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9791A - 放射线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9791A
CN117179791A CN202311003899.8A CN202311003899A CN117179791A CN 117179791 A CN117179791 A CN 117179791A CN 202311003899 A CN202311003899 A CN 202311003899A CN 117179791 A CN117179791 A CN 117179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time
radiation
tim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38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田正弘
三宅信之
鹿岛康史
矶贝幸平
原健太郎
手塚英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564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926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564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16610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179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8Remote control of the apparatus 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A61B6/423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using matrix det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94Means for identifying the diagnostic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11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agnostic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1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acquisition triggered by a physiological sign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在具备产生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和生成基于接受到的放射线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放射线拍摄系统中,能够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与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动作的偏差大到影响诊断的程度之前采取适当的应对。放射线拍摄系统具备:放射线照射装置;第一计时单元,与放射线照射装置连动地进行计时;放射线拍摄装置;第二计时单元,与放射线拍摄装置连动地进行计时;获取单元,分别获取规定时刻的第一计时单元的计时值以及规定时刻的第二计时单元的计时值作为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判断单元,基于获取到的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判断特定条件是否成立;以及输出单元,在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特定的输出。

Description

放射线拍摄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217019.4、申请日为2019年3月21日、发明名称为“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具备产生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和生成基于接受到的放射线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以往,使用通过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与拍摄装置之间收发照射允许请求信号以及照射允许信号,以使得不会超过拍摄装置的电荷积蓄时间对拍摄装置照射放射线,从而保障动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4)。
另外,近年来,通过对被检体以一定间隔连续地进行拍摄以获得多帧图像的连续拍摄,对被检体的动态的举动(动态)进行解析,并进行诊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3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41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046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166578号公报
连续拍摄时的拍摄装置主要以规定周期反复进行基于放射线照射的朝向拍摄元件的电荷的积蓄、所积蓄的电荷的读出及转送、拍摄元件的初始化这样的一系列的拍摄序列。
另外,在连续拍摄中,为了不遗漏被检体的动态地进行拍摄,需要以15帧/s或者30帧/s这样的较高的帧速率反复上述拍摄序列。例如,即使在以帧速率相对较慢的15帧/s来进行连续拍摄的情况下,在完成1帧的拍摄时也需要以66.6ms以下结束拍摄序列。然而,在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拍摄装置中,由于进行一系列的拍摄序列需要50ms左右,所以允许放射线照射的时间为15ms左右。
然而,在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系统中,例如存在因在无线通信的通信标准中为了避免收发数据包的碰撞而规定的CSMA-CA等而产生通信延迟,从而照射允许请求信号以及照射允许信号的收发花费时间的问题。
若产生通信延迟,例如,放射线的照射时间不会收敛在由拍摄装置进行的积蓄电荷的期间内,而与未产生通信延迟的状态下的拍摄相比在1帧的拍摄中照射的放射剂量减少。于是,所获得的帧图像的信号值整体降低。
这样的放射剂量的变化会给使用所获得的多个帧图像的拍摄对象的动态的解析,特别是,着眼于拍摄对象的时间方向的差分的动态的解析带来较大的影响。
即,由于只有某个特定的帧的信号值整体降低,所以该特定的帧与在其之前拍摄到的帧的特征量之差与在未产生通信延迟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其它两帧间的特征量之差有较大不同,因此在进行各种解析时,存在该特征量的差异被误识别为异常的可能性。
另外,在通常广泛普及的无线LAN等通信中,存在最大产生9ms左右的延迟,照射允许请求信号的发送和照射允许信号的返回合计延迟18ms而超过对放射线照射允许的时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朝向拍摄元件积蓄电荷的时机不照射放射线,连续拍摄不成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在具备产生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和生成基于接受到的放射线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放射线拍摄系统中,能够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与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动作的偏差大到影响诊断的程度之前采取适当的应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放射线照射装置,产生放射线;
第一计时单元,与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连动地进行计时;
放射线拍摄装置,生成基于接受到的放射线的图像数据;
第二计时单元,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连动地进行计时;
获取单元,分别获取规定时刻的上述第一计时单元的计时值以及上述规定时刻的上述第二计时单元的计时值作为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
判断单元,基于由上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上述第一计时信息以及上述第二计时信息,来判断特定条件是否成立;以及
输出单元,在上述判断单元判断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特定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与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动作的偏差大到影响诊断的程度之前采取适当的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拍摄系统100动作时的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接入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其它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3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2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放射线拍摄装置或者图9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放射线拍摄装置或者图9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图8的放射线拍摄装置或者图9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其它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其它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5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附加技术所涉及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图10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图10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图10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其它例子的时序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1-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例1-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5是表示实施例1-4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1-5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7是表示实施例1-6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1-7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1-8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30是表示具备图23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1是表示实施例1-9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2是表示实施例1-1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3是表示实施例2-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实施例2-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实施例2-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6是表示实施例2-4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实施例2-5的放射线拍摄系统所具备的放射线拍摄装置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实施例3-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39是表示实施例3-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0是表示实施例3-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1是表示实施例4-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2是表示实施例4-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3是表示实施例4-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4是表示实施例5-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5(a)是表示温度与计时速度的关系的图,(b)是表示第一发明、第二发明的实施例5-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6是表示实施例6-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7是表示实施例6-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8是表示实施例6-4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9是表示实施例6-5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0是表示实施例6-6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1是表示实施例7-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2是表示实施例7-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3是表示实施例7-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4是表示实施例9-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5是表示实施例9-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6是表示实施例11-1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57是表示实施例11-2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58是表示实施例11-3的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附图中例示出的内容。
〔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以下拍摄系统100)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拍摄系统100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具备放射线照射装置(以下照射装置1)、接入点(以下AP2)、一个或者多个放射线拍摄装置(以下拍摄装置3)。
而且,照射装置1和AP2、AP2和拍摄装置3分别能够通信。即,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能够经由AP2通信。
另外,该拍摄系统100能够与未图示的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System:RIS)、图像保存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等进行通信。
照射装置1产生放射线(X射线等),朝向被检体S以及配置于其背后的拍摄装置3照射其放射线R,除了壳体11以外,还具备放射线控制装置(以下控制装置12)、放射线管(以下管13)、控制台14、操作面板15等。
而且,控制装置12与管13、控制装置12与控制台14、控制台14与操作面板15分别通过有线连接为能够通信。
控制装置12基于由用户进行的曝光开始操作,对管13施加与预先设定的放射线的照射条件相应的电压。
有关该控制装置12的具体结构后述。
管13若被控制装置12施加电压,则产生被施加电压的时间的与电压相应的剂量的放射线R。
即,管13若被控制装置12连续地施加电压则连续地照射放射线R,若被施加脉冲状的电压则照射脉冲状的放射线R。
控制台14由PC、移动终端、或专用的装置构成。
另外,控制台14能够根据需要对所接收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
另外,控制台14具有未图示的显示部,能够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放射线图像。
另外,控制台14能够设定拍摄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连续拍摄模式这两种拍摄模式,能够选择其中任意一个。
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是通过一次曝光开始操作,仅照射一次根据照射条件设定的时间宽度的放射线R,并生成1张放射线图像的拍摄模式。
连续拍摄模式是通过一次曝光开始操作,照射一次以上根据照射条件设定的时间宽度的脉冲状的放射线R,并生成1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模式。
另外,控制台14在作为拍摄模式被设定了连续拍摄的情况下,能够设定帧速率。帧速率可以为由用户输入的任意的数值,也可以为从多个选项(例如15帧/s(以下fps)、7.5fps、30fps等)中选择的数值。
操作面板15具备2级结构的曝光开关15a。
曝光开关15a与操作面板15的主体通过有线连接。
而且,基于曝光开关15a被操作,将拍摄开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以及拍摄装置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开关15a的按下成为上述曝光开始操作之一。
此外,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如图19所示),将操作面板15作为操作部15设置于控制装置12内。
AP2具备通信部,对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进行中继。
通信部具备天线和连接器,能够进行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双方。
另外,通信部以规定周期反复向照射装置1、拍摄装置3发送信标。
此外,AP2也可以不与照射装置1、拍摄装置3分开设置,而内置于照射装置1或者拍摄装置3。
拍摄装置3通过从照射装置1接受放射线R而生成图像数据。
此外,对于拍摄装置3的详细内容后述。
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能够通过从照射装置1对配置于拍摄装置3的近前的被检体S照射放射线R,来进行被检体S的放射线拍摄。
若在控制台14中将拍摄模式设定为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进行拍摄,则获得1张静止图像,若设定为连续拍摄模式进行拍摄,则获得由一系列的多张图像构成的动态图像。
以下,将通过连续拍摄获得的一系列的多张图像称为动态图像,并将构成动态图像的各个图像称为帧图像。
此外,在图1中,作为拍摄系统100,例示出了AP2与照射装置1通过有线通信,AP2与拍摄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的结构,但本发明只要构成为AP2与照射装置1、AP2与拍摄装置3的至少任意一方通过无线通信即可,例如图17所示,也能够为AP2与照射装置1、AP2与拍摄装置3均通过无线通信的结构,但也能够构成为AP2与照射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AP2与拍摄装置通过有线通信。
另外,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例如可设置于医院的拍摄室等来使用,也可通过将照射装置1构成为带车轮的医疗推车而作为能够移动的系统来使用。若能够移动,则能够移动到移动困难的被检体S(被检体S)的身边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拍摄。
例如,在使用设置于医院的拍摄室的拍摄台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在设置于拍摄台的拍摄装置3上连接有线电缆,而能够在与照射装置1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对拍摄装置3的电力的供给等。
例如上述,在与拍摄装置3的连接使用有线电缆的情况下,通过使有线电缆的信号中包含脉冲信号、定时信号,能够调整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时机进行拍摄。
但是,例如在拍摄室中的拍摄中,也有必须以坐在轮椅上、躺在床上的状态进行拍摄的情况,在那样的情况下,若还是保持在拍摄装置3上连接有线电缆的拍摄,则存在如下问题,而有想要进行不使用有线电缆的拍摄这样的迫切期望。
·电缆成为妨碍
·有电缆脱落而不能通信的危险性
·由于电缆与被检体接触,所以在卫生方面存在问题
在通过医疗推车移动并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在被检体正在疗养的病房进行拍摄。在该情况下,在被检体所躺的床上进行拍摄,需要在被检体与床之间放入放射线拍摄装置进行拍摄。因此,与上述拍摄室的情况相比,更加存在电缆成为妨碍、有电缆脱落而不能通信的危险性、由于电缆与被检体接触所以在卫生方面存在问题的问题,而有想要进行不使用有线电缆的拍摄的迫切期望。
特别是在使用FPD的放射线拍摄装置以前的使用CR的拍摄中,在拍摄时不需要有线电缆,所以为了获得与CR同等的操作的容易性,而有想要进行不使用有线电缆的拍摄的迫切期望。
然而,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能够构成按照这样的迫切期望的医疗推车。
〔放射线控制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上述照射装置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控制装置12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具备放射线控制部121、高压产生部122、存储部123、通信部124、照射侧计时部125等。
放射线控制部121能够基于来自控制台14或者操作面板15的控制信号,设定各种拍摄条件(拍摄对象部位、体格等与被检体S相关的条件、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电流时间积等与放射线的照射相关的条件)。而且,基于从曝光开关15a接收到拍摄开始信号,对高压产生部122发送指示电压的施加(放射线的照射)开始的控制信号。
高压产生部122基于从放射线控制部121接收到控制信号,对管13施加与预先设定的放射线的照射条件相应的电压。
存储部123由SRAM(Static RAM:静态RAM)、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DRAM)、NAND型闪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通信部124具备用于与外部通信的天线以及连接器。
另外,通信部124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选择进行无线通信还是有线通信。即,在选择了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天线的无线通信,在选择有线通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有线LAN等进行信息的收发。另外,在想要使用有线通信进行同步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使用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等协议、国际标准规格IEEE Std.1588-2008(以下省略为IEEE158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同步。
照射侧计时部125是本发明中的第二计时单元,以电源被接通、或者从外部接收到规定的控制信号等为契机开始计时,并生成计时信息。
从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输出可以为一定间隔的脉冲等时机信息,也可以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刻、从某一时刻开始以一定间隔计时的计数数等时刻信息。
此外,照射侧计时部125也可以不内置于控制装置12,而设置于控制装置12的外部。
另外,近年来,也存在标准搭载后述的IEEE802.11的通信标准中规定的时刻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以下TSF),而具有上述的计时器功能的无线LAN芯片。因此,也能够将这样的无线LAN芯片作为照射侧计时部125来利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在控制装置12也包含高压产生部122的设备构成。通过这样,用户能够未意识到高压产生部122而处理放射线。因此,例如能够通过由设备间的匹配引起的意外的故障等的产生更少的设备构成处理放射线。
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控制装置12中不包含高压产生部122,而使高压产生部122与控制装置12的主体独立的结构。通过这样,用户能够选择与控制装置12独立的任意的高压产生部122来构成设备,而能够提高设备选择的自由度。
〔放射线拍摄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上述拍摄系统100所具备的拍摄装置3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拍摄装置3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此外,在这里,以将放射出的放射线R转换为可见光等其它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得电信号的所谓的间接型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是通过检测元件将放射线R直接转换为电信号的所谓的直接型的拍摄装置。
另外,对于拍摄装置3的其它结构,只要能够生成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无需限于图3所例示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3除了未图示的壳体、闪烁器以外,如图3所示,还具备有拍摄控制部31、放射线检测部32、扫描驱动部33、读出部34、存储部35、通信部36、拍摄侧计时部37等。而且,各部31~37从电池38接受电力的供给。
在壳体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源开关、切换开关、指示器、后述的通信部36的连接器36b等。
闪烁器若接受放射线R,则产生可见光等波长比放射线长的电磁波。
拍摄控制部31由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与总线接续的计算机、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构成。此外,也可以由专用的控制电路构成。
放射线检测部32是用于通过接受放射线R而产生电荷的部件,由基板32a、多个扫描线32b、多个信号线32c、多个放射线检测元件32d、多个开关元件32e、多个偏置线32f、电源电路32g等构成。
基板32a形成为板状,并配置为与闪烁器并行地对置。
多个扫描线32b设置为隔着规定间隔相互平行地延伸。
多个信号线32c设置为隔着规定间隔相互平行地延伸、与扫描线32b正交地延伸、并且与各扫描线不导通。
即,多个扫描线32b以及信号线32c设置为构成格子。
放射线检测元件32d分别产生与对该放射线检测元件照射的放射线的剂量(或者通过闪烁器转换后的电磁波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电流、电荷),例如由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构成。
多个放射线检测元件32d分别设置于基板32a的表面且是通过多个扫描线32b以及信号线32c划分出的多个区域内。即,多个放射线检测元件32d排列成矩阵状(Matrix状)。因此,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分别与闪烁器对置。
在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的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作为开关元件的开关元件32e的漏极端子,在另一个端子上连接有偏置线。
多个开关元件32e与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相同,分别设置于通过多个扫描线32b以及信号线32c划分出的多个区域内。
各开关元件32e的栅电极与接近的扫描线32b连接,源电极与接近的信号线32c连接,漏极电极与相同的区域内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的一个端子连接。
多个偏置线32f与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的另一个端子连接。
电源电路32g生成反向偏压,并经由偏置线32f对各放射线检测元件施加反向偏压。
扫描驱动部33由电源电路33a、栅极驱动器33b等构成。
电源电路33a生成电压分别不同的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并供给至栅极驱动器33b。
栅极驱动器33b将对各扫描线32b施加的电压切换为导通电压或截止电压。
读出部34具备多个读出电路34a、模拟多路复用器34b、A/D转换器34c等。
多个读出电路34a分别与放射线检测部32的各信号线32c连接,并且对各信号线32c施加基准电压。
另外,各读出电路34a由积分电路34d和相关双采样电路(以下,CDS电路)34e等构成。
积分电路34d对释放到信号线32c的电荷进行积分,并将与积分后的电荷量相应的电压值输出至CDS电路34e。
CDS电路34e在对连接有读出信号的对象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的扫描线32b施加导通电压之前(施加截止电压期间),取样保持积分电路34d的输出电压,并对相应的扫描线32b施加导通电压而读出放射线检测元件的信号电荷,并输出对相应的扫描线32b施加截止电压之后的积分电路34d的输出电压的差分。
模拟多路复用器34b将从CDS电路34e输出的多个差分信号一个个地输出至A/D转换器34c。
A/D转换器34c将所输入的模拟电压值的图像数据依次转换为数字值的图像数据。
存储部35由SRAM(Static RAM)、SDRAM(Synchronous DRAM)、NAND型闪存、HDD(Hard Disk Drive)等构成。
通信部36具备用于与外部通信的天线36a以及连接器36b。
另外,通信部36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选择进行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哪一个。即,在选择了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天线36a的无线通信,在选择有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有线LAN等,从而能够进行信息的收发。另外,在想要使用有线通信进行同步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使用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等协议、国际标准规格IEEE158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同步。
拍摄侧计时部37是本发明中的第二计时单元,以电源被接通、或者从外部接收到规定的控制信号等为契机进行计时,并生成计时信息。
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输出可以为一定间隔的脉冲等时机信息,也可以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刻、从某一时刻开始以一定间隔计时的计数数等时刻信息。
此外,拍摄侧计时部37也可以不内置于拍摄装置3,而设置于拍摄装置3的外部。
另外,近年来,也存在标准搭载后述的IEEE802.11的通信标准中规定的时刻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以下TSF),而具有上述的计时器功能的无线LAN芯片。因此,也能够将这样的无线LAN芯片作为拍摄侧计时部37来利用。
这样构成的拍摄装置3若电源被接通,则采取“初始化状态”、“积蓄状态”、“读出/转送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有关切换状态的时机后述。
“初始化状态”是对各开关元件32e施加导通电压,由放射线检测元件32d产生的电荷未被积蓄于各像素(将电荷释放至信号线32c)的状态。
“积蓄状态”是对各开关元件32e施加截止电压,由放射线检测元件32d产生的电荷能够积蓄到像素内(电荷未被释放至信号线32c)的状态。
“读出/转送状态”是对各开关元件32e施加导通电压,并且读出部34驱动,读出基于流入的电荷的图像数据,并能够将其发送至其它装置的状态。
此外,根据元件以及装置的结构,也有由于因读出而积蓄的电荷被清除,所以不用将“读出”和“初始化”区分为不同的动作,作为相同的动作同时进行“读出”和“初始化”的情况。
〔放射线拍摄系统的拍摄动作〕
接下来,对由上述拍摄系统100进行的基本的拍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拍摄系统100的动作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拍摄系统100动作时的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的图。
首先,若进行由控制装置12的照射侧计时部125以及拍摄装置3的拍摄侧计时部37进行的成为计时开始的契机的动作(例如拍摄系统100的各设备的电源被接通),则照射侧计时部125以及拍摄侧计时部37分别开始计时。
此时,根据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开始时机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开始时机不同的一方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或者与一方的计时部连动的计时单元的计时信息,使另一方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与一方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相匹配。
之后,若照射装置1的曝光开关15a被用户按下,则照射装置1将拍摄开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以及拍摄装置3。
而且,若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时刻信息)成为第一规定值(t1)(从计时开始经过第一规定时间(t1)),则拍摄装置3通过对各开关元件32e施加导通电压,来进行将积蓄于各像素的暗电荷释放至信号线32c的初始化。
之后,若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成为大于第一规定值的第二规定值(t2)(从计时开始经过第二规定时间(t2)),则拍摄装置3通过对各扫描线32b施加截止电压,而成为能够将由放射线检测元件32d产生的电荷积蓄至像素内的状态。该能够积蓄电荷的状态持续到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成为比第二规定值大的第四规定值(t4)(从计时开始经过第四规定时间)。
另外,若控制装置12的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成为比第二规定值大且比第四规定值小的第三规定值(t3)(从计时开始经过第三规定时间),则照射装置1对被检体S及其背后的拍摄装置3照射放射线R。即,照射装置1在拍摄装置3成为能够积蓄电荷的状态期间(t2~t3)照射放射线。
而且,拍摄装置3若接受放射线R,则通过放射线检测部32的各放射线检测元件32d生成电荷,并将其积蓄至各像素。
另外,若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成为比第三规定值大的第四规定值(t4)(从计时开始经过第四规定时间(t4)),则拍摄装置3首先以与初始化相同的流程,对与各扫描线32b连接的各TFT35施加导通电压,并将积蓄于各像素的电荷释放至各信号线32c。而且,通过读出部34读出基于流入的电荷的图像数据。
此外,也有根据拍摄装置3的放射线检测元件的结构,在电荷读出时释放积蓄电荷并进行初始化动作的情况。
在将拍摄模式设定为连续拍摄模式的情况下,照射装置1以及拍摄装置3基于TSF计时器22以及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以所拍摄的帧图像的张数反复上述的一系列的动作。
〔计时部的偏差〕
存在拍摄系统100在进行如上述那样的动作时,例如,由于控制装置12、拍摄装置3所具备的振荡器的频率的误差等的影响,在与控制装置12连动的照射侧计时部的计时速度和与拍摄装置3连动的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速度上产生一些差异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进行如连续拍摄那样的相对长时间的拍摄,则例如图5所示,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偏差逐渐增大,所以照射装置1的动作时机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时机偏离。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在这样的照射装置1的动作时机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时机的偏差大到影响诊断的程度之前采取适当的应对。
为了确认偏差的程度,需要成为比较的基准的第一计时信息和成为比较对象的第二计时信息。
生成第一计时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如以下那样的方法。
〔第一计时信息的生成方法1〕
作为第一个生成方法举出的是将在IEEE802.11的通信标准所具有的时刻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以下TSF)中使用的时刻信息用作第一计时信息的方法。
所谓的“TSF”是在进行设备彼此的无线通信时,在接入点与设备之间对准时刻的功能。
具体而言,使接入点具有自由运行且周期性地(每1μs)计时的计时单元(TSF计时器),并在周期性地(在标准中为每100ms)发送的信标中包含发送时的时刻信息并发送至终端。
另一方面,使终端也具有周期性地(每1μs)计时的计时单元,并在信标接收时将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刻信息更新为信标所包含的时刻信息,并继续计时。
在将该TSF的时刻信息用作第一计时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图6所示,在AP2设置TSF计时器22,将时刻信息包含于由AP2的通信部21输出的信标并输出至控制装置12、拍摄装置3。
计时方法例如从0开始计数,若时刻信息达到规定的最大值则复位为0并反复计数。
此外,TSF计时器22也可以为基于与控制装置12、拍摄装置3独立的计时输出计时信息的结构,也可以为输出与控制装置12或者拍摄装置3的计时信息连动的计时信息的结构。
该信标所包含的即信标发送时刻的TSF计时器22的时刻信息为第一计时信息。
若像这样构成,则TSF计时器22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一计时单元。
以下,将TSF用作第一计时信息的情况下的AP2称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
〔第一计时信息的生成方法2〕
作为第二个生成方法举出的是使用输出第一计时信息的专用的装置的方法。
具体而言,具备未图示的计时单元,并且例如图7所示,具备能够将计时信息与控制装置12、拍摄装置3通信的计时信息源装置4。
计时信息源装置4内置有未图示的计时单元。
此外,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单元可以为基于与控制装置12、拍摄装置3独立的计时输出计时信息的结构,也可以为输出与控制装置12或者拍摄装置3的计时信息连动的计时信息的结构。
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输出可以为一定间隔的脉冲等时机信息,也可以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刻、从某一时刻开始以一定间隔计时的计数数等时刻信息。
而且,作为第一计时信息定期地发送计时出的计时信息。
若像这样构成,计时信息源装置4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一计时单元。
以下,有将AP2的TSF计时器22和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未图示的计时单元一并称为基准计时部的情况。
〔第二计时信息的获取〕
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中成为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的控制部获取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获取)第一计时信息的时刻的照射侧计时部125或者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作为第二计时信息。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信息的接收时刻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规定时刻。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拍摄期间内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的多个规定时刻分别获取多个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拍摄期间内的至少一部分期间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特定期间。
此外,特定期间也能够基于用户的操作设定为所希望的长度。
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放射线控制部121、拍摄控制部31构成本发明中的获取单元。
在图8中,示出对拍摄装置3中的自身的计时部37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并将计时信息输出至拍摄控制部31的结构,在图9中,示出对控制装置12中的自身的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并将计时信息输出至放射线控制部125的结构。
拍摄装置3和控制装置12中获取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具有计时控制单元3a、12a。计时控制单元3a、12a与自身的计时部125、37连接,从自身的计时部125、37获取第二计时信息(时刻信息或者时机信息)。
另外,计时控制单元3a、12a与自身的通信部124、36连接,能够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获取第一计时信息(时刻信息或者时机信息)。
这样的计时控制单元3a、12a可以为由单独的半导体、基板、装置进行的结构,也可以作为CPU、FPGA等通用处理部(包括放射线控制部121、拍摄控制部31)的功能的一部分来设置。
另外,能够在计时控制单元3a、12a中,预先设定有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机信息或者与时刻信息发送相关的设定信息。
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出的第一计时信息为时机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将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出时机信息(脉冲等)的间隔设定为隔x秒的情况下,能够将从外部获取第一计时信息的间隔设定为x秒。
另一方面,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出的第一计时信息为时刻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将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出时刻信息(时刻、计时信息源装置4从某一时刻开始计时的计数数等)的间隔设定为隔x秒的情况下,能够将可从外部获取计时信息的间隔设定为x秒。
特别是,在时刻信息为计时信息源装置4中的计时值的情况下,计时控制单元3a、12a能够获取并设定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数间隔。例如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数频率为yHz的情况下,能够获取并设定为计数间隔为1/y秒。
[偏差的确认方法的组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生成的第一计时信息中有时刻信息的情况和时机信息的情况,在由照射侧计时部125、拍摄侧计时部37获取的第二计时信息中,也有时刻信息的情况和时机信息的情况。
因此,用于确认第一计时信息和第二计时信息的偏差的比较,根据各装置的结构,通过以下的4个方法的任意一个来进行。
1.时机信息与时机信息的比较
2.时机信息与时刻信息的比较
3.时刻信息与时机信息的比较
4.时刻信息与时刻信息的比较
以下,对通过各个方法确认第一计时信息、第二计时信息的偏差量的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基于时机信息与时机信息的比较的计时信息偏差量的确认方法]
图10、图11示出了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中的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的动作。
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构成为作为第一计时单元生成时机信息,并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构成为作为第二计时单元获取时机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0、11所示的例子中,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从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入时机信息到输入下一个时机信息的期间(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对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并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例如,在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的输出周期被设定为1秒,且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钟被设定为10MHz的情况下,成为在1秒内计数10,000,000次脉冲的设定。
然而,实际上由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单元的变动、拍摄侧计时部37或者照射侧计时部125本身的精度、温度的变化,而脉冲产生速度发生变动,不会准确地成为10,000,000次,会产生差异。
该差异成为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单元与拍摄装置3或者控制装置12的计时单元的计时差。
例如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期间的脉冲数为10,000,010次比设定值多10次的情况下,能够识别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快10,000,000分之10。
另一方面,例如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期间的脉冲数为9,999,990次比设定值少10次的情况下,能够识别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慢10,000,000分之10。
[基于时机信息与时刻信息的比较的计时信息偏差量的确认方法]
计时信息源装置2、4构成为作为第一计时单元生成时机信息,并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构成为作为第二计时单元获取时刻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0、图11所示的例子中,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从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入时机信息到输入下一个时机信息的期间(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期间),根据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脉冲等时机信息生成时刻信息,并根据所生成的时刻信息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例如,在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的输出周期被设定为1秒,且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钟被设定为10MHz的情况下,由于在1秒内生成10,000,000次脉冲,所以每隔0.0000001秒生成脉冲。因此,对每个脉冲以0.0000001秒修正时刻信息,从而能够获得各时机的时刻信息。
在这里,可以以各脉冲进行针对时刻信息的修正,但也可以集中多个脉冲进行时刻信息的修正。另外,也可以为在有时刻信息的查询的情况下,对时刻信息进行集中修正的结构。
若在如上述那样的设定中在1秒内反复上述时刻信息的修正,则时刻信息为1秒。
然而,实际上由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单元的变动、拍摄侧计时部37或者照射侧计时部125本身的精度、温度的变化,而脉冲产生速度发生变动,不会准确地成为1秒,会产生差异。
该差异为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单元与拍摄侧计时部37或者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差。
例如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的脉冲数为10,000,010次比设定值多10次的情况下,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成为1.000001秒,能够识别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速度每1秒快0.000001秒。
另一方面,例如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的脉冲数为9,999,990次比设定值少10次的情况下,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成为0.999999秒,能够识别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速度每1秒慢0.000001秒。
[基于时刻信息与时机信息的比较的计时信息偏差量的确认方法]
图12示出了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中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的动作。
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构成为作为第一计时单元生成时刻信息,并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构成为作为第二计时单元获取时机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从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输入时刻信息到输入下一个时刻信息的期间(从接收第(N-1)个时刻信息到接收第N个时刻信息期间),对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并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例如,作为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刻信息分别获取(N-1)时刻的时刻和N时刻的时刻,并计算它们之差,从而计时控制单元3a、12a能够获取从(N-1)到N的期间的长度(时间)。
另一方面,在作为来自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刻信息获取(N-1)时刻的计时信息和N时刻的计时信息的情况下,对(N-1)时刻的计时信息与N时刻的计时信息之差乘以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数间隔,从而计时控制单元3a、12a能够获取从(N-1)时刻到N时刻的期间。
而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通过对(N-1)时刻到N时刻的期间、在该期间对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脉冲的计时信息乘以自身的脉冲间隔所得的值进行比较,能够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基于时刻信息与时刻信息的比较的计时信息偏差量的确认方法]
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构成为作为第一计时单元生成时刻信息,并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构成为作为第二计时单元获取时刻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刻信息分别获取(N-1)时刻的时刻和N时刻的时刻,并计算它们的差,从而计时控制单元3a、12a能够获取从(N-1)时刻到N时刻期间的长度(时间)。
另一方面,作为来自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刻信息分别获取(N-1)时刻的时刻和N时刻的时刻,并计算它们的差,从而计时控制单元3a、12a能够获取(N-1)时刻到N时刻的期间。
而且,计时控制单元3a、12a通过对基于第一计时信息的(N-1)时刻到N时刻的期间与基于第二计时信息的(N-1)时刻到N时刻的期间进行比较,能够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通过使用以上4个任意一个的方法对第一计时信息和第二计时信息进行比较,能够判断相对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速度的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
[特定条件成立的判断]
另外,拍摄控制部31基于获取到的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判断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以下举出的判断方法1~3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进行计时精度是否充分的判断,并根据计时精度不充分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
[计时精度的判断方法1(差)]
在将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的偏差量(差)用于计时精度的判断的情况下,例如,计算获取到的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并判断该差是否超过特定值。而且,在差超过特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计时精度不充分,即特定条件成立。
[计时精度的判断方法2(变化量)]
另外,在将偏差量(差)的变化用于判断的情况下,例如,每当获取第一计时信息以及第二计时信息,就计算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35。而且,计算所存储的差与之前计算出的差的变化量,并判断计算出的变化量是否超过之前计算出的变化量。而且,在计算出的变化量超过之前的变化量的情况下,判断为计时精度不充分,即特定条件成立。
此外,在将差的预测用于判断的情况下,例如,分别计算获取到的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其变化量,并将它们存储至存储部35。而且,也可以在从所存储的差以及变化量,相同的变化持续规定期间(例如拍摄期间)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超过特定值。
此外,在判断特定条件成立时,可以直接使用这样的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变化量的值,也可以对这些值,计算平均值,或使用线性插值、样条插值等方法计算变化状态、今后的预测值。
在计算平均值的情况下,例如,分别计算获取到的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35。而且,根据所存储的多个差计算平均值。由于存在差的变化量急剧变化的情况,所以通过计算平均值也能够应对那样的变化。
线性插值、样条插值中所需要的参数例如能够使用最小二乘法等来求。用于进行这样的判断的方法能够引用在其它领域也使用的内插、外插的方法,从而能够进行更有高度的判断。
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拍摄控制部31构成本发明中的判断单元。
[特定的输出]
另外,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特定的输出。
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定的输出,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方式。
[特定的输出1(计时信息的修正)]
该情况下的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对计时部125、37的动作进行修正,以使得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信息之差变小。
作为修正的方法,例如,存在以下举出的时机信息的修正和时刻信息的修正。
[时机信息的修正]
例如在图10、11所示的例子中,计时控制单元3a、12a在从接受(N-1)个计时信息到接受第N个计时信息的期间,通过上述方法确认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速度的结果,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从接受第N个时机信息到接受第(N+1)个时机信息的期间,对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机信息进行修正的结构。
例如如图10所示,进行修正的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出的速度差,对一定期间减去或加上脉冲来实现。
例如,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为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的脉冲数为10,000,010次比设定值多10次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个脉冲到接收第(N+1)个脉冲的期间,进行每1,000,000次减去1次脉冲的处理的结构。或者能够为延迟脉冲产生以使减少1次脉冲的结构。
另一方面,例如,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为在从接收第(N-1)个脉冲到接收第N个脉冲的期间的脉冲数为9,999,990次比设定值少10次的情况下,在从接收第N个脉冲到接收第(N+1)个脉冲的期间,对脉冲计数2次,以使得每1,000,000次增加1次脉冲的结构。或者能够为加快脉冲产生以使增加1次脉冲的结构。
此外,计时控制单元3a、12a也能够为对脉冲的间隔进行修正的结构。
例如,在作为脉冲源使用CR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改变C(电容器)、R(电阻)、L(线圈)的值而容易地调整脉冲间隔。
[时刻信息的修正]
计时控制单元3a、12a为在从接受第(N-1)个计时信息到接受第N个计时信息的期间,在通过上述方法确认出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的结果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从接受第N个时刻信息到接受第(N+1)个时刻信息的期间,对自身的计时部125、37的时刻信息进行修正的结构。
通过以上,在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送的计时信息不管是时机信息的情况还是时刻信息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计时控制单元3a、12a修正的对象不管是时机信息的情况、还是时刻信息的情况,都能够使用如上述的方法,根据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速度之差对计时部125、37的计时速度进行适当修正。
[特定的输出2(警告计时精度的偏差以及拍摄允许)]
该情况下的控制部31、121在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例如,进行以下举出的动作。
·将在规定期间,未进行计时信息的修正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
·不允许拍摄
·使用户选择是否中止拍摄
·中止拍摄
通知能够通过对显示部的显示、发光、声音、振动等来进行。
另外,在不允许拍摄或者中止的情况下,进行发送不进行从放射线控制部121向高压产生部122的控制信号的发送的指示中止的信号等控制。
在使用户选择的情况下,例如在显示部显示选项等,基于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动作。
此外,也可以一并进行中止上述通知拍摄等动作的至少任意一个。
另外,也可以在中止拍摄后,基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计时信息一并进行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修正。
在一般的放射线拍摄系统中,每当从与放射线照射装置连动的第一计时单元向第二计时单元周期性地发送计时信息就对第二计时单元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并能够采取放射线照射装置与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同步。
放射线图像拍摄装置在进行连续拍摄时,主要进行反复将通过照射放射线而产生的电荷积蓄至图像接收部的动作、并读出所积蓄的电荷并转送的动作、将图像接收部初始化的动作的动作。
例如,通过对上述的计时单元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存在某个特定的帧图像的拍摄中的像素中积蓄电荷的积蓄期间的长度与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不同的情况。于是,图像接收部使所积蓄的电荷的量相差该期间的长度之差的量。
例如,通过对上述的计时单元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在特定的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比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长的情况下,在特定的帧图像的拍摄中,图像接收部比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长地接收图像。即,图像接收部比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长地积蓄电荷。
针对这样的问题,通过控制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动作,以使得仅在积蓄期间内的一部分期间例如照射脉冲状的放射线,从而即使积蓄期间的长度不同,也能够使各积蓄期间中的来自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放射线的照射量恒定。
但是,图像接收部除了从放射线照射装置照射的放射线以外,也通过从外部、被检体S放射的散射线产生并积蓄电荷。为了除去它们,也有在被检体S与图像接收部之间配置除去散射线的栅格进行拍摄的情况,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完全除去散射线。即,即使控制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动作,使其仅在积蓄期间内的一部分期间照射放射线,也无法阻止基于散射线接收图像,即电荷的积蓄。因此,若通过变更上述的计时单元的时刻,特定的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的长度与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中的积蓄期间不同,则只有变更了上述的计时单元的时刻后的特定帧图像的拍摄,成为受到与连续的其它帧图像的拍摄不同的程度的散射线的影响的图像接收。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若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送第一计时信息,则拍摄装置3(判断单元)判断特定条件是否成立,并仅在成立的情况下对拍摄侧计时部37(第二计时单元)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因此,能够仅在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之差偏离到对图像的内容(诊断)产生影响的程度的情况下等,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应对。
[计时精度的判断方法4]
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为了进行如上述那样的各种动作,前提是建立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通信。因此,存在根据拍摄系统100的使用环境,未建立通信(未进行上述的各种动作),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偏离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具有以以下的方式检测动作的偏差的功能。
具体而言,在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中的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中,如图13所示,与拍摄侧计时部37不同地具备与拍摄装置3A连动地进行计数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
而且,使计时控制单元3a、12a具有若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则将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的计时信息复位的功能。
复位后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再次从初始值进行计数。
而且,使计时控制单元3a、12a具有判断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的计时信息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功能。
如图14所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A的通信没有异常时(t0~t1),每当拍摄装置3A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就反复计时信息的复位,所以该计时信息不会超过阈值。但是,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A的通信发生异常,无法从计时信息源装置接收第一计时信息(t1~t2),则拍摄侧计时部37不对计时信息进行修正,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不将计时信息复位继续计数。若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的计时信息最终超过阈值(t3),则拍摄装置3A检测在规定期间,无法根据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对拍摄侧计时部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并输出该内容。
在输出时,也可以一并进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判断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的下述动作的至少任意一个。
·将在规定期间,未进行计时信息的修正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
·不允许拍摄
·使用户选择是否中止拍摄
·中止拍摄
之后,若通信恢复并可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则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复位计时信息(t4),所以拍摄系统100进行原来的动作。
若像这样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在规定期间,无法根据第一计时信息修正计时部37、125的计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能够掌握该情况,或测量规定期间的长度。
另外,通过对第二拍摄侧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和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第一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的计时信息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在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能够采取适当的应对。
[计时精度的判断方法5]
另外,鉴于在根据上述的拍摄系统100的使用环境,存在未建立通信,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偏离的情况这样的课题,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具有通过以下的方式检测动作的偏差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在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中的接收第一计时信息的装置中,代替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具备存储器39B。
该存储器39B构成为若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则存储该第一计时信息(=修正后的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
此外,也可以不具备存储器39B,而使存储部35具有其功能。
而且,使计时控制单元3a、12a具有判断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与存储器39B的存储值之差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功能。
如图16所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B的通信没有异常时(t0~t1期间),每当拍摄装置3B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存储器39B就存储第一计时信息,所以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与存储器39B的第一计时信息之差不会超过阈值。但是,若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B的通信上发生异常,而无法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t1~t2),则拍摄侧计时部37不对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存储器39B不更新第一计时信息。若计时信息与存储器39B的旧的第一计时信息之差超过阈值,则拍摄装置3B与本发明的拍摄装置3相同,检测出在规定期间,无法根据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对拍摄侧计时部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并输出该内容。
在输出时,也可以一并进行在上述“计时精度的判断方法4”中说明的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的下述动作的至少任意一个。
之后,若通信恢复并可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则存储器39B更新第一计时信息,所以拍摄系统100进行原来的动作。
若像这样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在不使用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即以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少的计时部的数量,就能够掌握在规定期间,无法根据第一计时信息对计时部37、125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进行了说明,但计时信息源装置2、4、放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台14、操作部15、曝光开关15a的连接结构并不限于图1所记载的结构,能够采取各种结构。
例如,也能够将设备构成为操作部15仅与控制台14连接,与对操作部15的操作对应的信号经由控制台14进入控制装置12。
另外,例如,计时信息源装置2、4没必要一定与控制装置12和控制台14双方连接,也能够为仅与控制台14连接,并与控制台14之间进行信息以及时刻修正,控制装置12经由控制台14进行信息以及时刻控制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为例如曝光开关15a不与操作部15连接,而与控制装置12直接连接的结构。
这样,在以下的图中也相同,除了上述记载以外,也能够使用不阻碍本发明所记载的目的、作用、效果的设备连接的结构。
<附加技术>
接下来,对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其它放射线拍摄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这里,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放射线拍摄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拍摄系统(以下拍摄系统100A)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7是拍摄系统100A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A除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管13、控制台14、计时信息源装置2、4以外,还具备控制装置12A、放射线拍摄装置(以下拍摄装置3C)等而构成。
而且,控制装置12、控制台14、拍摄装置3C能够经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相互通信。
有关该控制装置12以及拍摄装置3C的详细内容后述。
此外,在图17中,作为拍摄系统100A,例示出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照射装置1、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均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A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构成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照射装置1、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至少任意一方以无线通信,例如如图1所示,也能够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照射装置1有线连接的结构。
若像这样,由于能够将控制装置12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同步精度维持在充分高的状态,所以无需使控制装置12具有动作模式切换的功能,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控制装置12。
另外,也能够将拍摄装置3C的IF从无线通信变更为有线通信,进一步通过专用线连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C。
若像这样,无需使拍摄装置3C具有动作模式切换的功能。
〔放射线拍摄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上述拍摄系统100A所具备的拍摄装置3C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8是拍摄装置3C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拍摄装置3C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3A接近的结构。即,如图18所示,除了拍摄控制部31A、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放射线检测部32、扫描驱动部33、读出部34、存储部35、通信部36、电池38、拍摄侧计时部37A以外,还具备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
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计时动作本身与拍摄侧计时部37A相同,以电源被接通、或者从外部接收到规定的控制信号等为契机开始计时,并生成计时信息。
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输出可以为一定间隔的脉冲等时机信息,也可以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刻、从某一时刻开始以一定间隔计时的计数数等时刻信息。
另外,近年来,也存在标准搭载后述的IEEE802.11的通信标准中规定的时刻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以下TSF),而具有上述的计时器机能的无线LAN芯片。因此,也能够将这样的无线LAN芯片作为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来利用。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侧计时部37A以及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部分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侧计时部37以及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A不同。
具体而言,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控制部31而言,拍摄侧计时部37A仅在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对计时信息进行修正,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3C的拍摄控制部31A每当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就将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更新为第一计时信息的值。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控制部31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只是每当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就将计时信息复位,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能够将自身的动作模式设为同步模式,并根据情况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
此外,有关这些动作模式的切换后述。
另外,拍摄控制部31A在规定的时机,将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计时信息更新为拍摄侧计时部37A的计时信息,之后继续计数。如上所述,拍摄侧计时部37A每当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就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时刻同步。因此,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也在以同步模式动作的期间,以规定周期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反复采取同步。
另外,拍摄控制部31A在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时,不将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计时信息更新为拍摄侧计时部37A的计时信息而继续计数。
通信部36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放射线控制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上述拍摄系统100A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2A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9是控制装置12A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A除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放射线控制部121、高压产生部122、存储部123、通信部124、照射侧计时部125以外,还具备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显示部127、操作部15等而构成。
此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如图1所示),将操作部15作为操作面板15与控制装置12A分立设置。
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动作本身与照射侧计时部125相同,以电源被接通、或者从外部接收到规定的控制信号等为契机开始计时,并生成计时信息。
从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输出可以为一定间隔的脉冲等时机信息,也可以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刻、从某一时刻开始以一定间隔计时的计数数等时刻信息。
另外,近年来,也存在标准搭载后述的IEEE802.11的通信标准中规定的时刻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以下TSF),而具有上述的计时器机能的无线LAN芯片。因此,也能够将这样的无线LAN芯片作为照射侧计时部125来利用。
显示部127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CRT(Cathode RayTube:阴极射线管)等监视器构成,根据从放射线控制部121输入的显示信号的指示,显示来自操作部15的输入内容、放射线的照射结果信息(例如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管电流照射时间积、拍摄张数、入射剂量、面积剂量等实绩)、基于图像数据的放射线图像等。
操作部15具备2级结构的曝光开关12h。
曝光开关12h通过有线与操作面板15的主体连接。
此外,曝光开关12h也可以通过无线与操作部15的主体连接。
而且,基于曝光开关12h被操作,将拍摄开始信号发送至管13、拍摄装置3。
这样构成的放射线控制部121每当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就将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更新为第一计时信息的值。
另外,放射线控制部121能够将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动作模式设为同步模式,并根据情况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
此外,有关这些动作模式的切换后述。
另外,放射线控制部121在规定的时机,将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更新为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之后继续计数。如上所述,照射侧计时部125每当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就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时刻同步。因此,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也在以同步模式动作的期间,以规定周期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反复采取同步。
另外,放射线控制部121在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以同步模式动作时,不将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更新为照射侧计时部125的计时信息而继续计数。
〔模式切换〕
接下来,对由放射线控制部121、拍摄控制部31A(以下控制部121、31A)进行的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动作模式切换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例如,存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生异常,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在中途被复位,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采取同步的拍摄侧计时部37A、照射侧计时部125(以下,计时部37A、125)、以这些计时部37A、125的计时信息为基准对自身的计时信息进行修正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以下,第二计时部39C、126)的计时信息也在中途被更新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若进行反复多次放射线的照射和电荷的积蓄的连续拍摄,则只有更新计时信息之后的拍摄的时机偏离。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21、31A为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在中途扰乱连续拍摄的拍摄周期,根据需要切换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动作模式。
控制部121、31A判定规定条件是否成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的规定条件成立是检测存在会给拍摄时机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的异常,具体而言,例如,根据在拍摄期间检测出规定的现象、在拍摄期间从采取前一次同步到采取本次同步的时间(第一计时信息接收间隔)超过了规定的阈值、在拍摄期间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和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采取同步时的计时信息的变化量超过了规定的阈值、在拍摄期间由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重新起动等计时信息急剧变化、在拍摄期间在长期间第一计时信息的接收失败等,判定为规定条件成立。
其他,也能够根据在下述(1)~(3)中举出的现象的成立,作为规定条件的成立。此外,既可以将它们单独使用,也可以进行组合。
(1)对拍摄期间的第一计时信息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该次数低于规定的阈值。
(2)在拍摄期间,反复测定第一计时信息的接收间隔,至少任意一个第一计时信息的接收间隔超过规定的阈值。
(3)在拍摄期间,反复测定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和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采取同步时的计时信息的变化量,至少任意一个的变化量超过规定的阈值。
特别是若使用(2)、(3),能够即时地检测同步的失败。
另外,控制部121、31A在判定为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动作模式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
此外,控制部121、31A在从接通电源到判定为规定条件成立期间(默认的状态),将动作模式设为同步模式。
另外,控制部121、31A在以自由运行模式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以规定条件不成立为契机,切换为(返回至)同步模式。
此外,也可以不是仅在规定条件成立时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而是在有规定条件成立的可能性的整个期间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
作为这样的期间,例如如图20所示,可举出从拍摄开始到结束的期间。
作为用于判断为拍摄开始的拍摄开始触发,可举出如以下的(开始―1)~(开始―8)那样的动作。它们也能够组合多个。
(开始―1)通过控制台14、拍摄装置3、控制装置12、操作部15或者曝光开关15a等的用户界面(以下UI)受理用户的指示
(开始―2)通过控制台14选择了拍摄量级(order)
(开始―3)拍摄装置3完成了接受放射线的照射的准备
(开始―4)曝光开关15a的第一级被按下
(开始―5)控制装置12从管13接收到照射准备完成的内容的信号、或者控制部121从高压产生部122接收到照射准备完成的内容的信号
(开始―6)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被按下
(开始―7)控制装置12从管13接收到开始了用于第一帧拍摄的放射线照射的内容的信号、或者控制部121从高压产生部122接收到开始了用于第一帧拍摄的放射线照射的内容的信号
(开始―8)从上述(开始―1)~(开始―7)的拍摄开始触发产生经过了规定时间
另外,作为用于判断为拍摄结束的拍摄结束触发,可举出如以下的(结束-1)~(结束-9)那样的动作。它们也能够组合多个。
(结束-1)通过控制台14、拍摄装置3、控制装置12、操作部15或者曝光开关15a等的UI受理用户的指示
(结束-2)控制装置12从管13接收到用于拍摄最终帧的放射线照射结束的内容的信号、或者控制部121从高压产生部122接收到用于拍摄最终帧的放射线照射结束的内容的信号
(结束-3)在拍摄装置3或者控制装置12中完成了最终帧的处理
(结束-4)在拍摄装置3中完成了最终帧的读出
(结束-5)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被释放
(结束-6)曝光开关15a的第一级被释放
(结束-7)产生了无法继续拍摄的错误
(结束-8)通过控制台14选择了下一个拍摄量级
(结束-9)从产生上述(结束-1)~(结束-8)的拍摄结束触发经过了规定时间
在进行拍摄时间较短的连续拍摄、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存在在拍摄期间,即使在从规定条件成立之前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由拍摄装置3和控制装置12的振荡器的频率的误差引起的曝光积蓄时机的偏差收敛在要求精度内的情况。因此,若像这样,则能够简化仅进行拍摄时间较短的连续拍摄、静止图像拍摄的拍摄系统100中的控制部121、31中的处理,而能够以低成本并且在短期间内进行拍摄系统100的开发。
尽管那样,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的期间越短,越难以产生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的动作的偏差。因此,优选在更接近放射线的照射开始的时机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例如,在将在上述(开始―4)中举出的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作为判断为拍摄开始的拍摄开始触发的情况下,若从第一级的按下到第二级的按下的期间延长,则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的期间延长,所以与上述(开始―4)相比优选将(开始―5)~(开始―7)等作为触发。
但是,存在根据管13、高压产生部122的式样、系统结构,而在优选的拍摄开始触发的使用中需要装置、布线的改修的情况。因此,从抑制开发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根据装置、系统结构来决定所采用的拍摄开始触发。
此外,在由于所采用的拍摄开始触发受限而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的期间延长的情况下,通过将上述(开始―8)设为拍摄开始触发,能够使向自由运行模式的切换时机接近放射线的照射开始。
另外,如在上述(开始―1)以及(结束-1)中例示的那样,若能够根据用户的意思切换动作模式,则在用户能够识别由于拍摄装置3的配置引起的无线电波状态的恶化、与同时使用设备的电波干扰等,而处于与基准时间的同步精度可能降低的状态的情况下,就地手动切换动作模式,而能够避免同步精度的降低。
此外,在此时,若在显示部127、控制台14、操作部15、拍摄装置3的未图示的显示部等能够显示当前的动作模式,则系统100的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并能够防止用户进行不必要的切换操作。
另外,在将拍摄系统100构成为具备多个计时信息源装置2、4,并使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移动,从而与其它计时信息源装置2、4(n+1)的电波状态比当前连接中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n)提高,则将连接目的地切换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n+1)(进行无线LAN的漫游动作)的情况下,若在拍摄期间切换连接目的地,则基准时间发生变化,不能得到曝光和读出时机的匹配,导致拍摄失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在拍摄期间中连接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在拍摄结束后返回到同步模式。
以上,在这里,以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双方具有动作模式的切换功能的拍摄系统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功能也可以仅设置于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的至少一方。
〔连续拍摄的流程〕
接下来,对使用能够进行如上述那样的动作模式的切换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的连续拍摄的流程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此外,在这里,以将拍摄条件设为:拍摄装置3的连接方式:无线、拍摄模式:连续拍摄、帧速率:15fps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在其它拍摄条件下其流程也相同。
若用户在控制台14上选择拍摄条件,则控制台14经由有线通信网、计时信息源装置2、4以及无线向拍摄装置3发送上述拍摄条件,并且向控制装置12发送上述拍摄条件以及放射线的照射条件(管电流、管电压、照射时间)。此外,这里的照射时间是脉冲照射下的每个脉冲的照射时间。
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若接收上述拍摄条件、照射条件,则向存储部35、123分别存储上述拍摄条件、照射条件,并开始用于进行无线连续拍摄的处理。
(过程1)
控制装置12经由控制部121将接收到的照射条件设定在高压产生部122。此外,也可以为用户能够从操作部15输入照射条件的系统结构,在该结构下,控制装置12经由控制部121将从操作部15输入的照射条件设定在高压产生部122。控制装置12若在曝光开关15a的第一级被按下之前的阶段、或第二级被按下之前的阶段,从控制台14接收新的照射条件,则每次都经由控制部121对高压产生部122设定照射条件。此外,在用户能够从操作部15输入照射条件的系统结构中也相同。通常,根据患者的体格对照射条件进行微调,通过这样,操作顺序的自由度增加,且使用的便利性提高。
(过程2)
然后,拍摄控制部31以及放射线控制部121分别将第二计时部39、12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同步模式。
(过程3)
另外,计时信息源装置2、4将第一计时信息,分别周期性地(在标准中为每隔100ms)发送至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此时,计时信息源装置2、4将该时刻的第一计时信息发送至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
此时,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之间建立有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并对自身的计时部37、125进行更新,并继续计数。
(过程4)
另外,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继续判定规定条件是否成立,即,自身的计时部37、125是否能够以所需精度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同步。这样,预先判定是否能够同步是因为在拍摄期间同步精度降低的情况下,放射线的照射时机与图像数据读出时机偏离而成为拍摄失败的原因。
(过程5)
另外,拍摄装置3和控制装置12相互定期地发送各自的判定结果从而共享。通过这样,在长期无法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第一计时信息、或者由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重新起动等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较大地变化等情况下,能够立即检测该情况。
(过程6)
控制装置12的控制部121若检测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的按下(接收拍摄开始信号),则将传达该内容的信号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并迁移至待机状态,等待从高压产生部122返回照射准备完成的内容的完成通知信号。
高压产生部122若接收拍摄开始信号,则开始照射准备。具体而言,进行向管13输出的电压以及电流的准备、向管13的旋转阳极的旋转开始指示等。
若旋转阳极达到规定的旋转速度,则管13将准备完成通知信号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高压产生部122若完成照射准备,则向控制部121发送照射准备完成的内容的完成通知信号。
控制部121若接收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则经由通信部124向拍摄装置3发送通知放射线的照射准备完成的指令。
(过程7)
拍摄装置3若接收指令,则移至可拍摄状态。
之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等待第二计时部39、126将各自的计时信息更新为计时部37、125的计时信息。
在这里,在计时信息的更新在预先决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控制台14等通知同步失败的内容,并在控制台14的未图示的显示部等进行同步失败的内容的显示、提示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重新起动、网络设定的确认等故障排除的显示、或者提示利用有线的拍摄的显示等。由此,能够在早期从异常恢复。
若第二计时部39、126双方计时信息的更新完成,则拍摄装置3计算对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39的计时信息加上存储部35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35,并且发送至控制装置12。
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基于假定的通信的延迟时间预先决定,通过设定为假定的最大延迟时间以上,能够避免在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发送延迟的情况下,在控制装置12接收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时刻就已经超过拍摄序列开始时间,而拍摄失败的情况。
上述为拍摄装置3向控制装置12发送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结构,但也可以为控制装置12计算在双方的更新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加上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6并且发送至拍摄装置3的结构。
(过程8)
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在相互的同步完成之后,继续判定是否采取同步。
另外,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若在从高压产生部122向控制部121发送了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之后检测出在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的同步完成的时刻到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开始期间同步失败,则在从该时刻到至少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开始期间使第二计时部39、126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之后返回到同步模式。此外,在检测出同步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在将第二计时部39、126的计时信息更新为计时部37、125的计时信息之前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能够防止在第二计时部39、126中设置异常值。
(过程9)
另外,控制装置12若从拍摄装置3接收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则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3。而且,基于所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15fps等),生成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
曝光开始时间的具体的生成方法例如将拍摄序列开始时间设为第一帧的曝光开始时间,对于第二帧以后,对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累积加上拍摄周期(=1/帧速率)。该情况下,第N帧的曝光开始时间=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帧编号N-1)×拍摄周期。
此外,曝光开始时间也可以预先生成多个并存储至存储部123,以便之后每次接受各帧的曝光开始指示时参照,也可以在每当接受各帧的曝光开始指示时通过在前一帧的曝光开始时间上加上拍摄周期来生成。如后者那样,能够削减存储部123的容量,并在每1次拍摄的帧数变动的情况下容易应对。
(过程10)
另外,控制部121每当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与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一致,就向高压产生部122发送指示各帧的曝光开始的信号。
高压产生部122每当接收曝光开始的指示的信号,则进行对管13照射预先设定的照射时间的放射线R的控制。即,控制装置12以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成为第一规定值为契机,从管13照射放射线R。
(过程11)
另外,控制部121例如若检测出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被释放、拍摄帧数达到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最大帧数、接受来自高压产生部122的停止的通知、从拍摄装置3接受停止的通知等拍摄结束事件,则将通知拍摄结束的指令经由通信部124发送至拍摄装置3,并且在该拍摄中不将新的曝光开始指示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即结束该拍摄。
对于最大帧数而言,可以在存储部123中存储固定值,也可以将通过控制台14输入的值发送至控制装置12,并存储至存储部123。
(过程12)
另外,拍摄装置3基于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帧速率以及每一帧的积蓄时间,生成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
此外,为了避免在读出中被曝光,积蓄时间设为比每一帧的照射时间大。
对于读出开始时间的具体的生成方法而言,例如,将拍摄序列开始时间+每一帧的积蓄时间设为第一帧的读出开始时间,对于第二帧以后,对其累积加上拍摄周期(=1/帧速率)。在该情况下,第N帧的读出开始时间=拍摄序列开始时间+每一帧的积蓄时间+(帧编号N-1)×拍摄周期。
此外,对于读出开始时间而言,也可以预先生成多个并存储至存储部123,以使得在后面每次进行各帧的读出处理时能够参照,也可以在每次进行各帧的读出处理时通过在前一帧的读出开始时间上加上拍摄周期来生成。如后者那样,能够削减存储部123的容量,并使在每1次拍摄的帧数变动的情况下的应对变得容易。
像这样,采用在拍摄装置3中根据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单独地生成读出开始时间,在控制装置12中也同样地单独地生成曝光开始时间的方式,而在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之间最低限度应共享的信息仅为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从而能够降低由因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之间的数据包丢失等引起的通信延迟,而读出开始时间在本来应开始读出的时机之后到达、或曝光开始时间在本来应开始曝光的时机之后到达引起的拍摄失败的风险。
(过程13)
另外,拍摄装置3每当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与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一致,就开始放射线检测部32中积蓄的电荷的读出,并生成帧图像的图像数据。即,拍摄装置3以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的计时信息成为第二规定值为契机,基于放射线检测部32中产生的电荷来读出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
(过程14)
而且,拍摄装置3例如若检测出从控制装置12接收到通知拍摄结束的指令、拍摄帧数达到存储部35中存储的最大帧数等拍摄结束事件,则结束该拍摄。
此外,在读出中检测到拍摄结束事件的情况下,优选在完成读出之后结束该拍摄。若像这样,能够避免最终帧的帧图像仅为一部分的异常。
在以上说明的附加技术中,包含有如下述所示的技术。
(第1项)
一种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准时间装置,具有进行计时的第一计时单元;
第二计时单元及第三计时单元,进行计时;
放射线控制装置,以上述第二计时单元的计时值成为第一规定值为契机,从放射线管照射放射线;以及
放射线图像拍摄装置,具有通过接受放射线而产生电荷的放射线检测部和以上述第三计时单元的计时值成为第二规定值为契机,基于在上述放射线检测部中产生的电荷读出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读出部,
上述第二计时单元及第三计时单元能够将自身的动作模式设为在规定的时机采取与上述第一计时单元同步的同步模式,
上述第二计时单元与上述第三计时单元的至少一方具有:
判定单元,判定是否满足规定条件;以及
切换单元,在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动作模式切换为不采取与上述第一计时单元同步而进行计时的自由运行模式。
(第2项)
根据第1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单元根据在拍摄中检测出规定的现象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
(第3项)
根据第2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计时单元以及上述第三计时单元构成为在以同步模式动作期间,以规定周期反复采取与上述第一计时单元同步,
上述判定单元根据在拍摄中,从前一次采取同步到本次采取同步的时间超过上述规定周期,判定为满足上述规定条件。
(第4项)
根据第2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单元根据在拍摄中,检测出上述第二计时单元和上述第三计时单元中具备上述判定单元的计时单元的采取同步时的计数值的变化量超过规定的阈值,判定为满足上述规定条件。
(第5项)
根据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单元在以上述自由运行模式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以拍摄结束为契机,切换为同步模式。
(第6项)
根据第1项~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射线控制装置和上述放射线图像拍摄装置中具有上述判定单元以及上述切换单元的装置具备能够与上述基准时间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
(第7项)
根据第6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单元以IEEE802.11的标准与上述基准时间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上述第二计时单元和上述第三计时单元中具有上述通信单元的装置所具备的计时单元在以上述同步模式动作时,使用在上述标准中规定的时刻同步功能与上述第一计时单元采取同步。
根据这样的技术,能够稳定地实施无线连续拍摄。
[实施例1]
接下来,对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100A、100B、100A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课题、以及用于解决那些课题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1]
控制台14监视拍摄系统100整体的控制,即拍摄系统100的各设备、与拍摄系统100以外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设备的动作状态(所谓的动作状态包含是正常动作状态还是异常动作状态、或者是起动、结束动作状态等动作状态。),或采取拍摄系统100的各设备、与拍摄系统以外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设备的同步。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未与控制台14连接,而与控制装置12连接,所以控制台14必须经由控制装置12进行同步确认等处理,处理的效率较低。
鉴于这样的课题,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连接。若像这样,由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直接连接,所以能够通过控制台14高效地进行同步确认等处理。
此外,也可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连接,并且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连接。若像这样,由于不光是控制台14,控制装置12也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采取同步,所以控制装置12和控制台14能够分别与拍摄装置3采取同步。
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确认控制装置12与控制台14的动作时机是否未偏离的处理。若像这样,在由于通信障碍等,未取得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的同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的同步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由于控制装置12的动作时机与控制台14的动作时机偏离,所以通过检测该偏离,能够进行拍摄的停止、警告的显示。
[实施例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或者控制台14通过有线连接的情况下,在它们之间也需要采取同步,所以需要通过专用线连接它们。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也可以是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通过无线连接,并且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通过无线连接。
此时,例如也能够通过利用在IEEE802.11的通信标准中规定的TSF,即,根据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送的第一计时信息来更新拍摄装置3的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从而使两个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同步。
若像这样,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之间的同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之间的同步都能够使用相同的计时信息来进行。因此,能够不在被检体S的周围布置电缆地进行时刻同步。另外,由于以相同的第一计时信息为基准更新计时信息,所以能够减少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的偏差,无需用于补偿与其它装置的同步偏差的附加结构。进一步,由于使用相同的电波来更新计时信息,所以能够减小偏差。
此外,也可以不是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通过无线连接,而是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通过无线连接,并采取同步。
另外,也可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通过无线连接,并且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通过无线连接,并采取同步。
[实施例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在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直接连接的情况下,有时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控制装置12、以及连接它们的电缆的配置上受到制约的问题。
另外,由于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直接连接,则连接距离延长,所以存在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之间产生通信不良的可能性增大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放射线控制装置经由网络设备5连接。作为网络设备5,例如可举出HUB。
此时,优选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网络设备5的连接、网络设备5与控制装置12的连接上,使用时刻延迟较少的专用线,并使用在IEEE1588中规定的有线通信的时刻同步。
若像这样,能够减少配置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控制装置12、电缆时的制约。
另外,通过经由网络设备5进行连接,在中途不夹持设备而长距离地布线,从而能够防止通信信号劣化,并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实施例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计时信息并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进行同步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判断在拍摄装置3侧是否取得同步的问题。具体而言,在由于电波干扰等不能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即使能够掌握存在在拍摄装置3侧同步有偏差的可能性,也不能将其传递至控制装置12,而无法使放射线照射停止。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也可以在拍摄装置3内置计时信息源装置2、4,通过从拍摄装置3向控制装置12发送第一计时信息来采取同步。
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控制装置12设置计时部,使得控制装置12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在存在一定期间未采取同步,而有动作偏离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能够掌握该情况,所以即使在不能进行与拍摄装置3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停止放射线照射。
另外,由于可以在中途不经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所以能够降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生异常而通信延迟的风险。
[实施例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不支持无线通信的放射线装置12中,存在无法进行使用无线的时刻同步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也可以在控制装置12上,连接能够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接收电波的通信模块16,并经由通信模块16接收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基准时间。
优选通信模块16与控制装置12的连接使用时刻延迟较少的专用线,并使用在IEEE1588中规定的有线通信的时刻同步。
若像这样,即使在不支持无线通信的放射线控制装置中也能够进行使用无线的时刻同步。
另外,由于通信模块16仅进行接收,所以不会从通信模块16或者照射装置1释放无线信号。因此,能够降低发生由无线信号的释放引起的故障的风险。
此外,在无需考虑从通信模块16或者照射装置1的无线信号释放的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通信模块具有发送功能。
[实施例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想要对拍摄到的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与其它设备的测定结果、拍摄图像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是相同的时机的拍摄,需要采取拍摄系统100与其它设备的同步。例如,在进行与心率同步的拍摄等的情况下,需要以与心率的某个时机相同的时机进行拍摄、需要从拍摄到的连续拍摄提取心率的某个时机的图像、或对拍摄到的连续拍摄和心率数据建立关联,而需要使时刻同步。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也可以利用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和控制装置12或者拍摄装置3相同的通信单元连接拍摄系统100和其它设备6,并基于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能够进行与其它装置5同步的拍摄。例如,作为其它装置5连接心率计并进行适时时机的控制、时机的存储、显示,从而能够与心率同步地进行拍摄、确认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是在心率的哪个时机拍摄到的图像并进行诊断。
另外,作为其它装置5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心率,能够使用如肺活量计那样的呼吸状态的测量器、测量动作的变异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与拍摄的对象相应的各种设备。
此外,也可以在其它装置5、控制装置12以及拍摄装置3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设置存储计时信息的单元。
另外,通过存储计时信息,能够从计时信息中整理或者提取在相同的时刻测定或者拍摄到的信息并输出。
[实施例1-7]
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执行用于进行同步的计时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也进行数据的收发,所以存在在可收发的数据量、收发速度上有限制,在数据的收发上发生延迟、或数据在收发的中途消失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多个通信单元连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
例如,通过无线连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之间,并通过无线进行用于使双方的计时单元的时刻同步的计时信息的收发,并且通过有线(Ethernet等)连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之间,并通过有线进行时刻同步以外的信息(例如放射线照射条件、放射线照射期间等)的收发。
若像这样,能够分为时刻同步用的通信单元和信息收发用的通信单元,并能够信息的收发不产生延迟或不使信息消失地同时实现信息的收发和时刻同步。
另外,能够分别选择适合时刻同步、信息的收发的通信单元。
[实施例1-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图29所示,也可以在拍摄装置3D设置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该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例如能够使用无线电时钟、GPS、NTP等来构成。此外,在使用无线电时钟、GPS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用于接收电波的天线。
而且,通过在适当的时机,对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和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进行比较,来检测拍摄侧计时部37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的偏差。
若像这样,如图30所示,即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中断,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的偏差逐渐增大,通过对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进行比较,能够检测产生了偏差。
另外,计算两个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并与规定值进行比较,若判定为超过规定值,则也能够掌握时刻同步的精度是否充分。在偏差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进行通知偏差量超过规定值、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等输出。
此外,在图30中,例示出仅在未取得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同步的同步失败期间,通过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检测偏差的情况,但不光是同步失败期间,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取得同步的同步期间,也可以进行基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偏差的检测。
[实施例1-9]
在上述实施例1-8中,也可以使拍摄控制部31进行将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更新为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或者将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更新为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控制。
若像这样,如图31所示,在进行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期间,拍摄装置3使用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定期地进行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更新,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在中途无法同步之后,也使用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定期地更新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
因此,即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被中断,也能够继续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刻同步,并能够继续拍摄。
此外,在图31中,例示出了仅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被中断期间,通过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更新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情况,但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采取同步期间,也可以通过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更新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
[实施例1-10]
在上述实施例1-8、1-9中,也可以具备测定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与外部的通信的可靠性的测定单元。
例如,是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使用无线电时钟、GPS等电波的方式的情况下,作为测定单元配置测定电波的强度的装置。
而且,使拍摄控制部31进行将装置的测定值与规定值定期进行比较的控制、在测定值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并对用户通知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可靠性降低、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输出。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在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通信的可靠性降低的状态下错误地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1-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图32所示,也可以是计时信息的更新仅在进入拍摄期间(从待机状态移至执行)之前进行,在拍摄期间不更新计时信息,仅监视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
进行监视的时机设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时刻同步时机(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的发送时机)、拍摄侧计时部37中的规定时机等即可。
此外,也可以根据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刻同步时机和拍摄装置3的规定时机双方开始监视。若像这样,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偏差量的监视。
此外,也可以在具备在上述实施例1-9~1-11中举出的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情况下,监视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的计时信息之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D中的规定时机进行偏差量的监视。
[实施例1-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拍摄装置3的通信部36、或者拍摄控制部31具有监视是否维持着正常地建立通信的状态的监视功能。
而且,使具有这样的监视功能的拍摄控制部31或者通信部36,在检测出通信被切断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维持正常地建立通信的状态,并对用户通知通信的连接被切断、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输出。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在未维持着正常地建立通信的状态的状态下错误地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在拍摄前,未确认是否取得了同步就开始拍摄,从而未得到所希望的拍摄结果而拍摄以失败告终,而进行重新拍摄,从而使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3所示,也可以在按下曝光开关时等,在开始拍摄时进行时刻同步的确认(步骤S1)。而且,在确认的结果为时刻以所希望的精度以上同步的情况下(步骤S1:是)允许拍摄(步骤S2),并开始拍摄动作(步骤S3)。另一方面,在时刻的同步精度不充分的情况下(步骤S1:否),进行对用户通知未同步的内容、或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应对(步骤S4)。
此外,优选是否通知用户、或者是否进行不允许拍摄内容的通知的判断根据时刻同步的偏差量而改变。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以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错误地进行拍摄,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2-2]
在上述实施例2-1中,如图34所示,也可以在步骤S4的动作之后,再次进行同步处理(步骤S11),之后,反复步骤S1~S4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在再次进行同步处理时,进行通知、拍摄的中止。
另外,优选是否通知用户、或者是否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的判断根据时刻同步的偏差量来改变。
若像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在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2-3]
在上述实施例2-2中,如图35所示,也可以在第二次的步骤S4之后,进行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以及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重新连接(步骤S21),之后,反复步骤S1~S4的动作。
即使暂时切断通信,并重新连接,时刻的同步精度也不充分的情况下,优选进行对用户通知未同步的内容、或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应对。
另外,优选是否通知用户、或者是否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的判断根据时刻同步的偏差量而变化。
若像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在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2-4]
在上述实施例2-3中,如图36所示,也可以在第三次的步骤S4之后,进行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重新起动(步骤S31),之后,反复步骤S1~S4的动作。
即使暂时关闭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电源,并在重新启动计时信息源装置2、4后重新连接,时刻的同步精度也不充分的情况下,优选进行对用户通知不能同步的内容、或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应对。
另外,优选是否通知用户、或者是否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的判断,根据时刻同步的偏差量而变化。
若像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在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即使用户想要以所希望的时机进行同步处理,也没有指示同步处理的方法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7所示,也可以在拍摄装置3设置特定的操作按钮3b,以按下该操作按钮3b为契机进行同步处理。
若像这样,能够在用户所希望的时机取得拍摄装置3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时刻同步。
此外,也可以在长按操作按钮3b的情况下或者按下多次的情况下等进行特别的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同步处理。
若像这样,由于能够将原来设置的其它按钮作为操作按钮3b来使用,所以能够不对拍摄装置3过度增加按钮地进行应对。
[实施例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尽管照射装置1的动作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较大地偏离也继续拍摄的结果,拍摄失败、或使被检体S被不必要的被辐射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装置3的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通知用户、或中止拍摄。
具体而言,在使拍摄控制部31等具有对偏差量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的功能,并且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对用户显示警告、或者停止放射线的照射而中止拍摄。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在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此外,如图38所示,也可以设置大小两个阈值,并在偏差量超过阈值1(较低的一方)的情况下进行警告,在超过阈值2(较高的一方)的情况下中止拍摄。
另外,也可以即使偏差量超过进行警告的阈值1的情况下,在如(2)的范围的时间段那样偏差量处于减少趋势时不进行警告显示。
[实施例3-2]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3-1中举出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照射装置1的动作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较大地偏离也继续拍摄的课题,上述实施例3-1根据实际的偏差量,通知用户、或中止拍摄,但也可以预测今后的偏差量,并根据预测出的偏差量,通知用户、或中止拍摄。
具体而言,在存储部31中,存储过去的拍摄中的拍摄时间(张数)和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的关系。
而且,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作为基于存储的过去的拍摄时间与偏差量的关系,预测拍摄到在本次新进行的拍摄中设定的拍摄张数的情况下的偏差量的预测单元的功能、作为进行对预测出的偏差量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的功能的比较单元的功能、作为在判断为预测出的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通知在拍摄到最后的情况下存在同步偏离而拍摄失败的可能性、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输出的输出单元的功能。
若像这样,能够降低在未取得同步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可能被不必要地辐射的风险。
此外,如图39所示,也可以设置大小两个阈值,在如情况1那样,预测为偏差量超过阈值1(较低的一方)但未超过阈值2(较高的一方)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偏差未较大地影响拍摄的情况下进行警告,在如情况2那样,预测为明显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即,若到最后继续拍摄则拍摄失败的情况下,将在拍摄期间存在成为同步偏离到给图像带来影响的程度的状态的可能性通知给拍摄者、或者中止拍摄。
[实施例3-3]
存在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超过某一阈值的情况下,也可得到能够用于诊断的图像的情况。上述实施方式存在在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中止自身的拍摄、或通过通知提示用户拍摄的中止,所以若偏差量超过阈值,则在此之前拍摄到的图像也变得无用,有使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的可能性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即使偏差量超过阈值也继续拍摄到决定出的张数,并在之后通知该内容。
具体而言,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作为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单元的功能。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作为在判定为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存储该内容,在拍摄期间或者拍摄期间后通知给用户的通知单元的功能。
若像这样,在偏差量未大到某一程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能够用于诊断的图像,所以能够降低使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的风险。
此外,也可以在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存储超过阈值的期间,或将特定的信息(标志等)与在超过阈值期间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若像这样,能够在之后确认图像时,确定出哪个图像是在超过阈值的期间拍摄到的。
另外,如图40所示,也可以设置大小两个阈值,存储如情况1那样,偏差量超过阈值1(较低的一方)的(产生警告的程度的偏差)期间、和如情况2那样,超过阈值2(较高的一方)的(产生需要中止拍摄的程度的偏差)期间。
[实施例4-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若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一致一次,则更新的一方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较大地变动,并产生由此引起的故障的问题。
例如,发生越是一次跨越多个事件的发生时机,计时信息变动越大,同时进行放射线的照射、电荷的积蓄、读出转送等,而无法成功拍摄等故障。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拍摄期间需要更新计时信息的情况下,不是使计时信息一致并同步,而是稍微接近。
具体而言,每当收发第一计时信息,一点一点减小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来进行更新。
所谓的“一点一点”例如如图41所示,可以为相对于偏差量的规定比例(○%等),也可以为相对于偏差量规定量(○分之一等)。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由计时信息较大地变化引起的问题的产生。
另一方面,产生在偏差量较大的情况下,若如上述那样不同步而是使时间差一点一点接近,则为了使偏差量减小到不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的程度,必须等待较长的时间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根据偏差量的大小来进行控制,增大以使得偏差量减小的方式修正的时刻变化量。
[实施例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若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和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一致一次,则更新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变得比在此之前的计时信息小(时刻返回),并发生由此引起的故障的问题。
例如,如图42(a)所示,在计时信息超过发生某事件的时刻之后,通过更新返回到发生该事件的时刻之前的计时信息,而反复两次相同的事件的故障。在事件是放射线照射的情况下,由于反复放射线照射而使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或在反复放射线照射时仅对拍摄到的帧照射2次放射线R,而生成画质不同的图像。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检测出两个计时部的计时信息有偏差的情况下,调整至少一个计时部的计时速度。
具体而言,如图42(b)所示,在收发第一计时信息时,不更新计时信息,通过降低较快的计时部的计时速度、或提高较慢的计时部的计时速度,后面的第一计时信息的收发时的偏差量收敛到无需计时信息的更新的程度。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由计时信息减小引起的问题的产生。
[实施例4-3]
针对上述实施例4-2中举出的存在由于更新而计时信息减小,而反复相同的事件的情况的课题,上述实施例4-2改变计时部的计时速度,但如图43所示,也可以设定在发生事件之后,限制同种事件的发生的不可发生事件期间Td。
若像这样,即使不改变计时部的计时速度,也能够防止反复相同的事件的故障的发生。
[实施例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被中断的情况下,即使为能够继续拍摄的状态,由于不清楚能够拍摄到哪,所以必须中止拍摄。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基于计时信息源装置2、4、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速度及其精度计算可拍摄张数,并继续拍摄到计算出的可拍摄张数。
具体而言,在存储部35中,预先存储有影响照射装置1以及拍摄装置3的振荡器的振动周期的精度的因素与振动周期的关系。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基于连接中断之后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连接中断之后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速度、存储部35中存储的因素与精度的关系,来预测偏差量的变化的功能。如图44所示,该偏差量的变化既有根据此时的精度增加的情况、也有减少的情况。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基于预测出的偏差量的变化,计算直到偏差量超过规定的阈值(用于在积蓄期间照射放射线的偏差量的上限)所需的可拍摄时间的功能。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根据计算出的可拍摄时间以及帧速率来计算之后能够拍摄的可拍摄张数的功能。
若像这样,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被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拍摄到能够拍摄的张数。
[实施例5-2]
在上述实施例5-1中举出的针对在通信被中断的情况下必须中止拍摄的课题,上述实施例5-1计算可拍摄张数,并继续拍摄直到达到该可拍摄张数,但也可以根据所需的拍摄张数(剩余张数)以及照射装置1及拍摄装置3的振荡器的精度,判断是否继续拍摄。
具体而言,在存储部35中,存储有与实施例5-1相同的参数。
另外,使实施例5-1的(具有计算可拍摄张数的功能)拍摄控制部31进一步具有对计算出的可拍摄张数和之后需要拍摄的剩余张数进行比较的功能。
另外,使该拍摄控制部31还具有在可拍摄张数为剩余张数以上的情况下继续拍摄,在可拍摄张数不足剩余张数的情况下,进行通知无法拍摄到最后的内容、通知不允许拍摄的内容、或者中止拍摄的输出的功能。
若像这样,即使在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装置3的通信被中断的情况下,在能够拍摄预先设定的张数的情况下,能够继续拍摄。
此外,也可以在继续拍摄时,对用户通知虽然连接被切断但能够拍摄到最后所以继续拍摄。
另外,也可以在通信被中断后继续拍摄的情况下,将特定的信息(标志等)与在通信被中断期间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
[实施例5-3]
在上述实施例5-1中,也可以考虑温度来计算可拍摄张数,即,作为影响振荡器的振动周期的精度的因素使用温度。
具体而言,在存储部35中,预先存储有例如图45(a)所示的照射装置1以及拍摄装置3的振荡器的温度与振动周期的关系。图中的实线是理论值,上下的虚线是考虑了精度后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基于连接被中断之后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连接被中断之后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速度、存储部35中存储的因素与精度的关系,来预测偏差量的变化的功能。
拍摄控制部31的其它功能与上述实施例5-1相同。
由于振荡器的温度相比于其它因素给振荡器的振动周期的精度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若像这样,如图45(b)所示,能够以更高精度预测偏差量的变化,以及能够更高精度地计算可拍摄张数。
此外,也可以如上述实施例5-2那样,判断是否能够将拍摄进行到最后,并在能够进行的情况下继续拍摄,并在不能进行的情况下中断。
[实施例6-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采取一次同步之后不再采取同步。
具体而言,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在曝光开关被按下之后的第一计时信息的发送时进行时刻同步的功能。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在进行了同步确认之后曝光开关被按下期间,不进行拍摄侧计时部37的计时信息的更新的功能。
若像这样,由于拍摄期间的拍摄装置3的动作时机的变动消失,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拍摄。
此外,也可以使拍摄控制部31在时刻同步后,在接下来的第一计时信息的发送时,测定第一计时信息与第二计时信息之差,从而确认时刻同步是否正常进行、时刻同步后的偏差量是否收敛于规定值以下等。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在实际未同步的状态下错误地进行拍摄,而被检体S被不必要地辐射。
[实施例6-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在不定期地同步的情况下,由于照射装置1或者拍摄装置3的动作时机的变动而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而成为误诊的原因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46所示,在拍摄期间,根据拍摄周期(各帧的每次拍摄)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由于能够在各帧的拍摄中的相同的时机采取同步,所以能够防止由仅在特定的帧图像上采取动作时机的同步带来的影响。
由这样的动作时机的变动引起的图像的影响,特别是,在将相邻的帧图像间的特征量之差用于解析的情况下容易显著地出现,但通过如上所述,也能够防止给使用特征量之差的解析带来影响。
此外,也可以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发送周期与拍摄周期一致、或者为拍摄周期的整数分之一。
另外,在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一计时信息的发送时机与采取同步的时机偏离规定的相位。
[实施例6-3]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5-1中举出的在不定期地采取同步的情况下会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的课题,上述实施例5-1在各帧的每次拍摄采取同步,但例如,如图47所示,也可以以数十帧为单位同步地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即使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拍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对帧图像的影响。
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在拍摄期间的难以给图像带来影响的时机采取同步。
例如,在进行肺部的连续拍摄的情况下,不是在诊断时感兴趣的吸气、呼气的时机(在肺的运动较大时),而是吸气后或者呼气后的时机(在肺的运动较小时)等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在诊断时在感兴趣的时机拍摄的图像上产生动作时机的变动的影响。
[实施例6-4]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5-1中举出的在不定期地采取同步的情况下会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的课题,上述实施例5-1在各帧的每次拍摄采取同步,但例如,也可以如图48所示,每进行数帧拍摄采取同步。
如上述实施例6-1所示,若每一帧采取同步,则存在处理花费时间且在该帧的拍摄时间内未结束处理而影响下一帧的情况。另一方面,如上述实施例6-2那样,若每数十帧采取同步,则存在动作时机的偏差过度增大的情况。但是,若像这样,由于以适度的间隔采取同步,所以能够消除对同步处理的下一帧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小采取同步时的时机的变化量,并能够减少对拍摄图像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在某一帧中进行了变更计时部的计时信息的处理之后,在下一帧以后进行与此相关的处理。
若像这样,能够将计时信息的更新和其它处理分散到多个帧来进行,即使受到其它处理带来的负荷的状态也能够在规定的时机可靠地进行计时信息的更新。
[实施例6-5]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5-1中举出的不定期地采取同步的情况下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的课题,上述实施例5-1在各帧的每次拍摄采取同步,但例如,也可以如图49所示,以比拍摄周期短的周期采取同步(在1帧的拍摄期间采取多次同步)。
若像这样,能够减小采取同步时的时机的变化量,而能够减少对拍摄图像的影响。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1帧的拍摄中的特定序列的时机不采取同步。
所谓的特定序列例如是指由拍摄装置3进行的电荷的积蓄、图像数据的读出转送、初始化。
在这样的特定序列中,由于容易受到同步处理的影响,所以若像这样,能够减少对拍摄图像的影响。具体而言,通过在积蓄时机不采取同步,能够减小对每个拍摄帧的图像对比度的影响,通过在读出转送时机不采取同步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
[实施例6-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在因采取同步而给拍摄到的图像带来影响的情况,所以存在根据拍摄技巧、图像的解析方法,只要动作的偏差处于允许范围内就不想进行同步处理的要求。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0所示,也可以定期地测量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与拍摄侧计时部37的第二计时信息之差(偏差量),并仅在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采取同步。
若像这样,能够极力减少采取同步的动作,并降低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的风险。
此外,也可以即使在偏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在进行特定序列期间也不立即采取同步,而是等到特定序列结束再采取同步。
所谓特定序列例如是指由拍摄装置3进行的电荷的积蓄、图像数据的读出转送、初始化。
由于若在特定序列的执行中采取同步则存在给图像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所以若像这样,能够极力地减少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进行了同步处理的信息与在采取同步的时机拍摄到的帧图像建立关联并保存。
若像这样,能够在之后确认同步处理是在哪一帧进行的。在同步处理给图像带来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之后确定帧,能够判断在图像上出现的影响是由同步处理引起的、还是由诊断对象引起的。
[实施例7-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在照射装置1与拍摄装置3的动作偏离的情况下,根据以哪个装置的动作为基准采取同步,会给拍摄画质带来影响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检测出动作的偏差的情况下,使照射装置1的动作与拍摄装置3相匹配。
具体而言,如图51所示,延迟提前的放射线的照射时机、或相反加快延迟的照射时机。
在对拍摄装置3的动作进行了修正的情况下容易给帧图像间的对比度带来影响,但若像这样,能够防止带来对比度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6-6相同,将表示进行了同步处理的信息与在采取同步的时机拍摄到的帧图像建立关联并保存。
若像这样,能够在之后确认同步处理是在哪一帧进行的。在同步处理给图像带来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之后确定帧,能够判断在图像上出现的影响是由同步处理引起的、还是由诊断对象引起的。
[实施例7-2]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7-1中举出的根据以照射装置1和拍摄装置3的哪个装置的动作为基准来采取同步,会给拍摄画质带来影响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7-1中,以拍摄装置3为基准对照射装置1的动作进行了修正,但也可以在检测出动作的偏差的情况下,使拍摄装置3的动作与照射装置1相匹配。
具体而言,如图52所示,通过缩短初始化时机来加快延迟的积蓄时机,或相反通过延长初始化时机来延缓提前的积蓄时机。
此外,也可以即使在需要采取同步的情况下,在进行特定序列的期间也不立即采取同步,而是等到特定序列结束再采取同步。
所谓的特定序列例如是由拍摄装置3进行的电荷的积蓄、图像数据的读出转送、初始化。
由于若在特定序列的执行中采取同步则会给图像带来影响,所以若像这样,能够极力减小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
另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7-1相同,将表示进行了同步处理的信息与在采取同步的时机拍摄到的帧图像建立关联并保存。
若像这样,之后能够确认同步处理是在哪一帧进行的。在同步处理给图像带来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之后确定帧,就能够判断图像中出现的影响是由同步处理引起的、还是由诊断对象引起的。
[实施例7-3]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7-1中举出的根据以照射装置1和拍摄装置3的哪个装置的动作为基准来采取同步,会给拍摄画质带来影响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7-1中,以拍摄装置3为基准对照射装置1的动作进行了修正,但如图53所示,也可以在检测出动作的偏差的情况下,对照射装置1以及拍摄装置3双方的动作进行修正。
在对照射装置1的动作进行了修正时和对拍摄装置3的动作进行了修正时会给图像带来不同的影响的情况下,若仅进行任意一个装置的修正则很难消除对图像的影响,但若像这样,由于能够对照射装置的动作以及拍摄装置的动作分别进行一些修正,所以能够减少对各个图像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以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为基准,对照射装置1以及放射线检测器侧双方的动作进行修正。
若像这样,以与照射装置1以及拍摄装置3分别连接的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为基准,能够稳定地采取同步。
另外,计时信息源装置2、4通过使用例如IEEE1588等通信标准与外部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能够与外部的其它计时部配合地进行时刻同步,所以能够以更加准确的计时信息为基准。
另外,存在照射装置1、拍摄装置3因它们的动作而发热,而给内置的成为计时部的基准的振荡器等带来影响的可能性。但是,若像这样,计时信息源装置2、4能够设置于与照射装置1、拍摄装置3分离的位置,由于难以受到来自它们的热量的影响,所以能够提供稳定的计数。
另外,也可以为能够根据拍摄内容、拍摄技巧,切换对照射装置1的动作进行修正、对拍摄装置3的动作进行修正、还是对其两方进行修正的结构。若像这样,通过选择与拍摄方法、拍摄技巧相应的同步方法,能够将给图像带来的影响按照每个拍摄方法、拍摄技巧收敛在不同的允许范围内。
另外,也可以在对双方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双方的修正的比率。例如,在血流解析时,抑制邻接的帧图像间的对比度变动很重要。因此,若像这样,能够为了抑制对比度变动而将照射装置1侧的修正量的比率修正为比拍摄装置3侧的修正量大。
[实施例7-4]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7-1中举出的根据以照射装置1和拍摄装置3的哪个装置的动作为基准来采取同步,会给拍摄画质带来影响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7-1~7-3中,对照射装置1和拍摄装置3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进行了修正,但即使那样,若在进行特定的序列期间采取同步,则存在依然会给图像带来影响的情况。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1帧的拍摄中的特定序列的时机不采取同步。
所谓的特定序列例如是指由拍摄装置3进行的电荷的积蓄、图像数据的读出转送、初始化。
若在特定序列的执行中采取同步,则存在给图像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所以若像这样,能够极力减小给拍摄图像带来影响。
[实施例8-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由拍摄装置3C根据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单独地生成读出开始时间,控制装置12也同样地单独地生成曝光开始时间的情况下,若在拍摄装置3C与控制装置12之间帧速率的切换时机不同,则拍摄失败。例如,在从控制装置12向拍摄装置3C发送帧速率信息的情况下,考虑因由数据包丢失等引起的通信延迟而拍摄装置3C侧的帧速率切换时机延迟的情况。
鉴于这样的课题,也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C中计数共用的帧编号,并在控制装置12(也可以是拍摄装置3C)接受到帧速率的变更指示时,对拍摄装置3C发送速率切换帧编号和帧速率。
速率切换帧编号通过对当前帧编号加上比“假定的通信延迟÷帧周期+1”大的数所得的值,能够避免通信延迟影响。
在控制装置12A和拍摄装置3C达到速率切换帧编号时,切换帧速率。
若像这样,能够使帧速率切换时机很难延迟。
此外,也可以代替速率切换帧编号通知速率切换时间。但是,若速率切换时间接近帧的变化点,则根据计时部的同步精度,切换时机不匹配,所以不设定为速率切换时刻帧的变化点±α。另外,α设为比拍摄时的假定同步精度大的值。
[实施例8-2]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8-1中举出的由拍摄装置3C单独地生成读出开始时间,并由控制装置12生成曝光开始时间的情况下,由于通信延迟而拍摄装置3C侧的帧速率切换时机延迟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8-1中,在控制装置12和拍摄装置3C中计数共用的帧编号,在控制装置12接受到帧速率的变更指示时,对拍摄装置3C发送速率切换帧编号和帧速率,但也可以使拍摄装置3C以最快帧速率进行读出,使控制装置12每当拍摄装置3C进行规定次数读出就进行曝光,从而实现以所希望的帧速率的拍摄。
例如,在想要以最快帧速率为15fps的系统进行7.5fps的拍摄的情况下,使拍摄装置3C以15fps进行图像的读出,并使控制装置12每当拍摄装置3C进行2帧读出就进行1次曝光。
若像这样,由于能够利用由拍摄装置单独地生成读出开始时间,并由放射线控制装置单独地生成曝光开始时间的方式,所以在拍摄装置3C与控制装置12A间最低限度应共享的信息仅为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从而能够降低由因拍摄装置3C和控制装置12A间的通信延迟、数据包丢失,而读出开始时间信息在本来应开始读出的时机之后到达、或曝光开始时间信息在本来应开始曝光的时机之后到达引起拍摄失败的风险。
另外,若像这样,由于在帧速率的切换时,不必进行如上述实施例8-1那样的控制装置12A与拍摄装置3C之间的帧速率切换信息的交换,所以能够瞬时地切换帧速率。由此,用户能够在所需的时机选择所需的帧速率,提高用户可用性。
[实施例8-3]
在上述实施例8-2中,由于拍摄装置3C以最快帧速率,每当拍摄装置3C读出数帧就进行曝光,所以在由拍摄装置3C生成的帧图像中,混入未曝光的图像(以下,白图像)。而且,存在混入白图像的动态图像的可视性较差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8-2中,也可以除去白图像。
具体而言,对于每一帧对帧内的规定区域(包含整个区域)的像素的信号值的平均或者最大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白图像。而且,在判定为白图像的情况下,删除该帧,或对该帧赋予白图像属性信息,且在显示时不显示带有属性的帧图像。
此外,这些处理可以由拍摄装置3C进行,也可以由控制台14进行,若由拍摄装置3C进行,则能够减少从拍摄装置3C发送至控制台14的数据量,所以能够在从拍摄到在控制台14上显示帧图像的期间难以产生延迟。
[实施例8-4]
对于在上述实施例8-3中举出的在上述实施例8-2中生成的帧图像中混入白图像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8-3中,除去基于帧图像的像素的信号值判定为白图像的帧,但也可以除去基于帧编号判定为白图像的帧。
具体而言,在控制装置12与拍摄装置3C之间根据共用的规则,对1系列的拍摄中的所有帧分别标注唯一的帧编号(例如序号)。
另外,使控制装置12具有将表示曝光的有无的信息与帧编号建立关联并作为曝光帧信息保存,并将曝光帧编号发送至拍摄装置3C或者控制台14的功能。
而且,使拍摄装置3C或者控制台14具有保存各帧的计时器时间(例如,曝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1帧内的任意一个时间等),并参照接收到的曝光帧编号,删除未曝光就读取的帧图像或者不显示该帧图像的功能。
此外,也可以使控制装置12具有将与曝光后的帧或者未曝光的帧相关的计时器时间作为表示各帧的曝光的有无的信息来保存,并发送至拍摄装置3C或者控制台14的功能,并使拍摄装置3C或者控制台14具有保存各帧的计时器时间,并与接收到的信息比较,删除未曝光就读出的帧图像或者不显示该帧图像的功能。
若像这样,由于无需从图像中判定白图像,所以能够减轻拍摄装置、控制台中的处理,由此能够缩短从拍摄到在控制台上显示帧图像的延迟。
[实施例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有在通过曝光开关的按下而开始拍摄之后,在任意的时机进行曝光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出的要求。
所谓的任意的时机例如为在改变管13的位置进行拍摄时管13到达规定位置(也可以为多处)的时机、在进行对被检体S提示呼吸动作的通知时进行规定的通知的时机(也可以为多处)、在改变被检体S的体位进行拍摄时被检体S的体位成为规定的体位的时机等。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到达任意的时机后,通过控制装置12决定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并在从照射线控制装置12A向拍摄装置3C通知读出开始时间之后,在控制装置12中,若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到达曝光开始时间则开始曝光,在拍摄装置中,若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到达读出开始时间则开始读出。
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基于假定的无线通信延迟来决定。
读出开始时间为对任意时机到达时的同步计时信息加上“从当前时刻到拍摄装置接收读出开始时间以及能够开始读出的时间(考虑假定的无线通知延迟来决定)”和“控制装置12的曝光开始准备所需的时间+1帧的曝光时间”的任意一个较大的一方所得的值。
另外,曝光开始时间为从读出开始时间开始向前“1帧的曝光时间”以上的时间。
若像这样,由于能够避免拍摄装置3C在读出开始时间接收时刻就已经超过读出开始时间的情况,所以能够防止拍摄失败。
此外,不光是控制装置12A,拍摄装置3C也可以决定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
[实施例8-6]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8-5中举出的通过曝光开关的按下开始拍摄之后,想要在任意的时机进行曝光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出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8-5中,在达到任意的时机后,通过控制装置12决定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但也可以通过拍摄装置3C根据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单独地生成读出开始时间,且控制装置12也单独地生成曝光开始时间,以使得拍摄装置3C和控制装置12能够一直以最快帧速率拍摄。另外,拍摄装置一直以最快帧速率进行读出,控制装置12在到达任意时机之后,若到达最近的曝光时机则对管13指示曝光开始。
在上述实施例1-5中,在假定的无线通知延迟较大的情况下,从到达任意时机到曝光开始的时间延长,无法在所希望的时机进行曝光,而存在拍摄失败的可能性,但若像这样,能够将从到达任意时机到曝光开始的最大延迟抑制在最快帧速率的周期(例如若为15fps则为66.6ms左右),并能够防止由延迟引起的拍摄的失败。
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生成白图像,但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8-3等能够避免该问题。
[实施例9-1]
由于上述实施方式是根据同步的多个计时部的各计时信息来进行曝光以及读出的拍摄方式,所以在连续地拍摄多帧时,若在一系列的曝光中计时部的同步精度降低,则存在曝光与读出的时机不匹配的情况。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在开始拍摄序列时使用计时信息采取同步。
具体而言,使放射线控制部121具有若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达到拍摄开始触发时间,则开始动作,并在规定时机进行曝光的功能。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若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的计时信息达到拍摄开始时间,则开始动作,并在规定时机进行读出的功能。
此外,拍摄装置3C执行读出序列的时机预先决定为在控制装置12A执行曝光序列的时机之后。
若像这样,如图54所示,在拍摄装置3C基于计时信息开始读出序列控制,控制装置12A基于计时信息开始曝光序列控制之后,不使用计时信息,进行曝光以及读出。因此,如图55所示,即使在拍摄期间计时信息源装置2、4发生异常,第二计时部39C、126的计时信息分别变动,控制装置12A和拍摄装置3C也能够不受其影响地继续动作。
[实施例9-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3C具备拍摄侧计时部37以及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拍摄侧计时部37不依赖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的动作模式,而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同步。在使用一般的WLAN模块的情况下成为这样的结构。
但是,通过进行WLAN模块的自定义,无需具备拍摄侧计时部37,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在同步模式时也可以使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C同步。
若不具备拍摄侧计时部37,则相应地使用的计时部减少,所以能够削减电路、软件的规模或使其简化。
此外,在这里,对拍摄装置3C不具备拍摄侧计时部3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使控制装置12不具备照射侧计时部125,并使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同步。
[实施例9-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高压产生部122接受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并决定拍摄序列开始时间,但存在根据高压产生部122的式样、系统结构,在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的发送时需要装置、布线的改修,并花费开发成本的情况。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以外的代替触发用于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决定。
作为代替触发,考虑在下述(1)~(3)中举出的情况。
(1)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
(2)曝光开关的第二级被按下
(3)通过控制台14、拍摄装置3、控制装置12或者曝光开关15a等的UI受理了用户的指示
然而,从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到第二级被按下的时间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变动。另外,在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之后,高压产生部122完成照射准备需要完成管13中的旋转阳极的旋转上升(Rotor up),但旋转上升时间也根据条件而变动。因此,在将上述(1)作为代替触发的情况下,无法预测从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到照射准备完成的时间,并会新产生无法确定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如以下那样进行上述的连续拍摄的流程中的过程6~11有效。此外,直到过程5和过程12以下的流程与上述的流程相同。另外,省略在上述说明中记载的补充等。
(过程6)
控制装置12若检测出曝光开关的第一级的按下(接收拍摄开始信号),将传达该内容的指令发送至拍摄装置3。
(过程7)
拍摄装置3若接收指令,则迁移至可拍摄状态。
之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等待第二计时部39、126将各个第二计时信息更新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
若第二计时部39、126的计时信息的更新完成,则拍摄装置3计算对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39的计时信息加上存储部35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35,并且发送至控制装置12。
上述为拍摄装置3向控制装置12发送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结构,但控制装置12也可以计算在双方更新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上加上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6并且发送至拍摄装置3的结构。
(过程8)
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在相互的同步完成之后,继续判定是否取得同步。
另外,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在从高压产生部122向控制部121发送了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之后检测出在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的同步完成的时刻到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开始期间同步失败,则在从该时刻到至少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开始期间使第二计时部39、126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之后返回到同步模式。此外,在检测出同步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在将第二计时部39、126的计时信息更新为计时部37、125的计时信息之前切换为自由运行模式,能够防止在第二计时部39、126中设置异常值。
(过程9)
另外,控制装置12若从拍摄装置3接收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则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3。而且,基于所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15fps等),生成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
对于曝光开始时间的具体的生成方法而言,例如,将拍摄序列开始时间设为第一帧的曝光开始时间,对于第二帧以后,对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累积加上拍摄周期(=1/帧速率)。在该情况下,第N帧的曝光开始时间=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帧编号N-1)×拍摄周期。
(过程10)
另外,控制部121每当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与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一致,就向高压产生部122发送指示各帧的曝光开始的信号。
高压产生部122每当接收曝光开始的指示的信号,若是可曝光的状态,则进行对管13照射预先设定的照射时间的量的放射线R的控制。即,控制装置12以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成为第一规定值为契机,从管13照射放射线R。
(过程11)
另外,控制部121例如若检测出曝光开关15a的第一级被释放、拍摄帧数达到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最大帧数、接受来自高压产生部122的停止的通知、从拍摄装置3接受停止的通知等拍摄结束事件,则将通知拍摄结束的指令经由通信部124发送至拍摄装置3,并且在该拍摄中不将新的曝光开始指示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即结束该拍摄。
另外,在曝光开关的第二级被按下之后,在高压产生部122的照射准备完成时,需要完成管13中的旋转阳极的旋转上升,但旋转上升时间也根据条件而变动。因此,在将上述(2)作为代替触发的情况下,作为从曝光开关的第二级被按下到照射准备完成的时间,需要设定旋转上升所需时间的最大值,由于用户在从曝光开关的第二级被按下到拍摄开始的期间,要等待相对较长时间,所以产生无法在预期的时机(例如最大吸气时等)开始拍摄的新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也可以按照在以上述(1)为代替触发的情况下的连续拍摄的流程的说明中的“曝光开关的第一级”置换为“曝光开关的第二级”的流程进行连续拍摄。
另外,在将上述(3)设为代替触发的情况下,在曝光开关的第一级、第二级都未经由控制装置12的情况下(曝光开关与管13直接连结的情况下),用户经由控制台14、拍摄装置3、控制装置12或者曝光开关等的UI指示拍摄开始,与将上述(1)设为代替触发的情况相同,存在无法预测从用户操作到照射准备完成的时间,而决定不了曝光开始时间以及读出开始时间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将以上述(1)为触发的情况下的连续拍摄的流程的说明中的“曝光开关的第一级的按下”置换为“通过控制台14、拍摄装置3、控制装置12或者曝光开关15a等的UI进行用户的指示”的流程进行连续拍摄即可。
[实施例9-4]
在上述实施例9-3中,存在在高压产生部122以及管13成为能够曝光的状态为止的期间,生成白图像的问题,但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8-3等能够避免该问题。
[实施例9-5]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9-3中举出的在高压产生部122以及管13成为能够曝光的状态为止的期间,生成白图像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9-3中,根据帧图像的像素来判断白图像的有无,但也可以在控制部121从高压产生部122获得表示曝光中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该信息来判断白图像。
具体而言,使放射线控制部121具有在到达拍摄序列开始时间之后,将最初表示曝光中的时刻的第二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23,并且发送至控制台14或者拍摄装置3的功能。
另外,使拍摄控制部31具有比较存储部35中保存的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和接收到的最初表示照射中的时刻的计时信息,删除未曝光的帧的图像或者在帧图像显示时不使其显示的功能。
若像这样,由于无需根据图像的像素来判定白图像,所以能够减轻拍摄装置3、控制台14中的处理。另外,由此,能够难以在从进行拍摄到在控制台14上显示帧图像的期间产生延迟。
[实施例9-6]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9-3中举出的在高压产生部122以及管13成为能够曝光的状态为止的期间,生成白图像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9-3中,根据帧图像的像素来判断白图像的有无,但也可以对拍摄装置3设置能够测定放射剂量的放射线传感器,在到达拍摄序列开始时间之后,在放射线传感器的测定值超过预先决定出的阈值的情况下,视为开始了第一帧的拍摄,并删除在此以前的帧或者在显示时不进行显示。
若像这样,由于无需根据图像的像素来判定白图像,所以能够减轻拍摄装置3、控制台14中的处理。另外,由此,能够难以在从进行拍摄到在控制台14显示帧图像的期间产生延迟。
[实施例9-7]
在上述实施例9-6中,也可以在放射线传感器的放射线检测精度满足每一帧的最小累积剂量的情况下,每一帧读出放射线传感器的测定值并与阈值进行比较,进一步对传感器值进行初始化并供下一帧使用。
此外,在放射线传感器的放射线检测精度低于每一帧的最小累积剂量的情况下,不按每一帧对测定值进行初始化,而是将累积多帧的剂量的累积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在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视为开始曝光即可。若像这样,能够利用放射线的检测性能较低的廉价的放射线传感器。
[实施例9-8]
在上述实施例9-7中举出的将多帧的剂量的累积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的结构中,在从曝光开关的第一级被按下到第二级被按下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存在放射线传感器长时间未被初始化而是积蓄噪声,而误判断为超过阈值的可能性。
作为该问题的对策,每当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或者帧数就进行初始化即可。
[实施例9-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曝光帧数和读出帧数相等的连续拍摄,但在拍摄系统中,也存在在最初的曝光帧之前,需要未曝光的(仅进行读出的)帧的情况。例如,以使拍摄装置内的温度稳定或者用于图像处理为目的,为了获取未曝光的帧图像,在不对规定的帧数(或者以上)进行曝光而仅进行读出之后,进行曝光以及读出。
在需要这样的未曝光的帧的拍摄系统中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若不适当地控制未曝光的帧和曝光的帧的切换,则存在在获取未曝光的帧时进行曝光,而得不到所希望的图像从而拍摄失败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将上述的连续拍摄的流程中的过程6~16变更为如下述过程6~15那样有效。此外,直到过程5的流程与上述的流程相同。另外,省略上述说明中记载的补充等。
(过程6)
拍摄装置3若完成计时部37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同步化,则移至可拍摄状态。
之后,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等待第二计时部39、126将各个第二计时信息更新为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
在这里,也可以在计时信息的更新在预先决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的情况下,对控制台14等通知同步失败的内容、在控制台14的未图示的显示部等显示同步失败的内容的显示、提示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重新起动、网络设定的确认等故障排除的显示、或者提示通过有线的拍摄的显示等。由此能够在早期从异常恢复。
若第二计时部39、126双方的计时信息的更新完成,则拍摄装置3计算对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39的计时信息加上存储部35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35,并且发送至控制装置12。
上述为拍摄装置3向控制装置12发送拍摄序列开始时间的结构,但也可以为控制装置12计算对双方的更新完成时的第二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加上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等待时间所得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6并且发送至拍摄装置3的结构。
(过程7)
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在相互的同步完成之后,继续判定是否取得同步。
另外,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若检测出从移至可拍摄状态的拍摄装置3和控制装置12双方的同步化完成的时刻到开始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的期间同步失败,则在从该时刻到至少连续拍摄的最后的帧的读出开始期间使第二计时部39、126以自由运行模式动作,之后返回到同步模式。
(过程8)
另外,拍摄装置3基于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帧速率以及每一帧的积蓄时间,生成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
此外,为了避免在读出中被曝光,积蓄时间设为比每一帧的照射时间大。
(过程9)
另外,控制装置12若从拍摄装置3接收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则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23。而且,基于所存储的拍摄序列开始时间和帧速率(15fps等),生成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
(过程10)
另外,拍摄装置3每当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与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一致,就开始放射线检测部32中积蓄的电荷的读出,并生成帧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且,拍摄装置3若完成热身(warm up)所需的帧数的读出(或若结束为了图像处理所需的非曝光帧图像的获取),则对控制装置12通知拍摄的允许。拍摄装置3在曝光允许通知后,也是每当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与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一致,就开始从放射线检测部32的电荷读出,并生成帧图像。
(过程11)
控制装置12的控制部121若检测出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的按下(接收拍摄开始信号),则将传达该内容的信号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并迁移至等待从高压产生部122返回照射准备完成的内容的完成通知信号的待机状态。
高压产生部122若接收拍摄开始信号,则开始照射准备。具体而言,进行向管13输出的电压以及电流的准备、向管13的旋转阳极的旋转开始指示等。
(过程12)
另外,控制部121在接收来自高压产生部122的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和来自拍摄装置的曝光允许通知双方之前,不对高压产生部122指示曝光开始。若接收双方,则在通过通信指令对拍摄装置通知照射准备完成之后,每当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与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一致,就向高压产生部122发送指示各帧的曝光开始的信号。
高压产生部122每当接收曝光开始的指示的信号,则进行对管13照射预先设定的照射时间的量的放射线R的控制。即,控制装置12以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6的计时信息成为第一规定值为契机,从管13照射放射线R。
(过程13)
另外,控制部121例如若检测出曝光开关15a的第二级被释放、拍摄帧数达到存储部123中存储的最大帧数、接受来自高压产生部122的停止的通知、从拍摄装置3接受停止的通知等拍摄结束事件,则将通知拍摄结束的指令经由通信部124发送至拍摄装置3,并且在该拍摄中不将新的曝光开始指示发送至高压产生部122。即结束该拍摄。
对于最大帧数而言,可以在存储部123中存储固定值,也可以将通过控制台14输入的值发送至控制装置12,并存储至存储部123。
(过程14)
另外,拍摄装置3在从控制装置12接收到照射准备完成通知信号之后每当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与各帧的读出开始时间一致,就开始放射线检测部32中积蓄的电荷的读出,并生成帧图像的图像数据。
(过程15)
而且,拍摄装置3例如若检测出从控制装置12接收到通知拍摄结束的指令、拍摄帧数达到存储部35中存储的最大帧数等拍摄结束事件,则结束该拍摄。
[实施例10-1]
上述实施方式是控制装置12A与拍摄装置3通过无线连接并进行连续拍摄的方式,但在拍摄装置3的连接方式为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切换为难以受到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的精度降低的影响、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的振荡器的频率的误差的影响的方法。
具体而言,通过照射线控制装置12,生成各帧的曝光开始时机和读出开始时机,并通过专用线对拍摄装置3通知读出开始时机,并且在各帧的曝光开始时机对管13指示曝光开始。
而且,拍摄装置3在各帧的读出开始时机开始读出。
此外,也可以使拍摄装置3具有检测连接方式的功能,在检测出通过有线电缆的连接的情况下选择在这里说明的有线连续拍摄,并在检测出与有线电缆的非连接的情况下选择上述的连续拍摄方法。
若像这样,用户的操作减少,用户可用性提高。
[实施例10-2]
上述实施方式是进行无线连续拍摄的方式,但也可以将帧数设为一个。若像这样,由于能够通过共用的控制应对无线静止图像拍摄,所以能够通过控制的共用化抑制开发成本。
另一方面,在进行无线静止图像拍摄时,通过切换为难以受到计时部的精度降低的影响、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的振荡器的频率的误差的影响的方法(例如AeroDR中的SRM拍摄、AeroSync拍摄等),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无线静止图像拍摄。
另外,若使控制台14具有根据选择出的量级为无线静止图像还是无线连续,来切换对拍摄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2指示的拍摄方法的功能,则用户的操作减少,用户可用性提高。
[实施例11-1]
能够将放射线图像的动态的变化和生物体信息的动态的变化匹配地显示,或通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解析,更加细致地掌握被检体S的状态。
例如,在被检体S佩戴有脉搏血氧计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拍摄被检体S的胸部的动态图像,从脉搏血氧计获得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数的信息,并从动态图像获得肺换气功能信息。通过对该两者的信息综合解析,能够对呼吸功能的时间的变化进行评价。
但是,通常,由于如脉搏血氧计这样的测量生物体信息的设备和放射线系统是独立的装置,且以各自所具有的振荡器动作,所以在计时信息上产生偏差。假设,在分别安装有频率允许偏差±100ppm的振荡器的情况下,每小时最大产生720ms(60秒×60分×±0.01%=±360ms,一个设备为+360ms,另一个设备为-360ms的情况下)的差值。在该情况下,存在若在准确地对准两者的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后在经过1小时之后拍摄30fps的动态图像,则动态图像与生物体信息的偏差最大约为22帧,而不适合以帧为单位的生物体功能的显示、解析的问题。
如今,各种设备都支持通过无线LAN的通信功能。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也可以将生物体测量设备6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连接,并基于来自计时信息源装置2、4的第一计时信息所包含的第一计时信息,使拍摄系统100与生物体测量设备6同步。
具体而言,使拍摄系统100具有将各帧图像与对应的计时器时间建立关联并保存的功能。例如,将各帧的曝光开始时间、曝光结束时间、读出开始时间(时间戳)建立关联。
另外,使生物体测量设备6具有将对生物体信息取样的时刻的计时信息与各取样值建立关联并保存的功能。
若像这样,通过向将放射线图像和生物体信息综合并进行解析以及显示的设备发送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以及生物体信息,并将帧图像和生物体信息的取样值根据分别与其建立有关联的计时信息同时再生,从而能够抑制时间上的偏差地显示两者的信息随时间的变化。
另外,不光能够进行显示,还能够使用两者的计时信息,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发生了什么样的生物体变化。
此外,不光是连接计时信息源装置2、4和生物体测量设备6这2个设备,也能够连接3个以上的设备。
另外,不光是无线LAN,也可以以IEEE1588、NTP、无线电时钟等来采取同步。
另外,也可以选择无线LAN的频带。若像这样,例如,在想要配合的生物体测量设备6(脉搏血氧计等)只支持2.4GHz频带的WLAN的情况下,通过使拍摄系统100的无线LAN的频带匹配2.4GHz就能够应对。
另外,也可以预先将具有与拍摄系统100连接的可能性的其它设备和使用频带的一览保存至控制台14等,在其它设备经由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连接时,参照所保存的一览,来变更拍摄装置3与控制装置12的使用频带。若像这样,无需用户意识使用频带,或无需用于切换的操作,从而用户可用性提高
另外,若使用TSF,能够以数十~数百μs量级的精度取得设备的同步。例如在以30fps拍摄动态图像的情况下,拍摄周期为33.3ms,能够将时间的偏差抑制为小于1帧。因此,能够以帧为单位,进行放射线帧图像与生物体信息取样值在时间轴上的关联,而能够以更高精度进行显示以及解析。
[实施例11-2]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11-1中举出的通常生物体测量设备和放射线系统是独立的装置,并以各自所具有的振荡器动作,而在计时信息上产生偏差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11-1中,将生物体测量设备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连接,并使用此时的TSF来采取同步,但在无线LAN模块中,也存在从模块外部利用TSF读不出计时信息的情况。
在生物体测量设备中,采用那样的无线LAN模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无线LAN模块的改造、替换、或者硬件的修正,对应地需要大量的开发期间和费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选择IEEE1588、NTP等能够安装于更普通的软件上的同步方式,但若在放射线连续拍摄的曝光和读出时机控制中使用NTP,则存在时间精度不足,而拍摄失败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将一个设备使用NTP,将另一个设备使用如WLAN的TSF那样的不同的同步方式,则时间戳值的定义不同,存在无法根据两者的结果的时间进行显示或者解析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7所示,也可以并用2个同步方法。
具体而言,由于在拍摄系统100内,自身的控制需要高精度的时间管理,所以以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方式(WLAN的TSF等)采取同步,在对帧图像等的结果添加时间戳时,使用一般的时间同步方式的时间。
另一方面,自身的控制不需要高精度的时间管理的生物体测量设备6(脉搏血氧仪等)在对心率等的结果添加时间戳时,使用一般的时间同步方式的时间。
若像这样,不用对生物体测量设备6等外部设备的硬件进行改造,就能够将拍摄系统100的帧图像和生物体测量设备6的取样值在时间轴上建立关联。
[实施例11-3]
针对上述实施例11-1中举出的通常生物体测量设备和放射线系统是独立的装置,并以各自所具有的振荡器动作,而在计时信息上产生偏差的课题,在上述实施例11-1中,将生物体测量设备与计时信息源装置2、4连接,但在预先未决定要同步的生物体测量设备的情况下,由于未决定在生物体测量设备中能够使用的同步方式,所以存在在拍摄系统中未决定用于时间戳的基准时间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8所示,也可以预先连接有进行多个基准时间的关联的桥接设备7。
各设备(生物体测量设备6、拍摄系统)以各自可使用的基准时间对检查结果添加时间戳。
桥接设备7例如通过TSF、NTP、IEEE1588同步,并保存各个基准时刻的组合列表(例如,以10msec间隔,将3个基准时刻的组合添加至列表)。
各模态将带有时间戳的检查结果发送至桥接设备,桥接设备将时间戳改写为任意的一个基准时间,并发送至控制台。此外,各模态也可以将检查结果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14询问桥接设备。
若像这样,即使在预先未决定配合的生物体测量设备6的情况下,也能够构建在时间轴上关联多个设备的拍摄系统。
[实施例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为能够变更帧速率的情况下,若帧速率变化,则由于1帧图像中的暗电荷量变化,所以需要根据帧速率切换图像处理所使用的修正表再进行修正处理。
然而,希望通过拍摄装置3读出的帧图像能够尽可能不延迟地显示在控制台14上。若像这样,用户能够在早期阶段判断在拍摄期间的被检体S的体位异常等,并中断/重新开始拍摄,并能够抑制被照射量。
但是,在帧速率可变的情况下,考虑拍摄装置3从存储部35中读出与帧速率相应的修正表并进行修正处理的结构,但在这样的结构中,存在拍摄装置3中的处理过度花费时间,直到在控制台14上显示图像为止的时间的延迟增加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拍摄装置3,将各帧图像与掌握在时间上邻接的帧图像间的时间的信息(时间戳)建立关联并保存。
例如,将各帧图像的读出开始时间(同步计时信息)、各帧图像的读出结束时间(同步计时信息)与各帧图像建立关联并保存。
而且,在拍摄装置3中不进行与帧速率相应的修正处理,对各帧图像仅添加时间戳,并发送至控制台14。
在控制台14中,基于接收到的时间戳,导出各帧图像间的时间间隔,并以导出的时间间隔按照各帧图像顺序显示图像。此时所显示的图像未实施图像处理,但对于重新拍摄的判断足够了。
在显示之后(或,在CPU处理性能有余力的情况下同时并行地),根据导出的各帧图像间的时间间隔选择修正表,并进行修正处理。
若像这样,由于拍摄装置3中的处理成为最小限度,所以能够不将通过拍摄装置3读出的帧图像延迟地显示于控制台14。因此,用户能够在较早的阶段发现在拍摄期间的被检体S的体位异常等,并中断或重新进行拍摄,并能够抑制被检体S的被照射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中,以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2A、控制台14都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连接,也可以仅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放射线控制装置12、12A连接,或仅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连接。
由于照射装置1是照射放射线的装置,所以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装置12、12A直接连接,则能够更加正确地控制放射线照射的时机。
另一方面,由于控制台14是控制拍摄系统100整体的装置,所以若将计时信息源装置2、4与控制台14直接连接,则能够通过控制台14高效地进行同步确认等处理。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放射线拍摄系统;1…放射线照射装置;12、12A…放射线控制装置;12a…计时控制单元;121…放射线控制部;122…高压产生部;123…存储部;124…通信部;125…照射侧计时部;126…第二照射侧计时部;127…显示部;13…放射线管;14…控制台;15…操作部、操作面板;15a…曝光开关;16…通信模块;2…接入点(计时信息源装置);21…通信部;22…计时器;3、3A、3B、3C、3D…拍摄装置;3a…计时控制单元;3b…操作按钮;31、31A…拍摄控制部;32…放射线检测部;33…扫描驱动部;34…读出部;35…存储部;35…存储部;36…通信部;36a…天线;36b…连接器;37、37A…拍摄侧计时部;38…电池;39、39A…第二拍摄侧计时部;39B…存储器;39D…第二拍摄侧计时部;4…计时信息源装置;5…网络设备;5…其它装置;6…生物体测量设备;7…桥接设备;R…放射线;S…被检体。

Claims (17)

1.一种放射线拍摄系统,具备:
放射线控制装置,控制由放射线照射装置进行的放射线照射;
放射线拍摄装置,能够通过用于与上述放射线照射取得同步的多个同步方法进行同步;
拍摄方法选择单元,选择拍摄方法;以及
同步方法选择单元,基于由上述拍摄方法选择单元选择出的拍摄方法,来选择上述同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具备计时部和振荡器,
上述同步方法包含第一同步方法和第二同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同步方法不易受到上述计时部的精度降低的影响或者上述振荡器的频率的误差的影响,上述第二同步方法与上述第一同步方法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第一同步方法基于从上述放射线控制装置向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定时通知来进行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第二同步方法基于上述放射线控制装置所具备的第一计时部的计时信息和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所具备的第二计时部的计时信息来进行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计时信息是时刻信息、脉冲、计数、计时器时间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在上述第二同步方法中,为了使上述第一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与上述第二计时部的计时信息一致,而使用IEEE802.11的时刻同步功能、NTP、IEEE1588、无线电时钟以及GPS中的任意一个时刻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和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能够通过无线进行通信或者通过有线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的选择中至少包含静止图像拍摄或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的串行拍摄的拍摄模式的选择,
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一同步方法,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串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二同步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包含无线静止图像拍摄和无线串行拍摄,其中,在上述无线静止图像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放射线图像,在上述无线串行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
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无线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一同步方法,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无线串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二同步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包含无线静止图像拍摄和无线串行拍摄,其中,在上述无线静止图像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放射线图像,在上述无线串行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
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无线静止图像拍摄或者上述无线串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二同步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包含有线串行拍摄和无线串行拍摄,其中,在上述有线串行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有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在上述无线串行拍摄中,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
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有线串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一同步方法,在上述拍摄方法是上述无线串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同步方法选择单元选择上述第二同步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具备放射线检测元件,
上述第一同步方法从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向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通知上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信号的读出开始定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选择单元基于拍摄订单信息来选择上述拍摄方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具备检测部,上述检测部检测有线电缆的连接状态,
上述拍摄方法选择单元基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有线电缆的连接状态来选择上述拍摄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拍摄方法选择单元在连接有上述有线电缆的情况下,选择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有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的有线串行拍摄,在未连接上述有线电缆的情况下,选择通过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与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的无线通信生成一张以上的放射线图像的无线串行拍摄。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拍摄系统,其中,
上述放射线拍摄装置是回诊车。
17.一种放射线拍摄方法,具备:
选择拍摄方法的步骤;以及
基于上述选择出的拍摄方法,来选择用于取得由放射线照射装置进行的放射线照射和放射线拍摄装置的同步的多个同步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03899.8A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Pending CN1171797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6482 2018-03-23
JP2018056482A JP6992638B2 (ja) 2018-03-23 2018-03-23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8056477A JP2019166107A (ja) 2018-03-23 2018-03-23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8-056477 2018-03-23
CN201910217019.4A CN110292389B (zh)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19.4A Division CN110292389B (zh)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791A true CN117179791A (zh) 2023-12-08

Family

ID=6798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19.4A Active CN110292389B (zh)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CN202311003899.8A Pending CN117179791A (zh)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19.4A Active CN110292389B (zh) 2018-03-23 2019-03-21 放射线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10939890B2 (zh)
CN (2) CN110292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0518B2 (ja) * 2018-02-15 2022-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1484281B2 (en) * 2019-05-10 2022-11-01 Konica Minolta, Inc. Radiation image imag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7207222B2 (ja) * 2019-08-02 2023-01-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発生制御装置、放射線発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GB2591097B (en) * 2020-01-14 2023-05-03 Elekta ltd Signal transmitter for a radiotherapy device
JP7501456B2 (ja) * 2021-06-17 2024-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端末
JP2023002241A (ja) * 2021-06-22 2023-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放射線撮影装置、コンソール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0597A (ja) * 1998-09-25 2000-04-07 Toshiba Iyo System Engineering Kk 放射線画像撮像装置
JP2006305106A (ja) 2005-04-28 2006-11-09 Canon Inc X線撮影装置
JP4684747B2 (ja) 2005-05-31 2011-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発生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127492B2 (ja) 2008-02-08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x線透視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ユニット間の同期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081960A (ja) 2008-09-29 2010-04-15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10398A (ja) * 2010-11-22 2012-06-1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診断支援情報生成システム
JP5404587B2 (ja) 2010-12-03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754171B2 (ja) * 2011-02-28 2015-07-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US8956045B2 (en) 2011-09-30 2015-02-17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5882670B2 (ja) * 2011-10-20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JP2013094174A (ja) * 2011-10-27 2013-05-20 Toshiba Corp X線診断システム
JP5558538B2 (ja) 2011-12-08 2014-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649635B2 (ja) 2012-11-02 2015-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551802B2 (ja) * 2013-02-20 2014-07-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JP5925245B2 (ja) 2014-05-19 2016-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x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2389A (zh) 2019-10-01
US20190290237A1 (en) 2019-09-26
CN110292389B (zh) 2023-09-05
US11627930B2 (en) 2023-04-18
US20230081838A1 (en) 2023-03-16
US20210145394A1 (en) 2021-05-20
US10939890B2 (en)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2389B (zh) 放射线拍摄系统
JP2019166107A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7200520B2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RU2634629C2 (ru) Система 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излучения,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ею и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имеющий сохраненную на нем программу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управления
JP2024114935A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照射装置
JP7517484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7416039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方法
JP7343005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11957500B2 (en) Radiography device, radiation device, radiography system, and mobile radiography system
JP7251088B2 (ja) 放射線撮影制御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JP7501456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端末
JP2018019147A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