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3763B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83763B CN111083763B CN201911303491.6A CN201911303491A CN111083763B CN 111083763 B CN111083763 B CN 111083763B CN 201911303491 A CN201911303491 A CN 201911303491A CN 111083763 B CN111083763 B CN 111083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signal
- link duration
- information
- duration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网络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当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案,控制链路时长短的目标无线信号来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常用的交流方式。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时,信息传输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所用的无线网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处于合理范围地选取网络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案,选择链路时长较短的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通过链路时长短的目标无线信号来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使待发送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不同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该网络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装置,或者集成了该网络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
以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该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同时连接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并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频段不同的无线信号。例如,第一无线信号可以是2.4G频段的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5G频段的无线信号。或第一无线信号可以是5G频段的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2.4G频段的无线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信号。
其中,第一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第二链路时长用于表示数据通过第二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例如,数据为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时,链路时长是指请求报文从电子设备传送到无线信号接入点,并且无线信号接入点将应答报文返回至电子设备所需时间。无线信号接入点可以是提供无线信号的路由器等设备。
102、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链路时长之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将第一链路时长与第一阈值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第二链路时长与第二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此时初步判定第一无线信号以及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电子设备可以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若第一链路时长等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和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相同。
其中,第一阈值是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的初步衡量标准。第一阈值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可以是固定的数值,也可以是变动的数值。第一阈值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根据一定规则进行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
103、当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即采用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104、当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即采用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等于第二链路时长,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选择从两个无线信号中选择任意一个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如选择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对于任意一个无线信号的选择机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链路时长等于第二链路时长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历史连接时长,将历史连接时长高的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其中,历史连接时长电子设备在设定时间内连接无线信号的时间总和。对于设定时间的具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设定时间可以是一个月、半年、一年等。
105、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无线信号,并通过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即通过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目标无线信号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待发送信息的应用来源、数量、大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选择链路时长较短的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通过链路时长短的目标无线信号来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使待发送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之前,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执行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若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且差值绝对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基于第一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若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号强度、且差值绝对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基于第二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该方案中,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然后计算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以及判断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此时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在信号强度上相差较小,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目标无线信号,并通过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即通过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目标无线信号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当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此时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在信号强度上相差较大,电子设备可以判断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大于第二无线信号,若是,则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若否,则通过第二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其中,信号强度用于表示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弱程度。信号强度越高,无线信号的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越短;信号强度越低,无线信号的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越长。此外,信号强度是无线信号的链路时长的影响因素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该方案中的目标无线信号已经确定好,即确定目标无线信号与检测到待发送信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在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先判断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相差是否较小,若两者相差较小,则通过先前确定的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此时即使在上述时间差内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无线信号发生改变,也能够在一定限度内保证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该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201、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更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当前时刻和上次更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获取预设时长,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等于或大于该预设时长。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案中电子设备至少间隔预设时长更新一次目标无线信号,并将目标无线信号进行存储。
其中,预设时长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预设时长可以由用户手动设置,也可以由生产商统一设置。对于预设时长的具体数值,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如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
202、若是,则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更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之后,若该时间间隔等于预设时长,判断此时需要更新一次目标无线信号,则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以作为更新目标无线信号的依据。若该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长,判定此时不需要更新目标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一请求报文、以及向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接入点发送第二请求报文;接收第一接入点基于第一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应答报文,以及第二接入点基于第二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二应答报文;根据第一请求报文和第一应答报文,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根据第二请求报文和第二应答报文,获取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其中,在根据第一请求报文和第一应答报文,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下:
根据第一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第一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在根据第二请求报文和第二应答报文,获取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下:
根据第二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第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其中,V表示链路时长,S1表示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S2表示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链路时长的计算公式如下:
V=S2-S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请求报文发送给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请求报文发送给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接入点是同时进行的,即第一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与第二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相同。但是第一接入点基于第一请求报文向电子设备返回第一应答报文和第二接入点基于第二请求报文向电子设备返回第二应答报文可以同时进行或先后进行,即第一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与第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可以相同或不同。
203、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链路时长之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将第一链路时长与第一阈值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第二链路时长与第二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此时第一无线信号以及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合理范围,电子设备可以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若第一链路时长等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和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相同。
204、当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即采用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205、当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第二链路时长,则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即采用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的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等于第二链路时长,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选择从两个无线信号中选择任意一个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如选择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对于任意一个无线信号的选择机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206、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或第二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阈值,则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链路时长与第一阈值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第二链路时长与第二阈值进行大小比较之后,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此时初步判定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不合理范围;或者若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此时初步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不合理范围;或者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此时初步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不合理范围,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来进一步评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
其中,信道利用率是无线信号的信道平均被占用的程度。电子设备所连接的无线信号的信道利用率越低,该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越短。
207、根据第一信道利用率,对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信道利用率之后,根据第一信道利用率,对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其中,第一信道利用率越低,第一分数越高,第一信道利用率越高,第一分数越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道利用率,对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下:
根据第一链路时长和第一信道利用率,对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需要说明的是,进一步结合信道利用率和链路时长判断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能够使目标无线信号的确定更加合理。
其中,P1表示第一分数,p1表示第一无线信号基于第一链路时长的得分,p2表示第一无线信号基于第一信道利用率的得分,k1表示第一权重值,k2表示第二权重值,第一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P1=k1 p1+k2 p2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信号基于链路时长的得分和链路时长成负相关,无线信号基于信道利用率的得分和信道利用率成负相关。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也可以由电子设备自主分配。例如,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都设置为50%。
208、根据第二信道利用率,对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信道利用率之后,根据第二信道利用率,对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其中,第二信道利用率越低,第二分数越高,第二信道利用率越高,第二分数越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信道利用率,对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下:
根据第二链路时长和第二信道利用率,对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其中,P2表示第二分数,p3表示第二无线信号基于第二链路时长的得分,p4表示第二无线信号基于第二信道利用率的得分,k3表示第三权重值,k4表示第四权重值,第一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P2=k3 p3+k4 p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权重值和第四权重值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也可以由电子设备自主分配。例如,第三权重值设置为30%,第四权重值设置为70%。
具体实施时,本申请不受所描述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制,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些步骤还可以采用其它顺序进行或者同时进行。例如,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分数和获取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分数可以同时进行。
209、若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第二分数,则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得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分数和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分数之后,电子设备获取第一预设分数,将第一分数和第一预设分数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第二分数时,此时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合理范围、且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二无线信号,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预设分数是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的进一步衡量标准。当第一分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分数时,此时电子设备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不合理范围。当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时,此时电子设备判定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合理范围。此外,该方案中的第一预设分数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可以是固定的数值,也可以是变动的数值。第一预设分数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根据一定规则进行设置。
210、若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分数,则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得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分数和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分数之后,电子设备获取第二预设分数,将第二分数和第二预设分数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二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分数时,此时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合理范围、且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于第一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案中除上述两种情况外的其他情况,电子设备可以重新搜索无线信号并进行连接,将新连接的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其中,第二预设分数是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传输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的进一步衡量标准。当第二分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分数时,此时电子设备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不合理范围。当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时,此时电子设备判定第二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处于合理范围。此外,该方案中的第二预设分数预先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可以是固定的数值,也可以是变动的数值。第二预设分数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根据一定规则进行设置。
211、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确定待发送信息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统计,得到待发送信息的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待发送信息的应用来源、数量、大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212、当数量为一个时,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之后,若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此时待发送信息少只需要选择一个无线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则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目标无线信号,并通过目标无线信号对待发送信息进行发送。由于目标无线信号保证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通过目标无线信号来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213、当数量为多个时,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之后,若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为多个,此时待发送信息多需要两个无线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则电子设备可以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其中,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是第一无线信号的待传输对象,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是第二无线信号的待传输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如何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多个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将优先级高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一消息队列;将优先级低于或等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二消息队列。其中,预设等级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该预设等级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根据一定规则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待发送信息的联系人,获取联系人对应的第一预设优先级,将第一预设优先级作为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又如,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待发送信息的应用程序,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预设优先级,将第二预设优先级作为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分配比例;按照分配比例将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待发送信息和第二待发送信息。其中,信号强度越高,其对应的无线信号的分配比例越大,信号强度越低,其对应的无线信号的分配比例越小。
214、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并基于非目标无线信号发送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并基于非目标无线信号发送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即同时使用两个无线信号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网络控制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一判断模块302、第一确定模块303、第二确定模块304以及第一发送模块305。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303,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304,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305,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之后,网络控制装置3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
第一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第二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所述第二分数,则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分数,则将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时,所述第一评分模块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时,所述第二评分模块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之前,网络控制装置300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更新所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若是,则第一获取模块301执行所述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第一获取模块301还可以用于:
向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一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接入点发送第二请求报文;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应答报文,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二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二应答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时,第一获取模块301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第一获取模块301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网络控制装置300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发送模块305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之后,网络控制装置300还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当所述数量为多个时,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并基于非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时,所述划分模块还可以用于:
获取多个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高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一消息队列;
将优先级低于或等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二消息队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网络控制装置30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
第一发送模块305,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模块,第一获取模块301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若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第一判断模块302判断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链路时长,当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第一确定模块303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第二链路时长时,第二确定模块304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第一发送模块305基于目标无线信号发送待发送信息,可以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网络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网络控制装置上可以运行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照图4,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无线网络模块403。其中,无线网络模块403以及存储器402均与处理器401电连接,处理器401用于控制无线网络模块403与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该处理器401是电子设备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40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400进行整体监控。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无线网络模块403可以支持两个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的同时收发,且两个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互不干扰。其中,无线网络模块403可以包括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和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与处理器401电连接。处理器401可以控制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连接第一无线信号,以及控制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连接第二无线信号。
无线网络模块403具有双频双发(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DBDC)功能,支持2×2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2组天线都配套有放大电路和功放芯片,可以支持天线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当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和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同时工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个无线信号,如第一WiFi信号和第二WiFi信号,支持两个信号通路的数据收发,如支持第一WiFi通路和第二WiFi通路的数据收发。例如,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建立第一天线与第一WiFi接入点的连接关系,形成第一WiFi通路,通过第一WiFi通路进行数据收发;以及通过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建立第二天线与第二WiFi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形成第二WiFi通路,并通过第二WiFi通路进行数据收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WiFi通路是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与第一WiFi建立连接后形成的数据通路。第二WiFi通路是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与第二WiFi接入点建立连接后形成的数据通路。
进一步的,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和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支持的频段不同,比如,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支持2.4G(Hz)频段,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支持5G(Hz)频段;或者,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支持5G频段,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支持2.4G频段。也就是说,当第一无线网络子模块和第二无线网络子模块同时工作时,电子设备可以支持不同频段的两个无线信号的收发。而当电子设备仅有一个无线网络子模块工作时,电子设备便只能支持一个频段的无线信号的收发,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收发一个频段的无线信号,形成2x2多输入多输出的天线阵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区别在于,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404、壳体405。处理器401、存储器402、无线网络模块403和电源404设置于壳体405内。存储器402、无线网络模块403和电源404与处理器401电性连接。
电源404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4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404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5中未示出,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显示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之后,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小于第二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若所述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所述第二分数,则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若所述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分数,则将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时,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时,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根据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之前,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更新所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处理器401可以执行:
向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一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接入点发送第二请求报文;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应答报文,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二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二应答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时,处理器401可以执行: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时,处理器401可以执行: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为一个时,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之后,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当所述数量为多个时,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
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并基于非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时,处理器401可以执行:
获取多个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高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一消息队列;
将优先级低于或等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二消息队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处理器401还可以执行: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选择链路时长较短的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通过链路时长短的目标无线信号来进行待发送信息的传输,可以使待发送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短,从而提高待发送信息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控制方法,比如: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网络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记忆体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若所述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所述第二分数,则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若所述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分数,则将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和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更新所述目标无线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包括:
向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一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接入点发送第二请求报文;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应答报文,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基于所述第二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二应答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二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一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为一个时,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的数量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数量为多个时,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
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并基于非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中的待发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待发送信息划分成第一消息队列和第二消息队列,包括:
获取多个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高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一消息队列;
将优先级低于或等于预设等级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第二消息队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且所述差值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10.一种网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链路时长以及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链路时长,其中,链路时长表示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占用的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链路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信道利用率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信道利用率;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分数;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利用率,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分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且大于所述第二分数,则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链路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链路时长时,将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分数大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分数,则将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目标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信息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信号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3491.6A CN11108376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0/136145 WO2021121186A1 (zh) | 2019-12-17 | 2020-12-14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3491.6A CN11108376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83763A CN111083763A (zh) | 2020-04-28 |
CN111083763B true CN111083763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031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3491.6A Active CN11108376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83763B (zh) |
WO (1) | WO202112118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3763B (zh) * | 2019-12-17 | 2021-05-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3193940B (zh) * | 2021-04-25 | 2023-02-28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信用同步的信用回馈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7029A (zh) * | 2013-02-08 | 2014-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4780573A (zh) * | 2015-04-15 | 2015-07-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241782A (zh) * | 2017-06-16 | 2017-10-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449771A (zh) * | 2018-06-29 | 2018-08-24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362097A (zh) * | 2018-11-16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0049505A (zh) * | 2019-04-08 | 2019-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0072263A (zh) * | 2019-03-26 | 2019-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上网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79691B2 (ja) * | 2006-02-15 | 2011-09-28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チャンネルサーチ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
JP5295882B2 (ja) * | 2009-06-24 | 2013-09-18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 |
CN107682882A (zh) * | 2017-09-29 | 2018-02-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770814B (zh) * | 2017-09-29 | 2021-06-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链路均衡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00431A (zh) * | 2018-03-22 | 2019-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量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
CN110049531B (zh) * | 2019-04-22 | 2021-05-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资源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083763B (zh) * | 2019-12-17 | 2021-05-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12-17 CN CN201911303491.6A patent/CN11108376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14 WO PCT/CN2020/136145 patent/WO202112118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7029A (zh) * | 2013-02-08 | 2014-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4780573A (zh) * | 2015-04-15 | 2015-07-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241782A (zh) * | 2017-06-16 | 2017-10-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449771A (zh) * | 2018-06-29 | 2018-08-24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362097A (zh) * | 2018-11-16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0072263A (zh) * | 2019-03-26 | 2019-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上网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0049505A (zh) * | 2019-04-08 | 2019-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21186A1 (zh) | 2021-06-24 |
CN111083763A (zh) | 2020-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03318B (zh) |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391259B (zh) | 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 |
CN113259952A (zh) |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8781410B (zh) | 一种扫描方法及设备 | |
CN107634962B (zh) | 网络带宽的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29181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083763B (zh)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913447A (zh)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8668328B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3316206B (zh) |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KR20200120107A (ko) | 확장 현실 서비스에 대해 저지연 통신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CN108449787B (zh) |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2492554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11065126B (zh) | 热点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JP2022008797A (ja) | 端末の電力消費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端末 | |
US10176123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8471622A (zh) | WiFi连接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4915511A (zh) | 一种分体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889164B (zh) | 无线局域网分流处理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 |
CN110896336A (zh) | 一种信号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188586B (zh)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8409294B (zh) | 基于步进频率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07399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031588B (zh) | 网络搜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654294B (zh) | 天线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