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0789A -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0789A
CN117080789A CN202311129572.5A CN202311129572A CN117080789A CN 117080789 A CN117080789 A CN 117080789A CN 202311129572 A CN202311129572 A CN 202311129572A CN 117080789 A CN117080789 A CN 117080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stacked
jack
stat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9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松
张信夫
马腾
尚伟锋
黄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95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0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0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0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属于插座技术领域。插座组件包括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下叠插座具有第一插孔和取电槽。上叠插座包括插座部和取电部,插座部具有第二插孔,取电部插入至取电槽中取电。在第一状态下,上叠插座和下叠插座堆叠排布,上叠插座遮挡第一插孔,第二插孔露出。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和下叠插座展开排布,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露出。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插座组件,当用户仅需要使用少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一状态,则用户仅使用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而当用户需要使用大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二状态,则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下叠插座的第一插孔和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

Description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增多,以及充电插头日益增大,人们经常会遇到插座上的插孔不够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插座组件包括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所述下叠插座具有第一插孔和取电槽;
所述上叠插座包括插座部和取电部,所述插座部具有第二插孔,所述取电部在所述插座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孔的一侧凸出,所述取电部用于插入至所述取电槽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遮挡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孔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均露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槽呈中心对称,所述取电部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所述取电槽中,且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取电槽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两侧。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插入的取电槽,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槽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上侧,和/或,下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叠插座包括下叠插座壳体、接线部件和导电条;
所述下叠插座壳体具有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取电槽;
所述导电条与所述接线部件电连接,所述导电条包括第一插套和取电片,所述第一插套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所述取电片隐藏在所述取电槽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取电片用于向所述取电部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取电段、连接段和第二取电段,所述第一取电段和所述第二取电段分别隐藏在所述取电槽的两侧;
所述取电槽呈中心对称,所述取电部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所述取电槽中,且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一种姿态下,所述取电部与所述第一取电段接触,在另一种姿态下,所述取电部与所述第二取电段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叠插座包括两个取电槽,所述两个取电槽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条包括两个冲压件,每个冲压件具有一个所述取电片,且两个所述取电片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取电槽的位置对应;
一个所述冲压件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冲压件的件身焊接或铆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冲压件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插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部包括取电壳体、控制件、传动组件和电连接臂;
所述取电壳体用于伸入至所述取电槽中;
所述控制件在所述插座部的外部露出,且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连接臂传动连接;
所述电连接臂位于所述取电壳体处,且能够在所述控制件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取电壳体展开和收纳;
其中,当所述电连接臂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电连接臂与所述取电槽内部的取电片接触,当所述电连接臂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电连接臂与所述取电片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驱动臂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转轴分别所述电连接臂、所述驱动臂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驱动臂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驱动臂处于第一转动范围时,通过所述驱动臂驱动所述电连接臂收纳,在所述驱动臂处于第二转动范围时,通过所述驱动臂驱动所述电连接臂展开,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所述第二转动范围的分界位置为死点位置,在所述死点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驱动臂共轴线;
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臂在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所述第二转动范围之间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插座部或所述取电部滑动连接,所述控制件具有卡口,所述驱动臂位于所述卡口的内部;
当所述电连接臂处于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时,所述驱动臂与所述卡口的内壁均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部还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控制件夹持在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用于使得所述控制件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电连接臂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部包括第二连接片和第二插套;
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插套电连接,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电连接臂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叠插座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被配置为,在锁止状态下限位于所述取电槽的内部,在解锁状态下与所述取电槽解除限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件和第三弹性件;
所述锁止件包括按压部和锁止部,所述按压部在所述插座部的侧壁露出,所述锁止部在所述插座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孔的一侧伸出,且用于伸入至所述取电槽中;
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插座部或所述取电部的内部,且与所述锁止件相抵;
其中,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取电槽解除限位,当松开所述按压部时,所述第三弹性件驱动所述锁止部勾住所述下叠插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止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取电部的两端的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叠插座还包括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凸出于所述插座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孔的一侧,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上叠插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组件为墙壁插座。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叠插座,所述下叠插座用于与上叠插座组成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下叠插座具有第一插孔和取电槽,所述取电槽用于供所述上叠插座的取电部插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遮挡所述第一插孔,所述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均露出。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叠插座,所述上叠插座用于与下叠插座组成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上叠插座包括插座部和取电部,所述插座部具有第二插孔,所述取电部在所述插座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孔的一侧凸出,所述取电部用于插入至所述下叠插座的取电槽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遮挡所述下叠插座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孔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和所述下叠插座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均露出。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插座组件包括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下叠插座具有第一插孔和取电槽。上叠插座包括插座部和取电部,插座部具有第二插孔,取电部用于插入至取电槽中。插座组件能够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上叠插座和下叠插座堆叠排布,上叠插座遮挡第一插孔,第二插孔露出。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和下叠插座展开排布,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露出。
当用户仅需要使用少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一状态,则用户仅使用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而当用户需要使用大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二状态,则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下叠插座的第一插孔和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叠插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第一状态的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第一状态的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第二状态的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第二状态的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第二状态的插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叠插座的正视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叠插座的爆炸视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叠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叠插座的电器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条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条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条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叠插座的爆炸视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叠插座的内部器件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件、传动组件和电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件驱动传动组件转动的原理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件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件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件的限位方式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电连接臂和驱动臂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叠插座和下叠插座的锁止方式示意图;
图2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止组件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叠插座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下叠插座,11、下叠插座壳体,11a、第一底座,11b、第一压板,11c、第一面盖,111、第一插孔,112、取电槽,1120、限位槽,113、钩槽,12、接线部件,13、导电条,13a、冲压件,131、第一插套,132、取电片,1321、第一导电段,1322、连接段,1323、第二导电段,133、第一连接片;
2、上叠插座,2a、第二底座,2b、第二压板,2c、第二面盖,2d、支架,21、插座部,211、第二插孔,212、第二连接片,213、第二插套,214、开孔,22、取电部,221、取电壳体,2211、限位条,2212、容纳槽,222、控制件,2220、卡口,2221、操作部,2222、滑轨,2223、驱动块,223、传动组件,2231、转轴,2232、驱动臂,2233、第一弹性件,224、电连接臂,225、第二弹性件,23、锁止组件,231、锁止件,2311、按压部,2312、锁止部,23120、斜面,232、第三弹性件,24、支撑部;
A、第一极限位置,B、死点位置,C、第二极限位置。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由于手机和平板等数码产品的增多,以及充电插头的日益增大,用户在卧室等场景,经常会遇到墙壁插座的插孔不够用的情况。为此,人们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转换器来增加插孔,但这些转换器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转换器通过插头插入至墙壁插座的插孔中,则转换器本身占据了墙壁插座的一个插孔。
第二,转换器通过插头插入至墙壁插座的插孔中,而插头与插孔的接触面积小,且插头较滑,所以,当转换器长时间使用后,转换器的插头与墙壁插座的插孔的插接会变得不稳定。另外,在将插接在转换器上的插头拔出时,很容易连带着将转换器从墙壁插座拔出,这使得用户在拔出转换器上的插头时,需要按着转换器,操作十分不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插座组件包括下叠插座1和上叠插座2。下叠插座1具有第一插孔111和取电槽112。上叠插座2包括插座部21和取电部22,插座部21具有第二插孔211,取电部22在插座部21背向第二插孔211的一侧凸出,取电部22用于插入至取电槽112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如图3和图4所示,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上叠插座2遮挡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211露出,则第二插孔211对应的第二插套213用于供电。如图5-图7所示,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211均露出,则第一插孔111对应的第一插套131和第二插孔211对应的第二插套213均能够用于供电。
当用户仅需要使用少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一状态,则用户仅使用上叠插座2的第二插孔211。而当用户需要使用大量的插孔时,可以将插座组件切换为第二状态,则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下叠插座1的第一插孔111和上叠插座的第二插孔211。
另外,由于上叠插座2的取电部22插入至下叠插座1的取电槽112中取电,而没有插入至第一插孔111中,所以,上叠插座2本身不会占据下叠插座1的第一插孔111。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组件可以为墙壁插座,也可以为插排等其它类型的插座。在一些示例中,插座组件为墙壁插座,则下叠插座1用于固定于墙壁。
本公开实施例对取电槽112的位置和数量均不作限定,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位于第一插孔111的一侧,例如,上侧、下侧、左侧或右侧。
在一些示例中,由于插座组件(墙壁插座)的左右两侧一般会设置其它器件(如开关器件),则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可以位于第一插孔111的上侧或下侧,以避免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2与其它器件发生干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为两个。两个取电槽112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插孔111的上下两侧,也可以分别位于取电槽112的左右两侧。
如图7所示,对于取电槽112为两个的情况,则在第二状态下,两个上叠插座2的取电部22可以同时插入至两个取电槽112中,这种状态,适用于用户对插孔的需求量极大的情况。
当然,取电槽112也可以为一个,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对插座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方式不作限定,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呈中心对称。取电部22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取电槽112中,且通过切换取电部22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插座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6所示,取电部22插入至同一取电槽112中,但由于姿态不同,所以分别实现了插座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再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取电部22插入至同一取电槽112中,但由于姿态不同,所以分别实现了插座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为两个,则通过切换取电部22插入的取电槽112,能够使得插座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5所示,上叠插座2(取电部22)的姿态相同,但由于插入至不同的取电槽112中,所以分别实现了插座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再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6所示,上叠插座2的姿态相同,但由于插入至不同的取电槽112中,所以分别实现了插座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切换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也即,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为两个,且每个取电槽112均呈中心对称,则用户能够通过上述任一种切换方式,实现插座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另外,通过采用图8示出的下叠插座1,使得第一状态可以存在图3和图4两种子状态,第二状态可以存在图5-图7三种子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取电槽112相对的两个内壁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120,则相应的,如图2所示,取电部22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1120匹配的限位条2211。
下面,对下叠插座1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图11所示,下叠插座1包括下叠插座壳体11、接线部件12和导电条13。下叠插座壳体11具有第一插孔111和取电槽112。导电条13与接线部件12电连接,导电条13包括第一插套131和取电片132。第一插套131与第一插孔111相对,取电片132隐藏在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
其中,接线部件12用于与墙壁走线电连接。取电片132用于向取电部22供电。取电片132隐藏在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还可以理解为,取电槽112的开口的投影与取电片132不重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取电片132隐藏在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使得取电片132不易被用户触碰到,使得下叠插座1能够通过探针测试,提高了下叠插座1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导电条13为两个,两个导电条13分别为L极导电条和N极导电条。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每个取电槽112对应有两个取电片132,该两个取电片132分别为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图11所示,导电条13还包括第一连接片133,接线部件12通过第一连接片133与第一插套131、取电片132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下叠插座壳体11包括第一底座11a、第一压板11b和第一面板11c。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每个取电片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取电段1321、连接段1322和第二取电段1323。第一取电段1321和第二取电段1323分别隐藏在取电槽112的两侧。取电槽112呈中心对称,取电部22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取电槽112中,且通过切换取电部22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插座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对于同一取电片132,在一种姿态下,取电部22与该取电片132的第一取电段1321接触,在另一种姿态下,取电部22与该取电片132的第二取电段1323接触。这样,使得在两种姿态下,上叠插座2均能够通过取电部22从取电片132取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下叠插座1包括两个取电槽112,两个取电槽112位于第一插孔111的两侧。这样,每个导电条13需要具有两个取电片132以及相应的第一插套131,且两个取电片132需要分别位于两个取电槽112对应的位置,这使得导电条13的整体长度较长,且结构较为复杂。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图14所示,导电条13包括两个冲压件13a,每个冲压件13a具有一个取电片132,且两个冲压件13a的两个取电片132分别隐藏在两个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一个冲压件13a的一端与另一个冲压件13a的件身焊接或铆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结构复杂的导电条13拆分为两个冲压件13a,能够降低导电条13的制作难度,节省材料。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图14所示,每个冲压件13a还具有一个第一插套131。这样,使得下叠插座1能够具有两个第一插孔111。
下面,对上叠插座2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上述取电片132隐藏在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的情况,取电部22需要具有可展开和收纳的电连接臂224。在取电部22插入取电槽122的过程中,电连接臂224收纳,以避免电连接臂224阻挡取电部22的正常插入。在取电部22取电时,电连接臂224展开,并与隐藏的取电片132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电连接臂224为两个,分别为L极电连接臂和N极电连接臂。两个电连接臂224可以在取电部22的同一侧展开,也可以在取电部22的不同侧展开,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电连接臂224的端部具有凸出的触点,以增大电连接臂224与取电片132的接触面积。其中,该触点可以为银触点。
示例性的,如图15-图17所示,取电部22包括取电壳体221、控制件222、传动组件223和电连接臂224。取电壳体221用于插入至取电槽112中。控制件222在插座部21的外部露出,且通过传动组件223与电连接臂224传动连接。电连接臂224位于取电壳体221处,且能够在控制件222的控制下相对于取电壳体221展开和收纳。
其中,当电连接臂224处于展开状态时,电连接臂224与取电槽112内部的取电片132接触,当电连接臂224处于收纳状态时,电连接臂224与取电片132分离。传动组件223可以为两个,且分别驱动两个电连接臂224。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5所示,取电壳体221上设置有容纳槽2212,容纳槽2212用于容纳电连接臂224。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上叠插座壳体包括第二底座2a、第二压板2b、第二面板2c和支架2d,且支架2d和第二底座2a的一部分形成取电壳体221。
下面,提供一种传动组件223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7所示,传动组件223包括转轴2231、驱动臂2232和第一弹性件2233。转轴2231与取电壳体221转动连接,且分别与电连接臂224、驱动臂2232连接,第一弹性件2233与驱动臂2232相抵。
如图18所示,第一弹性件2233用于在驱动臂2232处于第一转动范围(第一极限位置A和死点位置B之间的范围)时,通过驱动臂2232驱动电连接臂224收纳,在驱动臂2232处于第二转动范围(死点位置B和第二极限位置C之间的范围)时,通过驱动臂2232驱动电连接臂224展开。其中,在死点位置B,第一弹性件2233与驱动臂2232共轴线。控制件222用于控制驱动臂2232在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之间切换。
当控制件222驱动驱动臂2232由第一极限位置A越过死点位置B后(也即,由第一转动范围切换至第二转动范围后),在第一弹性件2233的驱动下,电连接臂224会转动至并稳定在展开状态。而当控制件222驱动驱动臂2232由第二极限位置C越过死点位置B后(也即,由第二转动范围切换至第一转动范围后),在第一弹性件2233的驱动下,电连接臂224会转动至并稳定在收纳状态。
另外,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用户不需要操作控制件222驱动驱动臂2232由第一极限位置A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C,或,由第二极限位置C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A,而只需操作控制件222驱动驱动臂2232由第一极限位置A越过死点位置B,或者,驱动驱动臂2232由第二极限位置C越过死点位置B即可。
其中,第一极限位置A对应电连接臂224的收纳状态,第二极限位置B对应电连接臂224的展开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对控制件222的运动形式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控制件222与插座部21或取电部22滑动连接,则用户能够通过滑动控制件222,使驱动臂2232在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之间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7所示,控制件222具有操作部2221,且插座部21上设置有开孔214,操作部2221在开孔214露出,且在滑动方向上,开孔214的尺寸大于操作部2221的尺寸。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7所示,控制件222具有滑轨2222,则滑轨2222用于实现滑动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7、图19和图20所示,控制件222具有卡口2220,驱动臂2232位于卡口2220中,则当控制件222滑动时,卡口2220的内壁能够与驱动臂2232接触,并驱动驱动臂2232转动。
其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控制件222可以具有两对驱动块2223,每对驱动块2223中的两个驱动块2223间隔排布,且两个驱动块2223之间形成卡口2220。
在一些示例中,卡口2220的内壁始终与驱动臂2232保持接触。对于这种实现方式,虽然用户不需要操作控制件222使得驱动臂2232由第一极限位置A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C,但由于卡口2220的内壁始终与驱动臂2232保持接触,所以,在越过死点位置B之后,即使用户不再操作控制件222,则驱动臂2232也会带动控制件222继续滑动,使得用户感觉到的滑动行程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第一极限位置A和第二极限位置B,驱动臂2232与卡口2220的内壁均不接触。
这样,在控制件222使得驱动臂2232越过死点位置B之后,用户不仅不需要再滑动控制件222,且驱动臂2232也不会驱动控制件222继续滑动,使得用户感知到的滑动行程较小。
另外,对于卡口2220的内壁不与驱动臂2232接触的情况,控制件222不能被驱动臂2232限位,则控制件222可能会发生晃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1所示,取电部22还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225,控制件222夹持在两个第二弹性件225之间,两个第二弹性件225用于使得控制件222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可以为开孔214的中间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7、图19和图20所示,控制件222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两个第二弹性件225分别伸入至两个安装孔中。
下面,对用户操作控制件222时所需施加的力的大小进行说明。其中,用户操作控制件222所需施加的力主要用于克服第一弹性件2233的弹力,因此,第一弹性件2233的弹力越大,用户所需施加的力越大。
电连接臂224在展开状态下需要与取电片132接触,且需要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假设该接触压力为Fb。如图22所示,另假设驱动臂2232的长度为a,电连接臂224的长度为b,且电连接臂224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弹性件2233向驱动臂2232施加的力为Fa,则根据力矩公式可得:Fa·a=Fb·b。进一步推导的,Fa=Fb·b/a。
其中,Fb为设定的接触压力值,一般为设定值或一个设定的范围值,不能随意改变。因此,b/a越小,则Fa越小,可以理解的是,Fa越小,所选用的第一弹性件2233的弹力越小,则用户所需施加的力越小。
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2所示,设置驱动臂2232的长度a大于电连接臂224的长度b。这样,b/a小于1,能够减少用户操作控制件222时所需施加的力,实现轻手感。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所示,插座部21包括第二连接片212和第二插套213。第二连接片212与转轴2231转动连接,且与第二插套213电连接。其中,转轴2231与电连接臂224电连接。这样,经电连接臂224引入的电能能够经转轴2231和第二连接片212传输至第二插套213中。
在一些示例中,取电部22还具有E极导电件(图中未示出),E极导电件可以贯穿取电部22的底侧。相应的,在取电槽112的底部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E极导电件。
为了避免拔出上叠插座2上的插头时,连带着将上叠插座2从下叠插座1拔出,或者,避免造成电连接臂224受力损坏。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图23和图24所示,上叠插座2还包括锁止组件23,锁止组件23被配置为,在锁止状态下限位于取电槽112的内部。这样,上叠插座2上的插头拔出时,由锁止组件23承受拉扯力,使得电连接臂224不会受力损坏,上叠插座2也不会连带着被拔出,使得用户可以单手将上叠插座2上的插头拔出,而无需按压住上叠插座2。
另外,锁止组件23还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下与取电槽112解除限位,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将上叠插座2与下叠插座1正常分离。
下面,对锁止组件23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3和图24所示,锁止组件23包括锁止件231和第三弹性件232。锁止件231包括按压部2311和锁止部2312,按压部2311在插座部21的侧壁露出,锁止部2312在插座部21背向第二插孔211的一侧伸出,且用于伸入至取电槽112中。第三弹性件232位于插座部21或取电部22的内部,且与锁止件231相抵。
其中,当按压按压部2311时,锁止部2312与取电槽112解除限位,当松开按压部2311时,第三弹性件232驱动锁止部2312勾住下叠插座1。
示例性的,如图23所示,下叠插座1上设置有钩槽113,则锁止部2312能够通过勾住钩槽113,实现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的锁止。其中,如图9所示,钩槽113可以设置在第一压板11b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5所示,锁止组件23为两个,两个锁止组件23分别位于取电部22的两端的外侧,则在锁止状态下,两个锁止组件23均勾住下叠插座1,更加安全可靠。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4所示,锁止部2312具有斜面23120,且在取电部22插入取电槽112时,斜面23120与取电槽112的内壁接触,并在取电槽112的内壁的作用下,使得锁止件231压缩第三弹性件232,并顺利滑入至取电槽112的内部。
当锁止部2312滑动至钩槽113对应的位置时,锁止部2312失去阻挡,并在第三弹性件232的驱动下自动滑入至钩槽113中,则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自动锁止。
当需要将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分离时,首先,操作控制件222使得电连接臂224收纳。然后,用手按压插座部21两侧的锁止件231的按压部2311,使得锁止部2312脱离钩槽113,则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解锁。同时,上提上叠插座2,即可完成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的分离动作,非常便捷。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7所示,为了使得上叠插座2在使用更加稳定,上叠插座2还包括支撑部24,支撑部24凸出于插座部21背向第二插孔211的一侧,支撑部24用于与墙壁相抵,以支撑上叠插座2。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叠插座1,下叠插座1用于与上叠插座2组成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叠插座1具有第一插孔111和取电槽112,取电槽112用于供上叠插座2的取电部22插入取电。
在第一状态下,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上叠插座2遮挡第一插孔111,上叠插座2的第二插孔211露出。
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211均露出。
有关下叠插座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叠插座2,上叠插座2用于与下叠插座1组成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上叠插座2包括插座部21和取电部22,插座部21具有第二插孔211,取电部22在插座部21背向第二插孔211的一侧凸出,取电部22用于插入至下叠插座1的取电槽112中取电。
在第一状态下,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上叠插座2遮挡下叠插座1的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211露出。
在第二状态下,上叠插座2和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211均露出。
有关上叠插座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插座组件包括下叠插座(1)和上叠插座(2);
所述下叠插座(1)具有第一插孔(111)和取电槽(112);
所述上叠插座(2)包括插座部(21)和取电部(22),所述插座部(21)具有第二插孔(211),所述取电部(22)在所述插座部(21)背向所述第二插孔(211)的一侧凸出,所述取电部(22)插入至所述取电槽(112)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2)遮挡所述第一插孔(111),所述第二插孔(211)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111)和所述第二插孔(211)均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槽(112)呈中心对称,所述取电部(22)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所述取电槽(112)中,且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22)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和/或,
所述取电槽(112)为两个,两个所述取电槽(112)位于所述第一插孔(111)的两侧,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22)插入的取电槽(112),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叠插座(1)包括下叠插座壳体(11)、接线部件(12)和导电条(13);
所述下叠插座壳体(11)具有所述第一插孔(111)和所述取电槽(112);
所述导电条(13)与所述接线部件(12)电连接,所述导电条(13)包括第一插套(131)和取电片(132),所述第一插套(131)与所述第一插孔(111)相对,所述取电片(132)隐藏在所述取电槽(112)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取电片(132)用于向所述取电部(22)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片(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取电段(1321)、连接段(1322)和第二取电段(1323),所述第一取电段(1321)和所述第二取电段(1323)分别隐藏在所述取电槽(112)的两侧;
所述取电槽(112)呈中心对称,所述取电部(22)能够以两种姿态插入至所述取电槽(112)中,且通过切换所述取电部(22)插入的姿态,能够使得所述插座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一种姿态下,所述取电部(22)与所述第一取电段(1321)接触,在另一种姿态下,所述取电部(22)与所述第二取电段(132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叠插座(1)包括两个取电槽(112),所述第一插孔(111)位于所述两个取电槽(112)之间;
所述导电条(13)包括两个冲压件(13a),每个冲压件(13a)具有一个所述取电片(132),两个所述取电片(132)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取电槽(112)的位置对应;
一个所述冲压件(13a)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冲压件(13a)的件身焊接或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部(22)包括取电壳体(221)、控制件(222)、传动组件(223)和电连接臂(224);
所述取电壳体(221)用于伸入至所述取电槽(112)中;
所述控制件(222)在所述插座部(21)的外部露出,且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23)与所述电连接臂(224)传动连接;
所述电连接臂(224)位于所述取电壳体(221)处,且能够在所述控制件(222)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取电壳体(221)展开和收纳;
其中,当所述电连接臂(22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电连接臂(224)与所述取电槽(112)内部的取电片(132)接触,当所述电连接臂(224)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电连接臂(224)与所述取电片(132)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3)包括转轴(2231)、驱动臂(2232)和第一弹性件(2233);
所述转轴(2231)分别所述电连接臂(224)、所述驱动臂(2232)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2233)与所述驱动臂(2232)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2233)用于在所述驱动臂(2232)处于第一转动范围时,通过所述驱动臂(2232)驱动所述电连接臂(224)收纳,在所述驱动臂(2232)处于第二转动范围时,通过所述驱动臂(2232)驱动所述电连接臂(224)展开,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所述第二转动范围的分界位置为死点位置,在所述死点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2233)与所述驱动臂(2232)共轴线;
所述控制件(222)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臂(2232)在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所述第二转动范围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22)与所述插座部(21)或所述取电部(22)滑动连接,所述控制件(222)具有卡口(2220),所述驱动臂(2232)位于所述卡口(2220)的内部;
当所述电连接臂(224)处于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时,所述驱动臂(2232)与所述卡口(2220)的内壁均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部(22)还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225),所述控制件(222)夹持在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225)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225)用于使得所述控制件(222)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目标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2232)的长度大于所述电连接臂(224)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部(21)包括第二连接片(212)和第二插套(213);
所述第二连接片(212)与所述转轴(2231)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插套(213)电连接,其中,所述转轴(2231)与所述电连接臂(224)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叠插座(2)还包括锁止组件(23),所述锁止组件(23)被配置为,在锁止状态下限位于所述取电槽(112)的内部,在解锁状态下与所述取电槽(112)解除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23)包括锁止件(231)和第三弹性件(232);
所述锁止件(231)包括按压部(2311)和锁止部(2312),所述按压部(2311)在所述插座部(21)的侧壁露出,所述锁止部(2312)在所述插座部(21)背向所述第二插孔(211)的一侧伸出,且用于伸入至所述取电槽(12)中;
所述第三弹性件(232)位于所述插座部(21)或所述取电部(22)的内部,且与所述锁止件(231)相抵;
其中,当按压所述按压部(2311)时,所述锁止部(2312)与所述取电槽(112)解除限位,当松开所述按压部(2311)时,所述第三弹性件(232)驱动所述锁止部(2312)勾住所述下叠插座(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23)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止组件(23)分别位于所述取电部(22)的两端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叠插座(2)还包括支撑部(24);
所述支撑部(24)凸出于所述插座部(21)背向所述第二插孔(211)的一侧,所述支撑部(24)用于支撑所述上叠插座(2)。
16.一种下叠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叠插座(1)用于与上叠插座(2)组成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下叠插座(1)具有第一插孔(111)和取电槽(112),所述取电槽(112)用于供所述上叠插座(2)的取电部(22)插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2)遮挡所述第一插孔(111),所述上叠插座(2)的第二插孔(211)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111)和所述第二插孔(211)均露出。
17.一种上叠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叠插座(2)用于与下叠插座(1)组成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上叠插座(2)包括插座部(21)和取电部(22),所述插座部(21)具有第二插孔(211),所述取电部(22)在所述插座部(21)背向所述第二插孔(211)的一侧凸出,所述取电部(22)用于插入至所述下叠插座(1)的取电槽(112)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堆叠排布,所述上叠插座(2)遮挡所述下叠插座(1)的第一插孔(111),所述第二插孔(211)露出;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上叠插座(2)和所述下叠插座(1)展开排布,所述第一插孔(111)和所述第二插孔(211)均露出。
CN202311129572.5A 2023-09-04 2023-09-04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Pending CN117080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9572.5A CN117080789A (zh) 2023-09-04 2023-09-04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9572.5A CN117080789A (zh) 2023-09-04 2023-09-04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0789A true CN117080789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1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9572.5A Pending CN117080789A (zh) 2023-09-04 2023-09-04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07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5957B2 (en) Electrical pop out device with electrical outlets and/or USB ports
US9865956B2 (en) Electrical pop out device with electrical outlets and/or USB ports
US20100248554A1 (en)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930003405B1 (ko) 코드레스 컴퓨터 어셈블리
US20090227122A1 (en) Ac power adapter with swiveling plug having folding prongs
EP2433340B1 (en) Interface between connec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US9721735B2 (en) Multi-function charger
WO2009137433A2 (en) Charging and security station for multiple wireless tablets
JPH03269608A (ja)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拡張ユニット
US7241169B1 (en) Adapter for power supply
US11777246B2 (en) Electrical pop out device
CN208336645U (zh) 自动可伸缩多国智能充电装置
US20210204738A1 (en) Storage box and gimbal assembly having thereof
CN117080789A (zh) 插座组件、下叠插座和上叠插座
CN102969598A (zh) 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机体
WO2023160591A1 (zh) 铰链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16850508U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6850655U (zh) 一种适配器的行程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116345994B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电站
CN217589520U (zh) 电源适配器
WO2023185747A1 (zh) 插座装置
CN217589519U (zh) 电源适配器
JP2000214956A (ja) 拡張装置
WO2022027979A1 (zh)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CN217485314U (zh) 开关机构、电连接器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