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9755A -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9755A
CN117129755A CN202311377961.XA CN202311377961A CN117129755A CN 117129755 A CN117129755 A CN 117129755A CN 202311377961 A CN202311377961 A CN 202311377961A CN 117129755 A CN117129755 A CN 11712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band
oscillation
wide
current
spectrum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79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29755B (zh
Inventor
吴为
周保荣
洪潮
曾德辉
刘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3779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9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29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9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3/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frequencies; Arrangements for analysing frequency spectra
    • G01R23/16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 G01R23/163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adapted for measuring in circuits having distributed consta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多个信号传感模块,信号传感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点的电信号;多个宽频测量装置,与信号传感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各信号传感模块采集的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基于频谱分析结果生成振荡告警信息,还用于响应录波指令,开始进行录波,以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录波文件和频谱分析结果上传;宽频测量主站,与各宽频测量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发送录波指令,并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Description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力系统配置了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SCA/DA)以及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主要着重于工频相量的测量,对其他频段的信号大多采用带通滤波器滤除,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机组以及新型输电技术将接入电力系统中。
以海上风电机组为例,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逐渐成为长距离海上风电输送电能的主流选择。然而海上风电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VSC-HVDC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引起频率在几Hz到数千Hz范围内的宽频振荡。在海上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宽频振荡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并成为制约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的重要因素。
因此,传统电力系统中所配置的广域测量系统无法满足宽频测量对测量频段的需求,迫切需要支持对宽频振荡事件的进行监测的广域监测技术,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现有技术中的广域监测系统不支持宽频振荡监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包括:
多个信号传感模块,信号传感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点的电信号;
多个宽频测量装置,与信号传感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各信号传感模块采集的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基于频谱分析结果生成振荡告警信息,还用于响应录波指令,开始进行录波,以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录波文件和频谱分析结果上传;
宽频测量主站,与各宽频测量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发送录波指令,并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装置用于根据频谱分析结果,确定电信号中各次谐波的含量,并在含量超出对应的含量阈值时生成振荡告警信息,并发送到宽频测量主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主站用于将含量阈值下发到各宽频测量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装置还用于对电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并将波形序列上传到宽频测量主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主站与各宽频测量装置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频谱分析结果、波形序列和录波指令通过uRLLC协议传输,录波文件和含量阈值通过eMBB协议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中的宽频测量主站,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
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发送录波指令;录波指令用于指示宽频测量装置开始进行录波,以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录波文件和频谱分析结果上传到宽频测量主站;
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包括:
在接收到的振荡告警信息的数量大于判别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电力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
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包括:
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对应的被测点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遍历目标频带范围中的各次谐波,将被遍历到的谐波确定为目标谐波;
对于当前的目标谐波,在电力系统的各节点中任选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基于目标节点,对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
基于等效模型,确定目标节点在第一侧的第一等效阻抗,以及第二侧的第二等效阻抗;
以目标节点在第一侧的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一电流,在第二侧的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二电流,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确定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
根据第一电流、第一等效阻抗、第二电流和第二等效阻抗,确定目标谐波的振荡功率的流入侧为第一侧或第二侧;
判断当前的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与前一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是否发生改变;
若否,将与当前的目标节点在流入侧连接的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返回基于目标节点,对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的步骤继续执行;
若是,则确定目标谐波的振荡源位于当前的目标节点与前一目标节点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电流、第一等效阻抗、第二电流和第二等效阻抗,确定目标谐波的振荡功率的流入侧为第一侧或第二侧,包括:
将第一电流、第一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一乘积;
将第二电流、第二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二乘积;
若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大于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流入侧为第一侧;
若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流入侧为第二侧。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通过信号传感、宽频测量、管理主站几大功能模块实现宽频振荡广域监测功能。其中,宽频测量装置可以通过对电信号的频谱分析及时发现被测点处的谐波振荡风险,并及时上报宽频测量主站。宽频测量主站从而可以基于振荡告警信息,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谐波振荡情况进行判别,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指示所有宽频测量装置同步开始录波,方便后续基于录波文件对电力系统发生宽频振动风险时的状态做进一步分析,还可基于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该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工程应用的可实施性强,特别适用于海上风电并网场景下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的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节点进行诺顿等效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包括多个信号传感模块10、多个宽频测量装置20和宽频测量主站30。
其中,信号传感模块10用于采集被测点的电信号。可以理解,这里所说的电信号包括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信号传感模块10中可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信号传感模块10在采集完电信号后即将其输出到对应的宽频测量装置20。被测点的选择可以根据广域监测的需要以及电力系统的相关规定进行,一般可将电力系统的各节点、节点的两侧的线路选择为被测点。
宽频测量装置20与信号传感模块10连接,用于根据各信号传感模块10采集的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基于频谱分析结果生成振荡告警信息。可以理解,频谱分析即指的是利用预设的算法,对电信号进行谐波分量的提取,得到电信号中所包含的各次谐波的幅值、相位等相量信息。具体而言,可以在宽频测量装置20中配置A/D采样模块和频谱分析模块。A/D采样模块对信号传感模块10输出的模拟量的电信号进行采样,转换成对应的波形序列。A/D采样模块再将波形序列输出到频谱分析模块,频谱分析模块基于波形序列和预设的算法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中各次谐波分量的表达式,从而可以提取出各次谐波的幅值、相位等。在有些实施例中,预设的算法可以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小波变换及其改进算法、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等,只要满足可以在目标频带范围内准确提取谐波即可。
由于频谱分析中包含了电信号在目标频带范围内各次谐波的相量信息,而基波以外的谐波在电力系统中都可能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宽频测量装置20基于频谱分析结果,可以实时发现其所监测的被测点处是否会出现谐波振荡的现象,并在出现时及时向宽频测量主站30发出振荡告警信息。宽频测量主站30与各宽频测量装置20通信连接,其将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20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20发送录波指令,以指示所有的宽频测量装置20同时开始进行录波,记录振荡故障发生时电力系统中某些和故障相关的特征量的波形和数据。一般而言,录波文件中除了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的波形以外,还记录有关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顺序、系统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负序电流、零序电流、负序电压、零序电压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谐波振荡的过程、影响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等。图1所示的宽频测量装置20还设置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宽频测量装置20工作所需以及按照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或处理结果进行存储。宽频测量装置20还可通过通信模块与宽频测量主站30进行通信连接。
宽频测量主站30将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20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若以宽频测量装置20所检测到的、出现谐波振荡问题的谐波分量作为目标谐波,振荡源定位即用于从电力系统中找到产生该目标谐波的源头。例如,当发现三次谐波存在谐波振荡问题时,即以三次谐波作为目标谐波,振荡源定位即用于从电力系统中找到产生三次谐波的源头的位置。在有些实施例中,若为了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也可将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所负责监测的目标频带范围内的所有次数的谐波均选择为目标谐波。
具体而言,宽频测量主站30内的设置了宽频振荡辨识模块、振荡源定位模块、定值设置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其中,宽频振荡辨识模块即用于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20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20发送录波指令。振荡源定位模块用于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20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定值设置模块用于向各宽频测量装置20下发某些判别条件所需的定值,以及设置自身工作所需的某些判别条件所需的定值。数据管理模块则是对宽频测量主站30自身产生的数据以及各宽频测量装置20上报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宽频测量主站30进行操作、观察、监测、控制等,宽频测量主站30还部署了人机交互平台40。工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平台40在宽频测量主站30处进行数据可视化、查询、数据分析、远程操控等操作。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通过信号传感、宽频测量、管理主站几大功能模块实现宽频振荡广域监测功能。其中,宽频测量装置20可以通过对电信号的频谱分析及时发现被测点处的谐波振荡风险,并及时上报宽频测量主站30。宽频测量主站30从而可以基于振荡告警信息,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谐波振荡情况进行判别,并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指示所有宽频测量装置20同步开始录波,方便后续基于录波文件对电力系统发生宽频振动风险时的状态做进一步分析,还可基于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该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工程应用的可实施性强,特别适用于海上风电并网场景下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装置20用于根据频谱分析结果,确定电信号中各次谐波的含量,并在含量超出对应的含量阈值时生成振荡告警信息,并发送到宽频测量主站30。可以理解,宽频测量装置20当发现被测点存在谐波含量超标的情况时,整个系统即有可能遭遇宽频振荡,因此,宽频测量装置20在基于频谱分析结果和各次谐波含量对应的含量阈值发现存在谐波含量超标的情况时,即向宽频测量主站30发送振荡告警信息。在有些实施例中,宽频测量主站30用于将含量阈值下发到各宽频测量装置20。即宽频测量主站3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宽频测量装置20对谐波含量的判定阈值,发挥宽频测量主站30对整体系统的管理和主导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装置20还用于对电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并将波形序列上传到宽频测量主站30。具体而言,宽频测量主站30可以选择在各宽频测量装置20订阅所需数据,可订阅的主题之一即为电信号的波形数据。信号传感模块10输出到宽频测量装置20的电信号为模拟量,不利于宽频测量装置20远程传输到宽频测量主站30,因此,宽频测量装置20可通过其内配置的A/D采样模块,对电信号进行采样,分别生成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波形序列为数字量,能够以更高的通信质量、更低的通信时延进行传输。另外,长时间采样工作对宽频测量装置20的工作负担较大,可以选择定期向宽频测量主站30传输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也可以在宽频测量主站30的指示下再传输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测量主站30与各宽频测量装置20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由于电力系统的许多细分场景存在通信资源稀缺,并且光纤、电缆等通信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困难的问题。特别是需要在海上风电场景下进行宽频振荡广域监测。因此,本实施例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专门的通信架构。如图2所示,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协议和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协议是两种不同的5G应用场景的协议。uRLLC协议的特点是高可靠、低时延、极高的可用性,本实施例中的频谱分析结果、波形序列和录波指令一般都是在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才需要在宽频测量主站30和宽频测量装置20之间传输的,对时延有较高要求,因此选用特性匹配的uRLLC协议来传输。eMBB协议的特点是高速率、高容量、高密度,录波文件的体积较大,而含量阈值对时延的要求性较低,因此将其选择通过eMBB协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中的宽频测量主站,请参阅图3,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302至步骤S306。
S302,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
可以理解,宽频测量主站在接收到一个振荡告警信息时,意味着某一个被测点处存在谐波振荡,但从整个电力系统来看,只有多个被测点均在汇报告警时,才可判定电力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具体而言,可以在定值设置模块中设置判别比例,宽频测量主站根据当前在线的宽频测量装置的数量和判别比例确定判别阈值,当接收到的振荡告警信息的数量超过判别阈值时,宽频测量主站判定电力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例如,当在线的宽频测量装置为5台,判别比例为40%,则在收到三个以上振荡告警信息时,即可判定电力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
S304,在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宽频测量装置发送录波指令。录波指令用于指示宽频测量装置对与其连接的信号传感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录波,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录波文件和频谱分析结果上传到宽频测量主站。
可以理解,录波文件可记录振荡故障发生时电力系统中某些和故障相关的特征量的波形和数据。一般而言,录波文件中除了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的波形以外,还记录有关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顺序、系统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负序电流、零序电流、负序电压、零序电压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谐波振荡的过程、影响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等。而频谱分析结果是设置于宽频测量主站的溯源算法的输入,因此,在判定电力系统存在宽频振荡风险时,需要从宽频测量装置处获取频谱分析结果,并将录波文件进行存储,方便后期进行故障分析。
S306,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1)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
即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组成数据集合。可以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对应的被测点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将各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具体而言,可以在数据库中,将不同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频谱分析结果根据不同宽频测量装置对应的被测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标注,使得在查询数据、建立索引等操作时,可以更好地结合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
(2)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1)遍历目标频带范围中的目标谐波。
目标频带范围即为宽频振荡广域监测所需要检测的频带范围,可以选择2500Hz以内的频带为目标频带范围。目标谐波即为目标频带范围内和谐波振荡有关的特定次数的谐波。目标频带范围中目标谐波可以为一个以上,且不同次数谐波的振荡源位置可能不相同,因此,需要遍历目标频带范围中的目标谐波。
(2)对于当前的目标谐波,在电力系统的各节点中任选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当前的目标谐波即指的是本轮所遍历到的目标谐波。基于电力系统的实际结构所抽象成拓扑图一般由节点和线条组成。电力系统中的节点一般是在电网计算分析中电流的汇集点或支路的汇集点。其一般对应于电网的母线等。为了在电力系统中进行溯源,首先从电力系统中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起始,从该节点开始溯源。
(3)基于目标节点,对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
可以理解,即以目标节点和地端两个点位作为端点,分别将目标节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系统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和阻抗并联的结构。请参阅图4,以Vt代表目标节点的电压,V t 代表目标节点的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电压,I t 代表目标节点的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电流。I M 代表目标节点第一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电流,Z M 代表目标节点第一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阻抗。I P 代表目标节点第二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电流,Z P 代表目标节点第二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阻抗。
(4)基于等效模型,确定目标节点在第一侧的第一等效阻抗,以及第二侧的第二等效阻抗。
可以理解,由于电力系统的网架结构已知,可以分别分析出目标节点在两侧的等效阻抗大小,即可以确定出第一等效阻抗和第二等效阻抗的大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是针对特定次数的目标谐波进行分析的,在得到第一等效阻抗和第二等效阻抗的表达式时,由于阻抗中的容抗和感抗和频率有关,应根据目标谐波的频率计算得到第一等效阻抗和第二等效阻抗的具体数值。
(5)以目标节点在第一侧的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一电流,在第二侧的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二电流,根据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确定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
可以理解,电力系统中的被测点包括电力系统各节点两侧,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包括目标频带范围内被测点在的各次谐波对应的电流分量,而目标节点第一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的电流即等于第一电流,目标节点第二侧的诺顿等效电流源的电流即等于第二电流。从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即可提取出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
(6)根据第一电流、第一等效阻抗、第二电流和第二等效阻抗,确定目标谐波的振荡功率的流入侧为第一侧或第二侧。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采用的是有功功率流向法,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效果好,适合于宽频振荡源在线识别。具体而言,在目标谐波的频率下,通过判断目标节点处是流入有功功率还是流出有功功率,即可确定目标谐波的频率下的振荡源位于第一侧或第二侧。目标节点的在目标谐波频率下的有功功率P t 可表达为:
由此式可得,当P t 大于0时,振荡有功功率是从第二侧流入该目标节点,即振荡源位于第二侧。当P t 小于0时,振荡有功功率是从第一侧流入该目标节点,即振荡源位于第一侧。基于此可得,将第一电流、第一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一乘积;将第二电流、第二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二乘积;若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大于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流入侧为第一侧;若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流入侧为第二侧。
(7)判断当前的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与前一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是否发生改变。
(8)若否,将与当前的目标节点在流入侧连接的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返回基于目标节点,对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的步骤继续执行。
(9)若是,则确定目标谐波的振荡源位于当前的目标节点与前一目标节点之间。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是逆着有功功率的流动方向,逐级向振荡源逼近,最终定位到振荡源。当前的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与前一目标节点对应的流入侧若没发生改变,代表有功功率是从当前的目标节点和前一目标节点的同一侧传递而来,则意味着在溯源过程中还未经过振荡源,需要继续逆着有功功率的流动方向重新进行找寻,即将与当前的目标节点在流入侧连接的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返回步骤(3)继续溯源。当发现流入侧发生改变,即可确定已越过振荡源,因此可判定振荡源位于当前的目标节点和前一目标节点之间,实现对振荡源的定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且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信号传感模块,所述信号传感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点的电信号;
多个宽频测量装置,与所述信号传感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各所述信号传感模块采集的所述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基于频谱分析结果生成振荡告警信息,还用于响应录波指令,开始进行录波,以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所述录波文件和所述频谱分析结果上传;
宽频测量主站,与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所述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在判定存在所述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发送所述录波指令,并基于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电信号中各次谐波的含量,并在所述含量超出对应的含量阈值时生成所述振荡告警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宽频测量主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测量主站用于将所述含量阈值下发到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测量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序列,并将所述波形序列上传到所述宽频测量主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测量主站与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频谱分析结果、所述波形序列和所述录波指令通过uRLLC协议传输,所述录波文件和所述含量阈值通过eMBB协议传输。
6.一种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中的宽频测量主站,所述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所述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
在判定存在所述宽频振荡风险时,向所有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发送录波指令;所述录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宽频测量装置进行录波,以生成同一时间断面的录波文件,并将所述录波文件和频谱分析结果上传到所述宽频测量主站;
基于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宽频测量装置上传的所述振荡告警信息,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振荡告警信息的数量大于判别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电力系统存在所述宽频振荡风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将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
根据所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包括:
根据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对应的被测点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将各所述宽频测量装置反馈的所述频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拼接,得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进行振荡源定位,包括:
遍历目标频带范围中的各目标谐波;
对于当前的所述目标谐波,在所述电力系统的各节点中任选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对所述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
基于等效模型,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在第一侧的第一等效阻抗,以及第二侧的第二等效阻抗;
以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一电流,在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目标谐波的电流分量为第二电流,根据所述广域宽频频谱信息集确定所述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等效阻抗、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第二等效阻抗,确定所述目标谐波的振荡功率的流入侧为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
判断当前的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所述流入侧与前一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所述流入侧是否发生改变;
若否,将与当前的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流入侧连接的节点确定为新的所述目标节点,并返回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节点,对所述电力系统进行诺顿等效的步骤继续执行;
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谐波的所述振荡源位于当前的所述目标节点与前一所述目标节点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等效阻抗、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第二等效阻抗,确定所述目标谐波的振荡功率的流入侧为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一乘积;
将所述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等效阻抗的乘积,确定为第二乘积;
若所述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所述流入侧为所述第一侧;
若所述第一乘积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乘积的绝对值,则判定所述流入侧为所述第二侧。
CN202311377961.XA 2023-10-24 2023-10-24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Active CN117129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7961.XA CN117129755B (zh) 2023-10-24 2023-10-24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7961.XA CN117129755B (zh) 2023-10-24 2023-10-24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9755A true CN117129755A (zh) 2023-11-28
CN117129755B CN117129755B (zh) 2024-01-19

Family

ID=8886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7961.XA Active CN117129755B (zh) 2023-10-24 2023-10-24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9755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738A (zh) * 2012-03-20 2013-09-25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馈入系统闪变源定位方法
CN103645422A (zh) * 2013-12-18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发电厂内部扰动引起电网强迫功率振荡在线分析方法
CN103913632A (zh) * 2013-12-26 2014-07-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振荡分量功率方向的低频同步振荡源识别方法
CN104242462A (zh) * 2014-10-08 2014-12-2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ams和scada综合数据的电网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
CN107064744A (zh) * 2017-04-14 2017-08-18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谐波源定位方法
CN10968305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在线扰动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320407A (zh) * 2019-07-31 2019-10-1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在功率的单点测量电网主谐波源定位方法
CN110703008A (zh) * 2019-09-20 2020-01-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宽频测量数据的站域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65415A (zh) * 2020-10-20 2020-11-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宽频振荡广域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489026A (zh) * 2021-07-26 2021-10-08 东南大学 一种广域电力系统宽频振荡辨识方法及定位方法
CN113866501A (zh) * 2021-09-22 2021-12-3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流功率的次同步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CN114865653A (zh) * 2022-04-25 2022-08-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振荡源分布式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1563A (zh) * 2022-06-30 2022-10-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联合熵的多谐波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US20230082184A1 (en) * 2021-09-14 2023-03-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wo-step oscillation source locator
CN115980475A (zh) * 2022-11-29 2023-04-1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宽频振荡源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738A (zh) * 2012-03-20 2013-09-25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馈入系统闪变源定位方法
CN103645422A (zh) * 2013-12-18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发电厂内部扰动引起电网强迫功率振荡在线分析方法
CN103913632A (zh) * 2013-12-26 2014-07-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振荡分量功率方向的低频同步振荡源识别方法
CN104242462A (zh) * 2014-10-08 2014-12-2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ams和scada综合数据的电网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
CN107064744A (zh) * 2017-04-14 2017-08-18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谐波源定位方法
CN10968305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在线扰动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320407A (zh) * 2019-07-31 2019-10-1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在功率的单点测量电网主谐波源定位方法
CN110703008A (zh) * 2019-09-20 2020-01-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宽频测量数据的站域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65415A (zh) * 2020-10-20 2020-11-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宽频振荡广域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489026A (zh) * 2021-07-26 2021-10-08 东南大学 一种广域电力系统宽频振荡辨识方法及定位方法
US20230082184A1 (en) * 2021-09-14 2023-03-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wo-step oscillation source locator
CN113866501A (zh) * 2021-09-22 2021-12-3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流功率的次同步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CN114865653A (zh) * 2022-04-25 2022-08-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振荡源分布式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1563A (zh) * 2022-06-30 2022-10-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联合熵的多谐波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5980475A (zh) * 2022-11-29 2023-04-1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宽频振荡源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 SINGH, ET AL.: ""A Strategy for Oscillation Source Location Using Closed-Contour Grouping and Energy-Flow Spectra"", 《2020 IEEE/PE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T&D)》, pages 1 - 5 *
R. JHA AND N. SENROY: "Locating Source of Oscillation using Mode Shape and Oscillating Energy Flow Techniques", 《2018 IEEE 8TH POWER IND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IICON)》, pages 1 - 6 *
蒋平 等: ""基于功率及频率波动相位的强迫扰动源定位"", 《电力自动化设备》, vol. 37, no. 01, pages 112 - 117 *
陈刚 等: ""基于频域分解法和广域稳态量测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39, no. 12, pages 1 - 6 *
黄伟 等: ""基于广域量测的云南小水电群振荡解列原理及判据"", 《南方电网技术》, no. 1, pages 110 - 1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9755B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9569B (zh)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向量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CN103713237A (zh) 一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CN109557423A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方法及应用
CN105319482A (zh)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1308260B (zh) 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监测和电器故障分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614020A (zh) 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的电力推进状态评估系统
CN103176108A (zh) 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的方法和系统
CN201413371Y (zh)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Vanfretti et al. A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based fast real-time oscillation detection application for monitoring wind-farm-to-grid sub–synchronous dynamics
CN112993988B (zh) 一种电力电网线损分析方法
CN117129755B (zh) 宽频振荡广域监测系统和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CN105004967A (zh) 一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990057B (zh) 一种宽频振荡厂站端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202661563U (zh) 录波器故障分析平台
CN109581051A (zh) 自适应全频域录波方法
CN112379163A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一次调频功能移动测试系统
CN102497025A (zh) 一种自动分段器的远程状态监测方法
CN105699846A (zh) 电力推进船舶电能质量污染源的监测装置
Reno et al. Signal-Based Fast Tripping Protection Schemes fo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Resilience
CN117394311B (zh)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韧性评估及紧急控制方法
CN109782064A (zh) 一种风电场输出阻抗频率特性测试分析方法
CN117639072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系统
Majumdar et al. Assessment of Transient Disturbance using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and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based Hybrid Classifier
Ke et al. A Hole-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Power Transformer Base on Core Earth Signals
CN108693443A (zh) 一种配网电压波动精准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