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5675B -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5675B
TWI755675B TW109100804A TW109100804A TWI755675B TW I755675 B TWI755675 B TW I755675B TW 109100804 A TW109100804 A TW 109100804A TW 109100804 A TW109100804 A TW 109100804A TW I755675 B TWI755675 B TW I755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trol circuit
selection circuit
current
coi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323A (zh
Inventor
李安堯
顏賜龍
王振宇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5675B/zh
Priority to US17/137,553 priority patent/US1152258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27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5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56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4B5/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record carrie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9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e.g.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means to resol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近場通訊裝置包含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及控制電路。第一線圈的一端耦接第一接地端。第二線圈的一端耦接第二接地端。控制電路包含第一電流腳位及第二電流腳位。第一電流腳位耦接第一線圈的另一端。第二電流腳位耦接第二線圈的另一端。控制電路以第一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一電流訊號至第一線圈,並以第二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二電流訊號至第二線圈,控制電路解析第一電流訊號的變化及第二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一標籤的位置係鄰近於第一線圈或第二線圈。

Description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本案是關於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種新型的標準化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它利用磁場感應原理,使電子設備在近距離內實現互聯互通。然而,傳統的非接觸耦合裝置中包含單一感應線圈,若非接觸耦合裝置中的感應線圈與非接觸積體電路卡片中的感應線圈之間的大小差異過大時,非接觸耦合裝置中的感應線圈的中心常因磁通量不足而發生無法感應非接觸積體電路卡片的問題,造成感應面積較小,在設計非接觸耦合裝置時,其感應線圈大小亦受限於非接觸積體電路卡片中的感應線圈大小。
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包含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及控制電路。第一線圈的一端耦接第一接地端。第二線圈的一端耦接第二接地端。控制電路包含第一電流腳位及第二電流腳位。第一電流腳位耦接第一線圈的另一端。第二電流腳位耦接第二線圈的另一端。控制電路以第一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一電流訊號至第一線圈,並以第二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二電流訊號至第二線圈,控制電路解析第一電流訊號的變化及第二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一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或鄰近於第二線圈。
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包含複數第一線圈、複數第二線圈、第一選擇電路、第二選擇電路及控制電路。各第一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各第二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第一選擇電路耦接各第一線圈的另一端,第二選擇電路耦接各第二線圈的另一端。控制電路包含第一電流腳位及第二電流腳位,第一電流腳位耦接第一選擇電路,第二電流腳位耦接第二選擇電路。控制電路控制第一選擇電路分別地電性連接第一線圈,並以第一電流腳位分別地發送第一電流訊號由第一選擇電路流至其中一第一線圈,且控制電路控制第二選擇電路分別地電性連接第二線圈,並以第二電流腳位分別地發送第二電流訊號經由第二選擇電路流至其中一第二線圈,控制電路解析各第一電流訊號的變化及各第二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其中一第一線圈或鄰近於其中一第二線圈。
一種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包含一控制電路在一第一時間點以一第一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一電流訊號至一第一線圈,控制電路解析第一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一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第一線圈,控制電路在一第二時間點以一第二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二電流訊號至一第二線圈,及控制電路解析第二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第二線圈。
圖1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係作為讀取裝置(reader)而可判斷標籤(tag)之位置。近場通訊裝置包含控制電路11及耦接控制電路11之兩線圈14、15(以下分別稱為第一線圈14及第二線圈15)。控制電路11包含兩電流腳位111、112(以下分別稱為第一電流腳位111及第二電流腳位112)。第一線圈14及第二線圈15分別包含兩端。第一線圈14的一端連接接地端G1(以下稱為第一接地端G1),第一線圈14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電流腳位111。第二線圈15的一端連接於接地端G2(以下稱為第二接地端G2),第二線圈15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流腳位112。
控制電路11可經由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I1(以下稱為第一電流訊號I1)至第一線圈14,且控制電路11可經由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I2(以下稱為第二電流訊號I2)至第二線圈15。控制電路11可藉由判斷第一電流訊號I1是否有變化來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一線圈14(即,標籤與第一線圈14之間的距離是否於可檢測距離範圍),並藉由判斷第二電流訊號I2是否有變化來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二線圈15(即,標籤與第二線圈15之間的距離是否於可檢測距離範圍),也就是控制電路11可判斷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14或是鄰近於第二線圈15。
請合併參照圖1及圖2,圖2為根據本案之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在判斷標籤的位置時,控制電路11可在第一時間點以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第一電流訊號I1至第一線圈14(步驟S01)。當第一電流訊號I1被傳送至第一線圈14時會使第一線圈14周圍產生磁場。此時,若有標籤接近第一線圈14,第一線圈14的磁場會響應標籤中的線圈而改變第一電流訊號I1的電流值,控制電路11解析第一電流訊號I1的電流值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標籤接近第一線圈14(步驟S02),也就是控制電路11在步驟S02中判斷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第一線圈14;當標籤的位置未鄰近於第一線圈14(判斷結果為「否」),控制電路11可在晚於第一時間點之第二時間點以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第二電流訊號I2至第二線圈15(步驟S03),且在步驟S03中,控制電路11並不藉由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第一電流訊號I1。當第二電流訊號I2被傳送至第二線圈15時會使第二線圈15周圍產生磁場。此時,若有標籤接近第二線圈15,第二線圈15的磁場會響應標籤中的線圈而改變第二電流訊號I2的電流值,控制電路11解析第二電流訊號I2的電流值的變化來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二線圈15(步驟S04)也就是控制電路11在步驟S04中判斷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第二線圈15。
當第一電流訊號I1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一預設值,控制電路11在步驟S02中判斷出標籤接近第一線圈14(判斷結果為「是」)。當第一電流訊號I1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一預設值,控制電路11在步驟S04中判斷出標籤接近第二線圈15(判斷結果為「是」),也就是控制電路11可判斷出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14或是鄰近於第二線圈15。基此,本案使用複數線圈來偵測標籤,相較於使用單一線圈之近場通訊裝置,本案可提升近場通訊裝置的感應面積,進而提升標籤位置之偵測準確度及精確度,且近場通訊裝置不需要額外搭配紅外線或其他定位技術來偵測標籤之位置,達到節省設計成本之優點。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腳位111可為正極腳位,第二電流腳位112可為負極腳位。
在一實施例中,近場通訊裝置在收聽階段(listening stage)中係具有省電工作模式及主動工作模式(active mode)。省電工作模式中包含由工作週期及休眠週期組成的週期時間,控制電路11係在工作週期中執行步驟S01至步驟S04以在工作週期中判斷標籤是否鄰近於第一線圈14或第二線圈15。舉例來說,控制電路11在步驟S04中判斷出標籤的位置並非為鄰近於第二線圈15之後(判斷結果為「否」),控制電路11可由步驟S01開始,控制電路11繼續判斷標籤的位置直到工作週期結束。當工作週期結束,近場通訊裝置進入休眠週期,在休眠週期中,控制電路11並不藉由電流腳位111、112發送電流訊號I1、I2,也就是控制電路11在休眠週期中並不判斷標籤之位置,以節省電力之消耗。
舉例來說,以100 ms之週期時間為例,工作週期為1 ms及休眠週期可則為99 ms,控制電路11在1 ms之工作週期內發送電流訊號I1、I2,並在1 ms內藉由電流訊號I1、I2判斷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14或鄰近於第二線圈15。待經過1 ms之後,控制電路11進入休眠週期,待經過99 ms之後,控制電路11再進入工作週期。在一實施例中,當控制電路11在工作週期中判斷出標籤接近第一線圈14或第二線圈15,近場通訊裝置由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主動工作模式而(步驟S05)進入輪詢階段(polling stage),以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二線圈15為例,控制電路11在主動工作模式中以第二線圈15與標籤溝通,以建立與標籤之間之資料傳輸。
圖3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請參照圖3,圖3與圖1之差別在於近場通訊裝置更包含兩選擇電路12、13(以下稱為第一選擇電路12及第二選擇電路13),且第一電流腳位111係經由第一選擇電路12分別耦接複數線圈21、23(以下分別稱為第一線圈21及第三線圈23),且第二電流腳位112係經由第二選擇電路13分別耦接複數線圈23、24(以下分別稱為第二線圈22及第四線圈24)。
第一選擇電路12耦接在第一電流腳位111與線圈21、23之間。第一選擇電路12的輸入端耦接第一電流腳位111,第一選擇電路12的兩輸出端分別耦接線圈21、23的一端,且線圈21、23的另一端係分別地耦接接地端G,線圈21、23之間具有獨立的迴路。第一選擇電路12係依序的電性連接於第一線圈21及第三線圈23,第一選擇電路12可建立第一電流腳位111與第一線圈21之間的電性連接,或建立第一電流腳位111與第三線圈23之間的電性連接。第二選擇電路13耦接在第二電流腳位112與線圈22、24之間。第二選擇電路13的輸入端耦接第二電流腳位112,第二選擇電路13的兩輸出端分別耦接線圈22、24的一端,且線圈22、24的另一端係分別地耦接接地端G,線圈22、24之間具有獨立的迴路。第二選擇電路13係依序的電性連接於第二線圈22及第四線圈24,第二選擇電路13可建立第二電流腳位112與第二線圈22之間的電性連接,或可建立第二電流腳位112與第四線圈24之間的電性連接。
基此,控制電路11更包含兩控制腳位113、114(以下稱為第一控制腳位113及第二控制腳位114),第一控制腳位113耦接第一選擇電路12,第二控制腳位114耦接第二選擇電路13。控制電路11可藉由第一控制腳位113發送控制訊號S1至第一選擇電路12,以控制第一選擇電路12將第一電流腳位111電性連接於第一線圈21或第三線圈23。控制電路11亦可藉由第二控制腳位114發送控制訊號S2至第二選擇電路13,以控制第二選擇電路13將第二電流腳位112電性連接於第二線圈22或第四線圈24。
當第一選擇電路12將第一電流腳位111電性連接至第一線圈21或第三線圈23時,控制電路11可藉由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電流訊號經由第一選擇電路12流至第一線圈21或第三線圈23,控制電路11可再解析第一電流腳位111上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來判斷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21或第三線圈23。
另一方面,當第二選擇電路13將第二電流腳位112電性連接至第二線圈22或第四線圈24時,控制電路11可藉由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電流訊號經由第二選擇電路13流至第二線圈22或第四線圈24,控制電路11可再解析第二電流腳位112上的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來判斷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二線圈22或第四線圈24。
詳細而言,請合併參照圖3及圖4,圖4為根據本案之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當近場通訊裝置處於省電工作模式時,在工作週期中,控制電路11於第一時間點控制第一選擇電路12切換其輸入端電性連接第一線圈21(步驟S21),且在步驟S21中,第一選擇電路12的輸入端未電性連接第三線圈23。於是,第一選擇電路12電性連接第一電流腳位111及第一線圈21,控制電路11以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以下稱為第一電流訊號)(步驟S22),且在步驟S22中,控制電路11未以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第一電流訊號經由第一選擇電路12流至第一線圈21,控制電路11再判斷第一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一線圈21(步驟S23);當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一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預設值時,控制電路11判定標籤接近第一線圈21(判斷結果為「是」),也就是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一線圈21而非鄰近於其他線圈22、23、24。此時,近場通訊裝置由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主動工作模式(步驟S35),控制電路11在主動工作模式中藉由第一線圈21通訊於標籤。
另一方面,當控制電路11在步驟S23中判斷出標籤未接近第一線圈21時(判斷結果為「否」),在工作週期中,控制電路11於第二時間點(第二時間點係晚於第一時間點)控制第一選擇電路12切換其輸入端電性連接於第三線圈23(步驟S24),且在步驟S24中,第一選擇電路12的輸入端並未電性連接於第一線圈21。於是,第一選擇電路12電性連接第一電流腳位111及第三線圈23,控制電路11以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以下稱為第三電流訊號)(步驟S25),且在步驟S25中,控制電路11未以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第三電流訊號經由第一選擇電路12流至第三線圈23,控制電路11再判斷第三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三線圈23(步驟S26);當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三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預設值時,控制電路11判定標籤接近第三線圈23(判斷結果為「是」),也就是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三線圈23而非鄰近於其他線圈21、22、24。此時,近場通訊裝置由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主動工作模式(步驟S35),控制電路11在主動工作模式中藉由第三線圈23通訊於標籤。
另一方面,當控制電路11在步驟S26中判定標籤未接近第三線圈23時(判斷結果為「否」),在工作週期中,控制電路11於第三時間點(第三時間點係晚於第二時間點)控制第二選擇電路13切換其輸入端電性連接第二線圈22(步驟S27),且在步驟S27中,第二選擇電路13的輸入端並未電性連接於第四線圈24。於是,第二選擇電路13電性連接第二電流腳位112及第二線圈22,控制電路11以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以下稱為第二電流訊號)(步驟S28),且在步驟S28中,控制電路11未以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第二電流訊號經由第二選擇電路13流至第二線圈22,控制電路11再判斷第二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二線圈22(步驟S29)。當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二電流腳位112上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預設值時,控制電路11判定標籤接近第二線圈22(判斷結果為「是」),也就是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二線圈22而非鄰近於其他線圈21、22、24。此時,近場通訊裝置由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主動工作模式(步驟S35),控制電路11在主動工作模式中藉由第二線圈22通訊於標籤。
另一方面,當控制電路11在步驟S29中判定標籤未接近第二線圈22時(判斷結果為「否」),在工作週期中,控制電路11在第四時間點(第四時間點係晚於第三時間點)控制第二選擇電路13切換其輸入端電性連接第四線圈24(步驟S30),且在步驟S30中,第二選擇電路13的輸入端未電性連接第二線圈22。於是,第二選擇電路13電性連接第二電流腳位112及第四線圈24,控制電路11以第二電流腳位112發送電流訊號(以下稱為第四電流訊號)(步驟S31),且在步驟S31中,控制電路11未以第一電流腳位111發送電流訊號。第四電流訊號經由第二選擇電路13流至第四線圈24,控制電路11再判斷第四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第四線圈24(步驟S32)。當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四電流訊號的電流值大於預設值時,控制電路11判定標籤接近第四線圈24(判斷結果為「是」),也就是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四線圈24而非鄰近於其他線圈21、22、23。此時,近場通訊裝置由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主動工作模式(步驟S35),控制電路11在主動工作模式中藉由第四線圈24通訊於標籤。
另一方面,當控制電路11在步驟S29中判定標籤未接近第四線圈24時(判斷結果為「否」),控制電路11已判斷出標籤並未接近線圈21-24,也就是並無標籤鄰近於近場通訊裝置,此時,控制電路11可自步驟S21開始執行,以由第一線圈21開始判斷標籤是否鄰近於近場通訊裝置,直到工作週期結束,近場通訊裝置進入休眠週期,待切換至下一工作週期之後,控制電路11再由步驟S21開始執行,以判斷標籤是否接近其中一線圈21-24。基此,相較於第一實施例,隨著線圈數量的上升,近場通訊裝置可更精確地定位出標籤的位置,且在近場通訊裝置的相同面積下,較多線圈數量之進場通訊裝置係具有較大的感應面積,進而提升感應之精準度。
在一實施例中,電流腳位111、112及控制腳位113、114可為通用型輸入輸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腳位。選擇電路12、13可為單刀三擲(SP3T)開關,選擇電路12、13接收之控制訊號S1、S2可為三位元之數位訊號。以二進位表示法為例,在步驟S21中,控制電路11可產生為「001」之控制訊號S1及為任意值(don’t care)之控制訊號S2,在步驟S24中,控制電路11可產生為「011」之控制訊號S1及為任意值之控制訊號S2,在步驟S27中,控制電路11可產生為任意值之控制訊號S1及為「010」之控制訊號S2,在步驟S30中,控制電路11可產生為任意值之控制訊號S1及為「100」之控制訊號S2。
基此,控制電路11在判斷出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大於預設值時,控制電路11可解析控制訊號S1、S2的數位值判斷出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線圈21-24中的哪一者。舉例來說,當第一選擇電路12電性連接第三線圈23時,若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三電流訊號的電流值大於預設值,控制電路11可根據為「011」之控制訊號S1判斷出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三線圈23;當第二選擇電路13電性連接第二線圈22時,若控制電路11判斷出第二電流訊號的電流值大於預設值,控制電路11可根據為「010」之控制訊號S2判斷出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第二線圈22,其餘則依此類推,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5,圖5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近場通訊裝置係包含十六個線圈21-36,選擇電路12、13可為單刀八擲(SP8T)開關或單刀九擲(SP9T)開關。控制電路11係在工作週期中依序地判斷標籤是否接近線圈21-36中的一者,也就是控制電路11判斷標籤的位置是鄰近於線圈21-36中的哪一者。基此,相較於第二實施例,隨著線圈數量的上升,近場通訊裝置可更精確地定位出標籤的位置,且在近場通訊裝置的相同面積下,較多線圈數量之進場通訊裝置係具有較大的感應面積,進而提升感應之精準度。
綜上所述,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之一實施例,本案使用複數線圈來偵測標籤,相較於使用單一線圈之近場通訊裝置,本案可提升近場通訊裝置的感應面積,進而提升標籤位置之偵測準確度及精確度,且近場通訊裝置不需要額外搭配紅外線或其他定位技術來偵測標籤之位置,達到節省設計成本之優點。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專利申請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控制電路 111:第一電流腳位 112:第二電流腳位 113:第一控制腳位 114:第二控制腳位 12:第一選擇電路 13:第二選擇電路 14:第一線圈 15:第二線圈 I1:第一電流訊號 I2:第二電流訊號 G:接地端 G1:第一接地端 G2:第二接地端 21:第一線圈 22:第二線圈 23:第三線圈 24:第四線圈 25-36:線圈 S1:控制訊號 S2:控制訊號 S01-S05:步驟 S21-S32:步驟 S35:步驟
[圖1] 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 為根據本案之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3] 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 為根據本案之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5] 為根據本案之近場通訊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11:控制電路
111:第一電流腳位
112:第二電流腳位
14:第一線圈
15:第二線圈
I1:第一電流訊號
I2:第二電流訊號
G1:第一接地端
G2:第二接地端

Claims (4)

  1. 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包含:複數第一線圈,各該第一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複數第二線圈,各該第二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一第一選擇電路,耦接各該第一線圈的另一端;一第二選擇電路,耦接各該第二線圈的另一端;及一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流腳位,耦接該第一選擇電路;一第二電流腳位,耦接該第二選擇電路;一第一控制腳位,耦接該第一選擇電路;及一第二控制腳位,耦接該第二選擇電路;其中,該近場通訊裝置有一省電工作模式,在該省電工作模式中的一工作週期中,該控制電路以該第一控制腳位控制該第一選擇電路分別地電性連接每一該第一線圈,該控制電路以該第二控制腳位控制該第二選擇電路分別地電性連接每一該第二線圈,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其中一該第一線圈時以該第一電流腳位發送該第一電流訊號,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其中一該第二線圈時以該第二電流腳位發送該第二電流訊號,該控制電路在發送該第一電流訊號之後判斷該第一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該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該些第一線圈中的哪一者,且該控制電路在發送該第二電流訊號之後判斷該第二電流訊號的電流值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預設值,以判斷該標籤的位置為鄰近於該些第二線圈中的哪一者。
  2. 一種近場通訊裝置,包含:複數第一線圈,各該第一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複數第二線圈,各該第二線圈的一端耦接接地端;一第一選擇電路,耦接各該第一線圈的另一端;一第二選擇電路,耦接各該第二線圈的另一端;及一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流腳位,耦接該第一選擇電路;及一第二電流腳位,耦接該第二選擇電路;其中該近場通訊裝置更具有一主動工作模式,該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一選擇電路依序地電性連接每一該第一線圈,該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二選擇電路依序地電性連接每一該第二線圈,當該控制電路判斷出一標籤為鄰近於其中該第一線圈或該第二線圈時,該近場通訊裝置由該省電工作模式切換至該主動工作模式,該控制電路在該主動工作模式中經由鄰近於該標籤之該第一線圈或該第二線圈通訊於該標籤。
  3. 一種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包含:在一省電工作模式中之一工作週期中,一控制電路在一第一時間點控制一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一第一線圈,該控制電路於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一線圈時以一第一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一電流訊號,該控制電路解析該第一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一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該第一線圈;在該工作週期中,該控制電路在一第二時間點控制一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一第二線圈,該控制電路於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二線圈時 以該第二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二電流訊號,該控制電路解析該第二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該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該第二線圈;在該工作週期中,該控制電路在晚於該第一時間點的一第三時間點控制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一第三線圈,該控制電路於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三線圈時以該第一電流腳位發送一第三電流訊號至該第三線圈,該控制電路解析該第三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該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該第三線圈;及在該工作週期中,該控制電路在晚於該第二時間點的一第四時間點控制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一第四線圈,該控制電路於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四線圈時以該第二電流腳位發送一第四電流訊號至該第四線圈,該控制電路解析該第四電流訊號的變化判斷該標籤的位置是否為鄰近於該第四線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以近場通訊技術判斷標籤位置的方法,其中該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三線圈之步驟中,該控制電路係控制該第一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三線圈且不電性連接該第一線圈;其中該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四線圈之步驟中,該控制電路係控制該第二選擇電路電性連接該第四線圈且不電性連接該第二線圈。
TW109100804A 2020-01-09 2020-01-09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TWI755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804A TWI755675B (zh) 2020-01-09 2020-01-09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US17/137,553 US11522580B2 (en) 2020-01-09 2020-12-30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a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by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804A TWI755675B (zh) 2020-01-09 2020-01-09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323A TW202127323A (zh) 2021-07-16
TWI755675B true TWI755675B (zh) 2022-02-21

Family

ID=76763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804A TWI755675B (zh) 2020-01-09 2020-01-09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2580B2 (zh)
TW (1) TWI755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299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9778A (zh) * 2012-05-16 2013-12-01 Broadcom Corp 第一近場通訊功能裝置及用於近場通訊的手勢檢測系統
US9398531B1 (en) * 2015-06-25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fiel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serve energy during NFC communication
US9864882B1 (en) * 2013-07-19 2018-01-09 Geotoll, Inc. Energy harvesting for battery-less RFID tag devices with internal transmitters
TW201906334A (zh) * 2017-06-20 2019-02-01 瑞典商阿尼瑪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的nfc佈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34428A1 (en) * 2005-06-14 2006-12-21 Nokia Corporation Tag multiplication
US8165552B2 (en) * 2006-09-29 2012-04-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location using a switchable coil
CN101645129B (zh) 2008-08-05 2013-02-13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在近场通信中提供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US9986594B2 (en) * 2014-12-16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OT device to enable fast connection between low energy IOT devices
CN105704814A (zh) 2016-03-24 2016-06-22 上海维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场景设备和无线定位方法
CN108701890A (zh) 2017-02-27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c天线及终端设备
EP3576248B1 (en) * 2018-05-31 2023-05-31 STMicro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Nfc reader
US10862543B2 (en) * 2019-01-17 2020-12-08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US10594368B1 (en) * 2019-01-31 2020-03-1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Array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9778A (zh) * 2012-05-16 2013-12-01 Broadcom Corp 第一近場通訊功能裝置及用於近場通訊的手勢檢測系統
US9864882B1 (en) * 2013-07-19 2018-01-09 Geotoll, Inc. Energy harvesting for battery-less RFID tag devices with internal transmitters
US9398531B1 (en) * 2015-06-25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fiel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serve energy during NFC communication
TW201906334A (zh) * 2017-06-20 2019-02-01 瑞典商阿尼瑪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的nfc佈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323A (zh) 2021-07-16
US20210218439A1 (en) 2021-07-15
US11522580B2 (en)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6325B2 (en)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performance NFC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small antennas
US855987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data processing devic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US10778046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system
CN106535308B (zh) 一种智能控制wifi传输距离的方法及系统
KR20190054416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TWI755675B (zh) 近場通訊裝置及其標籤位置判斷方法
CN105306109A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设备及低功耗蓝牙设备天线切换方法
JP4579233B2 (ja) 能動及び受動送信モードを有する非接触装置用回路
CN107947306B (zh) 一种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与方法
CN207218722U (zh) Poe负载测试装置
US202302163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pow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6353311U (zh) 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切换电路、电子标签通信装置及手持机
CN110289890B (zh) 近场通信测试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6173081A1 (zh) 一种实现连接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205609738U (zh) 一种天线和腕带式可穿戴设备
TWI741626B (zh) 多天線模組的控制方法
CN205319804U (zh) 一种通断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284190B2 (ja) パッシブ型伝送線路切替器とそれを備えるrfid読取書込装置
WO2017063136A1 (zh) Nfc和无线充电共用线圈
CN203366322U (zh) 信号转接装置
KR101999520B1 (ko) 무선충전과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의 통합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통합 제어장치
Lestini et al. Feasibility of RFID-Based Control of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RI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130601A (zh) 用于近场通信(nfc)读取器系统的卡检测
TWI637634B (zh) 鏡頭偵測方法及鏡頭偵測系統
US119492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power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