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372A -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81372A CN117081372A CN202310944665.7A CN202310944665A CN117081372A CN 117081372 A CN117081372 A CN 117081372A CN 202310944665 A CN202310944665 A CN 202310944665A CN 117081372 A CN117081372 A CN 1170813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signal
- input
- ipm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 H02H7/1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for static converters or rectifiers
- H02H7/12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for static converters or rectifiers for inverters, i.e. dc/ac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 H02M7/539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by pulse-width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2—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 H03K19/173—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elementary logic circuits as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2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logic function, e.g. AND, OR, NOR, NOT circu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半导体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该IPM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其分别与信号输出端子和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输入I/F电路;信号输入端子,其分别与外部控制单元和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I/F信号传输至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用于基于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I/F电路将I/F信号传输至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I/F处理模块对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申请无需增加IPM外部接口电路,即可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正常信号传输,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功率半导体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简称IPM)常用于家用电器、工业机器和车载产品等的三相逆变器电路里。
目前,IPM的应用电源规格多种多样,用于控制IPM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等外部控制单元的输出电压规格也各不相同,除了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输出之外,还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输出、3.3V输出等多种输出电压规格。而由于IPM具有确定规格的输入电路,通常仅能满足部分输出电压规格的信号接收,例如,当输入电路的电压阈值不符合用户的输出电压规格的情况下,信号将不能正确地接口,无法实现IPM正常的信号接收与控制。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将不同输出电压规格的信号正常传输到IPM中,不将MCU或DSP或其它外部控制单元直接连接在IPM,而是通过在IPM外部追加接口用的电路的方式,利用追加接口用的电路实现信号的传输,这将导致开发成本的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可实现在不增加IPM外部接口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外部控制单元不同输出电压规格的信号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所述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所述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所述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其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信号输入端子,其分别与外部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输入I/F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所述I/F电路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所述I/F处理模块对所述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IPM,通过在IPM中增加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包含多种电压规格I/F电路的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基于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该I/F电路接收外部控制单元通过信号输入端子传输的I/F信号,并传输到对应的I/F处理模块实现I/F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无需增加IPM外部接口电路,即可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正常信号传输,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IPM还包括电压设置电路,所述电压设置电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用于根据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设置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具有对应的电平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可以根据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设置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从而快速切换到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设置电路包括电源、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其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其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用于在所述信号输出端子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芯片IC中的保护电路输出的电路保护信号时,接收外部控制单元的调节信号,以调节至对应的电阻值,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与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利用信号输出端子没有用作保护端子的情况下,调节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以调节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压,进而根据该电压匹配对应的I/F电路,实现灵活调节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不影响IPM的电路保护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I/F输入电路至少包括以下电压规格的I/F电路之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TTL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和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包括比较模块;所述输入I/F电路还包括分别与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电连接的选择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可以支持CMOS、TTL以及3.3V等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电压规格,进一步提高I/F电路的选择切换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其正输入端与第一预设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其输出端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源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对应的第一电平信号至所述选择模块;
所述第二比较器,其正输入端与第二预设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源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对应的第二电平信号至所述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的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利用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比较信号输出端子和第一预设电压源和第二预设电压源之间的电压,可以有效提高电平信号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逻辑门电路、第二逻辑门电路和第三逻辑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电路包括第一非门和第二非门,所述第二逻辑门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三与非门,所述第三逻辑门电路包括或非门;
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与非门;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第二与非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TTL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第三与非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所述或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所述第二与非门和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I/F处理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的选择模块由逻辑门电路组成,可以高效实现对多种电压传输规格之间的灵活切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输入端子至少包括以下端子之一:U相输入端子、V相输入端子和W相输入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能够支持外部控制单元利用一个或多个信号输入端子进行I/F信号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PM控制方法,所述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所述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输入I/F电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所述I/F电路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所述I/F处理模块对所述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IPM控制方法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所述的IPM,以及,与所述IPM电连接的外部控制单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芯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IP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IPM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IPM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M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IPM;110-第一IC;111-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1-第一比较器;1112-第二比较器;112-输入I/F电路;1121-CMOS I/F电路;1122-TTL I/F电路;1123-3.3V I/F电路;1124-选择模块;11241-第一逻辑门电路;11242-第二逻辑门电路;11243-第三逻辑门电路;113-I/F处理模块;114-保护电路;120-信号输出端子;130-信号输入端子;140-电压设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智能功率模块IPM常用于家用电器(如变频空调)、工业机器和车载产品等的三相逆变器电路里,是一种先进的功率开关器件。IPM通常由高速且低功率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芯片和门级驱动及保护电路构成,其在三相逆变器电路中,作为与外部的接口,包括用于驱动电机的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输入端子、传递保护动作的输出端子等端子。其中,PWM信号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阈值已定,相关技术中没有具备从外部变更阈值功能的IPM,如果需要复用PWM信号输入端子作为外部I/F信号的输入,则需要在生产阶段对IPM的输入电压规格进行确定,换言之,目前的IPM都是针对特定电压规格的信号输入所确定的,如果用户需要采用其它电压规格的信号输入,则需要通过在IPM外部追加接口用的电路的方式,利用外部追加接口用的电路实现信号的传输,这将导致开发成本的大幅提高。
由于IPM需要适用于不同电器,其封装成小型化以减小模块的体积、降低设备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结合图1所示,图1示例了可能的IPM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的IPM具有20个以上的端子及对应的电路结构,如果用户具有多种电压规格的信号访问需求,在相关技术中,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IPM进行改进,在IPM内部确定对应的输入电压规格,同时在外部接入相应的接口电路,来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信号输入,这种外部追加接口电路的方式,将导致开发成本骤增,同时也难以实现封装小型化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该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该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该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其分别与信号输出端子和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输入I/F电路;该信号输入端子,其分别与外部控制单元和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I/F信号传输至输入I/F电路;该输入I/F电路,用于基于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I/F电路将I/F信号传输至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I/F处理模块对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此过程中,通过在IPM中增加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包含多种电压规格I/F电路的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基于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该I/F电路接收外部控制单元通过信号输入端子传输的I/F信号,并传输到对应的I/F处理模块实现I/F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无需增加IPM外部接口电路,即可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正常信号传输,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结合图2-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如图2所示,IPM100包括:第一芯片IC110、信号输入端子120和信号输出端子130;第一芯片IC110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和输入I/F电路112,输入I/F电路112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IC可以为低压集成电路(Low Voltage Integrated Circuit,LVIC),可以理解的,IC按照其工作电压高低可分为低压集成电路和高压集成电路两种,在实际应用中,IPM通常在低压集成电路中设置保护电路并输出相应的故障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1121、TTL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1122和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112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可以仅仅包括上述电压规格的I/F电路之一,并且除了上述电压规格的I/F电路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电压规格的I/F电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输入I/F电路112,即输入接口(InterFace,I/F)电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对IPM100进行内部电压规格的确定和外部接口电路的开发形式,本实施例通过对内部接口电路的改进以实现外部多种电压规格的I/F信号输入。
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其分别与信号输出端子130和输入I/F电路112电连接,用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130的电平信号,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输入I/F电路112。
本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端子130即IPM100的故障输出(Fault Output,简称FO)端子。相关技术中,利用信号输出端子将故障信号(即电路保护信号)输出至外部控制单元。具体而言,采用低电平信号(例如0~0.8V)的形式向外部控制器输出故障信号,以便于外部控制器执行相应的故障处理。本实施例通过对信号输出端子进行复用,通过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实现不同电压规格I/F电路的切换,具体如下:
在一可实现中,通过检测该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在电平信号达到预设高电平阈值(例如1V以上)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输入I/F电路112中,输入I/F电路112根据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区间范围,选择切换至相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在一些可实现中,无论检测到的高电平信号还是低电平信号,均可以直接传输到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对于低电平信号不作处理,对于高电平信号则利用其相应区间范围选择切换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此方式通过对现有的信号输出端子的复用,无需增加其它的端子结构,支持多种电压规格的I/F信号输入,满足IPM的小型化需求。
信号输入端子120,其分别与外部控制单元和输入I/F电路112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I/F信号传输至输入I/F电路112。
输入I/F电路112,用于基于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I/F电路将I/F信号传输至第一芯片IC110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113,使I/F处理模块113对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理解的,IPM的信号输入端子包括U相输入端子(Un)、V相输入端子(Vn)和W相输入端子(Wn),当Fo端子不输出故障信号时,利用U相输入端子、V相输入端子和W相输入端子向IPM输入PWM信号。本实施例通过对上述U相输入端子、V相输入端子和W相输入端子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复用,以实现I/F信号的传输。
本实施例中,I/F处理模块113,为IPM内部可以通过I/F信号进行处理的I/F功能模块,例如温度控制模块、电路保护设置模块以及栅极电阻切换模块等,以电路保护设置为例,I/F信号可以为过流保护信号(或过温、过压等保护信号),该过流保护信号可以包括IPM的温度保护设置阈值,电路保护设置模块在接收到I/F信号后,利用该I/F信号设置对应的温度保护设置阈值,IPM在达到该温度设置阈值时,产生对应的电路保护信息,进入过温保护状态。或者,如图1所示,I/F处理模块为栅极电阻切换模块,栅极电阻切换模块在接收到I/F信号后,对I/F信号进行处理,以控制栅极电阻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F电路是众所周知的电路技术,在半导体产品中应用广泛,因此内部电路的配置将不作具体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I/F信号的正确传输,同时不影响IPM本身的PWM信号输入。结合图3示,本实施例中IPM100还包括电压设置电路140,电压设置电路140与信号输出端子130电连接,用于根据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设置信号输出端子130两端的电压,使得信号输出端子130具有对应的电平信号。结合图4和图5所示,分别以利用U相信号输入端子进行信号输入,以及U相、V相以及W相信号输入端子进行信号输入,在利用多个信号输入端子进行信号输入的示例中,可以分别接收多个不同电压传输规格的I/F信号输入,并利用对应I/F处理模块对I/F信号进行处理。在一可实现中,第一IC还可以将I/F电路的切换信号传输到高侧,以实现高侧的I/F电路灵活切换,如图6所示。
可以理解的,Fo端子在不输出故障信号时,Fo端子两端的电压固定,外部控制单元可以利用该固定电压向U相输入端子、V相输入端子和W相输入端子传输PWM信号,并基于PWM信号控制IGBT的导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Fo端子两端的电压,使得信号输出端子具有对应的电平信号,此时信号输入端子在对应的电平状态下,不进行PWM信号的传输,而作为外部I/F信号的输入端子,并将接收到的I/F信号传输到输入I/F电路中,选择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实现I/F信号的正确传输;当Fo端子两端的电压没有设置状态时,维持固定电压,即可实现PWM信号的正常传输。此过程中,通过对信号输入端子的复用,可以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I/F信号的正确传输,同时不影响IPM本身的PWM信号输入。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电压设置电路140包括电源VDD、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信号输出端子130,其另一端连接至电源VDD;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信号输出端子130,其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阻R1和/或第二电阻R2,用于在信号输出端子130没有接收到第一芯片IC110中的保护电路114输出的电路保护信号时,接收外部控制单元的调节信号,以调节至对应的电阻值,使得信号输出端子130两端的电压与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匹配。
本实施例中,保护电路114还与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电连接,通过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检测保护电路114是否向信号输出端子130输出保护信号,以判别信号输出端子130是否接收到保护电路114输出的电路保护信号。
在一可实现中,R1和R2分别为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其可以为可调电阻,并具有初始阻值,在该初始阻值状态下(即,未进行电压设置状态),信号输入端子120可以进行IPM的正常PWM信号输入(此过程为现有技术,不作具体赘述)。可以理解的,IPM具有保护电路结构,保护电路结构包括导通开关管,信号输出端子一端与电压设置电路连接,一端与该保护电路电连接,保护电路114可以为场效应管(MOSFET,简称MOS),MOS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特殊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当MOS管导通的时候,电流通过一个特殊的电阻Rb(压敏电阻)流进到输入级。可选地,该导通开关管在接收到电路保护信号时导通,此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信号为为低电平信号,具体地,MOS管导通时,将电平下拉至低电平,并将低电平信号输出值信号输出端子。而在MOS管断开时,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即对应电压设置电路的初始阻值状态下的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信号输出端子130相当于IPM的保护电路114中MOS的漏极电路,因此它取决于MOS关闭时IPM外部的电压设置电路对应的初始电位,只要IPM不处于保护状态,实现I/F信号输入逻辑;而在MOS导通时,通过将电位下拉至低电平状态以触发IPM的电路保护。
在一可实现中,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分压,比如,外部电源为5V的情况下,信号输出端子130的电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定,下表为对应的分压电阻值和分压电压示例:
Fo | 3V | 4V | 5V |
R1 | 10K | 10K | 10K |
R2 | 15K | 40K | - |
示例性地,在接通电源时,如果达到输出端子130的预设高电平阈值(例如0.8V)的区域,利用在IPM内部的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检测信号输出端子130的电平信号,该电平信号对应模式设定电压的电平信号。输入I/F模块112在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下,对应外部的电压模式设定,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比方说,Fault电压:电路;电路里;/>电路。模式设定电压由外部分压电阻提供给Fault的电压电平设置。因设定为了本身FAULT输出的低电平阈值或更高(典型值0.8V),因此外部不会将之错误识别为保护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利用信号输出端子没有用作保护端子的情况下,调节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以设定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压,进而根据该电压匹配对应的I/F电路,实现灵活调节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不影响IPM的电路保护功能;并且,上述IPM可以根据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设置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从而快速切换到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IPM,通过在IPM中增加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包含多种电压规格I/F电路的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基于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该I/F电路接收外部控制单元通过信号输入端子传输的I/F信号,并传输到对应的I/F处理模块实现I/F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无需增加IPM外部接口电路,即可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正常信号传输,有效降低成本。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IPM,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I/F电路的选择切换效率,本实施例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111包括比较模块,输入I/F电路112还包括分别与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电连接的选择模块1124;
比较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出端子和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选择模块;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本实施例中,利用比较模块对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压进行比较,以实现电平信号的识别,并输出对应的检测结果实现I/F电路的切换,有效提高了识别和切换效率。
具体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1111和第二比较器1112;
第一比较器1111,其正输入端与第一预设电压源(例如4.5V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子130电连接,其输出端与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第一预设电压源和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信号输出端子130对应的第一电平信号至选择模块;
第二比较器1112,其正输入端与第二预设电压源(例如3.5V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第二预设电压源和信号输出端子130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信号输出端子对应的第二电平信号至选择模块;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器1111和第二比较器1112输出的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比较器,与FAULT相比,可以在比较电压下产生两个电平信号(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也即I/F切换信号。将该I/F切换信号传输至选择模块中,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利用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比较信号输出端子和第一预设电压源和第二预设电压源之间的电压,可以有效提高信号识别和模式切换效率。
进一步地,结合图7b所示,本实施例以U相输入端子(Un)输入I/F信号为例,选择模块包括第一逻辑门电路11241、第二逻辑门电路11242和第三逻辑门电路11243;其中,第一逻辑门11241电路包括第一非门和第二非门,第二逻辑门11242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三与非门,第三逻辑门11243电路包括或非门;
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比较器111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与非门;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二比较器1112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与非门;
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非门的输出端、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以及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1121;第二与非门分别连接至第二非门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1111的输出端以及TTL对应电压规格1122的I/F电路;第三与非门分别连接至第一比较器1111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1112的输出端以及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1123;
或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I/F处理模块113。
本实施例中,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与信号输出端子130之间,可以在比较电压下产生两个I/F切换信号,两个I/F切换信号从三个I/F电路切换到一个输出。可选地,输入I/F电路112还可以将该两个I/F切换信号传输到高侧(第二IC,即高压集成电路HVIC),以实现高侧的I/F电路切换。
本实施例中,以FAULT电压按以上示例三种分压的情况为例,这三个电位的检测可以仅取各个电位之间的2点。例如,5V和4V的检测,按4.5V的比较电压用比较器比较即可;同样,4V和3V的检测,用3.5V的比较电压用比较器进行比较。而无需检测3V以下。如果FAULT由于IPM侧的保护而输出为低电平,则I/F电路在任何状态下都变为3.3V I/F,但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电路本身因保护电路是处于禁用状态(OFF)状态,因此不会捕获到输入信号。
可以理解的,非门(NOT Gate)又称非电路、反相器、倒相器、逻辑否定电路,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非门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当其输入端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端为低电平(逻辑0),当其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也就是说,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平状态总是反相的。非门的逻辑功能相当于逻辑代数中的非,电路功能相当于反相,这种运算亦称非运算;与非门(NAND Gate)是与门和非门的叠加,有多个输入和一个输出。若当输入均为高电平(1),则输出为低电平(0);若输入中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0),则输出为高电平(1),与非门可以看作是与门和非门的叠加;或非门(NOR Gate)用以实现逻辑或非功能,其具有多个输入端,1个输出端,多输入或非门可由2输入或非门和反相器构成,只有当两个输入A和B为低电平(逻辑0)时输出为高电平(逻辑1)。本实施例利用上述逻辑门的组合形式,根据比较模块的电平输出信号,实现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的选择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等类似描述形式仅用于区分类似对象,而无其它特殊含义,其中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可以为相同比较器也可以为比较器。此外,上述的比较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电压规格I/F电路的数量设置为更多的比较器或者更少的比较器,以及上述的选择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电压规格I/F电路的数量设置为更多数量的逻辑门或者更少的逻辑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IPM的选择模块由逻辑门电路组成,可以高效实现对多种电压传输规格之间的灵活切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IPM控制方法,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输入I/F电路;
步骤S802、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I/F信号传输至输入I/F电路;
步骤S803、输入I/F电路基于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I/F电路将I/F信号传输至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I/F处理模块对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IPM控制方法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IPM信号输入电路,针对连接到外部时可预测的多种电压规格,IPM驱动中实现了可以更改输入接口的功能;通过使用现有的FAULT引脚,保持与以往IPM的兼容性,无需增设额外端子;输入I/F电路的设置在通电后检测FAULT输出电平,并根据电压电平切换与该设置相对应的I/F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说明可以对应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IPM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说明可以对应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IPM的至少一个控制模块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IPM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IPM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说明可以对应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如图9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IPM100,以及,与IPM100电连接的外部控制单元2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芯片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说明可以对应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IPM。可选地,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02;
所述存储器10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执行IPM的控制流程,其中,存储器102和处理器101通过总线10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说明可以对应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功率模块IPM,其特征在于,所述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所述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所述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其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信号输入端子,其分别与外部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入I/F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输入I/F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所述I/F电路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所述I/F处理模块对所述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设置电路,所述电压设置电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用于根据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设置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具有对应的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设置电路包括电源、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其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其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用于在所述信号输出端子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芯片IC中的保护电路输出的电路保护信号时,接收外部控制单元的调节信号,以调节至对应的电阻值,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两端的电压与外部控制器的传输电压规格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所述I/F输入电路至少包括以下电压规格的I/F电路之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TTL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和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包括比较模块;所述输入I/F电路还包括分别与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电连接的选择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其正输入端与第一预设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其输出端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源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对应的第一电平信号至所述选择模块;
所述第二比较器,其正输入端与第二预设电压源电连接,其负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选择模块电连接,用于比较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源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输出所述信号输出端子对应的第二电平信号至所述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的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逻辑门电路、第二逻辑门电路和第三逻辑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电路包括第一非门和第二非门,所述第二逻辑门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三与非门,所述第三逻辑门电路包括或非门;
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与非门;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CMOS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第二与非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TTL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第三与非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3.3V电压规格的I/F电路;
所述或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所述第二与非门和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I/F处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IPM,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端子至少包括以下端子之一:U相输入端子、V相输入端子和W相输入端子。
8.一种IP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M包括:第一芯片IC、信号输入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芯片IC包括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和输入I/F电路,所述输入I/F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电压规格的I/F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信号识别及切换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外部控制单元传输的I/F信号,并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输入I/F电路;
所述输入I/F电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选择切换至对应电压规格的I/F电路,并基于所述I/F电路将所述I/F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芯片IC中对应的I/F处理模块,使所述I/F处理模块对所述I/F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IPM,以及,与所述IPM电连接的外部控制单元。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IP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44665.7A CN117081372B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44665.7A CN117081372B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1372A true CN117081372A (zh) | 2023-11-17 |
CN117081372B CN117081372B (zh) | 2024-03-22 |
Family
ID=88712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44665.7A Active CN117081372B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8137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385A1 (zh) * | 2016-05-30 | 2017-12-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
CN112039025A (zh) * | 2020-08-18 | 2020-1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模块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
CN112104303A (zh) * | 2020-09-14 | 2020-12-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电机控制器和伺服控制系统 |
CN214798989U (zh) * | 2021-06-17 | 2021-11-19 | 东莞泰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通过iec62368认证单次充电故障的复用ovp控制电路 |
CN115208173A (zh) * | 2021-04-12 | 2022-10-18 | 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功率模块以及空调器 |
-
2023
- 2023-07-28 CN CN202310944665.7A patent/CN1170813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385A1 (zh) * | 2016-05-30 | 2017-12-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
CN112039025A (zh) * | 2020-08-18 | 2020-1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模块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
CN112104303A (zh) * | 2020-09-14 | 2020-12-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电机控制器和伺服控制系统 |
CN115208173A (zh) * | 2021-04-12 | 2022-10-18 | 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功率模块以及空调器 |
CN214798989U (zh) * | 2021-06-17 | 2021-11-19 | 东莞泰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通过iec62368认证单次充电故障的复用ovp控制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1372B (zh) | 2024-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5148B (zh) | 门级触发去饱和消隐 | |
JP4619812B2 (ja) | ゲート駆動回路 | |
US8909841B2 (en) | Configurable serial interface | |
JP6086101B2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20150171852A1 (en) | Gate driver circuit | |
CN107659295B (zh) | 隔离式栅极驱动器以及包括其的功率器件驱动系统 | |
JP6634329B2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9791916B2 (en) |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load switch,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oad swi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EP2712087B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potential of gate of insulated-gate type switching element | |
JP5673634B2 (ja) | 駆動対象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回路 | |
JP2014138521A (ja) | 半導体素子の駆動装置 | |
US8786322B2 (en) |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7155370B (zh) | 一种防倒灌电路 | |
CN117081372B (zh) | 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
JP5034919B2 (ja) | 温度センサ回路 | |
US9318973B2 (en) | Driving device | |
KR20050020597A (ko) | 반도체장치 | |
US20210184562A1 (en) | Power module and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 thereof | |
US9407255B2 (en) | Circuit | |
US20140361637A1 (en) | Bus switching circuit | |
CN113364251A (zh) | 驱动电路、功率模块及电器设备 | |
CN109861504B (zh) | 空调器、智能功率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4225841A (ja) | 負荷駆動回路 | |
CN211349047U (zh) |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
WO2024084646A1 (ja) | 過電流保護回路、半導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