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1354A -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1354A
CN117101354A CN202311076062.6A CN202311076062A CN117101354A CN 117101354 A CN117101354 A CN 117101354A CN 202311076062 A CN202311076062 A CN 202311076062A CN 117101354 A CN117101354 A CN 117101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liquid
gas
cavit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60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1354B (zh
Inventor
段季
周六顺
高明
张德明
张可映
梁新元
罗乔翰
丁露
王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yang L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yang L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yang L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yang L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760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1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1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1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1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1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87Removing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1)将来自储液罐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2)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处理气体II。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能高效吸收氯丁烷储液罐在进料时释放的氯丁烷尾气,又能实现储液罐退料和防倒吸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氯丁烷具有挥发性,一般储存在储液罐中。在储液罐进料时,由于液体具有挥发性,可能从储液罐排出至外界而造成空气污染。
现有技术中,采用装有溶解氯丁烷尾气的吸收液的吸收罐,来处理从储液罐排出的氯丁烷尾气。储液罐上需设施有第一出气口,吸收罐在顶板设有一个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穿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端与储液罐连通,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吸收液液面以下。在储液罐进料时,需要将储液罐的第一出气口关闭,而将吸收罐的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打开,使得尾气经尾气进气管进入尾气吸收罐进行吸收。在储液罐退料时,需先把储液罐的出气口打开,以防止吸收罐内的吸收液倒吸入储液罐,而造成储液罐内的液体污染。因此,在储液罐进料和出料时需要切换储液罐的第一出气口阀门的开关状态,导致操作较为繁琐。
此外,当储液罐中的氯丁烷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后会生成腐蚀性的氯化氢,从而腐蚀阀门,缩短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并且,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更换阀门则容易出现氯丁烷气体泄露的问题,从而造成空气污染。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法,既能高效吸收氯丁烷储液罐在进料时释放的氯丁烷尾气,又能在储液罐进料和退料时不需要在储液罐上设置出气口阀门,就能实现储液罐退料和防倒吸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处理含有氯丁烷的尾气时需要切换储液罐出气口的开关状态,导致操作较为繁琐以及储液罐上出气口阀门易被腐蚀导致尾气泄露污染空气,以及储液罐退料时引起的吸收液倒吸,吸收率和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该方法在包括上腔体5和下腔体6的吸收罐1中进行,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通过连接管3保持连通,该方法包括:
(1)将来自储液罐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
(2)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氯丁烷含量为0.1-0.5vol%的处理气体II,再将所述处理气体II从所述下腔体6的侧壁穿设的第二气管10排出外界;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所述处理气体I与另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
(3)对所述储液罐进行退料操作,使得空气从外界通过所述上腔体5的顶壁穿设的第一气管4进入所述上腔体5中,并自所述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储液罐中;
所述待处理气体中氯丁烷的含量为50-70vol%;
所述吸收液I占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30-50vol%,所述吸收液II占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50-60vol%;
所述第一气管4的上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所述第一气管4的下端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
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1.5-2:1-1.2:1-1.2;
在进行步骤(1)的操作之前,所述吸收罐1内的表压为-100Pa至100Pa,且
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的下端低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内的所述吸收液II的体积不大于所述第一气管4的容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能高效吸收氯丁烷储液罐在进料时释放的氯丁烷尾气,又能在储液罐进料和退料时不需要在储液罐上设置出气口阀门,就能实现储液罐退料和防倒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中仅标出了关键设备,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如泵,加热器,分离器等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吸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吸收罐 8 第二出液口
2 横隔板 9 第三出液口
3 连接管 10 第二气管
4 第一气管 11 进液管
5 上腔体 12 尾气口
6 下腔体 13 漏斗结构
7 第一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该方法在包括上腔体5和下腔体6的吸收罐1中进行,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通过连接管3保持连通,该方法包括:
(1)将来自储液罐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
(2)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氯丁烷含量为0.1-0.5vol%的处理气体II,再将所述处理气体II从所述下腔体6的侧壁穿设的第二气管10排出外界;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所述处理气体I与另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
(3)对所述储液罐进行退料操作,使得空气从外界通过所述上腔体5的顶壁穿设的第一气管4进入所述上腔体5中,并自所述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储液罐中;
所述待处理气体中氯丁烷的含量为50-70vol%;
所述吸收液I占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30-50vol%,所述吸收液II占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50-60vol%;
所述第一气管4的上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所述第一气管4的下端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
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1.5-2:1-1.2:1-1.2;
在进行步骤(1)的操作之前,所述吸收罐1内的表压为-100Pa至100Pa,且
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的下端低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内的所述吸收液II的体积不大于所述第一气管4的容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管径为管的内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所述压力差的实现没有具体限定,可以示例性地通过加压设备实现,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中的气体物流的转移即可。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3的上部为漏斗结构13,且所述漏斗结构13的开口朝上。发明人发现,该优选情况下,所述吸收罐1的防倒吸效果更好。
更优选地,所述漏斗结构13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3下端位于吸收液II液面以下的管壁上穿设有布气孔。
更优选地,所述布气孔的直径为2-5mm。发明人发现,该优选情况下,所述吸收罐1对氯丁烷的吸收速率更高。
优选地,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的容积比为1:1-2。
更优选地,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通过横隔板2隔开。
优选情况下,所述吸收液I和吸收液II为丁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吸收液I和所述吸收液I均为吸收液。
优选地,所述吸收处理I和所述吸收处理II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15-25℃。
优选地,在所述吸收罐1的顶部设置进液管11,使得所述吸收液I能够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和所述下腔体6中,且所述进液管11的上端设置有阀门I,且在所述吸收处理I和所述吸收处理II的过程中所述阀门I保持关闭状态。
优选情况下,所述上腔体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液口8,使得所述上腔体5内进行所述吸收处理I后的吸收液I能够排出,且所述第二出液口8的最低点与所述上腔体5底壁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优选地,所述下腔体6侧壁开设有第三出液口9,使得所述下腔体6内进行所述吸收处理II后的吸收液II能够排出,且所述第三出液口9靠近所述下腔体6的底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液口8和所述第三出液口9均设有阀门。
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二气管10位于所述所述下腔体6内的一端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所述第二气管1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腔体6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液口7,使得所述下腔体6内多余的吸收液II排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气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处理气体II中的氯丁烷含量,当所述所述处理气体II中氯丁烷含量为40-50vol%时,对所述吸收罐1内的吸收液进行更换。发明人发现,该优选情况下,所述吸收液的利用率更高。
以下结合图1提供一种优选的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包括:
(1)打开进液管11上端的阀门I,将吸收液经进液管11引入至上腔体5中以及下腔体6中,待所述吸收液I占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30-50vol%,所述吸收液II占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50-60vol%时,关闭所述阀门I;
再将来自储液罐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
(2)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漏斗结构13以及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氯丁烷含量为0.1-0.5vol%的处理气体II,再将所述处理气体II从所述下腔体6的侧壁穿设的第二气管10排出外界;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所述处理气体I与另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
(3)对所述储液罐进行退料操作,使得空气从外界通过所述上腔体5的顶壁穿设的第一气管4进入所述上腔体5中,并自所述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储液罐中。
如前所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实例采用图1所示的吸收罐进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的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在25℃下,打开进液管11上端的阀门I,在吸收罐1内的表压为0Pa时,将吸收液(丁醇)经进液管11引入至上腔体5中以及下腔体6中,待所述吸收液I达到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44vol%,所述吸收液II达到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60vol%时,关闭阀门I;多余的吸收液II经第一出液口7排出;
且所述第一气管4的上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所述第一气管4的下端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
所述连接管3的上部为漏斗结构13,且所述漏斗结构13的开口朝上。所述漏斗结构13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的下端低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且所述连接管3内的所述吸收液II的体积为所述第一气管4的容积的2/3;
再将来自储液罐的氯丁烷的含量为70vol%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
(2)在25℃下,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漏斗结构13以及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氯丁烷含量为0.3vol%的处理气体II,再将所述处理气体II从所述下腔体6的侧壁穿设的第二气管10排出外界;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所述处理气体I与另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
在所述第二气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处理气体II中的氯丁烷含量,当所述所述处理气体II中氯丁烷含量为50vol%时,对所述吸收罐1内的吸收液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8和所述第三出液口9排出并通过进液管11进行更换吸收液;
(3)对所述储液罐进行退料操作,使得空气从外界通过所述上腔体5的顶壁穿设的第一气管4进入所述上腔体5中,并自所述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储液罐中;
其中,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1.5:1.2:1.2;
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的容积比为1:1.67;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氯丁烷尾气吸收率:
氯丁烷尾气吸收率(%)=(待处理气体中的氯丁烷含量-处理气体II中的氯丁烷含量)/待处理气体中的氯丁烷含量*100%;
得到本实施例中氯丁烷尾气吸收率为99.6%,且吸收效率为100L/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管3的上部不是漏斗结构13,且所述连接管3的上部与其下部的管径相同,最终本实施例中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为99.3%,且吸收效率为80L/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的容积比为1:0.8,最终本实施例中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为99.3%,且吸收效率为75L/h。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1:0.8:0.8,最终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只有80%,且吸收效率为50L/h。
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2.5:2:1.8,最终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为90%,且吸收效率为65L/h。
对比例3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在进行吸收处理I之前,所述连接管3内的所述吸收液II的体积与所述第一气管4的容积的比值为2.2:1,最终导致混合气体从第一气管4泄露至外界,最终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仅为20%。
对比例4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吸收液I占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70vol%,所述吸收液II占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35vol%,最终氯丁烷尾气的吸收率为60%,但是会导致在储液罐进行退料时吸收液被倒吸如储液罐内。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无需在储液罐上设置出气口和阀门,即可解决储液罐退料时引起的吸收液倒吸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储液罐的阀门使用寿命仅仅为5个月左右,而本发明的装置的使用寿命可以长到10年以上,并且具有较高的氯丁烷吸收率和吸收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包括上腔体(5)和下腔体(6)的吸收罐(1)中进行,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通过连接管(3)保持连通,该方法包括:
(1)将来自储液罐的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吸收罐(1)顶部的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中,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与所述上腔体(5)中含有的吸收液I进行吸收处理I,得到处理气体I;
(2)通过压力差使得所述上腔体(5)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连接管(3)进入所述下腔体(6)中与其中含有的吸收液II进行吸收处理II,得到氯丁烷含量为0.1-0.5vol%的处理气体II,再将所述处理气体II从所述下腔体(6)的侧壁穿设的第二气管(10)排出外界;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所述处理气体I与另一部分所述待处理气体;
(3)对所述储液罐进行退料操作,使得空气从外界通过所述上腔体(5)的顶壁穿设的第一气管(4)进入所述上腔体(5)中,并自所述尾气口(12)引入至所述储液罐中;
所述待处理气体中氯丁烷的含量为50-70vol%;
所述吸收液I占所述上腔体(5)容积的30-50vol%,所述吸收液II占所述下腔体(6)容积的50-60vol%;
所述第一气管(4)的上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所述第一气管(4)的下端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
所述尾气口(12)、所述连接管(3)、所述第一气管(4)与所述第二气管(10)的管径比为1:1.5-2:1-1.2:1-1.2;
在进行步骤(1)的操作之前,所述吸收罐(1)内的表压为-100Pa至100Pa,且
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收液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的下端低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所述连接管(3)内的所述吸收液II的体积不大于所述第一气管(4)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管(3)的上部为漏斗结构(13),所述漏斗结构(13)的开口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腔体(5)与所述下腔体(6)的容积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液I和吸收液II为丁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处理I和所述吸收处理II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吸收罐(1)的顶部设置进液管(11),使得所述吸收液I能够引入至所述上腔体(5)和所述下腔体(6)中,且所述进液管(11)的上端设置有阀门I,且在所述吸收处理I和所述吸收处理II的过程中所述阀门I保持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腔体(5)侧壁开设有第二出液口(8),使得所述上腔体(5)内进行所述吸收处理I后的吸收液I能够排出,且所述第二出液口(8)的最低点与所述上腔体(5)底壁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腔体(6)侧壁开设有第三出液口(9),使得所述下腔体(6)内进行所述吸收处理II后的吸收液II能够排出,且所述第三出液口(9)靠近所述下腔体(6)的底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管(10)位于所述所述下腔体(6)内的一端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吸收液II的液面,所述第二气管(1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吸收罐(1)外部。
10.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CN202311076062.6A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7101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6062.6A CN117101354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6062.6A CN117101354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1354A true CN117101354A (zh) 2023-11-24
CN117101354B CN117101354B (zh) 2024-02-20

Family

ID=8880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6062.6A Active CN117101354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1354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113531U1 (de) * 2001-08-16 2001-10-11 Baumgaertner Hans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lüften eines Behälters
JP2002102649A (ja) * 2000-09-28 2002-04-09 Kashiyama Kogyo Kk ガス処理方法及びガス処理装置
CN2629794Y (zh) * 2003-07-11 2004-08-04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氮肥厂 高效多功能液体初始分布器或除沫器
JP2009028596A (ja) * 2007-07-25 2009-02-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タンクのベントガスの処理方法
US20110277670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Kyle Self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2
CN103569542A (zh) * 2013-11-07 2014-02-12 重庆紫光新科化工开发有限公司 储罐呼吸系统
CN106185095A (zh) * 2016-08-25 2016-12-07 聂麒曌 车载槽罐车槽罐呼吸阀尾气中和吸收系统
CN107875813A (zh) * 2017-12-08 2018-04-06 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气体吸收装置
WO2019227328A1 (zh) * 2018-05-30 2019-12-05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民用醇基燃料供应系统
CN210504081U (zh) * 2019-05-05 2020-05-12 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污染式酸液置换储存装置
CN210654616U (zh) * 2019-08-29 2020-06-02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废气排放的液体储存装置
CN211189165U (zh) * 2019-11-28 2020-08-07 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缓冲吸收装置
CN212166987U (zh) * 2020-04-27 2020-12-18 沈阳百傲化学有限公司 挥发性溶液产生的挥发气体吸收装置
CN212654880U (zh) * 2020-04-07 2021-03-05 新疆蓝德精细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常压储罐双向液封装置
CN214389535U (zh) * 2021-03-23 2021-10-15 四川尚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CN215996149U (zh) * 2021-09-28 2022-03-11 山东威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醋酸氢溴酸尾气吸收装置
CN216653477U (zh) * 2021-11-29 2022-06-03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退料甲醇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7746445U (zh) * 2022-08-02 2022-11-08 湖北珈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嗪酮制备用尾气吸收装置
CN218188835U (zh) * 2022-09-06 2023-01-03 山东瀚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尾气回收及液封一体化装置
CN219879508U (zh) * 2023-05-06 2023-10-24 岳阳隆兴实业有限公司 尾气吸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2649A (ja) * 2000-09-28 2002-04-09 Kashiyama Kogyo Kk ガス処理方法及びガス処理装置
DE20113531U1 (de) * 2001-08-16 2001-10-11 Baumgaertner Hans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lüften eines Behälters
CN2629794Y (zh) * 2003-07-11 2004-08-04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氮肥厂 高效多功能液体初始分布器或除沫器
JP2009028596A (ja) * 2007-07-25 2009-02-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タンクのベントガスの処理方法
US20110277670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Kyle Self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2
CN103569542A (zh) * 2013-11-07 2014-02-12 重庆紫光新科化工开发有限公司 储罐呼吸系统
CN106185095A (zh) * 2016-08-25 2016-12-07 聂麒曌 车载槽罐车槽罐呼吸阀尾气中和吸收系统
CN107875813A (zh) * 2017-12-08 2018-04-06 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气体吸收装置
WO2019227328A1 (zh) * 2018-05-30 2019-12-05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民用醇基燃料供应系统
CN210504081U (zh) * 2019-05-05 2020-05-12 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污染式酸液置换储存装置
CN210654616U (zh) * 2019-08-29 2020-06-02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废气排放的液体储存装置
CN211189165U (zh) * 2019-11-28 2020-08-07 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缓冲吸收装置
CN212654880U (zh) * 2020-04-07 2021-03-05 新疆蓝德精细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常压储罐双向液封装置
CN212166987U (zh) * 2020-04-27 2020-12-18 沈阳百傲化学有限公司 挥发性溶液产生的挥发气体吸收装置
CN214389535U (zh) * 2021-03-23 2021-10-15 四川尚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CN215996149U (zh) * 2021-09-28 2022-03-11 山东威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醋酸氢溴酸尾气吸收装置
CN216653477U (zh) * 2021-11-29 2022-06-03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退料甲醇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7746445U (zh) * 2022-08-02 2022-11-08 湖北珈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嗪酮制备用尾气吸收装置
CN218188835U (zh) * 2022-09-06 2023-01-03 山东瀚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尾气回收及液封一体化装置
CN219879508U (zh) * 2023-05-06 2023-10-24 岳阳隆兴实业有限公司 尾气吸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1354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453A (zh) 真空防虹吸倒流防止阀
CN117101354B (zh) 一种处理储液罐氯丁烷尾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02131B (zh) 盐酸储罐的呼吸阀及具有该呼吸阀的盐酸储罐
CN211159238U (zh) 一种带检测的co2去除装置
CN210751412U (zh) 除沫装置
CN208161354U (zh) 一种防止氯化氢气体泄漏的盐酸储存系统
CN204074677U (zh) 一种废气吸收通风柜
CN105194949A (zh) 一种用于减压扩散炉的尾气真空除酸过滤器
CN210479706U (zh) 一种丙烯腈储罐的水封装置
CN212894002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9049368U (zh) 反应器抽氧系统
CN211677044U (zh) 氯化氢转运泄漏吸除装置
CN213221572U (zh) 一种尾气液封装置
CN212492270U (zh) 一种盐酸储存系统的尾气吸收回用装置
CN220779631U (zh) 一种甲醇装车废气回收装置
CN213193090U (zh) 一种甲醛储罐挥发气回收装置
CN212819101U (zh) 一种干法玻璃加工用废气回收装置
CN218688104U (zh) 一种生产废气排放处理装置
CN113896270B (zh) 一体智能化复合式解析除氧装置
CN212904435U (zh) 一种盐雾试验废气回收装置
CN215674164U (zh) 一种化学品输送管路
CN212501161U (zh) 用于树脂罐装的排气设备
CN213286287U (zh) 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18901354U (zh) 用于氯仿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6077579U (zh) 闭式循环真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