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6039A -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6039A
CN117156039A CN202310902604.4A CN202310902604A CN117156039A CN 117156039 A CN117156039 A CN 117156039A CN 202310902604 A CN202310902604 A CN 202310902604A CN 117156039 A CN117156039 A CN 117156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vehicle
call
termin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2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26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60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6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6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应用于移动终端时,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移动终端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本发明利用了车辆和移动终端的现有功能,改变通话声道,完成通话接听的流转,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功能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通话接听流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和车机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拨打和接听电话,通话通过车机麦克风收音和车机扬声器发声。如果用户想要接听,也即切换声道到移动终端端,用户需要在移动终端上或手机上操作,把通话切换到手机侧。
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用户可以在免提模式和听筒模式之间的切换,移动终端还可以实现通过手机上的距离传感器判断手机离人的距离远近来自动切换通话模式。但如果移动终端与车机连接则不能够实现自动切换通话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流转通话的声道,保护用户的通话。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移动终端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
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
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车机端通过蓝牙连接;
所述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或者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是由车端的用户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参数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之后还包括:通过判断蓝牙通信协议中SOC链路的通断的状态确定是否切换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应用于车端,包括:
车机端与移动终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
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传输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
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通话模块,用于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
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车端,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实现通话时,识别用户的意图;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与车端,所述车端包括车机端,包括:
移动终端与车端通过蓝牙连接,且移动终端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
车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
车机端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移动终端或车机端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了车辆和移动终端的现有功能,改变通话声道,完成通话接听的流转,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功能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车端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车端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车载摄像头越来越多,比如车内安装了用于监控驾驶员驾驶状态的车内摄像头,或者用于监控乘客状态的车内摄像头,所述车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利用视觉算法可以识别用户的行为,可以借助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常见的功能有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识别,例如识别驾驶员是否瞌睡,识别驾驶员的手势语言,识别驾驶员的动作等。智能汽车可以复用车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识别结果,不仅用于驾驶员的驾驶监控,还可以用于通话的声道切换。
然后目前移动终端一般都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一般配置在听筒位置,用户使用听筒接听时可切换为手机听筒通话。随着智能车辆越来越多的车配置车内摄像头,可以结合利用这二者判断用户有接听电话的意图,直接把通话从车机声道切换到手机,减少用户的操作。其中接听电话的意图可以通过识别用户的行为动作进行识别,例如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头部等方式进行识别,具体模型训练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与车端,所述车端包括车机端(即车机系统)。移动终端与车机端的连接通常利用预载的APP实现连接。以手机为例,苹果手机使用carplay连接车机端,安卓手机使用carlife连接车机端。相应地,车机端内也设有与手机连接的APP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有第一互联APP,例如carplay,所述车机端内安装有第二互联APP,例如车机互联APP,所述第一互联APP与所述第二互联APP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互联APP可用于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所述第二互联APP也可用于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通话时,移动终端与车端通过蓝牙连接,可实现利用HFP协议,主要实现拨打、接听、挂断电话(AG侧、HF侧) 、切换声道功能。移动终端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通过面向同步连接(SCO)链路进行通信。其中AG侧为移动终端侧,HF侧为车机端侧。AG侧主要通过AT命令“+CIEV”和“+CLCC”来获取AG侧的通话状态和信息。
由于通话音频数据的传输是在SCO链路上进行的,所以建立SCO就代表通话语音切到车机端播放,断开SCO就代表通话语音切到移动终端上播放。建立和断开SCO的操作车端与移动终端都可以操作,从而HF侧的蓝牙电话应用可以控制Bluetooth Headset Client中的connect Audio和disconnect Audio这两个接口就可实现上述功能;即连接音频接口与断开音频连接接口。
在车端,车辆主控模块将车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输入基于卷积申请网络的视觉算法后,视觉算法输出参数,车端对于该参数识别后可得出用户是否有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示例地,车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或耳朵或头部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车机端。
车机端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移动终端或车机端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移动终端切换声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车机端切换声道。
具体的,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使用移动终端切换声道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通过断开移动终端与车机端的蓝牙连接实现通话声道的切换,移动终端与车机端断开后,移动终端默认使用听筒通话,有效保护用户通话或通话隐私,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通话声道的切换采用移动终端处理,可以将功能需求的实现转移到移动终端侧,可节省车机算力,使驾驶体验更好。
使用车机端切换通话声道时,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移动终端将所示探测距离值发送给车机端,车机端可使用车机端切换声道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还可以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如上述内容,作为HF侧的车机端,控制Bluetooth Headset Client中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即控制disconnect Audio,还可以控制connect Audio接口与移动终端进行蓝牙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之后,还可以通过判断蓝牙通信协议中SOC链路的通断的状态确定是否切换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这个过程可以是移动终端执行,也可以是车机端执行,具体根据哪一方执行声道切换。
本发明利用了车辆和移动终端的现有功能,改变通话声道,完成通话接听的流转,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功能体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使得通话过程中切换声道更加智能,减少了用户操作的步骤。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移动终端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车机端通过蓝牙连接。
步骤320: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有第一互联APP,例如carplay,所述第一互联APP可用于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所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是由车端的用户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参数信息。例如,在车端,车辆主控模块将车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输入基于卷积申请网络的视觉算法后,视觉算法输出参数,车端对于该参数识别后可得出用户是否有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示例地,车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或耳朵或头部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车机端。车机端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步骤330: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具体的,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或者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移动终端切换声道。
具体的,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使用移动终端切换声道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通过断开移动终端与车机端的蓝牙连接实现通话声道的切换,移动终端与车机端断开后,移动终端默认使用听筒通话,有效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通话声道的切换采用移动终端处理,可以将功能需求的实现转移到移动终端侧,可节省车机算力,使驾驶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之后,还可以通过判断蓝牙通信协议中SOC链路的通断的状态确定是否切换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这个过程可以是移动终端执行,也可以是车机端执行,具体根据哪一方执行声道切换。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通话模块41,用于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
控制模块42,用于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43,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图3、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至图2所述的内容,不在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应用于车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车机端与移动终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车机端通过蓝牙连接。
步骤520: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步骤530: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传输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步骤540: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具体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车端,车辆主控模块将车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输入基于卷积申请网络的视觉算法后,视觉算法输出参数,车端对于该参数识别后可得出用户是否有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示例地,车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或耳朵或头部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车机端。
车机端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参数)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移动终端或车机端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车机端切换声道。
具体的,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使用移动终端切换声道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使用车机端切换通话声道时,假设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2cm时,移动终端将所示探测距离值发送给车机端,车机端可使用车机端切换声道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还可以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如上述内容,作为HF侧的车机端,控制Bluetooth Headset Client中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即控制disconnect Audio,还可以控制connect Audio接口与移动终端进行蓝牙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之后,还可以通过判断蓝牙通信协议中SOC链路的通断的状态确定是否切换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这个过程可以是移动终端执行,也可以是车机端执行,具体根据哪一方执行声道切换。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车端,包括:
通话模块61,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实现移动终端的通话;
识别模块62,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处理模块63,用于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64,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在图5、图6所述的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至图2所述的内容,不在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
可以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 (ROM ,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是一个单片机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处理器可以是指控制器包含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地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实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移动终端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
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
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车机端通过蓝牙连接;
所述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或者SOC链路的通断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是由车端的用户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参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之后还包括:通过判断蓝牙通信协议中SOC链路的通断的状态确定是否切换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6.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应用于车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机端与移动终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
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传输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包括:
由移动终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或者
由车机端执行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改变移动终端与车机端之间的蓝牙通信协议中的断开音频接口状态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9.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模块,用于与车机端连接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
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车机端发送的用户需要切换声道的意图信息时,根据所述意图信息启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10.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装置,应用于车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并使用车机端的声道实现通话时,识别用户的意图;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
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并接收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的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11.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与车端,所述车端包括车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与车端通过蓝牙连接,且移动终端使用车机端的声道进行通话时;
车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用户的行为意图,当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身体时判断有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车机端;
车机端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意图将用户需要切换通话声道的意图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移动终端的探测距离值;
当所述探测距离值小于设置阈值时,移动终端或车机端将通话声道切换至移动终端一侧。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或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或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02604.4A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71560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604.4A CN11715603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604.4A CN11715603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6039A true CN11715603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0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2604.4A Pending CN11715603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60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8050T2 (de) Bluetooth Kommunikationsystem für Fahrer von Fahrzeugen
US8731473B2 (en)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348938A (zh) 一种车载终端眼球识别自动拨号系统及方法
CN110944328A (zh) 隐私电话接听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
CN108965590A (zh)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057887A (zh) 一种语音智能型多功能汽车内后视镜
CN1604683A (zh) 免提通信控制方法、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和免提系统
CN105551491A (zh) 语音识别方法和设备
JP2007258988A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携帯電話端末車内使用制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888147B (zh) 一种车载即时通讯免提系统
CN117156039A (zh) 一种车内通话接听流转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40178B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187655A (zh) 能够自动接听电话的移动终端及电话接听方法
CN215769843U (zh) 车载多麦手机交互记录仪和汽车
US20230122465A1 (en) Vehicle hands-free call connection system
CN113709906B (zh) 无线音频系统、无线通讯方法及设备
CN114697940A (zh) 一种车载系统用音频信息传输方法、车载系统及车辆
CN104158566A (zh) 车载通信机构与无线耳机的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23353A (zh) 基于大数据的蓝牙连接切换系统及方法
CN201426232Y (zh) 一种车载dvd导航装置
CN116266853A (zh) 车载通信系统及方法
JP2002335584A (ja) 無線通信端末の着信制御装置および車内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14871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sfree phone functionality
JP2014230197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3907526B2 (ja)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及び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