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5439B -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5439B
CN117175439B CN202311453291.5A CN202311453291A CN117175439B CN 117175439 B CN117175439 B CN 117175439B CN 202311453291 A CN202311453291 A CN 202311453291A CN 117175439 B CN117175439 B CN 117175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ble
fixing
auxiliar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32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5439A (zh
Inventor
钱玉龙
颜学超
洪凯坚
武智鑫
陈琳
范秀佳
谭颖诗
李伟军
雷永波
谢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32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5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5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5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5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5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应用于狭小电井内敷设电缆,包括安装主梁、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伸缩固定组件、分支器、电缆固定组件、分支电缆疏线组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和翻转式支撑台,安装主梁上开设有安装开口,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安装主梁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开槽,第二固定板设置在安装主梁的侧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电缆进行切割安装分支器时,由于电缆自身的重量过大,在将下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时,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住宅建造完成后,施工方需要在高层住宅的电气竖井内敷设电缆,以供各层居民的日常用电,首先在电气竖井的顶端安装卷扬机,通过卷扬机将位于电气竖井底端的电缆从下而上的拉至电气竖井的顶层,使电缆竖直在电气竖井内,然后再由施工方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对电缆安装分支器,并在分支器上安装分支电缆,最后将分支电缆与每一层的分线箱进行连接,实现对住宅楼内各户的用电管路的敷设。
在对每层楼安装分支电缆的过程中,为了工作的安全进行,需要在电气竖井内安装工作平台以供施工员在电气竖井内进行施工,通过专用刀具将电缆一分为二,并将两段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最后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并将分支电缆与分线箱进行连接。
然而在对电缆进行切割安装分支器时,由于电缆自身的重量过大,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下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而且由于电气竖井内的空间狭小,并不能同时让多个施工员同时进入,无法多人互相协助进行安装,并且在安装时稍有不慎没能抓住下方的电缆,电缆自然落下会对电缆自身造成很大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电缆进行切割安装分支器时,由于电缆自身的重量过大,在将下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时,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应用于狭小电井内敷设电缆,包括安装主梁、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伸缩固定组件、分支器、电缆固定组件、分支电缆疏线组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和翻转式支撑台,所述安装主梁上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开槽,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开槽,所述伸缩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安装开口内,所述分支器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所述电缆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所述电缆固定组件用于对切割成两段的电缆进行固定,所述分支电缆疏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后的上方电缆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后的下方电缆进行移动,所述翻转式支撑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伸缩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所述安装开口内;
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
摩擦板,所述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壁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齿槽板,所述齿槽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齿槽板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分支器的上方;
第一固定钩,所述第一固定钩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上;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分支器的下方;
第二固定钩,所述第二固定钩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侧壁上。
所述分支电缆疏线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的侧壁上;
辅助转辊,所述辅助转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内,所述辅助转辊上开设有限位滑槽;
插板,所述插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壁;
插销,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插销贯穿所述插板。
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
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贯穿所述第一移动块;
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侧壁上;
第一夹持主板,所述第一夹持主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
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夹持主板固定连接;
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主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电动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一夹持主板;
第一夹持副板,所述第一夹持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缸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一夹持主板和所述第一夹持副板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摩擦垫。
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包括;
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
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贯穿所述第二移动块;
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侧壁上;
第二夹持主板,所述第二夹持主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
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夹持主板固定连接;
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主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电动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主板;
第二夹持副板,所述第二夹持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缸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二夹持主板和所述第二夹持副板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所述翻转式支撑台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转杆和限位管,所述支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并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用通口;
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第六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转杆固定连接;
第三电动缸,所述第三电动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电动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插入所述支撑板的所述限位管内。
还包括第一辅助挂具和第二辅助挂具,所述第一辅助挂具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钩上,所述第二辅助挂具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钩上。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了上述的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电气竖井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板的作用下,使固定柱从安装主梁的安装开口内伸出,将设置在第三固定板上的摩擦板顶在电气竖井内两端的侧壁上,使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
S2、在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后,启动第六驱动电机带动支撑板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进行转动,使支撑板平行于安装主梁,然后启动第三电动缸将伸缩杆插入支撑板的限位管内,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固定,此时施工员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支撑板的固定用通口上,即可在支撑板上进行安全的移动;
S3、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首先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带动电缆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先松开对电缆的夹持固定,上升的一段距离的电缆落下,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位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直线长度,在预留电缆完成后,将电缆从中间切开,然后分别将下方的电缆和上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
S4、在将两段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后,在分支器上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一辅助挂具,在分支器下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二辅助挂具,将安装有第一辅助挂具的电缆挂在第一固定钩上对上方的电缆进行固定,将安装有第二辅助挂具的电缆挂在第二固定钩上对下方的电缆进行固定;
S5、在将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钩和第二固定钩上后,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然后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将多条分支电缆放在辅助转辊的限位滑槽内,再通过插板对各条分支电缆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插销对插板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电气竖井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固定柱从安装主梁内伸出,将摩擦板顶在电气竖井的内侧壁上,进而将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
2、本发明中,启动第六驱动电机,对支撑板的方向进行调整,使支撑板平行于安装主梁,然后启动第三电动缸,使第三电动缸的伸缩杆插入支撑板的限位管内,对支撑板进行固定,进而使施工员可以在支撑板上进行电缆的敷设,施工员可以将安全带的挂钩挂在支撑板的固定用通口上,进一步提升施工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3、本发明中,开始敷设电缆时,首先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带动电缆向上提升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的下方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松开对电缆上方的夹持,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的上方进行夹持固定,使位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直线长度,预留一段电缆的长度以方便将电缆裁成两段安装在分支器上,并且预留的一段电缆长度还便于对电缆进行二次切割(电缆的接口处因长期使用和风化作用,使外部的保护层老化脱落,里面的线路暴露在外面,需要将这一段暴露在外面的线路进行切割,然后重新将电缆接在分支器上);
4、本发明中,在预留电缆完成后,将电缆从中间切开,然后分别将下方的电缆和上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在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分别对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的夹持固定下,施工员只需要对很短的一部分电缆进行移动,因此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然后将第一辅助挂具安装在上方的电缆上,并将第一辅助挂具挂在第一固定钩上,将第二辅助挂具安装在下方的电缆上,并将第二辅助挂具挂在第二固定钩上,对分支器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进行辅助固定,以防止进入电气竖井内大风带动电缆产生大幅度的晃动,使电缆从分支器上脱离;
5、本发明中,在将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后,将分支电缆从分支电缆疏线组件中穿过,并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上,通过辅助转辊和插板对分支电缆进行固定,并通过辅助转辊上开设的限位滑槽对每一根分支电缆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排列限位,便于后期电路故障时,施工员可以快速的对分支电缆进行检修。
因此,本装置对比现有技术,可以让施工员在狭小电井内进行省时省力的电缆敷设,并且降低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便于后期对电缆的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主梁、分支器、伸缩固定组件、电缆固定组件和分支电缆疏线组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伸缩固定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支器、电缆固定组件、分支电缆疏线组件、第一辅助挂具和第二辅助挂具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支电缆疏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缆固定组件、第一辅助挂具和第二辅助挂具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翻转式支撑台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辅助移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翻转式支撑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主梁;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分支器;5、第一驱动电机;6、固定柱;7、第三固定板;8、摩擦板;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齿槽板;12、第一安装板;13、第一固定钩;14、第二安装板;15、第二固定钩;16、第一固定架;17、辅助转辊;18、插板;19、插销;20、第一螺杆;21、第二驱动电机;22、第一移动块;23、第二固定架;24、第一夹持主板;25、第三驱动电机;26、第一电动缸;27、第一夹持副板;28、第一摩擦垫;29、第二螺杆;30、第四驱动电机;31、第二移动块;32、第三固定架;33、第二夹持主板;34、第五驱动电机;35、第二电动缸;36、第二夹持副板;37、第二摩擦垫;38、支撑板;39、第六驱动电机;40、第三电动缸;41、第一辅助挂具;42、第二辅助挂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应用于狭小电井内敷设电缆,包括安装主梁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伸缩固定组件、分支器4、电缆固定组件、分支电缆疏线组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和翻转式支撑台,安装主梁1上开设有安装开口,第一固定板2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固定板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开槽,第二固定板3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第二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开槽,伸缩固定组件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分支器4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电缆固定组件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电缆固定组件用于对切割成两段的电缆进行固定,分支电缆疏线组件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第一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限位开槽内,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后的上方电缆进行移动,第二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第二限位开槽内,第二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后的下方电缆进行移动,翻转式支撑台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
伸缩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固定柱6、第三固定板7和摩擦板8,第一驱动电机5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5上,固定柱6滑动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第三固定板7设置在固定柱6的侧壁上,摩擦板8设置在第三固定板7的侧壁上;
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和齿槽板11,主动齿轮9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10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从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9相互啮合,齿槽板11设置在固定柱6的侧壁上,并且齿槽板11与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
在将本装置整体挪入电气竖井内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9进行转动,通过与主动齿轮9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的齿槽板11的作用下,使固定柱6从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伸出,将设置在第三固定板7上的摩擦板8顶在电气竖井内两端的侧壁上,使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
电缆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2、第一固定钩13、第二安装板14和第二固定钩15,第一安装板12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安装板12位于分支器4的上方,第一固定钩13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2的侧壁上,第二安装板14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第二安装板14位于分支器4的下方,第二固定钩15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4的侧壁上;
将安装有第一辅助挂具41的电缆挂在第一固定钩13上对上方的电缆进行固定,将安装有第二辅助挂具42的电缆挂在第二固定钩15上对下方的电缆进行固定,防止进入电气竖井内大风带动电缆产生大幅度的晃动,使电缆从分支器4上脱离。
分支电缆疏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16、辅助转辊17、插板18和插销19,第一固定架16设置在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辅助转辊1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6内,辅助转辊17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插板18贯穿第一固定架16的侧壁,插销19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6的侧壁上,并且插销19贯穿插板18;
在将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钩13和第二固定钩15上后,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然后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将多条分支电缆放在辅助转辊17的限位滑槽内,再通过插板18对各条分支电缆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插销19对插板18进行固定,便于后期电路故障时,施工员可以快速的对分支电缆进行对应的检修。
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20、第二驱动电机21、第一移动块22、第二固定架23、第一夹持主板24、第三驱动电机25、第一电动缸26和第一夹持副板27,第一螺杆20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限位开槽内,第二驱动电机2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侧壁上,并且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20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块22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限位开槽内,第一螺杆20螺纹贯穿第一移动块22,第二固定架23设置在第一移动块22的侧壁上,第一夹持主板24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架23上,第三驱动电机25设置在第二固定架23的侧壁上,并且第三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与第一夹持主板24固定连接,第一电动缸26设置在第一夹持主板24的侧壁上,并且第一电动缸26的伸缩杆贯穿第一夹持主板24,第一夹持副板27设置在第一电动缸26的伸缩杆上,并且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摩擦垫28;
在本装置不使用时,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处于垂直于安装主梁1的状态,在使用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1对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的方向进行调节,使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处于平行于安装主梁1的状态,同时这样做便于将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移动至电缆的两侧,此时启动第一电动缸26带动第一夹持副板27向着第一夹持主板24的方向进行移动,将电缆固定在第一夹持主板24和第一夹持副板27之间,此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25带动第一螺杆20进行转动,在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限位开槽的限位作用下,使第一移动块22在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限位开槽内进行竖直的移动,以此带动电缆进行高度的调节;
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29、第四驱动电机30、第二移动块31、第三固定架32、第二夹持主板33、第五驱动电机34、第二电动缸35和第二夹持副板36,第二螺杆29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第二限位开槽内,第四驱动电机30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第四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杆29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块31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第二限位开槽内,第二螺杆29螺纹贯穿第二移动块31,第三固定架32设置在第二移动块31的侧壁上,第二夹持主板33转动设置在第三固定架32上,第五驱动电机34设置在第三固定架32的侧壁上,并且第五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二夹持主板33固定连接,第二电动缸35设置在第二夹持主板33的侧壁上,并且第二电动缸35的伸缩杆贯穿第二夹持主板33,第二夹持副板36设置在第二电动缸35的伸缩杆上,并且第二夹持主板33和第二夹持副板3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摩擦垫37;
本装置同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的操作一样,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首先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带动电缆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先松开对电缆的夹持固定,上升的一段距离的电缆落下,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位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直线长度,预留一段电缆的长度以方便将电缆裁成两段安装在分支器4上,并且预留的一段电缆长度还便于对电缆进行二次切割。
翻转式支撑台包括支撑板38、第六驱动电机39和第三电动缸40,支撑板38的侧壁上设置有转杆和限位管,支撑板38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并且支撑板38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用通口,第六驱动电机39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侧壁上,并且第六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与支撑板38的转杆固定连接,第三电动缸40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第三电动缸40的伸缩杆贯穿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插入支撑板38的限位管内;
在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后,启动第六驱动电机39带动支撑板38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进行转动,使支撑板38平行于安装主梁1,然后启动第三电动缸40将伸缩杆插入支撑板38的限位管内,对支撑板38进行限位固定,此时施工员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支撑板38的固定用通口上,即可在支撑板38上进行安全的移动;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通过对支撑板38方向的调节,可以避免他人对电缆进行破坏,即本装置只有施工员可以启动第六驱动电机39,将支撑板38调节到与安装主梁1平行的状态,在敷设完电缆后支撑板38一直处于与安装主梁1垂直的状态,他人无法通过站在支撑板38上对电缆进行破坏。
还包括第一辅助挂具41和第二辅助挂具42,第一辅助挂具41设置在第一固定钩13上,第二辅助挂具42设置在第二固定钩15上;
在将两段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后,在分支器4上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一辅助挂具41,在分支器4下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二辅助挂具42。
综上所述,本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电气竖井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9进行转动,通过与主动齿轮9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的齿槽板11的作用下,使固定柱6从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伸出,将设置在第三固定板7上的摩擦板8顶在电气竖井内两端的侧壁上,使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
在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后,启动第六驱动电机39带动支撑板38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进行转动,使支撑板38平行于安装主梁1,然后启动第三电动缸40将伸缩杆插入支撑板38的限位管内,对支撑板38进行限位固定,此时施工员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支撑板38的固定用通口上,即可在支撑板38上进行安全的移动;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首先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带动电缆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先松开对电缆的夹持固定,上升的一段距离的电缆落下,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位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直线长度,预留一段电缆的长度以方便将电缆裁成两段安装在分支器4上,并且预留的一段电缆长度还便于对电缆进行二次切割,在预留电缆完成后,将电缆从中间切开,然后分别将下方的电缆和上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
在将两段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后,在分支器4上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一辅助挂具41,在分支器4下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二辅助挂具42,将安装有第一辅助挂具41的电缆挂在第一固定钩13上对上方的电缆进行固定,将安装有第二辅助挂具42的电缆挂在第二固定钩15上对下方的电缆进行固定,防止进入电气竖井内大风带动电缆产生大幅度的晃动,使电缆从分支器4上脱离;
在将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钩13和第二固定钩15上后,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然后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将多条分支电缆放在辅助转辊17的限位滑槽内,再通过插板18对各条分支电缆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插销19对插板18进行固定,便于后期电路故障时,施工员可以快速的对分支电缆进行对应的检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应用于狭小电井内敷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主梁(1),所述安装主梁(1)上开设有安装开口;
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开槽;
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开槽;
伸缩固定组件,所述伸缩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
分支器(4),所述分支器(4)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
电缆固定组件,所述电缆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所述电缆固定组件用于对切割成两段的电缆进行固定;
分支电缆疏线组件,所述分支电缆疏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
第一辅助移动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前的上方电缆进行移动;
第二辅助移动组件,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切断前的下方电缆进行移动;
翻转式支撑台,所述翻转式支撑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
所述伸缩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上;
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所述安装开口内;
第三固定板(7),所述第三固定板(7)设置在所述固定柱(6)的侧壁上;
摩擦板(8),所述摩擦板(8)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7)的侧壁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
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从动齿轮(10)与所述主动齿轮(9)相互啮合;
齿槽板(11),所述齿槽板(1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6)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齿槽板(11)与所述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
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2)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2)位于所述分支器(4)的上方;
第一固定钩(13),所述第一固定钩(1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2)的侧壁上;
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二安装板(14)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14)位于所述分支器(4)的下方;
第二固定钩(15),所述第二固定钩(15)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4)的侧壁上;
所述分支电缆疏线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架(16),所述第一固定架(16)设置在所述安装主梁(1)的侧壁上;
辅助转辊(17),所述辅助转辊(17)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6)内,所述辅助转辊(17)上开设有限位滑槽;
插板(18),所述插板(18)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架(16)的侧壁;
插销(19),所述插销(19)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6)的侧壁上,并且所述插销(19)贯穿所述插板(18);
所述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螺杆(20),所述第一螺杆(20)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
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螺杆(20)固定连接;
第一移动块(22),所述第一移动块(2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所述第一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一螺杆(20)螺纹贯穿所述第一移动块(22);
第二固定架(23),所述第二固定架(23)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侧壁上;
第一夹持主板(24),所述第一夹持主板(24)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23)上;
第三驱动电机(25),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5)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2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夹持主板(24)固定连接;
第一电动缸(26),所述第一电动缸(26)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主板(24)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电动缸(26)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一夹持主板(24);
第一夹持副板(27),所述第一夹持副板(27)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缸(26)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一夹持主板(24)和所述第一夹持副板(27)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摩擦垫(28);
所述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包括;
第二螺杆(29),所述第二螺杆(29)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
第四驱动电机(30),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0)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螺杆(29)固定连接;
第二移动块(31),所述第二移动块(3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所述第二限位开槽内,所述第二螺杆(29)螺纹贯穿所述第二移动块(31);
第三固定架(32),所述第三固定架(32)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块(31)的侧壁上;
第二夹持主板(33),所述第二夹持主板(3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32)上;
第五驱动电机(34),所述第五驱动电机(34)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32)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五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夹持主板(33)固定连接;
第二电动缸(35),所述第二电动缸(35)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主板(3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电动缸(35)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主板(33);
第二夹持副板(36),所述第二夹持副板(36)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缸(35)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二夹持主板(33)和所述第二夹持副板(3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摩擦垫(37);
所述翻转式支撑台包括:
支撑板(38),所述支撑板(38)的侧壁上设置有转杆和限位管,所述支撑板(38)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并且所述支撑板(38)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用通口;
第六驱动电机(39),所述第六驱动电机(39)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六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38)的所述转杆固定连接;
第三电动缸(40),所述第三电动缸(40)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电动缸(40)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侧壁插入所述支撑板(38)的所述限位管内;
还包括第一辅助挂具(41)和第二辅助挂具(42),所述第一辅助挂具(4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钩(13)上,所述第二辅助挂具(4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钩(15)上;
所述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电气竖井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9)进行转动,通过与主动齿轮(9)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的齿槽板(11)的作用下,使固定柱(6)从安装主梁(1)的安装开口内伸出,将设置在第三固定板(7)上的摩擦板(8)顶在电气竖井内两端的侧壁上,使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
S2、在本装置固定在电气竖井内后,启动第六驱动电机(39)带动支撑板(38)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进行转动,使支撑板(38)平行于安装主梁(1),然后启动第三电动缸(40)将伸缩杆插入支撑板(38)的限位管内,对支撑板(38)进行限位固定,此时施工员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支撑板(38)的固定用通口上,即可在支撑板(38)上进行安全的移动;
S3、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首先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带动电缆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二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先松开对电缆的夹持固定,上升的一段距离的电缆落下,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位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第一辅助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移动组件之间的直线长度,在预留电缆完成后,将电缆从中间切开,然后分别将下方的电缆和上方的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
S4、在将两段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后,在分支器(4)上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一辅助挂具(41),在分支器(4)下方的电缆上安装上第二辅助挂具(42),将安装有第一辅助挂具(41)的电缆挂在第一固定钩(13)上对上方的电缆进行固定,将安装有第二辅助挂具(42)的电缆挂在第二固定钩(15)上对下方的电缆进行固定;
S5、在将上方的电缆和下方的电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钩(13)和第二固定钩(15)上后,将分支电缆安装在分支器(4)上,然后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将多条分支电缆放在辅助转辊(17)的限位滑槽内,再通过插板(18)对各条分支电缆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插销(19)对插板(18)进行固定。
CN202311453291.5A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7175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3291.5A CN117175439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3291.5A CN117175439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5439A CN117175439A (zh) 2023-12-05
CN117175439B true CN117175439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93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3291.5A Active CN117175439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543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2525A (ja) * 1995-02-28 1996-09-17 Fujita Corp 同軸ケーブルの分岐器と同軸ケーブルの配設方法
CN112072560A (zh) * 2020-09-29 2020-12-11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超高层竖井电缆空中接力吊运垂直敷设方法
CN115649989A (zh) * 2022-11-02 2023-01-31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铺设设备
CN116853934A (zh) * 2023-07-04 2023-10-10 广东粤明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缆垂直敷设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116937440A (zh) * 2023-08-04 2023-10-24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小断面井管内敷设多路动力电缆的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2525A (ja) * 1995-02-28 1996-09-17 Fujita Corp 同軸ケーブルの分岐器と同軸ケーブルの配設方法
CN112072560A (zh) * 2020-09-29 2020-12-11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超高层竖井电缆空中接力吊运垂直敷设方法
CN115649989A (zh) * 2022-11-02 2023-01-31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铺设设备
CN116853934A (zh) * 2023-07-04 2023-10-10 广东粤明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缆垂直敷设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116937440A (zh) * 2023-08-04 2023-10-24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小断面井管内敷设多路动力电缆的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5439A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75439B (zh) 一种狭小电井内电缆敷设装置及方法
CN111917067B (zh) 调节式桥架电缆机械敷设快速施工工艺
CN218561044U (zh) 一种用于安装模板的作业平台
CN107381397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内电缆快速安全吊装装置
CN213572902U (zh) 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
CN200943440Y (zh) 一种石油钻机顶驱装置用快速插接式导轨
CN212583616U (zh) 一种高效型钻机
CN2126711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拉升吊篮
CN114592429A (zh) 系杆拱桥拱肋及风撑辅助拼接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4886031U (zh) 一种辅助接线的装置
CN220664747U (zh) 一种不锈钢桥架生产用升降座
CN208545939U (zh) 一种建筑装修施工墙面槽内自动安装管卡设备
CN218828877U (zh) 一种风电机组电缆吊挂托架
CN216598843U (zh) 一种梯级式水平弯通
CN215478995U (zh) 一种会议室电器设备用连接线整理装置
CN218732753U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用管线切割装置
CN220673360U (zh) 一种用于直埋式桥架的加强固定装置
CN114277987B (zh) 一种光伏幕墙的安装结构及光伏幕墙
CN218449199U (zh) 一种建筑的电气用线缆引线装置
CN217650773U (zh) 一种倾斜屋顶用吊篮吊装机构
CN220440336U (zh) 一种彩钢瓦屋面光伏电缆通道
CN217760130U (zh) 一种纸面石膏板施工用吊挂装置
CN216976003U (zh) 工程施工架上的管线固定装置
CN209620626U (zh) 一种高效c型钢提升装置
CN216178539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板钻孔夹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