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5886A -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5886A
CN117125886A CN202311055380.4A CN202311055380A CN117125886A CN 117125886 A CN117125886 A CN 117125886A CN 202311055380 A CN202311055380 A CN 202311055380A CN 117125886 A CN117125886 A CN 117125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emperature
glass
heat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53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锐奇
梁广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553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5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5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5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12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by heat treatment, e.g. for crystallisation; Heat treatment of glass products before tempering by coo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4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solid bodies
    • G01K13/06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solid bodies in linear move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输送至传送模块上,使得所述传送模块能够带动所述玻璃在加热模块的加热区域内往复移动以进行加热;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本申请中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能够直接实时检测传送模块上的玻璃的温度,无需人工输入玻璃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玻璃的加热效率,且玻璃加热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在钢化过程需要先进行加热,而玻璃钢化前的加热部分主要依赖操作者对设备与玻璃的使用经验,来设置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等,需要每次在玻璃加热前在电脑端输入加热所需温度与加热时间。在对玻璃进行加热过程,受到原片厂的生产影响,不同的原片厂生产的玻璃厚度会有差异,因此要生产质量稳定的钢化玻璃对操作者经验要求也比较高,而且不同品牌设备所输的加热参数也会不一样。因此,目前的玻璃加热方法中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需要人工输入,效率低,且加热质量难以保证稳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玻璃加热方法中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需要人工输入,效率低,且加热质量难以保证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将玻璃输送至传送模块上,使得所述传送模块能够带动所述玻璃在加热模块的加热区域内往复移动以进行加热;
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步骤中,包括:
当所述玻璃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中,包括:
当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冷却模块工作,使得所述冷却模块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进行冷却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本体、传送模块、加热模块及保温模块,所述安装本体设有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料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料口、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检测口,所述传送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传送模块的两端分别与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对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进行加热,所述保温模块安装于所述检测口处,以可选性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检测口;
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所述检测口的一侧,以能够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的温度;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保温模块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均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及红外线测温仪,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所述红外线测温仪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使得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能够通过所述检测口向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发射红外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立杆及安装横杆,所述安装立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所述检测口的一侧,所述安装横杆与所述安装立杆沿所述检测口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红外线测温仪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对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进行冷却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
与目前的玻璃加热方法相比而言,本申请中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能够直接实时检测传送模块上的玻璃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结果自动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判断玻璃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无需人工输入玻璃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玻璃的加热效率,且玻璃加热质量稳定。(2)、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传送模块工作,使得当玻璃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传送模块能够自动将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提高了玻璃的加热效率。(3)、在玻璃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或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关闭检测口,使得安装腔内的保温性能增加,使得下一个玻璃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周期缩短,提高了玻璃的加热效率。(4)、在玻璃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或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能够阻挡安装腔内的热气对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加热,避免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0、加热机构;110、安装本体;111、安装腔;112、进料口;113、出料口;114、检测口;120、传送模块;130、加热模块;140、保温模块;210、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1、安装支架;212、红外线测温仪;220、冷却模块;230、第二温度检测模块;300、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00、将玻璃300输送至传送模块120上,使得传送模块120能够带动玻璃300在加热模块130的加热区域内往复移动以进行加热。如此,加热模块130能够对玻璃300均匀加热以达到所需温度,便于后续对玻璃300进行钢化冷却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模块120能够将玻璃300从进料口112输送至出料口113,并驱动玻璃300在进料口112与出料口113之间均匀摆动。具到本实施例中,传送模块120包括多个传送辊,各个传送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进料口112与出料口113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传送模块120还可以为链传送结构等。
S200、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打开检测口114,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通过检测口114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如此,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能够直接实时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结果自动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的检测结果判断玻璃300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无需人工输入玻璃300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且玻璃300加热质量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只需能够保证玻璃300加热后能够进行冷却钢化即可。
如图2所示,可选地,S210、当玻璃300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打开检测口114,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通过检测口114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此,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使得安装腔111内的保温性能增加,从而使得玻璃300能够快速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同时,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保温模块140能够阻挡安装腔111内的热气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加热,避免红外线测温仪212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300加热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控制加热模块130的加热时间来判断玻璃300温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测温范围在100℃~1650℃,光学分辨率为50:1,响应时间9ms,测量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红外线测温仪212的红外线光斑垂直通过检测口114与加热模块130,且光斑成形于两个输送辊中间的上表面。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测温仪212调节频率至8次/s,去除最高与最低值后再取平均数,以此作为玻璃300的实时测量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腔111内的红外线测温仪212与前置的玻璃300尺寸检测模块相结合,通过读取玻璃300的尺寸、摆放的坐标位置,实现红外线测温仪212检测所对应坐标的玻璃300实时温度,并且会将以上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对比分析;且在加热过程中以若干个红外线温度测量点中最低点为准。
S300、当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并控制传送模块120将玻璃300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如此,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传送模块120工作,使得当玻璃300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传送模块120能够自动将玻璃300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另外,在玻璃300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使得安装腔111内的保温性能增加,使得下一个玻璃300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的周期缩短,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同时,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140能够阻挡安装腔111内的热气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加热,避免红外线测温仪212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300加热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可选地,S310、当红外线测温仪212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控制器控制传送模块120将玻璃300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如此,当玻璃300加热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延长加热模块130的加热时长,保证玻璃300在进行下一个工序时,玻璃300的温度能够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从而保证玻璃300能够冷却钢化。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的取值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的取值为2s~5s。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400、当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时,控制器控制冷却模块220工作,使得冷却模块220能够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冷却降温。如此,冷却模块220能够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以进行实时测温,提高了玻璃300加热测温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模块220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水冷模块与风冷模块。例如,冷却模块220可以设置为喷水装置或散热风扇等。
S500、当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检测到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如此,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还能够起到保护的功能,当冷却模块220功能失效,并导致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超过测温范围时,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能够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提高了玻璃300加热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可以为红外线温度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或其他温度。第三预设温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温度的取值为1650℃。
与目前的玻璃300加热方法相比而言,本申请中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能够直接实时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结果自动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的检测结果判断玻璃300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无需人工输入玻璃300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且玻璃300加热质量稳定。(2)、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传送模块120工作,使得当玻璃300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传送模块120能够自动将玻璃300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3)、在玻璃300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或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使得安装腔111内的保温性能增加,使得下一个玻璃300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周期缩短,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4)、在玻璃300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或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140能够阻挡安装腔111内的热气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加热,避免红外线测温仪212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300加热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如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包括加热机构100、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及控制器(未图示)。加热机构100包括安装本体110、传送模块120、加热模块130及保温模块140,安装本体110设有安装腔111、与安装腔111连通的进料口112、与安装腔111连通的出料口113、及与安装腔111连通的检测口114,传送模块120安装于安装腔111内,传送模块120的两端分别与延伸至进料口112及出料口113,加热模块130设置于安装腔111内,并用于对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进行加热,保温模块140安装于检测口114处,以可选性的打开或关闭检测口114;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安装于安装本体110设有检测口114的一侧,以能够通过检测口114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控制器与传送模块120、加热模块130、保温模块140及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均通信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使用时,首先,将玻璃300从进料口112输送至传送模块120上,使得传送模块120能够带动玻璃300在加热模块130的加热区域内往复移动以进行加热。其次,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打开检测口114,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能够通过检测口114直接实时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结果自动反馈至控制器,进而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的检测结果判断玻璃300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无需人工输入玻璃300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且玻璃300加热质量稳定。最后,当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并控制传送模块120将玻璃300从出料口113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相对于目前的玻璃加热方法,本申请中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在玻璃300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之后,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使得安装腔111内的保温性能增加,进而使得下一个玻璃300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周期缩短,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同时,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之后,保温模块140能够阻挡安装腔111内的热气对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进行加热,避免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其中,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电脑、中控台或其他控制结构。控制器与传送模块120、加热模块130、保温模块140及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均通信连接,均可以通过电线、数据线、蓝牙、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或其他通信方。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210包括安装支架211及红外线测温仪212,安装支架211安装于安装本体110的外壁,红外线测温仪212安装于安装支架211上,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能够通过检测口114向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发射红外线;当玻璃300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打开检测口114,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通过检测口114检测传送模块120上的玻璃300的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此,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使得安装腔111内的保温性能增加,从而使得玻璃300能够快速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提高了玻璃300的加热效率;同时,在玻璃300温度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保温模块140能够阻挡安装腔111内的热气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加热,避免红外线测温仪212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使得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可选地,安装支架211包括安装立杆及安装横杆,安装立杆固定于安装本体110设有检测口114的一侧,安装横杆与安装立杆沿检测口114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红外线测温仪212安装于安装横架上。如此,红外线测温仪212相对于安装本体110的位置可调,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灵活性。
可选地,红外线测温仪212与安装横杆沿检测口114的径向方向滑动连接。如此,通过驱动红外线测温仪212相对于安装横杆移动,使得沿检测口114的轴线方向,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投影区域位于检测口114内,保证红外线测温仪212发出的红外线光斑能够通过检测口114及加热模块130,并成形于传送模块120的上表面,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还包括冷却模块220,冷却模块220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冷却降温。具体地,当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时,控制器控制冷却模块220工作,使得冷却模块220能够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冷却降温。如此,冷却模块220能够对红外线测温仪212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测温范围内以进行实时测温,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可选地,冷却模块220安装于保温模块140上。如此,冷却模块220能够随保温模块140同步移动,保证冷却模块220不会遮挡红外线测温仪212发出的红外线光斑,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检测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具体地,当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检测到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如此,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还能够起到保护的功能,当冷却模块220功能失效,并导致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超过测温范围时,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能够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保温模块140关闭检测口114,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位于红外线测温仪212靠近检测口114的一侧,并与安装支架211沿检测口114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如此,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相对于红外线测温仪212的位置可调,保证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30能够稳定、可靠的检测红外线测温仪212的温度,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温模块140包括驱动件及保温件,驱动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驱动件与保温件传动连接,保温件与安装本体110设有检测口114的一侧活动件,使得保温件能够打开或关闭检测口114。如此,保温件能够稳定、可靠的打开或关闭检测口114,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可靠性。
其中,保温件可以沿检测口114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检测口114,保温件也可以相对于安装本体110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检测口114。驱动件可以对应设置为驱动电机、驱动液压缸、驱动气压缸或其他驱动结构。保温件可以为保温板、保温片、保温块或其他保温结构。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料口112与出料口113分别位于安装本体110相对的两侧,检测口114位于传送模块120的上方。如此,红外线测温仪212发出的红外线光斑竖直方向通过检测口114与加热模块130,并成形于两输送辊中间的上表面。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10还包括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盖设于进料口112,并能够相对安装本体110移动,使得第一盖体能够可选性的打开或关闭进料口112,第二盖体盖设于出料口113,并能够相对安装本体110移动,使得第二盖体能够可选性的打开或关闭出料口113。如此,安装本体110、保温模块140、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能够配合形成封闭的加热空间,使得加热模块130对玻璃300的加热速率增加,提高了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10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安装本体110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加热模块130设置为两个,两个加热模块13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传送模块120的上下两侧。如此,保证玻璃300两侧的加热温度分别的均匀性。
其中,加热模块130可以为加热灯、加热器或其他加热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玻璃输送至传送模块上,使得所述传送模块能够带动所述玻璃在加热模块的加热区域内往复移动以进行加热;
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步骤中,包括:
当所述玻璃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所述玻璃的温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中,包括:
当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冷却模块工作,使得所述冷却模块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进行冷却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并延时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将所述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所述检测口。
6.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本体、传送模块、加热模块及保温模块,所述安装本体设有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料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料口、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检测口,所述传送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传送模块的两端分别与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对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进行加热,所述保温模块安装于所述检测口处,以可选性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检测口;
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所述检测口的一侧,以能够通过所述检测口检测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的温度;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保温模块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均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及红外线测温仪,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所述红外线测温仪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使得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能够通过所述检测口向所述传送模块上的玻璃发射红外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立杆及安装横杆,所述安装立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所述检测口的一侧,所述安装横杆与所述安装立杆沿所述检测口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红外线测温仪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对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进行冷却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
CN202311055380.4A 2023-08-21 2023-08-21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125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5380.4A CN117125886A (zh) 2023-08-21 2023-08-21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5380.4A CN117125886A (zh) 2023-08-21 2023-08-21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5886A true CN117125886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3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5380.4A Pending CN117125886A (zh) 2023-08-21 2023-08-21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58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71344A (en) Glass sheet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0274753B1 (ko) 열처리 장치
JP4922180B2 (ja) サブストレートを熱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423561A (zh) 用于增材打印部件的红外线加热
WO2014017176A1 (ja) ワークを熱加工する炉
KR20220103664A (ko) 파이프 열처리 장치
CN220845908U (zh)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
CN117125886A (zh) 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3635917U (zh)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设备
CN110255874B (zh) 玻璃基板切割机
US20180319697A1 (en) Glass sheet mold apparatus and method
FI129544B (fi) Lasilevyn karkaisu-uuni
CN111725100B (zh) 预热装置及预热方法
KR100449315B1 (ko) 근적외선 히터 모듈과 이를 갖는 건조 시스템 및 이의제어방법
CN115616027A (zh) 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5746745A (zh) 一种茶叶理条机及其工作方法
JP20201168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48864B (zh) 微波加热玻璃弯曲方法和装置
CN210151161U (zh) 一种温控导风系统
CN213003164U (zh) 一种电池串焊接均匀性加热装置
CN117105517A (zh) 玻璃钢化系统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6045287A (zh) 一种防弹玻璃加工装置
JP4956578B2 (ja) 回転ドラム式食品連続加熱機
KR20210023637A (ko) 전지전극용 건조장치
CN220827338U (zh) 玻璃钢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