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7050A -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7050A
CN117147050A CN202311028265.8A CN202311028265A CN117147050A CN 117147050 A CN117147050 A CN 117147050A CN 202311028265 A CN202311028265 A CN 202311028265A CN 117147050 A CN117147050 A CN 11714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wrench
value
verification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8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强
祖广蛟
李鹏
聂焕萍
周枫
杨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82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7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7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2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rce,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 G01L25/003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rce,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for measuring torq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再通过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实现了对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的全自动检测,无需人工采集测算数据,有效的提高了对力矩扳手扭矩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力矩扳手检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力矩扳手是一种可以精确控制扭矩的工具。使用力矩扳手拧紧螺纹紧固件的过程中,当扭矩达到所需的数值时,扭矩指示器就会发出信号,以告知使用者不再施加扭力,从而使得螺纹紧固件处于特定的紧固程度,可以有效保证紧固件的稳定性。但是,力矩扳手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磨损等原因造成力矩扳手的实际扭矩值与其标定扭矩值之间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对扭矩扳手进行检定。
现有技术中,常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的扭矩进行检定,但是扳手检定仪只能够检测出力矩扳手当前的扭矩值,对于判断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还需要人工对扳手检定仪检定出来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大量的计算。而人工进行数据采集和计算的过程非常繁琐,往往容易出现误差,容易对对力矩扳手是否合格产生误判。
因此,如何准确快速的确定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来判断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包括:
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
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包括:
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
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包括:
判断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是否均小于预设的比值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
否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并记录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
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之后,包括:
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为报废扳手,并显示扳手报废信息;
否则,在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调整后,再次通过所述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根据再次检定的多个扭矩示值确定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包括:
将多台不同检定量程的扳手检定仪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
通过检定量程包括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的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扭矩检定。
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数据线将扳手检定仪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的COM口扩展卡相连。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计算机设备和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扳手检定仪;
所述扳手检定仪用于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
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
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本申请提供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再通过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实现了对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的全自动检测,无需人工采集测算数据,有效的提高了对力矩扳手扭矩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该可应用于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至步骤S2。
步骤S1、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多台不同检定量程的扳手检定仪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通过检定量程包括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的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扭矩检定。本实施例中将两台扳手检定仪与计算机设备连接,其中一台的量程为0.5N.m-20N.m,另一台的量程为20N.m-200N.m。
值得说明的是,设置多台量程检定仪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对力矩扳手扭矩检定的检定精度,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力矩检定仪的量程能够包括需要检定的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实现多不同扭矩的扳手均能够进行检测。其中标定扭矩是指扭矩扳手出厂时的工艺值。
优选的,可以通过数据线将扳手检定仪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的COM口扩展卡相连,从而使得力矩扳手检定得到的扭矩示值能够输入到计算机设备中。
示范性的,在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扭矩检定时,将根据需要检定的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将该力矩扳手放置在量程合适的扳手检定仪上,然后摇动扳手检定仪的舵手轮,当被检测的力矩扳手将发出咔哒声,表示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的一次检定完成,这时扳手检定仪即可向计算机设备发送检定得到的扭矩示值。在一次检定完成后通过回转摇动扳手检定仪的舵手轮放松力矩扳手,然后再次转动舵手轮对力矩扳手再次进行检定。本实施例中可以重复前述步骤,通过检定仪对力矩扳手的扭矩进行三次检定,并将三个扭矩示值输入至计算机设备中,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进行计算。
步骤S2、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具体的,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包括: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包括: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示范性的,计算机设备在获得扭矩检定仪输入的力矩扳手的三个扭矩示值后,计算三个扭矩指示的平均值。然后根据公式:示值相对误差差值=平均值-标定扭矩值,计算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根据公式: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示值相对误差差值/标定扭矩值*100%,计算得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然后对检定得到的三个扭矩示值进行排序,将三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根据公式: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平均值*100%,计算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将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作为判断扳手扭矩是否合格的依据。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是否均小于预设的比值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否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并记录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比值阈值为3%,即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是否均小于3%,则确定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若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或者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或等于3%,即判定该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
进一步的,在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之后,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为报废扳手,并显示扳手报废信息;否则,在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调整后,再次通过所述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根据再次检定的多个扭矩示值确定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值得说明的是,在确定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后,可以通过调整力矩扳手的扭矩调整部件来调整扭矩,其调整目标为标定扭矩值。在对扭矩扳手进行调整后,再次对扭矩扳手进行多次检定,然后根据扭矩示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力矩扳手如果经过多次调整,扭矩依旧不合格,则说明该力矩扳手的扭矩已经偏离标定扭矩值较远,且无法调整,导致力矩扳手在使用时无法使得紧固件处于特定的紧固程度,因此需要做淘汰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可以对多种力矩扳手的扭矩进行检定,例如定值扳手和表盘扳手。对于定值扳手,例如200N定值扳手,可以直接通过扳手检定仪进行检定,然后根据检定得到的扭矩示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定值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即可。对于表盘力矩扳手,则需要通过扭矩检定仪在各个扭矩刻度点处均进行多次扭矩检定,例如对200N表盘扳手3点,200N表盘扳手4点,200N表盘扳手5点分别进行多次扭矩检定,然后根据在各个扭矩刻度处检定得到的扭矩示值,计算每个扭矩刻度对应的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然后根据各个扭矩刻度对应的计算结果确定表盘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值得说明的是,计算机设备对多个扭矩示值进行的计算和处理均可以基于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VB编程语言对计算机程序进行编制。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计算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为软件,该软件由测量软件主界面和多种力矩扳手二级界面构成。每个二级界面有根据国家力矩扳手检定规程要求设计的报告。每个二级界面由数据采集和通讯代码、数据计算处理代码、打印代码等构成。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再通过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实现了对力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的全自动检测,无需人工采集测算数据,有效的提高了对力矩扳手扭矩的检测效率。使力矩扳手检定操作员从繁琐的纸质信息记录和大量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概率。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计算机设备和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扳手检定仪;
所述扳手检定仪用于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
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
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判断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是否均小于预设的比值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
否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并记录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为报废扳手,并显示扳手报废信息;
否则,在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调整后,再次通过所述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根据再次检定的多个扭矩示值确定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多台不同检定量程的扳手检定仪;
检定量程包括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的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扭矩检定。
其中,手检定仪的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的COM口扩展卡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模块及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包括:
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
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包括:
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
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包括:
判断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是否均小于预设的比值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
否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并记录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不合格之后,包括:
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力矩扳手的扭矩合格性判定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力矩扳手为报废扳手,并显示扳手报废信息;
否则,在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调整后,再次通过所述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根据再次检定的多个扭矩示值确定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扳手检定仪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包括:
将多台不同检定量程的扳手检定仪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
通过检定量程包括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的扳手检定仪,对所述力矩扳手进行扭矩检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数据线将扳手检定仪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的COM口扩展卡相连。
8.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机设备和与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扳手检定仪;
所述扳手检定仪用于对力矩扳手进行多次扭矩检定,并将检定得到的多个扭矩示值输入至与所述扳手检定仪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扭矩示值和所述力矩扳手的标定扭矩值,计算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并根据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和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判断所述扭矩扳手的扭矩是否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计算多个扭矩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标定扭矩值得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
计算所述示值相对误差差值与所述标定扭矩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相对误差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力矩扳手扭矩的手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还用于:
将多个扭矩示值中的最大扭矩示值减去最小扭矩示值,得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
计算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扭矩示值重复性差值比。
CN202311028265.8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7147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265.8A CN11714705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265.8A CN11714705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7050A true CN117147050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0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8265.8A Pending CN11714705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70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8329B2 (en) Calibration method/system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digital torque tools
CN111597620A (zh) 一种道路载荷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Phillips et al. A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calibration concept
CN113065538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EP2905595A1 (en) Gauge Testing Device
CN102706503A (zh) 扭矩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CN117147050A (zh) 一种力矩扳手扭矩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CN104123436A (zh) 一种准确可靠的期间核查方法
CN115855165B (zh) 一种用于火电设备的多维度精密点检方法及系统
US6035729A (en) Wheel offset measure
CN114646373B (zh) 一种水表机电示值一致性检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Louka¹ et al. Gauge R&R for an optical micrometer industrial type machine
WO20220402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iversal calibration of devices under test
CN115248836A (zh) 异常判断设备、异常判断方法、存储介质和异常判断系统
CN110796922A (zh) 一种新型鼓学习系统
CN102200572B (zh) 仪器自检系统及方法
CN110686815A (zh) 一种鼓的敲击强度检测方法
CN114264407B (zh) 指针式压力表测量精度检测方法、计算机介质及计算机
CN106020113A (zh) 具有防止工具补偿数据误输入功能的数值控制装置
Bangi et al. Torque wrench calibration and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CN103389509A (zh) X-γ辐射个人报警仪数字化采集检定装置及方法
JP2005091024A (ja) 定量方法及びスペクトル測定装置
CN111263302B (zh) 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网络的危险区域审计方法和系统
Yadav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and a study of anova method
Rennels Primer on measurement system assess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