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1766A -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1766A
CN117111766A CN202311107542.4A CN202311107542A CN117111766A CN 117111766 A CN117111766 A CN 117111766A CN 202311107542 A CN202311107542 A CN 202311107542A CN 117111766 A CN117111766 A CN 117111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g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75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育青
郭幸运
曾信豪
孙伟哲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75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1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1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1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显示区以及过渡区,设置于所述基板,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邻接;多个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第二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多条触控电极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汽车等。
对于同一系列的显示装置,其尺寸、解析度相同,不同之处往往仅在于开口(流海)的大小不同,例如IPHONE12以及IPHONE13。在制造开口不同的同一系列的显示装置时,需要对应开发不同的掩模板,造成了成本的增加。若将部分掩模板进行共用,在开口区较大的显示装置中,开口区两侧被遮光层覆盖的区域内的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因未与其他线路相连接而浮置,在浮置的像素电极或者触控电极上容易积累静电电荷导致开口区边缘显示异常(例如出现黑边)或漏光现象,影响显示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改进显示质量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避免像素电极或触控电极浮置,改进显示质量。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一显示区,设置于所述基板;一过渡区,设置于所述基板,并具有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邻接;多个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第二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多条触控电极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而电性连接至少一固定电位,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包括公共电位,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共用电极线,所述共用电极线沿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共用电极线接收所述公共电位;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包括地电位,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地线,设置于所述过渡区,所述地线接收所述地电位;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包括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所述第三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所述第四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共用电极线及/或所述地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平坦层之间,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触控电极层上;一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其中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平坦层及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部分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或者所述第一开口暴露部分所述地线,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平坦层及所述绝缘层还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三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或地线,所述第二开口暴露部分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层。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于所述过渡区。
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开口区,所述开口区与所述显示区邻接,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开口区并邻接所述开口区的边缘。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邻设置的一显示区以及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具有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于所述基板上形成多条触控电极线及多条数据线;于所述显示区中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于所述过渡区中形成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于所述基板的所述显示区中形成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过渡区中形成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形成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于所述过渡区。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连接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A及图4B是图3所示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图3所示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控显示面板
101:第一基板
102:显示区
103:过渡区
104:第一像素电极
105:第二像素电极
1051:第三部分
1052:第四部分
106:第一触控电极
107:第二触控电极
1071:第一部分
1072:第二部分
108:平坦层
109:触控电极层
110:绝缘层
111:像素电极层
112:第一开口
113:第二开口
114:开口
115:第三开口
COM:共用电极线
DL:数据线
GND:地线
Q1:第一区域
Q2:第二区域
TL:触控电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1,基板101具有显示区102以及过渡区103,显示区102与过渡区103相邻设置。过渡区103包括第一区域Q1以及第二区域Q2,其中,第一区域Q1与显示区102邻接设置,第二区域Q2与第一区域Q1邻接设置。于显示区102中,设置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对应多个第一像素单元设置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电极104。此外,显示区102内还设置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可设置于不同膜层;于过渡区103中,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对应多个第二像素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与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可同层设置。此外,过渡区103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可同层设置。
于触控显示面板100中,对应显示区102内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一区域Q1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还设置有多条数据线DL,对应显示区102内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还设置有多条触控电极线TL。其中,前述多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至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以将数据信号传送至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104,进一步的,前述多条数据线DL还电性连接至过渡区103的第一区域Q1中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以将数据信号传送至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105。触控电极线TL电性连接至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以将触控信号传送至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06和/或接收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06的感应信号。于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线TL还延伸至第一区域Q1中,并电性连接至位于第一区域Q1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以将触控信号传送至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07,使得第一区域Q1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的电性连接状态与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的电性连接状态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简易示意显示区102及第一区域Q1中的触控电极线TL,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各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线TL的数量可相同或相似,各触控电极线TL可均匀分布于触控显示面板100中,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过渡区103的第二区域Q2中的第二像素电极105不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而电性连接至少一固定电位,且过渡区103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不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线TL而电性连接至少一固定电位。于本发明中,过渡区103、第一区域Q1、第二区域Q2为规则的形状,并仅以第一区域Q1中包括两列第二像素单元(对应两列第二像素电极105))为例进行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区域Q1也可以包括一列或多列第二像素电极105,过渡区103、第一区域Q1、第二区域Q2可为不规则的形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本发明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具有开口区(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开口区由开口114以及过渡区103组成(例如开口114的两侧各具有过渡区103),开口区与显示区102相邻接,且过渡区103位于开口区并邻接开口区的边缘。本发明中,显示区102用于显示影像/图像,同时过渡区103不用于显示影像/图像。本发明仅以规则的矩形为例对开口区的形状进行说明,开口区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遮光层(图中未示出),遮光层覆盖于过渡区103,如此,过渡区103不显示影像/图像。具体的,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另一基板,遮光层可设置于此另一基板上,遮光层可为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黑色矩阵层对应显示区102可具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镂空区,同时黑色矩阵层对应过渡区103可为整层涂布。此另一基板与基板101对盒后,对应显示区102的多个镂空区可使得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光线射出,对应过渡区103的整层涂布可使得过渡区103无光线射出。同时,过渡区103的第一区域Q1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经由电性连接数据线DL而接收数据信号,亦即,与显示区102相邻的第一区域Q1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的电性连接状态与显示区102内(尤其是邻近与第一区域Q1交界的显示区102内)的第一像素电极104的电性连接状态相同,从而可视为将邻近开口区的显示区102的电性连接方式向过渡区103适当外扩(例如1~2列像素单元),避免显示区102与过渡区103的交界处的电性差异过大而影响此处显示区102的显示效果。进一步的,与显示区102相邻的第一区域Q1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07的电性连接状态与显示区102(尤其是邻近与第一区域Q1交界的显示区102内)的第一触控电极106的电性连接状态相同,以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过渡区103邻接显示区102的边缘且不用于显示影像/图像,过渡区102的第一区域Q1内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电性连接数据线DL以接收数据信号,同时过渡区102内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以及过渡区102的第二区域Q2内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电性连接至少一固定电位以避免浮置(Floating),利用渐变式的电性连接方式,避免过渡区103内的像素电极及触控电极对邻近显示区102的边缘处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例如出现黑边或漏光现象等,改普了显示质量。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可包含公共电位。触控显示面板100包含显示区102及围绕显示区102的周边区,前述过渡区103位于周边区内。周边区内还设置有共用电极线COM,共用电极线COM沿显示区102设置,例如共用电极线COM环绕显示区102设置,其中,部分共用电极线COM可位于过渡区103内。共用电极线COM连接至公共电位,用以屏蔽显示区102外的额外电场。
如图1所示,过渡区103的第二区域Q2中,第二触控电极107包括第一部分1071及第二部分1072,第一部分1071位于显示区102与第二部分1072之间,第一部分1071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COM,以接收前述公共电位,而避免浮置。换句话说,第二区域Q2进一步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位于显示区102与第二子区域之间,第一部分1071位于第一子区域内,第二部分1072位于第二子区域内,第一子区域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07连接至前述公共电位。
如图1所示,过渡区103的第二区域Q2中,第二像素电极105包括第三部分1051及第四部分1052,第三部分1051位于显示区102与第四部分1052之间,第三部分1051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COM,以接收前述公共电位而避免浮置。本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051位于第一子区域内,第四部分1052位于第二子区域内,第一子区域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连接至前述公共电位。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可还包含地电位。触控显示面板100还设置有地线GND,部分地线GND可位于过渡区103内。于一实施例中,地线GND连接至地电位,以对部分电路进行屏蔽/静电保护。过渡区103的第二区域Q2中,第二触控电极107的第二部分1072以及第二像素电极105的第四部分1052均电性连接至地线GND,以接收地电位而避免浮置。换句话说,第二区域Q2的第二子区域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07以及第二像素电极105均连接至地电位。
于一实施例中,数据信号例如在15V/-12V之间切换,共用电位例如为5V,地电位可为0V,如此,可使得过渡区103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及第二触控电极107形成渐变式的电位接收/连接方式。
本发明中,过渡区103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依照远离显示区102的顺序依序经由数据线DL接收数据信号、经由共用电极线COM接收共用电位、经由地线GND接收地电位,过渡区103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07依照远离显示区102的顺序依序经由共用电极线COM接收共用电位、经由地线GND接收地电位,如此,通过渐变式的电位接收方式,避免了过渡区103内的第二像素电极105与第二触控电极107处于浮置状态,改善邻近显示区102的边缘处的显示效果,改善了显示质量。
请参考图3至图5B。图3是本发明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连接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4A-图4B是图3所示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A-图5B是图3所示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至图5B所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中,于基板101上还设置有平坦层108,共用电极线COM及/或地线GND设置于基板101与平坦层108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共用电极线COM以及地线GND例如是由第二道金属层(M2)构成,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线DL亦可以由第二道金属层(M2)构成,从而,共用电极线COM、地线GND以及数据线DL可同层设置。
触控电极层109设置于平坦层108上,触控电极层109包括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以及过渡区103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绝缘层110设置于触控电极层109上,像素电极层111设置于绝缘层110上,像素电极层111包括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以及过渡区103中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9例如是第一透明导电层(ITO1),像素电极层111例如是第二透明导电层(ITO2),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4A所示,于第二区域Q2的第一子区域内,平坦层108及绝缘层110中设置有第一开口112,第一开口112暴露部分公共电极线COM,第一子区域内的像素电极层111(具体例如为第三部分1051)延伸至第一开口112并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COM。如图5A所示,于第二区域Q2的第一子区域内,绝缘层110中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13,平坦层108及绝缘层110还设置有第三开口115,第二开口113暴露部分触控电极层109(具体例如为第一部分1071),与之位置相对应的像素电极层111(例如为第三部分1051)延伸至第二开口113并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层109,同时像素电极层111延伸至前述第三开口115并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COM。由此,可以将第二区域Q2的第一子区域中的像素电极105以及触控电极107分别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COM,使得像素电极105以及触控电极107电性连接至固定电位,此处的固定电位为共用电位,避免浮置。
如图4B所示,于第二区域Q2的第二子区域内,平坦层108及绝缘层110中还设置有另一第一开口112,此另一第一开口112暴露部分地线GND,第二子区域内的像素电极层111(具体例如为第四部分1052)延伸至此另一第一开口112并电性连接至地线GND。如图5B所示,于第二区域Q2的第二子区域内,绝缘层110中还设置有另一第二开口113,平坦层108及绝缘层110还设置有另一第三开口115,此另一第二开口113暴露部分触控电极层109(具体例如为第二部分1072),与之位置相对应的像素电极层111(例如是第四部分1052)延伸至此另一开口113并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层109,同时像素电极层111延伸至此另一第三开口115并电性连接至地线GND。由此,可以将第二区域Q2的第二子区域内的像素电极105以及触控电极107分别电性连接至地线GND,使得像素电极105以及触控电极107电性连接至固定电位,此处的固定电位为地电位,避免浮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结合图1-图5B所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基板101,基板101具有相邻设置的显示区102以及过渡区103,过渡区103具有第一区域Q1以及第二区域Q2。
S2、于基板101上形成多条数据线DL以及多条触控电极线TL。
S3、于显示区102中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
S4、于过渡区103中形成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步骤S3以及步骤S4可以同时进行,即可以于同一制程中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06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07。
其中,显示区102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6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线TL,且过渡区103中第二区域Q2内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不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线TL。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区域Q1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07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线TL。
S5、于基板101的显示区102中形成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多个第一像素电极104呈阵列布置。
S6、于基板101的过渡区103中形成多个第二像素电极105。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以及步骤S6可以同时进行,即可以于同一制程中形成第一像素电极104以及第二像素电极105。
其中,显示区102中的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过渡区103的第一区域Q1中的第二像素电极105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且过渡区103的第二区域Q2中的第二像素电极105不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
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还包括,提供另一基板,于此另一基板形成遮光层(图中未示出),将基板101与此另一基板对盒,遮光层覆盖于过渡区103。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邻近于显示区的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数据线,使得过渡区中靠近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具有与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相同的电性连接状态,避免邻近显示区边缘出现黑边或漏光现象的发生。而且,通过将过渡区中浮置的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共用电极线和/或地线,使得过渡区中大面积的透明导电层不再处于浮置状态,同样能够避免静电电荷的积累,减少开口区边缘黑边或漏光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显示质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显示区,设置于所述基板;
一过渡区,设置于所述基板,并具有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邻接;
多个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
多个第二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
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过渡区;以及
多条触控电极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而电性连接至少一固定电位,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包括公共电位,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一共用电极线,所述共用电极线沿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共用电极线接收所述公共电位;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固定电位包括地电位,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一地线,设置于所述过渡区,所述地线接收所述地电位;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包括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所述第三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所述第四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
所述共用电极线及/或所述地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平坦层之间,
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触控电极层上;
一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其中
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平坦层及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部分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或者所述第一开口暴露部分所述地线,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地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平坦层及所述绝缘层还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三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线或地线,所述第二开口暴露部分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于所述过渡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开口区,所述开口区与所述显示区邻接,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开口区并邻接所述开口区的边缘。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1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邻设置的一显示区以及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具有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
于所述基板上形成多条触控电极线及多条数据线;
于所述显示区中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于所述过渡区中形成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以及
于所述基板的所述显示区中形成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过渡区中形成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数据线,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控电极不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触控电极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形成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于所述过渡区。
1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2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02311107542.4A 2023-08-30 2023-08-30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111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7542.4A CN117111766A (zh) 2023-08-30 2023-08-30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7542.4A CN117111766A (zh) 2023-08-30 2023-08-30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1766A true CN117111766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7542.4A Pending CN117111766A (zh) 2023-08-30 2023-08-30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17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351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430536B2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0845902B2 (en) Touch sensor for display
EP3295284B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6908980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681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JP2018503847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作成方法と駆動方法、表示装置
CN111162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37527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38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000480A1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CN112670304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423822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0997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4091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31795B2 (en) Touch control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onductive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11099693B2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oper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CN11319014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4671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0767685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7111766A (zh)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70302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355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56063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