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8789A -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8789A
CN117158789A CN202311222492.4A CN202311222492A CN117158789A CN 117158789 A CN117158789 A CN 117158789A CN 202311222492 A CN202311222492 A CN 202311222492A CN 117158789 A CN117158789 A CN 117158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elf
water
cavity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2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guim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guim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guim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guim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24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8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8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8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壳体、自加热条及控水结构,壳体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及加热腔,注水腔与加热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加热腔用以容纳饮品水杯;自加热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加热腔的内壁、且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导水管,自加热条能在导水管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控水结构用以根据加热腔内的温度控制导水管中的水流量。通过导水管向自加热条注水,自加热条由上至下自发放热,以对饮品水杯加热,在放热一段时间后,控水结构能够控制导水管中的水流量,从而控制自加热条的放热速度,以实现对饮品水杯的加热和长时间的保温。

Description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户外时常常需要携带饮用水,而目前的饮品水杯在户外使用时很难进行长时间的保温,这样人们在长时间外出例如旅游、野餐的时候就很难饮用到热水,因此十分不利于人们的出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人们在户外活动中饮品无法得到长时间保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及加热腔,所述注水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加热腔用以容纳饮品水杯;
自加热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所述导水管,所述自加热条能在所述导水管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以及,
控水结构,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中的水流量。
可选地,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插设于所述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导水管呈弹性设置,且包括处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控水管段;
所述控水结构包括膨胀结构,所述膨胀结构设置于所述注水腔的顶壁上,且对应所述控水管段设置,所述膨胀结构能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以对应的膨胀程度挤压所述控水管段,以控制所述控水管段中的水流量。
可选地,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自加热条一一对应组成注水加热组,所述注水加热组设置多组,且沿所述加热腔的周侧方向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导水管包括多个长导水管及多个短导水管,对应的,多个所述自加热条包括长加热条及短加热条。
可选地,多个所述长加热条与多个所述短加热条呈一一间隔排布,对应的,多个所述短导水管与多个所述长导水管呈一一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盖合所述加热腔。
可选地,所述底盖上设有自加热包,所述自加热包对应所述自加热条的底部设置,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保温隔层,所述保温隔层包覆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及加热腔,所述注水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加热腔用以容纳饮品水杯;
自加热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所述导水管,所述自加热条能在所述导水管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以及,
控水结构,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中的水流量;
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插设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盖合所述加热腔;
所述底盖上设有自加热包,所述自加热包对应所述自加热条的底部设置,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底壁;
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底盖,并向容纳槽内插入自加热条、在底盖上装入自加热包,以使自加热条包覆导水管;
在将饮品水杯插入至加热腔后,盖合所述底盖,以使所述自加热包抵触至所述自加热条;
向所述注水腔内注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饮品水杯装入至所述加热腔后,向所述注水腔内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导水管则将水导入至自加热条中,在水的浸透作用下,所述自加热条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向外放热,以对饮品水杯加热,在所述加热腔中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所述控水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温度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导水管中的水流量,在水流量被控制的前提下,所述自加热条的产热速度也得以被控制,从而由上至下逐渐缓慢放热,以实现对饮品水杯的加热和长时间的保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壳体(局部结构)、导水管、自加热条及自加热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A(膨胀结构未膨胀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A(膨胀结构膨胀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人们在户外时常常需要携带饮用水,而目前的饮品水杯在户外使用时很难进行长时间的保温,这样人们在长时间外出例如旅游、野餐的时候就很难饮用到热水,因此十分不利于人们的出行。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旨在解决人们在户外活动中饮品无法得到长时间保温的问题。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壳体(局部结构)、导水管、自加热条及自加热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A(膨胀结构未膨胀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A(膨胀结构膨胀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包括壳体1、自加热条2及控水结构3,所述壳体1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11及加热腔12,所述注水腔11与所述加热腔12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4,所述加热腔12用以容纳饮品水杯;所述自加热条2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所述导水管4,所述自加热条2能在所述导水管4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所述控水结构3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12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4中的水流量。
其中,需要解释的是,所述控水结构3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12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4中的水流量,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在加热腔1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在导水管4上设置流量控制阀,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能够实现根据温度的高度控制水流量的大小;所述自加热条2遇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以实现放热,其具体结构一般包括外包装网及填料,填料可以为多种材质,例如可以包括氧化钙、铝粉、碳酸氢钠、硅藻土、焦炭粉等,所述自加热条2呈条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水由上至下逐渐浸透所述自加热条2的过程中,所述自加热条2能逐渐放热,直至整个所述自加热条2反应完毕,其反应时长根据导水管4的导水流速而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饮品水杯装入至所述加热腔12后,向所述注水腔11内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导水管4则将水导入至自加热条2中,在水的浸透作用下,所述自加热条2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向外放热,以对饮品水杯加热,在所述加热腔12中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所述控水结构3能够根据不同的温度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导水管4中的水流量,在水流量被控制的前提下,所述自加热条2的产热速度也得以被控制,从而由上至下逐渐缓慢放热,以实现对饮品水杯的加热和长时间的保温。
由于所述自加热条2的需要安装在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上,且需要与所述导水管4保持相对,以使得所述导水管4能够持续向所述自加热条2内导水,因此需要保持所述自加热条2的位置固定,鉴于此,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2插设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所述容纳槽,一方面能够容纳所述自加热条2,在饮品水杯的挤压作用下,所述自加热条2能够固定限位在所述容纳槽中,使得所述自加热条2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以使得所述自加热条2能够稳定包覆所述导水管4,确保所述自加热条2中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另一方面还能够对所述自加热条2的进行置换,以实现对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反复使用。
所述控水结构3对于所述导水管4中水流量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形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管4呈弹性设置,且包括处于所述加热腔12内的控水管段;所述控水结构3包括膨胀结构31,所述膨胀结构31设置于所述注水腔11的顶壁上,且对应所述控水管段设置,所述膨胀结构31能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以对应的膨胀程度挤压所述控水管段,以控制所述控水管段中的水流量。其中,所述导水管4呈弹性设置指的是,所述导水管4能够在外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其内部导水通道的横截面,进而实现根据外部挤压作用力的大小控制水流量的效果;所述膨胀结构31能够根据温度的高低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从而向所述控水管段施加不同大小的挤压作用力,进而实现根据温度的高低控制导水管4中水流量的大小,如此设置,结构较为简单,只需要合理设置膨胀结构31的大小,对应选取所述膨胀结构31的材质,以确保所述膨胀结构31能够根据一定的温度区间内以相应程度挤压所述控水管段即可,例如,在70℃以上的温度范围内,所述膨胀结构31能够有效作用于所述控水管段,在温度达到100℃时,所述膨胀结构31能够完全挤压封闭所述控水管段,以掐断水的下流,已停止不必要的热量产生,有效延长了保温时长。
所述自加热条2设置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管4与所述自加热条2一一对应组成注水加热组,所述注水加热组设置多组,且沿所述加热腔12的周侧方向分布。通过设置多组所述注水加热组,可以从所述加热腔12的周侧方向同时加热饮品水杯,提升了对所述饮品水杯的加热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小单个所述自加热条2的发热效率,从而成倍数提升了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保温时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水管4包括多个长导水管42及多个短导水管41,对应的,多个所述自加热条2包括长加热条21及短加热条22。其中,在放入饮品水杯后,所述长导水管42与所述短导水管41的底部位置高度与饮品水杯的底部保持对位,两者在在饮品水杯的高度上存在落差,也即是,通过各自对应所述长导水管42与短导水管41的导水作用下,所述长加热条21能够从饮品水杯的顶部侧边开始往下反应发热,以对饮品水杯内上层的饮料进行加热保温,而所述短加热条22则能够从饮品水杯的中部侧边开始往下加热,以对饮品水杯内中层的饮料进行加热保温,整体而言,饮品水杯内的饮料能够被均匀加热,用户能够随之取出饮用,无需等待热量均匀扩散,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长加热条21与多个所述短加热条22呈一一间隔排布,对应的,多个所述短导水管41与多个所述长导水管42呈一一间隔排布。通过将多个所述长加热条21与多个所述短加热条22呈一一间隔排布,能够使得饮品水杯能够均匀从周侧各个方位受到高处和中部的加热,进一步提升了均匀加热的效果。
由于所述加热腔12处于所述注水腔11的下侧,因此,饮品水杯只能从侧方或者下方装入至所述加热腔12,由于所述自加热条2安装在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上,这会导致从侧方取放饮品水杯的方案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鉴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还包括底盖6,所述底盖6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以盖合所述加热腔12。其中,所述底盖6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方式有多种情况,例如可以通过拉链结构实现所述底盖6与所述壳体1的拆装,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实现所述底盖6与所述壳体1的拆装,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通过设置所述底盖6,所述加热腔12能够实现朝下开口设置,从而使得饮品水杯能够由下至上装入至所述加热腔12中,不受所述自加热条2的安装位置的影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6上设有自加热包7,所述自加热包7对应所述自加热条2的底部设置,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底壁。其中,由于所述自加热包7对应所述自加热条2的底部设置,在所述自加热条2遇水放热反应完毕后,水分能够从所述自加热条2中向下渗出,从而进入至所述自加热包7中,此后,所述自加热包7能够继续遇水放热,以从饮品水杯的底部对其进行加热保温,进一步提升了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保温时长。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6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自加热包7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如此,能够对所述自加热包7进行限位,避免发生偏移,确保了保温效果。
为了提升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散失,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还包括保温隔层5,所述保温隔层5包覆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周侧。通过所述保温隔层5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起到保温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支撑效果,以能够以所述保温隔层5为基体设置提手或者背带结构,从而便于用户携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使用方法,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包括壳体1、自加热条2及控水结构3,所述壳体1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11及加热腔12,所述注水腔11与所述加热腔12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4,所述加热腔12用以容纳饮品水杯;所述自加热条2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所述导水管4,所述自加热条2能在所述导水管4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所述控水结构3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12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4中的水流量;所述加热腔12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2插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还包括底盖6,所述底盖6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以盖合所述加热腔12;所述底盖6上设有自加热包7,所述自加热包7对应所述自加热条2的底部设置,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底壁;
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底盖6,并向容纳槽内插入自加热条2、在底盖6上装入自加热包7,以使自加热条2包覆导水管4;
其中,所述自加热条2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导水管4对应的凹部,以使得所述导水管4能够适配插入至所述自加热条2内,避免水分沿着所述自加热条2的外部下流产生水分的浪费。
在将饮品水杯插入至加热腔12后,盖合所述底盖6,以使所述自加热包7抵触至所述自加热条2;
其中,所述自加热包7在盖合所述底盖6后能够抵触至所述自加热条2,一方面能够对所述自加热条2产生限位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接收从所述自加热条2中流出的水分,从而继续反应放热。
向所述注水腔11内注水。
其中,注完水后,水能够沿着所述导水管4自发流入至所述自加热条2,从而自主开始加热和保温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注水腔及加热腔,所述注水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加热腔用以容纳饮品水杯;
自加热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包覆于所述导水管,所述自加热条能在所述导水管的注水浸透下由上至下逐渐发热,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侧壁;以及,
控水结构,用以根据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水管中的水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插设于所述容纳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呈弹性设置,且包括处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控水管段;
所述控水结构包括膨胀结构,所述膨胀结构设置于所述注水腔的顶壁上,且对应所述控水管段设置,所述膨胀结构能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以对应的膨胀程度挤压所述控水管段,以控制所述控水管段中的水流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自加热条一一对应组成注水加热组,所述注水加热组设置多组,且沿所述加热腔的周侧方向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水管包括多个长导水管及多个短导水管,对应的,多个所述自加热条包括长加热条及短加热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长加热条与多个所述短加热条呈一一间隔排布,对应的,多个所述短导水管与多个所述长导水管呈一一间隔排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盖合所述加热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设有自加热包,所述自加热包对应所述自加热条的底部设置,且用以贴接至饮品水杯的底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保温隔层,所述保温隔层包覆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
10.一种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自加热条插设于所述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底盖,并向容纳槽内插入自加热条、在底盖上装入自加热包,以使自加热条包覆导水管;
在将饮品水杯插入至加热腔后,盖合所述底盖,以使所述自加热包抵触至所述自加热条;
向所述注水腔内注水。
CN202311222492.4A 2023-09-20 2023-09-20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158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2492.4A CN117158789A (zh) 2023-09-20 2023-09-20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2492.4A CN117158789A (zh) 2023-09-20 2023-09-20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8789A true CN117158789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2492.4A Pending CN117158789A (zh) 2023-09-20 2023-09-20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87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9888B1 (en) Portable heat generating device
CA1292396C (en) Latent heat storage apparatus
US20060036304A1 (en) Thermal gar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4240272A (en) Arctic canteen
US20020162650A1 (en) Drainwater heat exchanger
SK158699A3 (en) Latent heat body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ing
CN220757213U (zh)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
US4685442A (en) Portable heater for wearing apparel
CN117158789A (zh) 饮品专用自加热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48865B1 (ko) 온도조절이 가능한 넥 쿨링 튜브
US20050056226A1 (en) Thermally assisted pet dish
CN85109447A (zh) 挂在腔前的附有供氧囊的呼吸保护装置
US6182294B1 (en) Head covering with heat generating means
CN113442805B (zh) 一种御寒用汽车座椅加热垫
CN213091688U (zh) 一种自动降温转膜槽
CN212025368U (zh) 一种生物技术用细胞培养装置
CN115012538A (zh) 一种绿色建筑墙体结构和绿色建筑
JP2010207471A (ja) 扁平状温調具とそれを用いた掛け布団及び衣類
ES2475365T3 (es) Aparato y método para descongelación o regeneración de alimentos congelados
CN113841950B (zh) 一种便携式自控吸水即时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402566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保温装置
JPS6135477B2 (zh)
CN215570788U (zh) 一种无水无电发热暖蛋
JP3048066U (ja) 保温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保温装置
GB2070231A (en) Portable solar water he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