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7460A - 封装式散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封装式散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7460A
CN112197460A CN202011198176.4A CN202011198176A CN112197460A CN 112197460 A CN112197460 A CN 112197460A CN 202011198176 A CN202011198176 A CN 202011198176A CN 112197460 A CN112197460 A CN 112197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hase change
layer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81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7460B (zh
Inventor
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81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6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19817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197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7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7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相变结构、半导体制冷结构及封装架,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吸热面和散热面,半导体制冷结构启动时,吸热面与散热面产生温差;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分别封装在封装架,且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呈热量传导布置;相变结构具有吸收面。吸收面用于吸收热量。使用时,相变结构进行初次散热,再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结构,经过半导体制冷结构进一步散热,在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的配合作用下,极大增强散热效果;在封装架的作用下,使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之间封装呈一体布置,有效保障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果,便于散热设备的携带,且不需要组装,即可使用,极大便于散热设备的使用。

Description

封装式散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散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封装式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功能趋向于多样性,以便满足多样需求,随着产品的功能增强,产品的发热量也逐渐提高;同时,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人体产生各种危害,轻则造成人体不适,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将会引起中暑,甚至会导致猝死;因此,无论是基于人类的自身需求,还是产品的使用需求,散热设备的研发越显重要。
目前,散热设备的主要散热方式有风冷、液冷、热管、压缩机制冷等方式,实现热量交互,起到降温作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散热设备的散热效果,采取多种散热方式,使用时,需多次组装,且无法保障组装的紧密型,极大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封装式散热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设备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相变结构、半导体制冷结构以及封装架,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吸热面和散热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启动时,所述吸热面与所述散热面产生温差;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分别封装所述封装架,且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呈热量传导布置;所述相变结构具有吸收面,所述吸收面用于吸收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架包括相变槽、制冷槽和中空槽,所述相变槽与所述制冷槽通过所述中空槽呈连通布置,所述相变结构封装在所述相变槽,所述中空槽设有均温层,所述均温层用于传导热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封装在所述制冷槽,所述均温层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相变结构包裹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均温层具有第一均温面和第二均温面,所述第一均温面平铺所述相变结构,所述第一均温面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相变结构的横截面积一致;所述第二均温面平铺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均温面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用于与外部呈磁吸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结构包括导热层、储能层以及散热层,所述导热层、所述储能层和所述散热层呈依次抵触布置,所述储能层通过相变,实现吸热和放热;所述导热层形成导热面,所述导热层用于吸收热量,所述散热层形成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所述第二均温面的呈抵触贴合布置;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进行供电,所述供电结构包括电池仓和供电线,所述电池仓具有多个仓腔,所述仓腔放置有电池组,各个所述电池组呈串联或并联布置;所述供电线的内端与所述电池组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供电线的外端形成供电头,所述供电头用于对接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背带件,所述背带件可供背在背上;所述背带件包括至少一个背带以及背本体,所述背带与所述背本体呈连接布置,所述电池仓安设所述背本体,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电池仓处于背本体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为锂电池,或充电宝;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安设所述电池仓,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太阳能板具有吸光面,所述吸光面用于吸收光能,所述吸光面呈裸露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套,所述供电套具有所述电池仓,所述供电套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所述电池组通过连接线呈连通布置,所述连接线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所述电池组呈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衣服件和风扇件,所述衣服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衣服件形成降温腔,所述风扇件与所述衣服件呈连接布置,且所述风扇件用于对所述降温腔输入气流;所述衣服件包括腋下部、后肩部和双肩部,所述封装架安设在所述腋下部,或者安设所述后肩部,或者安设所述双肩部。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包裹件,所述包裹件用于包裹封装架;不同的所述外裹层呈不同颜色布置,或者呈不同图案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使用时,相变结构的吸收面吸收热量,该热量可以是人体、产品等需要输出,吸收面将热量经过相变结构转化,进行初次散热,再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结构,经过半导体制冷结构的吸热面吸收,再通过散热面散热,实现冷热交换,进一步散热,在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的配合作用下,极大增强散热效果;另外,在封装架的作用下,使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之间封装呈一体布置,相变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结构的设置位置固定,有效保障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果,同时,便于散热设备的携带,且使用时不需要组装,即可使用,极大便于散热设备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设置支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结构的太阳能板呈倾斜布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结构呈弯曲布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衣服件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衣服件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衣服件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坐垫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保护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颈部散热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式散热设备的电池设置在肩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1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相变结构2、半导体制冷结构1以及封装架3,半导体制冷结构1具有吸热面和散热面,半导体制冷结构1启动时,吸热面与散热面产生温差;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分别封装在封装架3上,且相变结构 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呈热量传导布置;相变结构2具有吸收面。吸收面用于吸收热量。
上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使用时,相变结构2的吸收面吸收热量,该热量可以是人体、产品等需要输出,吸收面将热量经过相变结构2转化,进行初次散热,再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结构1,经过半导体制冷结构1的吸热面吸收,再通过散热面散热,实现冷热交换,进一步散热,在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的配合作用下,极大增强散热效果;另外,在封装架3的作用下,使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之间封装呈一体布置,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的设置位置固定,有效保障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果,同时,便于散热设备的携带,且使用时不需要组装,即可使用,极大便于散热设备的使用。
基于具体的散热需求,可以采用多个封装式散热设备组合使用,也就是说,采用至少一个封装式散热设备,实现对人体或产品进行散热。
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两个支架4,支架4活动连接封装架3,且封装架3处于两个支架4之间;这样,在两个支架4的作用下,对封装架3起到加固作用。
同时,调节封装架3相对支架4的摆动,从而调节封装架3的角度,进而调节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的角度。
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封装在封装架3上的方式,可以是一次压缩封装,也可以二次压缩封装,或者多次压缩封装;保证封装式散热设备的防渗透性和耐重压性。
产品可以是3C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产品也可以是饮料,也可以是服装类产品。
半导体制冷结构1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半导体制冷片11具有吸热面和散热面,相变结构2与半导体制冷片11呈进行热量传导。
相变结构2与半导体制冷片11呈封装布置,即所述导热层包裹均温层14和半导体制冷片11,提供散热效果。
半导体制冷结构1包括制冷风扇和制冷翅片,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风扇和制冷翅片呈对应布置;通过制冷风扇将散热面的热量传输至制冷翅片,实现散热,提高半导体制冷结构1的散热效果。
相变结构2与半导体制冷片11呈封装时,制冷风扇和制冷翅片呈裸露布置,这样,避免相变结构2影响制冷风扇和制冷翅片的散热效果以及避免相变结构2 影响制冷风扇和制冷翅片的正常工作。
半导体制冷片11的工作原理: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也就是说,有电流通过时,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面吸热,半导体制冷片11的另一面散热。
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第一磁块15,第一磁块15用于与外部呈磁吸固定布置。
半导体制冷片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吸块15,产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磁吸块16,第一磁吸块15与第二磁吸块16呈异性相吸布置,这样,半导体制冷片1与产品的吸附固定。
或者,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用于套设产品,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壳设有第三磁吸块17,第三磁吸块17的一端与第二磁吸块16呈异性相吸布置,第三磁吸块17的另一端与第一磁吸块15呈异性相吸布置;实现产品、保护壳和半导体制冷片1的组合吸附固定。
封装架3包括相变槽、制冷槽和中空槽,相变槽与制冷槽通过中空槽呈连通布置,相变结构2封装在相变槽,中空槽设有均温层14,均温层14用于传导热量,半导体制冷结构1封装在制冷槽,均温层14的两端分别抵触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在均温层14的作用下,保障相变结构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 之间的热传导效果。
均温层14具有第一均温面和第二均温面,第一均温面平铺相变结构2,第一均温面的横截面积与相变结构2的横截面积一致;第二均温面平铺半导体制冷结构1,第二均温面的横截面积大于半导体制冷结构1;在均温层14的作用下,增大热传导面积,增大吸热范围,提高散热效果。
均温层14呈单一材质,或呈复合材质;均温层14的形状可为板材,或片材,或膜类;满足不同的降温需求。
均温层14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使用,也可进行在单一或双面表面喷涂、刷涂、滚涂,以及贴合导热膜类、片材类、硅脂类等其他高导热涂层材料提升导热温度扩散质量。
半导体制冷结构1包括内导热硅胶层12,内导热硅胶层12处于半导体制冷片11和均温层14之间,且内导热硅胶层12分别抵触半导体制冷片11和均温层 14,在内导热硅胶层12的作用下,便于热量的传导。
内导热硅胶层12与半导体制冷片11呈平铺覆盖布置,便于内导热硅胶层12 与半导体制冷片11之间的热量传导。
或者,内导热硅胶层12平铺覆盖均温层14,便于均温层14的热量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11,提高散热效果。
内导热硅胶层12,可以采用导热硅脂、导热胶片及导热双面胶、石墨泡棉等;且不限于以上几种,采用具备导热的材质即可。
半导体制冷结构1包括传导层13,传导层13处于均温层14和相变结构2 之间,且传导层13分别抵触均温层14和相变结构2;这样,便于均温层14与相变结构2之间的热量传导。
传导层13,可以采用导热硅脂、导热胶片及导热双面胶、石墨泡棉等;且不限于以上几种,采用具备导热的材质即可。
传导层13为单一材质,或呈复合材质;传导层13的形状可为板材,或片材,或膜类;满足不同的降温需求。
半导体制冷片11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或者多种档位调节;如,三挡可调,红色挡:100%功率输出,最大可降温15℃;蓝色挡:80%功率输出;绿色挡: 60%功率输出。
半导体制冷片11设置在于脖子动脉位置,如图12所示,对颈部动脉产生冰敷效应,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相变结构2包括导热层21、储能层22以及散热层23,导热层21、储能层 22和散热层23呈依次抵触布置,储能层22通过相变,实现吸热和放热;导热层 21形成导热面,导热层21用于吸收热量,散热层23形成散热面,散热面与第二均温面的呈抵触贴合布置。
这样,产品或人体需要散热时,热量传导至导热层21,再传导至储能层22,接着传导至散热层23,散热层23将热量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结构1,实现散热;储能层22具有较大的潜热性能,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实现相变,提高导热效果。
储能层22呈结晶体状布置。
储能层22吸热逐渐呈液态转化,储能层22散热逐渐呈结晶体布置;实现吸热和散热是的相变。
导热层21呈扁平状布置,使导热层21与产品的背面具有较大的抵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
储能层22与导热层21呈贴合布置,增大储能层22与导热层21的贴合面积,便于储能层22吸收导热层21所传导的热量。
散热层23与储能层22呈贴合布置,增大储能层22与散热层23的贴合面积,便于储能层22将热量释放至散热层23,便于释放热量,提高产品的散热效果。
导热层21采用无机或无机非金属类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等;如PPS、PA、 ABS、PA、硅橡胶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依靠晶体内部晶格的震动声子导热),作为导热扩散面。
储能层22的各组成成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储能材料93%、成核剂2 %、改性剂1%、水2%、导热增强材料2%。
或者,储能层22的各组成成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储能材料93%、成核剂5%、改性剂3%、水2.5%、导热增强材料1%。
储能材料为结晶水合盐;结晶水合盐为十二水磷酸氢纳、十二水硫酸纳、三水醋酸纳、八水氢氧化坝、五水硫代硫酸纳、六水氧化钙、七水硫酸镇、十水碳酸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成核剂为碳酸盐或棚酸盐;碳酸盐为碳酸钙、碳酸坝、碳酸银、碳酸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棚酸盐为棚砂。
改性剂为聚丙烯酸乳液或增稠粉。
增稠粉为稠度增倍剂、即溶全透明增稠粉、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全透明增稠粉、半透明增稠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导热增强材料为石墨、碳粉、铜粉、碳纤维、碳化硅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选用增稠剂和分散剂作为改性剂,增稠剂可以提高混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茹度,达到了其稳定性和防止相分离的作用。
而分散剂可以在分散的同时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由于其具有适当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以使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无论作为增稠剂还是分散剂的改性剂,选用适当的配比组合,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容易出现的循环寿命短的问题。
无明显过冷现象,采用碳酸盐作为成核剂,具有低级的晶格面,其晶格结构与储能材料相互匹配,能够有效影响储能材料结构,且与储能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能有效促进过冷液体的结晶,故无需在组份中另行加入防过冷剂,有效地保持了无机材料本身的较高的热焰值,从而达到过冷度小的现象产生目的。
具有较高焰值,储能材料为结晶水合盐,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融解热大、体积储热密度大等特点,因而其可以用作具有高焰值的储能材料。
具有较高导热系数,常规的结晶水合盐类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介于0.5-1.2 之间。当体系中添加适量的高导热材料组分时,由于改性剂形成的三围网格体系的作用,添力口的高导热材料组分与成核剂能均匀的分散到整个体系中,外观形成了一种均匀的絮状结构;导热组分的添加极其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导热性能,具导热系数测试,平均导热系数提高23倍,进一步拓展了材料的应用空间。
另外,相变结构2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为混合物,尤其是注水型软包结构,或其他导热类固体、液体或高分子水凝胶如石蜡等。
相变结构2加入颜色层,颜色层呈现不同颜色;突出个性化及满足消费者猎奇心态。
颜色层可以为PVC、PETOPP、金属铝质、激光镭射材料等材质散光粉,形成七彩色、彩色、幻彩色、珠光色、镭射等颜色。
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供电结构6,供电结构6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结构1进行供电,供电结构6包括电池仓61和供电线62,电池仓61具有多个仓腔,仓腔放置有电池组63,各个电池组63呈串联或并联布置;供电线62的内端与电池组 63呈电性连接布置,供电线62的外端形成供电头,供电头用于对接连通半导体制冷结构1;这样,实现随时随地对半导体制冷结构1进行供电。
供电结构6具有控制电路,包括手动开关电源,或定时开关电源以及温度检测器等;并可做外接触摸式、按键式、语音指令式等显示界面、操作界面等功能设定。
供电结构6包括主温敏元件、辅温敏元件以及温度比较器,主温敏元件和辅温敏元件分别与温度比较器呈连通布置,温度比较器与半导体制冷片11呈电性连接;主温敏元件用于测量室温,辅温敏元件用于测量产品的发热温度或者人体的温度,温度比较器根据主温敏元件和辅温敏元件之间的温度差,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1的功率。
供电结构6包括背带件5,背带件5可供背在背上;背带件5包括至少一个背带52以及背本体51,背带52与背本体51呈连接布置,电池仓61安设背本体51;这样,通过背带件5可以随时转移供电结构6,随时随地对半导体制冷结构 1起到供电作用。
沿自上而下方向,电池仓61处于背本体51的下部;使供电结构6的整体重心趋向于下部,降低后倾力,便于人体将供电结构6的背在背上。
电池组63为锂电池,或充电宝;供电结构6包括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 安设电池仓61,太阳能板7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板7具有吸光面,吸光面用于吸收光能,吸光面呈裸露状布置;这样,在户外时,太阳能板7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对电能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对半导体制冷片11进行供电。
电池组63可以为两组,两组呈并联布置,一组对半导体制冷结构1进行供电,一组用于接收太阳能板7转化的电能,避免边放电边充电,提高电池组63 的使用寿命。
供电结构6伸缩杆71,伸缩杆71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伸缩杆71的一端呈固定布置,伸缩杆71的另一端与太阳能板7呈连接布置;通过伸缩杆71的伸长或收缩,调节太阳能板7的倾斜角度;这样,最大化提高太阳能板7的受光面。
供电结构6包括伸缩电机和角度传感器,伸缩电机用于驱动伸缩杆71呈伸长或收缩,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电结构6与水平面的角度,从而通过控制件预设的程序,控制伸缩电机,从而控制太阳能板7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提高太阳能板7的受光面,提高电能的转化率。
或者,伸缩杆71可以为液压杆,液压杆和角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件呈电性连接布置,控制件基于角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伸缩杆71伸长或收缩,提高太阳能板7的受光面,提高电能的转化率。
供电结构6包括供电套64,供电套64具有电池仓61,供电套64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电池组63通过连接线呈连通布置,连接线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电池组63呈间隔布置;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供电套64的形状,如呈U 型、垂直型等,满足不同的携带需求。
供电结构6包括供电壳,供电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扣合布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于夹持供电套64,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有多个供电组安设的壳腔;这样,拉伸或收缩供电套64后,通过供电壳,实现供电套64的形状加固,避免供电套64自动复位。
供电套64,具有弯折角度的范围为0~180度、拉伸长度范围为0~300%、扭转角度范围为0~90度。
供电套64可采用高纤维材料、纺织面料、硅胶、皮革、乳胶等材质,具有弹性、防水性、防震性和防摔性等性能,可起到保护电池组63的作用。
电池组63可以拉伸60-100mm(0~300%),拉伸次数超过百万次,可以弯曲 180°,弯折次数超过百万次,可扭转0°-90°。
电池组63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板,即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板,其单个电芯可以和BMS板连接或者不连接。
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衣服件8和风扇件81,衣服件8用于供人体穿戴,衣服件8形成降温腔,风扇件81与衣服件8呈连接布置,且风扇件81用于对降温腔输入气流;衣服件8包括腋下部、后肩部和双肩部,封装架3安设在腋下部,或者安设后肩部,或者安设双肩部。
腋下部、后肩部和双肩部呈相互连接布置,这样,不需要布多个线路,便于腋下部、后肩部和双肩部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1的供电;同时,双肩部的设置,便于衣服件8的穿戴,也便于衣服件8的整体配重。
这样,穿上衣服件8,封装架3安设在衣服件8上,封装架3具有相变结构 2和半导体制冷结构1,需要降温时,热量通过相变结构2,最终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11,实现热量交互,起到降温作用,由于针对的是人体,半导体制冷片11 的降温的幅度可进行相应调整,如在20℃到26℃左右;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制作时,半导体制冷片11预设不同的降温区间。
另外,穿上衣服件8,需要降温时,结合风扇件81,便于衣服件8的空气对流,便于半导体制冷片11低温扩散,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电池仓6安设在双肩部,极大降低电池仓6自重对衣服件8的拉扯力,提高衣服件8的穿戴舒适性。
或者,衣服件8设有挂带,挂带呈围合佩戴在腰部,电池仓61安设在挂带上,这样,避免电池仓6自重施加在衣服件8上,提高衣服件8的穿戴舒适性。
具有两个风扇件81,两个风扇件81呈左右对应布置,风扇件81处于腰下部;这样,配重效果更佳。
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包裹件,包裹件用于包裹封装架3;不同的外裹层呈不同颜色布置,或者呈不同图案布置;外裹层用于包裹封装架3,对封装架3起到保护作用。
包裹件采用高纤维、超高纤维防割伤穿刺疏水、疏油污型材料包裹材料等制成,保障包裹件的保护效果。
包括多个外裹层,各个外裹层呈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图案布置;这样,通过不同外裹层之间的更换,实现色彩变化。
外裹层的外端面具有至少一个特制区,特制区可以是个人名称、英文名称、文字语录、图腾、图案、企业标识、家族标识、玩偶标识等。
特制区可以在外裹层的中间,四边或任意位置。
特制区采用3D打印、激光雕刻、机械精雕、针织缝纫等,设在外裹层上,实现差异化,更具人性化。
坐垫9类,如家用坐垫9、车载坐垫9等;具有供人体坐下的垫面,分离式散热设备安设在坐垫9的内部,垫面与相变结构2呈上下贴合布置;这样,人坐在坐垫9上时,臀部的热量被相变结构2吸收,最终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11,实现热量交互,对臀部起到降温作用。
车载类用品,可以采用点烟器作为只供电源,对半导体制冷片11进行供电,也可以采用点烟器为供电结构6进行供电,然后再通过供电结构6对半导体制冷片11进行供电。
垫面具有朝外的外端面,垫面的外端面设有反射层,反射层用于反射光照,这样,降低热源进入坐垫9,降低散热设备的散热强度,有助于节省能耗。
坐垫9的内部设有两个对流扇91,两个对流扇91分布在坐垫9的两侧,通过两侧的空气对流,便于坐垫9的热量散发,提高散热效果。
同时,相变结构2与对流扇91呈上下抵触布置,对流扇91起到支撑加固作用,在对流扇91的作用下,便于相变结构2的设置。
冷冻实施例:
半导体制冷片11与相变结构2配合,预设交底的温度值,该温度值低于室温,如-5-10度,且具有密闭的冷冻腔,通过冷冻腔实现如饮料等进行冷冻,满足不同的饮用需求;如小冰箱。
或者,冷冻腔呈杯子状,导入液体,在封盖,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1与相变结构2配合,实现对冷冻腔中的液体进行冷冻。
分离式散热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半导体制冷片11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面吸热,另一面加热,半导体制冷片11的吸热与外部连通,半导体制冷片11 的加热与产品抵触;这样,当外部温度较低时,对产品和人体起到保温作用,如装有饮用水的饮用瓶,对饮用瓶被的饮用水起到保温,如保温服,对人体起到保温。
并且,根据需要,预设半导体制冷片11的加热温度,预设在40℃以上时,便携散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瓶上,实现保温瓶对保温腔内的水起到保温作用。
半导体制冷片11、内导热硅胶层12、均温层14和传导层13,根据目标产品的外观及需求散热工况要求做出对应形状,如U型、四边型、平面型、圆筒型等具体形状不限,以及上、下或左、右大面积铺设,已到达快速、大面积散热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结构、半导体制冷结构以及封装架,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吸热面和散热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启动时,所述吸热面与所述散热面产生温差;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分别封装所述封装架,且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呈热量传导布置;所述相变结构具有吸收面,所述吸收面用于吸收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架包括相变槽、制冷槽和中空槽,所述相变槽与所述制冷槽通过所述中空槽呈连通布置,所述相变结构封装在所述相变槽,所述中空槽设有均温层,所述均温层用于传导热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封装在所述制冷槽,所述均温层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相变结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相变结构包裹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层具有第一均温面和第二均温面,所述第一均温面平铺所述相变结构,所述第一均温面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相变结构的横截面积一致;所述第二均温面平铺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均温面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具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用于与外部呈磁吸固定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结构包括导热层、储能层以及散热层,所述导热层、所述储能层和所述散热层呈依次抵触布置,所述储能层通过相变,实现吸热和放热;所述导热层形成导热面,所述导热层用于吸收热量,所述散热层形成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所述第二均温面的呈抵触贴合布置;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进行供电,所述供电结构包括电池仓和供电线,所述电池仓具有多个仓腔,所述仓腔放置有电池组,各个所述电池组呈串联或并联布置;所述供电线的内端与所述电池组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供电线的外端形成供电头,所述供电头用于对接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背带件,所述背带件可供背在背上;所述背带件包括至少一个背带以及背本体,所述背带与所述背本体呈连接布置,所述电池仓安设所述背本体,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电池仓处于背本体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为锂电池,或充电宝;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安设所述电池仓,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太阳能板具有吸光面,所述吸光面用于吸收光能,所述吸光面呈裸露状布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套,所述供电套具有所述电池仓,所述供电套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所述电池组通过连接线呈连通布置,所述连接线呈柔性可拉伸布置;相邻所述电池组呈间隔布置。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衣服件和风扇件,所述衣服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衣服件形成降温腔,所述风扇件与所述衣服件呈连接布置,且所述风扇件用于对所述降温腔输入气流;所述衣服件包括腋下部、后肩部和双肩部,所述封装架安设在所述腋下部,或者安设所述后肩部,或者安设所述双肩部。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装式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式散热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包裹件,所述包裹件用于包裹封装架;不同的所述外裹层呈不同颜色布置,或者呈不同图案布置。
CN202011198176.4A 2020-10-30 封装式散热设备 Active CN112197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8176.4A CN112197460B (zh) 2020-10-30 封装式散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8176.4A CN112197460B (zh) 2020-10-30 封装式散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460A true CN112197460A (zh) 2021-01-08
CN112197460B CN112197460B (zh) 2024-10-22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8227A (zh) * 2021-08-10 2021-12-10 田辉 一种控温内循环型防疫服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16592U (zh) * 2014-06-13 2014-12-17 吴志勇 冷热敷头结构
CN105361317A (zh) * 2015-12-03 2016-03-0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空调帽子
US20170229373A1 (en) * 2011-12-01 2017-08-10 Jae Choon Kim Thermoelectric cooling packages and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s thereof
CN207733695U (zh) * 2018-01-03 2018-08-17 江苏鑫安警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组合式降温反光警用服
CN208142226U (zh) * 2018-02-08 2018-11-23 南方科技大学 温度调控器件
CN110459829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相变材料耦合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0494016A (zh) * 2019-08-06 2019-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10558647A (zh) * 2019-07-16 2019-12-13 洪洋 可穿戴空调
CN213713612U (zh) * 2020-10-30 2021-07-16 深圳市太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封装式散热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29373A1 (en) * 2011-12-01 2017-08-10 Jae Choon Kim Thermoelectric cooling packages and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s thereof
CN204016592U (zh) * 2014-06-13 2014-12-17 吴志勇 冷热敷头结构
CN105361317A (zh) * 2015-12-03 2016-03-0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空调帽子
CN207733695U (zh) * 2018-01-03 2018-08-17 江苏鑫安警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组合式降温反光警用服
CN208142226U (zh) * 2018-02-08 2018-11-23 南方科技大学 温度调控器件
CN110459829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相变材料耦合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0558647A (zh) * 2019-07-16 2019-12-13 洪洋 可穿戴空调
CN110494016A (zh) * 2019-08-06 2019-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213713612U (zh) * 2020-10-30 2021-07-16 深圳市太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封装式散热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8227A (zh) * 2021-08-10 2021-12-10 田辉 一种控温内循环型防疫服
CN113768227B (zh) * 2021-08-10 2024-02-09 田辉 一种控温内循环型防疫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1875B1 (en) Cooling vest system
US4470263A (en) Peltier-cooled garment
US8370965B2 (en) Detachable solar thermal coat assembly with carbon nanocapsule composite material
US9635889B1 (en) Cooling garment
CN207977427U (zh)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动力电池装置及车辆
JP6080237B1 (ja) 衣服用冷暖房ユニット
CN213713612U (zh) 封装式散热设备
CN209197046U (zh) 半导体制冷联动风扇空调服
CN214120441U (zh) 便携散热装置
CN213713611U (zh) 分离式散热设备
CN204599382U (zh) 消防降温背心
CN112197460B (zh) 封装式散热设备
CN112197460A (zh) 封装式散热设备
WO2024016953A1 (zh) 一种降温服
CN209807220U (zh) 用于帽子的调温装置
KR20100007295U (ko) 방냉방열 겸용 조끼
JP2011162931A (ja) 携帯型半導体熱交換装置付冷暖着衣
CN208387098U (zh)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CN212787498U (zh) 一种控温设备及控温服
CN211380001U (zh) 一种太阳能制冷背包
TWM491313U (zh) 保暖衣構造
CN206837012U (zh) 颈部降温装置
CN219674502U (zh) 一种制冷制热单元、空调器及背包
CN111012025A (zh) 一种太阳能制冷背包
KR102487539B1 (ko) 열전소자응용 pcm 전자목도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