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9233A -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9233A
CN117099233A CN202280026406.XA CN202280026406A CN117099233A CN 117099233 A CN117099233 A CN 117099233A CN 202280026406 A CN202280026406 A CN 202280026406A CN 117099233 A CN117099233 A CN 117099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separator
battery assembly
anode
sealing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64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度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9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9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5Ta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件,在该电池组件中,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被层压并卷绕,其中,包括在电池组件中的负极包含: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在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中层压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负极未涂覆部分中没有层压负极活性材料。负极未涂覆部分围绕电池组件的最外部卷绕。

Description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 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1月1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54714号的优先权和利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件制造方法、电池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卷绕负极、分隔件和正极的过程期间防止落差并且防止分隔件折叠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电池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根据电池壳体的形状,二次电池被分类为其中电池组件嵌入圆柱形金属罐或角形金属罐中的圆柱形电池或角形电池、以及其中电池组件嵌入以层压铝片形式提供的袋型壳体中的袋型电池。
另外,嵌入电池壳体中的电池组件是被配置成可充电和可放电的并且具有包括正极、分隔件和负极的堆叠结构的发电元件。电池组件被分类为折叠型电池组件(果冻卷型电池组件)和堆叠型电池组件,该折叠型电池组件(果冻卷型电池组件)通过在分隔件插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状态下卷绕涂覆有活性材料的细长片型正极和细长片型负极而制成,并且该堆叠型电池组件通过在分隔件插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状态下依次堆叠各自具有预定尺寸的多个正极和负极而制成。在电池组件中,果冻卷型电池组件的优点在于果冻卷型电池组件易于制造并且具有高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
在相关技术中的果冻卷型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在卷绕包括正极、分隔件和负极的堆叠结构时,围绕该堆叠结构的最外围卷绕分隔件。在相关技术中的果冻卷型电池组件的情况下,位于最外围上的分隔件可以具有比正极、负极以及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更长的长度。为此,存在如下问题:正极、负极以及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被施加以卷绕位于最外围上的分隔件的离心力折叠。
因此,需要电池组件制造方法、电池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其能够基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因此解决具有短长度的部件被施加以卷绕包括正极、分隔件和负极的堆叠结构的离心力以及包括在电池组件中的部件之间的长度差而折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以上所提及的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电池组件制造方法、电池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其能够防止在卷绕包括负极、分隔件和正极的堆叠时具有短长度的分隔件或正极的远端被折叠。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在该电池组件中,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被堆叠并卷绕,其中,负极包括: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在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中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负极未涂覆部分中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其中,负极未涂覆部分围绕电池组件的最外围卷绕。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带,该第一密封带附接至负极、分隔件和正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卷绕结束部分,其中,第一密封带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固定负极、分隔件和正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卷绕结束部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带,该第二密封带附接至负极未涂覆部分的至少一个表面,其中,第二密封带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固定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卷绕结束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组件;在其一侧开口并且被配置成将该电池组件安装在其中的罐;以及耦接至该罐的上部的盖组件。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制造方法,该电池组件制造方法包括:依次供应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并且围绕心轴卷绕该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其中,负极包括: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在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中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负极未涂覆部分中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其中,负极未涂覆部分位于最外围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电池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可以防止在卷绕负极、分隔件和正极堆叠时具有短长度的分隔件或正极的远端被折叠,从而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内部短路和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的俯视图,并且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的堆叠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密封带接合至电池组件的状态的分解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二次电池
10:电池组件
1:负极
1a:负极活性材料部分
1b:负极未涂覆部分
2:正极
2a:正极活性材料部分
2b:正极未涂覆部分
3:分隔件
3a:第一分隔件
3b:第二分隔件
4:第一密封带
5:第二密封带
20:罐
21:卷边部分
22:压接部分
30:盖组件
31:顶盖
32:安全通气口
33:电流阻断元件
40:衬垫
50:CID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附图旨在说明性地描述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附图的限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盖组件30的二次电池100的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100可以包括电池组件10、罐20和盖组件30。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10的俯视图,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10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件10的堆叠结构的俯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密封带4接合至电池组件10的状态的分解俯视图。
电池组件10是被配置成可充电和可放电的并且具有包括正极2、分隔件3和负极1的堆叠结构的发电元件。电池组件10可以包括果冻卷型结构,该果冻卷型结构通过在分隔件3插入正极2与负极1之间的状态下卷绕涂覆有活性材料的细长片型正极2和细长片型负极1而制成。
更具体地,电池组件10以从心轴起负极1、第一分隔件3a、正极2和第二分隔件3b的顺序卷绕,并且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围绕电池组件10的最外围卷绕。在这种情况下,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意指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此外,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a可以意指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同样,正极2可以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部分2a和正极未涂覆部分2b,正极活性材料部分2a是在正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并且正极未涂覆部分2b是在正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没有堆叠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因为负极未涂覆部分1b位于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10的最外围上,所以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与罐20的内部接触。因此,负极未涂覆部分1b还可以用作负极接片。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10可以包括:首先通过卷绕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a、第一分隔件3a、正极2和第二分隔件3b而制成的前体;围绕前体的最外围卷绕并且被配置成包围前体的负极未涂覆部分1b;以及下面所要描述的第一密封带4和第二密封带5。在这种情况下,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长度可以比前体的外围长度更长以包围整个前体。在前体的半径为r的情况下,前体的外围长度可以为2πr,并且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长度可以为2πr或更大。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组件10中,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与其中依次卷绕负极1、第一分隔件3a、正极2和第二分隔件3b的前体集成。在这种情况下,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与下面要描述的第一密封带4的另一表面接触。换言之,开始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卷绕的卷绕开始部分可以与第一密封带4的另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结束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卷绕的卷绕端部、即卷绕结束部分可以与第一密封带4的另一表面或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卷绕开始部分接触。
此外,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负极1中,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位于开始电池组件10的卷绕的卷绕开始部分以及结束电池组件10的卷绕的卷绕结束部分中的一者或两者上。例如,在负极1中,可以依次设置负极未涂覆部分1b、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a和负极未涂覆部分1b。因此,当负极集流体的总长度为L0、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a的长度为l1、并且位于负极1的前端的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长度以及位于负极1的后端的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长度分别为l2和l3时,可以实现l0=l1+l2+l3。即,负极集流体的长度可以比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a的长度更长。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组件10中,负极未涂覆部分1b可以与其中依次卷绕负极1、第一分隔件3a、正极2和第二分隔件3b的前体分离。
电池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带4。第一密封带4可以附接至负极1、分隔件3或正极2的卷绕结束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卷绕结束部分可以意指完全卷绕的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端部或端部表面。
即,第一密封带4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面向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并且第一密封带4的另一表面可以面向负极未涂覆部分1b。换言之,第一密封带4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接触。
电池组件1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密封带4。此外,在电池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密封带4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密封带4可以被定位成在与卷绕负极1、第一分隔件3a、正极2和第二分隔件3b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包括一个部件,或者包括多个部件、即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例如,在电池组件10包括一对第一密封带4、即两个第一密封带4的情况下,第一密封带4可以基于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宽度方向附接至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的两个相对端部。在这种情况下,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宽度方向可以意指与卷绕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第一密封带4固定完全卷绕的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这使得当负极未涂覆部分1b被附加地卷绕时,可以防止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被施加至前体的离心力折叠,从而防止负极1和正极2彼此接触。因此,可以防止电池组件10中发生短路。
第一密封带4的尺寸不受限制,只要第一密封带4可以固定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即可。例如,第一密封带4的长轴的长度L可以是5mm至50mm,第一密封带4的短轴的长度W可以是0.1mm至30mm,并且第一密封带4的厚度可以是0.1μm至80μm。特别地,第一密封带4的长轴的长度L可以是10mm至30mm,第一密封带4的短轴的长度W可以是1mm至15mm,并且第一密封带4的厚度可以是1μm至50μm。
在本说明书中,部件的长轴的长度可以意指在电池组件10以及第一密封带4和第二密封带5被卷绕的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短轴的长度可以意指在与长轴的长度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即电池组件10或二次电池100的高度。
电池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带5。第二密封带5可以附接至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至少一个表面。即,第二密封带5可以固定负极未涂覆部分1b。第二密封带5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卷绕结束部分接触。
位于本发明的电池组件10的最外围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1b与罐20的内表面接触,使得第二密封带5的宽度或第二密封带5的短轴的长度可以短于电池组件10的高度。第二密封带5的尺寸不受限制,只要第二密封带5可以固定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卷绕结束部分即可。例如,第二密封带5的短轴的长度W可以是0.1mm至30mm,并且第二密封带5的厚度可以是0.1μm至80μm。特别地,第二密封带5的短轴的长度W可以是1mm至15mm,并且第二密封带5的厚度可以是1μm至50μm。
第二密封带5的长轴的长度L可以对应于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长轴的长度。即,第二密封带5的开始第二密封带5的卷绕处的端部表面可以与第二密封带5的在结束第二密封带5的卷绕的区域中的端部表面接触。
开始第二密封带5的卷绕的区域可以与结束第二密封带5的卷绕的区域交叠。即,从第二密封带5的卷绕开始端部起在卷绕方向上限定的预定区域可以与在卷绕结束部分处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预定区域交叠。因此,第二密封带5可以在负极1、正极2或分隔件3的卷绕结束部分的外表面上堆叠两次。
当通过围绕前体的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1b而制成的卷绕结构的半径为R时,该卷绕结构的外围长度可以为2πR。因此,第二密封带5的长轴的长度、即第二密封带5的长度可以等于或长于2πR。
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密封带5。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包括两个第二密封带5的情况下,两个第二密封带5可以被定位成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二密封带5可以被定位成在电池组件10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单个第二密封带5。第二密封带5可以位于电池组件10或卷绕的负极未涂覆部分1b的宽度方向上的2/10点至8/10点处。
第一密封带4和第二密封带5可以各自包括导电粘合剂带。第一密封带4和第二密封带5可以各自通过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施加粘合剂材料或者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堆叠接合层(未示出)而制成。第一密封带4和第二密封带5可以各自提供为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膜。此外,粘合剂材料或接合层可以包含丙烯酸接合剂。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100可以具有分别位于电池组件10的上部和下部上的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未示出)。第一绝缘板可以使电池组件10与盖组件30之间的部分绝缘,并且第二绝缘板可以使电池组件10与罐20的下部之间的部分绝缘。
此外,电池组件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池组件10的中心处的中心销(未示出)。中心销可以防止卷绕成果冻卷形状的电池组件10松动,并且中心销可以用作二次电池100中的气体的移动通道。
罐20可以具有在其中具有空间的柱结构。罐20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电解质(未示出)以及包括电极和分隔件的电池组件10。罐20可以具有具有开口结构的一侧和具有密封结构的另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罐20的一侧和另一侧可以意指在重力方向上或沿罐20的中心轴线定位在上部和下部的端部。
卷边部分21可以设置在罐20的一个开口侧处,并且在朝向二次电池100的中心的方向上折叠。此外,罐20可以具有设置在卷边部分21上方的压接部分22。即,压接部分22可以位于罐20的最上侧处。
罐20可以由轻质导电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制成。
盖组件30可以耦接至罐20的上部,并且包括顶盖31、安全通气口32和电流阻断元件33。
顶盖31可以从盖组件30的最上部突出,并且用作电连接至外部部件的电极端子。顶盖31可以耦接至罐20的上部。即,顶盖31可以耦接至位于罐20的最上部上的压接部分22。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100可以包括在压接部分22与顶盖31之间的衬垫40。衬垫40可以增加罐20的密封性。
安全通气口32可以位于顶盖31下方,并且耦接至顶盖31的端部。安全通气口32与顶盖31的端部接触预定长度,并且除了接触长度之外的部分可以被定位成以预定距离与顶盖31间隔开。更具体地,安全通气口32与顶盖31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在从与顶盖31接触的端部朝向中心的方向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端部可以意指与压接部分22或衬垫40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安全通气口32的端部可以设置在与罐20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像安全通气口32一样,顶盖31可以设置在与罐20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即,安全通气口32和顶盖31可以彼此平行地设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安全通气口32的端部弯曲,使得安全通气口32可以包围顶盖32的外围表面。
安全通气口32可以弯曲一次或更多次。例如,可以在安全通气口32的不与顶盖31接触的部分上设置两个凹口。即,安全通气口32可以通过凹口弯曲,并且安全通气口32的中心可以凹陷以限定凹陷的中心部分(未示出)。此外,安全通气口32可以具有连接凹陷的中心部分的通气部分(未示出)以及与顶盖31接触的端部(未示出)。
电流阻断元件33可以位于安全通气口32下方,并且至少部分地与安全通气口32接触。
电流阻断元件33可以包括在朝向安全通气口32的方向上突出的中心部分(未示出),以及位于中心部分外部的CID滤波器部分(未示出)。因此,盖组件30的电流阻断元件33的中心部分可以与安全通气口32的凹陷的中心部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盖组件30可以具有设置在CID滤波器部分的端部处的CID衬垫50。CID衬垫50可以防止安全通气口32与除电流阻断元件33的中心部分以外的部分接触。
电池组件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依次供应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并且围绕心轴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
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可以包括将通过依次堆叠各自具有片状形状的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而制成的前体卷绕成果冻卷形状。
在该实施方式中,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可以包括:将负极固定至心轴并且旋转该心轴;供应第一分隔件;供应正极;以及供应第二分隔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可以包括将通过依次堆叠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而制成的前体围绕心轴卷绕。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可以包括通过围绕心轴依次卷绕堆叠来形成果冻卷型结构,所述堆叠各自通过依次堆叠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而制成。即,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可以包括:将负极固定至心轴并且旋转该心轴;以及输入堆叠,使得该堆叠在负极开始旋转之后与该负极一起旋转。
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可以包括围绕其中依次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果冻卷型结构的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根据本发明的负极可以包括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在其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以及在其上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中,将负极未涂覆部分定位在结束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卷绕的端部处,并且在卷绕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之后连续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使得负极未涂覆部分可以围绕电池组件的最外围卷绕。
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在电池组件中的负极可以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可以从负极的卷绕开始区域起依次定位负极未涂覆部分、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以及负极未涂覆部分,或者可以依次定位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即,负极的至少负极未涂覆部分可以位于负极活性材料的卷绕结束部分处。
因此,在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中,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并且在卷绕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之后,可以从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卷绕结束部分起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即,根据又一实施方式,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步骤S10还可以用作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可以包括围绕其中依次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前体附加地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因此,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可以包括在结束前体的卷绕之前输入负极未涂覆部分,在该前体中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依次堆叠。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中,负极未涂覆部分连接至其中依次卷绕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的前体的负极的远端,并且负极未涂覆部分可以围绕前体的最外围卷绕。因此,围绕最外围卷绕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步骤S20可以包括使负极未涂覆部分与负极卷绕结束部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密封带附接至前体的卷绕结束部分的步骤S30。附接第一密封带的步骤S30可以包括将第一密封带输入至其中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依次堆叠的前体的卷绕结束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密封带附接至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卷绕结束部分以及卷绕第二密封带的步骤S40。附接并卷绕第二密封带的步骤S40可以包括将第二密封带输入至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卷绕结束部分。
虽然以上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组件,在所述电池组件中,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被堆叠并卷绕,
其中,所述负极包括:
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中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
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中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以及
其中,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围绕所述电池组件的最外围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还包括:
第一密封带,所述第一密封带附接至所述负极、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卷绕结束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带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固定所述负极、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卷绕结束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还包括:
第二密封带,所述第二密封带附接至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的至少一个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带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固定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卷绕结束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带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多个第二密封带被定位成在与卷绕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带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密封带被定位成在与卷绕所述负极、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分隔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带的长轴的长度为10mm至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位于开始所述负极的卷绕的卷绕开始部分以及结束所述负极的卷绕的卷绕结束部分中的一者或两者上。
8.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
在其一侧开口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其中的罐;以及
耦接至所述罐的上部的盖组件。
9.一种电池组件制造方法,包括依次供应负极、第一分隔件、正极和第二分隔件,并且围绕心轴卷绕所述负极、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分隔件,
其中,所述负极包括:
在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中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
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未涂覆部分,在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中没有堆叠负极活性材料,以及
其中,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位于最外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还包括:
供应第一密封带并将所述第一密封带附接至所述负极、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卷绕结束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还包括:
供应第二密封带并将所述第二密封带附接至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卷绕结束部分,以及卷绕所述第二密封带。
CN202280026406.XA 2021-11-11 2022-11-11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70992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54714A KR20230068676A (ko) 2021-11-11 2021-11-11 전지 조립체 제조방법, 전지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KR10-2021-0154714 2021-11-11
PCT/KR2022/017754 WO2023085850A1 (ko) 2021-11-11 2022-11-11 전지 조립체 제조방법, 전지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9233A true CN117099233A (zh) 2023-11-21

Family

ID=8633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6406.XA Pending CN117099233A (zh) 2021-11-11 2022-11-11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293770A1 (zh)
JP (1) JP2024512005A (zh)
KR (1) KR20230068676A (zh)
CN (1) CN117099233A (zh)
WO (1) WO2023085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3214A1 (en) * 2022-05-31 2023-12-07 Medtronic, Inc. Cylindrical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7600A (ja) * 1992-01-31 1993-08-27 Hitachi Maxell Ltd 筒形ニッケル−水素吸蔵合金二次電池
JP2003297432A (ja) * 2002-04-04 2003-10-17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034418B2 (ja) * 2006-09-29 2012-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001325B1 (ko) 2007-07-16 2010-1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무지부에 탄성부재가 부착된 구조의 젤리-롤 및 이를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JP5510761B2 (ja) * 2010-10-15 2014-06-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101507499B1 (ko) * 2011-01-25 2015-04-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조립체
KR20210050395A (ko) 2019-10-28 2021-05-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20210154714A (ko) 2020-06-12 2021-12-21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프로텍트 텍스트 처리를 이용한 신규 보험 상품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12005A (ja) 2024-03-18
WO2023085850A1 (ko) 2023-05-19
EP4293770A1 (en) 2023-12-20
KR20230068676A (ko) 2023-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0870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2136429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ith same
US980637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 planarizing member
EP385216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US20090258290A1 (en) Pouch 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EP234156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0515833B1 (ko) 젤리-롤형의 전극조립체와 이를 채용한 이차전지
US6887616B2 (en) Electrode unit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KR102266592B1 (ko) 이차 전지
US7985499B2 (en) Battery having electrode lead element with fixing member
CN117099233A (zh) 用于组装电池组件的方法、电池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组件的二次电池
CN106328843B (zh) 二次电池
WO2023176730A1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
US856891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0599750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US898686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240186559A1 (en) Method for assemblying battery assembly, battery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JP5172869B2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20060097987A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CN219017867U (zh) 电极组件、圆筒形电池
EP437988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24018666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7428308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240097297A1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JP7262433B2 (ja) 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