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8118A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18118A CN117118118A CN202310978191.8A CN202310978191A CN117118118A CN 117118118 A CN117118118 A CN 117118118A CN 202310978191 A CN202310978191 A CN 202310978191A CN 117118118 A CN117118118 A CN 1171181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teeth
- wire
- tooth
-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19 phase cycl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该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共用线槽(100)由该共用线槽(100)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根据本发明的绝缘骨架,能够有效避免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上设置有定子线圈,转子上设置有磁钢,利用磁钢与定子线圈的配合实现转子的转动。
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绝缘骨架,绝缘骨架套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齿外,定子线圈绕设在绝缘骨架上,并通过绝缘骨架实现定子线圈与定子齿之间的绝缘。对于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电机而言,不同于常规的9槽6极、6槽4极、12槽8极等常规槽极配合的集中卷电机,常规电机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与齿的绕向方向一致,在绝缘骨架外壁外侧过线时,单个齿的绕组和相邻齿的绕组不存在相互干涉,而12槽10极集中卷电机存在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和齿的绕线方向不同的情况,因此会出现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的外壁过线时发生干涉的现象,导致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能够有效避免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共用线槽由该共用线槽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
进一步地,其他各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
进一步地,每相绕组沿绕制方向对绝缘骨架的四个齿部依次进行绕线,第一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起始齿,第二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一中间齿,第三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二中间齿,第四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终止齿。
进一步地,各相绕组的起始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各相绕组的终止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
进一步地,单独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的宽度,单独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中间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其他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的宽度均相等;和/或,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关于该中间齿的齿中心线对称。
进一步地,沿绕线方向,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后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出扣点部,绕制过线的入口部前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入扣点部,出扣点部和入扣点部被构造为将位于绝缘骨架外壁外侧的过线限制在相应的过线层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绝缘骨架,绝缘骨架为上述的绝缘骨架,绝缘骨架嵌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定子结构为上述的定子结构,定子结构套设在转子结构外,并与转子结构之间形成气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绝缘骨架的绕线方法,包括:
确定绕线方向;
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共用线槽由该共用线槽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该绝缘骨架的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使得中间相绕组在绕线过程中,进入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和离开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均从共用线槽经过,进入的绕线和离开的绕线在共用线槽处不会发生交叉,进入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进行绕线时,可以灵活选择在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式,使得绕线方向在第一中间齿上发生变化,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实现,而非在第一中间齿外的绝缘骨架的外壁上实现,因此通过调整绕线方向变化位置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的外壁过线时发生干涉的现象,消除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反面的绕线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正面的绕线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齿1所属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下层过线层区间的过线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中层过线层区间的过线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12S10P电机的绝缘骨架的上层过线层区间的过线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绕线方法流程图。
100、共用线槽;200、出线凹槽;300、入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共用线槽100由该共用线槽100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
该绝缘骨架的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使得中间相绕组在绕线过程中,进入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和离开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均从共用线槽100经过,进入的绕线和离开的绕线在共用线槽100处不会发生交叉,进入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进行绕线时,可以灵活选择在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式,使得绕线方向在第一中间齿上发生变化,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实现,而非在第一中间齿外的绝缘骨架的外壁上实现,因此通过调整绕线方向变化位置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的外壁过线时发生干涉的现象,消除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可以起到与第一中间齿的共用线槽100同样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绕线方向的变化位置从绝缘骨架的外壁转移到了中间齿上,因此使得绕线方向的变化可以通过齿内实现,而非在齿外实现,齿内的绕线方向变化通过在中间齿上交叉绕线实现,属于线圈绕组的正常绕制结构,因此不会出现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的外壁过线时发生干涉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线圈绕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各相绕组的绕制方向是指各相绕组相对于绝缘骨架的整体缠绕方向,也即由绕入到绕出的方向,绕线方向是指在每个齿上的绕线方向以及在绝缘骨架的外壁上的绕线方向,也即各相绕组的绕制方向为宏观绕线方向,而绕线方向为每个位置的具体绕线方向。绕向方向与线圈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是指某一个齿的绕线方向与整个线圈绕组的整体的绕制方向相反。
将中间相的中间齿所属的线槽设置为公共线槽,可以兼顾对称性及一致性,保障绝缘骨架的最简化设计,保持三相过线绕线出入口部的完全镜像设计,可以实现模具的高效性和尺寸的精准性,同时骨架同等位置的机械强度完全一致,是工业上最易实现的一种骨架结构形式,可以简化实现12S10P绕组的绕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他各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
齿的所属区域是指,位于该齿两侧且与该齿相邻的两个定子槽的中心线之间围成的绝缘骨架的外壁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各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所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共用线槽100,使得各相绕组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的入线和出线均经过同一个共用线槽100,降低各相绕组的中间齿的绕线难度,使得各相绕组的绕线可以同步进行,提高绕线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绕组为三相绕组,按照相序顺序,依次为U相、V相、W相,三相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外侧分三层过线,U相走上层区域,V相走中层区域,W相走下层区域,使得定子绕组的走线分布更加合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绕组沿绕制方向对绝缘骨架的四个齿部依次进行绕线,第一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起始齿,第二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一中间齿,第三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二中间齿,第四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终止齿。起始齿、第一中间齿、第二中间齿和终止齿沿着该相绕组的绕制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12S10P绕组使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中,下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此处的共用是指,第一中间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为同一个凹槽,该凹槽既作为出口部使用,也作为入口部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过线层区间为W相绕组,下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与起始齿相邻的齿,第二中间齿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与第一中间齿相邻的齿。
在一个实施例中,12S10P绕组使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中,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
在本实施例中,中层过线层区间为V相绕组,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与起始齿相邻的齿,第二中间齿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与第一中间齿相邻的齿。
在一个实施例中,12S10P绕组使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中,上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过线层区间为U相绕组,上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二中间齿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与终止齿相邻的齿,第二中间齿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与第一中间齿相邻的齿。
上述的每层过线层区间均有自己的起始齿、第一中间齿、第二中间齿和终止齿,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的顺序由每层过线层区间的走线绕制方向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相绕组的起始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200,各相绕组的终止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300。
在本实施例中,各相绕组的起始齿和终止齿的绕线均占用单独的线槽,并不共用,也即起始齿的出线占用该齿对应的出线凹槽200,该出线凹槽200仅作为出口部使用,并不与入口部共用,终止齿的入线占用该齿对应的入线凹槽300,该入线凹槽300仅作为入口部使用,并不与出口部共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独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20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100的宽度,单独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30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100的宽度,能够使得共用线槽100和单独使用的线槽设置更加合理,可以减少线槽在绝缘骨架的外壁上的空间占用,保证绝缘骨架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其他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的宽度均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关于该中间齿的齿中心线对称。
定子绕组为机械绕线,线槽需要能够进出绕线针头,将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的宽度设置为相等,并且将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设置为关于该中间齿的齿中心线对称,能够为绕线针头的绕线提供更好的定位,降低绕线难度,提高绕线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绕线方向,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后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出扣点部,绕制过线的入口部前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入扣点部,出扣点部和入扣点部被构造为将位于绝缘骨架外壁外侧的过线限制在相应的过线层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绝缘骨架的槽数为12槽,因此有12个齿,为了便于表述,分别记为齿1、齿2、……、齿12,其中齿1为下层起始齿。
结合参见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骨架应用于12S10P电机时的绕组接线示意图,在图4中,◎表示绕组绕出,⊕表示绕组绕入,绕组在齿上进行绕出绕入以缠绕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表示每个齿部的绕制方法及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下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1、2、7、8;中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3、4、9、10;上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5、6、11、12。
定子绕组缠绕一个齿后,再缠绕相同层区间内同相的另一个齿对应的沿骨架壁的周向方向。
结合参见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绝缘骨架的绕线方法包括:
确定绕线方向;
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绕线过程中,由于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使得中间相绕组在绕线过程中,进入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和离开第一中间齿的绕线均从共用线槽100经过,进入的绕线和离开的绕线在共用线槽100处不会发生交叉,进入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进行绕线时,可以灵活选择在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式,使得绕线方向在第一中间齿上发生变化,与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的绕线在第一中间齿上实现,而非在第一中间齿外的绝缘骨架的外壁上实现,因此通过调整绕线方向变化位置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的外壁过线时发生干涉的现象,消除了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可以起到与第一中间齿的共用线槽100同样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具有更大的宽度,因此更加便于绕线的进出,可以进一步降低绕线难度,提高绕线效率,此外,还能更加灵活地调整该位置处的绕组的绕线方式,使得绕线更加灵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具有更大的宽度,因此更加便于绕线的进出,可以进一步降低绕线难度,提高绕线效率,此外,还能更加灵活地调整该位置处的绕组的绕线方式,使得绕线更加灵活。
为了便于描述,在12S10P绕组适配的绝缘骨架结构中,齿1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1,出扣点部为ck1,齿2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2,入扣点部为rk2,齿2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2,出扣点部为ck2,齿3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3,出扣点部为ck3,齿4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4,入扣点部为rk4,齿4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4,出扣点部为ck4,齿5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5,出扣点部为ck5,齿6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6,入扣点部为rk6,齿6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6,出扣点部为ck6,齿7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7,入扣点部为rk7,齿7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7,出扣点部为ck7,齿8所对应的入口部为r8,入扣点部为rk8,齿9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9,入扣点部为rk9,齿9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9,出扣点部为ck9,齿10所对应的入口部为r10,入扣点部为rk10,齿11所对应的入口部为cr11,入扣点部为rk11,齿11所对应的出口部为cr11,出扣点部为ck11,齿12所对应的入口部为r12,入扣点部为rk12。
由于12S10P绕组中,下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1、2、7、8;中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3、4、9、10;上层过线层区间绕组依次绕过齿5、6、11、12,因此,齿1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起始齿,齿2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齿7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二中间齿,齿8为下层过线层区间的终止齿,齿3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起始齿,齿4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齿9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二中间齿,齿10为中层过线层区间的终止齿,齿5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起始齿,齿6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一中间齿,齿11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第二中间齿,齿12为上层过线层区间的终止齿。
结合参见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12S10P绕组绕线的具体步骤为:
下层过线:
起始齿1绕制完,通过出口部c1出线(由出扣点部ck1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2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2入线(由入扣点部rk2限位)开始绕制齿2,
中间齿2绕制完,通过齿2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2出线(由出扣点部ck2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7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7入线(由入扣点部rk7限位)开始绕制齿7,
中间齿7绕制完,通过齿7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7出线(由出扣点部ck7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8所属的入口部r8入线(由入扣点部rk8限位)开始绕制齿8,
终止齿8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中层过线:
起始齿3绕制完,通过出口部c3出线(由出扣点部ck3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4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4入线(由入扣点部rk4限位)开始绕制齿4,
中间齿4绕制完,通过齿4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4出线(由出扣点部ck4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9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9入线(由入扣点部rk9限位)开始绕制齿9,
中间齿9绕制完,通过齿9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9出线(由出扣点部ck9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10所属的入口部r10入线(由入扣点部rk10限位)开始绕制齿10,
终止齿10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上层过线:
起始齿5绕制完,通过出口部c5出线(由出扣点部ck5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6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6入线(由入扣点部rk6限位)开始绕制齿6,
中间齿6绕制完,通过齿6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6出线(由出扣点部ck6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11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11入线(由入扣点部rk11限位)开始绕制齿11,
中间齿11绕制完,通过齿11所属的共用的出口部和入口部cr11出线(由出扣点部ck11限位)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齿12所属的入口部r12入线(由入扣点部rk12限位)开始绕制齿12,
终止齿12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绝缘骨架,绝缘骨架为上述的绝缘骨架,绝缘骨架嵌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机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定子结构为上述的定子结构,定子结构套设在转子结构外,并与转子结构之间形成气隙。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所述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所述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所述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中间齿和所述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所述共用线槽(100)由该共用线槽(100)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其他各相绕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中间齿和所述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沿绕制方向对所述绝缘骨架的四个齿部依次进行绕线,第一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起始齿,第二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一中间齿,第三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第二中间齿,第四个绕线的齿为该相绕组的终止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各相绕组的起始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200),各相绕组的终止齿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单独作为出口部的出线凹槽(20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100)的宽度,单独作为入口部的入线凹槽(30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共用线槽(10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中间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其他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定子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的宽度均相等;和/或,各相绕组对应的中间齿所属的凹槽关于该中间齿的齿中心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沿绕线方向,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后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出扣点部,绕制过线的入口部前端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开设有入扣点部,所述出扣点部和所述入扣点部被构造为将位于所述绝缘骨架外壁外侧的过线限制在相应的过线层区间。
9.一种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骨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嵌设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齿上。
10.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套设在所述转子结构外,并与所述转子结构之间形成气隙。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绕线方向;
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
在中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过线层区间进行绕线的步骤包括:
起始齿绕制完,通过出口部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一中间齿,第一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一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一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入线开始绕制第二中间齿,第二中间齿上的绕线方向与中间相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同,
第二中间齿绕制完,通过第二中间齿所属的共用线槽(100)出线在外壁上过线,通过相邻同相的终止齿所属的入口部入线开始绕制终止齿,
终止齿绕制完,与其他层的终止齿的绕组于反面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78191.8A CN117118118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78191.8A CN117118118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18118A true CN117118118A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879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78191.8A Pending CN117118118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18118A (zh) |
-
2023
- 2023-08-03 CN CN202310978191.8A patent/CN11711811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08827B1 (en) | Triple layer winding pattern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JP5070248B2 (ja) | 回転電機とその製造方法 | |
US7646131B2 (en) |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flat-wire windings | |
JP6707860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21112040A1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 |
CN217486256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1181264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JP2005312278A (ja) | 回転電機の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コイル | |
CN213990307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KR101533519B1 (ko) | 전기 기계 및 전기 기계의 코일 권취 방법 | |
CN212258560U (zh) | 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 | |
CN111478480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7118118A (zh)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
CN211908498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572208U (zh) | 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 | |
CN211880197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4884250A (zh) | 扁线绕电枢绕组及包括其的定子、电机 | |
CN211377709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1478476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6979731A (zh) |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 |
CN111478479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462920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1478485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114942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JP6582973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