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873A -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9873A
CN117119873A CN202311108802.XA CN202311108802A CN117119873A CN 117119873 A CN117119873 A CN 117119873A CN 202311108802 A CN202311108802 A CN 202311108802A CN 117119873 A CN117119873 A CN 117119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forming
gate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88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强生
任媛媛
崔燕雯
陈宏�
曹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088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9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9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9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的有源区硅结构,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衬底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在所述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所述金属层;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之后再磨平衬底正面的IMD介质层。本发明在去除氮化硅层后得到了平整表面的栅多晶硅层,从而在吸取栅多晶硅层进行键合等工艺时,防止了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出现吸取不住栅多晶硅层的情况。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融合到一起的一种工业技术,它的操作范围在微米范围内。如今,利用各向异性磁阻(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效应制造的微机电系统(AMR MEMS)有灵敏度高,热稳定性好,材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AMR MEMS产品,此产品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在衬底正面形成栅氧化层和栅极结构,在背面形成有GOX氧化层、栅多晶硅、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衬底背面清洁工艺用于各向异性磁阻(AMR)工艺中的金属污染控制。在各向异性磁阻(AMR)工艺之前,需要去除氮化硅层。现有技术去除氮化硅的步骤,AMR MEMS产品形成部分结构后开始去除氮化硅的步骤。一般在为SAB氧化物沉积工艺后,开始去除晶片背面的氧化物,然后再去除氮化硅和氧化硅,即去除ONO层。为了去除背面的氮化硅层并且不影响衬底正面的器件结构。故在AMR MEMS产品的工艺中SAB氧化层沉积工艺后,再引入衬底背面的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的去除工艺(正面SAB氧化层保留)。使用酸湿法刻蚀去除衬底背面氧化硅层后,衬底背面的氮化硅层裸露,衬底正面的器件结构被SAB氧化层保护住。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热磷酸对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有很高的选择比,所以使用热磷酸去除衬底背面的氮化硅层,不会刻蚀掉正面的SAB氧化层,从而可以保护衬底证明的器件结构。其中,在去除衬底背面的氧化硅层使用的是高浓度的HF,高浓度的HF对氮化硅层有一定的蚀刻。
然而,此时发现衬底背面的结构出现了异常,针对衬底背面的异常做FA分析发现,在去除氧化硅层这一步骤中就经常会出现衬底背面有部分氮化硅层被腐蚀的情况。衬底背面的部分氮化硅层被腐蚀,导致衬底背面的栅多晶硅层露出,且部分栅多晶硅层被腐蚀了,导致栅多晶硅层出现坑洼的情况。在后续需要吸取栅多晶硅层进行键合等工艺时,由于吸取的界面不平整,所以会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出现吸取不住栅多晶硅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可以在去除氮化硅层后得到平整表面的栅多晶硅层,从而在吸取栅多晶硅层进行键合等工艺时,防止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出现吸取不住栅多晶硅层的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所述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所述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
在所述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所述金属层;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的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研磨部分厚度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在所述IMD介质层内形成通孔,所述通孔露出所述金属层的表面。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半导体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之间的隔离氧化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半导体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和多晶硅层之间的GOX氧化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和位于所述栅极两侧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衬底正面沉积形成IMD介质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IMD介质层的厚度为2微米。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化学机械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化学机械研磨三分之二厚度的所述IMD介质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衬底包括晶圆。
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所述IMD介质层、GOX氧化层和氧化硅层的材料均包括二氧化硅。
在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在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衬底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在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金属层;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的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在IMD介质层内形成通孔,通孔露出金属层的表面。本发明在去除氮化硅层后得到了平整表面的栅多晶硅层,从而在吸取栅多晶硅层进行键合等工艺时,防止了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出现吸取不住栅多晶硅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半导体基底后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IMD介质层后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氧化硅层后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学机械研磨IMD介质层后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衬底、120-栅氧化层、130-栅极结构、131-栅极、132-第一侧墙、133-第二侧墙、140-GOX氧化层、150-栅多晶硅层、160-氧化硅层、170-氮化硅层、180-IMD介质层、190-金属层、200-连接结构、2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下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在类似要素之间进行区分,且未必是用于描述特定次序或时间顺序。要理解,在适当情况下,如此使用的这些术语可替换。类似的,如果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步骤,且本文所呈现的这些步骤的顺序并非必须是可执行这些步骤的唯一顺序,且一些所述的步骤可被省略和/或一些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步骤可被添加到该方法。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
S11: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所述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所述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
S12:在所述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所述金属层;
S13: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的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S14: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S15:在所述IMD介质层内形成通孔,所述通孔露出所述金属层的表面。
请参照图2,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110、依次位于衬底110的正面的栅氧化层120、栅极结构130和金属层190,位于衬底110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图中未示出),金属层190通过连接结构200分别连接在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130上,以及,分别位于衬底110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150、氧化硅层160和氮化硅层170。形成半导体基底的方法,可以是先提供衬底110,衬底可以是晶圆。衬底110分为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即晶圆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两个面是相反的面。接着,在衬底110的正面形成一层栅氧化层120,栅氧化层120可以通过沉积的方法形成。栅氧化层120可以是氧化物,例如是氧化硅,具体的可以是二氧化硅。接着,在栅氧化层120的表面形成栅多晶硅层,干法刻蚀栅多晶硅层形成多个栅极131,接着,在栅极131的两侧形成第一侧墙132,以及第一侧墙132外侧的第二侧墙133。形成第一侧墙132可以是通过沉积二氧化硅,再刻蚀二氧化硅露出栅极131的顶面,形成位于栅极131两侧的第一侧墙132。形成第二侧墙133的方法可以是沉积一层氮化硅,刻蚀氮化硅露出栅极131的顶面,形成第二侧墙133。相邻的两个栅极131的第二侧墙133之间露出栅氧化层120的表面。沉积隔离氧化层覆盖栅极结构130和栅氧化层120,在隔离氧化层内形成连接件200,在氧化层上形成金属层190。在衬底110的背面还会形成栅多晶硅层150、氧化硅层160和氮化硅层170。而在衬底110的背面和栅多晶硅层150之间还可以形成有GOX氧化层140。栅多晶硅层可以是沉积的方法形成在衬底110的背面,氧化硅层160可以是沉积二氧化硅的形式形成,氮化硅层170可以是沉积氮化硅的形式形成,衬底110的背面的结构和衬底110的正面的栅极结构130不一定是按照这个顺序得到,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方法形成,以上结构结构的形成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照图3,在金属层190上形成一层IMD介质层180,IMD介质层180可以是氧化层,例如可以是二氧化硅。形成IMD介质层180可以是采用沉积的方法形成,IMD介质层180后续可以用来在其内部形成通孔结构,用于与其他金属层连通。IMD介质层180的厚度可以是2微米。IMD介质层180的表面是不平整的。
接着,请参照图4,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的方法去除背面的氮化硅层170,露出氧化硅层160的表面,接着再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的方法去除背面的氧化硅层160,露出栅多晶硅层150的表面,即研磨停止在栅多晶硅层150的表面。此时,衬底110的正面的栅极结构130有IMD介质层180的保护,所以不会出现栅极结构130被损坏的情况,也正因为此,选择在形成IMD介质层180之后,才开始研磨衬底背面的氮化硅层170和氧化硅层160。并且将研磨衬底正面的IMD介质层180的步骤放在研磨氮化硅层170和氧化硅层160之后,此时,就算衬底110的正面上的IMD介质层180出现被划伤的情况,也对器件结构没有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高浓度的HF刻蚀氧化硅层,使用热磷酸去除衬底背面的氮化硅层。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停止在栅多晶硅层150的表面的方法,不会在去除氧化硅层160的时候损坏氮化硅层170,也不会损坏栅多晶硅层150。在后续键合工艺中需要执行吸取半导体器件的时候,吸取界面是平整的,不会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吸取不了半导体结构的情况。
接着,请参照图5,研磨部分厚度的IMD介质层180,大概研磨掉原来IMD介质层180的三分之二。例如,如果原来的是2微米,现在差不多还剩700纳米左右。研磨后的IMD介质层180的表面是平整的。接着,刻蚀IMD介质层180形成通孔210,通孔210露出金属层190的表面。最后可以完成半导体结构的剩余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在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衬底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在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金属层;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的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在IMD介质层内形成通孔,通孔露出金属层的表面。本发明在去除氮化硅层后得到了平整表面的栅多晶硅层,从而在吸取栅多晶硅层进行键合等工艺时,防止了出现吸取效果太差甚至出现吸取不住栅多晶硅层的情况。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衬底、依次位于所述衬底正面的栅氧化层、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位于衬底内部的有源区硅结构,所述金属层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有源区硅结构和栅极结构上,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的栅多晶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
在所述衬底的正面形成IMD介质层,以覆盖所述金属层;
通过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依次去除衬底的背面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在所述IMD介质层内形成通孔,所述通孔露出所述金属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结构和金属层之间的隔离氧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和多晶硅层之间的GOX氧化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和位于所述栅极两侧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正面沉积形成IMD介质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D介质层的厚度为2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机械研磨部分厚度的衬底的正面的所述IMD介质层,使得剩余的所述IMD介质层的表面平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机械研磨三分之二厚度的所述IMD介质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晶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D介质层、GOX氧化层和氧化硅层的材料均包括二氧化硅。
CN202311108802.XA 2023-08-30 2023-08-30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Pending CN117119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802.XA CN117119873A (zh) 2023-08-30 2023-08-30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802.XA CN117119873A (zh) 2023-08-30 2023-08-30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873A true CN117119873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8802.XA Pending CN117119873A (zh) 2023-08-30 2023-08-30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98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4862A (en) Core array and periphery isolation technique
JP380250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262346A (en) Nitride polish stop for forming SOI wafers
JPH1022184A (ja) 基板張り合わせ装置
EP1566830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i wafer
CN113314822B (zh) 一种mems滤波器器件背孔的制作工艺和mems滤波器
JP4147187B2 (ja) 透過性基板上のカラー画像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05043159A (ja) 圧力センサ
EP1009021A1 (en)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formation of black silicon on edges of wafers
CN117119873A (zh)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US6265325B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dual gate dielectric layers
US20220037157A1 (en) Method of wafer assembly by molecular bonding
US20080036041A1 (en)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With Buried Layers By Joining (Bond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JP2002323513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10046153A (ko) 반도체장치의 트렌치 구조의 소자분리막 형성방법
EP0464837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us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dielectric separation structure
US923383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accelerometer devices
US20070026656A1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landing polysilicon contact
JP2000243977A (ja) 半導体力学量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KR100327326B1 (ko) 에스오아이웨이퍼의제조방법
JP3165735B2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JPH10284590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27482B2 (ja) 基板の処理方法およびlcdの製造方法
CN113948540A (zh) 背照式图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JPH0223628A (ja)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