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49A - 电解测试机 - Google Patents

电解测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49A
CN1171549A CN97112992A CN97112992A CN1171549A CN 1171549 A CN1171549 A CN 1171549A CN 97112992 A CN97112992 A CN 97112992A CN 97112992 A CN97112992 A CN 97112992A CN 1171549 A CN1171549 A CN 1171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ic solution
electrolytic
catalyzer
test
harmfu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2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寿浩
今中正
真下健司
木内启治
通崎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1471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32957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0865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528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03Cells and electrode assemblies
    • G01N27/406Cells and probe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G01N27/407Cells and probe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for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g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 G01N31/1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using cataly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解测试机,包括:一种电解槽—其中存储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一种测试材料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浸泡在该电解液中的一个电极;一个直流电源,在测试材料与该电极之间提供电流;一个处理管线,它从该电解槽延伸以沿着电解液收集在提供电流期间从该电解液产生出的有害气体;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它被设置在该处理管线中并包括用于净化有害气体的催化剂;以及,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该催化剂的更换时序。

Description

电解测试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测试机,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这样一种电解测试机—即它包括作为基本部件的:一个电解槽—其中存储有电解液以使测试材料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浸泡在该电解液中的电极;以及,一个直流电源,电流从它在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被提供。
上述的电解测试机被用于例如涂覆膜的阴极剥离测试(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延迟公开第195612/1995)。这种测试是利用NaC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即测试材料的极性被设定为负极(作为阴极),而电极的极性被置于正极(即作为阳极)。因此,采用NaC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电极一侧产生有害的氯气。
在此情况下,用氯气处理装置来对氯气进行净化,其中采用了活性碳作为催化剂。
活性碳的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而需要在所使用的活性碳的净化能力完全损失之前用新的活性碳来代替原来的活性碳。
因此,可以考虑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对活性碳的取代进行时间管理。然而,这样形成时间管理产生了以下的缺点:
在测试期间,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的电流随着测试材料的结构等等而改变。因此,例如,如果直流电源的最大电流被设定为50A被连续地提供该电流,则每公斤的活性碳保持净化能力的持续时间为50小时。如果一个测试周期的持续时间为约2小时,则测试的可能频率为25个周期。因此,活性碳必须每25次测试就更换一次。这造成了测试效率的降低,因为活性碳的更换频率太高。
测试中的实际的电流约为10A,因此在每公斤活性碳的测试总频率上使用的电流量为10A×2小时×25次=500A·小时,且每公斤活性碳的有效电流量为50A×50小时=2500A·小时。如果采用时间管理,则活性碳的净化能力只有20%得到了利用,而约80%被浪费了。
另一方面,另一种氯处理装置收集并处理浮出NaCl的水溶液并在电解槽中流动的氯气。
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氯气处理装置,就不能禁止在NaCl的水溶液中产生出NaClO和氯气在NaCl的水溶液中的溶解。
结果,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测试材料的涂覆膜由于NaClO的漂白作用而变白,且涂覆膜的外貌与在自然环境中的被腐蚀状态下的情况有显著的不同。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NaCl的水溶液中的氯的浓度增大。因而,在测试材料的更换期间或NaCl的水溶液的更换期间产生出刺激性的气味,从而恶化了工作环境。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电解测试机,其中催化剂的更换时间根据电流量而得到控制,从而使催化剂的净化能力能够被使用到接近其极限,且催化剂的更换频率可以得到显著的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测试机,它包括:一个电解槽,其中存储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测试材料可以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电极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直流电源,在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提供电流。一种催化剂对提供电流期间从电解液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能力由一个有效电流量C1—它是电流与时间的积—来表示。一个确定装置,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该确定装置包括:a)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有效电流量C1以作为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C4;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测试期间电极中用掉的电流量C2;c)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将用掉的电流量C2从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中减掉,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并将其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第三计算装置,用于在测试开始时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以及,e)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该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进行比较,从而当C4<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测试机,它包括一个电解槽,其中存储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测试材料可以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电极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直流电源,在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提供电流。一种催化剂对提供电流期间从电解液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能力由一个有效电流量C1—它是电流与时间的积—来表示。一个确定装置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该确定装置包括:a)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电极中在测试期间用掉的电流量C2;b)一个积分装置,用于对用掉的电流量C2进行积分;c)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积分的用掉的电流量C3;d)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将积分的用掉的电流量C3从有效电流量C1中减掉,以提供催化剂中的剩余有效电流量;e)一个第三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测试开始时的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以及,f)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该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该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进行比较,并当C5<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借助上述的设置,可以在进行测试前开始自动地检测催化剂的更换时序是否由于催化剂的净化能力的下降而已经到来。因此,可以适当地更换催化剂以避免忘记更换催化剂。从而工作环境不会恶化。
如果采用在以上现有技术的时间管理中作为例子而描述的数字值,则作为催化剂的每公斤活性碳的有效电流量C1为2500A·小时,且一个周期所需的用掉的电流量C2为20A·小时。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等于50A×2小时=100A·小时。在此情况下,当剩余有效电流量C4由于活性碳中的有效电流量C1的消耗等于2400A·小时(即120次)而达到100A·小时时,本发是的测试能够进行一次。因此,如果电流量得到管理,可能的测试次数为121次,这相当于按现有技术进行时间管理情况下的五倍。因此,可以大大地降低催化剂更换的频率,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
每公斤活性碳的有效电流量C1等于2500A·小时,且在全部测试循环中用掉的电流量C2为20A·小时×121周期=2420A·小时。这意味着活性碳96.8%的净化能力都已经得到了消耗。因此,可以大大地抑制对催化剂的浪费性更换,从而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测试机,它包括一个电解槽,其中存储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测试材料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电极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直流电源在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提供电流。一种催化剂对提供电流期间从电解液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能力由一个有效电流量C1—它是电流与时间的积—来表示。一个确定装置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该确定装置包括:a)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电极中在测试期间用掉的电流量C2;b)一个积分装置,用于对该用掉的电流量C2进行积分;c)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d)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在测试中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e)第三计算装置,用于从有效电流量C1中减去该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以提供一个可接受的用掉的催化剂的电流量C6;以及,f)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该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与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相比较,以当C6<C3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借助上述设置,实现了与上述的类似的功能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解测试机,它包括一个电解槽,其中存储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测试材料被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电极浸泡在该电解液中。一个直流电源从测试材料与电极之间提供电流。一种催化剂对提供电流期间从电解液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能力由一个有效电流量C1—它是电流与时间的积—来表示。一个确定装置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该确定装置包括:a)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有效电流量C1以作为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C4;b)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测试期间电极中用掉的电流量C2;c)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将用掉的电流量C2从该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中减去,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6并将其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以及d)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判定剩余有效电流量C4是等于或大于0(C4≥0)还是小于0(C(下)<0),并当C4<0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借助上述设置,可以实现与上述的功能和效果类似的功能和效果。与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有关的部件不是必需的,因而可以简化确定装置的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测试机,其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电解液中的有害气体的产生和电解液中有害气体的溶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该电解测试机包括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且沿着电解液收集来自电解液的有害气体。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被设置在该处理管线中。该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和容纳在该外壳中的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该外壳由其中装有催化剂单元的底管状体和一个盖组成,该盖可以连接到底管状体的一个开口上并可以从该开口上取下以关闭该开口,该催化剂单元由一个在其相对的端部具有端壁的管状部件构成。催化剂容纳在管状部件中。该底管状体具有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入口以与管状部件的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一个电解液出口被限定在管状体周边壁上,以通过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出口向上的倾斜的方式设置,从而当底管状体中的电解液通过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该体的开口之下。
借助上述设置,电解液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立即得到即时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因此,可以抑制有害气体至电解液中的扩散,从而最大限度地阻止电解液中有害化合物的产生和有害气体在电解液中的溶解。
另外,由于该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被以出口向上的倾斜方式设置,如上所述,即使当有未净化的有害气体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止未净化的有害气体的累积。
另外,由于管状部件的电解液出口不是被设置在管状部件的盖上,因而管状部件的连接和取下可以方便地进行,且催化剂的更换操作可以通过使该盖和催化剂进入该单元,而有效地进行。另外,即使在抽了水之后该盖被从底管状体上取下,也可以借助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的倾斜放置而防止剩余的电解液从开口滴下。
根据本发明,该电解测试机包括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以沿着电解液收集来自该电解液的有害气体。一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个设置在该处理管线中。该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由一个外壳和容纳在该外壳中的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组成。该外壳包括其中放置有催化剂单元的底管状体和一个盖,该盖可以被装到底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上和从该开口上取下以关闭该开口从而使该催化剂单元靠在该底管状体的一个底壁上。该催化剂单元由在其相对的端部具有端壁的管状部件构成。催化剂被容纳在管状部件中。一个环状突出部被设置在与一个端壁相对的底管状体的端壁和底壁之一上。一个环状凹槽被限定在一个端壁和底壁的另一个之上,并被压配在该环状突出部上。该底管状体包括一个电解液入口,它被限定在其底壁上以与在管状部件的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一个解液出口被限定在该管状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用于通过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该管状体的另一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该入口和出口位于环状突出部和凹槽的内壁。该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出口向上的倾斜方式得到设置,从而当底管状体中的电解液通过该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该体中的开口之下。
借助上述设置,除了上述的功能和效果之外,借助外壳的突出部—凹槽配合部分和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的催化剂单元所形成的迷宫结构,包括有害气体的电解液通过该入口而被可靠地引入催化剂单元,而不会进入催化剂单元的管状部件的外周边表面与外壳的底管状体的内周边表面之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有害气体的净化率。
在此情况下,催化剂单元借助盖而被抵靠在外壳的底壁上,因而能够可靠地形成和保持该迷宫结构。该迷宫结构的完整和不完整,可以通过装在底管状体上的盖的状态而方便地得到判定。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一种电解测试机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测试材料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3-3的剖视图;
图4是该电解测试机的立体图;
图5是该电解测试机的正视图,它对应于图4中沿着箭头5所取的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箭头6所取的图示;
图7该电解测试机的纵向剖视正视图,它对应于沿着图6的线7-7的剖视图;
图8是该电解测试机的一个基本部分的切去平面图,它对应于沿着图7的线8-8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7的线9-9的剖视图;
图10是立体图,显示了电解槽、一个盖和一个罩之间的关系;
图11是沿着图7的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8的线12-12的剖视图;
图13是沿着图7的线13-13的剖视图;
图14显示了电解测试机的管线设置;
图15显示了电解测试机的导线设置;
图16是剖视图,显示了碳电极与供电导线的一种连接的结构;
图17用于说明耐腐蚀测试;
图18是立体图,显示了测试材料与激励终端基座的连接;
图19是曲线图,显示了所加的电压与涂覆膜从测试材料损坏的部分的剥离宽度之间的关系;
图20是曲线图,显示了周期与涂覆膜从测试材料受损坏的部分的剥离宽度之间的关系;
图21是曲线图,显示了周期与测试材料板厚度的最大减小之间的关系;
图22是用于确定碳电极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23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确定碳电极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操作;
图24用于说明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部分;
图25是一个中心盖部分的立体图;
图26是沿着图6的线26-26的剖视图;
图27是沿着图6的线27-27的剖视图;
图28是沿着图7的线28-28的剖视图;
图29是沿着图11的线29-29的剖视图;
图30是曲线图,显示了测试时间与氯的有效浓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个例子;
图31是曲线图,显示了测试时间与氯的有效浓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二个例子;
图32是曲线图,显示了测试时间与氯的有效浓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三个例子;
图33是一个氯气处理装置中的一个异常点检测器的框图;
图34是曲线图,显示了一个处理系统的情况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图35是流程图,显示了异常点检测器的操作;
图36是一个氯气净化装置的纵向剖视侧视图,它对应于沿着图7的线36-36的剖视图;
图37是催化剂单元的端视图,它对应于沿着图36的线37-37的图示;
图38是盖的端视图,它对应于沿着图36的线38-38的图示;
图39是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0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一个例子的操作;
图41是沿着图9中的线41-41的剖视图;
图42显示了在一个排放系统中的异常发生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43是曲线图,显示了测试时间与氯气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44是是曲线图,显示了测试时间与氯气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个图45A用于说明设置在排放系统中的异常点检测器中的水面检测器的位置;
图45B是排放系统中的异常点检测器的框图;
图46是曲线图,显示了排放系统的情况与水面的关系;
图47是流程图,显示了该异常点检测器的操作;
图48显示了排放系统中的一个异常发生检测装置的另一个例子;
图49是沿着图7的线49-49的剖视图;
图50是框图,显示了用于确定碳电极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另一个例子;
图51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确定碳电极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其他例子的操作;
图52是框图,显示了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二个例子;
图53是框图,显示了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三个例子;
图54是框图,显示了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四个例子;以及
图55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第四个例子的操作。
A电解测试机的概述
图1显示的电解测试机1被用于对图2和3所示的测试材料2进行腐蚀测试。该测试材料2包括诸如金属坯件的钢板3和形成在整个钢板3上的涂覆膜4。
电解测试机1包括一个电解装置5。在该电解装置5上装有一个有害气体处理装置6、一个排放装置7和一个具有抽吸功能的过流装置8。
电解装置5包括一个直流电源9(具有20V的最高电压和50A的最大电流的恒定电压电源)、一个计算机编程控制单元10、一个电解槽12-其中存储有作为电解液的NaCl的水溶液11、一个板状碳电极13-它是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的作为电解电极的可消耗电极、一个电加热器14、一个水面检测器15、一个温度检测器16、一个供水管线17和一条排水管线18。
由于采用了NaCl的水溶液11,在测试期间随着NaCl的水溶液11的电解而产生了作为有害气体的氯气。为此,电解槽12中的一个向上的开口19被一个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盖20所覆盖并封闭。盖20中的一个向上的开口21被用来将测试材料2放置到电解槽12中和从电解槽12中取出。开口21用可打开和关闭的盖22封闭。盖22和盖20紧密地关闭了电解槽12。
一个电源柱体23-它是打开和关闭盖22的驱动源—被提供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
测试材料2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线25悬挂在电解槽12中的支撑杆24上,并被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碳电极13和测试材料2的钢板3通过激励线路26和27而与直流电源9相连。作为极性切换装置的极性切换继电器28与激励线路26和27相连。一个电流计29与直流电源9和极性切换继电器28之间的一个激励线路27上相连。
直流电源9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一个恒定的电压,并以通—断方式而受到控制。极性切换继电器28受到控制,从而使测试材料2的钢板3的极性从正至负或从负至正地交替改变。在此情况下,碳电极13的极性当然与钢板3的极性相反。电流计29经过碳电极13和钢板3把电流输入到控制单元10。
供水管线17的一端与作为水源的供水线路的水龙头30相连,而另一端与电解槽12相连。一个螺旋阀31被装在供水管线17的中间部分上。螺旋阀31的打开和关闭由来自水面检测器15的一个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单元10进行控制。排水管线18与电解槽12的底部相连通并包括一个手动龙头32。
电加热器14被提供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并由来自水面检测器15和温度检测器16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单元10而以通—断方式进行控制。
作为有害气体处理装置的氯气处理装置6,包括从电解槽12延伸的处理管线33。在处理管线33中装有一个电动抽吸泵34、一个氯气(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5和一个异常点检测流量检测器36。抽吸泵34被提供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
排放装置7包括从电解槽12延伸的排放管线37。在排放管线37中设置有一个氯气(有害气体)吸附部件38、一个电动排风扇39和一个用于检测异常产生的检测装置40。排风扇39被提供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
具有抽吸功能的过流装置8包括一个从电解槽12伸出的过流管线41,一个设置在过流管线41中的气体入口42,和设置在过流管线41的入口处的氯气(有害气体)吸附部件43。
B电解测试机的整体结构
电解测试机1是可移动式的,其中其如图4至6、8和9所示的一侧是前部X。因此,测试人员从前部X进行测试操作。
如图5至9所示,电解测试机1包括一个矩形的机座4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机座44的四角的下表面上装有作为移动轮的多个脚轮45。如果机座44的运动方向a是沿着长度方向即横向,则在机座44沿着机座44的运动方向看的每个相对外端面上—即左和右端面上—设置了一个跟踪/推动钩46。
在机座44的一个端侧即如图7和8所示的沿机座44运动方向的右侧上,设置了一个机械部分M。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盒状的电解槽12被设置在机座的中心部分上。一个控制部分C被设置在机座44的另一个端侧即图7和8中的左侧上。
电解槽12可拆下地通过一对安装板50而被装在机座44上,安装板50从一个周边壁47的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一个外表面的下端伸出,如图7和8所示。
电解槽12、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分别由用合成树脂制成的构成盖20的中心覆盖部分51、左覆盖部分52和右覆盖部分53所覆盖。覆盖电解槽12的中心覆盖部分51封闭了电解槽12中向上的的开口,并具有一个矩形开口21-它被用来将测试材料2置入和取出电解槽12。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21的盖22在其一个端部一侧即在其后面部一侧上具有一个枢轴。
如图7和9所示,包括在机械部分M中的有:一个电源柱体23-它是打开和关闭盖22的驱动源;一个抽吸泵34和一个在氯气处理装置6中的氯气净化装置35;一个排放装置7的排风扇39;等等。
另外,如图7和8所示,包括在控制部分C中的有变压器(未示出)、各种开关等等用于抽吸泵34和排风扇39的部件,以及直流电源9、计算机编程控制单元10和极性切换继电器28。
借助这种结构,电解槽12独立于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大电解槽12的容积,从而降低对测试材料2的尺寸的限制。
电解槽12、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是彼此独立的,因而它们能独立维护。
另外,电解测试机1是可移动的,因而可以方便地将电解测试机1移入或移出测试室。
另外,尺寸较大且较重的电解槽12被放置在其中心区域,因而电解测试机1是稳定的,并且移动时是平衡的。
还有,电解槽12、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都被设置在沿着电解测试机1的移动方向a的一条直线上,因而与移动方向a垂直的宽度尺寸容易被调节到已经建成的测试室的存取端口的宽度。例如,电解测试机1的宽度b被设定为800mm,且长度c被设定为1600mm,如图6中所示。
C.碳电极和电加热器的设置结构(图7、8和10至13)
在电解槽12的左下区域,一个电极腔55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由电解槽12的周边壁47和一个分隔板54限定了一个电极腔55。分隔板54与周边壁47的内表面相对和相邻,并可以被装到电解槽12上并从电解槽12上拆下。
周边壁47的左侧壁部分48具有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分割板56,它形成了电极腔55的后壁。周边壁47的前壁部分57具有一个突出部58-它形成了电极腔55的前壁并与分割板56相对。分隔板54可滑动地安装在分割板56和突出部58上的相对的导向槽59和60中。因此,分隔板54形成了电极腔55的右壁,而左侧壁部分48形成了电极腔55的左壁。
板状碳电极13容纳在电极腔55中并处于垂直状态并与分隔板54相平行。碳电极13的上部在分隔板54的顶端伸出。碳电极13的前和后端面被左侧壁部分48的突出板61的夹紧部件62和前壁部分57的夹紧部件63所夹紧。碳电极13的左和右平整侧被左侧壁部分48的一对夹紧部件64和分隔板54的一对夹紧部件65所夹紧。碳电极13能够被插入到这些夹紧部件62至65之间并可从这些夹紧部件62至65之间取出。为了引导电极13的插入,在电极插入侧上的各个夹紧部件的一个上面部分上形成了斜坡。分隔板54在与碳电极13相对的位置上有大量的通孔66,用于使NaCl的水溶液11从其通过。
在电解槽12的右下区,利用周边壁47的右侧壁部分49限定了与上述电极腔55类似的另一个电极腔55。与上述的电极类似的另一个板状碳电极13被容纳在电极腔55中。因此,测试材料2中的电压分布可以得到均匀。右电极腔55与左电极腔55的类似的部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
在电解槽12的后面区中,由电解槽12的周边壁47和一个分隔板67限定了一个加热器腔68。分隔板67与周边壁47的内表面相对和相邻并可以被装到电解槽12上和从电解槽12上拆下。分隔板67具有多个通孔69-用于使NaCl的水溶液11通过,并可滑动地安装在限定在两个电极腔55的一对分割板56上的相对的导向槽70中。因此,加热器腔68的前壁是由一对分割板56的分隔板67所形成的。加热器腔68的后壁是由周边壁47的后壁部分71所形成的,而加热器腔68的左和右壁是由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形成的。
如图7、8、12和13所示,在加热器腔68中,在沿着左和右方向的预定距离处,容纳有一对电加热器14,且它们的螺旋部分e是向下的。各个电加热器14的上部由安装在NaCl的水溶液11的液面f之上的后壁部分71上面的一个支撑部分72支撑。用于检测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16被设置在两个电加热器14之间。温度检测器16具有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的下端部分,以及由安装在液面f之上的后壁部分71上面的支撑部分73所支撑的上部。
在电解槽12内,由三个分隔板54和67以及前壁部分57所围绕的区域,被用作放置测试材料2的空间g。
如图7、8和13所示,在前壁部分57的内表面上突出地设置了一个U形支撑部分74,从而使它位于NaCl的水溶液11的液面f之上并处于横向中间的部分。由一对突出部76限定了一个凹槽77,而这一对突出部76位于与加热器腔68相邻的分隔板67的阶梯部分75处。因而凹槽77与支撑部分74相对。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沟道形状的测试材料支撑棒24可拆下地悬挂在U形支撑部分74与凹槽77之间。如图1和13所示,测试材料2以这样的方式被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即它通过与测试材料2相连的一个合成树脂线的环形部分h而被悬挂在支撑杆24上。
如果两个碳电极13和两个电加热器14都如上所述地被容纳在电极腔55和加热器腔68中,则电极13和电加热器14与测试材料2的接触可以得到可靠的防止,且两个碳电极13和两个电加热器14都可以得到保护。各个分隔板54和67都位于电解槽12的周边壁47附近,且各个电极腔55和加热器腔68都利用了周边壁47的一部分作为腔壁的一部分。因此,与其中采用另一个分隔板来取代周边壁47时相比,用于放置测试材料2的空间g可以得到加宽。各个分隔板54和67都可以从电解槽12上拆下,并且各个碳电极13都可以被从电解槽12拆下。因此,分隔板54和67以及碳电极13不会在进行维护—例如清洗电解槽12的内部—时变成障碍,因而容易维护电池12。由于,各个碳电极13都被周边壁47和分隔板54所夹持,因而支持碳电极13的结构简单而牢固。另外,由于各个电加热器14都与固定的周边壁47相连,因而连接电加热器14的结构是牢固的。三个分隔板54和67可以形成U形整体结构。
D.电解槽的供水和排水结构(图7、8、10、13和14)
在加热器腔68上,在电解槽12的左侧壁部分48上,设置有在供水管线17中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L形供水管线79,其出口向下。一个用软合成树脂制成的管80与供水管线79相连,如图10所示,且其下端部松散地插入到一个用合成树脂制成保持套管81中。保持套管81被装到与加热器腔68相邻的分割板56的后表面上。保持套管81防止了管80的下端部在供水期间作不必要的摆动。管80可以从保持套管81中撤回并被用于清洗电解槽12。
如图8和14所示,在供水管线79一侧的供水管线17的一半与水分配块82的一个供水部分82a相连,而水分配块82经过左侧壁部分48与后壁部分71的外表面而安装到机座44上,且供水管线17在供水线路的水龙头30一侧的一半与供水部分82a相连。在位于供水管线79一侧的一半供水管线17中,一个螺旋阀31被装在其中间部分。NaCl的水溶液11的制备是在向电解槽12供水之后在电解槽12之内进行的。
一个排水口84开在电解槽12的底壁83的中心部分处。用合成树脂管线材料制成的排水管线18与排水口84相连。在排水84一侧的一半排水管线18通过机座44的内侧,且与水分配块82的排水部分82b相连。排水管线18在排水通道86一侧的一半,与排水部分82b相连。在位于排水口84一侧的一半排水管线18中,手动龙头32被安装在其中间部分上。
E.电解槽的水面控制(图7和8)
用于控制NaCl的水溶液11的量的水面检测器15,被设置在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的内表面的右端。水面检测器15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i、j和k,而这些元件沿着纵向延伸且它们的下端部的水平是彼此不同的。这些检测元件被支撑在位于NaCl的水溶液11的液面f之上并安装在后壁部分71上的支撑部分87上。第一检测元件i的下端位于一个最高的位置;。第三检测元件k的下端位于一个最低位置,且第二检测元件j的下端位于第一和第三检测元件i和k的下端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
在向电解槽12供水期间,第一和第三检测元件i和j之间是不导通的,且螺旋阀31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打开状态。如果液面f上升到了第一检测元件i的下端,且第一和第三检测元件i和j之间变得导通,则螺旋阀31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一个关闭状态。这使得进水停止。如果在测试期间液面f降低并离开了第一检测元件i的下端,第一和第三检测元件i和j之间不导通,且螺旋阀31被置于打开状态,从而允许进行供水。以此方式,NaCl的水溶液11的量在通常情况下受到第一检测元件i的控制。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液面f离开了第一检测元件i的下端时也不进行供水,因为第一检测元件上i不能在测试中运行,则当液面f降底并离开第二检测元件j的下端时,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i和k之间变得不导通。从而直流电源9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关断状态。这使得向碳电极13和测试材料2的电流供应被切断,从而停止了测试。
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j和k也被用于控制两个电加热器14。更具体地说,如果NaCl的水溶液11处于限定的量,那么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j和k的下端位于NaCl的水溶液11中,且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j和k之间是导通的。因而两个电加热器14都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受激励状态。例如,如果液面f离开第二检测元件j的下端则,第二和第三检测元件j和k之间变得不导通。因而两个电加热器14都被控制单元10控制在激励停止状态。
F.碳电极的导线和测试材料的激励终端基座的结构(图8、9、11、13和15)
用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通道构造的一个接收部件88被固定在电解槽12的前壁部分57中,并在U形支撑部分74上方横向地延伸。
如图8和9所示,机座44中的纵向和正交框架90在电解槽12的右侧壁部分49的外表面上延伸。一个终端盒92被固定在沿着框架90的纵向延伸的下角部件91的上表面上。
参见图11、13和15,馈送器连线93分别与左和右碳电极13的上部的前和后侧相连。各个碳电极13的这两个馈送器连线93通过各个分隔板54上的一个缺口94而被引到电极腔55之外。如图9和15所示,这些馈送器连线93从接收部件88的缺口95而进入到接收部件88的内部,在那里它们汇集成四条连线。这些馈送器连线93通过右侧壁部分49的一个索眼96而被引到电解槽12之外,并与终端盒92的连接终端相连。与终端盒92的连接终端相连的主线97被从终端盒92引出。主线97沿着右侧壁部分49、后壁部分71和电解槽12的左侧壁部分48的外表面延伸,并通过极性切换继电器28而与直流电源9相连。馈送器连线93、终端盒92和主线97,组成了一个激励线路26。
参见图8、13和15,用钛制成的、用于与测试材料2相连的一个激励终端基座98,被安装在电解槽12的前壁部分57上,以位于接收部件88之下并位于U形支撑部分74附近。激励终端基座98与测试材料2的一个第一连接部分99被设置在电解槽12之内,且激励终端基座98与直流电源9的一个第二连接部分100被设置在电解槽12之外。在第一连接部分99中限定了许多连接孔101-其每一个都具有内部螺线,从而使它们对应于与多个测试材料2相连的多个馈送器连线103。主线102与第二连接部分100相连。该主线102沿着前壁部分57和左侧壁部分48的外表面延伸,并通过极性切换继电器28而与直流电源9相连。馈送器连线103、激励终端基座98和主线102组成了另一个激励线路27。
G.碳电极与馈送器连线的连接结构(图16)
各个馈送器连线93都具有连接器104和耐腐蚀的绝缘覆层105。连接器104从馈送器连线93的耐腐蚀绝缘覆层105伸出的一个终端m。该终端m与导电连接螺栓106相连。一个连接螺栓107被限定在碳电极13的一个角上,且具有一个带螺线的部分。连接螺栓106通过螺线而与该带螺线的部分n相啮合。
连接螺栓107可以是盲孔,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07是倾斜和纵向延伸的通孔。馈送器连线93和连接螺栓106,通过连接螺栓107的下开放端o,被插入到连接螺栓107中。为此,连接螺栓106在与同馈送器连线93相连的端部相对的一端,具有一个工具,例如用于与负改锥啮合的啮合部分即啮合槽108。
一种诸如硅胶的封闭材料109被填充在连接螺栓107的空间p中。连接螺栓107的空间p位于连接螺栓107的下开放端o与啮合槽108一侧的连接螺栓106的端面之间。与上述封闭材料类似的封闭材料109也被填充到连接螺栓107的空隙空间r中。该空间r位于连接螺栓106的一个端面与一个上开放端q之间,而馈送器连线93就从该端面延伸。该空间r围绕着馈送器连线的绝缘覆层105。
连接螺栓106与馈送器连线93的连接器104的终端m的连接如下:连接螺栓106是用钛制成的,它增强连接螺栓106的耐腐蚀性。连接螺栓106具有在螺栓的一个端面开放的盲孔110。用铜合金(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黄铜)制成的一个空心管状部件111被压配在盲孔110中。连接器104的终端m被插入到空心管状部件111中并通过一个焊接层112而与其相连。由于钛的焊接性差,因而采用了用易于焊接的黄铜制成的空心管状部件111。
与上述封闭材料类似的一个封闭部件113被设置在空心管状部件111的一个端面与馈送器连线93的绝缘覆层105的一个端面之间。密封部件113以围绕从绝缘覆层105的该端面伸出的连接器104。因此,用黄铜制成的空心管状部件111伸出的连接器104,以及绝缘覆层105被作成为相对NaCl的水溶液11是水密封的。
借助上述的结构,在碳电极13中的连接螺栓107中,碳电极13与馈送器连线93之间是连接的。因而只有馈送器连线93被暴露在外,从而提供了紧凑的连接结构。
另外,碳电极13与馈送器连线93的连接器104之间的连接部分是可靠地密封的,因而该连接部分对NaCl的水溶液11具有很强的水密封性,这避免了该连接部分的腐蚀。
由于该连接部分具有如上所述的水密封性,所以该碳电极13可以被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从而与其中碳电极的上部从液面伸出的情况相比增大了NaCl的水溶液11的有效体积,而连接部分被设置在其中。
另外,由于连接螺栓106是通过螺线而与碳电极13的内螺线部分n相啮合的,该内螺线部分n与连接螺栓106之间的紧密接触可以得到改善。因而碳电极13与馈送器连线93能够可靠地彼此电连接。
连接螺栓106与馈送器连线93与连接螺栓106相连的端部,借助封闭材料109而被固定在连接螺栓107之内。因而碳电极13与馈送器连线93之间的机械连接很结实。
H.测试材料的腐蚀测试(图1至3、13、15和17至21)
为了进行测试材料2的腐蚀测试,借助一个切割器而在测试材料2的一个平整表面上的涂覆膜4上形成了一个损坏的部分114。该损坏部分114切割穿过涂覆膜4并到达钢板3,如图2和3所示。在此情况下,在测试材料2的另一表面上的涂覆膜4和在周边表面上的涂覆膜4对钢板3起着掩膜的作用。测试材料2中的孔115被用来使用合成树脂制成的悬挂线25通过。
对测试材料2的腐蚀测试包括一个将测试材料2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的步骤,使直流电流流过钢板3和NaCl的水溶液11中的两个碳电极13之间,以及交替地把钢板3的极性在正负之间进行切换。
当钢板3的极性为负时,进行涂覆膜剥离步骤。在此步骤中,以涂覆膜4的被损坏部分114为起点,水的电解所产生的OH离子减小了涂覆膜对对钢板3的附着力,从而促进了涂覆膜的剥离和起泡。。另一方面,当钢板3的极性为正时,进行钢板腐蚀步骤即阳极氧化步骤。通过交替地重复涂覆膜的剥离和阳极氧化,以损坏的部分114为起点的涂覆膜4的剥离和钢板3的腐蚀可以得到促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里进行对耐腐蚀性的总体估计。
在该钢板腐蚀步骤中,被腐蚀的钢板3的量与用于激励的电荷量成正比,但即使在相同的电荷量下,如果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变化,腐蚀量也变化。因此,腐蚀钢板3所需的电荷量是根据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而确定的。
因此,采用了一个过程,它在涂覆膜剥离步骤之后测量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并根据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来确定钢板腐蚀步骤中的电荷量。
图17显示了一个腐蚀测试过程。该腐蚀测试处理将结合图17而得到描述。
(a)第一涂覆膜剥离步骤
在此步骤,借助极性切换继电器28,把NaCl的水溶液11中的两个碳电极13的极性都置于正,而把测试材料2的钢板3的极性置于负,如图17(i)所示。在恒定电压下通过NaCl的水溶液11而将电流从直流电源9提供到碳电极13与钢板3之间。
在从提供电流开始过去了5至10分钟之后,即在电流值稳定到一定程度之后,用电流计29测量流过钢板3的电流值I0
如果在上述时间里不发生涂覆膜4的剥离,而剥离的涂覆膜4a是通过随后的电流提供而产生的,如图17(ii)所示。
对电流值I0的测量可以在第一涂覆膜剥离步骤开始之前进行。在此情况下,钢板3的极性被置于负。如果钢板3的极性被置于正,钢板3在涂覆膜4的被损坏的部分114处将受到腐蚀,因此涂覆膜4将难于在下一个涂覆膜剥离步骤中被剥离。
(b)剥离的涂覆膜除去步骤
测试材料2被从NaCl的水溶液11中取出,且剥离的涂覆膜4a借助粘合带而被从测试材料2上除去,从而暴露出钢板3上的涂覆膜剥离的表面3a,如图17(iii)所示。这种除去可以借助超声清洗或NaCl的水溶液11中的高压水流来交替地进行。
(c)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
在此步骤中,借助极性切换继电器28,把NaCl的水溶液11中的两个碳电极13的极性置于正,而把测试材料2的钢板3的极性置于负,如图17(iv)所示。在恒定电压下将电流从直流电源9通过NaCl的水溶液11提供到碳电极13与钢板3之间。
在从提供电流开始之后过去了5至10分钟之后,即在电流值稳定到一定程度之后,用电流计29测量钢板3中流过的电流的值I1
如果在上述时间中并不发生涂覆膜4的剥离,那么剥离的涂覆膜4a是通过随后提供的电流而产生的,如图17iv所示。
(d)设定钢板的腐蚀中的电荷量的步骤
在第一涂覆膜剥离步骤(a)和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c)中测量到的电流值I0和I1被引入计算单元116。在此计算单元116中,首先计算出两个电流值I0和I1之差ΔI。该差ΔI基本上与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成正比。因而对涂覆膜剥离面积的测量被对差ΔI的计算所取代。随后,就在该恒定电压下的激励时间T,确定与该差ΔI相对应的电荷量。该电荷量,可以通过测量恒定电流下的电压改变或通过同时测量电流和电压,而得到确定。
(e)第一钢板腐蚀步骤
在此步骤,如图17(v)所示,在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c)产生的剥离的涂覆膜4a没有被除去,且借助极性切换继电器28,把NaCl的水溶液11中的碳电极13的极性置于负,同时把测试材料2的钢板3的极性置于正。来自直流电源9的电流在恒定电压下通过NaCl的水溶液11而被提供到碳电极13与钢板3之间。提供电流的时间是在步骤(d)确定的激励时间,用于设置电荷量。
因此,借助腐蚀(阳极氧化)而在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表面3a上形成了一个凹槽117,且在凹槽117中容纳了一个腐蚀产物118。
第一钢板腐蚀步骤必须在没有除去图17(iv)中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c)所产生的剥离涂覆膜4a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剥离涂覆膜4a被除去,在步骤(d)所确定的电荷量和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将彼此不相等。另外,如果不除去剥离的涂覆膜4a,在此腐蚀步骤中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与在图17(iii)中的剥离的涂覆膜除去步骤(b)所产生的钢板3的涂覆膜剥离面积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f)除去剥离的涂覆膜和腐蚀产物的步骤
测试材料2被从NaCl的水溶液11中取出,且利用粘合带从测试材料2上除去剥离的涂覆膜4a和腐蚀产物118,从而暴露出钢板3上涂覆膜被剥离的表面3a和凹槽117,如图17(vi)所示。这种除去可以借助超声清洗或NaCl的水溶液11中的高压喷水来交替的进行。
随后,如果需要,可以反复地进行多个循环—每一个都包括从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至剥离的涂覆膜/腐蚀产物除去步骤。在此情况下,从例如在第一个循环中的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测量到的电流值I1和在第二个循环中的第二涂覆膜剥离步骤测量到的电流值I2,计算出差ΔI。
如果涂覆膜剥离步骤是在钢板腐蚀步骤之后进行的,则涂覆膜4的剥离受到腐蚀产物118的障碍。因而需要在涂覆膜剥离步骤与钢板腐蚀步骤之间加入剥离涂覆膜/腐蚀产物除去步骤。
以下将描述具体的例子。
I.涂覆膜剥离测试
进行以下将要描述的涂覆膜剥离测试,以检验所加的电压与涂覆膜4的剥离程度之间的关系。
(1)测试材料2的条件
钢板:
宽度:70mm;长度:150mm;厚度:1.017mm;
采用了可以商品名SD2800从Nippon Paint获得的涂覆膜预处理剂;涂覆方法:阳离子静电涂覆;膜厚度:20至25μm;利用切割器形成长度为50mm的被损坏部分。
另外,在相同的条件下制成另一个测试材料2,但不进行预处理。
如图18所示,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线25的一端被系在测试材料2的孔115上,且在线25的另一端上形成一个环h。从馈送器导线103的耐腐蚀绝缘覆层105伸出的导体104被焊接到测试材料2的与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被损坏部分114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的钢板3上。孔115中的钢板3的暴露部分和测试材料2与导体104的焊接区被一个密封部件119所覆盖。与馈送器导线103的另一端相连的终端120中的一个螺栓插入孔121,与激励终端基座98上的连接孔101对准。螺栓122借助螺线而通过螺栓插入孔121插入到连接孔101中。这使得钢板3和直流电源9通过极性切换继电器28而彼此电连接。通过把测试材料2经过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线25的环h而悬挂在支撑杆24上,而将测试材料2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
(2)NaCl的水溶液11的浓度被设定在3%,且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被设定在40℃。钢板3的极性被置于负,而碳电极13的极性被置于正,且测试时间被置于2小时。所加的电压在0至20V的范围中变化。在这些条件下,进行测试材料2的涂覆膜剥离测试。
(3)测试结果
图19是曲线图,显示了所加的电压与从被损坏部分114上剥离的涂覆膜的宽度s(见图17iii)之间的关系。从图19可见,涂覆膜4的剥离是从所加的电压为约2.5V时开始的,而不论是否进行了预处理。为了稳定地进行涂覆膜的剥离,对于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所加的电压较好地是被置于约5.5V或更高,而对于没有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则较好地是被置于8V或更高。
在相同的所加的电压下,在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中被剥离的涂覆膜的量小于没有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被剥离的涂覆膜量。由此所示,较好地进行了预处理,以增强涂覆膜4的耐久性。
II.耐腐蚀测试
(1)耐腐蚀测试中的测试材料2的条件与项目I中用于涂覆膜剥离的相同。
(2)一个具体例子中的步骤和这些步骤的条件被显示在表1中。在此情况下,NaCl的水溶液11的浓度被置于3%,且NaCl的水溶液的温度被置于45℃。
                                         表1
  循环     步骤     电压  电流值     差ΔI 激励时间
    第一剥离     16V  I0=1.9A     - 4小时
   1     第二剥离     16V  I1=14.9A     I1-I0 4小时
    第一钢板腐蚀     10V  -     - T=1810秒
   2     第三剥离     16V  I2=18.3A     I2-I1 4小时
    第二钢板腐蚀     10V  -     - T=1984秒
   3     第四涂覆膜剥离     16V  I3=19.6A     I3-I2 4小时
    第三钢板腐蚀     10V  -     - T=1986秒
   4     第五涂覆膜剥离     16V  I4=19.4A     I4-I3 4小时
    第四钢板腐蚀     10V  -     - T=1472秒
(3)作为一个比较例子,利用受到与上述的预处理类似的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和没有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进行了一个循环腐蚀测试(CCT),它使得能够同时估计涂覆膜4的恶化和钢板3的腐蚀。这种测试的条件如下:2小时的用于进行咸水喷涂的步骤、2小时的湿化和4小时的干燥被重复了三次。这被定义为一个循环。因此,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
(4)测试结果
图20是曲线图,显示了当在该比较例子中20、40、60和80个循环对应于该具体例子中的1、2、3和4个循环时循环与从被损坏部分114上被剥离的涂覆膜的宽度s(见图17(iii))之间的关系。如从图20可见,在剥离的涂覆膜的上述宽度s中,在该具体例子中的一个循环基本上相当于比较例中的20个循环。
表2显示了该循环与利用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的该具体例子中的板厚度的最大减小之间的关系。
                              表2
循环 板厚度的最大减少(mm)
 1  0.146
 2  0.347
 3  0.643
 4  0.968
图21是曲线图,显示了与上述循环类似的循环和板厚度的最大减小之间的关系。即使在该比较例中,也采用了受到预处理的测试材料2。如从图21可见,即使在上述的板厚度最大减小的情况下,在该具体例子中的一个循环也基本上与比较例中的20个循环相当。
从这样的结果可见,在该具体例子中,涂覆膜4的剥离和钢板3即金属块的腐蚀能够得到促进,且对耐腐蚀性的总体估计可以在短时间中进行。
当只进行涂覆膜剥离测试时,极性切换继电器28得到切换,从而如上所述使钢板3的极性被置于负。在此情况下,只在钢板3的一个表面上设置了涂覆膜4,这是由于没有包括钢板腐蚀步骤。因而不需要给钢板3的另一表面加掩膜。
I.用于确定碳电极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图4至6和22至24)
碳颗粒由于碳电极13的长期使用和传导区域变化而从碳电极13落下。为了用新的碳电极13更换达到了其使用寿命的碳电极13,在电解测试机1上安装了一个确定装置123。该确定装置123被包含在计算机编程的控制单元10中。
图22是确定装置123的框图,且图23是显示该确定装置123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3中的术语“设定测试条件”的意思是选择下面条件中的仍一种:a)包括涂覆膜剥离步骤和钢板腐蚀步骤的腐蚀测试将要得到进行,b)涂覆膜剥离测试将要被进行以及c)测试将要完成。选择的条件然后被输入。
参见图22,确定装置123包括:寿命存储装置124,用于存储有效电流量C1的形式的碳电极13使用寿命,而该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的电流I1与当电流I1持续流过时能够得到使用的总测试时间T1之积I1·T1。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时间测量装置125,测量测试时间T2;第一计算装置1321,计算使用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之积I2·T2。一个积分装置126,对所用的电流量C2进行积分以计算从碳电极13的使用开始的一个积分使用电流量C3。一个存储装置127,存储该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一个控制装置128,在测试开始时将有效电流量C1与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相比较并当C1<C3时发送一个电极更换信号。
借助这种设置,当作为可消耗电极的碳电极13达到其使用寿命的结束时,碳电极13的更换时序可以得到自动检测。
在此情况下,即使有效电流量C1与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之间的关系变成C1<C3,测试仍然继续进行。这是利用有效电流量C1与几个测试循环相对应的余量而得到允许的。
确定装置123包括:a)消息表示装置129,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28的电极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电极更换时序的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130,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和24所示,在消息表示装置129上的一个消息用文字显示在一个液晶显示板131上,而该液晶显示板131装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盖板52的上表面上。禁止装置130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碳电极13的更换时序。
如图23所示,确定装置123是这样地构成的,即使得确定装置123,除非将存储在存储装置127中的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复位置于0,否则其在更换了碳电极13之后不工作。
如果有效电流量C1和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在测试之前处于C1≥C3的关系,则测试开始,且进行用掉的电流量C2的计算和积分。
确定装置123包括:一个第二计算装置1322,用于从碳电极13中的有效电流量C1中减去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以确定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C4;以及,一个剩余有效电流表示装置133,用于表示剩余有效电流量C4
第二计算装置1322根据C4(%)=[1-(C3/C1)]×100,来计算剩余有效电流量C4。由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133表示的该剩余有效电流量C4,是用液晶显示板131上的条形图形来表示的,因而剩余有效电流量C4如图24所示地逐渐减小。因此,测试操作者可以很容易地知道碳电极13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变化情况。
当有效电流量C1和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处于C1≤C3的关系时,有效电流量C4被显示为C4=0%。
(J)电解槽上的开口的密封结构(图6至10、13和25至27)
如图10所示,电解槽12的周边壁47的前和后壁部分57和71的高度低于左和右侧部分48和49的高度。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从前和后壁部分57和71伸出的部分具有一个纵向前缘134、一个向前倾斜的上缘135、一个水平上缘136、一个向后倾斜的上缘137和一个纵向后缘138。用橡胶制成的一个密封部件139被安装在前和后壁部分57和71的上缘和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所有边缘134至138上,即向上的开口19的整个周边边缘上。
如图25所示,中心覆盖部分51由一个前壁140、一个后壁141和与前和后壁部分140和141彼此接触的上壁142组成。中心覆盖部分51从电解槽12的上方被放置在电解槽12上。因此,电解槽12的前、上和后部分都被中心覆盖部分51所覆盖。如图8、9和25所示,向内的突出件143被设置在前和后壁部分140和141的内表面的下部的右和左端上。在右端的突出部143与纵向延伸的前和后角部件144可拆下地连接,以形成机座44的框架90。在左端的突出部143可拆下地安装在机座44纵向延伸的前和后角部件145上。
如图6、10和25所示,上壁142具有一个外周边框架状部分146和被该外周边框架状部分146所围绕的凹槽147。凹槽147由一个比较大和浅的、位于前侧的凹槽部分148和一个比较小和深的位于后侧的凹槽部分149组成。用于将测试材料2置于和移出电解槽12的正交开口21被设置在浅的凹槽部分148的底壁t上。
外周边框架状部分146的各个左和右部分150和151都具有沿着电解槽12的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向前倾斜的缘134、水平上缘136和向后倾斜的上缘137延伸的形状,如图10所示。另外,浅的凹槽部分148的底壁的各个左和右部分t1和t2具有沿着向前倾斜的上缘135和水平上缘136的部分延伸的形状。
如图7、10、25和26所示,凹槽147的左和右侧壁u1和u2被压配在电解槽12的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之间。因此,左和右侧壁部分150和151的下表面在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向前倾斜的上缘135、水平上缘136和向后倾斜的上缘137的部分处与密封部件139的上表面紧密地接触。另外,左和右侧壁u1和u2的外表面在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纵向前缘134、向前倾斜的上缘135、水平上缘136、向后倾斜的上缘137和纵向后缘138处与密封部件139的内表面相紧密接触。
如图7、10、13和27所示,浅凹槽部分148的底壁的前部t3的下表面,在电解槽12的前壁部分57处,与密封部件139的上表面相紧密接触。深凹槽部分149的底壁v的下表面,在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处,与密封部件139的上表面相紧密接触。
以此方式,当中心覆盖部分51从电解槽12上方被置于电解槽12上并被安装到机座44上时,电解槽12中的开口19能够得到可靠的密封。
K.打开和关闭盖的结构和用于收集盖的内表面上凝聚的水滴的结构(图4至7、9、13、14和25至28)
如图4、6、26和27所示,一个环形密封部件152被安装在限定了向上的开口21的中心覆盖部分51的上壁的整个周边上。该环形密封部件152包括一个环形边缘152a-它从环形密封部件152的上表面上伸出并围绕着开口21。因此,由环形密封部件152、浅凹槽部分148与深凹槽部分149一起构成了一个环形槽153。环形槽153位于环形密封部件152之外并围绕环形密封部件152。在环形槽153中的左和右槽154和155都是向前倾斜的。环形槽153的前槽156为V形。如图6、14和27所示,在后深凹槽部分149前槽156的底部的右端,开有排放口157和158。排放口157和158通过管159而与来自手动龙头32的排水管线18的下游部分相连。
如图4、5、13和27所示,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21的盖22包括一个位于前侧的透明合成树脂板160-它形成了盖22的主体。用不锈钢制成的一个钢板,与板160的后缘匹配。如图6和13所示,当开口21被关闭时,透明合成树脂板160覆盖了几乎整个浅凹槽部分148,且其内表面与环形密封部件152的环形边缘152a相紧密接触。钢板161覆盖了几乎整个深凹槽部分149且其后边缘161a位于深凹槽部分149的开口的附近。即,几乎整个环形槽153都被盖22所覆盖。
用不锈钢制成的一对支架162,设置在钢板161的内表面上预定距离处的。一对加强肋部件163设置在钢与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钢板161板161的外表面上。这一对支架和一对加强肋部件163借助多个螺栓而彼此耦合在一起。加强肋部件163的突出部163a设置在透明合成树脂板160的后部的外表面上以从钢板161向前伸出。借助多个螺栓166,突出部136a与一对加强肋部件165的后部相耦合,而透明合成树脂板160被设置在它们之间。这一对加强肋部件165由合成树脂制成,并被设置在主板160的一个内表面上。各个加强肋部件165的一个前部,与透明合成树脂板160相接合。
如图6、7和9所示,用于盖22的一个支撑转轴167,以这样的方式在深凹槽部分149的几乎中心区中横向延伸—即其相对的端部过凹槽147的左和右侧壁部分u1和u2以及电解槽12的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该支撑转轴167可转动地被支撑在安装于加强板168的外表面上的轴承169上,而加强板168用钢制成并被安装在左和右侧壁部分48和49的外表面上。支撑转轴167通过支架162和盖22和固定在支架162上的短管170,并以防止转动的方式与短管170相耦合。
如图7、9和28所示,从电解槽12的右侧壁部分49伸出的支撑转轴167的右端通过一个联结线171的上端和固定在该联结线171上的一个短管172。支撑转轴167的右端以防止转动的方式与该短管172耦合。联结线171的下端,通过一个连接销174,而与设置在联结线171之下的电源柱体23的一个活塞杆173以枢轴方式相连。
电源柱体23的一个筒形体175,通过一个连接转轴177,而与机座44的一个分叉支撑部件176的下端以枢轴的方式相连。支撑部件176被固定在由框架90的下角部件91所支撑的安装基座179和一个支撑柱178上。电源柱体23包括与筒形体175构成一个整体的电马达180。
在电解槽12的右侧壁部分49的外表面上,以与加强板168叠置的方式设置了用于联结的导向板181。该导向板181在其平整板部分182的上和下边缘上具有L形的腿183。腿183通过加强板168而被安装在右侧壁部分49上。平整板部分182具有用于避免支撑转轴167的干扰的缺口184和一个拱形的导向孔186-一个被突出地设置在连续线171上的导向销185被可滑动地插入其中且该孔沿着纵向延伸。在平整板部分182的内表面上,在导向孔186的上和下端附近,装有限制开关187和188,它们由导向销185操作。下限制开关188确定了盖22的关闭位置,如图9所示,而上限制开关187确定了盖22的打开位置,如图28所示。当开口21打开时,盖22在其转动中心—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在钢板161的后边缘161a-一侧的一端,被置于环形槽153的深凹槽部分149中,如图27所示。
在腐蚀测试中,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如上所述地上升到约40°C。因而在关闭开口21的盖22的透明合成树脂板160的内表面上可凝聚很多水滴。
借助上述的结构,凝聚在透明合成树脂板160的内表面上的这些水滴在盖22打开时得到移动,并从后边缘161a上经过钢板161落下并收集到环形槽153的深凹槽部分149中。凝聚在环形密封部件152上并落下到密封部件152之外的水滴也以类似方式被收集到环形槽153中。以上述方式收集的水通过管159而被排放到排水管线18中。
如图4、10、13、25和27所示,在限定了中心覆盖部分51中的深凹槽部分149的前壁149a的下部上装有一个L形板189。一个细槽190由该L形板189与前壁149a共同限定。覆盖加热器腔68的一个盖部件191的一个上折叠边缘191a与该细槽190相啮合。该盖部件191的一个下部191b被压配到限定了加热器腔68的分隔板67的上部的一个后表面中的一个缺口状凹槽67a中,如图11和13所示。
L.中心盖部分和左和右盖部分的耦合结构(图6至8、25和26)
覆盖电解槽12的前、上和后部的中心覆盖部分51与覆盖与中心覆盖部分51相邻的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耦合结构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如图25和26所示,在与左覆盖部分52相邻的中心覆盖部分51的边缘上,限定了一个凹槽192,从而使凹槽192打开并形成一个J或U形。在左覆盖部分52与中心覆盖部分51相邻并在其整个周边上连续的边缘上,形成了一个突出部193,从而使它向内折叠或向下折叠成L形。
在中心覆盖部分51已经被固定在机座44上的情况下,通过使左覆盖部分52的突出部193的L形部分的下端与中心覆盖部分51中凹槽192的J或U形部5相啮合以降低左覆盖部分52,并随后使突出部193的上部与凹槽192的上部相啮合,而使左覆盖部分52与中心覆盖部分51相耦合。中心覆盖部分51与右覆盖部分53的耦合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
借助这种结构,即使左和右盖部分52和53将水倾注在它们上,也能够防止水进入控制部分C和机械部分M。
进入中心覆盖部分51与左和右覆盖部分52和53的耦合部分的水被接收到凹槽192中,并随后被向下排放掉。
在电解槽12维护期间,左和右覆盖部分52和53,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可以被轻易举起和从中心覆盖部分51拆下。同样,将左和右覆盖部分52和53彼此耦合在一起也是简单的。另外,不需要拆下和安装操作,因为在各个耦合部分没有采用密封部件。
因此,维护电解槽12、机械部分M和控制部分C比现有技术得到了改善。
M.氯处理装置
(1)其整个结构和功能(图4、7至11、13、14和29至32)
在腐蚀测试的涂覆膜剥离步骤,由于碳电极13的极性被置于正,在碳电极13一侧由于NaCl的水溶液11的电解而产生了氯气。
在电解测试机1中安装了氯气处理装置6,以净化氯气。该处理装置6收集随着NaCl的水溶液11的电解而在碳电极13周围产生并与一部分NaCl的水溶液11一起的氯气,吸附氯气,分解NaClO-它是NaOH与NaCl的水溶液11的电解所产生的氯气反应的产物—从而产生NaCl,以及将NaCl送回到电解槽12。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氯气处理装置6。如图4、7、8、10、11和13所示,在左电极腔55中的分隔板54和分割板56上设置了一个氯气(有害气体)收集罩194。与罩194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个安装板195被螺丝固定在电解槽12的左侧壁部分48上。如图7和11所示,罩194覆盖了碳电极13的整个上部并关闭了电极腔55中的向上的开口55a。罩194包括设置在分隔板54和分割板56上的盒状罩体196,和与罩体196形成一个整体的屋顶状部分197,并具有角形的横截面。屋顶状部分197的下表面,即一个下脊线199,以α≥1度的角度倾斜,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第一端的后端位于其比作为另一端或第二端的前端高的位置。在屋顶状部分197的后端上限定了一个通孔200,用于在开始向电解槽12供水时使空气流通。
处理管线33的抽吸侧通过电解槽12的底壁83,且作为其终端的一个抽吸管201在电极腔55中升起。抽吸管201具有一个抽吸端口202,该端口202被设置在位于较高位置的屋顶状部分197的下脊线199的部分的附近。抽吸端口202向前和向着脊线199倾斜,以平稳地抽吸氯气。如图7、11和29所示,在罩194上屋顶状部分197的下表面与罩体196的相对的表面的上方,设置了一对挡板203,以位于抽吸端口202的相对侧的上方。该挡板203的作用,是防止氯气(有害气体)从抽吸端口202逸出并流向空气流通通孔200。
抽吸管201沿着位于电解槽12的左侧壁部分48上的突出板61的后表面延伸。抽吸管201被装到突出地设置在突出板61的后表面的上部上的一个环形部件204中的通孔205中,并在电解槽12中被保持在静止状态。
在右电极腔55中也设置了与上述的类似的氯气收集罩194和抽吸管201。因此,设置右电极腔55中,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与在左电极腔55中的部分或部件类似的部分或部件。
如图7、8和14所示,包括两个抽吸管201的处理管线33,从机座44的内部经过机械部分M而沿着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的外表面延伸。管线33然后分开,并进入位于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中的两个排放口206。排放口206开在其中存储有NaCl的水溶液11的加热器腔68的部分中。
如图9和14所示,抽吸泵34被设置在机械部分M中的处理管线33中。在处理管线33中的抽吸泵34的出口一侧,在上游设置了氯气净化装置35,且用于检测处理系统的异常的流量检测器36被设置在下游。抽吸泵34被安装在机座44上的一个支撑部件207上,且氯气净化装置35被安装在机座44上的一个支撑部分208上。抽吸泵34具有在其下端面上的抽吸端口209和在其外周边表面的下端的一个排放口210。
一个排水管211在与抽吸泵34的抽吸侧相邻的位置从处理管线33分出。排水管211在其中间具有一个手动龙头212,并在手动龙头32的下游的一个位置上与排水管线18相连。排水管211位于比抽吸泵34和氯气净化装置35低的位置。因此,可以把水从抽吸泵34和氯气净化装置35排放掉。
该氯气净化装置35包括一个过滤器和催化剂。该催化剂吸附氯气并分解作为反应产物的NaClO。NaClO借助其漂白作用而使涂覆膜4变白,因而涂覆膜4的外貌与自然环境中的受腐蚀状态下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需更分解NaClO。
如果氯气处理装置以上述方式构成,则在电解槽12中在浸泡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的碳电极13周围产生的氯气能够与NaCl的水溶液11一起从NaCl的水溶液11中释放,被立即收集出来;随后受到氯气净化装置35的净化。随后,NaCl的水溶液11被送回到电解槽12。
在此情况下,在各个碳电极13附近产生的带泡沫的氯气漂浮在NaCl的水溶液11上,并借助氯气收集罩194的引导作用,而以泡沫的形式被平稳地引入到抽吸端口202。另外,借助挡板203的作用,氯气通过抽吸端口202而被有效地抽吸到处理管线33中,以防止该气体被阻止在抽吸口之外。由于罩194的下表面的倾斜,所产生的氯气不能在罩194中累积。另外,累积的氯气不能得到排泄,因而在抽吸泵34中不会发生空气侵蚀。
因此,电解槽12中氯气至NaCl的水溶液中的扩散得到了防止。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NaCl的水溶液11中NaClO的产生和氯气至NaCl的水溶液11中的溶解。
图30显示了在将活性碳、钌碳(钌和碳的混合物)以及镍颗粒用作氯气净化装置35中的催化剂时测试时间与氯的有效浓度之间的关系。在图30中,术语“氯的有效浓度”表示溶解在NaCl的水溶液11中的确定的氯气量(见日本工业标准JISK1425)。在测量氯的有效量时,采用了一种步骤—它涉及连续20小时提供50A的电流并同时将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保持在45°、进行200cc的NaCl的水溶液11取样、将催化剂放到取样的温度保持在45°的NaCl的水溶液11中、并过预定的时间就确定一次氯的有效浓度。如从图30可见,具有十分有效的氯分解能力的活性碳和钌碳作为氯气净化装置35中的催化剂是有效的。
图31显示了当活性碳被用作催化剂时测试时间与氯的有效浓度之间的关系。测试的条件是连续提供50A的电流,且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为45℃。如从图31可见,如果采用上述的氯气处理装置6,且用活性碳作为催化剂,即使在超过了20小时的测试时间之后,氯的有效浓度仍然可以被保持在非常降低的值,例如约0.003%或更低。
图32显示了当在45℃的NaCl的水溶液11温度下连续提供20A的电流时的测试时间和氯的有效浓度。在此情况下,即使在超过100小时的测试时间之后,氯的有效浓度还是能够被保持在约0.004%或更低。
作为各种测试的结果,证实了如果氯的有效浓度等于或低于0.005%,就不会发生涂覆膜4的漂白。
在处理装置6中,从氯气净化装置35向下游流动的NaCl的水溶液11的流量由流量检测器36测量。因此,例如,如果氯气净化装置35没有被堵塞且是运行正常的,流量检测器36测量到相应的流量。另一方面,如果氯气净化装置35被堵塞,则流量的减小大于当氯气净化装置35运行正常时的减小。因此,流量检测器36测量到这种减小的流量。
借助上述构造,可以容易而可靠地检测到处理系统的异常。另外,由于流量检测器36被设置在氯气净化装置35的下游,因而进入处理管线33的细小的外来物都可以被氯气净化装置35所抓住,因而流量检测器36的操作不会被这种外来物所阻碍。因此,流量检测器36的准确性可以得到长期的保持。
(2)处理系统中的异常点检测器(图4至6和33至35)
参见图33,流量检测器36具有发送根据处理系统的异常的类型而变化的异常信号的功能。一个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检测器36相连,并用于根据来自流量检测器36的异常信号来鉴别异常的类型。控制装置213发送与异常的类型相对应的输出信号。一个表示装置214与控制装置213相连,用于表示与来自控制装置213的输出信号相对应的异常类型。
一个存储装置215与控制装置213相连。在存储装置215中预先存储了流量Q的一个有效范围,即A2≤Q≤A1-它是流量的上限值A1与下限值A2之间的一个范围。另外,一个禁止装置216与控制装置213相连,以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13的输出信号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这些装置213至216都被包含在计算机编程控制单元10中,从而与流量检测器36一起构成了该处理系统的异常点检测器217。表示装置214在一个液晶显示板131上显示例如由文字表示的消息,该液晶显示板131位于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如图4至6所示。禁止装置216用于把直流电源9控制在其关断状态。
如图33和35所示,如果输入了表示开始测试的指令的信号,流量检测器36测量处理管线33中流过的NaCl的水溶液11的流量Q1。如果测量到的流量Q1处于A2≤Q1≤A1的有效范围之内,控制装置213判定流量检测器36正在发送正常信号,因而碳电极13得到激励以开始腐蚀测试。
如果测量到的流量Q1大于A1,控制装置213判定流量检测器36正在发送异常信号,且该异常信号对应于氯气净化装置35中未安装催化剂。因此,由表示装置214显示一个消息“停止测试,因为没有安装催化剂”,且禁止装置216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果流量检测器36测量到的流量Q1小于A2,则进行与上述类似的操作。然而,由于发生了过滤器或催化剂的堵塞、循环异常等等,表示装置214显示消息“停止测试”。
处理系统的异常点检测器217受到控制,从而它即使在腐蚀测试期间也进行操作。
处理系统的任何问题点可以借助检测器217而方便可靠地得到检测,以准确地把问题通知给操作者。检测器217由于其结构简单而比较便宜。
(3)氯气净化装置(图7、9和36至38)
如图36所示,氯气净化装置35包括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218和容纳在外壳218中的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219。外壳218包括其中装有催化剂单元219的底部管状体220和一个盖223,而盖223能够被装到体220的一个开口221上或从其拆下。盖223关闭开口221从而使催化剂单元219抵靠在体220的底部壁222上。催化剂单元219包括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部件225-它在相对的端部具有端壁224,以及作为容纳在管状部件225中的催化剂的活性碳226。
底部管状体220的底壁222和端壁224之一,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端壁224上的一个环形突出部227,被装到另一个即设置在底壁222上的一个环形凹槽228中,从而使设置在突出部222/凹槽228安装部分之间的一个位置上的底壁222上、用于NaCl的水溶液的一个入口229,与设置在端壁224上的一个通孔230相连通。设置在催化剂单元219的另一端壁224上的通孔230,通过盖223上的一个通道231,而与底部管状体220的周边壁上的NaCl的水溶液的出口232相连通。
在外壳218上,底部管状体220包括筒233和圆形端板235。圆形端板235借助多个螺栓234而安装到筒233的一个端面上以形成底壁222。一种液体密封剂被加到筒233与圆形端板235邻接的一个端面上。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连接器2 37被接合到圆形端板235的外表面上,并具有与入口229连通的通孔236。一个管线238-它是处理管线33的一部分—从抽吸泵34的开口210延伸,如图9所示,并与连接器237相连。
圆形端板235具有设置在其内表面上在环形凹槽228之间的位置上的一个圆形凹槽239,以及用于NaCl的水溶液流动的一个空间240。由圆形凹槽239与催化剂单元219的端壁224一起限定了空间240。240与入口229和通孔230连通。
催化剂单元219的管状部件225包括一个筒241和安装在相对端的开口上以形成端壁224并具有相同的结构的一对圆形端板242。圆形端板242包括外板243和内板244。外板243具有在其外表面的外周边上的环形突出部227,并具有安装并接合在筒241中在其内表面的外周边附近的一个开口中的环形突出部245。另外,如图37所示,外板243具有多个开口246,以使它们向着由环形突出部227和245所围绕的一个区域打开。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网状过滤器248被设置在由外板243的内环形突出部245所围绕的整个区域中,且具有与外板243中的开口246相匹配的多个开口247的内板244被安装和接合到该区域中。在内和外板244和243上由相对的开口246和247限定了多个通孔230,以使流动空间240与催化剂单元219的管状部件225的内部相连通。在每一个通孔230中都有一个过滤器248。
如图38所示,盖223包括一个圆形管形部分249和与该圆形管形部分249的外端相连的一个圆形凸缘部分250。圆形管形部分249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外部螺线251与在底部管状体220中的开口221的内周边表面上的内部螺线252通过螺线而啮合。具有六角形头255的一个附件256被安装在位于圆形凸缘部分250的外表面上的一对半月形凹槽253之间的一个突出部254上。在进行上述螺线啮合时,把一个工具与该六角形头255相啮合。在圆形管形部分249位于凸缘部分250的一侧上,限定了一个环形槽257,且圆形管形部分249和在底部管状体220上的开口221之间用橡胶制成并安装在环形槽257中的密封环258密封。
圆形管形部分249的内表面上有一个圆形凹槽259,且由圆形凹槽259与催化剂单元219的端壁224一起限定了一个NaCl水溶液流动空间260,以与通孔230连通。在圆形凹槽259周围以相同的距离设置了多个突出部261,从而使各个突出部261的端面抵靠在催化剂单元219的端壁224上。在外部螺线251之间的圆形管形部分249的外周边表面的部分形成了一个渐细的表面264。在该渐细的表面264与底部管状体220的内周边表面之间,限定了一个流动空间265,以与出口232连通。在相邻的突出部261之间,限定了一个空间266-它与流动空间265和260连通。因此,流动空间260和265和空间266形成了一个通道231。
用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与出口232连通的通孔267的一个连接器268,被接合到底部管状体220的外周边表面上。处理管线33的一个管线部件269与连接器268相连,如图9所示。
在外壳218中,入口229和出口232被设置在外壳218的轴线的相对侧。
如图9所示,氯气净化装置35借助支撑部分208而以倾斜的方式被设置在机座44上,从而使其出口232位于较高的位置而入口229位于较低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倾斜角β被置于这样的值—即当底部管状体220中的NaCl的水溶液11已经借助抽吸泵34和排水管211而被从入口229抽出以更换催化剂单元219时,剩余的NaCl的水溶液11的液面位于体220中的开口221之下。
如果氯气净化装置35以上述的方式构成,由于凹槽—突出部安装部分228和227所形成的迷宫结构,包括氯气的NaCl的水溶液11可以被可靠地引入催化剂单元219,而不进入入口229和不存在于催化剂单元219的管状部件225的外周边表面与外壳218的底部管状体220的内周边表面之间。因此,可以增强氯气的净化速率。
在此情况下,催化剂单元219被盖223抵靠在外壳218的底壁222上。因而可靠地形成和保持了迷宫结构。迷宫结构的闭合,可以借助盖223至底部管状体220的安装状态而方便地得到判定。例如,迷宫结构的不完全闭合,可以通过能够从凸缘部分250与体220之间的空隙中看到密封环258这一事实,而得到证实。
如上所述,氯气净化装置35被以倾斜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出口232向上。因而即使当未净化的氯气出现在装置35中时,未净化的氯气的累积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阻止。
另外,由于出口232不是被设置在盖223上,所以盖223的安装和拆下可以方便地进行,且盖223和催化剂至单元的组装保证了更换催化剂的操作能够有效的进行。另外,即使盖223在水被排放之后被从底部管状体220上拆下,也能够借助氯气净化装置35的倾斜设置,来防止NaCl的水溶液从体220上的开口221落下。
催化剂单元219的相对端壁224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在将催化剂单元219装到底部管状体220上以将环形突出部227装到环形凹槽228上时,催化剂单元219可以从任何一个端壁224被装到体220上。从而使催化剂单元219容易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氯气净化装置35中的迷宫结构可以被省去。
(4)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图4至6、39和40)
用作催化剂的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按照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与时间的积而减小。因此,为了在使用中的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完全丧失之前用新的活性碳226更换活性碳226-例如在此实施例中的催化剂单元219,在电解测试机1上安装了确定装置270。确定装置270被包括在计算机编程控制单元10中。
图39是确定装置270的框图,且图40是显示确定装置270的操作的流程图。图40中的术语“设定测试条件”指的是选择以下测试中的任何一个:a)包括涂覆膜剥离步骤和钢板腐蚀步骤的腐蚀测试,b)涂覆膜剥离测试,和c)测试将要完成。选择的条件然后被输入。
参见图39,确定装置270包括:能力存储装置271,用于以有效电流量C1的形式来存储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而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电流I1与电流I1连续流过时可用的总测试时间T1的乘积I1·T1。一个存储装置276,;存储剩余电流量C4形式的有效电流量C1。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在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一个时间测量装置273,测量测试时间T2。一个第一计算装置274,计算用掉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的乘积I2·T2;第二电流计算装置275,从剩余电流量C4中减去用掉的电流量C2,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并将后者存储在存储装置276中;输入装置2771,在测试开始时输入直流电源9的最大电流I3。一个存储装置2772,,存储一个测试时间T3。一个第三计算装置278,计算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它是最大电流I3与测试时间T3的乘积I3·T3。一个,控制装置279,用于将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相比较,并当C4<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如果确定装置270是按照以上方式构成的,就可以在进行测试开始之前,自动检测活性碳226的更换时序由于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减小而已经到来这一事实。
该确定装置还包括:a)一个消息表示装置280,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79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281,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所示,在消息表示装置280中显示的消息被显示在一个液晶显示板131上,而该液晶显示板131被安装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禁止装置281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其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活性碳226的更换时序。
如图40所示,确定装置270是这样构成的,即除非存储在存储装置276中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被重置为C4=C1的关系,否则确定装置270在更换了催化剂单元219之后不进行工作。
如果在测试开始之前剩余有效电流量C4和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处于关系C4≥C5,测试开始,且进行用掉的电流量C2等等的计算。
N.排放装置
(1)整个的结构及其功能(图7至9和41至44)
如上所述,氯气是在腐蚀测试中在碳电极13周围产生的。大部分氯气被如上所述的氯气处理装置6收集和净化。一部分氯气释放到NaCl的水溶液之外并在液面f之上流动。排放装置7被安装在电解测试机中以收集释放的氯气。
如图9和41所示,排放装置7的排风扇39被固定在安装基座284上,而安装基座284由框架90的一个上角部件282和一个支撑柱283支撑。从排放管线37的排风扇39的入口延伸的一个进入管285通过电解槽12的右侧壁部分49,以与电解槽12内部NaCl的水溶液11上方相连通。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盖状栅287可拆下地安装在进入管285的入口286上。从排放管线37的排风扇39的出口延伸的一个排放管288向下延伸并向水分配块82附近的大气开放。
在排放管线37的排风扇39的抽吸侧即进入管285中,在上游位置设置了一个用于吸附氯气的吸附部件38。在下游位置上设置了一个用于检测排放系统的异常的检测装置40。吸附部件38具有与催化剂单元219类似的结构,因而包括活性碳并具有渗透性,并形成了一个单元。当栅287被从进入管285的入口286拆下时,吸附部件38可以通过入口286而被放置在进入管285中。
检测装置40包括用合成树脂制成并安装在进入管285与电解槽12之间的检测管290,以及安装在检测管290中的水面检测器D,如图41和42所示。检测管290的上端与进入管285的下游部分连通,且其下端与电解槽12存储有NaCl的水溶液11的区域相连通。水面检测器D的检测器部分被设置在检测管290中的液面f1的上方,该液面与电解槽12中的液面f相同。
在上述的构造中,如果排风扇39工作,在电解槽12中的液面f上方流动的氯气当通过吸附部件38时被吸附到活性碳中,因而清洁的空气通过排放管288而被排放到大气中。
图43显示了,a)当排放装置7不工作且前面所述的氯气处理装置6工作时,以及当装置6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测试时间与电解槽12中液面f上方的氯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测试条件是这样的,即50A的电流得到连续的提供,且NaCl的水溶液11的温度为45℃。如图43可见,如果在排放装置7不工作的情况下氯气处理装置6工作,氯气浓度可被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但如果排放装置7工作,氯气浓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为了证实活性碳被用作吸附部件38的吸附剂时排放装置的效果,使排放管288的出口与电解槽12内部电解槽12中液面f上方的部分连通,且进行涉及使液面f上方的内部气体通过吸附剂循环的测试。
图44显示了测试时间与电解槽12内液面f上方的氯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该测试的条件是这样的,即连续提供20A的电流,且水溶液的温度为45℃。在此情况下,排风扇39在从测试开始直到测试时间达到50小时的时期里不工作。在此时期里氯气浓度急剧上升并在50小时过去之后的时刻达到约18ppm。如果排风扇39随后工作,氯气浓度由于吸附剂的净化作用而大大减小并达到0.5ppm或更低。因此,明显的是,在采用排放装置7且排放管288的一端向大气开放的情况下,电解槽12中液面f上方的氯气浓度和排放到大气中的氯气浓度可以被进一步地降低,并被抑制在至少0.5ppm或更低。
在上述结构中,例如如果吸附部件38是运行正常的,则在进入管285的下游部分中产生了相应的负压,且检测管290中的液面f1由于这种负压而上升到与水面检测器D相等或更高的位置,如图42中的虚线所示。因此,水面检测器D检测到排放系统是正常运行的。另一方面,在吸附部件38更换期间如果由于忘记安装一个替代吸附部件38,而没有在进入管285中设置新的吸附部件38,则该负压将比正常运行条件下显著地降低。因此,液面f1低于水面检测器D,且这种状态被水面检测器D检测到。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方便而可靠地检测到排放系统的异常。
(2)排放系统的异常点检测器(图4至6、45A、45B至47)
如图45A和45B所示,检测装置40而发送根据排放系统的异常类型变化的异常信号。第一和第二水面检测器D1和D2分别被设置在表示检测管290中水面L的下限值L1和上限值L2的位置。一个控制装置291与检测装置40中的第一和第二水面检测器D1和D2相连,并用于根据来自第一和第二水面检测器D1和D2的异常信号来鉴别异常的类型。控制装置291发送与异常类型相应的输出信号。一个表示装置292与该控制装置291相连,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91的输出信号来表示异常的类型。一个禁止装置294与控制装置291相连,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91的输出信号来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这些装置291、202和294被包含在计算机编程控制单元10中,以与第一和第二水面检测器D1和D2一起组成排放系统的一个异常点检测器295。表示装置292表示例如一个消息—它被用文字显示在安装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的一个液晶显示板131上,如图4至6所示。禁止装置294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关断状态。
如图45A、45B、46、和47所示,如果输入了表示开始测试的指令的信号,第一和第二水面检测器D1和D2之一根据进入管285中的负压而检测到水面高度。如果检测到水面高度L3处于可接受的范围L1≤L3≤L2,第一水面检测器D1处于其导通状态,且控制装置291判定第一水面检测器D1正在发送正常条件信号。因此,电流被提供到碳电极13以开始腐蚀测试。
如果检测到的水面高度L3低于L1,则第一水面检测器D1处于其关断状态,且控制装置291判定第一水面检测器D1不是正在发送正常信号。就是说,检测器D1正在发送异常信号,这对应于吸附部件38的未安装和排风扇39的未工作,因而控制装置291发送相应的输出信号。因此,由表示装置292显示消息“停止测试,因为未安装吸附部件38或排风扇39未工作”,且禁止装置294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果检测到的水面高度L3等于或高于L2,第二水面检测器D2处于其导通状态,且控制装置291判定第二水面检测器D2正在发送异常信号,这对应于表示吸附部件38被堵塞。控制装置291发送相应的输出信号。因此,由于吸附部件38的堵塞,表示装置292显示一个消息“停止测试,因为吸附部件38堵塞”,且禁止装置294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排放系统的异常点检测器295受到控制,从而使它即使在腐蚀测试期间也进行操作。
检测器295使得排放系统的问题能够被方便可靠地检测出来,以通知测试操作者。另外,检测器295具有简单的结构,因而是比较便宜的。
只有表示装置292可以与控制装置291相连。另外,可以采用隔膜型负压检测器、空气流检测器、风速检测器等等,来代替水面检测器D1和D2
(3)排放装置的修正(图48)
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检测管296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管部分297和298,和一个第三管部分299-它与第一和第二管部分297和298的下端彼此相连。第一管道部分297的上端与进入管285的下游部分连通,且第二管道部分298的上折叠端与第一管道部分297在低于第一管道部分297的上端的一个位置处相连通。用合成树脂管道材料制成的一个供水管线171与第三管道部分299相连,并还与供水线路的水龙头301相连。
与以上所述类似的一个水面检测器D被安装在第一管道部分297中,以位于液面f1的上方。一个浮动阀300被容纳在第一管道部分297中。浮动阀300的一个阀座301在第一管道部分297与进入管285的指令部分上。
用软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管302与第二管道部分298的上端相连,并延伸进电解槽12。该管302被用于向电解槽12供水和清洗电解槽12。
与以上描述的螺旋阀31类似的一个螺旋阀311,被安装在供水管线171的一个中间部分上。上述例子中的供水管线17通过安装这种供水管线171而被消除了。
从供水管线171通过检测管296对电解槽12供水。第一管道部分297中的液面f1,借助水从第二管道部分298的上折叠端至电解槽12中的水流,而被限定在与第二管道部分298的上折叠部分处的液面f2相同的位置。
在向电解槽12供水期间,如果水由于水的力、管302的堵塞等等而基本上充满了第一管道部分297,则浮动阀300被置于阀座301上以防止水流向排风扇39。当通过管302清洗电解槽12的内部时,情况也是一样。
水面检测器D的检测器部分在液面f1的上升时被浸泡在水中。因而该检测器部分可以保持清洁。借助检测管296的俘获作用,电解槽12中在液面f上方流动的氯气被防止泄漏到外界。
O.具有吸附功能的过流装置(图7、8、13、14和49)
当NaCl的水溶液11的量由于设置在电解槽12中与排放装置7对应的进入侧上的水面检测器15的问题而超过了限定的值时,该装置8被安装在电解测试机1中,以排放过量的NaCl的水溶液。
如图8、13和49所示,过流管线41包括:一个折叠管道部分304,它具有沿着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的外表面延伸的纵向部分303;以及,一个水平入口侧管道部分305,它与纵向部分303的上端相连,并具有大于纵向部分303的直径的直径。水平入口侧管道部分305通过电解槽12的后壁部分71,并与液面f上方的空间相连。如图8和14所示,折叠管道部分304的下端与水分配块82的排水部分82b相连。
在从电解槽12突出的入口管道部分305的部分,从一个外端至中间部分,入口管道部分305的基本上一半被形成了缺口,从而使入口管道部分305也被用作一个进入管。因此,气体入口42被限定在入口管道部分305中。在气体入口42的周边部分上安装了一个用于除去外来物的网306,用于覆盖气体入口42。
用于吸附氯气的吸收部件43被设置在入口管道部分305比气体入口42更接近入口307的地方。吸收部件43具有与催化剂单元219类似的结构,因而包括了活性碳并具有空气/水渗透性,并被形成为一个单元。因此,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状栅308用可安装到入口管道部分305的入口307上并可从其拆下。当栅308被从入口管道部分305上拆下时,吸收部件43可以通过入口307而被安装在入口管道部分305中。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电解槽12中的NaCl的水溶液的量超过了限定的值,则多出的NaCl的水溶液通过吸收部件43和过流管线41而从入口307被排放到水分配块82中。在此情况下,NaCl的水溶液11在入口管道部分305的下部中流过,因而溶液不从气体入口42流出。
借助排放装置7的操作而产生的气体至电解槽12中的抽吸,是通过气体入口42和入口管道部分305而进行的。在排放装置7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在液面f上方流过的氯气,通过吸收部件43而被阻止漏击电解槽12。
P.确定碳电极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其他例子(图4至6、50和51)
图50是确定装置123的框图,且图51是显示确定装置123的操作的流程图。在图51中的术语“设定测试条件”指的是选择了以下任何一个条件:a)包括涂覆膜剥离步骤和钢板腐蚀步骤的腐蚀测试将要被进行,b)将要进行涂覆膜剥离测试,以及c)将要完成该测试。这些选择的条件然后被输入。
参见图50,确定装置123包括:一个寿命存储装置124,存储作为有效电流量C1的碳电极13的使用寿命,而该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电流I1与当该电流I1持续流过时可用的总测试时间T1的乘积I1·T1。一个存储装置311,存储该有效电流量C1,以作为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一个时间测量装置125,测量测试时间T2。一个第一计算装置1321,计算用掉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的乘积I2·T2。一个第二计算装置310,从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中减去用掉的电流量C2,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装置311中。,一个控制装置312,估算测试开始时剩余有效电流量C4并当C4≤0时发送一个电极更换信号。
如果确定装置123是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就可以在作为可消耗电极的碳电极13的使用寿命达到其结束时自动检测更换时序。
在此情况下,即使剩余有效电流量C4小于0,测试也继续进行。这是通过依赖对应于几个测试循环的有效电流量C1的余量而得到允许的。
确定装置123还包括:a)消息表示装置129,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12的电极更换信号而通知测试操作者电极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130,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所示,消息表示装置129提供的消息以文字的形式被显示在显示板131上,而显示板131如上所述那样被设置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该禁止装置130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其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碳电极13的更换时序。
如图51所示,确定装置123是这样构成的,即除非确存储装置311中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处于关系C4=C1,确定装置123就不工作。
如果剩余有效电流量C4在测试开始时大于0,测试开始,且进行对用掉的电流量C2等等的积分和计算。
确定装置123包括用于表示碳电极13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的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313。由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313表示的该剩余有效电流量C4以条形图形的形式被显示在液晶显示板131上,从而使剩余有效电流量C4类似于以上所述那样逐渐地减小,如图24所示。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方便地知道碳电极13的使用寿命的余量和改变。
Q.用于确定催化剂的更换时序的确定装置的其他例子(图4至6、52和53)
(1)参见图52,确定装置270包括:能力存储装置271,用于作为有效电流量C1来存储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而该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电流I1与当电流I1持续流过时可用的总测试时间T1的乘积I1·T1。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一个时间测量装置273,测量测试时间T2。一个第一计算装置274,计算用掉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的乘积I2·T2。一个积分装置314,对用掉的电流量C2积分。一个存储装置315,存储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一个第二计算装置316,从有效电流量C1中减去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以提供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一个输入装置2771,在测试开始时输入直流电源9中的最大电流I3。一个存储装置2772,存储一个测试时间T3。一个第三计算装置278,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它是最大电流I3与测试时间T3的乘积I3·T3。一个控制装置279,将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相比较,并当C4<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如果确定装置270以上述方式构成,就可以在进行测试之前自动检测到活性碳的更换时序由于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减小而已经到来。
确定装置270还包括:a)一个消息表示装置280,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79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电极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281,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所示,消息表示装置280所提供的消息用文字显示在显示板131上,如以上所述那样,而显示板131被设置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禁止装置281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其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活性碳226的更换时序。)
确定装置27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除非确定装置270在碳电极13被更换之后得到复位从而使存储装置315中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为0,确定装置270就不工作。
如果在测试开始之前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下)处于关系C4≥C5,则测试开始,且进行用掉的电流量C2等等的计算。
(2)参见图53,确定装置270包括:一个能力存储装置271,用于存储作为有效电流量C1的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而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电流I1与当电流I1持续流过时可用的总测试时间T1的乘积I1·T1。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一个时间测量装置273,测量一个测试时间T2。一个第一计算装置274,计算用掉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的乘积I2·T2。一个积分装置314,对用掉的电流量C2进行积分。一个存储装置315,存储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一个输入装置2771,输入测试中直流电源9中的最大电流I3。一个存储装置2772,存储一个测试时间T3。一个第二计算装置317,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它是最大电流I3与测试时间T3的乘积I3·T3。一个第三计算装置318,从有效电流量C1减去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C5,以提供活性碳226中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控制装置319,将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与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相比较,并在C6<C3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如果确定装置270以上述方式构成,就可以在进行测试之前自动检测到活性碳的更换时序由于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的减小而已经到来。
确定装置270还包括:a)一个消息表示装置280,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19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电极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281,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所示,消息表示装置280所提供的消息被用文字显示在显示板131上,如上所述那样,而显示板131被设置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禁止装置281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其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碳电极226的更换时序。
确定装置270是这样构成的,即除非在催化剂单元219被更换之后存储装置315中的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得到复位为0,否则确定装置270就不进行工作。
如果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与用掉的电流的积分量C3在测试开始时处于关系C6≥C3,则测试开始,且进行用掉的电流量C2的积分等。
(3)图54是确定装置270的框图,且图55是显示该确定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55中的术语“设定测试条件”指的是选择了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将要进行包括涂覆膜剥离步骤和钢板腐蚀步骤的腐蚀测试,b)将要进行涂覆膜剥离测试,或者c)该测试将要完成。然后输入被选择的条件,如图40中的例子中那样。
参见图54,确定装置270包括:能力存储装置271,用于作为有效电流量C1而存储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而该有效电流量C1是流过碳电极13的一定电流I1与电流I1持续流过时可用的总测试时间T1的乘积I1·T1。一个存储装置276,存储剩余电流量C4形式的有效电流量C1。一个电流测量装置(电流计)29,测量测试期间流过碳电极13的电流I2。一个时间测量装置273,测量测试时间T2。一个第一电流计算装置274,计算一个用掉的电流量C2-它是电流I2与测试时间T2的乘积I2·T2。一个第二电流计算装置275,从剩余电流量C4中减去用掉的电流量C2,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并将后者存储在存储装置276中。控制装置279,将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一个值零相比较,即确定是C4≥0还是C4<0,并当C4<0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如果确定装置270是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就可以在进行测试之前自动检测活性碳226的更换时序由于活性碳226的净化能力的降低已经到来。
该确定装置270还包括:a)一个消息表示装置280,用于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79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更换时序的到来;以及b)一个禁止装置281,用于禁止向碳电极13提供电流。
如图4至6所示,在消息表示装置280中表示的一个消息,被显示在一个液晶显示板131上—它被安装在覆盖控制部分C的左覆盖部分52的上表面上,如上所述那样。禁止装置281用于将直流电源9保持在其关断状态。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可靠地知道活性碳226的更换时序。
确定装置270进一步包括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350,用于表示由第二计算装置275计算出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
第二计算装置275根据公式C4(A·小时)=C4-C2来计算剩余有效电流量C4。由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350表示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是以条形图形的形式显示在液晶显示板131上的,从而使剩余有效电流量C4逐渐减小,象图24所示的那样。因此,测试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知道活性碳226的使用寿命的余量和变化情况。
如图55所示,确定装置270是这样构成的,除非在更换了催化剂单元219之后剩余有效电流量C4得到复位处于关系C4=C1,否则确定装置270就不工作。
如果剩余有效电流量C4和值零在测试开始前处于关系C4≥0,则测试开始,且进行用掉的电流量C2等等的计算。如果剩余有效电流量C4在测试开始之后变得小于0,测试被强行结束,如图55所示。
虽然已经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明白,本发明不只是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违背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作出许多改进。

Claims (18)

1、一种电解测试机,包括:
一个电解槽,其中存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一种测试材料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
一个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的电极;
一个直流电源,在所述测试材料和所述电极之间提供电流;
一个催化剂,它对提供电流期间从所述电解液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进行净化,所述催化剂具有一种净化能力,由有效电流量C1表示,该有效电流量C1是电流与时间的积;以及
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时序,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作为剩余有效电流量C4的所述有效电流
量C1
    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测试期间所述电极中用掉的电流
量C2
    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从所述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中减去所述用
掉的电流量C2,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并将所述新的剩余
有效电流量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
    一个第三计算装置,用于在测试开始时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
流量C5,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所述预定的用掉
的电流量C5进行比较,并当C4<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消息表示装置,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一个禁止装置,用于禁止向所述电极提供电流。
3、一种电解测试机,包括:
一个电解槽,其中存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一种测试材料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
一个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的电极;
一个直流电源,在所述测试材料和所述电极之间提供电流;
一个催化剂,它对提供电流期间从所述电解液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进行净化,所述催化剂具有一种净化能力,由有效电流量C1表示,该有效电流量C1是电流与时间的积;以及
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时序,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测试期间在所述电极中用掉的电流
量C2
    一个积分装置,用于积分该用掉的电流量C2
    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用掉的电流量的积分C3
    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从所述有效电流量C1中减去所述用掉的
电流量的积分C3,以提供所述催化剂单元中的剩余有效电流量,
    一个第三计算装置,用于在测试开始时计算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
流量C5,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与所述预定的用掉
的电流量C5进行比较,并当C4<C5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解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消息表示装置,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一个禁止装置,用于禁止向所述电极提供电流。
5、一种电解测试机,包括:
一个电解槽,其中存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一种测试材料浸泡在该电解液中;
一个浸泡在该电解液中的电极;
一个直流电源,在该测试材料和电极之间提供电流;
一个催化剂,它对提供电流期间从该电解液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进行净化,所述催化剂具有一种净化能力,由有效电流量C1表示,该有效电流量C1是电流与时间的积;以及
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该催化剂的更换时序,该确定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测试期间所述电极中用掉的电流
量C2
    一个积分装置,用于积分用掉的电流量C2
    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掉的电流量的积分C3
    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测试中一个预定的用掉的电流量
C5
    一个第三计算装置,用于从所述有效电流量C1中减去所述预定的
用掉的电流量C5,以提供一个所述催化剂的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
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可接受的用掉的电流量C6与所述用掉
的电流量的积分C3进行比较,并当C6<C3时发送一个催化剂更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消息表示装置,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一个禁止装置,用于禁止向所述电极提供电流。
7、一种电解测试机,包括:
一个电解槽,其中存有一种电解液,从而使一种测试材料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
一个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的电极;
一个直流电源,在所述测试材料和所述电极之间提供电流;
一个催化剂,它对提供电流期间从所述电解液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进行净化,所述催化剂具有一种净化能力,由有效电流量C1表示,该有效电流量C1是电流与时间的积;以及
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时序,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作为剩余有效电流量C4的所述有效电流
量C1
    一个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测试期间所述电极中用掉的电流
量C2
    一个第二计算装置,用于从所述剩余有效电流量C4中减去所述用
掉的电流量C2,以提供一个新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6,并将所述新的剩
余有效电流量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剩余有效电流量C4是否等于或者大
于0(C4≥0),或者小于0(C4<0),并且当C4<0时发送一个催化剂
更换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消息表示装置,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催化剂更换信号,来通知测试操作者催化剂的更换时序已经到来;以及,一个禁止装置,用于禁止向所述电极提供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用于表示由所述第二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具有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
入口,以与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
限定在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
道而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和使所述催化剂单元抵靠在所述体的一个底壁上;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一个环状突出部,安装在端壁之一和同所述一个端壁相对的所述
底壁管状体的底壁中的一个上,以及一个环状凹槽,限定在所述一个
端壁和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上并被安装在所述环状突出部上,所述外壳
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包括包括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入口,以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限定在
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所述入口和出口位
于所述环状突出部和凹槽的内壁;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测试机,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剩余有效电流量表示装置,用于表示由所述第二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剩余有效电流量C4
13、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具有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
入口,以与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
限定在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
道而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具有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
入口,以与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
限定在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
道而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5、根据权利要求7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具有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
入口,以与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
限定在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
道而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6、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和使所述催化剂单元抵靠在所述体的一个底壁上;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一个环状突出部,安装在端壁之一和同所述一个端壁相对的所述
底壁管状体的底壁中的一个上,以及一个环状凹槽,限定在所述一个
端壁和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上并被安装在所述环状突出部上,所述外壳
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包括包括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入口,以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限定在
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所述入口和出口位
于所述环状突出部和凹槽的内壁;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7、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和使所述催化剂单元抵靠在所述体的一个底壁上;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一个环状突出部,安装在端壁之一和同所述一个端壁相对的所述
底壁管状体的底壁中的一个上,以及一个环状凹槽,限定在所述一个
端壁和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上并被安装在所述环状突出部上,所述外壳
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包括包括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入口,以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限定在
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所述入口和出口位
于所述环状突出部和凹槽的内壁;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18、根据权利要求7的电解测试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处理管线,它从电解槽延伸,并沿所述电解液收集从所述电解液出来的所述有害气体,以及
一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管线中,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外壳;以及
    一个管状催化剂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其中装有所述催化剂单元的底部管状体,以及
一个盖,该盖可以从所述底部管状体上的一个开口安装和拆下以关闭
所述开口和使所述催化剂单元抵靠在所述体的一个底壁上;
    所述催化剂单元由具有在其相对的端部的端壁的管状部件和容纳
在所述管状部件中的催化剂构成;
    一个环状突出部,安装在端壁之一和同所述一个端壁相对的所述
底壁管状体的底壁中的一个上,以及一个环状凹槽,限定在所述一个
端壁和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上并被安装在所述环状突出部上,所述外壳
的所述底部管状体包括包括一个限定在其底壁上的电解液入口,以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以及一个限定在
管体的一个周边壁上的电解液出口,以通过所述盖上的一个通道而与
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个端壁上的一个通孔相连通,所述入口和出口位
于所述环状突出部和凹槽的内壁;
    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以倾斜方式设置且所述出口是向上的,从
而当所述底部管状体中的所述电解液通过所述入口而被排出时,剩余
的电解液的液面位于所述体上的所述开口之下。
CN97112992A 1996-06-10 1997-06-10 电解测试机 Pending CN11715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147142A JPH09329572A (ja) 1996-06-10 1996-06-10 電解槽の有害ガス処理装置
JP147070/96 1996-06-10
JP14707096 1996-06-10
JP147142/96 1996-06-10
JP86545/97 1997-04-04
JP9086545A JP2952818B2 (ja) 1996-06-10 1997-04-04 電解試験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49A true CN1171549A (zh) 1998-01-28

Family

ID=2730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2992A Pending CN1171549A (zh) 1996-06-10 1997-06-10 电解测试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972186A (zh)
EP (1) EP0813054B1 (zh)
KR (1) KR980003573A (zh)
CN (1) CN1171549A (zh)
CA (1) CA2207376C (zh)
DE (1) DE69723921T2 (zh)
ID (1) ID17438A (zh)
NO (1) NO972640L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242A (zh) * 2011-11-03 2013-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钢质管道防腐层耐阴极剥离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14397337A (zh) * 2022-01-29 2022-04-26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土壤粘附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4750B1 (en) 1997-07-29 2001-07-03 Ecm Engine Control And Monitoring Exhaust emission sensors
US20120033779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Global Nuclear Fuel - Americas, Llc Methods of determining in-reactor susceptibility of a zirconium-based alloy to shadow corrosion
US20130075309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Nels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Inc. Self-Test of a Dual-Probe Chlorine Sensor for a Hemodialysis System
WO2021028054A1 (en) * 2019-08-15 2021-02-18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ochemical sensor designed for biofilm detection
CN111307698B (zh) * 2020-03-02 2021-09-07 上海交通大学 试验用可调式温控腐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70180A (zh) * 1967-06-16 1969-06-06
DE1941931C3 (de) * 1968-08-26 1974-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Osaka (Japan) Elektrode mit Katalysato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BE755337A (fr) * 1969-08-27 1971-02-26 Union Carbide Corp Matiere absorbant l'hydrogene pour les cellules electrochimiques
US3996118A (en) * 1972-05-11 1976-12-07 The Mead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moting reduction-oxidation of electrolytically produced gases
JPS54119787A (en) * 1978-03-10 1979-09-17 Olympus Optical Co Ionic electrode measuring method and its device
US5428955A (en) * 1991-08-02 1995-07-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of catalyst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
JP2949681B2 (ja) * 1993-12-28 1999-09-20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耐陰極剥離性に優れた重防食被覆鋼材
US5472580A (en) * 1994-06-09 1995-12-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atalytic converter diagnostic sensor
JP3553146B2 (ja) * 1994-08-22 2004-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加熱式触媒制御装置
JPH1061048A (ja) * 1996-08-22 1998-03-03 Tiger Sangyo:Kk 通気構造体および通気部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242A (zh) * 2011-11-03 2013-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钢质管道防腐层耐阴极剥离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3091242B (zh) * 2011-11-03 2016-0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钢质管道防腐层耐阴极剥离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14397337A (zh) * 2022-01-29 2022-04-26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土壤粘附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397337B (zh) * 2022-01-29 2023-11-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土壤粘附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23921T2 (de) 2004-06-09
NO972640L (no) 1997-12-11
CA2207376A1 (en) 1997-12-10
US5972186A (en) 1999-10-26
EP0813054B1 (en) 2003-08-06
NO972640D0 (no) 1997-06-09
KR980003573A (ko) 1998-03-30
EP0813054A2 (en) 1997-12-17
DE69723921D1 (de) 2003-09-11
EP0813054A3 (en) 1998-12-09
CA2207376C (en) 2000-12-19
ID17438A (id) 1997-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79C (zh) 含氯离子的流水的电解装置及电解方法
CN1222641C (zh) 电镀设备及方法
CN1151980C (zh) 水处理装置
CN1224764C (zh) 便器洗净装置
CN1256907C (zh) 具有净水功能的淋浴喷头
CN1303005C (zh) 水处理装置
CN1197183C (zh) 铝电池
CN1167497C (zh) 现场处理废气流的装置和方法
CN1196202C (zh) 形成氧化锌膜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制造光生伏打器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349C (zh) 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和等离子体加工装置
CN1014534B (zh) 电化学过程中应用的电极及其制备的方法
CN1886536A (zh) 结晶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生产方法
CN1517453A (zh) 电镀装置、电镀杯以及阴极圈
CN1842495A (zh) 液体脱毒方法及液体脱毒用装置
CN1171549A (zh) 电解测试机
CN1656637A (zh) 燃料电池健康管理系统
CN1158409C (zh) 从铜电解液中回收锑和铋的方法
CN1654343A (zh) 采用放电的自由基处理方法分解有机物的装置
CN1198969C (zh) 电解槽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269432A (zh) 阳极氧化方法和该方法的操作装置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684912A (zh) 控制废水处理工艺
CN1229401A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1290219C (zh) 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N1863607A (zh) 被重金属所污染的物质的净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