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3289B -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3289B
CN117153289B CN202311186657.7A CN202311186657A CN117153289B CN 117153289 B CN117153289 B CN 117153289B CN 202311186657 A CN202311186657 A CN 202311186657A CN 117153289 B CN117153289 B CN 117153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ding
preset
control module
central contro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6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3289A (zh
Inventor
刘洪涛
张广伟
金辉
曹荣亮
陆延平
郑羽
杨华宾
艾虎
王一寒
王春宇
刘波
马乔
张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6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3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3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3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3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3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20/00Chemoinformatics,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f physicochemical or structural data of chemical particles, elements, compounds or mixtures
    • G16C20/30Prediction of properties of chemical compounds, compositions or mix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校正水淹敏感曲线;步骤S2、预测可调砂体范围,计算多曲线信息的重构曲线,反演;步骤S3、建立砂岩模型,相控约束反演得到反演体;步骤S4、预测水淹程度;步骤S5、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二次判定,或,确定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步骤S6、完成判定或对根据修正后的重新预测的结果进行判定;本发明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淹层解释方法主要基于测井电性解释结果进行水淹层测井解释,该解释先后经历了从定性解释,半定性解释到定量解释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一套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定性判别水淹层、定量求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综合判别水淹级别的解释方法。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水驱油田测井解释主要集中体现在用三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水淹层含水率及水驱采收率两方面,长垣南部以窄薄砂体发育为主,经过多年开发,储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淹。为了提高窄薄砂体开发效果,需要在开发井间开展井网加密调整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井间未钻遇砂体水淹程度的预判至关重要。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783676.2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该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包括获得油层的水淹程度;建立所述水淹层的岩电参数中胶结系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第一关系,饱和度指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第二关系;求取所述水淹层的混合液电阻率;利用所述第一关系、第二关系和所述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待评价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能够更加准确的得到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更加准确的评价高矿化度地层水背景下的水淹层。由此可见,所述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对水淹井位的控制精度低导致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低,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水淹井位的控制精度低导致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低,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S1、中控模块根据待测断块的特征生成水淹敏感曲线并对水淹敏感曲线进行校正,水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电阻率曲线及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
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校正后的水淹敏感曲线,以反演数据为基础,对拟合数据结果选取预设门限值,开展各水淹程度砂体分布追踪,预测可调砂体范围并计算多曲线信息的重构曲线;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以所述重构曲线为基准进行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建立砂岩模型,中控模块将砂岩模型与沉积相模型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沉积相、砂岩体双控模型,中控模块将相控模型转换为岩相体以进行相控约束反演得到反演体;
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反演体对所述待测断块的水淹程度进行预测并在预测完成后,在待测断块中的对应位置设置水淹井位并进行采油,中控模块在采油过程中获取对应参数以确定水淹井位内的实际水淹情况;
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水淹情况与预测的水淹情况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对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进行确定并根据确定结果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修正的曲线包括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以及所述自然伽马曲线,中控模块在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时判定根据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水淹情况;
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完成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或,根据修正后重新预测的结果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记录数据,并完成对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判定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完成判定;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绝对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绝对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以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确定针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低于预设储层厚度;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结果;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高于预设储层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记为一级差值,并根据一级差值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大于等于预设一级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小于所述预设一级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一预设条件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记为二级差值,并根据二级差值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的确定方式,其中:
第一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低水淹井位,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二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中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第三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高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类型;所述第三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大于等于预设油水比;
第二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小于所述预设油水比。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确定方式下将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记为三级差值,并根据三级差值确定针对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小于等于预设三级差值;
第二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三级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淡水,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
第二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非淡水;所述第二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确定针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大于等于预设比值;
第二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根据微地震检测的能量值判定针对适用于当前预测方式的地理范围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大于等于预设能量值;
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的修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待测断块的特征生成水淹敏感曲线并对水淹敏感曲线进行校正,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中控模块根据采油结束后的对应参数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初步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提高了对水淹井位的控制精度,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绝对值判定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并在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确定针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对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一级差值选用对应的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二级差值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并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低水淹井位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修正至对应值,或,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中水淹井位时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调节至对应值,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油水比选用对应的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对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三级差值选用对应的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提高了对自然伽马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针对判定对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针对二次判定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针对调节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S1、中控模块根据待测断块的特征生成水淹敏感曲线并对水淹敏感曲线进行校正,水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电阻率曲线及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
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校正后的水淹敏感曲线,以反演数据为基础,对拟合数据结果选取预设门限值,开展各水淹程度砂体分布追踪,预测可调砂体范围并计算多曲线信息的重构曲线;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以所述重构曲线为基准进行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建立砂岩模型,中控模块将砂岩模型与沉积相模型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沉积相、砂岩体双控模型,中控模块将相控模型转换为岩相体以进行相控约束反演得到反演体;
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反演体对所述待测断块的水淹程度进行预测并在预测完成后,在待测断块中的对应位置设置水淹井位并进行采油,中控模块在采油过程中获取对应参数以确定水淹井位内的实际水淹情况;
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水淹情况与预测的水淹情况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对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进行确定并根据确定结果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修正的曲线包括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以及所述自然伽马曲线,中控模块在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时判定根据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水淹情况;
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完成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或,根据修正后重新预测的结果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记录数据,并完成对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待测断块的特征生成水淹敏感曲线并对水淹敏感曲线进行校正,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中控模块根据采油结束后的对应参数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初步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提高了对水淹井位的控制精度,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针对判定对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判定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完成判定;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绝对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绝对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以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绝对值为0.03,第二预设绝对值为0.07。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绝对值判定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并在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针对二次判定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确定针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低于预设储层厚度;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结果;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高于预设储层厚度。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确定针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对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针对调节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记为一级差值,并根据一级差值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大于等于预设一级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小于所述预设一级差值。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一级差值选用对应的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一预设条件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记为二级差值,并根据二级差值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的确定方式,其中:
第一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低水淹井位,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二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中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第三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高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类型;所述第三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二级差值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并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低水淹井位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修正至对应值,或,在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中水淹井位时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调节至对应值,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大于等于预设油水比;
第二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小于所述预设油水比。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油水比选用对应的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对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确定方式下将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记为三级差值,并根据三级差值确定针对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小于等于预设三级差值;
第二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三级差值。
本发明中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三级差值选用对应的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提高了对自然伽马曲线的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在保证分析油层水淹程度的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油层水淹程度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淡水,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
第二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非淡水;所述第二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确定针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大于等于预设比值;
第二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根据微地震检测的能量值判定针对适用于当前预测方式的地理范围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大于等于预设能量值;
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的修正。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中控模块根据待测断块的特征生成水淹敏感曲线并对水淹敏感曲线进行校正,水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电阻率曲线及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
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校正后的水淹敏感曲线,以反演数据为基础,对拟合数据结果选取预设门限值,开展各水淹程度砂体分布追踪,预测可调砂体范围并计算多曲线信息的重构曲线;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以所述重构曲线为基准进行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建立砂岩模型,中控模块将砂岩模型与沉积相模型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沉积相、砂岩体双控模型,中控模块将相控模型转换为岩相体以进行相控约束反演得到反演体;
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反演体对所述待测断块的水淹程度进行预测并在预测完成后,在待测断块中的对应位置设置水淹井位并进行采油,中控模块在采油过程中获取对应参数以确定水淹井位内的实际水淹情况;
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水淹情况与预测的水淹情况判定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判定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对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进行确定并根据确定结果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修正的曲线包括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以及所述自然伽马曲线,中控模块在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时判定根据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水淹情况;
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完成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或,根据修正后重新预测的结果判定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时,记录数据,并完成对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单个待测井位的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判定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完成判定;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绝对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对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绝对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以确定对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对应曲线进行修正处理;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储层厚度确定针对该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低于预设储层厚度;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预测准确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以重新获取预测结果;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储层厚度高于预设储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差值记为一级差值,并根据一级差值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大于等于预设一级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放大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差值小于所述预设一级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一预设条件下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记为二级差值,并根据二级差值判定所述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的确定方式,其中:
第一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低水淹井位,并根据该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二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中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第三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水淹井位为高水淹井位,并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类型;所述第三确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根据所述绝对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的差值确定该水淹井位的水淹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水淹井位的油水比判定针对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大于等于预设油水比;
第二单位长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调节系数将所述底部梯度电极系曲线的单位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单位长度调节系数满足所述油水比小于所述预设油水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确定方式下将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差值的差值记为三级差值,并根据三级差值确定针对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小于等于预设三级差值;
第二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修正系数将所述自然伽马曲线的偏移幅度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三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三级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确定方式下根据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淡水,并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
第二水质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水淹过程中的水质为非淡水;所述第二水质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水质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二级差值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的比值确定针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大于等于预设比值;
第二系数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系数将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系数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根据微地震检测的能量值判定针对适用于当前预测方式的地理范围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大于等于预设能量值;
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范围修正系数将所述地理范围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地理范围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所述电阻率曲线在特高水淹的储层的侧向电阻率对应的函数公式的系数的修正。
CN202311186657.7A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Active CN117153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6657.7A CN1171532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6657.7A CN1171532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3289A CN117153289A (zh) 2023-12-01
CN117153289B true CN117153289B (zh) 2024-04-05

Family

ID=8889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6657.7A Active CN1171532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328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913A (zh) * 2017-03-03 2017-06-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利用井地电位技术探测油田注水井水驱前缘的方法
CN107065011A (zh) * 2017-06-22 2017-08-1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应用于陆相盆地储层反演的曲线频率融合方法
CN107589469A (zh) * 2017-08-04 2018-0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界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598340A (zh) * 2020-05-18 2020-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分数阶希尔伯特变换的薄砂体平面展布预测方法
CN111856566A (zh) * 2019-04-28 2020-10-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湖相滩坝砂体中薄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94570A (zh) * 2020-08-11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发中后期油藏老井水淹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CN113496070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层俘获截面曲线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76454A (zh) * 2022-05-23 2022-08-0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大斜度井复杂岩性水淹层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2385B2 (en) * 2015-12-22 2019-05-07 Xiangzeng Wang Estimation of oil recovery in foam flooded hydrocarbon reservoirs
CN114066084B (zh) * 2021-11-19 2022-07-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相渗曲线预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913A (zh) * 2017-03-03 2017-06-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利用井地电位技术探测油田注水井水驱前缘的方法
CN107065011A (zh) * 2017-06-22 2017-08-1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应用于陆相盆地储层反演的曲线频率融合方法
CN107589469A (zh) * 2017-08-04 2018-0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界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856566A (zh) * 2019-04-28 2020-10-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湖相滩坝砂体中薄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496070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层俘获截面曲线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98340A (zh) * 2020-05-18 2020-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分数阶希尔伯特变换的薄砂体平面展布预测方法
CN111894570A (zh) * 2020-08-11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发中后期油藏老井水淹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CN114876454A (zh) * 2022-05-23 2022-08-0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大斜度井复杂岩性水淹层识别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储层流体替换的低渗透油藏水淹级别评价技术;罗少成;陈玉林;任敬祥;李素娟;郑小敏;吴有彬;;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0115(第02期);全文 *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效果;侯俊胜, 罗娜;石油物探;20011030(第03期);全文 *
重构电阻率曲线识别水淹层的方法及应用;石玉江;周金昱;钟吉彬;王长胜;钟晓勤;张少华;;测井技术;20180220(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3289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388B (zh) 一种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的评价方法
US10809416B2 (en) Inversion-based workflow for processing nuclear density images in high-angle and horizontal wells
CN109633778B (zh) 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
CN107941670B (zh) 一种岩屑孔隙度测定方法
EA013708B1 (ru) Контроль качества данных и определение углов пласта,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по данным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ого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каротаж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нейронных сетей
CN110554441A (zh) 一种基于钙质含量校正的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计算方法
CN117153289B (zh) 一种适用于窄薄砂体的油层水淹程度预测方法
CN116027453A (zh) 一种水合物混合层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706318B (zh) 一种确定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
CN115434688B (zh) 一种水平井的随钻测井的进钻曲线控制方法
CN114112829B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CN116930023A (zh) 致密砂岩相控分类孔隙度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和装置
CN111827995B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超压砾岩储层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CN113687413B (zh) 一种油气成藏模式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505154B (zh) 泥页岩储层矿物成分含量解析与岩相识别表征方法
Park et al. Accurate estimation of conductivity of water from geoelectrical measurements—A new way to correct for clay
CN107605469A (zh) 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
CN113297755A (zh) 一种储层流体指示因子的构建方法
CN116738121B (zh)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28732B (zh) 一种试气井产能预测方法
CN111428907B (zh) 老油田开发甜点优选方法
CN117709108A (zh) 一种针对葡萄花油田扶余油层孔隙度的模型建立方法
CN117194850A (zh) 利用比值法计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CN110566196B (zh) 一种储层连通性分析方法
CN114814942A (zh) 水平井段含油饱和度快速解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