压力缸43方向移动,同时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第一方向旋转,可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第一密封圈45和第二密封圈54扭转或歪斜,从而提高装配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15,基于活塞组件05的安装,第二定位底座31朝远离活塞套51的方向移动并驱动活塞组件05绕活塞套51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步骤S16,基于第二定位底座31回到初始位置,压头24与压板22分离,压板22与安装臂41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5,当活塞组件05与壳体组件04完成安装后,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以套杆52与丝杆轴53的松开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让活塞套51可以朝远离壳体组件04的方向移动。若活塞套51推动第二定位底座31朝远离壳体组件04的方向移动,则表示装配成功;若第四驱动部输出的力矩过大或活塞套51无法推动第二定位底座31朝远离壳体组件04的方向移动,则表示有部件发生卡滞,装配失败。
步骤S16,当第三驱动部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移动至初始位置,可以判断出活塞组件05与壳体组件04安装完成。第二驱动部25可以驱动压头24移动至与压板22间隔设置,随后第一驱动部23可以驱动压板22移动至与安装臂41间隔设置,让装配完成的活塞组件05与壳体组件04可以从第一定位底座21上取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的制动器安装装置,如图2、图3所示,制动器安装装置可以包括:
基座组件01;
第一定位组件02,第一定位组件02包括第一定位底座21、压板22、压头24、第一驱动部23、第二驱动部25;第一定位底座21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压板22设置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一侧;第一驱动部23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部23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压头24设置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上方;第二驱动部25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二驱动部25驱动压头24垂直移动;
第二定位组件03,第二定位组件03包括第二定位底座31、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引导柱32、第五驱动部;第二定位底座31与基座组件01活动连接;第三驱动部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三驱动部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垂直移动;第四驱动部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四驱动部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转动;引导柱32与基座组件01活动连接;引导柱32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上方;第五驱动部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第五驱动部驱动引导柱32垂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制动器安装装置可以包括:基座组件01、第一定位组件02、第二定位组件03。第一定位组件02、第二定位组件03可以可拆连接在基座组件01的一侧,可以固定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第一定位组件02可以包括第一定位底座21、压板22、压头24、第一驱动部23、第二驱动部25。第一定位底座21可以可拆卸连接于基座组件01的一侧。压板22可以设置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一侧。第一驱动部23可以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维护和保养。第一驱动部23可以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压头24可以设置在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上方,可以被可拆卸连接于基座组件01的第二驱动部25驱动进行垂直移动。当壳体组件04置于第一定位底座21一端,第一定位底座21的定位柱可以插入壳体组件04的安装孔42,进行壳体组件04位置的初步限制。随后第二驱动部25可以驱动压板22水平移动至与安装臂41远离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一侧抵接。然后第二驱动部25可以驱动压头24垂直移动至于压板22远离第一定位底座21的一侧抵接并施加压力,让壳体组件04的位置被完全限制。以此方式可以保证装配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定位组件03包括第二定位底座31、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引导柱32、第五驱动部。第二定位底座31的一端可以设有凸起,可以用于初步限制活塞组件05的位置。第二定位底座31可以与基座组件01活动连接。第三驱动部可以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并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垂直移动。第四驱动部可以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并驱动第二定位底座31旋转。当活塞组件05在第二定位底座31定位完成后,第三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朝壳体组件04方向移动。在活塞组件05移动至与第一密封圈45或第二密封圈54抵接时,第四驱动部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底座31驱动活塞组件05绕自身轴线旋转,避免发生卡滞,从而提高装配的成功率。设置在第二定位底座31上方的引导柱32可以与基座组件01活动连接。与基座组件01可拆卸连接的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垂直移动。当活塞组件05和壳体组件04定位完成后,第五驱动部可以驱动引导柱32垂直移动至与花键轴533的远离第二定位底座31一端抵接,可以在活塞组件05向壳体组件04移动时提供引导,让第二密封圈54可以顺畅地装入第一杆腔434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公开的具体案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S11,基于制动器的壳体组件定位完成,将所述制动器的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定位底座上;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套杆、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与所述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所述套杆远离所述丝杆轴一端与所述活塞套内端面抵接;
步骤S12,基于所述活塞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引导柱穿过所述壳体组件的压力缸与所述丝杆轴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抵接;
步骤S13,基于所述引导柱与所述丝杆轴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丝杆轴和所述套杆螺纹连接锁紧方向相同;
步骤S14,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力缸的第一杆腔端面抵接且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完成所述活塞组件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1包括:
步骤S111,基于安装臂上的安装孔套设在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一定位底座上的定位柱且所述安装臂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底座抵接,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压板抵接所述安装臂的另一侧面;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两个所述安装臂,两个所述安装臂分别压力缸的两侧;所述安装臂远离所述压力缸的一端设置安装孔;
步骤S112,基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安装臂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压头挤压所述压板完成所述壳体组件的定位;
步骤S113,基于所述压头挤压所述压板,将所述制动器的活塞组件放置在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定位底座上;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套杆、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与所述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所述套杆远离所述丝杆轴一端与所述活塞套内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2包括:
步骤S121,基于所述活塞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获取所述丝杆轴的位置;
步骤S122,基于所述丝杆轴的位置在设定范围内,所述引导柱穿过所述压力缸与所述丝杆轴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2还包括:
步骤S123,基于所述丝杆轴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内,发出所述丝杆轴位置偏移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3包括:
步骤S131,基于所述引导柱以第二作用力与所述丝杆轴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所述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作用力;
步骤S132,基于所述的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
步骤S133,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3还包括:
步骤S134,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四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步骤S135,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
步骤S136,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力缸的第一杆腔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
步骤S137,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旋转,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且所述引导柱与所述丝杆轴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3还包括:
步骤S138,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9,基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等于第五设定值,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停止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移动,所述压头减少对所述压板的挤压力,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
步骤S1310,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一方向旋转保持设定时间,所述压头增加对所述压板的挤压力,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以第一作用力驱动所述活塞组件朝靠近所述压力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安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基于所述活塞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定位底座朝远离所述活塞套的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活塞组件绕所述活塞套中心轴绕第二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步骤S16,基于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板分离,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臂分离。
10.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的制动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安装装置包括,
基座组件;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底座、压板、压头、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压板水平移动;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压头垂直移动;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底座、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引导柱、第五驱动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与所述基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垂直移动;所述第四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转动;所述引导柱与基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引导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五驱动部与所述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部驱动所述引导柱垂直移动。
CN202311471799.8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182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1799.8A CN117182555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1799.8A CN117182555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2555A true CN117182555A (zh) 2023-12-08
CN117182555B CN117182555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99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1799.8A Active CN117182555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2555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2858A (ja) * 2006-12-12 2008-06-26 Aisin Aw Co Ltd 組付装置
KR20110123884A (ko) * 2010-05-10 2011-11-16 주식회사 흥국 무한궤도용 롤러 부시 조립장치
WO2016045084A1 (zh) * 2014-09-26 2016-03-3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6002251A (zh) * 2016-07-06 2016-10-12 苏州科技学院 前卡钳装配线和装配方法
CN206200502U (zh) * 2016-10-31 2017-05-31 浙江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变速器壳体零部件同步装配工装
CN112664440A (zh) * 2019-10-16 2021-04-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动系统的活塞泵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00005A (zh) * 2021-07-23 2021-09-17 深圳市日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万向结构全自动智造设备
CN215239180U (zh) * 2021-06-07 2021-12-21 台州市汉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齿轮盖配件自动化装配机
CN114102106A (zh) * 2021-11-27 2022-03-01 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将磁环固定在活塞上的铆接装置
CN217193610U (zh) * 2022-05-11 2022-08-16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活塞焊接定位装置
CN217800062U (zh) * 2022-08-03 2022-11-15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检测功能的离合器密封圈安装工装
CN219358634U (zh) * 2022-12-27 2023-07-18 江门意玛克户外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油锯的发动机汽缸活塞组装机
CN11685212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连杆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16871884A (zh) * 2023-09-05 2023-10-1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刹车组件组装方法及系统
CN116951006A (zh) * 2023-09-20 2023-10-27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16984862A (zh) * 2023-09-27 2023-11-0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等速驱动轴装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2858A (ja) * 2006-12-12 2008-06-26 Aisin Aw Co Ltd 組付装置
KR20110123884A (ko) * 2010-05-10 2011-11-16 주식회사 흥국 무한궤도용 롤러 부시 조립장치
WO2016045084A1 (zh) * 2014-09-26 2016-03-3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6002251A (zh) * 2016-07-06 2016-10-12 苏州科技学院 前卡钳装配线和装配方法
CN206200502U (zh) * 2016-10-31 2017-05-31 浙江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变速器壳体零部件同步装配工装
CN112664440A (zh) * 2019-10-16 2021-04-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动系统的活塞泵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5239180U (zh) * 2021-06-07 2021-12-21 台州市汉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齿轮盖配件自动化装配机
CN113400005A (zh) * 2021-07-23 2021-09-17 深圳市日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万向结构全自动智造设备
CN114102106A (zh) * 2021-11-27 2022-03-01 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将磁环固定在活塞上的铆接装置
CN217193610U (zh) * 2022-05-11 2022-08-16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活塞焊接定位装置
CN217800062U (zh) * 2022-08-03 2022-11-15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检测功能的离合器密封圈安装工装
CN219358634U (zh) * 2022-12-27 2023-07-18 江门意玛克户外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油锯的发动机汽缸活塞组装机
CN11685212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连杆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16871884A (zh) * 2023-09-05 2023-10-1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刹车组件组装方法及系统
CN116951006A (zh) * 2023-09-20 2023-10-27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16984862A (zh) * 2023-09-27 2023-11-0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等速驱动轴装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2555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1131B2 (en) Actuator of electronic brake system
US8061491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ing device for a brake piston
US10875516B2 (en) Actuator of electronic brake system
EP0947734B1 (en) Electric actuator
US9580055B2 (en) Parking brak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674403A (zh) 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和制动方法
US10144400B2 (en) Hydraulic pump assembly for a hydraulic vehicle brake system, hydraulic vehicle brake system with such a hydraulic pump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hydraulic pump assembly
CN117182555B (zh) 一种制动器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11201169A (zh) 电动液压伺服制动器的集成液压模块
US20170082158A1 (en) Electronic disc brake
CN214264612U (zh) 拧紧机构
CN106828446B (zh) 一种盘式中央驻车制动器总成
CN115383034A (zh) 一种电动拉铆枪
CN209274578U (zh) 一种车用电控辅助制动装置
CN214237019U (zh) 一种龙头锁压盖工装
CN217926861U (zh) 具备防盗功能的制动卡钳
CN114585546A (zh) 活塞操纵装置
CN220930029U (zh) 一种线控式汽车电子制动钳结构
CN216530920U (zh) 电控制动建压模块
CN210754673U (zh) 车门冲压模具
CN219830166U (zh) 拖滞力矩测试装置
CN109278731B (zh) 一种车用电控辅助制动装置
CN220930014U (zh) 一种电机垂直布置的电子制动钳结构
CN218162131U (zh) 一种用于编码器与电机轴的变径装置
CN220165697U (zh) 一种离合绞盘牵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