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483A -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483A
CN117082483A CN202210499825.7A CN202210499825A CN117082483A CN 117082483 A CN117082483 A CN 117082483A CN 202210499825 A CN202210499825 A CN 202210499825A CN 117082483 A CN117082483 A CN 117082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ld
subordinate
signaling
tim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98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刚
郭宇宸
淦明
李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98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48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1238 priority patent/WO20232169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通过隶属于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AP MLD通过隶属AP向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第一信令。发送的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以便于周期性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避免重复多次发送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的信令,以期节省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快速增长。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技术凭借高速率和低成本方面的优势,成为主流的移动宽带接入技术之一。WLAN当前采用的协议中提出多链路设备(multi link device,MLD)的概念,其中,MLD可以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ccess point MLD,AP MLD),或者也可以为非接入点MLD(non-AP MLD)。
当non-AP MLD关联到AP MLD时,由于存在多条链路,可以根据业务标识符(Traffic identifier,TID)将不同的TID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链路上,提供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例如,AP MLD针对所有关联的non-AP MLD广播业务标识符与链路映射(Traffic identifier to link mapping,TID-to-link mapping)。
目前TID-to-link mapping的信令设计只支持非周期,因此如何设计支持周期的TID-to-link mapping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多链路场景下,AP MLD发送的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信令周期性生效,以期节省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执行,或者,也可以由AP MLD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AP MLD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该AP MLD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该第一信令。其中,业务标识符用于标识数据业务,链路为AP MLD和non-AP MLD之间的传输链路,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示将不同的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链路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AP MLD发送的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以便于周期性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同时避免重复多次发送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指示信息,以期节省信令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的信息,以便于non-AP MLD获知该第一信令可以生效的次数。
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上述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时,表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非周期性生效的。也就是说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且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非周期性生效的;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且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大于1的情况下,表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
作为另一种特殊的情况,也可以不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或者非周期性生效的,即第一信令不包括第四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指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或者非周期性生效的。例如,如果第三指示信息设置为某个特殊值时,如0或者255,则表示该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是非周期性生效的;否则,该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
在特殊情况下,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既支持非周期性生效也支持周期性生效,拓展了第一信令的应用场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AP MLD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该第一信令,包括:该AP MLD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该第一信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现有帧发送第一信令,提高方案的后向兼容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该业务标识符;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在该第一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一隶属AP和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信令可以指示属于AP MLD的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映射关系生效的间段内没有映射任何的业务标识符,表示第一隶属AP在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不允许使用该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也不允许non-AP MLD向第一隶属AP发送数据,从而隶属于AP MLD的其他隶属AP(如,第二隶属AP)在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除了可以使用自身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还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从而增加了第二隶属AP与其关联的站点之间的传输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该业务标识符;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向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该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一隶属AP和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站点为该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示例性地,第二信令中包括指示所述第一站点第一次唤醒的起始时刻、指示所述第一站点每次唤醒的时长的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第一站点相邻两次唤醒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信令可以指示属于AP MLD的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没有映射任何的业务标识符,表示第一隶属AP在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不允许使用该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并且隶属于AP MLD的其他隶属AP(如,第二隶属AP)可以通过第二信令指示第二隶属AP关联的第一站点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唤醒与第二隶属AP通信,其中,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可以和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相同,或者,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第二隶属AP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除了可以使用自身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还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从而增加了第二隶属AP与其关联的站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并且第一站点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可以处于节能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接收来自该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AP生成第一信令,包括:该AP MLD通过该隶属AP根据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生成该第一信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non-AP MLD执行,或者,也可以由non-AP MLD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non-AP MLD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通信方法包括: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MLD接收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该non-AP MLD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数据业务的传输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non-AP MLD接收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包括:该non-AP MLD接收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该第一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该业务标识符;该方法还包括:该non-AP MLD接收来自第二隶属AP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为该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non-AP MLD向该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以上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执行,或者,也可以由AP MLD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AP MLD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通信方法包括: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通过第二隶属接入点AP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或者部分射频收发链。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隶属于AP MLD的第二隶属AP接收到与其关联的第一站点的请求周期性地触发调度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使用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从而增加了第二隶属AP与其关联的站点之间的传输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射频收发链,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或该第一隶属AP根据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生成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业务标识符;该AP MLD通过该第一隶属AP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该第一信令,其中,该non-AP MLD为该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其中,第一信令可以为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信令(如,TID-to-linkmapping),还可以为其他的信令(如,1比特的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隶属于AP MLD的隶属AP生成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业务标识符的第一信令,并将第一信令发送给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以禁止non-AP MLD向第一隶属AP发送数据,同时第一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允许使用该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从而第二隶属AP可以通过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一隶属AP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第三信令,该第三信令用于指示该non-AP MLD和第一隶属AP之间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除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射频收发链进行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隶属于AP MLD的隶属AP生成指示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在第一时间段内不能被第一隶属AP使用的第三信令,并将第三信令发送给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以使得第一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允许使用该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从而第二隶属AP可以通过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并且第一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仍然可以使用除第一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射频收发链进行收发数据,来服务其关联的站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隶属AP可以在第一隶属AP不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的时间段内,通过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避免发生冲突。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向该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AP MLD通过该第二隶属AP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隶属AP可以通过第二信令指示第二隶属AP关联的第一站点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唤醒与第二隶属AP通信,其中,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可以和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相同,或者,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第二隶属AP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除了可以使用自身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还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从而增加了第二隶属AP与其关联的站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并且第一站点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可以处于节能模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站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第一站点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一站点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站点可以是单链路的non-AP,或者还可以是non-APMLD,本申请不做限定。
该通信方法包括: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隶属的第二隶属接入点AP关联的第一站点向该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该第一站点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第一站点和第二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不使用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站点接收来自第二隶属AP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第一站点和第二隶属AP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以上第四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该AP MLD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该AP MLD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该第一信令。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该第一信令,包括:该发送单元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该第一信令。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该业务标识符;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隶属AP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一隶属AP和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该业务标识符;该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隶属AP向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隶属AP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一隶属AP和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站点为该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AP MLD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该第二隶属AP接收来自该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AP生成第一信令,包括:该处理单元通过该隶属AP根据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生成该第一信令。
以上第五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该non-AP MLD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该non-AP MLD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non-AP MLD关联的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数据业务的传输链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接收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包括:该接收单元接收该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该第一信令。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该业务标识符;该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隶属AP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为该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non-AP MLD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以上第六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该AP MLD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
该AP MLD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隶属接入点AP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处理单元,用于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或者部分射频收发链。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射频收发链,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该第二隶属AP或该第一隶属AP根据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生成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业务标识符;该AP MLD通过该第一隶属AP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MLD发送该第一信令,其中,该non-AP MLD为该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其中,第一信令可以为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信令(如,TID-to-link mapping),还可以为其他的信令(如,1比特的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该AP MLD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该第一隶属AP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第三信令,该第三信令用于指示该non-AP MLD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除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射频收发链进行传输。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处理单元通过该第二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该第二隶属AP向该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处理单元通过该第二隶属AP在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
以上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站点,该第一站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
该第一站点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处理单元和第二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不使用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隶属AP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站点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该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该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包括:该处理单元和第二隶属AP在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以上第八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四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获取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AP MLD时,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AP MLD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获取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non-AP MLD时,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non-AP MLD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提供的方法。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接收、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与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所述的AP MLD和第六方面所述的non-AP MLD。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接入点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一种站点的内部结构图;
图4示出了一种MLD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AP MLD和non-AP MLD建立链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T服务阶段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TWT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 Request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描述符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ntra-access category priority element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 Response Frame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距离传输的场景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WT和link Disablement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WT和TWT#1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900的示意性框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20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系统或未来通信系统等。
以下作为示例性说明,以WLAN系统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WLAN,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WLAN当前采用的IEEE 802.11系列协议中的任意一种协议。WL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BSS的网络节点包括AP和STA。每个BSS可以包含一个AP和多个关联于该AP的STA。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可以是WLAN中用户站点(STA),该用户站点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接入终端、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该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局域网(例如WiFi)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和/或接收端也可以是WLAN中AP,AP可用于与接入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并将接入终端的数据传输至网络侧,或将来自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至接入终端。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的场景系统可以是WLAN系统,图1的WLAN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AP和一个或者多个STA,图1以一个AP(如图1中所示的AP)和三个STA(如图1中所示的STA#1、STA#2和STA#3)之间通信为例。
AP和STA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标准进行无线通信。例如,AP和STA之间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方式,多站点信道多输入多输出(mulit-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方式,或者OFDMA与MU-MIMO混合传输方式,或者单用户多入多出(single-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SU-MIMO)技术。
其中,AP也称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热点等。AP是移动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具体地,AP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选地,AP可以为支持802.11等多种WLAN制式的设备。
图2示出了AP的内部结构图,其中,AP可以是多天线的,也可以是单天线的。图2中,AP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处理电路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处理电路,物理层处理电路可以用于处理物理层信号,MAC层处理电路可以用于处理MAC层信号。
其中,STA产品通常为支持802.11系列标准的终端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图3示出了单个天线的STA结构图,实际场景中,STA也可以是多天线的,并且可以是两个以上天线的设备。图3中,STA可以包括PHY处理电路和MAC处理电路,物理层处理电路可以用于处理物理层信号,MAC层处理电路可以用于处理MAC层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只是简单的示意图,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AP和STA的内部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介绍也可以参考未来技术发展之后的AP和STA的内部结构,对于AP和STA的内部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定,也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做简单说明。应理解,下文中所介绍的基本概念是以WLAN协议中规定的基本概念为例进行简单说明,但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只能够应用于WLAN系统。因此,以WLAN系统为例描述时出现的标准名称,都是功能性描述,具体名称并不限定,仅表示设备的功能,可以对应的扩展到其它系统,比如NR或未来通信系统中。
1、多链路。
由于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IEEE 802.11ax标准已经难以在大吞吐量、低抖动和低延迟等方面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下一代IEEE技术,例如,IEEE802.11be标准。
IEEE 802.11下一代标准中的设备由于需后向兼容,即兼容IEEE 802.11ax标准及之前的标准,因此IEEE 802.11下一代标准中的设备也会支持IEEE 802.11ax中的设备的工作频段,例如,IEEE 802.11下一代标准中的设备会支持2.4GHz,5GHz和6GHz等频段。
具体地,可以根据最新开放的免费的6GHz频段进行信道划分,使得可支持的带宽可以超过在5GHz支持的最大带宽160MHz(如320MHz),在同一频段上,可以通过多个信道合作等方式提高峰值吞吐量,降低业务传输的时延;除了通过超大带宽,IEEE 802.11ax下一代标准中的设备还可以通过多个频段(2.4GHz,5GHz和6GHz)合作等方式提高峰值吞吐量,本申请中将多频段或多信道统称为多链路。
2、多链路设备(multi link device,MLD)。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同时支持多条链路的下一代IEEE 802.11标准设备称为多链路设备。
MLD是指该设备同时具有多个射频模块,分别工作在不同频段(或者说信道)上。每个MLD除了每个附属(affiliated)设备(如,affiliated AP或者affiliated STA)有各自的MAC地址(Address)之外,MLD还有一个MLD MAC Address。为了便于区分附属设备的MAC地址可以称为低(low)MAC地址,MLD MAC Address可以称为高(high)MAC地址。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4简单介绍MLD的结构。图4以MLD为站点多链路设备(station MLD,STA MLD)包括两个STA为例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一种MLD的示意图。
可选地,该多链路设备可以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ccess point MLD,AP MLD),或者也可以为非接入点MLD(non-AP MLD),例如,站点多链路设备(station MLD,STA MLD)。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多链路设备的名称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例如,AP MLD还可以称为多链路AP,或者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AP MLD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
示例性地,两个多链路设备(如,两个non-AP MLD)分别包括多个STA,其中,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每个STA可以与另外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一个STA建立一个链路进行通信;或者,
示例性地,两个多链路设备(如,两个AP MLD)分别包括多个AP,其中,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每个AP可以与另外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一个AP建立一个链路进行通信;或者,
示例性地,两个多链路设备中的一个多链路设备(如,non-AP MLD)包括多个STA,另一个多链路设备(如,AP MLD)包括多个AP,其中,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每个STA可以与另外一个多链路设备中的一个AP建立一个链路进行通信。
多链路设备工作的频段为1GHz,2.4GHz,5GHz,6GHz以及高频60GHz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频段。图5示出了一种AP MLD和non-AP MLD建立链路的示意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AP MLD中包括N个AP实体(如图5所示的AP#1、AP#2和AP#N),non-AP MLD中包括N个STA实体(如图5所示的STA#1、STA#2和STA#N),其中,N个STA实体之间可以共享MAC层。
进一步地,AP MLD中的AP#1和non-AP MLD中的STA#1通过链路(如图5所示的链路#1)实现通信;AP MLD中的AP#2和non-AP MLD中的STA#2通过链路(如图5所示的链路#2)实现通信;AP MLD中的AP#N和non-AP MLD中的STA#N通过链路(如图5所示的链路#N)实现通信。
3、增强的多链路单射频(Enhanced multi-link single radio,eMLSR)和增强的多链路多射频(Enhanced multi-link multiple radio,eMLMR)操作模式。
IEEE 802.11be针对non-AP MLD定义了两种操作模式:eMLSR和eMLMR。对于支持eMLSR的non-AP MLD来说,在一条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在多条链路上侦听。当某个支持eMLSR的non-AP MLD接收到AP MLD在某条链路上发送的一个特定触发帧后,non-AP MLD会将其他链路上的射频收发链(Tx/Rx Chain)切换到收到特定触发帧的链路所在的信道上来进行数据收发,以此来增加吞吐量和接收的可靠性,以及防止某条链路处于忙,导致下行数据传输被阻塞。
对于支持eMLMR的non-AP MLD来说,其可以在多条链路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在eMLMR模式下的链路,同样,如果收到AP MLD在某条链路上发送的一个特定触发帧后,non-AP MLD可以将工作在eMLMR模式下的链路的Tx/Rx Chain切换到收到特定触发帧的链路所在的信道上来进行数据收发,以此来增加吞吐量和接收的可靠性,以及防止某条链路处于忙,导致下行数据传输被阻塞。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AP MLD可以支持eMLMR模式,例如,AP MLD在某条链路上接收到的一个请求消息之后,AP MLD可以将未使用的链路的Tx/Rx Chain切换到收到请求消息的链路所在的信道上来进行数据收发,以此来增加吞吐量和接收的可靠性,以及防止某条链路处于忙,导致上行数据传输被阻塞。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AP MLD如何支持eMLMR模式,这里不再赘述。
4、目标唤醒时间(target wake time,TWT)。
TWT是WiFi定义的一种用于节能的技术。核心思想是通过设置一些周期性的时间段(service period,TWT SP),使得某些设备只需要在这些时间段中保持活跃状态,在其他的时间可以进行休眠,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TWT分为单播TWT(individual TWT)和广播TWT(broadcast TWT),在单播TWT中,每个STA可以单独与AP建立一个TWT协议,因此,每个STA可以有自己的活跃时间段和休眠时间段。在广播TWT中,AP可以为一组STA建立一个公用的TWT协议,多个STA在相同的活跃时间段进行工作,在其他时间段进行休眠。
通常来说是由STA向AP发送TWT协议建立请求,即STA为TWT请求站点(TWTRequesting STA)(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TWT请求站点可以简称为请求站点),AP为TWT应答站点(TWT Responding STA)(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TWT应答站点可以简称为应答站点),当然AP也可以向站点发起TWT协议建立请求。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STA为请求站点,AP为应答站点
TWT协议建立后,约定好的活跃时间段称为TWT服务阶段(Service Period,SP)。每个TWT协议可以包含多个周期性出现的等长的TWT服务阶段,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T服务阶段的示意图。
5、单播TWT。
是指请求站点向应答站点发送TWT请求消息,请求设定一个醒来的时间,应答站点在接收到TWT请求消息之后向请求站点发送TWT应答消息,交互成功后,请求站点与应答站点之间就建立了一个TWT协议。
当TWT协议达成后,请求站点与应答站点都应该在约定好的时间段保持活跃状态,以便进行数据的收发。在上述时间段之外,站点可进行休眠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6、广播TWT。
广播TWT提供了一种“批量管理”机制,AP可以与多个STA建立一系列周期性出现的TWT服务阶段,在服务阶段中,上述多个STA需要保持活跃状态,从而与AP进行通信。
AP可以在信标(Beacon)帧中携带一个或多个广播TWT的信息,每个广播TWT是由一个广播TWT标识符和AP的MAC地址共同表示的。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7简单介绍广播TWT,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TWT的示意图。
从图7中可以看出,广播TWT可以称为TWT元素(TWT element),该TWT element包括以下信息:
元素标识(element ID)、长度(length)、控制(control)和TWT参数信息(TWTparameter information)。
进一步地,控制字段包括以下字段:
NDP寻呼指示(NDP paging indicator)、响应方节能模式(responder PM mode)、协商类型(negotiation type)、TWT信息帧关闭(TWT information frame disable)、唤醒时长单位(wakeduration unit)和保留(reserved)。
TWT参数信息包括以下字段:
请求类型(request type)、目标唤醒时间(target wake time)、标称最小TWT唤醒持续时间(norminal minimum TWT wake duration)、TWT唤醒间隔小数部分(TWT wakeinterval mantissa)和广播TWT信息(broadcast TWT information)。其中,请求类型包括TWT请求(TWT request)、TWT建立命令(TWT setup command TWT)、触发(trigger)、最后一个广播参数集(lastbroadcast parameter set)、流类型(flow type)、广播TWT推荐(broadcast TWT recommendation)、TWT唤醒间隔指数部分(TWT wake intervalexponent)和保留(reserved);广播TWT信息包括保留(reserved)、广播TWT标识(broadcastTWT ID)和广播TWT保持(broadcast TWT persistence)。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TWT元素中包括的字段的含义不做详细描述,可以参考目前协议中的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STA在收到Beacon帧后,如果有加入广播TWT的意愿,可以向AP发送广播TWT建立请求消息,从而加入广播TWT。在广播TWT建立时,需要指定广播TWT标识符来请求加入某个特定的广播TWT。加入广播TWT之后,STA可以按照TWT参数集所指示的服务阶段唤醒,从而与AP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若STA支持广播TWT,但没有显式地加入某个广播TWT ID,则默认参与broadcast TWT ID=0的广播TWT。
与单播TWT类似,广播TWT的参数集也指定了TWT服务阶段出现的周期以及每个TWT服务阶段的持续时长。除此之外,广播TWT参数还包括广播TWT的生命周期,它以Beacon帧间隔为单位,表示所建立的广播TWT的持续时长。
7、限制的TWT(restricted TWT,rTWT)。
在IEEE 802.11be中,协议基于broadcast TWT定义了一种新的类型的broadcastTWT用于低时延业务,称为rTWT。在TWT SP期间的STA端信道接入,协议定义在TWT元素中包括Trgigger字段,当Trgigger字段置1时,STA不能发起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信道接入,只能等待AP发送Trigger帧,调度接入模式。
8、业务标识符与链路映射(Traffic identifier to link mapping,TID-to-linkmapping)。
当non-AP MLD关联到AP MLD时,由于存在多条链路,AP MLD和Non-AP MLD之间进行协商,将数据业务根据业务标识符(Traffic identifier,TID)将不同的TID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链路上,提供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或者,
也可以由AP MLD针对所有关联的non-AP MLD广播TID-to-link Mapping。当non-AP MLD的某条链路(link)没有映射任何TID时,则该link被无效(disablement),即该non-AP MLD不允许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包括数据帧,管理帧和控制帧)。
如果是AP广播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且将某条链路disablement,则所有已建立该链路的non-AP MLD则不能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包括数据帧,管理帧和控制帧),AP MLD也不能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包括数据帧,管理帧和控制帧)。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8介绍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的示意图。
从图8中可以看出,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包括以下信息:
元素标识(element ID)、长度(length)、扩展元素标识符(element IDextension)、TID与链路映射控制(TID-to-link mapping control),可选地还包括TID 0的链路映射(link mapping of TID 0)和TID 7的链路映射(link mapping of TID 7)。其中,TID与链路映射控制包括方向(direction)、默认的链路映射(default link mapping)、保留(reserved)和链路映射出现指示(link mapping presence indicator)。
具体地,TID与链路映射控制中包括的字段含义如下:
Direction字段:置0表示下行;置1表示上行;置2表示上下行;3为保留值;
Default link mapping:置1表示default mapping,即每个的TID分别映射到所有链路上;
Link Mapping Presence Indicator:第n个比特指示对应TID#n的Link mappingof TID#n字段是否出现。
Link Mapping of TID#n指示是否将TID#n映射到相应的链路上,当对应比特置1,表示将该TID#n映射到相应的Link上。
9、流分类服务(Stream Classification service,SCS)机制。
低时延是IEEE 802.11be的一个重要特性,STA端可以通过SCS机制向AP上报低时延的业务流。具体地,STA可以通过向所关联的AP发送SCS请求(Request)帧上报低时延业务流,并指示相应的QoS参数。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9简单介绍SCS Request帧,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 Request帧的示意图。
从图9中可以看出,SCS Request帧包括以下字段:
类别(Category)、强健行动(robust action)、对话令牌(dialog token)和SCS描述符列表(SCS descriptor list)。
具体地,SCS Request帧中包括的各字段含义如下:
Category指示该行动帧所属的类别;
Robust Action指示该类别中的哪个帧;
Dialog Token对话令牌;
SCS Descriptor List包含一个或者多个SCS描述符。
其中,SCS描述符的格式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描述符的示意图。
从图10中可以看出,SCS描述符包括以下字段:
元素标识(element ID)、长度(length)、SCS标识符(SCS ID)、请求类型(requesttype)、访问类别内优先级元素(intra-access category priority element)、流分类元素(TCLAS elements)、流分配(Traffic classification,TCLAS)处理元素(TCLASprocessing element)、服务质量特征元素(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和可选的子元素(optional subelements),其中,访问类别内优先级元素、流分类元素、流分配处理元素和服务质量特征元素为可选的。
具体地,SCS描述符中包括的各字段含义如下:
SCSID(1个字节)指示对该SCS流所分配的标识符;
Request Type(1个字节)指示请求的类型,可以是ADD(0,增加),Remove(1,移除),Change(2,改变);
Intra-Access Category Priority element的具体格式如图11所示,下面将结合图11介绍Intra-Access Category Priority element,这里不再赘述。
TCLAS element指示如何识别该SCS流,里面携带了判定该SCS流的准则。
TCLAS Processing element指示当存在多个TCLAS elements时,如何处理多个TCLAS elements。
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用于指示对应SCS流所映射的TID(TrafficIdentifier,业务标识符)以及相应的QoS参数等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QoS参数为:时延上限(Delay Bound)和包递交率(Packet Delivery Ratio),Delay Bound指示低时延包所允许的最大时延,Packet Delivery Ratio指示在给定的Delay Bound要求下所要求的包递交率。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的具体格式如图12所示,下面将结合图12介绍QoSCharacteristics element,这里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ntra-access category priority element的示意图。
从图11中可以看出,SCS描述符包括以下字段:
元素标识(element ID)、长度(length)、接入内优先级(intra-accesspriority)。其中,intra-access priority包括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备选队列(alternate queue)、丢弃资格(drop eligibility)和保留(reserved)。
具体地,Intra-Access Priority字段(1个字节)中各个子字段的含义如下:
User Priority(3比特)指示用户的优先级;
Alternate Queue(1比特)指示是否为该SCS流新建立一个备用队列;
Drop Eligibility(1比特)指示当没有足够的资源时,能否丢弃该SCS流的数据包。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的示意图。
从图12中可以看出,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包括以下字段:
元素标识(element ID)、长度(length)、扩展元素标识符(element IDextension)、控制信息(control information)、最小服务间隔(minimum serviceinterval)、最大服务间隔(maximumservice interval)、最小数据(minimum data rate)、时延上限(Delay Bound)、最大媒体接入层服务数据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MAC)service data unit,MSDU)大小(maximum MSDU size)、服务起始时间(service starttime)、平均数据速率(mean data rate)、突发大小(burst size)、MSDU生命期(MSDUlifetime MSDU)、MSDU递交率(MSDU delivery ratio)、MSDU数量指数(MSDU countexponent)、媒体时间(medium time)和带宽(band width)。其中,控制信息包括如下信息:
方向(direction)、业务标识符(TID)、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其他参数是否出现的比特位图(Presence Bitmap of Additional Parameters)、链路标识符(linkID)和保留(reserved)。
具体地,控制信息中各个子字段的含义如下:
direction:00表示上行;10表示下行;01表示P2P(Peer-to-peer)直连链路;11为保留值;
TID(业务标识符):0到7。8-15为保留值;
User Priority(用户优先级):0到7。与TID字段设置成相同值;
Presence Bitmap of Additional Parameters(其他参数是否出现的比特位图);
Link ID(链路标识符)用于指示直连链路传输所对应的链路标识。
进一步地,AP收到SCS Request帧后可以回复SCS Response Frame。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13介绍SCS Response Frame的格式,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SResponse Frame的示意图。
从图13中可以看出,SCS Response Frame包括以下字段:
类别(Category)、强健行动(robust action)、对话令牌(dialog token)、数量(count)、SCS状态列表(SCS status list)和SCS描述符列表(SCS descriptor list)。其中,SCS状态列表中包括SCS标识符(SCS ID)和状态码(status code)。
具体地,SCS Response Frame中包括的各字段含义如下:
Category指示该行动帧所属的类别;
Robust Action指示该类别中的哪个帧;
Dialog Token对话令牌,需要和相应的SCS Request帧中的Dialog Token保持一致;
Count用于指示SCS Status List中(SCSID,Status Code)的个数;
SCS Status List字段包含一个或者多个SCS状态组,携带SCS ID和Status Code字段,其中,SCS ID指示SCS的标识符,Status Code指示所请求的SCSID是否被接受。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本申请中,“用于指示”可以包括用于直接指示和用于间接指示。当描述某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时,可以包括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A或间接指示A,而并不代表该指示信息中一定携带有A。
将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可以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如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该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还可以仅仅指示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例如,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同时,还可以识别各个信息的通用部分并统一指示,以降低单独指示同样的信息而带来的指示开销。
第二,在本申请中示出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例如,“#1”、“#2”等)仅为描述方便,用于区分的对象,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的信息,或区分不同的STA等。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能够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以外的方案。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可包括由设备信令指示或者预先定义,例如,协议定义。其中,“预先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站点和接入点)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先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第四,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保存”,可以是指的保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中。该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编码器或者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该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也可以是一部分单独设置,一部分集成在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存储器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本申请并不对此限定。
第五,在本申请实施中,“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WLAN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对应的(corresponding)”和“关联的(associate)”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由上述可知,AP MLD可以针对所有关联的non-AP MLD广播TID-to-link Mapping,将不同的TID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链路上,提供差异化QoS,另外可以且将某条链路disablement。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改进(如,新增字段)TID-to-link Mappingelement指示TID-to-link Mapping的相关性能。
例如,在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中新增映射转换数(Mapping SwitchCount)字段,用于指示该TID-to-link mapping经过多少个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argetBeacon Transmission Time,TBTT)生效。
还例如,在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中新增持续时间(duration)字段,用于指示该TID-to-link mapping生效多久。
应理解,该改进TID-to-link Mapping的方式只支持非周期的,无法支持建立一个周期的TID-to-link mapping。
为了解决上述的改进TID-to-link Mapping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定义周期TID-to-link Mapping的信令设计。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场景下,包括图1所示的场景,但并不限于该场景。应理解,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收端设备或发送端设备,或者,是接收端设备或发送端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以下,不失一般性,以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MLD、接收端设备为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如,STA MLD),其中,多链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如图5中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410,AP MLD生成第一信令。
具体地,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业务标识符用于标识数据业务,链路为AP MLD和non-AP MLD之间的传输链路,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示将不同的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链路上。示例性地,第一信令可以为改进的TID-to-link Mapping。可选地,第一信令仍可以称为TID-to-link Mapping,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信令的名称不做任何的限定,能够实现该信令的功能即可。
具体地,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例如,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AP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隶属AP和第二隶属AP,可以通过第一隶属AP生成第一信令,和/或,还可以通过第二隶属AP生成第一信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AP MLD生成第一信令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参考目前协议中规定的AP MLD生成TID-to-link Mapping的方式。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设计使得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或者说使得第一信令为周期性生效的。
该实施例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应理解,本申请中“指示信息”也可以理解为“字段”,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称为“第一字段”、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称为“第二字段”、第三指示信息可以称为“第三字段”;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实现的功能由一个字段实现,本申请中不做限定。以一个指示信息的功能由一个字段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者说,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开始生效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间段统称为第一时间段,而该映射关系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上述的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相对于接收目标信标(beacon)的相对时间。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称为Mapping Switch Count。
例如,第一信令携带在beacon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经过多少个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arget Beacon Transmission Time,TBTT)生效。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为绝对的时刻。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称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start time)。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时间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TSF)的后四字节,用于指示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下AP MLD通过多条链路广播第一信令的情况下,不同链路对应的TSF不同,为了使得通过不同的链路的TSF指示第一信令的生效起始时刻相同,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考虑偏移量(offset),以某条链路的TSF作为参考不同链路的TSF在考虑不同的offset的前提下,达到指示相同起始时刻的目的。
方式二:以某条链路的TSF指示第一信令的生效起始时刻。
示例性地,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Mapping Switch Count和/或starttime,在同时包括Mapping Switch Count和start time的情况下,任意选取一个作为映射关系生效的起始时刻即可。
示例性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段的时长,并且映射关系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可以理解为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持续时长。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称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持续时长(duration)。
示例性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并且映射关系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可以理解为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紧邻的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称为第一信令相邻两次生效之间的间隔(interval)。
例如,映射关系在3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该3个第一时间段依次为第一时间段#1、第一时间段#2和第一时间段#3,其中,第一时间段#1的起始时刻和第一时间段#2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为间隔#1,第一时间段#2的起始时刻和第一时间段#3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为间隔#2,间隔#1和间隔#2相等统称为紧邻的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上述的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紧邻的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如,间隔#1或间隔#2)。
还例如,映射关系在3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该3个第一时间段依次为第一时间段#1、第一时间段#2和第一时间段#3,其中,第一时间段#1的终止时刻和第一时间段#2的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为间隔#1,第一时间段#2的终止时刻和第一时间段#3的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为间隔#2,间隔#1和间隔#2相等统称为紧邻的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上述的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紧邻的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如,间隔#1或间隔#2)。
由上述可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映射关系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并指示了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相当于映射关系可以周期性地生效,以便于周期性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避免重复多次生成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或者说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段的个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个数大于1。第四指示信息可以称为映射关系生效的第一时间段的个数(count)。
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上述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时,表示映射关系为非周期性的(如,在一个第一时间段内生效)。也就是说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且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映射关系为非周期性生效的;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且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大于1的情况下,表示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可选地,0为保留值,禁止使用。
另外,将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设置为255的情况下,表示映射关系一直周期循环生效直至被取消。
作为另一种特殊的情况,也可以不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或者非周期性生效的,即第一信令可以不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而通过其他方式指示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或者非周期性生效的。
例如,如果上述的第三指示信息设置为某个特殊值时,如0或者255,则表示该映射关系是非周期性生效的;否则,该映射关系为周期性生效的。
在上述的特殊情况下,映射关系既可以是非周期性生效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生效的,相比于前文中介绍的改进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的方案,在第一信令为改进的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的改进方式能够拓展TID-to-linkMapping的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示例,该实施例中AP MLD生成的第一信令可以为在目前协议中规定的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如,图8)中增加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或者还可以增加上述的第四指示信息。
进一步地,AP MLD生成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将第一信令发送给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图14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1420,AP MLD向non-AP MLD发送第一信令。
具体地,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AP向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第一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AP MLD可以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多个隶属AP分别向non-AP MLD发送上述的第一信令。
例如,AP MLD和non-AP MLD之间的通信方式如图5所示,则AP MLD可以通过AP#1、AP#2和AP#3分别经过链路#1、链路#2和链路#3向non-AP MLD发送上述的第一信令。
示例性地,AP MLD针对所有关联的non-AP MLD广播第一信令。作为示例而非限定:AP MLD向non-AP MLD发送第一信令,包括:所述AP MLD通过所述隶属AP向所述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信令。
示例性地,第一信令为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该TID-to-link mappingelement携带在beacon帧中。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对于第一信令的名称不做任何的限定,上述的TID-to-linkmapping element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其他能够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信令,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该实施例中对于如何传输第一信令也不做任何限定,上述的第一信令携带在beacon帧中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
由前文介绍的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可知,当non-AP MLD的某条链路(link)没有映射任何TID时,则该link被disablement,即该non-AP MLD不允许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如果是AP广播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且将某条链路disablement,则所有已建立该链路的non-AP MLD则不能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AP MLD也不能在该链路上传输任何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信令也可以指示某条链路周期性地disablement。例如,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所述业务标识符。其中,第一隶属AP可以为隶属于AP MLD的多个隶属AP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
在该实现方式下,由于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被disablement,则APMLD和Non-AP MLD不允许使用第一隶属AP的链路进行数据收发。
可以理解,当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第一时间段内被disablement的情况下,隶属于AP MLD的其他隶属AP(如,第二隶属AP)在第一时间段内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和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下面结合图15详细说明,第二隶属AP如何使用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510,第一站点向AP MLD发送请求消息。
具体地,AP MLD通过所述第二隶属AP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所述第一站点上行传输,所述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其中,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可以称为服务间隔(Service Interval)。
示例性地,第一站点可以是单链路的non-AP(如,单链路的STA),或者还可以是non-AP MLD,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Long RangeRequest)、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或者路径损耗)。其中,长距离传输模式指的是由于第一站点距离AP MLD较远,信号差,只支持较低的传输速率,AP MLD可以采用某种技术手段(如增加收发天线数)来提高第一站点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可选地,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每次触发调度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以及第一站点期望采用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Coding Scheme,MCS)等,第二隶属AP可以根据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
可选地,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可以是指示基于EDCA方式接入;或者也可以是指示仅基于触发(Trigger-based Only)方式接入,即第二隶属AP需要发送Trigger帧来触发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实施例中第一站点的接入方式为基于第二隶属AP发送Trigger帧的方式。
可选地,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站点上报的下行Beac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或者路径损耗,第二隶属AP可以根据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决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来服务第一站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站点向AP MLD的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站点向AP MLD的第二隶属AP发送SCS Request frame,该SCS Request frame用于请求添加一个业务流。具体地,该SCS Request frame中携带的QoS Characteristics element用于上报该业务流的特征(如,上述的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
进一步地,AP MLD的第二隶属AP接收到上述的请求消息之后,根据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确定和第一站点之间采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或者,根据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决定和第一站点之间采用长距离传输模式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第一站点上行传输的速率,AP MLD可以通过第二隶属AP使用第二隶属AP使用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以及使用隶属于该AP MLD的其他隶属AP的全部或者部分射频收发链和第一站点之间进行数据收发。图15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1520,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进行数据收发。
具体地,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使用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以及使用隶属于该AP MLD的其他隶属AP(如,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和第一站点之间进行数据收发。
示例性地,该实施例中AP MLD可以通过第二隶属AP使用除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其他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包括以下两种可能的方式:
方式一: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射频收发链。
在该实现方式一下,在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的情况下,第一隶属AP已经无法使用自身的射频收发链(TX/Rx Chain),第一隶属AP的Tx/Rx Chain可以切换到第二隶属AP的信道上,也就是说第二隶属AP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全部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指的是AP发送一个BSS-wide的LinkDisablement指示相应链路停止使用,在此期间,第一隶属AP或者第一隶属AP关联的STA都禁止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BSS-wide的link disablement可以利用TID-to-linkmapping来指示,即任意业务标识符都没映射到该条链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BSS-wide的link disablement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指示,例如,通过1比特直接指示该链路被link disablement。且这里的link disablement也可以称为AP absence或者link unavailability,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利用TID-to-link mapping来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AP MLD可以通过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
方式一下,图15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1511,AP MLD向non-AP MLD发送第一信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令可以为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在该实现方式下可以参考上述S1420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该non-AP MLD包括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令可以为除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之外的信令,例如为1比特的字段,该字段的取值为1时表示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即相应链路停止使用,在此期间,AP或者关联的STA都禁止数据传输。
该实施例中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disablement。可选地,第一信令为周期性生效的,则第一隶属AP的链路被周期性地被disablement。
例如,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被disablement,那么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第二隶属AP可以使用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全部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其中,第一时间段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信令的相关参数(如,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生效的start time、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duration、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之间的interval、或第一信令指示的映射关系生效的第一时间段的count等)根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如,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或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等)确定。
例如,AP MLD的第二隶属AP可以根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也可以是每次触发调度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触发调度的服务间隔,确定第一信令中的起始时刻、每个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和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的取值。
方式二: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
在该实现方式二下,第一隶属AP在进行数据收发的时候仅能使用一部分的射频收发链(如,第二射频收发链),那么另外的射频收发链(如,第一射频收发链)可以切换到第二隶属AP的信道上,也就是说第二隶属AP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部分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具体地,AP MLD可以通过第三信令指示在进行数据收发的时候仅能使用一部分的射频收发链。
方式二下,图15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1512,AP MLD向non-AP MLD发送第三信令。
具体地,该第三信令用于指示该non-AP MLD和第一隶属AP之间使用除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射频收发链进行传输。该non-AP MLD包括第一隶属AP关联的non-AP MLD。
可选地,该第三信令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周期性地不能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例如,该第三信令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不能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其中,第一时间段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二下第一隶属AP可以使用除第一射频收发链之外的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来服务第一隶属AP关联的站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信令可以为基于触发使能TWT(trigger-enabledTWT)信令,用于指示在某个时间段内(如,多个第一时间段内)需要基于AP MLD的trigger帧调度进行数据收发,而trigger帧触发调度的时候指定站点发送的流数。
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一和方式二使得第二隶属AP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部分或者全部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上述的方式一和方式二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使得第二隶属AP可以使用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例如,协议预定义在某些时间段内第一隶属AP不能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还例如,管理设备配置在某些时间段内第一隶属AP不能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具体地,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中说明第一隶属AP可以周期性地不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例如,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不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从而第二隶属AP可以在多个第一时间段内使用第一射频收发链。进一步地,考虑到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的能耗,可以指示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的在某些时间段内(如,多个第二时间段内)唤醒和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图15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1530,AP MLD向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
具体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第一站点在第一站点唤醒的间段内与所述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统称为第二时间段,该第一站点在多个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唤醒。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时间段内和上述的第一时间段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站点在第二时间段内唤醒,并使用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第二隶属AP进行数据传输。而在其他时间段内可以处于休眠或者其他节能的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相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时长和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时长相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个数和所述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考虑到第一隶属AP的第一Tx/Rx Chain切换到第二隶属AP的信道上的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和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时间差为第一阈值,第二时间段和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之间时间差为第一阈值而第一阈值为上述的切换时间。
在该实现方式下,该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该第二时间段的个数和该第一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其中,第二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时间段中时域顺序和多个第二时间段中该第二时间段所位于的时域顺序相同的第一时间段。
例如,3个第一时间段在时域上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第一时间段#1、第一时间段#2和第一时间段#3;3个第二时间段在时域上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第二时间段#1、第二时间段#2和第二时间段#3,其中,第一时间段#1为第二时间段#1相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2为第二时间段#2相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3为第二时间段#3相对应的第一时间段。
应理解,在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和后一个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相邻两个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和后一个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相邻两个该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和相邻两个该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相同。或者,
在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和后一个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相邻两个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和后一个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相邻两个该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和相邻两个该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相同。
但是如果,在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和后一个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相邻两个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表示为:前一个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和后一个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相邻两个该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隔为相邻两个该第一时间段之间的间隔与两倍的第一阈值的和值。
由上述可知第一站点向AP MLD发送请求消息可以是第一站点向AP MLD的第二隶属AP发送SCS Request frame,则AP MLD向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可以是在第二隶属AP接收到SCS Request frame之后,向第一站点发送SCS Response frame,该SCS Responseframe中可以携带unsolicit TWT element,其中,unsolicit TWT element用于指示第二隶属AP建立一个rTWT,并让第一站点加入该rTWT,以使得第一站点在第二时间段内唤醒与所述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说明第二隶属AP如何使用第一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示例一:
如图16所示的场景下,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距离传输的场景示意图。AP MLD具有两个隶属AP(如,图16中所示的AP#1和AP#2),其中,AP#1关联一个Non-APMLD,Non-AP MLD具有两个隶属STA(如,图16中所示的STA#11和STA#12);AP#2关联一个单链路的STA(如,图16中所示的STA#2)。
示例性地,STA#2可以为门铃,与AP#2进行关联,由于STA#2距离AP#2较远,只能支持较低的传输速率。
具体地,图16所示的场景下,AP#2同时使用AP#2的TX/Rx Chain和AP#1的TX/RxChain服务STA#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STA#2向AP#2发送请求消息,请求AP#2周期性地Trigger其上行传输。
如,当有访客到来按门铃时,STA#2会向AP#2发送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相关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1510中关于请求消息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二:AP#2决定采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STA#2。
示例性地,执行下述的步骤三a和步骤四a,以使得AP#2使用AP#1的全部射频收发链和AP#2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步骤三a:AP MLD在AP#1的链路上建立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该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的相关参数可以根据STA#2发送的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参数来决定的。具体建立过程可以参考图15中方式一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地,通过第一信令建立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能够使得AP#1关联的non-AP MLD不在linkDisablement的周期内向AP#1发送数据;或者,
AP MLD用静默元素(Quiet element)在AP#1的链路上建立一个周期性的静默期,具体地,通过Quiet element建立周期性的静默期,能够使得AP#1关联的传统的站点(legacy STA)解析该Quiet element并不在静默期内向AP#1发送数据;或者
AP MLD在AP#1的链路上建立一个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并用Quietelement来建立一个起始时刻与link Disablement调度对齐的周期性静默期,具体地,通过即建立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又通过Quiet element建立周期性的静默期,能够使得AP#1关联的站点(non-AP MLD和legacy STA)均不在第一时间段内发送数据,其中,第一时间段表示link Disablement的调度时间段和Quiet element对应的静默期。
为了便于描述,以建立周期性的link Disablement调度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四a:AP#2在AP#2的链路上建立一个时间上与link Disablement对齐的Trigger-enabled rTWT,并让STA#2加入该rTWT成为成员(member)。
需要说明的是,Trigger-enabled rTWT与link Disablement时间对齐可以是AP#2的链路上的rTWT SP的起始时刻和AP#1的链路上调度的link disablement的起始时刻之间错开一个固定时间(time offset),AP#2的链路上的rTWT SP的终止时刻和AP#1的链路上调度的link disablement的终止时刻之间错开一个固定时间。这个固定时间是由AP#1的TX/Rx Chain从AP#1的链路所工作的信道切换到AP#2的链路所工作的信道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7所示,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WT和link Disablement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示例性地,执行下述的步骤三b和步骤四b,以使得AP#2使用AP#1的部分射频收发链和AP#2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步骤三b:AP#1在AP#1的链路上建立一个trigger-enabled TWT#1,在此TWT#1SP期间,AP#1只能使用较少的Tx/Rx Chain进行收发,其余的Tx/Rx Chains切换到AP#2的链路所在的信道上来改善AP#2的收发速率。
步骤四b:AP#2在AP#2的链路上建立一个时间上与TWT SP对齐的Trigger-enabledrTWT,并让STA#2加入该rTWT成为成员(member)。
需要说明的是,Trigger-enabled rTWT与trigger-enabled TWT#1时间对齐可以是AP#2的链路上的rTWT SP的起始时刻和AP#1的链路上调度的TWT#1SP的起始时刻错开一个固定时间(time offset),AP#2的链路上的rTWT SP的终止时刻和AP#1的链路上调度的TWT#1SP的终止时刻错开一个固定时间。这个固定时间是由AP#1的TX/Rx Chain从AP#1的链路所工作的信道切换到AP#2的链路所工作的信道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8所示,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WT和TWT#1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步骤五:在rTWT期间,AP#2可以使用自身的TX/Rx Chain和AP#1的部分或者全部TX/Rx Chain来服务STA#2。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14和图15所示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还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还应理解,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主要以现有的网络架构中的设备为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应理解,对于设备的具体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在未来可以实现同样功能的设备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如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以上,结合图14和图15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上述通信方法主要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9和图20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多链路设备。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送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9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900包括收发单元1910和处理单元1920。收发单元1910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处理单元19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19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可选地,该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9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装置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
该装置19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如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装置1900可以为多链路设备或者可配置于多链路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19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9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作为一种设计,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920,用于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收发单元1910,用于通过该隶属AP向该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MLD发送该第一信令。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发单元1910,用于通过第二隶属接入点AP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处理单元1920,用于通过该第二隶属AP使用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与该第一站点进行数据收发,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链为该第一隶属AP的全部或者部分射频收发链。
该装置19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装置19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中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图14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9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收发步骤,如步骤S1420;处理单元192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处理步骤,如步骤S1410。
当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图15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9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收发步骤,如步骤S1510、S1511、S1512和S1530;处理单元192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处理步骤,如步骤S152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收发单元1910,用于接收non-AP MLD关联的AP MLD通过隶属于该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该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处理单元1920,用于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数据业务的传输链路。
该装置19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装置19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中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图14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9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收发步骤,如步骤S1420。
当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图15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9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收发步骤,如步骤S1511和S1512。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又一种设计,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站点所执行的动作。
收发单元1910,用于向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该第一站点上行传输,该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处理单元1920,用于和第二隶属AP通过该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和第一隶属AP的第一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该装置19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站点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站点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装置19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站点中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装置1900用于执行图15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9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收发步骤,如步骤S1510和S1530。
上文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1920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19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实现。存储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
如图2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2000。该装置2000包括处理器20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020。处理器2010与存储器2020耦合,存储器20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2010用于执行存储器20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可选地,该装置2000包括的处理器20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2020可以与该处理器20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20所示,该装置2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2030,收发器20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2010用于控制收发器20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作为一种方案,该装置20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多链路设备(如上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多链路设备(如上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多链路设备(如上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多链路设备(如上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可以包括如下多种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所述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例如,前述的可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通过隶属于所述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生成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所述AP MLD通过所述隶属AP向所述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发送所述第一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通过所述隶属AP向所述AP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所述第一信令,包括:
所述AP MLD通过所述隶属AP向所述AP MLD关联的non-AP MLD发送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所述映射关系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所述业务标识符;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在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使用所述第一隶属AP和所述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收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任意所述业务标识符,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向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站点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与所述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
所述AP MLD通过第二隶属AP在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内使用所述第一隶属AP和所述第二隶属AP的射频收发链进行数据收发,
其中,所述第一站点为所述第二隶属AP关联的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站点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通过所述第二隶属AP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所述第一站点上行传输,所述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每次触发调度的服务时间、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通过隶属于所述AP MLD的隶属AP生成第一信令,包括:
所述AP MLD通过所述隶属AP根据所述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信息生成所述第一信令。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接收所述AP MLD通过隶属于所述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周期性生效,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第一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每次生效的时长,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相邻两次生效的起始时刻或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所述non-AP MLD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数据业务的传输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次数大于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n-AP MLD接接收所述AP MLD通过隶属于所述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信令,包括:
所述non-AP MLD接收所述AP MLD通过隶属于所述AP MLD的隶属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第一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业务标识符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隶属AP的链路在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内未被映射所述业务标识符;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on-AP MLD接收来自第二隶属AP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on-APMLD在所述non-AP MLD唤醒的时间段内与所述第二隶属AP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non-AP MLD唤醒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晚于相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一阈值,所述non-AP MLD唤醒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早于相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第一阈值,所述non-AP MLD唤醒的时间段的个数和所述映射关系生效的时间段的个数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on-AP MLD向所述第二隶属AP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隶属AP周期性地触发调度所述第一站点上行传输,所述请求消息中包括指示相邻两次触发调度之间间隔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指示触发调度的起始时刻的信息、指示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用于确定每次触发调度服务时间的信息、指示接入策略的信息、请求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或用于确定是否使用长距离传输模式服务的信息。
15.一种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16.一种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99825.7A 2022-05-09 2022-05-09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Pending CN117082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9825.7A CN117082483A (zh) 2022-05-09 2022-05-09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PCT/CN2023/091238 WO2023216906A1 (zh) 2022-05-09 2023-04-27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9825.7A CN117082483A (zh) 2022-05-09 2022-05-09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483A true CN117082483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9825.7A Pending CN117082483A (zh) 2022-05-09 2022-05-09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483A (zh)
WO (1) WO20232169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0269B2 (en) * 2019-07-01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G10202002245YA (en) * 2020-03-11 2021-10-28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link setup and link maintenance
US11743709B2 (en) * 2020-04-08 202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xt updates for multi-link devices
WO2022026527A1 (en) * 2020-07-28 2022-02-03 Intel Corporation Traffic identifier mapp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6906A1 (zh)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82911B (zh) 一种多链路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0603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EP3820225B1 (en) Multi 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 of target wake time schedules
WO2022042268A1 (zh) 多链路通信的链路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210007881A (ko) 무선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전송을 위한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41197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스테이션의 전력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스테이션
US100981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time slots
JP2023528863A (ja) マルチリンクグループアドレス指定トラフィック伝送方法、装置、チップシステム、媒体、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7793792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8660B2 (en) Determining access slot for communications on radio interface
CN115623426A (zh) 适用于多链路的组播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30199641A1 (en) Low latency solutions for restricted target wake time (r-twt) during multi-link operation (mlo)
TW202021395A (zh) 功率設定檔自適應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WO2023246913A1 (zh) 一种功率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317931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8474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133043A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82483A (zh)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CN114679795A (zh) 无线局域网中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413328A1 (en) Multi-link Flexible Target Wake Time with account for Cross-link Switching Delay
WO202303022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3370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KR20230136171A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16528212A (zh)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CN117322106A (zh) 多ap协调方法、接入点设备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