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1320A -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1320A
CN117111320A CN202211087873.1A CN202211087873A CN117111320A CN 117111320 A CN117111320 A CN 117111320A CN 202211087873 A CN202211087873 A CN 202211087873A CN 117111320 A CN117111320 A CN 117111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ase
linear polarizer
modulation modul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78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沛
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78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13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0301 priority patent/WO20240513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1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1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for controlling or changing the state of polarisation, e.g. transforming one polarisation state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其中光线调制模组包括:相位调制层,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第一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的一侧;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Description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3-Dimensional)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使人们可以看到立体的图形,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立体显示和裸眼式立体显示,其中,眼镜式立体显示又分为色差式立体显示、偏光式立体显示和主动快门式立体显示,其中偏光式立体显示的图像效果好、成本较低,应用于电影院、家庭影院等。偏光式立体显示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其中,偏光式立体显示中通过会采用光线调制模组改变光线的偏振态,最终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然而目前的光线调制模组是由多种膜层构成,结构复杂。一方面,由于每种材料都有一定厚度,因此多种材料复合层可能带来光的损耗,从而会影响透光率,对3D显示效果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多重材料的对位精度也可能影响光线偏振态,也不利于对3D显示效果,因此,目前的光线调制模组存在整体厚度偏厚,影响整体效果,结构复杂,也不利于制备工序的简化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以解决立体显示中光线调制模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包括:
相位调制层,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
第一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的一侧;
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位调制层包括:第一控制基板、第二控制基板和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具有液晶分子,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分子采用电控双折射型排列方式,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使所述液晶分子形成预设的方位角。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分子具有液晶光轴,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分别包括:
透明基板;
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配向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和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配向层具有摩擦方向,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的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线调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第一线偏光片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或45°。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
光线调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用于将光线转换为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所述光线调制模组为上述的光线调制模组;
偏光眼镜,所述左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一画面,所述右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二画面,以此呈现立体图像。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光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
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二相位延迟片和第三线偏光片,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片和第四线偏光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X,所述第三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三位相延迟量Y;
所述光线调制模组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关闭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一位相延迟量A,其中A、X以及Y满足:
550nm≤A+X≤650nm以及150nm≤A-Y≤350nm;
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B,其中B、X以及Y满足:
200nm≤B+X≤350nm以及0nm≤B-Y≤100nm。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以及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均为四分之一波片。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大于或等于120Hz,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大于或等于30Hz。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通过在光线调制模组中设置第一线偏光片,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线偏光片后形成线偏光,线偏光片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后形成圆偏振光,最后通过相位调制层对圆偏振光的相位调控作用,使得圆偏振光具有相位延迟量,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从而使得光线调制模组对光线的调制作用。相比于现有的光线调制模组,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制模组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光线调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制模组的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制模组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1中的光线调制模组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中第一镜片的膜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中第二镜片的膜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100,包括相位调制层10、第一线偏光片20以及第一相位延迟片30。
如图1所示,第一相位延迟片30设置于第一线偏光片20和相位调制层10之间,或者,如图2所示,第一相位延迟片30设置于相位调制层10背向第一线偏光片20的一面。其中,第一线偏光片20用于将入射光线转换为形成线偏光,第一相位延迟片30用于使得线偏光具有相位延迟从而形成圆偏振光。
相位调制层10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第一线偏光片20设置于相位调制层10的一侧。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相位调制层10具有开启和关闭的状态,相位调制层10的开启或关闭可以对应改变入射光线的状态,示例性地,当相位调制层10处于开启状态时,入射光线可以出射为左旋圆偏振光,当相位调制层10处于关闭状态时,入射光线可以出射为右旋圆偏振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位调制层10根据开启或关闭状态,交替地改变入射其中的帧图像光线的状态。示例性地,相位调制层10根据开启或关闭状态,交替地改变入射其中的帧图像光线的状态使相邻两帧图像的偏振光状态相互垂直。
结合图1或图2所示,通过在光线调制模组100中设置第一线偏光片20,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线偏光片20后形成线偏光,线偏光片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后形成圆偏振光,最后通过相位调制层10对圆偏振光的相位调控作用,使得入射的圆偏振光具有相位延迟量,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从而使得光线调制模组100对光线的调制作用。相比于现有的光线调制模组100,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100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100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相位调制层10包括:第一控制基板12、第二控制基板13和液晶层11。
液晶层11具有液晶分子111,液晶层11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12和第二控制基板13之间,液晶层11采用电控双折射型排列方式,第一控制基板12和第二控制基板13用于控制液晶分子111的取向,使液晶分子111形成预设的方位角。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身实施例的相位调制层10为相位型液晶光阀,相位调制层10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相位调制层10在通电时开启,断电时关闭,对应地,当相位调制层10处于开启状态时,液晶分子111的长轴沿着平行于相位调制层10的厚度方向排列,对应地,当相位调制层10处于关闭状态时,液晶分子111的长轴沿着垂直于相位调制层10的厚度方向排列。
其中相位型液晶光阀采用无手性剂的相列型液晶分子111,相列型液晶分子111各层分子取向一致,第一线偏光片20的透光轴方向与液晶光轴方向一致,利用双折射原理以实现纯相位调控。在本实施例中,液晶层11采用正性液晶分子111。液晶层11采用电控双折射型(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简称ECB)液晶层。
具体地,ECB型液晶层11在通电开启时,此时液晶分子111长轴与电场之间的夹角因电压大小不同而变化,故使液晶盒的双折射率发生变化。当线偏振光入射该液晶盒后。由于液晶分子111具有双折射效应,垂直于主平面和平行于主平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其中,本申请的液晶层11的液晶取向方向为45°或-135°,光偏振状态为0°的第一线偏振光入射后,在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上折射率不同,通过相同的传播距离后,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的电矢量会被附加不同的相位延迟量,在不同的双折射率下会形成不同相位延迟,从而相位调制层10因此具有相位调制能力。
具体地,液晶层11采用平行型排列方式。其中,平行型排列方式的液晶层11采用正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分子111长轴与基板平行沿面排列的平行取向液晶分子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液晶分子111具有液晶光轴,第一控制基板12和第二控制基板13分别包括透明基板121、透明电极层122以及配向层123。
透明电极层122设置于透明基板121朝向液晶层11的一侧。其中,透明电极层122用于连接外部控制单元,以实现对液晶分子111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液晶层11的控制。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部控制单元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简称FPC)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配向层123设置于透明电极层122和液晶层11之间,配向层123具有摩擦方向,配向层123的摩擦方向与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平行,第一相位延迟片30的慢轴方向与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线调制模组100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4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第二线偏光片40可以作为圆偏光片使用,从而有利于将光线调制为圆偏振光。由于圆偏光片具有第一相位延迟片30,因此可以将线振偏光通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调制为圆偏振光。因此,通过仅设置第一相位延迟片30或设置带有第二线偏光片40的圆偏光片均可以实现对线偏振光的调制,有利于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线调制模组100中膜材选择的多样性。
具体地,当第一相位延迟片30设置于第一线偏光片20和相位调制层10之间时,第二线偏光片40设置于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第一线偏光片20之间。
当第一相位延迟片30设置于相位调制层10背向第一线偏光片20的一面时,第二线偏光片40设置于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相位调制层1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示例性地,当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为135°时,当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也为135°,第一线偏光片20和第二线偏光片40均允许偏振状态为135°的线偏振光透过。
通过设置第一线偏光片20和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从而可以确保经过入射到第一线偏光片20后形成的线偏振光可以透过第二线偏光片40,有利于确保光线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相位延迟片30为四分之一波片,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一相位延迟片30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或45°。通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第一线偏光片20的参数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第一线偏光片20之后可以形成圆偏振光。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相位延迟片30也可以为二分之一波片、八分之一波片等,对应第一相位延迟片30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主要能够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和第一线偏光片20之后可以形成圆偏振光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考图5-图9,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10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光线调制模组100以及偏光眼镜300。
显示面板200具有出光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200,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200、液晶(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面板200、微发光二极管(Mini LED,简称MLED)显示面板200等,在此不对显示面板200的类型做具体限制。
光线调制模组100设置于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出射的光线入射到该光线调制模组100中。光线调制模组100用于将光线转换为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线调制模组100通过在光线调制模组100中设置第一线偏光片20,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线偏光片20后形成线偏光,线偏光片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30后形成圆偏振光,最后通过相位调制层10对圆偏振光的相位调控作用,使得圆偏振光具有相位延迟量,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从而使得光线调制模组100对光线的调制作用。相比于现有的光线调制模组100,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100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100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线调制模组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光线调制模组。由于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上述光线调制模组100,因此具有全部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的光线调制模组100,因此,也有利于立体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简化,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立体显示装置的光线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一个循环周期内,显示面板200的出射光进行显示的过程中,出射光经线偏光片和第一相位延迟片30后,显示出圆偏振光,在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开启(加电)和关闭(未加电)两种状态下,出射光分别转换为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两种状态。左旋圆偏光经过偏光眼镜300后形成第一画面,右旋圆偏光经过偏光眼镜300后形成第二画面,左旋圆偏光、右旋圆偏光经过偏光眼镜300后形成的第一画面进入左眼、第二画面进入右眼。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处于循环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通过偏光眼镜300的光线呈现为一边开一边关循环切换,从而人眼可以获得呈现立体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偏光眼镜300包括第一镜片310和第二镜片320。其中,第一镜片310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二相位延迟片312和第三线偏光片311,第二镜片320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和第四线偏光片321,第二相位延迟片312对光线的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X,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对光线的具有第三位相延迟量Y,光线调制模组100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关闭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一位相延迟量A,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开启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B。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位相延迟量A、第二位相延迟量X量以及第三位相延迟量Y等位相延迟量指光线的位相差值,当光线进入第一镜片310、第二镜片320以及光线调制模组100等中任一相位延迟片后,该束光线会被分解为O光和E光,O光和E光这两束干涉光的光程差值即位相延迟量。示例性地,在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关闭状态下,当光线进入光线调制模组100后,该束光线会被分解为O光和E光,从而产生第一位相延迟量A。
其中,A、X以及Y满足:
550nm≤A+X≤650nm,150nm≤A-Y≤350nm;
其中,B、X以及Y满足:
200nm≤B+X≤350nm,0nm≤B-Y≤100nm。
具体地,光线调制模组100中的第一相位延迟片30对光线具有第四位相延迟量C,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调制模组100中的相位调制层10对光线具有第五位相延迟量A1,其中,A=A1+C;对应地,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处于开启状态时,光线调制模组100中的相位调制层10对光线具有第六位相延迟量B1;其中,B=B1+C。
示例性地,以第二相位延迟片312、第三相位延迟片322以及相位调制层10均为四分之一波片为例,对于波长为550nm的光线来说,第二相位延迟片312对光线的第二位相延迟量X和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对光线的第三位相延迟量Y均为138nm,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关闭状态对光线的第一位相延迟量A为433mm,此时,对应于干涉色色谱,经过第一镜片310的光线的延迟为571nm,第一镜片310显示的画面为类似黑色的深蓝色,即人眼无法接收到显示面板200的画面,而经过第二镜片320的光线的位相延迟量为295nm,第二镜片320显示的画面为白色,即人眼可以接收到显示面板200的画面。
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处于开启状态时,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开启状态对光线的第二位相延迟量B为158mm,此时,经过第一镜片310的光线的延迟为296nm,对应于干涉色色谱,第一镜片310显示的画面为白色,即人眼可以接收到显示面板200的画面,经过第二镜片320的光线的位相延迟量为20nm,第二镜片320显示的画面为黑色,即人眼无法接收到显示面板200的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设置第一相位延迟片30、第二相位延迟片312以及第三相位延迟片322的位相延迟量,从而可以确保当第一镜片310或第二镜片320具有显示黑色画面的状态,避免第一镜片310或第二镜片320漏光,从而无法形成清晰的立体画面,确保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线偏光片311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一相位延迟片30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三线偏光片311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一相位延迟片30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地,偏光眼镜300的第一镜片310和第二镜片320的偏振方向分别与所述立体显示器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的出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具体地,当光线调制模组100关闭状态下,经过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出射光为左旋圆偏振光,再经过第一镜片310的第二相位延迟片312和第三线偏光片311后,圆偏振光变成了135°线偏振光,此时,通过第一镜片310的线偏振光与第三线偏光片311的透振方向平行同时通过第二镜片320的线偏振光与第四线偏光片32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即该线偏振光可以通过第一镜片310但是无法通过第二镜片320。对应地,当光阀开启状态下,经过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出射光为右旋圆偏振光,再经过第二镜片320的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和第四线偏光片321后,圆偏振光变成了45°线偏振光。此时,通过第二镜片320的线偏振光与第四线偏光片321的透振方向平行同时通过第一镜片310的线偏振光与第三线偏光片31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即该线偏振光可以通过第二镜片320但是无法通过第一镜片310。由于第一镜片310中的第三线偏光片311和第二镜片320中第四线偏光片321具有不同偏振方向,入射光线有且仅有通过第一镜片310或第二镜片320中的一个镜片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镜片310和第二镜片320可以实现一开一关两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三线偏光片311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第四线偏光片321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一线偏光片20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线偏光片311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四线偏光片321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经过第一镜片310的光相对于经过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光逆时针旋转45°,经过第二镜片320的光相对于经过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光顺时针旋转45°,也就是进入到第二相位延迟片312的线偏光与第二相位延迟片312的快轴夹角为45°,恰好符合入射光偏光矢量方向与快慢轴方向都呈45度角时出射光为圆偏光的情况,所以通过第二相位延迟片312和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出射的出射光为圆偏振光,具体地,入射到第二相位延迟片312之后的出光为左旋圆偏光,入射到第三相位延迟片322之后的出光为右旋圆偏光,形成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经过偏光眼镜300后形成的第一画面进入左眼、第二画面进入右眼,进而得到3D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三线偏光片311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线偏光片40的偏光透振方向与第四线偏光片321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线偏光片40位于光线调制模组100中,由光线调制模组100出射的左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偏振光,经过第一镜片310的第三线偏光片311或第二镜片320的第四线偏光片321后,圆偏振光改变为线偏振光,此时,该线偏振光仅与第一镜片310的第三线偏光片311平行或与第二镜片320的第四线偏光片321平行,从而可以保证该线偏振光可以仅通过第一镜片310或第二镜片320二者中的一个镜片,但是无法通过另一个镜片,以保证3D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相位延迟片30、第二相位延迟片312、第三相位延迟片322均为四分之一波片,这样经过偏光眼镜300的方向更容易被确定,也更容易确定第三线偏光片311和第四线偏光片321的偏振方向。对于四分之一波片来说,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出射光可以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具体的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情况一:入射光偏光矢量方向与快慢轴方向一致时出射光可以为线偏振光;情况二:入射光偏光矢量方向与快慢轴方向都呈45°角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情况三:入射光偏光矢量方向与快慢轴方向都呈其它角度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当入射光为圆偏振光时,出射光为线偏振光;当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时,长轴或短轴方向与波片的快慢轴方向一致,出射光为线偏振光;当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且入射光的长轴或短轴方向与波片的快慢轴方向不一致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的刷新频率大于或等于120Hz,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大于或等于30Hz。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0的刷新频率可以等于120Hz,对应地,光线调制模组100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可以等于30Hz。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采用高频显示的频率,使得光线调制模组100开启和关闭的频率为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频率的三倍,如此能够保证显示面板200显示一个周期画面的时间内光线调制模组100完成开启和关闭的调光过程,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是对应显示面板200中显示的同一显示周期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车载设备(导航仪、辅助倒车系统、行车记录仪、车载冰箱等)、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位调制层,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
第一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的一侧;
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制层包括:第一控制基板、第二控制基板和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具有液晶分子,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分子采用电控双折射型排列方式,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使所述液晶分子形成预设的方位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具有液晶光轴,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分别包括:
透明基板;
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配向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和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配向层具有摩擦方向,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的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第一线偏光片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或45°。
7.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
光线调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用于将光线转换为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所述光线调制模组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
偏光眼镜,所述左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一画面,所述右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二画面,以此呈现立体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二相位延迟片和第三线偏光片,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片和第四线偏光片;
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X,所述第三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三位相延迟量Y;
所述光线调制模组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关闭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一位相延迟量A,其中A、X以及Y满足:
550nm≤A+X≤650nm以及150nm≤A-Y≤350nm;
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B,其中B、X以及Y满足:
200nm≤B+X≤350nm以及0nm≤B-Y≤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以及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均为四分之一波片。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大于或等于120Hz,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大于或等于30Hz。
CN202211087873.1A 2022-09-07 2022-09-07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111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7873.1A CN11711132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PCT/CN2023/110301 WO2024051395A1 (zh) 2022-09-07 2023-07-31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7873.1A CN11711132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1320A true CN117111320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7873.1A Pending CN11711132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1320A (zh)
WO (1) WO202405139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0318B1 (ko) * 2011-11-11 2013-12-11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입체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3941470B (zh) * 2014-04-15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42681A (zh) * 2017-03-02 2017-06-1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反射和透射显示方法
CN109324438B (zh) * 2018-11-21 2021-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15391A (zh) * 2022-02-21 2022-04-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15291431A (zh) * 2022-08-23 2022-11-04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1395A1 (zh)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9335B2 (ja) 広視角を有する電気光学ゲストホスト液晶可変透過フィルタ
KR100993240B1 (ko) 가변 표시 장치
TWI515495B (zh) 高速液晶偏極化調變器
US7324181B2 (en) Non-absorbing polarization color filt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WO2015019858A1 (ja) ミラーディスプレイ、ハーフミラープレート及び電子機器
US20060291053A1 (en) Achromatic Polarization Switches
GB2390172A (en) Polarising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US20110157698A1 (en) Retardation plate for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olarizing element,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US9946088B2 (en) Stereoscop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ystems
WO2008067558A2 (en) High performance shutter glasses for multifunctional display
KR20120138236A (ko) 직시형 입체 디스플레이용 휨성 액정 편광 스위치
KR20050119182A (ko) 내부 편광자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420606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30010236A1 (en) Circular polarising plate and a reflective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H10239641A (ja) 偏光眼鏡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20160062166A1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heng et al. Wide-view vertical field switching blue-phase LCD
US8941801B2 (en) In-plane switched active retarder for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s
WO2011125400A1 (ja) アクティブシャッターメガネ及び立体映像認識システム
WO2013174123A1 (zh) 相位延迟器及其制备方法、偏振相位延迟器、显示装置
CN117111320A (zh)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GB2390171A (en) Optical device and display
CN115728983A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17485A (zh) 显示组件及后视镜显示屏
JP2012002898A (ja) 立体画像認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