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4530A -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4530A
CN117094530A CN202311335387.1A CN202311335387A CN117094530A CN 117094530 A CN117094530 A CN 117094530A CN 202311335387 A CN202311335387 A CN 202311335387A CN 117094530 A CN117094530 A CN 11709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ree
nodes
tree nodes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53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94530B (zh
Inventor
杨玉强
李海弘
张莹
徐天天
赵欣
陈甜妹
刘畅
陈枫
马骏
俞晨玺
陈晓丰
叶静娴
吴建锋
王健国
胡恺锐
吴海朋
杨岸涛
左小草
张晓莹
刘勇
马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roduction Cha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Zhedian Tendering Consulting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s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roduction Cha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Zhedian Tendering Consulting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s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roduction Cha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Zhedian Tendering Consulting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s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Production Cha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53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4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9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4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06F16/287Visualization; Brow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供应链指标体系数字化管控。包括: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Description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网行业属公共基础性服务业,电网是公共基础设施,电网物资和电网运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电网物资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构建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来对电网供应链指标进行管控。
现有技术中,在构建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时,传统往往是采用人工对供应链指标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思维导图,然后再人工结合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形成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对电网供应链指标进行管控。然而,由于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包括同业对标、关键业绩等场景,涉及供应链全专业部门,指标数量级大,数据更新复杂、指标逻辑迭代快等问题,导致人工设计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的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结合人工与供应链指标的交互,自动转化生成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提高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的生成效率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结合人工与供应链指标的交互,自动转化生成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提高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的生成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包括:
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对初始化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横向的节点区域,在每个节点区域的预设边缘位置处生成相对应的节点触发图标;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为每个节点区域添加相对应的节点级别,所述节点级别依次降低。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包括:
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若判断用户触发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处的节点连接图标,则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第一个树节点以及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并将第一个树节点作为第一树节点并按照第一预设形式突出显示;
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包括:
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则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确定新生成树节点的节点生成时刻;
根据所述节点生成时刻对所有的树节点由远及近排序,并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同步生成与新树节点对应的名称交互栏目,基于所述名称交互栏目接收用户对相应树节点所配置的指标名称并存储。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包括: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低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多个树节点可被依次双击选中,并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高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树节点中只能存在一个被选中的树节点,后续再双击其它树节点时则无法被选中,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不相邻,则双击的树节点无法被选中。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包括:
在判断生成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时则同步在服务器内生成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在判断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生成树节点时同步在数据存储空间内生成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
在判断用户对树节点单击选中时生成相对应的计算配置栏目,基于计算配置栏目接收用户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包括:
根据树状图的所有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对初始表格进行列的划分,以使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列,相邻级别的节点区域在节点区域内为相邻的列,每个列具有相对应的单元格;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
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包括:
首先遍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的第一树节点分别对应的单元格作为第一单元格;
在其它列生成与每个第一单元格对应的第二单元格,遍历其它节点区域的第二树节点并确定与第一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与第二树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树节点以及将相对应的第一单元格作为第三单元格;
确定其它列与第三单元格所平行对应的第二单元格作为第四单元格,对所有的第四单元格合并得到合并单元格,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的合并单元格内。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包括: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确定每个节点区域内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述种类目标包括其所连接的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全部存在,则获取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对应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并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部分存在,则根据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和目标总数量计算得到相应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
统计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的节点总数量,根据所述节点总数量和每个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相应树状图的信息缺失率,在信息缺失率大于预设值时输出提醒信号;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信息缺失率,
其中,为信息缺失率,/>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总数量,/>为树节点的上限值,/>为种类数量权重值,/>为常数值,/>为节点总数量,/>为节点数量权重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存储模块,用于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转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有益效果:1、本方案在判断用户有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的需求时,会先结合用户对指标体系的配置信息生成多级单元交互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利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与用户的交互信息得到节点区域、节点触发图标等,然后结合用户对节点触发图标的交互,生成对应的树节点,再结合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以结合用户的交互生成树状图对指标的结构、位置、关系进行归纳。之后,结合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实现由树状图自动转化至供应链指标体系表的过程。本方案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结合人工与供应链指标的交互,自动转化生成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替代传统完全由人工制定表格的方式,提高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格的生成效率。
2、本方案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会结合体系级别信息生成节点区域,以对应多个级别,对指标体系表格的级别结构进行梳理,然后结合用户与节点触发图标的交互,在相应的节点区域自动生成与指标对应的树节点,然后对每个节点区域进行等分处理,之后结合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归纳。在进行连接时,本方案会结合节点级别来判断相应节点之间是否可以互连,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连接策略。其中,在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低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时,判断其它多个树节点可被依次双击选中,并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在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高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树节点中只能存在一个被选中的树节点,后续再双击其它树节点时则无法被选中,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不相邻,则双击的树节点无法被选中。通过上述方式来与用户进行交互,得到对应的树状图。
3、本方案在结合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时,会结合节点区域转化为列,结合树节点转化为相应列的单元格,然后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另外,本方案还会判断转化后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各指标的信息是否完整,结合完整度来计算信息缺失率,对树状图进行评价,在缺失率较大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S1-S5:
S1,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本方案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会先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然后结合初始体系交互表来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指标体系中指标之间是有级别的,体系级别信息例如是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对应的级别信息。其中,一级指标例如是对应战略管理指标、服务质量指标等,二级指标例如是战略管理指标下方的战略目标、决策组织、信息化管理、物资管理等指标,三级指标例如是物资管理下维度对应的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指标等。体系名称信息是该体系对应的名称。
S2,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后,本方案会结合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来与用户进行交互。
其中,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例如,有4个级别,那么就会生成4个节点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其中,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可以这么理解,用户点击一次节点触发图标,那么就会生成一个树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S2(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包括S21-S22:
S21,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对初始化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横向的节点区域,在每个节点区域的预设边缘位置处生成相对应的节点触发图标。
本方案会结合体系级别信息对初始化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横向的节点区域,例如生成4个横向的节点区域,然后在每个节点区域的预设边缘位置处生成相对应的节点触发图标。其中,预设边缘位置例如是节点区域的左边缘。
S22,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为每个节点区域添加相对应的节点级别,所述节点级别依次降低。
在得到节点区域后,本方案可以结合体系级别信息为每个节点区域添加相对应的节点级别,其中,节点级别依次降低。可以这么理解,从上到下的节点区域的级别依次降低。
S3,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本方案会结合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一个树节点可以代表一个指标,然后利用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S3(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包括S31-S33:
S31,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首先,本方案会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例如,一个节点区域对应3个指标,那么用户可以触发3次,得到3个树节点,然后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S31(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包括S311- S313:
S311,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则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确定新生成树节点的节点生成时刻。
本方案在生成树节点的同时,会对新生成树节点的节点生成时刻进行记录。
S312,根据所述节点生成时刻对所有的树节点由远及近排序,并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本方案会结合节点生成时刻对所有的树节点由远及近排序,使得先生成的排序靠前。然后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S313,同步生成与新树节点对应的名称交互栏目,基于所述名称交互栏目接收用户对相应树节点所配置的指标名称并存储。
同时,本方案还会同步生成与新树节点对应的名称交互栏目,以利用名称交互栏目来接收用户对相应树节点所配置的指标名称并存储。从而使得树节点有相应的指标名称。
S32,若判断用户触发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处的节点连接图标,则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第一个树节点以及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并将第一个树节点作为第一树节点并按照第一预设形式突出显示。
本方案还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处设置有节点连接图标,如果判断用户触发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处的节点连接图标,则会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第一个树节点以及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并将第一个树节点作为第一树节点并按照第一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值得一提的是,用户选择第一树节点时,是按照双击的形式进行选中。
S33,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本方案会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按照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进行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实现相应节点之间的连接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S33(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包括S331- S333:
S331,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低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多个树节点可被依次双击选中,并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点进行连接时,本方案会判断相应节点之间的级别关系以及相邻关系,以判断相应节点之间是否可以被连接。
如果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低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本方案会判定其它多个树节点可被依次双击选中,并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S332,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高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树节点中只能存在一个被选中的树节点,后续再双击其它树节点时则无法被选中,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如果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高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本方案会判定其它树节点中只能存在一个被选中的树节点,后续再双击其它树节点时则无法被选中,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也就是说,上述情况下,只能选一个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进行连接。
S333,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不相邻,则双击的树节点无法被选中。
如果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不相邻,则双击的树节点无法被选中。也就是说,不相邻的节点区域之间的节点无法连接。
S4,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同时,本方案还会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其中,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然后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值得一提的是,相应指标数据的指标值需要进行计算才可以得到,本方案会通过计算数据与对应的指标进行配置,以用户后续的指标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S4(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包括S41-S42:
S41,在判断生成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时则同步在服务器内生成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在判断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生成树节点时同步在数据存储空间内生成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
本方案在判断生成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时则同步在服务器内生成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然后在判断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生成树节点时同步在数据存储空间内生成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
S42,在判断用户对树节点单击选中时生成相对应的计算配置栏目,基于计算配置栏目接收用户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在判断用户对树节点单击选中时生成相对应的计算配置栏目,基于计算配置栏目接收用户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其中,计算数据是用户预先设置的。
S5,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本方案会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进行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同时,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S5(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包括S51-S53:
S51,根据树状图的所有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对初始表格进行列的划分,以使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列,相邻级别的节点区域在节点区域内为相邻的列,每个列具有相对应的单元格。
在进行转换时,本方案会根据树状图的所有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对初始表格进行列的划分,以使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列,相邻级别的节点区域在节点区域内为相邻的列,每个列具有相对应的单元格。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得到多个列。
S52,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
本方案会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然后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具体方式阐述如下。
其中,S52(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包括S521- S523:
S521,首先遍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的第一树节点分别对应的单元格作为第一单元格。
可以理解的是,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是最为细化的指标,因此,本方案会从级别低的节点区域开始进行列和单元格的构建。本方案会先构建与最低节点区域对应的列,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然后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的第一树节点分别对应的单元格作为第一单元格。
S522,在其它列生成与每个第一单元格对应的第二单元格,遍历其它节点区域的第二树节点并确定与第一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与第二树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树节点以及将相对应的第一单元格作为第三单元格。
在得到第一单元格后,本方案会在其它列生成与每个第一单元格对应的第二单元格,然后遍历其它节点区域的第二树节点并确定与第一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方案会结合连接关系确定与第二树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树节点以及将相对应的第一单元格作为第三单元格,也就是将对应的最后一列的第一单元格作为第三单元格。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单元格是对应上维的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二树节点的。
S523,确定其它列与第三单元格所平行对应的第二单元格作为第四单元格,对所有的第四单元格合并得到合并单元格,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的合并单元格内。
在得到第三单元格后,本方案会确定其它列与第三单元格所平行对应的第二单元格作为第四单元格,然后对所有的第四单元格合并得到合并单元格,也就是找到与第三单元格对应的其它列的平行对应的第二单元格作为第四单元格,进行合并后与第三单元格对应,最后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的合并单元格内。
S53,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
本方案会结合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
其中,S53(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包括: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确定每个节点区域内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述种类目标包括其所连接的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计算指标值的信息缺失时,会导致计算的指标值无法计算,从而导致信息缺失,本方案会结合信息缺失来计算树状图的缺失率。
因此,本方案会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确定每个节点区域内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进行后续的计算。
其中,种类目标包括其所连接的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是指树状图内存在的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是指树状图内不存在的目标量化信息。示例性的,树节点A的计算要由树状图外其它目标量化指标进行计算,例如,树节点A为设备故障率对应的节点,计算设备故障率需要设备总量以及设备故障量,而设备总量和设备故障量不在树状图内,则为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再例如,树节点B为抽检合格率对应的节点,计算抽检合格率率需要抽检总量以及抽检合格量,而抽检总量和抽检合格量为树状图内的节点,则为树节点B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全部存在,则获取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对应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并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全部存在,那么可以结合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对应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并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部分存在,则根据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和目标总数量计算得到相应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
如果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部分存在,说明由数据缺失,则本方案会根据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和目标总数量计算得到相应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
统计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的节点总数量,根据所述节点总数量和每个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相应树状图的信息缺失率,在信息缺失率大于预设值时输出提醒信号。
本方案再计算时,会统计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的节点总数量,然后结合节点总数量和每个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相应树状图的信息缺失率,并=在信息缺失率大于预设值时输出提醒信号,以提醒用户进行管理,降低数据缺失率。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信息缺失率,
其中,为信息缺失率,/>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总数量,/>为树节点的上限值,/>为种类数量权重值,/>为常数值,/>为节点总数量,/>为节点数量权重值。/>
上述公式中,代表缺失数量维度的值,目标缺失数量/>越大,对应的也就越大,整体的/>也就越大,信息缺失率也会越大。/>代表节点总数量维度的系数,节点总数量/>越大,说明节点数量越多,体量越大,本方案会对信息缺失率进行偏小调整,反之会进行偏大调整。其中,种类数量权重值和节点数量权重值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的。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存储模块,用于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转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和处理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对初始化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横向的节点区域,在每个节点区域的预设边缘位置处生成相对应的节点触发图标;
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为每个节点区域添加相对应的节点级别,所述节点级别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包括:
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若判断用户触发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处的节点连接图标,则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第一个树节点以及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并将第一个树节点作为第一树节点并按照第一预设形式突出显示;
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包括:
判断用户按照预设触发方式触发节点触发图标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确定新生成树节点的节点生成时刻;
根据所述节点生成时刻对所有的树节点由远及近排序,并统计相应节点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并根据节点数量对相应的节点区域等分处理,以使节点区域内相邻节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同步生成与新树节点对应的名称交互栏目,基于所述名称交互栏目接收用户对相应树节点所配置的指标名称并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次确定用户后续操作中双击的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基于所述节点级别对双击的树节点筛选作为第二树节点并按照第二预设形式突出显示,将能够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包括: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低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多个树节点可被依次双击选中,并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为高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且相邻,则其它树节点中只能存在一个被选中的树节点,后续再双击其它树节点时则无法被选中,将被选中的第二树节点与第一树节点相连接;
若判断其它树节点及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与第一树节点所对应的节点级别不相邻,则双击的树节点无法被选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包括:
在判断生成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时则同步在服务器内生成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在判断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生成树节点时,同步在数据存储空间内生成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
在判断用户对树节点单击选中时生成相对应的计算配置栏目,基于计算配置栏目接收用户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包括:
根据树状图的所有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对初始表格进行列的划分,以使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列,相邻级别的节点区域在节点区域内为相邻的列,每个列具有相对应的单元格;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
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遍历每个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根据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列的单元格之间对应设置得到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包括:
首先遍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内的树节点并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列的单元格内,将级别最低的节点区域的第一树节点分别对应的单元格作为第一单元格;
在其它列生成与每个第一单元格对应的第二单元格,遍历其它节点区域的第二树节点并确定与第一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与第二树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树节点以及将相对应的第一单元格作为第三单元格;
确定其它列与第三单元格所平行对应的第二单元格作为第四单元格,对所有的第四单元格合并得到合并单元格,将相应树节点的指标名称填充至相应的合并单元格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基于相应存储子单元的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将所述指标值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显示,包括: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确定每个节点区域内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述种类目标包括其所连接的下维度树节点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全部存在,则获取量化信息种类目标所对应的目标节点量化信息或节点外目标量化信息并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指标值;
若判断相应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部分存在,则根据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和目标总数量计算得到相应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
统计树状图内所有树节点的节点总数量,根据所述节点总数量和每个树节点的指标缺失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相应树状图的信息缺失率,在信息缺失率大于预设值时输出提醒信号;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信息缺失率,
其中,为信息缺失率,/>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缺失数量,为第/>个树节点的量化信息种类目标的目标总数量,/>为树节点的上限值,/>为种类数量权重值,/>为常数值,/>为节点总数量,/>为节点数量权重值。
10.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判断用户需要构建供应链指标体系时生成初始体系交互表,基于所述初始体系交互表采集用户对指标体系配置的体系级别信息、体系名称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系级别信息生成级别相对应的多级单元交互界面,所述多级单元交互界面包括每个级别所对应的节点区域,每个节点区域对应一个节点触发图标,所述节点触发图标被触发后在相应的节点区域生成一个树节点;
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节点触发图标在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不同节点区域生成相应的树节点,基于预设交互连接策略对不同节点区域的树节点相连接,以使所有的树节点分别连接形成树状图;
存储模块,用于生成与每个树状图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所述数据存储空间内的存储子单元与每个树节点对应设置,将对每个树节点所配置的计算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内;
转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转化策略对多级单元交互界面的树状图转化,生成相对应的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并添加相对应的体系名称信息,获取与树节点所对应的量化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树节点所对应的指标值并在供应链指标体系表内对应显示。
11.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12.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1335387.1A 2023-10-16 2023-10-16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094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5387.1A CN117094530B (zh) 2023-10-16 2023-10-16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5387.1A CN117094530B (zh) 2023-10-16 2023-10-16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4530A true CN117094530A (zh) 2023-11-21
CN117094530B CN117094530B (zh) 2024-02-20

Family

ID=8877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5387.1A Active CN117094530B (zh) 2023-10-16 2023-10-16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45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380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采购检测储备配送融合协同供应链管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569A (zh) * 2017-05-31 2017-09-22 福建三元达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系统的多级菜单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399251A (zh) * 2018-03-05 2018-08-1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多层数据展现的智能生成器和数据展现方法
US20180267777A1 (en) * 2017-03-20 2018-09-20 Google Inc. Automated interface design
CN109800401A (zh) * 2018-12-25 2019-05-24 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报表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010168A (zh) * 2021-02-26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场景树的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CN11486161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表格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43013A (zh) * 2022-06-02 2022-08-26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效能评估方法、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20358110A1 (en) * 2021-12-17 2022-11-10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345131A (zh) * 2021-05-12 2022-11-1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构建层级关系树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6029613A (zh) * 2023-02-17 2023-04-2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新型电力系统指数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台
CN116205293A (zh) * 2023-03-06 2023-06-02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方绿电聚合交易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67777A1 (en) * 2017-03-20 2018-09-20 Google Inc. Automated interface design
CN107193569A (zh) * 2017-05-31 2017-09-22 福建三元达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系统的多级菜单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399251A (zh) * 2018-03-05 2018-08-1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多层数据展现的智能生成器和数据展现方法
CN109800401A (zh) * 2018-12-25 2019-05-24 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报表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010168A (zh) * 2021-02-26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场景树的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CN115345131A (zh) * 2021-05-12 2022-11-1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构建层级关系树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20358110A1 (en) * 2021-12-17 2022-11-10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86161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表格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43013A (zh) * 2022-06-02 2022-08-26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效能评估方法、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029613A (zh) * 2023-02-17 2023-04-2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新型电力系统指数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台
CN116205293A (zh) * 2023-03-06 2023-06-02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方绿电聚合交易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砚砚;王延海;: "电网物资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供应链管理, no. 07, pages 90 - 9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380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采购检测储备配送融合协同供应链管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4530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396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维分析的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7094530B (zh) 电网供应链指标体系管控方法及系统
JP6997133B2 (ja) ピボットテーブル構造のolap結果を用いたディープラーニング予測データ反映システム
CN111027294A (zh) 表格汇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1232294A (en) Formatting data by example
US20190149344A1 (en) Intelligent search system for service cost and method thereof
EP3690889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senting information on basis of prediction result for input data
CN111078695B (zh) 计算企业内元数据关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81878A (zh) 一种面向电力市场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5858168A (zh) 一种基于重要性排序的地球应用模型编排系统及其方法
CN112711614B (zh)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装置
CN113468163A (zh) 一种多源异构公安大数据智能对接引擎系统
CN116029613B (zh) 新型电力系统指数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台
CN114925919A (zh) 业务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408316B (zh) 中美岩土工程土壤分类标准转换装置及方法
US7937426B2 (en) Interval generation for numeric data
CN111598296A (zh) 电力负载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07599A (zh) 电化学储能方案的决策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579619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56941B (zh) 基于反馈机制的需水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80215B (zh) 一种基于交叉聚合的自动特征生成方法
CN110471962B (zh) 活跃数据报表的生成方法和系统
Pieterse et al. Classifying the authenticity of evaluated smartphone data
CN117708427A (zh) 一种手机应用智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7170678A (zh) 一种实时能源数据展示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