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2829B -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2829B
CN114112829B CN202010879563.8A CN202010879563A CN114112829B CN 114112829 B CN114112829 B CN 114112829B CN 202010879563 A CN202010879563 A CN 202010879563A CN 114112829 B CN114112829 B CN 114112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sity
value
neutron
grades
core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95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2829A (zh
Inventor
刘双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795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2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2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2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2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2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S2: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本申请通过直接寻找不同溶蚀等级与中子孔隙度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提升了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精度,提高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气藏储量评估的精度,为此类气藏开发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采用密度与中子曲线交会是计算孔隙度的常用方法。其中水层和干层的孔隙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但是在气层或含气储层处,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有时与岩心吻合较好,有时又很差,影响孔隙度计算精度,对于气藏评价影响巨大,不仅难以得到准确的气藏储量,更是影响气藏开发方案的评估与实施。
一般而言,石英砂岩气层采用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孔隙度不存在上述原因。这主要是密度-中子气层处的异常响应可相互抵消,其中气层处的中子曲线因具有“挖掘效应”导致中子值降低,此时中子曲线分析的孔隙度会偏低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气层处密度曲线因储层含气导致储层密度偏低,此时密度曲线计算的孔隙度会偏高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利用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孔隙度时,二者迭代会抵消气层处的异常响应,使计算的储层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一致。
碳酸盐岩不同于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容易溶蚀,且溶蚀与储层含气均影响中子曲线响应,这是造成气层或含气储层处密度-中子交会难以准确计算储层孔隙度的原因。其中,碳酸盐岩溶蚀造成中子值增高,储层含气因素又导致中子值变低。可见,碳酸盐岩既含气又发育溶蚀孔隙时,会造成中子测井响应既含降低因素、又含增高因素的矛盾,这是导致密度-中子交会难以准确计算气层孔隙度的原因。
测井行业针对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碳酸盐岩孔隙度的校正研究很有限,目前主要以理论推导为主,该方法的主要问题是采用间接的校正思路,不能直接反映岩性与中子曲线之间的校正关系;因此,有必要开展应用研究,通过直接寻找岩性与中子曲线之间的校正关系,实现快速、准确校正碳酸盐岩孔隙度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提升碳酸盐岩孔隙度校正精度可行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2: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包括:
S11: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
S12: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13: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是否吻合,若是,则执行步骤S14,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4:确定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15:返回步骤S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孔隙度值为对碳酸盐岩储层水层或干层处的岩心进行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以岩性、溶蚀及含气与所述中子、密度及声波孔隙度值的关系为依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具体包括:
S21:分别将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中子曲线、密度曲线及声波曲线转换为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
S22:将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分别与对应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溶蚀孔是否发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2具体包括:
若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大于阈值,所述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依次减小,且所述密度孔隙度值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所述溶蚀孔发育;
若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不大于阈值,所述中子孔隙度值不小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所述密度孔隙度值大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且所述声波孔隙度值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所述溶蚀孔不发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阈值小于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根据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时,以所述阈值为界限或者以岩性、溶蚀及含气与所述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及声波孔隙度值的关系为依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去除扩径因素的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兼容溶蚀和含气所导致的中子测井响应关系矛盾,本申请通过直接寻找岩性与中子曲线之间的校正关系,提升了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精度,提高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气藏储量评估的精度,为此类气藏开发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显示了川西某井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与不同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关系分析图。
图4显示了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孔隙度在水层处的验证分析图。
图5a和图5b显示了含气、溶蚀碳酸盐岩储层采用中子孔隙度校正量校正前后的分析对比图。
图6显示了将根据本申请的校正方法应用到与川西某井相同区域的碳酸盐岩储层新钻取心井的验证结果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1)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2)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3)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是否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该中子孔隙度校正量能够准确反映该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如果不吻合在,则重新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直至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吻合为止。如此得到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其中,基准孔隙度值为对碳酸盐岩储层水层或干层处的岩心进行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之所以将对水层或干层处的岩心进行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孔隙度值作为基准孔隙度值,是因为在水层或干层处,含气因素对密度曲线和中子曲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不用对中子曲线进行校正。
优选地,在根据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时,以阈值6%为界限或者以岩性、溶蚀及含气与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及声波孔隙度值的关系为依据。
确定了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之后,接下来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对各个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第二步: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其中,在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分析岩性、溶蚀及含气对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及声波孔隙度值的影响。其中,根据测井原理,密度孔隙度值和中子孔隙度值能反映储层的总孔隙度,总孔隙度包括原生孔和次生孔(溶蚀孔),声波孔隙度值主要反映储层原生孔。
因此,去除扩径因素干扰,根据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对比分析发现:当溶蚀孔较发育时,岩心分析孔隙度多大于6%,此时,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中,密度孔隙度值最高、中子孔隙度次之,声波孔隙度值最低。岩心分析孔隙度大于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当溶蚀孔弱发育时,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多小于6%,此时,声波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中子孔隙度值大于或等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此时,中子曲线中的溶蚀响应的增量大于含气响应的减量,密度曲线中的含气增量显著。
根据以上测井远离,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分别将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中子、密度及声波曲线转换为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将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分别与对应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大于阈值,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依次减小,岩心分析孔隙度大于中子和声波孔隙度,且密度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不大于阈值,中子孔隙度值大于或等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且声波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不发育。
上文所述的阈值(次生孔隙度大小)会因区块不同而不同。例如,当储层含气时,如果密度孔隙度大于中子孔隙度,且中子孔隙度大于声波孔隙度,则判断次生孔隙发育;如果密度孔隙度大于声波孔隙度大于中子孔隙度,则判断不发育次生孔隙度。而当储层为干层或水层时,如果声波孔隙度、中子-密度孔隙度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一致,则不存在次生孔隙;如果声波孔隙度小于中子-密度孔隙度,而中子-密度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一致,则中子-密度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的差值即是为次生孔隙度大小。
一般地,该阈值小于10%,优选为4%-10%,更优选为6%。
在判断溶蚀孔是否发育后,根据溶蚀孔发育情况对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具体地,如果溶蚀孔发育,则利用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如果溶蚀孔不发育,则不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实施例1
下面以川西某井为例,详细介绍根据本申请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
图3为川西某井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与不同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关系分析图。去除了扩径及川西雷口坡组高频岩性转换引起少量岩心与测井尺度转换不匹配等因素的干扰。由图3可知,在该井的3773-3775、3777-3779、3783-3785米段,溶蚀孔较发育,岩心分析孔隙度多大于6%(可由CPOR杆状数据反映出来),此时,密度孔隙度值(PDEN)、中子孔隙度值(CNL)和声波孔隙度值(PAC)中,密度孔隙度值最高、中子孔隙度次之,声波孔隙度值最低。岩心分析孔隙度大于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
在3779-3783米、3785-3792米段,溶蚀孔弱发育,岩心分析孔隙度多小于6%(可由CPOR杆状数据反映出来),此时,声波孔隙度计算值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接近,中子孔隙度大于或等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密度孔隙度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
下面对图3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结论一列的数字表示层号。
泥质指示曲线所示的那一列,PE为光电吸收截面指数;GR为自然伽马。泥质指示曲线一列的两条曲线分别是GR(自然伽马)曲线与CALI(井径)曲线,GR曲线为颜色较深的那条曲线。
孔隙度曲线A1所示的那一列,NPHI为补偿中子;DT为声波时差;RHOB为补偿密度。孔隙度曲线A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中子曲线(NPHI)、声波曲线(DT)和密度曲线(RHOB)。
电阻率曲线所示的那一列,LLS为浅侧向电阻率;LLD为深侧向电阻率。
孔隙度曲线A2所示的那一列,PAC为声波孔隙度;CPOR为岩心分析孔隙度。
孔隙度曲线A3所示的那一列,CNL为中子孔隙度;CPOR为岩心分析孔隙度。
孔隙度曲线A4所示的那一列,PDEN为密度孔隙度;CPOR为岩心分析孔隙度。图4为对水层的碳酸盐岩储层采用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孔隙度值,因含气因素对密度曲线和中子曲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不用对中子曲线进行校正,由图4可知,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POR)与岩心分析孔隙度(CPOR)吻合的很好,变化趋势也一致。因此,其可以作为基准孔隙度值。
图5为含气、溶蚀碳酸盐采用中子孔隙度校正量校正前后的分析对比图。去除了扩径及川西雷口坡组高频岩性转换引起少量岩心与测井尺度转换不匹配等因素的干扰。该图中,深度段为测试工业气层,其中,左图为直接采用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曲线,右图为利用本申请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左图进行校正后的孔隙度曲线。
下面对图4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4中,泥质指示曲线所示的那一列的两条曲线分别是GR(自然伽马)曲线与CALI(井径)曲线,GR曲线为颜色较深的那条曲线。
孔隙度曲线B1所示的那一列,DT、RHOB和NPHI分别表示测井所测得的声波曲线、密度曲线和中子曲线。孔隙度曲线B1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中子曲线(NPHI)、声波曲线(DT)和密度曲线(RHOB)。
孔隙度曲线B2所示的那一列,PAC、PDEN和CNL分别是用声波计算的孔隙度曲线、用密度计算的孔隙度曲线和用中子计算的孔隙度曲线。孔隙度曲线B2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声波孔隙度曲线(PAC)、中子孔隙度曲线(CNL)和密度孔隙度曲线(PDEN)。图5中,右图的具体校正过程将做如下阐述。
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2)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3)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6%是否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该中子孔隙度校正量能够准确反映该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如果不吻合在,则重新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直至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吻合为止。如此得到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确定了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之后,接下来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对各个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分别将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中子、密度及声波曲线转换为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将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分别与对应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大于阈值6%,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依次减小,岩心分析孔隙度大于中子和声波孔隙度,且密度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不大于阈值,中子孔隙度值大于或等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且声波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不发育。
在判断溶蚀孔是否发育后,根据溶蚀孔发育情况对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具体地,如果溶蚀孔发育,则利用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如果溶蚀孔不发育,则不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从而得到校正后的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的变化趋势。由该图可知:在溶蚀气层处,直接应用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仅少部分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吻合,而采用本申请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左图进行校正后,如右图所示,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POR)与岩心分析孔隙度(CPOR)两条曲线反映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吻合很好,变化趋势也一致。说明根据本申请的校正方法得到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精度高,能够满足测井解释的需求。
下面对图5a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泥质指示曲线所示的那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GR(自然伽马)曲线、CAL1(井径)曲线1与CAL2(井径)曲线2。
孔隙度曲线C1所示的那一列是指测井实测的曲线。孔隙度曲线C2一列的DT、RHOB与NPHI分别是测井所测得的声波曲线、密度曲线与中子曲线。
孔隙度曲线C2所示的那一列是计算的孔隙度。
下面对图5b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5b所示,泥质指示曲线所示的那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GR(自然伽马)曲线、CAL1(井径)曲线1与CAL2(井径)曲线2。
孔隙度曲线D1所示的那一列是指测井实测的曲线。孔隙度曲线D1一列的DT、RHOB与NPHI分别是测井所测得的声波曲线、密度曲线与中子曲线。
孔隙度曲线D2所示的那一列是计算的孔隙度。
下面对图5b中的参数进行说明。实施例2
图6为与图3同一区域的新钻取心井利用根据本申请的校正方法进行校正后的曲线图,该测试段取心数量相较是实施例1更多,因此对根据本申请的校正方法的验证更加具有说服力。该取心段测试被证实为工业气层。
首先去除扩径及川西雷口坡组高频岩性转换引起少量岩心与测井尺度转换不匹配等因素的干扰。
然后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2)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3)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6%是否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该中子孔隙度校正量能够准确反映该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如果不吻合在,则重新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直至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吻合为止。如此得到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确定了不同溶蚀等级所对应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之后,接下来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对各个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分别将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中子、密度及声波曲线转换为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将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分别与对应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大于阈值6%,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依次减小,岩心分析孔隙度大于中子和声波孔隙度,且密度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发育。
如果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不大于阈值,中子孔隙度值大于或等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且声波孔隙度值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溶蚀孔不发育。
在判断溶蚀孔是否发育后,根据溶蚀孔发育情况对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具体地,如果溶蚀孔发育,则利用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如果溶蚀孔不发育,则不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从而得到校正后的密度-中子交会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的变化趋势。由图6可知,根据本申请的校正方法校正后的密度-中子交会得到的孔隙度(POR)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CPOR)吻合很好,能够满足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计算精度和测井解释的需求。
下面对图6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泥质指示曲线所示的那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GR(自然伽马)曲线、CAL1(井径)曲线1与CAL2(井径)曲线2。
孔隙度曲线所示的那一列的三条曲线分别是测井所测得的声波曲线(DT)、密度曲线(RHOB)与分中子曲线(NPHI)。
综上所述,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兼容溶蚀和含气所导致的中子测井响应关系矛盾,本申请通过直接寻找不同溶蚀等级与中子孔隙度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提升了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精度,提高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气藏储量评估的精度,为此类气藏开发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5)

1.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2: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若是,则利用所述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若否,则不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进行校正;
步骤S1包括:
S11: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
S12: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13: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是否吻合,若是,则执行步骤S14,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4:确定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S15:返回步骤S12;
所述基准孔隙度值为对碳酸盐岩储层水层或干层处的岩心进行密度-中子交会计算得到的;
步骤S2中,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以岩性、溶蚀及含气与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及声波孔隙度值的关系为依据;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具体包括:
S21:分别将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中子曲线、密度曲线及声波曲线转换为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
S22:将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中子孔隙度值、密度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分别与对应溶蚀等级的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所述溶蚀孔是否发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具体包括:
若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大于阈值,所述密度孔隙度值、中子孔隙度值和声波孔隙度值依次减小,且所述密度孔隙度值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所述溶蚀孔发育;
若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不大于阈值,所述中子孔隙度值不小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所述密度孔隙度值大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且所述声波孔隙度值与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最接近,则判断所述溶蚀孔不发育;
所述阈值为次生孔隙度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小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根据所述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时,以所述阈值为界限;
步骤S12包括以下步骤:
对不同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段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
根据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分别反算不同溶蚀等级的中子孔隙度校正量;
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6%是否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该中子孔隙度校正量能够准确反映该溶蚀等级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如果不吻合,则重新反算中子孔隙度校正量,直至岩心分析孔隙度值与基准孔隙度值吻合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判断不同溶蚀等级的溶蚀孔是否发育时,去除扩径因素的干扰。
CN202010879563.8A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Active CN114112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9563.8A CN114112829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9563.8A CN114112829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2829A CN114112829A (zh) 2022-03-01
CN114112829B true CN114112829B (zh) 2024-02-13

Family

ID=8037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9563.8A Active CN114112829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28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6668B (zh) * 2023-02-22 2023-05-0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基于岩芯的石油储层孔隙度测算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3249A (en) * 1980-10-30 1982-10-12 Systems, Science And Softwar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US5869755A (en) * 1997-12-31 1999-02-0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osity estimation method in carbonate rock
CN101787884A (zh) * 2010-01-28 2010-07-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声波孔隙度和中子孔隙度差值储层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CN101832133A (zh) * 2010-01-28 2010-09-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密度孔隙度和中子孔隙度差值储层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CN102094634A (zh) * 2009-12-14 2011-06-15 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中子孔隙度校正方法
CN103077548A (zh) * 2012-05-14 2013-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500049A (zh) * 2014-10-20 2015-04-08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地球物理快速评价方法
CN105240005A (zh) * 2015-10-28 2016-01-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孔特低渗非常规储层溶蚀孔识别方法
CN10562605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储层岩溶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0105A (zh) * 2016-07-20 2017-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孔隙体积含量预测方法
CN106841001A (zh) * 2017-01-17 2017-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分析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渗透率预测方法
RU2678738C1 (ru) * 2018-03-21 2019-01-31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ени В.Д. Шашина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однородного пласта сверхвязкой нефти
CN109989746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67771A (zh) * 2019-12-19 2020-04-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计算裂缝、溶蚀孔洞孔隙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3249A (en) * 1980-10-30 1982-10-12 Systems, Science And Softwar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US5869755A (en) * 1997-12-31 1999-02-0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osity estimation method in carbonate rock
CN102094634A (zh) * 2009-12-14 2011-06-15 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中子孔隙度校正方法
CN101787884A (zh) * 2010-01-28 2010-07-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声波孔隙度和中子孔隙度差值储层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CN101832133A (zh) * 2010-01-28 2010-09-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密度孔隙度和中子孔隙度差值储层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CN103077548A (zh) * 2012-05-14 2013-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500049A (zh) * 2014-10-20 2015-04-08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地球物理快速评价方法
CN105240005A (zh) * 2015-10-28 2016-01-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孔特低渗非常规储层溶蚀孔识别方法
CN10562605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储层岩溶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0105A (zh) * 2016-07-20 2017-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孔隙体积含量预测方法
CN106841001A (zh) * 2017-01-17 2017-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分析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渗透率预测方法
CN109989746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和装置
RU2678738C1 (ru) * 2018-03-21 2019-01-31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ени В.Д. Шашина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однородного пласта сверхвязкой нефти
CN110967771A (zh) * 2019-12-19 2020-04-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计算裂缝、溶蚀孔洞孔隙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碳酸盐岩储层声波速度测井校正方法》;李博南;《科学技术与工程》;第第19卷卷(第第23期期);全文 *
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及其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为例;石玉江;肖亮;毛志强;郭浩鹏;;石油学报(05);全文 *
塔河三号油田奥陶系溶蚀缝洞储层识别与分级标准的建立;徐国盛, 匡建超, 叶斌, 胡远来, 李德敏;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2829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388B (zh) 一种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的评价方法
CN107356966B (zh) 基于去压实作用深层河道砂体油气检测方法
US7996198B2 (en) Modeling clastic reservoirs
CN105134191B (zh) 致密油油井储量的评价方法
CN110727035A (zh) 一种低渗强非均质气藏气水层识别方法
CN114112829B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CN107831540A (zh) 储层物性参数直接提取新方法
CN112576244B (zh) 一种孔隙度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5166857A (zh) 裂缝发育段基于电成像孔隙度谱的补偿声波校正方法
CN116930023A (zh) 致密砂岩相控分类孔隙度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和装置
CN111650644B (zh) 盐胶结砂岩定量预测方法
CN113379209A (zh) 一种基于地化热解校正的页岩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
CN109306866B (zh) 一种预测页岩地层压力趋势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28365A (zh) 一种基于含气特征的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720745A (zh) 含碳屑碎屑岩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计算孔隙度的方法
CN113775329A (zh) 一种获取深层碳酸盐岩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28907B (zh) 老油田开发甜点优选方法
CN117055117A (zh) 一种低渗致密砂岩孔隙度测井方法
CN114893166B (zh) 一种地层压力系数计算方法
CN110568492B (zh) 利用时移地震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CN115508890B (zh) 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叠前叠后反演方法
CN110850504B (zh) 一种基于铀曲线拟阻抗约束的页岩密度参数叠前反演方法
CN117784278B (zh) 一种致密砂岩气甜点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
CN117948136A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确定方法
CN114086938A (zh) 一种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