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7888A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7888A
CN117157888A CN202280000634.XA CN202280000634A CN117157888A CN 117157888 A CN117157888 A CN 117157888A CN 202280000634 A CN202280000634 A CN 202280000634A CN 117157888 A CN117157888 A CN 117157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6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7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7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侧的多个天线线圈,每个天线线圈对应一个检测区域;近场通信电路,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在同一时刻择一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近场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线线圈设置于手机背部。
当需要与通信目标建立通信连接时,由于用户无法确定NFC天线线圈位于手机背部的哪个位置,而需要频繁更换与通信目标对应的位置,导致无法及时与通信目标建立连接,进而使识别通行目标的成功率较低。
鉴于此,如何提高识别通信目标的成功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识别通信目标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侧的多个天线线圈,每个天线线圈对应一个检测区域;
近场通信电路,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在同一时刻择一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线圈规格相同,所述线圈规格包括线圈的大小、线圈的圈数、相邻内外线圈的间距、或线圈的引出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天线线圈在所述基材层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并关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中心线对称,所述中心线为在沿第一方向上经过由所述多个天线线圈限定的几何中心的直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排列方向垂直。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位于所述基材层的同一表面,或所述多个天线线圈分布于所述基材层的两面。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金属焊盘靠近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几何中心,并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屏蔽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用于屏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
多个天线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天线焊盘靠近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面与对应的天线线圈电连接,所述天线焊盘远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电连接;
多个连接孔,与所述多个天线焊盘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孔贯穿对应天线焊盘与金属焊盘之间的电路板。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包括:
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的多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电连接;
近场通信芯片,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端与所述选择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控制端与所述选择开关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芯片通过所述信号控制端输出选择信号给所述选择开关,使所述选择开关择一与所述选择信号对应的天线线圈和所述信号端电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近场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 所述主控板。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近场通信电路,还包括:
差分匹配电路,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近场通信芯片与对应电连接的天线线圈之间的阻抗。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
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所述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近场通信设备实施发现过程;
当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在任一发现周期内发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后,确定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位于所述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的检测区域内;
保持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电连接,并禁止其余天线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电连接,直至所述近场通信设备离开;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之前,还包括:
为所述每个天线线圈设置对应的发现周期;不同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相同或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发现周期为基准发现周期的整数倍,所述基准发现周期为天线线圈对应的最小发现周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所述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通信目标实施发现过程,包括:
所述发现周期包括轮询周期和监听周期;
在所述轮询周期内,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向周围的近场通信设备发送 轮询信号;
在所述监听周期内监听是否接收到所述轮询信号的响应信号;
若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确定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通信,包括:
若在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则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采用轮询所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的方式分别与所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电路板中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电路的原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近场通信电路的原理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线圈对应发现周期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发现周期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时序图。
显示面板1、第一柔性电路板2、第二柔性电路板3、近场通信电路4、基材层31、天线线圈32、金属线321、金属焊盘322、第一子金属线3211、第二子金属线3212、金属跳线3213、屏蔽层5、天线焊盘6、连接孔7、选择开关41、近场通信芯片42、选择开关41的第一端411、选择开关41的第二端412、差分匹配电路43、差分匹配电路43的第一端431、差分匹配电路43的第二端4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实施列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识别通信目标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1、第一柔性电路板2以及主控板(图1未示出),主控板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显示面板1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2设置在显示面板1的背面;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1,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1,具体不做限定;上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上具有与显示面板1绑定的绑定区,以及放置器件的器件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未示出显示面板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连接关系、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主控板的连接关系,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绑定后,会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弯折到显示面板1的背面,便出现如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
第二柔性电路板3,包括基材层31,以及设置在基材层31一侧的多个天线线圈32,每个天线线圈32对应一个检测区域;第二柔性电路板3可以设置 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这样可以将天线线圈32的信号出射方向设置为朝向显示面板1的方向;第二柔性电路板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这样可以将天线线圈32的信号出射方向设置为背向显示面板1的方向。请参见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电路板中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图2以第二柔性电路板3中设置了4个天线线圈32为例,这4个天线线圈32可以是均匀分布在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表面的。
近场通信电路4,位于不同于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电路板,近场通信电路4在同一时刻择一使用多个天线线圈32中的一个。上述近场通信电路4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远离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侧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其它电路板,如显示装置中的主控板中。上述近场通信电路4可以是NFC电路。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装置的第二柔性电路板3中设置多个天线线圈32,并用同一个近场通信电路4对多个天线线圈32进行控制,使近场通信电路4在同一时刻择一使用多个天线线圈32中的一个,能够有效增加近场通信的识别面积,又由于近场通信的识别面积增加了,用户在使用上述显示装置识别通信目标时,便不必如相关技术中那样需要通过不断调整通信目标与显示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通信目标,提高通信目标是被的准确率。此外,由于多个天线线圈32使用的是同一个近场通信电路4,因此不必为每个天线线圈32单独设置一个近场通信电路4,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请参见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线圈32包括:
金属线321,金属线321构成至少一个线圈;
两个金属焊盘322,分别与金属线321的两端电连接。
如图1所示,天线线圈32的金属线321可以构成一个线圈,也可以如图3所示构成2个线圈,还可以构成3个甚至更多的线圈,具体构成几个线圈在 此布偶做限定。上述金属线3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金属焊盘322连接,通过这两公斤数焊盘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4。
请参见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当金属线321构成多个线圈时,金属线321包括:
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分别与两个金属焊盘322电连接;
金属跳线3213,分别与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远离对应金属焊盘322的一端电连接。金属跳线3213与所述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线3212中的至少一个异层设置。
通过将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分别与两个金属焊盘322电连接,并用金属跳线3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远离对应金属焊盘322的一端电连接,从而可以形成具有多个线圈的天线线圈32。
如图4所示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可以同层设置,即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可以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同一面;或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天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也可以异层设置。其中,在图4和图5中用不同的线型示意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位于不同层。
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为了便于观察将包含一个线圈的天线线圈32的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设置在同层,而将金属跳线3213于它们异层设置,在实际应用的,包含一个线圈的天线线圈32实际是如图2所示设置的。
当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同层设置时,金属跳线3213可以与它们异层设置,如请参见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3远离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一面,则金属跳线3213可以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3靠近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一面,金属跳线3213与异层设置的第一子金属线 3211、第二子金属线3212间可以通过连接孔电连接,通常在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的表面还会覆盖绝缘层;或者,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基材层31靠近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一侧表面,相应的金属跳线3213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靠近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侧表面,通过让金属跳线3213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子金属线3211、第二子金属线3212远离金属焊盘322的一端连接,实现电连接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
当第一子金属线3211和第二子金属线3212异层设置时,如图7所示金属跳线3213可以与第一子金属线3211同层设置,与第二子金属线3212异层设置。
通过将第一子金属线3211、第二子金属线3212同层或异层设置、将金属跳线3213与第一子金属线3211、第二子金属线3212中的至少一个异层设置,可以提高天线线圈32布线的灵活性,使天线线圈32具有多个线圈。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线圈32的线圈规格相同,线圈规格包括线圈的大小、线圈的圈数、相邻内外线圈的间距、或线圈的引出位置。
例如,如图2所示的4个天线线圈32,它们的线圈大小、线圈的圈数、线圈间的间距、天线线圈32中金属线321的布置方式等均相同。
通过将多个天线线圈32的线圈规格设置为相同,可以让每个天线线圈32的阻抗保持一致,或在设定误差范围内,从而使近场通信电路4通过每个天线线圈32发送的信号能量一致。
请参见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多个天线线圈32在基材层31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并关于多个天线线圈32的中心O 1O 1线对称,中心线为在沿第一方向上经过由多个天线线圈32限定的几何中心的直线,第一方向与多个天线线圈32的排列方向垂直。若多个天线线圈32是呈直线排列的,则第一方向垂直于此直线的延伸方向;若多个天线线圈32是呈阵列排列的,则多个天线线圈32的排列方向包括阵列的列方向 和行方向,当排列方向为行方向时,第一方向与行方向垂直,当排列方向为列方向时,第一方向与列方向垂直,即多个天线线圈32是呈阵列排列时,第一方向实际包含两个方向,相应的便有多个天线线圈32便有2条中心线。
通过将多个天线线圈32在基材层31的正投影设置为互不交叠的方式,可以增大识别区域,防止天线线圈32相互影响,而将多个天线线圈32关于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以便于布线。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线圈32可以位于基材层31的同一表面,或多个天线线圈32分布于基材层31的两面。这样便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多个天线线圈32。
请参见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个天线线圈的分布示意图,多个天线线圈32的金属焊盘322靠近多个天线线圈32的几何中心,并关于中心线对称。
如图9所示的四个天线线圈32的金属焊盘322既关于中心线O 1O 1对称,又关于中心线O 2O 2对称,这四个天线线圈32的金属焊盘322靠近多个天线线圈32的几何中心(即O 1O 1与O 2O 2的交点)。
通过将多个天线线圈32的金属盘设在靠近多个天线线圈32的几何中心,并关于中心线对称,可以使四个天线线圈32到近场通信电路4之间的路径长度误差保持在最小范围内,从而让每个天线线圈32接入近场通信电路4时对应的阻抗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视作阻抗一致)。
请参见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屏蔽层5,层叠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3之间,用于屏蔽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多个天线线圈32之间的电磁干扰。
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3之间设置屏蔽层5,可以防止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多个天线线圈32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
请参见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多个天线焊盘6,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远离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侧表面,天线焊盘6靠近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面与对应的天线线圈32电连接,天线焊盘6远离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面与近场通信电路4电连接;
多个连接孔7,与多个天线焊盘6一一对应,连接孔7贯穿对应天线焊盘6与金属焊盘322之间的电路板。当显示装置还包括屏蔽层7时,连接孔7还贯穿屏蔽层7。
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远离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多个天线焊盘6,并通过对应的连接孔7连接天线焊盘6与对应天线线圈32,可以将多个天线线圈32与近场通信电路4进行电连接,便于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布置近场通信电路4。也可以将近场通信电路4设置在其它电路板上,如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主控板,通过导线连接天线焊盘6与近场通信电路4。
请参见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电路的原理图,该近场通信电路4,包括:
选择开关41,选择开关41的多个第一端411分别与多个天线线圈32电连接;
近场通信芯片42,近场通信芯片42的信号端与选择开关41的第二端412电连接,近场通信芯片42的信号控制端(图12中未示出)与选择开关41的受控端(图12中未示出)电连接,近场通信芯片42通过信号控制端输出选择信号给选择开关41,使选择开关41择一与选择信号对应的天线线圈32和信号端电连接。
通过在近场通信芯片42与多个天线线圈32之间设置选择开关41,可以通过控制选择开关41,让近场通信芯片42择一与多个天线线圈32电连接,从而无需为每个天线线圈32设置对应的近场通信芯片42,实现降低成本的技术效果。
请参见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近场通信电路的原理图,该近场通信电路4,还包括:
差分匹配电路43,差分匹配电路43的第一端431与近场通信芯片42的 信号端电连接,差分匹配电路43的第二端432与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差分匹配电路43用于调节近场通信芯片42与对应电连接的天线线圈32之间的阻抗。
通过在近场通信芯片42与选择开关41之间设置差分匹配电路43,即便多个天线线圈32接入的阻抗不一致,也能通过差分匹配电路43进行调节,使接入近场通信芯片42的天线线圈32的阻抗始终保持一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显示装置的结构组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显示装置实施例部分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请参见图14,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401: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
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之前,还包括:
为每个天线线圈设置对应的发现周期;不同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相同或不同。发现周期可以为基准发现周期的整数倍,基准发现周期为天线线圈对应的最小发现周期。
例如,基准发现周期为T 0,以图2为例,图2所示的4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依次记为T 1~T 4,这四个发现周期可以相同,如图15所示都为T 0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线圈对应发现周期的示意图。天线线圈1的发现周期T 1对应t1~t2,在t1~t2内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1电连接;天线线圈A2的发现周期T 2对应t2~t3,在t2~t3内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2电连接;天线线圈A3的发现周期T 3对应t3~t4,在t3~t4内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3电连接;天线线圈A4的发现周期T 4对应t4~t5,在t4~t5内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4电连接。
也可以是T 1=3T 0、T 2~T 4为T 0,还可以是T 1=2T 0、T 2=3T 0、T 3=T 0、T 4=5T 0,具体各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的长度是多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具体不做限定。
通过将各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设置为相同,可以在各个天线线圈对应的检测区域内机会均等的实施发现过程;通过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设置为不同,可以根据各个天线线圈对应检测区域发现近场通信设备的概率,设置对应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从而提高发现近场通信设备的效率。
在完成对天线线圈对应发现周期的设置后,可以根据显示装置中上层应用的控制指令,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同时执行步骤1402-步骤1403。
步骤1402: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近场通信设备实施发现过程;
步骤1403:当近场通信电路在任一发现周期内发现近场通信设备后,确定近场通信设备位于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的检测区域内。
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所述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通信目标实施发现过程,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实现:
发现周期包括轮询周期和监听周期;在轮询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向周围的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轮询信号;在监听周期内监听是否接收到轮询信号的响应信号;若接收到响应信号,确定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近场通信设备。
请参见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发现周期的示意图。发现周期包括轮询周期和监听周期,在轮询周期内,近场通信电路通过电连接的天线线圈向对应的检测区域内的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轮询信号,当在改检测区域内的近场通信设备接收到上述轮询信号后,会向近场通信电路发送基于轮询信号的响应信号;近场通信电路在监听周期内若接收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则确定在发现周期内存在近场通信设备,根据此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便能确定是通过哪个天线线圈发现了近场通信设备,进而便能执行步骤1404。
步骤1404:保持近场通信电路与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电连接,并禁止其余天线线圈与近场通信电路电连接,直至近场通信设备离开;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例如,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依次电连接天线线圈A1~天线线圈A4,并实施对应的发现过程,表现在时序上即为如图17为本发明是数量提供的多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时序图,近场通信电路先电连接天线线圈A1,并在天线线圈A1的发现周期内实施发现过程(包括轮询和监听);在天线线圈1对应的发现周期结束后,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和天线线圈A2,并进入天线线圈A2对应的发现周期实施发现过程;在天线线圈A2对应的发现周期结束后,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和天线线圈A3,并进入天线线圈A3对应的发现周期实施发现过程;在天线线圈A3对应的发现周期结束后,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和天线线圈A4,并进入天线线圈A4对应的发现周期实施发现过程;在天线线圈A4对应的发现周期结束后,再次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和天线线圈A1,并进入天线线圈A1对应的发现周期实施发现过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在某个发现周期发现近场通信设备,或接收到控制指令停止发现过程。
假设在上述发现过程中,在天线线圈A3对应的发现周期内发现了近场通信设备,则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3保持电连接,并禁止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1、天线线圈A2、天线线圈A3电连接,直至近场通信设备离开天线线圈A3的检测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近场通信设备通信,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实现:
若在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则控制近场通信电路采用轮询多个近场通信设备的方式分别与多个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如,在天线线圈A3的发现周期内发现了3个近场通信设备,在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天线线圈A3保持电连接,并禁止其它天线线圈电连接近场通信电路后,可以控制近场通信电路采用轮询的方式与这3个近场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 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处理器可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处理器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侧的多个天线线圈,每个天线线圈对应一个检测区域;
    近场通信电路,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在同一时刻择一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中的一个。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线圈规格相同,所述线圈规格包括线圈的大小、线圈的圈数、相邻内外线圈的间距、或线圈的引出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线圈在所述基材层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并关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中心线对称,所述中心线为在沿第一方向上经过由所述多个天线线圈限定的几何中心的直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排列方向垂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位于所述基材层的同一表面,或所述多个天线线圈分布于所述基材层的两面。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金属焊盘靠近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的几何中心,并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屏蔽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用于屏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8.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
    多个天线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天线焊盘靠近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面与对应的天线线圈电连接,所述天线焊盘远离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电连接;
    多个连接孔,与所述多个天线焊盘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孔贯穿对应天线焊盘与金属焊盘之间的电路板。
  9.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包括:
    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的多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天线线圈电连接;
    近场通信芯片,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端与所述选择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控制端与所述选择开关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芯片通过所述信号控制端输出选择信号给所述选择开关,使所述选择开关择一与所述选择信号对应的天线线圈和所述信号端电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所述主控板。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电路,还包括:
    差分匹配电路,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差分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近场通信芯片与对应电连接的天线线圈之间的阻抗。
  12. 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
    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所述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近场通信设备实施发现过程;
    当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在任一发现周期内发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后,确定 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位于所述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的检测区域内;
    保持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任一发现周期对应的天线线圈电连接,并禁止其余天线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电连接,直至所述近场通信设备离开;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依次在每个天线线圈对应的发现周期内,控制近场通信电路与对应发现周期的天线线圈电连接之前,还包括:
    为所述每个天线线圈设置对应的发现周期;不同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相同或不同。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发现周期为基准发现周期的整数倍,所述基准发现周期为天线线圈对应的最小发现周期。
  15. 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近场通信电路在所述每个天线线圈的发现周期内对通信目标实施发现过程,包括:
    所述发现周期包括轮询周期和监听周期;
    在所述轮询周期内,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向周围的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轮询信号;
    在所述监听周期内监听是否接收到所述轮询信号的响应信号;
    若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确定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通信,包括:
    若在对应发现周期内发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则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采用轮询所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的方式分别与所述多个近场通信设备通信。
CN202280000634.X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157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283 WO2023184299A1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7888A true CN117157888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19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634.XA Pending CN117157888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7888A (zh)
WO (1) WO20231842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866A (zh) * 2012-04-17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及终端设备
JP6659259B2 (ja) * 2015-07-28 2020-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223437B1 (en) * 2016-03-21 2020-03-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ccess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235135B (zh) * 2017-02-01 2022-04-19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及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200192542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thod thereof
TWI755675B (zh) * 2020-01-09 2022-02-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CN111797947A (zh) * 2020-05-25 2020-10-20 武汉天喻聚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天线轮询方法和系统
EP3937388A1 (en) * 2020-07-10 2022-01-12 STMicro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circuit
CN112384004B (zh) * 2020-11-16 2023-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组件、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4299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0601B2 (en) MU MIMO support with highly directional antennas
JP5473174B2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デバイスにおける高効率且つ高柔軟性の送信用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セクタスイープ
CN105144747B9 (zh) 用于对设备的取向进行广播的声学信标
US8195098B2 (en)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8292938A (zh) 在通信网络中发起和保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US20150055781A1 (en) Wireless speaker device and wirelessly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 thereof
US11855477B2 (en) Method, device for charging control, wireless charging base and storage device
CN110351875A (zh) 一种辅小区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6888036A (zh) 使用时变天线模块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7636485A (zh) 用于测量距离和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17157888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83277A1 (zh)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CN111083763B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072534B (zh) 一种无线音箱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JP2017531408A5 (zh)
CN101189814B (zh) 探测具有随机特性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82646A (ko) 빔포밍에 기반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12418377B (zh) 电子价签及其工作方法
CN107025780B (zh) 交互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7948834A (zh) 一种分布式音响
CN102427392B (zh)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速率探测方法和设备
CN10387368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90877A (zh) 一种切换接入天线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72473A1 (zh) 一种利用双天线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终端
CN108124222A (zh) 一种自组网蓝牙音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