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6446A - 燃气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6446A
CN117146446A CN202311026033.9A CN202311026033A CN117146446A CN 117146446 A CN117146446 A CN 117146446A CN 202311026033 A CN202311026033 A CN 202311026033A CN 117146446 A CN117146446 A CN 117146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late
air
venti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6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楠燕
范程远
刘云
孙运磊
仝通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60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6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6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6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3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23D14/583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of elongated shape, e.g. sl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3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utpu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to be controlled
    • F24H15/345Control of fans, e.g. on-off control
    • F24H15/35Control of the speed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4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 F24H15/414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using electronic processing, e.g. computer-based
    • F24H15/421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using electronic processing, e.g. computer-based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外壳、燃烧室、燃烧器、风机和燃气供给管,燃烧器包括多个火排,火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中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引流通道和第一气体混合区,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引流通道的进气口;第一壳体上还设置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多个第一贯通气孔和多个第二贯通气孔;第二壳体中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浓火孔和淡火孔;相邻两个火排之间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第二贯通气孔、第二气体混合区与第二出气腔体依次连通。实现简化燃烧器的整体结构,以降低燃气热水器的整体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根据热源不同,可以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热水器输出的热水经由用户终端(如水龙头或花洒)输出供用户使用。
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风机、燃烧器、燃烧室和换热器等部件,其中,燃烧器作为重要的部件之间,其用于燃烧燃气产生高温烟气以加热换热器中流动的水。燃烧器通常包括多个火排,火排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导致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较多。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2113327 A公开了一种实现浓淡燃烧的火排、燃烧器及热水器,其中,每个火排具有浓燃烧出气孔和淡燃烧出气孔,同样的,还需要在火排内部对应的形成有浓燃烧混合室和淡燃烧混合室,这样,便造成火排的内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燃烧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实现简化燃烧器的整体结构,以降低燃气热水器的整体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
外壳;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多个火排,多个所述火排并排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燃气供给管,所述燃气供给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嘴;
其中,所述火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引流通道和第一气体混合区,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多个第一贯通气孔和多个第二贯通气孔;所述第二壳体中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浓火孔和淡火孔,所述浓火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气腔体,所述淡火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出气腔体中,所述第二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相邻两个所述火排之间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所述第二贯通气孔、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与所述第二出气腔体依次连通;
另外,所述燃烧室中设置有二次通风孔板,所述二次通风孔板具有第一通风板、立板和第二通风板,所述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通风板和所述第二通风板之间;所述第一通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和多个混合气出口;所述立板位于所述燃气供给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通风口位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喷气嘴之间,所述混合气出口位于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的一侧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中输送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布置在第二壳体外部的第二贯通孔,相对应的,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在两个火排并排连接在一起后,两个火排之间将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利用两个火排的外轮廓来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进而无需在每个火排中形成两个独立的气体混合区以满足浓淡燃气的混合要求,这样,便可以有效的简化单个火排的整体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在两个火排之间形成的第二气体混合区具有更大体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淡燃气,进而更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以降低燃气热水器的能耗,实现简化燃烧器的整体结构,以降低燃气热水器的整体制造成本。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形成第三出气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三出气腔体和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之间形成缩径连接段,所述缩径连接段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厚度和所述出气腔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缩径连接段上;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火排在两个所述缩径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板体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一贯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贯通气孔;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板体扣合在一起,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引流通道,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导风罩,所述导风罩遮盖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贯通气孔的外部,所述导风罩的开口朝上布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顶板、两个端板、两个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所述浓火孔,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对布置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三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
其中,两个所述端板在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气腔体,两个所述端板在所述第三板体和比邻的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边缘与比邻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边缘之间设置有所述淡火孔。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第四板体将所述第二出气腔体间隔为多个气流通道。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板体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三板体的高度尺寸。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形成第三出气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三出气腔体和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之间形成缩径连接段,所述缩径连接段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厚度和所述出气腔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缩径连接段上;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火排在两个所述缩径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布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的上方,所述燃气供给管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通风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通风板上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开孔密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开孔密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出口布置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通风口的上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板设置有竖向延长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竖向延长部间隔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燃气供给管的下方;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风机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火焰探针检测燃烧室内火焰的离子电流,如果离子电流正常,控制器调节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2中燃气热水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二次通风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另一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燃气热水器另一实施例中火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图13中E-E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2中火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
燃烧器2、火排21;
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212、第二气体混合区213;
引流通道2111、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第一贯通气孔2113、第二贯通气孔2114、缩径连接段2115、第一板体2116、第一凹槽2117、第二凹槽2118、导风罩2119、第三出气腔体2110;
第一出气腔体2121、第二出气腔体2122、浓火孔2123、淡火孔2124、顶板2126、端板2127、第二板体2128、第三板体2129、第四板体2120;
热交换器3;
燃烧室4、二次通风孔板40、立板41、第一通风板42、第二通风板43、第一板体44、第二板体45、第三板体46;
通风口411、混合气出口412、竖向延长部413、第一通风孔421、上折边422、外翻边423、第三通风孔424、第二通风孔431、外折边441、下翻边442、第四通风孔443;
风机5、第一风机51、第二风机52;
燃气供给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燃气热水器是采用燃气作为主要能源材料,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燃烧器、热交换器、风机和风罩等部件。
其中,燃气输送至燃烧器处,通过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以使得燃烧器对输送的燃气进行燃烧,进而产生热量。
热交换器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与供水管路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花洒或者水龙头等连通。
燃烧器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用于对换热管进行加热,以使换热管内的水温升高形成热水。
在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由供水管路提供的冷水流入到换热管内,然后被燃烧器产生的加热源加热成热水,再经热水阀从花洒或者水龙头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同时,在燃气热水器工作中,风机通电同时运行,在风机的作用下,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被排放至室外。
实施例一,如图1-图3以及图12-图15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
外壳1;
燃烧室4,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所述燃烧室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未标记);
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2设置在所述燃烧室4内,所述燃烧器2上设置有进气口并被配置成燃烧经由所述进气口输入的燃气;
风机5,所述风机5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并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燃气供给管6,所述燃气供给管6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嘴(未标记)。
其中,对于燃烧器2而言,其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火排21,所述火排包括:
第一壳体211,第一壳体211中形成有引流通道2111和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第一壳体211上还设置有连通引流通道2111的进气口,引流通道2111位于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的下方;第一壳体211上还设置设置有多个第一贯通气孔2113和多个第二贯通气孔2114,第一贯通气孔2113位于第二贯通气孔2114的上方,第一贯通气孔2113和第二贯通气孔2114分别连通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
第二壳体212,第二壳体212中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第二壳体212的顶部设置有浓火孔和淡火孔,浓火孔2123连通第一出气腔体2121,淡火孔2124连通第二出气腔体2122;
其中,第一壳体211设置在第二壳体212的底部,第一贯通气孔2113位于第一出气腔体2121中,第二贯通气孔2114位于第二壳体212的外部;相邻两个所述火排之间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213,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位于第二出气腔体2122的下方并与第二出气腔体2122连通,第二贯通气孔2114连通第二气体混合区213。
具体的,对于单个所述火排而言,其由上下装配在一起的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组装而成,其中,第一壳体211上配置的引流通道2111通过进气口来引入燃气供给管6喷出的燃气。
燃气经由引流通道2111进入到第一壳体211内部形成的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燃气和被吸入的空气在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充分混合以形成浓燃气。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中的浓燃气继续朝上输送,部分浓燃气经由所述第二贯通气输送到第一壳体211的外部,剩余部分浓燃气继续向上输送并经由第一贯通气孔2113输出进入到第二壳体212中所形成的第一出气腔体2121中。
对于第一出气腔体2121中的气体依然是浓燃气并经由浓火孔2123向外喷出进行燃烧。
对于从第二贯通气孔2114输出的浓燃气将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213,浓燃气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213将与外部的空气进一步的混合以形成淡燃气。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中的淡燃气上升进入到第二出气腔体2122并最终从淡火孔2124向外喷出进行燃烧。
其中,由于利用两个所述火排组装配合来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213,这样,使得单个所述火排的内部结构更为简单,仅需要对应的形成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即可,使得所述火排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另外,对于第二气体混合区213而言,由于形成在两个所述火排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两个所述火排之间的区域,以有效的增大第二气体混合区213,进而满足淡燃气充分混合的要求。
另外,对于多个所述火排而言,单个所述火排上的淡火孔2124将位于该所述火排和比邻所述火排的浓火孔2123之间,中间一组淡火焰由左右两侧各一列浓火焰拉住,以在所述燃烧器上形成了浓-淡-浓的火焰,以此来降低燃烧火焰的温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布置在第二壳体外部的第二贯通孔,相对应的,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在两个火排并排连接在一起后,两个火排之间将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利用两个火排的外轮廓来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进而无需在每个火排中形成两个独立的气体混合区以满足浓淡燃气的混合要求,这样,便可以有效的简化单个火排的整体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在两个火排之间形成的第二气体混合区具有更大体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淡燃气,进而更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以降低燃气热水器的能耗。
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的顶部形成第三出气腔体2110,第一壳体211在第三出气腔体2110和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之间形成缩径连接段2115,缩径连接段2115的厚度分别小于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的厚度和所述出气腔体的厚度,第二贯通气孔2114位于缩径连接段2115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火排在两个缩径连接段2115之间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213。
具体的,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浓燃气经由第二贯通气孔2114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中,则在第一壳体211上形成有缩径连接段2115,缩径连接段2115的厚度小于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的厚度和所述出气腔体的厚度,并且,第二贯通气孔2114位于缩径连接段2115上。这样,从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向上输送的浓燃气经由缩径连接段2115时,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浓燃气经由缩径连接段2115上的第二贯通气孔2114从第一壳体211中输出并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中。
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板体2116,第一板体2116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2117和第二凹槽21182118,第一板体2116上还设置有第一贯通气孔2113和第二贯通气孔2114;
其中,两个第一板体2116扣合在一起,两个第一凹槽2117形成引流通道2111,两个第二凹槽2118形成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
具体的,对于第一壳体211而言,其采用两个第一板体2116扣合拼装而成,第一板体2116上可以采用冲压加工等方式,以形成第一凹槽2117和第二凹槽21182118。第一凹槽2117在两个第一板体2116扣合后形成引流通道2111,第二凹槽2118在两个第一板体2116扣合后形成第一气体混合区2112。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116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导风罩2119,导风罩2119遮盖在对应的第一贯通气孔2113的外部,导风罩2119的开口朝上布置。
具体的,导风罩2119可以采用对第一板体2116进行冲压以形成第一贯通气孔2113过程中对应部位形成导风罩2119,导风罩2119能引导从第一贯通气孔2113输出的浓燃气朝向顶部的浓火孔2123输送。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2包括顶板2126、两个端板2127、两个第二板体2128和第三板体2129,顶板2126上设置有浓火孔2123,两个第二板体2128相对布置并设置在顶板2126的底部,第三板体2129设置在第二板体2128的外侧,第二板体2128和第三板体2129位于两个端板2127之间;其中,两个端板2127在两个第二板体2128和顶板2126之间形成第一出气腔体2121,两个端板2127在第三板体2129和比邻的第二板体2128之间形成第二出气腔体2122;第三板体2129的上边缘与比邻的第二板体2128的上边缘之间设置有淡火孔2124。
具体的,对于第二壳体212而言,在两个端板之间并排安装两个第二板体2128和第三板体2129,其中,通过顶板2126在两个第二板体2128之间形成第一出气腔体2121,而第三板体2129与比邻的第二板体2128之间将对应的形成第二出气腔体2122。
第三板体2129与第二板体2128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出气腔体2122呈上下贯通的结构,进而更有利于淡燃气顺畅的输送进行燃烧。
某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2包括至少一第四板体2120;第四板体2120位于第二板体2128和第三板体2129之间,第四板体2120将第二出气腔体2122间隔为多个气流通道。
具体的,第四板体2120将第二出气腔体2122间隔形成多个气流通道,多个气流通道能够更好的确保淡燃气均匀的在所述燃烧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分布,以提高燃烧均匀性。
其中,第四板体2120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三板体2129的高度尺寸。
具体的,第三板体2129的下边缘与第二板体2128之间将形成第二出气腔体2122的进风区域,以确保第二气体混合区213的淡燃气顺畅的进入到第二出气腔体2122中,然后,通过第四板体2120对进入到第二出气腔体2122中的淡燃气进行分散处理。
实施例二,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针对燃烧室进行了如下结构改进。
所述燃烧室中设置有二次通风孔板40,所述二次通风孔板40具有第一通风板42、立板41和第二通风板43,所述第一通风板42和所述第二通风板43横向布置,所述立板41连接在所述第一通风板42和所述第二通风板43之间,所述第一通风板42高于所述第二通风板43;所述第一通风板4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421,所述第二通风板4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431,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411和多个混合气出口412;
所述二次通风孔板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上方,所述立板位于所述燃气供给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进气口通过对应的所述喷气嘴相对布置,所述通风口位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喷气嘴之间,所述燃烧器布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的上方,所述燃气供给管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的下方。
具体的,在燃烧室的底部配置有二次通风孔板40,二次通风孔板40用于对风机5产生的气流进行二次通风处理,二次通风孔板40由立板41、第一通风板42和第二通风板43构成。
其中,第一通风板42配置有第一通风孔421以用于通过燃气来引射空气。二次通风孔板40布置在第一进风口的正上方,其配置的第二通风孔431来实现二次通风。而在立板41上还额外配置有通风口411和混合气出口412,其中,通风口411布置在燃烧器2中火排的进气口和所述喷气嘴之间,这样,使得从喷气嘴喷出的燃气混合空气能够进入到火排中。而未能进入到通风口411的燃气将混合空气经由混合气出口412输送至两个火排的周围,混合气体进入到两个所述火排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中,以快速的将浓燃气混合为淡燃气,以加快从燃烧器输出的燃气快速高效且充分的燃烧。
其中,所述混合气出口布置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通风口的上方。这样,使得混合气体进入到燃烧区域中能够直接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213中,使得淡燃气混合的更为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二次通风孔板的立板上配置有混合气出口,对于立板一侧布置的燃气供给管在朝向通风口方向喷射燃气的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部分燃烧混合空气将直接从混合气出口输出并进入到燃烧器所形成的第二气体混合区,而由于从混合气出口输出的混合气体中燃气比例较低,混合气体进入到第二气体混合区中可以加快浓燃气混合形成淡燃气,以加快从燃烧器输出的燃气快速高效且充分的燃烧,进而以减少了换热器出现积碳并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燃气热水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板43布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通风板43上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431的开孔密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431的开孔密度。
具体的,对于第二通风板43上布置的第二通风孔431的开孔密度在靠近第一进风口部位处设置的开孔密度较小,这样,对第一进风口附近进行了优化布局,控制了该区域的第二通风孔431的数量,从而促进气流自第一进风口向两侧的扩散,保证二次通风在整个燃烧腔室的均匀性,提高燃烧性能。
通过以上手段对于二次通风孔板的改进:燃气热水器在燃烧中不再产生明显的振动、噪音;在燃烧过程中部分火焰抖动的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有效提升火焰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对于烟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排放有正向促进作用,并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同时,合理的燃烧火焰高度,热交换器翅片在燃烧过程中运行正常,不再产生积碳问题,保护热交换器在高温烟气中的使用,满足燃气热水器在长时间燃烧过程中的换热效果,提升了燃气热水器的整机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如图5-图1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燃气热水器,为了精确的控制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供给量,以方便调节一二次空气的比例。风机5包括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其中,第二风机52用于输出气流形成一次空气与燃气进入到燃烧器2中混合,第一风机51用于输出气流直接进入到燃烧室的燃烧腔体中形成二次空气辅助燃烧。
相对应的,燃烧室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未标记)和第二进风口(未标记)。立板41形成有朝下延伸的竖向延长部413,竖向延长部413间隔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竖向延长部413在燃烧室的底部间隔形成第一进风腔体和第二进风腔体,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一通风板42的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二通风板43的下方。
其中,燃烧室4设置在外壳1中,燃烧器2设置在燃烧室4内并位于第二通风板43的上方,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风口连接,燃气供给管6设置在燃烧室4中并位于第一通风板42的下方,所述喷气嘴与对应的所述通风口相对布置,立板41位于燃烧器2和燃气供给管6之间,第一风机5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接,第二风机52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通风板42在燃烧室4底部位于立板41的另一侧形成第一进风腔体,第二通风板43在燃烧室4底部位于立板41的一侧形成第二进风腔体;燃气供给管6位于所述第一进风腔体中。在使用过程中,第二风机52输出的气流进入到所述第一进风腔体中,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口进入到燃烧器2内以形成一次空气,一次空气与燃气供给管6的喷气嘴输出的燃气在燃烧器2内混合并最终输出点燃进行燃烧。
第一风机51输出的气流进入到所述第二进风腔体中,并经由第二通风板43上开设的若干第二通风孔431进入到燃烧腔体中形成二次空气,二次空气从燃烧器2的底部向上输送以辅助点燃的燃气在燃烧腔体内充分的燃烧。
由于第二风机52和第一风机51输出的气流相互独立,便可以分别独立的控制第二风机52和第一风机51的转速,进而精确的调节一二次空气的比例。
另外,对于第一通风板42而言,其上配置的所述第一通气孔能够将部分第二风机52产生的气流输送至燃烧腔体内以形成三次空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风机52产生的气流进行泄压处理,以更好的缓冲燃烧器2内独立送风而产生的风压冲击,在第二风机52启动或进行风速调节时,确保燃气全部进入到燃烧器2内参与燃烧,确保燃烧器2可靠的运行。
一实施例中,为了紧凑外壳1内的内部结构,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在外壳1的前后方向上并排布置。
具体的,第二风机52和第一风机51在外壳1中前后并排布置,进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外壳1的厚度空间来同时安装第二风机52和第一风机51,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以满足燃气热水器小型化设计的要求。
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二次空气和三次空气比例分配,第二通风板43的面积大于第一通风板42的面积;并且,第二通风板43的开孔率大于第一通风板42的开孔率。
具体的,第一通风板42的面积较小且其上的开孔率较低,以使得第二风机52产生的气流大部分进入到燃烧器2内形成一次空气。而第二通风板43的面积较大且开孔率较高,以确保第一风机51产生的气流能够均匀分布并顺畅的进入到燃烧室4的燃烧腔体内。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燃烧室4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外部,尤其为了避免对外壳1的前面板造成严重的烘烤。燃烧室4的前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体44,第一板体44与所述前板之间形成第一空气夹层(未标记),第一通风板42靠近所述前板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422,上折边422的顶部设置有外翻边423,外翻边42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排第三通风孔424;
外翻边423的边缘贴靠在所述前板的内表面,第一板体44的下边缘位于外翻边423的上部,第三通风孔424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一空气夹层内吹风。
具体的,由于燃烧器2在燃烧室4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因热传导而外辐射热量,尤其是外壳1的前面板通常为装饰性的面板,需要避免长时间的高温烘烤。而通过在燃烧室4的内部设置第一板体44,第一板体44与燃烧室4的前板形成第一空气夹层,并且,利用第二风机52产生的气流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三通孔输出进而进入到所述第一空气夹层中以形成冷空气隔离层,进而实现隔热的作用。
而由于第二风机52独立向所述第一进气腔体中输送气流,以确保所述第三通孔能够输出足够的气流实现冷空气隔离,进而优化隔热的效果。
某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44的下边缘设置有外折边441,外折边441的边缘设置有下翻边442,下翻边442的底部贴靠在上折边422,外折边441遮挡在第三通风孔424的上方。
具体的,通过外折边441和下翻边442配合,以使得第三通风孔424输出的气流主要用于供第一板体44处形成空气隔离。优选实施例中,外折边441上设置有多个第四通风孔443。在使用过程中,第三通风孔424输出的气流一部分经由第四通风孔443直接严重第一板体44位于第一空气夹层外的表面输送以形成第一层冷气隔离层,第三通风孔424输出的剩余的气流进入到第一空气夹层中形成第二层冷气隔离层,进而更有效的提高隔热能力。
同样的,燃烧室4的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板体45,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后板之间形成第二空气夹层,第二通风板43的边缘贴靠在所述后板上,第二板体45的底部贴靠在第二通风板43上,第二通风板43的后边缘处的第二通风孔431还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二空气夹层内吹风。
具体的,对于外壳1的背面,为了减少热量外泄,通过第二板体45与燃烧室4的后板形成第二空气夹层,并通过底部对应的第二通风孔431输送空气形成冷气隔离层。
同样的,燃烧室4的两侧板的内胆分别设置有第三板体46,第三板体2129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第三空气夹层;第二通风板43的两侧边缘处的第二通风孔431还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三空气夹层内吹风,第一通风板42的两侧边缘处的第一通风孔421还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三空气夹层内吹风。
通过在燃烧室4的四周设置空气夹层区,由于空气夹层区中空气的热传导率低,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热量传导至燃烧室4的侧壁上,最终,实现降低热量传导至外壳1上。与此同时,由于空气夹层区中的空气被加热,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可以使得底部的冷空气快速的流入到空气夹层区100中,以有效的带走空气夹层区中的热量,进而更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四,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控制器、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中的燃烧室4、第二风机52和第一风机51,燃烧室4中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未标记),所述气体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燃烧室4中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燃烧室4的底部间隔形成第二进风腔体和第一进风腔体,第二风机52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第一风机51连通所述第一进风腔体;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调节第一风机51或第二风机52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风机51用于产生一次空气,而第二风机52用于产生二次空气,在燃烧器2燃烧时,这可以通过所述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烟气中CO的含量来判断燃气的燃烧充分性,并利用该指标来独立的调节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的转速,最终使得烟气中CO的含量达到设定值以下,以满足燃气充分燃烧的要求。
而在调节过程中,对于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的具体调节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依据燃烧器2的燃烧状态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以更加高效准确的控制一二次空气的比例调节。
具体为,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火焰探针检测燃烧室内火焰的离子电流,如果离子电流正常,控制器调节第二风机52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具体的,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说明燃烧器2所燃烧的燃气不充分而导致较多CO的产生,此时,则需要针对性的调节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
当燃烧室4内的火焰探针所检测到燃烧室4内火焰的离子电流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则说明一次空气的供给量为合适的供给量,此时,需要调节第二风机52的转速来调节二次空气的供给量。
控制器调节第二风机52的转速,具体为:当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烟气中CO的含量高于预设值时,主控板反馈此时风机的转速和电流,并由此确定风机当前所处的工作区域。若判断为二次空气不足,增加风机电流提高风机转速增加二次空气的供给至CO含量达到预设值,热水器继续工作。调节过程可分阶段进行。当调节N次之后烟气中CO含量仍高于预设值,则关闭燃气热水器。
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离子电流不正常,控制器调节第一风机51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烧室4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具体的,当燃烧室4内的火焰探针所检测到燃烧室4内火焰的离子电流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则说明一次空气的供给量为不合适,此时,需要调节第一风机51的转速来调节一次空气的供给量。
控制器调节第一风机51的转速,具体为:火焰探针未检测到离子电流或离子电流小于电流范围A时,该位置火焰可能已经发生离焰,此时一次空气的供给量过大,主控板调节风机电流降低风机转速减小一次空气的供给,直至火焰探针反馈的电流处于范围A内。若调节后仍未检测到离子电流则判断火焰吹熄,关闭燃气热水器。火焰探针检测的离子电流信号高于电流范围A时,火焰探针可能已经接触火焰外焰,进一步可能导致回火,此时一次空气的供给量较小,主控板调节风机电流提高风机转速增加一次空气供给,直至火焰探针反馈的电流处于范围A内。
通过配置两个独立的风机,第一风机输出的气流形成一次空气以与燃气混合进入到燃烧器中进行燃烧,而第二风机输出的气流形成二次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内辅助燃烧器进行燃烧,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以根据烟气中CO的含量对两个风机进行独立的调节,以精确的控制一、二次空气的比例,进而确保燃气燃烧充分,降低了燃气热水器的能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包括:
外壳;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多个火排,多个所述火排并排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燃气供给管,所述燃气供给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嘴;
其中,所述火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引流通道和第一气体混合区,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多个第一贯通气孔和多个第二贯通气孔;所述第二壳体中设置有并排布置的第一出气腔体和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浓火孔和淡火孔,所述浓火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气腔体,所述淡火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出气腔体中,所述第二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相邻两个所述火排之间形成第二气体混合区,所述第二贯通气孔、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与所述第二出气腔体依次连通;
另外,所述燃烧室中设置有二次通风孔板,所述二次通风孔板具有第一通风板、立板和第二通风板,所述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通风板和所述第二通风板之间;所述第一通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和多个混合气出口;所述立板位于所述燃气供给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通风口位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喷气嘴之间,所述混合气出口位于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的一侧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中输送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形成第三出气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三出气腔体和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之间形成缩径连接段,所述缩径连接段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的厚度和所述出气腔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贯通气孔位于所述缩径连接段上;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火排在两个所述缩径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板体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一贯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贯通气孔;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板体扣合在一起,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引流通道,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顶板、两个端板、两个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所述浓火孔,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对布置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三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
其中,两个所述端板在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气腔体,两个所述端板在所述第三板体和比邻的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气腔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边缘与比邻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边缘之间设置有所述淡火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第四板体将所述第二出气腔体间隔为多个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布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的上方,所述燃气供给管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通风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通风板上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开孔密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部位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开孔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出口布置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通风口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设置有竖向延长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竖向延长部间隔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燃气供给管的下方;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风机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设定值时,火焰探针检测燃烧室内火焰的离子电流,如果离子电流正常,控制器调节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直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设定值。
CN202311026033.9A 2023-08-15 2023-08-15 燃气热水器 Pending CN117146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6033.9A CN117146446A (zh) 2023-08-15 2023-08-15 燃气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6033.9A CN117146446A (zh) 2023-08-15 2023-08-15 燃气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6446A true CN117146446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6033.9A Pending CN117146446A (zh) 2023-08-15 2023-08-15 燃气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64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2788B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4249581U (zh) 燃烧器及其应用的燃气灶、低氮燃烧机、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6619818U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14120035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22030364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7423595U (zh) 加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7146446A (zh) 燃气热水器
JP4565203B2 (ja) ガスコンロ
CN215808461U (zh) 燃烧装置、燃烧组件、燃烧器及热水器
CN113983461A (zh) 燃气设备及燃烧器
CN220303881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4307107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22030364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0979840U (zh) 一种降噪减排火排
CN210486040U (zh) 燃烧换热设备
CN107477871B (zh) 换热器、全预混热水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20471903U (zh) 燃气热水器
CN11556032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1977242U (zh) 燃气热水设备
CN216521664U (zh) 燃气设备及燃烧器
CN211119966U (zh) 可提供分段燃烧的燃气热水设备
CN216953216U (zh) 燃气采暖装置
CN213551308U (zh) 一种高效红外燃气烤箱
CN218787555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7503645U (zh) 一种甲醇燃烧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