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8719A -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8719A
CN117108719A CN202311152544.5A CN202311152544A CN117108719A CN 117108719 A CN117108719 A CN 117108719A CN 202311152544 A CN202311152544 A CN 202311152544A CN 117108719 A CN117108719 A CN 117108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ears
sub
connecting piece
bal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25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韶杰
盛楠
孙保群
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1525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8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8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F16H55/18Special device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809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means for equali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load on the planet-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863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018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 F16H57/0025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with gearing elements rigidly connected to a shaft, e.g. securing gears or pulleys by specially adapted splines, keys or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所述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包括连接件,为轴状或环状结构;子齿轮,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有子齿轮均同轴设置于连接件上,所有子齿轮均被装配为能够在设定角度内绕连接件转动;传动件,设置于连接件以及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且传动件活动设置于连接件上;当其中一个子齿轮被驱动相对于连接件转动时,该子齿轮能够通过连接件驱动相邻子齿轮相对于连接件转动,且所有相邻的两个子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发明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在传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子齿轮与配对的齿轮齿面间隙自动调整并更为均匀的分配载荷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人字齿轮同时具有斜齿轮高负载能力、噪音低、工作平稳的优点以及具有直齿轮无轴向力的优点,但由于常规人字齿轮为一个整体设置,整体的人字齿轮无法通过常规的插齿、滚齿等方法加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工精度不高的人字齿轮会产生啮合干涉,而加工精度高的人字齿轮成本较高且难以进行磨削等精细加工,难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镜像设置的双斜齿轮来代替人字齿轮在实际工程中应用,通过镜像设置的双斜齿轮组合形成组合式齿轮,虽然该组合式齿轮中的斜齿轮加工难度有所降低,但是若仅仅将两个斜齿轮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组合齿轮,由于加工误差的影响,两个斜齿轮的齿形将无法对齐,会出现其中一个斜齿轮与配对的齿轮进入了啮合状态,而另一个斜齿轮的轮面还没有与配对的齿轮接触的情况,当误差极小时,在应力作用下斜齿轮的齿部产生应变,从而使得两个斜齿轮都能接触上配对的齿轮的齿面,但载荷分布仍将难以做到较为均匀的分布,从而容易导致其中一个斜齿轮磨损严重甚至频繁损坏,降低该组合式齿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若是该组合式齿轮中的子齿轮为直齿轮而非斜齿轮,也会一定程度上存在与上述为人字齿轮的组合式齿轮相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部分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所述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在传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子齿轮与配对的齿轮齿面间隙自动调整并更为均匀的分配载荷,从而提高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包括连接件、子齿轮和传动件,所述连接件,为轴状或环状结构;所述子齿轮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有所述子齿轮均同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有所述子齿轮均被装配为能够在设定角度内绕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且所述传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当其中一个所述子齿轮被驱动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时,该子齿轮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相邻所述子齿轮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且所有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相邻所述子齿轮的结构互为镜像设置。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子齿轮轴向方向限位。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子齿轮为斜齿轮,且相邻所述子齿轮上的齿对齐布置并形成人字齿轮。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对应的所有所述传动件均关于所述连接件的回转轴线轴对称设置。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且该子齿轮为外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所述连接件为环状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侧,且该子齿轮为内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内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和行星架;所述齿圈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所述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之间,并与所述太阳齿轮外啮合以及与所述齿圈内啮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行星齿轮;
其中,所述太阳齿轮和/或行星齿轮和/或所述齿圈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且所述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外啮合齿轮,所述齿圈为内啮合齿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系统,包括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至少两个子齿轮安装于连接件上组成一个整体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将传动件设置于连接件和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并活动设置于连接件上,当其中一个子齿轮先进入啮合状态,该子齿轮受力后带动传动件运动,通过传动件的传动使另一个相邻的子齿轮绕连接件反向转动,能够消除后进入啮合状态的子齿轮与配对的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并均参与啮合传动,由于子齿轮相对于连接件仅能在设定角度内绕连接件转动,使得子齿轮被限位于连接件上,从而使得处于啮合传动过程中的子齿轮受到配对的齿轮传递来的切向力被传递给连接件,从而推动连接件旋转输出运动和扭矩;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通过相邻的子齿轮在传动件的作用下自动调节与配对的齿轮的啮合间隙,从而使得该相邻的两个子齿轮共同进入啮合状态且平均分配载荷,实现平稳传动,从而避免其中一个子齿轮受力过大而出现过多磨损,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为组合式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适合大批量生产;当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为人字齿轮时,该人字齿轮具有高负载能力、低噪音、工作平稳的优点以及具有直齿轮无轴向力的优点,同时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制造和组装要求低,解决了常规整体式人字齿轮制造难度大以及常规组合式人字齿轮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外啮合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啮合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啮合组合式中的连接件与传动件、限位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啮合第一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啮合第二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内啮合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内啮合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内啮合第一斜齿轮和内啮合第二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行星齿轮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行星齿轮机构的三维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传动件通过为转轴的限位结构活动安装于连接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为传动齿轮的传动件通过限位结构活动安装于连接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通过限位部限位以使子齿轮仅能在设定角度内绕连接件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连接件1、限位结构11、凸部111、第二键槽1111、挡圈槽12、限位部13、内花键14、子齿轮2、限位槽21、第一键槽22、传动件3、限位件4、太阳齿轮100、齿圈200、行星齿轮300、行星架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14。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包括连接件1、子齿轮2和传动件3,所述连接件1为轴状或环状结构;所述子齿轮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有所述子齿轮2均同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上,所有所述子齿轮2均被装配为能够在设定角度内绕所述连接件1转动;所述传动件3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2之间,且所述传动件3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上;
当其中一个所述子齿轮2被驱动相对于所述连接件1转动时,该子齿轮2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1驱动相邻所述子齿轮2相对于所述连接件1转动,且所有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齿轮2的转动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件1为轴状结构或环状结构,如套筒状结构;所述连接件1的端部可以设置与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连接部,如,驱动件为电机,所述连接件1端部通过联轴器或键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当两个子齿轮2设置在为环状结构的连接件1外部时,为环状结构的连接件1内侧可以设置内花键14而与其他具有外花键的转轴连接;所述子齿轮2可以为直齿轮或斜齿轮或内齿轮或外齿轮或螺旋伞齿轮等满足使用需求的齿轮;如图3、12、13所述,所述传动件3为拨键或杠杆或设置于两个子齿轮2之间并与两个子齿轮2侧边均啮合的传动齿轮或其他能够满足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传动的构件;当所述传动件3为拨键时,可以在连接件1表面设置供拨键摆动的键槽;也可以在拨键和连接件1的其中一者上设置凸起,另一者上设置与凸起适配的凹槽,以便于拨键在连接件1上能够摆动;同一个连接件1上可以安装多组子齿轮2,每组子齿轮2可以为两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并且每组子齿轮2的结构可以存在区别,只要能够满足本案组合式自均载齿轮正常使用即可,不必要求每个子齿轮2的结构完全相同或者相邻子齿轮2的结构完全镜像对称;所有子齿轮2均同轴设置于连接件1上,所有子齿轮2均能够在设定角度内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如设定角度为0.1°至15°中的任一角度或其他满足使用需求的设定角度;相邻两个子齿轮2相对于连接件1在设定角度内转动,一方面,可以通过传动件3进行限位,以避免相邻两个子齿轮2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超过设定角度;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可以通过在连接件1上设置限位部13对转动的子齿轮2进行限位,以防止子齿轮2绕连接件1相对转动超过设定角度;所有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齿轮2的转动方向相反,但若相邻的两个子齿轮2的转动方向相同,则该两个子齿轮2只能作为一个子齿轮2看待,需要另外增加一个能够与该子齿轮2转动方向相反的子齿轮2来组成组合式自均载齿轮;所有所述子齿轮2均同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上,当连接件1为环状结构时,所述子齿轮2既能够设置在连接件1的内壁上并与连接件1适配连接,所述子齿轮2也能够设置在连接件1的外壁上并与连接件1适配连接,所述子齿轮2还能够一部分设置在连接件1的内壁上,另一部分设置在连接件1的外壁上,当然,设置在连接件1内壁上和设置在连接件1外壁上的子齿轮2大小和结构并不相同;当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两个相邻子齿轮2外侧的连接件1上安装有其他部件时,可以通过该其他部件对两个子齿轮2的轴向方向进行限位,无需额外设置限位件4;也可以在连接件1上设置专门的限位件4,通过该专门的限位件4对所述子齿轮2轴向方向限位。
通过将至少两个子齿轮2安装于连接件1上组成一个整体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将传动件3设置于连接件1和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并活动设置于连接件1上,当其中一个子齿轮2先进入啮合状态,该子齿轮2受力后带动传动件3运动,通过传动件3的传动使另一个相邻的子齿轮2绕连接件1反向转动,能够消除后进入啮合状态的子齿轮2与配对的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并均参与啮合传动,如利用杠杆原理的传动件3,能够使相邻两个子齿轮2在传动过程中更为均匀的受力,由于子齿轮2相对于连接件1仅能在设定角度内绕连接件1转动,使得子齿轮2被限位于连接件1上,从而使得处于啮合传动过程中的子齿轮2受到配对的齿轮传递来的切向力被传递给连接件1,从而推动连接件1旋转输出运动和扭矩。
关于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应用,如制造人字齿轮难度较大,通过两个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的斜齿轮拼接成人字齿轮,从而使得该组合齿轮能够得到应用;如配对的齿轮为轴向具有台阶的齿轮,通过一大一小的子齿轮2组合为轴向具有台阶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与该配对的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得该组合齿轮能够得到应用;本案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传动件3的传力作用,使得相邻的子齿轮2的齿面均能够贴合配对的齿轮的齿面,接触性好,能够在其中一个子齿轮2进入啮合状态时,相邻的子齿轮2在传动件3的作用下自动调节与配对的齿轮的啮合间隙,从而使得该相邻的两个子齿轮2共同进入啮合状态且平均分配载荷,实现平稳传动,从而避免其中一个子齿轮2受力过大而出现过多磨损,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实现平稳传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传动噪音问题,并且由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为组合式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适合大批量生产;当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为人字齿轮时,该人字齿轮具有高负载能力、低噪音、工作平稳的优点以及具有直齿轮无轴向力的优点,同时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制造和组装要求低,解决了常规整体式人字齿轮制造难度大以及常规组合式人字齿轮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如图2和7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相邻所述子齿轮2的结构互为镜像设置,一方面以便于传动件3的安装,另一方面,以便于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通过传动件3实现载荷的均分,以使相邻的两个子齿轮2均匀受力;当两个子齿轮2为螺旋角相等方向相反的斜齿轮时,该两个子齿轮2可以组合为人字齿轮。
如图2和7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1上设置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用于对所述子齿轮2轴向方向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件4为用于对子齿轮2的轴向限位并承受轴向力的零件;所述限位件4可以为整体式或组合式的轴向挡圈,所述轴向挡圈为环缺结构;或者所述限位件4为限位螺钉或限位销或其他能够满足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的子齿轮2限位需求的结构;通过限位件4的限位,一方面能够使得该组合齿轮能够结构紧凑,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两个子齿轮2之间相远离而脱离连接件1或两个子齿轮2之间出现松动影响正常传动的问题发生。
如图2和7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子齿轮2为斜齿轮,且相邻所述子齿轮2上的齿对齐布置并形成人字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案通过将子齿轮2设置为斜齿轮,两个子齿轮2螺旋角相同且方向相反,两个子齿轮2上的齿对齐布置并形成人字齿轮,将一体式的人字齿轮简化为两个斜齿轮,由于斜齿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从而使得该组合式的人字齿轮便于加工,并能降低加工成本,同时,通过传动件3的设置,能够使得该组合式的人字齿轮能够自动调节自身的齿面与啮合的齿轮的齿面贴合,能够降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的斜齿轮的加工精度,进而节约成本;并且在传动件3的作用下,多个子齿轮2能够平均分配载荷,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规避了通过普通双斜齿轮组合成人字齿轮时存在的双斜齿轮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工艺难度高、两个普通双斜齿轮啮合时受力不均匀、传动不平稳的缺点。
如图1-6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2之间的所述传动件3至少设置有两个;
且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2之间对应的所有所述传动件3均关于所述连接件1的回转轴线轴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设置多个传动件3,以便于相邻两个子齿轮2和连接件1之间能够更好的传力,通过使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对应的所有传动件3均关于连接件1的回转轴线轴对称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相邻两个子齿轮2和/或连接件1之间传力的均匀性,有利于整个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的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相啮合的齿轮使用寿命的延长。
如图3、6、7-9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1与所述传动件3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11;
所述传动件3通过所述限位结构11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结构11为凸起结构或内凹结构,所述限位结构11用于对连接件1中部进行限位,以便于连接件1能够绕所述限位结构11转动,使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的传动件3起到杠杆作用,进而实现其中一个子齿轮2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时,通过传动件3的杠杆作用,使相邻的另一个子齿轮2相对于连接件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并与对应啮合配对的齿轮的齿面贴合,从而实现传动过程中的自动间隙调整。
如图1-6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2套设于所述连接件1外,且该子齿轮2为外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的所述传动件3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连接件1外设置子齿轮2,以使所述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形成为外啮合齿轮;当该连接件1为环状结构时,该连接件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子齿轮2;所述子齿轮2可以为直齿轮或斜齿轮,两个为斜齿轮的子齿轮2可以组合为人字齿轮,形成外啮合人字齿轮。
如图7-9所示,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所述连接件1为环状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2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的内侧,且该子齿轮2为内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2之间的所述传动件3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为内啮合齿轮的子齿轮2安装于环状结构的连接件1内壁上,并形成内啮合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且该连接件1的外侧也可以设置子齿轮2;所述子齿轮2可以为直齿轮或斜齿轮,两个为斜齿轮的子齿轮2可以组合为人字齿轮,形成内啮合人字齿轮。
作为本案其中一个实施例,其中一个子齿轮2为第一斜齿轮,另一个相邻的子齿轮2为第二斜齿轮,所述连接件1为齿轮支撑毂,所述传动件3为拨键,所述限位件4为轴向限位挡圈;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为外啮合第一斜齿轮或内啮合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为外啮合第二斜齿轮或内啮合第二斜齿轮;所述齿轮支撑毂为外齿轮支撑毂或内啮合支撑毂;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相靠近的端面均设置有环形状的限位槽21,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上的限位槽21相远离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键槽22,所述第一键槽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键槽22均匀布置;所述齿轮支撑毂上设置有凸部111,所述凸部111与对应限位槽21适配,所述凸部111上设置有第二键槽1111,所述第二键槽11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键槽1111均匀布置并与第一键槽22的数量对应;所述齿轮支撑毂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圈槽12,所述挡圈槽12用于轴向限位挡圈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状态下,以齿轮支承毂为基准,第一斜齿轮装配在外齿轮支承毂一侧,第一斜齿轮端面上的第一键槽22与齿轮支承毂上的第二键槽1111对齐,第二斜齿轮装配在外齿轮支承毂的另一侧,第二斜齿轮端面上设置的第一键槽22与齿轮支承毂上设置的第二键槽1111对齐,第二斜齿轮的齿形与第一斜齿轮镜像对齐,拨键装配在外齿轮支承毂的第二键槽1111内,拨键的两端分别装配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端面上设置的第一键槽22内;轴向限位挡圈分别安装在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的外侧,用于限制成对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的轴向自由度以及承受轴向力;当所述第一斜齿轮先进入啮合状态,第一斜齿轮受力后带动拨键运动,拨键围绕在齿轮支承毂上的第二键槽1111内的中心旋转,从而拨动第二斜齿轮相对于第一斜齿轮反向转动,消除所述第二斜齿轮与配对齿轮的齿侧间隙,参与啮合传动,并且在拨键的作用下,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的受力相同,所受到的切向力通过拨键传递给外齿轮支承毂,推动齿轮支承毂旋转输出运动和扭矩;反之,当所述第二斜齿轮先进入啮合状态,第二斜齿轮受力后带动拨键运动,拨键围绕在齿轮支承毂的第二键槽1111内的中心旋转,从而拨动第一斜齿轮相对于第二斜齿轮反向转动,消除所述第一斜齿轮与配对齿轮的齿侧间隙,参与啮合传动,并且在拨键的作用下,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的受力相同,所受到的切向力通过拨键传递给外齿轮支承毂,推动齿轮支承毂旋转输出运动和扭矩。
如图10-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00、齿圈200、行星齿轮300和行星架400;
所述齿圈200,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100的外;所述行星齿轮300,位于所述太阳齿轮100和所述齿圈200之间,并与所述太阳齿轮100外啮合以及与所述齿圈200内啮合;所述行星架400,与所述行星齿轮300转动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行星齿轮300;其中,所述太阳齿轮100和/或行星齿轮300和/或所述齿圈200为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且所述太阳齿轮100和行星齿轮300均为外啮合齿轮,所述齿圈200为内啮合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太阳齿轮100设置于所述齿圈200的中部,并与所述齿圈200同轴设置;所述行星齿轮300设置于齿圈200和太阳齿轮100之间,并与太阳齿轮100外啮合以及与所述齿圈200内啮合,所述行星齿轮300与太阳齿轮100的回转中心线均平行;所述行星架400用于固定和支撑行星齿轮300两侧的转轴,行星齿轮300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者更多个,通过使太阳齿轮100或所述行星齿轮300或所述齿圈200为所述组合式自均载齿轮结构,能够使得该行星齿轮300机构具有组合式自均载齿轮所具有的效果。
如图10-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系统,包括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系统使用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使得所述传动系统亦具有组合式自均载齿轮所具有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为轴状或环状结构;
子齿轮,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有所述子齿轮均同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有所述子齿轮均被装配为能够在设定角度内绕所述连接件转动;
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且所述传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当其中一个所述子齿轮被驱动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时,该子齿轮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相邻所述子齿轮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且所有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齿轮的结构互为镜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子齿轮轴向方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齿轮为斜齿轮,且相邻所述子齿轮上的齿对齐布置并形成人字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
且相邻两个所述子齿轮之间对应的所有所述传动件均关于所述连接件的回转轴线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且该子齿轮为外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中,所述连接件为环状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子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侧,且该子齿轮为内啮合齿轮,该相邻两个子齿轮之间的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内侧。
9.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齿轮;
齿圈,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
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之间,并与所述太阳齿轮外啮合以及与所述齿圈内啮合;
行星架,与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行星齿轮;
其中,所述太阳齿轮或行星齿轮或所述齿圈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且所述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外啮合齿轮,所述齿圈为内啮合齿轮。
10.一种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自均载齿轮。
CN202311152544.5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Pending CN117108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2544.5A CN117108719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2544.5A CN117108719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8719A true CN117108719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2544.5A Pending CN117108719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87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87935B2 (ja) 遊星歯車装置
US3453907A (en) Planetary gearing
JP6194436B1 (ja) 遊星歯車機構を組み合わせた回転伝達装置
KR100238374B1 (ko) 내접맞물림 유성기어구조의 내부롤러 및 외부롤러 그리고 그 제조방법
US5062824A (en) Multifunction gearing mechanism
WO2020034373A1 (zh) 一种端面齿摆线针轮副和章动减速装置
US5078665A (en) Epicyclic reduction gears
CN117108719A (zh) 一种组合式自均载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系统
CN112555357A (zh) 一种k-h-v型可调隙少齿差精密传动装置
CN111520439A (zh) 一种分流式高速试验器
KR20210018816A (ko) 고정 비율 접지 또는 마찰 드라이브
WO2020000303A1 (en) Planetary gearbox and associated robot joint and robot
KR102456349B1 (ko) 유성기어를 이용한 전동식 조향장치
CN212928677U (zh) 传动机构
JPH0571593A (ja) 遊星歯車式の減速機
CN116075654A (zh) 周摆线齿轮减速器
KR100641651B1 (ko) 유성기어 감속기용 셀프 센터링 타입의 조립구조
CN210128044U (zh) 一种机器人行星减速器
CN112096795A (zh) 一种背隙自适应调节行星传动机构及减速机
US3552225A (en) Internal worm and speed reducer using an internal worm
KR20090022523A (ko) 헤리컬 유성감속기
CN212985943U (zh) 传动机构
CN107559386B (zh) 双减速器相互消隙无回差传动装置
KR200429619Y1 (ko) 헤리컬 유성감속기
CN113483061B (zh) 基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小型正弦齿轮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