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4229A -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4229A
CN117064229A CN202311217573.5A CN202311217573A CN117064229A CN 117064229 A CN117064229 A CN 117064229A CN 202311217573 A CN202311217573 A CN 202311217573A CN 117064229 A CN117064229 A CN 117064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ipe
box
condensation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75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施飞
汪斌强
颜运宇
马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75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4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4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4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包括:中转盒、冷凝盒、排汽装置、连接中转盒的蒸汽输入管和冷凝回水管、连接中转盒与冷凝盒的蒸汽输出管和冷凝回流管、连接冷凝盒和排汽装置的蒸汽排放管,蒸汽输入管用于接收烹饪器所输出的蒸汽,排汽装置用于向外界排放蒸汽;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形成有蒸汽排放路径和冷凝水排放路径。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该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的集成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在台板、墙面等部位形成的水渍,并且能够形成了冷凝水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应用在厨房家电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将燃气灶具、抽油烟机、烹饪器等多个装置集成在一起的厨房电器设备。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集成灶内的烹饪器内产生的蒸汽排出后,会在台面、墙体等多处形成大量的水渍,需要用户去处理,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并且会导致厨房的环境较为潮湿,容易出现发霉等影响到饮食健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减少了在台板、墙面等部位形成的水渍,并且能够形成了冷凝水循环使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包括:
中转盒、冷凝盒、排汽装置、连接中转盒的蒸汽输入管和冷凝回水管、连接中转盒与冷凝盒的蒸汽输出管和冷凝回流管、至少一个连接冷凝盒和排汽装置的蒸汽排放管,所述蒸汽输入管用于接收烹饪器所输出的蒸汽,所述排汽装置用于向外界排放蒸汽;
所述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形成有蒸汽排放路径和冷凝水排放路径;
所述蒸汽排放路径依次经过烹饪器、蒸汽输入管、中转盒、蒸汽输出管、冷凝盒、蒸汽排放管、排汽装置;
所述冷凝水排放路径依次经过冷凝盒、冷凝回流管、中转盒、冷凝回水管、烹饪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入管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所述蒸汽输出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出管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回水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所述蒸汽输出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的内底面具有汇水槽,用于接收冷凝回流管、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流动至中转盒内的冷凝水,并向冷凝回水管输送冷凝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的内底面具有连接汇水槽的槽口侧边的斜坡面,使得形成在所述斜坡面上的冷凝水流入汇水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蒸汽输送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所述蒸汽排放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盒的内底面倾斜设置,使得形成在所述冷凝盒内底面上的冷凝水流向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冷凝盒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盒内设有至少一个受到蒸汽冲击的冷凝盒隔板,用于降低蒸汽在冷凝盒内的流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盒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翅片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烹饪器上方设有灶具,所述烹饪器的顶板和所述灶具的底盘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冷却风道设有引风机构,用于生成沿冷却风道流动的冷却风,所述中转盒、冷凝盒、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部分蒸汽排放管位于冷却风道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靠近冷却风道的下游端处,所述冷凝盒靠近冷却风道的上游端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蒸汽输入管、冷凝回水管安装在顶板上,所述冷凝盒、蒸汽输出管、冷凝回水管设置在底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设有第一插接管,所述蒸汽输出管的一端设有蒸汽对插管,所述蒸汽对插管安装在底盘上,并且插接在第一插接管内,所述蒸汽对插管和第一插接管的插接方向和所述烹饪器的装入方向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蒸汽输出管的限位架,使得所述蒸汽输出管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对插管插接入第一插接管的一端具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根部具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对插管的进汽口,所述插接头的口径由根部或中部向头部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对插管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插入底盘的限位柱、至少一个通过紧固件和底盘连接的蒸汽对插管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对插管套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蒸汽对插管和第一插接管之间的缝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盒设有第二插接管,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插接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插接配合时,所述冷凝回流管呈弯曲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设有竖向贯穿的蒸汽转换管,所述蒸汽转换管的底端直接或间接连通烹饪器,所述蒸汽转换管的顶端连接蒸汽输入管的一端,使其水平高度高于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蒸汽转换管和顶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蒸汽输入管,使得所述蒸汽输入管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一种集成灶,包括所述排汽冷凝回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够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总长度,有效提升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使得排放到外界的蒸汽含水量较低、温度较低,从而减少了在台板、墙面等部位形成的水渍,便于用户处理,蒸汽温度的降低也能够避免出现用户被烫伤的情况发生;形成的冷凝水能够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中转盒一方面作为蒸汽流动和冷凝水流动的中转结构,另一方面中转盒的内壁提供了足够的和蒸汽进行热交换的面积,使其也具备作为”冷凝盒”的功能,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对蒸汽较为有效且强力的冷凝作用。
3.形成了一支冷凝水主支流和两支冷凝水分支流在中转盒内汇流,再加上蒸汽流经中转盒所形成的冷凝水,最终排气冷凝回收系统所形成的绝大部分冷凝水通过冷凝回水管送回烹饪器内,能够确保冷凝水排放路径运行的顺畅,避免出现水路(冷凝水)堵塞汽路(蒸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排气冷凝回收系统的蒸汽排放、冷凝水循环的运行流畅程度。
4.中转盒内设置的汇水槽以及斜坡面,均能够提高中转盒的汇水功能,进一步优化了中转盒对于水排放路径运行的顺畅度。
5.将排汽冷凝回收系统整体设置在风道中,通过引风机构引导冷却风在风道中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的整体冷凝效果。
6.冷凝盒和中转盒在风道内的上下游位置关系,冷却风经过冷凝盒后的余冷再对具备”冷凝盒”作用的中转盒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利用冷却风的冷量,从而取得了冷却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较冷”的冷却风和冷凝盒热交换,“较热”的冷却风和中转盒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了两个分段梯度温差的冷凝机制,和蒸汽排放路径的逐步降温冷凝高度适配,从而使得整体的冷凝效果较佳;
7.蒸汽输出管一端设置蒸汽对插管,使得装入烹饪器的过程中无需手动连接蒸汽输出管,烹饪器装入至安装位置时,第一插接管即和蒸汽对插管完成插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集成灶的示意图;
图2为集成灶在侧视视角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烹饪器在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烹饪器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中转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灶具在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7为灶具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8为冷凝盒的示意图;
图9为冷凝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冷凝盒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蒸汽对插管的示意图;
图12为上盖板的示意图;
图13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集成组件的示意图;
图16为集成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7为壳体在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8为壳体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9为隔热仓的示意图;
图20为闷盖的示意图;
图21为台板和防水密封垫的示意图;
图22为台板、上盖板、排汽盒、集成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3为防水密封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参照1、图2,一种集成灶,包括台板1、灶具2、烹饪器3,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中灶具2位于台板1之下,烹饪器3设置在灶具2下方,烹饪器3为烹饪过程中产生蒸汽的设备,例如蒸烤箱等。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用于将烹饪器3中产生的蒸汽冷凝处理,最终排向外界,冷凝处理所形成的冷凝水则用于烹饪器3的循环使用。
参照图2、图3、图4、图6和图7,在本实施案例中,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包括中转盒41、冷凝盒42、排汽装置,其中,中转盒41连接有蒸汽输入管43和冷凝回水管44,中转盒41与冷凝盒4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蒸汽输出管45与冷凝回流管46,冷凝盒42和排汽装置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蒸汽排放管47,蒸汽排放管47设有至少一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本实施案例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形成有蒸汽排放路径和冷凝水排放路径,总体上,蒸汽排放路径依次经过烹饪器3、蒸汽输入管43、中转盒41、蒸汽输出管45、冷凝盒42、蒸汽排放管47、排汽装置,冷凝水排放路径依次经过冷凝盒42、冷凝回流管46、中转盒41、冷凝回水管44、烹饪器3。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由烹饪器3排出后,沿着蒸汽排放路径流动并最终排放到外界,经过了三管(蒸汽输入管43、蒸汽输出管45、蒸汽排放管47)和两盒(中转盒41、冷凝盒42),能够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总长度,并且有效提升了蒸汽受到的冷却效果,冷凝盒42能够对蒸汽进行高效的冷凝处理,中转盒41一方面作为蒸汽流动和冷凝水流动的中转结构,另一方面中转盒41的内壁提供了足够的和蒸汽进行热交换的面积,使其也具备作为”冷凝盒”的功能,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对蒸汽较为有效且强力的冷凝作用,使得最终排放到外界的蒸汽的含水量大幅度降低,温度也大幅度降低,从而能够减少了在台板1顶面上、墙面11等部位形成的水渍,便于用户处理,蒸汽温度的降低也能够避免出现用户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案例中,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形成的冷凝水排放路径能够使得冷凝水能够供给烹饪器3循环利用,提高了冷凝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在蒸汽输入管43、蒸汽输出管45内流动时和管壁进行了充分的接触并且形成了部分的冷凝水,蒸汽输入管43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入管43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41,蒸汽输出管45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42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出管45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41,冷凝回流管46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42一端的水平高度。因此在本实施案例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中,形成了由冷凝回流管46流动至中转盒41的冷凝水主支流、由蒸汽输入管43流动至中转盒41以及由蒸汽输出管45流动至中转盒41的两个冷凝水分支流,冷凝水主支流和两个冷凝水分支流在中转盒41内汇流,再加上蒸汽流经中转盒41所形成的冷凝水,最终排汽冷凝回收系统所形成的绝大部分冷凝水通过冷凝回水管44送回烹饪器3内。在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大幅度地将蒸汽的水分冷凝掉的前提下,形成的冷凝水主支流以及两个冷凝水分支流能够确保冷凝水排放路径运行的顺畅,避免出现水路(冷凝水)堵塞汽路(蒸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的蒸汽排放、冷凝水循环的运行流畅程度。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回水管44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蒸汽输入管43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蒸汽输出管45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中转盒41内的冷凝水能够顺利地通过冷凝回水管44排出,避免中转盒41内的冷凝水倒灌入蒸汽输入管43和蒸汽输出管45中。
参照图5并结合图2,在本实施案例中,中转盒41为封闭的盒体结构,其内底面具有汇水槽411,从冷凝回流管46、蒸汽输入管43、蒸汽输出管45流动至中转盒41内的冷凝水均直接流入到汇水槽411中,汇水槽411起到了对中转盒41内的冷凝水的汇集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凝水在中转盒41内的流动性,汇水槽411中流动的冷却水再通过冷凝回水管44流出。
在本实施案例中,中转盒41也起到了”冷凝盒”的作用,蒸汽和中转盒41的内表面接触形成了部分冷凝水,为了使得这部分冷凝水能够快速地流淌至汇水槽411中,在中转盒41的内底面具有连接汇水槽411的槽口侧边的斜坡面412,使得形成在斜坡面412上的冷凝水流入汇水槽411中,形成在中转盒41内侧面上的冷凝水一部分直接流淌至汇水槽411中,另一部分先流淌至斜坡面412上再流淌至汇水槽411中。
参照图8、图9、图10并结合图2,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回流管46连接冷凝盒42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蒸汽输出管45连接冷凝盒42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蒸汽排放管47连接冷凝盒42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冷凝盒42内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顺利地通过冷凝回流管46流淌至中转盒41内,并且避免冷凝盒42内的冷凝水倒灌入蒸汽输出管45和蒸汽排放管47中。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具有进汽口42a、出汽口42b、回水口42c,其中,进汽口42a连接蒸汽输出管45,出汽口42b连接蒸汽排放管47,回水口42c连接冷凝回流管46。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内设有冷凝盒隔板421,冷凝盒隔板421正对进汽口42a,蒸汽输出管45通过进气口向冷凝盒42内排放的蒸汽对冷凝盒隔板421进行冲击,在冲击作用下,蒸汽损失了动能使得其流速得到了降低,从而能够延长和冷凝盒42内表面的接触时间,使得蒸汽和冷凝盒42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热交换,进而提高了冷凝盒42对蒸汽的冷凝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冷凝盒隔板421不仅起到降低蒸汽流速的作用,蒸汽冲击在冷凝盒隔板421上形成了高质量的热交换接触,从而在冷凝盒隔板421上形成了大量冷凝水,也提高了冷凝盒42对蒸汽的冷凝效果。
进汽口42a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冷凝盒42相对的两面上,冷凝盒隔板421的至少一边和冷凝盒4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引导蒸汽通过,由于进汽口42a和出气口相对设置,使得冷凝盒隔板421不仅起到降低蒸汽流速的作用,而且还延长了蒸汽在冷凝盒42内的流动路径长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冷凝效果。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隔板421的两个侧边、底边分别和冷凝盒42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内底面之间具有间隙,蒸汽冲击在冷凝盒隔板421后向其边缘处四散流动,并经过间隙流向出汽口42b,使得冷凝盒42中形成有两个侧方蒸汽流通路径d1、下方蒸汽流通路径d2。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内设有加强筋组件422,加强筋组件422连接在冷凝盒42的内顶面和内侧面上,通过加强筋组件422的设置,能够提高冷凝盒42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冷凝盒4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案例中,凝盒隔板和加强筋组件422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加强筋组件422在起到强化冷凝盒42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还能够提供冷凝盒隔板421在冷凝盒42中的连接设置。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的内底面倾斜设置,使得形成在所述冷凝盒42内底面上的冷凝水流向回水口42c,蒸汽和冷凝盒42的内顶面、内侧面接触而形成的冷凝水最终也滴落或流通到内底面上,并最终流向回水口42c。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的底部设有冷却翅片组423,冷凝盒42和蒸汽热交换的热量传递到冷却翅片组423时,冷却翅片组423会提供更大的表面积来散发热量。冷却翅片组423是由一系列相互间隔的翅片组成,翅片的设计是薄片状或鳍片状,以增加其表面积,这样一来,热量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对流的方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
对于冷凝盒42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盒42包括上盖体424和下封板425,上盖体424的底部具有开口,其底边和下封板425的顶面边缘处通过黏胶连接,为了增大连接面积,上盖体424的底边具有向外或向内凸出的凸缘边426,凸缘边426贴于下封边的顶面并黏胶连接,黏胶不仅能够起到连接作用,而且还将凸缘边426和下封板425密封住,避免冷凝盒42内的冷凝水溢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盖体424和下封边的密封效果,在本实施案例中,下封板425沿边缘设有多个溢胶孔425a,使得黏连凸缘边426和下封板425的黏胶可以从溢胶孔425a中溢出,从而增加了黏胶密封的可靠性,从而加强密封效果。
参照图2,在本实施案例中,灶具2包括上下位置关系的上盖板21和底盘22,烹饪器3的顶部设有顶板31,在烹饪器3的顶板31和灶具2的底盘22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L,冷却风道L设有引风机构L1,用于生成沿冷却风道L流动的冷却风,引风机构L1可以设置为风机,也可以设置为风泵等,数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设定,可以安装多个并排设置以提高风量、风力。在本实施案例中,引风机构L1设置在冷却风道L的后侧,其所生成的冷却风右后向前流动。中转盒41、冷凝盒42、蒸汽输入管43、蒸汽输出管45、部分蒸汽排放管47位于冷却风道L中,冷却风作为冷却介质,能够和中转盒41、冷凝盒42、蒸汽输入管43、蒸汽输出管45、蒸汽排放管47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的冷凝效果,进一步减少最终排放至外界的蒸汽的含水量并降低温度。作为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中冷凝效果最为关键的冷凝盒42,其冷却翅片组423位于冷却风道L中和冷却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得热量对流散发到风却风道中大幅度提高,使得冷凝盒42的冷凝效果提升幅度最为显著。
在本实施案例中,中转盒41靠近冷却风道L的下游端处,冷凝盒42靠近冷却风道L的上游端处,即中转盒41靠近冷却风道L的前端,冷凝盒42靠近冷却风道L的后端。冷却风首先和冷凝盒42,尤其是和冷凝盒42底部的冷却翅片组423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冷却风经过冷凝盒42后的余冷再对具备”冷凝盒”作用的中转盒41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利用冷却风的冷量,从而取得了冷却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其次,由于蒸汽沿蒸汽排放路径流动其温度是逐渐降低的,使得冷凝盒42的整体温度低于中转盒41,“较冷”的冷却风和冷凝盒42热交换,“较热”的冷却风和中转盒41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了两个分段梯度温差的冷凝机制,和蒸汽排放路径的逐步降温冷凝高度适配,从而使得整体的冷凝效果较佳。
参照图3、图4、图6、图7、图11,本实施案例的集成灶,在组装时需将烹饪器3有前向后装入至其安装位置,因此无论是装入烹饪器3之前还是之后,将排汽冷凝回收系统整体装入集成灶都较为困难,因此,中转盒41、蒸汽输入管43、冷凝回水管44安装在顶板31上,冷凝盒42、蒸汽输出管45、冷凝回水管44设置在底盘22上,在装入烹饪器3的过程中,将蒸汽输出管45、冷凝回流管46连接在中转盒41上即可。
在本实施案例中,中转盒41设有第一插接管41a,蒸汽输出管45的一端设有蒸汽对插管451,蒸汽对插管451安装在底盘22上并且插接在第一插接管41a内,蒸汽对插管451和第一插接管41a的插接方向和所述烹饪器3的装入方向相适配,均为前后方向。蒸汽输出管45为软管,蒸汽对插管451为硬管并且连接在底盘22上,使得装入烹饪器3的过程中无需手动连接蒸汽输出管45,烹饪器3装入至安装位置时,第一插接管41a即和蒸汽对插管451完成插接。由于蒸汽输出管45是软管,在无需手动连接蒸汽输出管45的情况下,从而不会改变蒸汽输出管45预设的延伸走向,以避免蒸汽输出管45内形成的冷凝水淤积从而影响到蒸汽在蒸汽输出管45内的流通。
在本实施案例中,底盘22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蒸汽输出管45的限位架451,使得蒸汽输出管45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此即为蒸汽输出管45预设的延伸走向,从而使得蒸汽输出管45内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较为顺畅地流动至中转盒41内,不会在蒸汽输出管45内淤积甚至堵塞汽路。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对插管451插接入第一插接管41a的一端具有插接头452,插接头452的根部具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对插管451的进汽口452a,插接头452的口径由根部或中部向头部逐渐减小,插接头452的口径变化,使得插接过程中,插接头452的头部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第一插接管41a内,以免插接失败。本实施案例的插接头452,由多个瓣片构成,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结构。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对插管451设有安装座453,安装座453上设有限位柱4531,在底盘22对应位置设置插孔,限位柱4531插接在插孔中,完成对蒸汽对插管451的定位,安装座453上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对插管安装孔4532,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和底盘22固定连接。另外,蒸汽对插管451的管身具有环形的套接槽454,用于套接密封圈(图中未显示),用于密封蒸汽对插管451和第一插接管41a之间的缝隙,避免蒸汽或冷凝水的泄露。
在本实施案例中,中转盒41设有第二插接管41b,冷凝回流管46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41b插接配合。冷凝回流管46为软管,由于冷凝回流管46只流通冷凝水,并不流通蒸汽,因此无需在装入烹饪器3时维持其延伸走向,只需满足冷凝回流管46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42一端即可。因此,在装入烹饪器3的过程中,待冷凝回流管46的一端可以够到第二插接管41b时停止烹饪器3的移动,手动将冷凝回路管和第二插接管41b完成插接后,再将烹饪器3彻底装入安装位置即可。
在本实施案例中,冷凝回流管46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41b插接配合时,冷凝回流管46呈弯曲状,即延长了冷凝回流管46的最短长度,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手动实施冷凝回流管46和第二插接管41b的插接,降低了组装的难度。
在本实施案例中,顶板31设有竖向贯穿的蒸汽转换管481,蒸汽转换管481的底端直接连通烹饪器3,或者通过蒸汽连接管482连通烹饪器3,主要是根据烹饪器3输出蒸汽的接口位置而定。蒸汽转换管481的顶端连接蒸汽输入管43的一端,使其水平高度高于蒸汽输入管43连接中转盒41一端的水平高度,蒸汽转换管481的作用是管路连接输送蒸汽,以及将蒸汽输入管43的一端抬高,不仅使得蒸汽输入管43内形成的冷凝水能够流动至中转盒41内,而且也能够避免冷凝水回流到烹饪器3中。
在本实施案例中,顶板31上设有固定件4811,固定件4811将蒸汽转换管481和顶板31固定连接,以避免蒸汽转换管481松动向下滑动,以避免抬高蒸汽输入管43作用的时效。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输入管43为软管,顶板31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架431,用于连接蒸汽输入管43,使得所述蒸汽输入管43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以避免蒸汽输入管43内的冷凝水的淤积甚至堵塞住蒸汽的流通。
参照图6、图12、图13、图14、图21、图22,在本实施案例中,台板1在其后部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a,灶具2的上盖板21位于台板1下方,并且上盖板21对应通孔1a的顶面形成有位于中部的集水槽211、衔接集水槽211两侧的两个导流槽212,集水槽211和导流槽212均由上盖板21的顶面向下凹陷所形成。导流槽212具有倾斜的导流面212s,导流面212s也即为导流槽212的槽底面,导流面212s的倾斜设置,使得导流面212s上的水能够流向集水槽211中,使得集水槽211具备了一定容量的承液功能。
在本实施案例中,导流面212s即导流槽212的槽底面上具有第一安装孔21a,用于连接安装排汽装置,具体通过紧固件69连接安装,排汽装置将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冷凝过的蒸汽最终向外界排放,虽然蒸汽中的含水量已经大幅度地削减,但是在依然会在排汽装置中形成冷凝水,在排汽装置内部如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效果变差后,一部分冷凝水会沿着紧固件渗透出排汽装置,滴落在导流面212s上,并从导流面212s流淌至集水槽211中,起到防水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排汽装置的一部分支撑在台板1的顶面上,台板1位于通孔1a的边缘和排汽装置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垫12,用于防止台板1上的水通过通孔1a向下滴落。
在本实施案例中,在安装时有可能会出现防水密封垫12安装设置不到位或者锁合不到位导致密封部分失效的情况,另外在长时间使用后防水密封垫12也会出现老化变形的现象,这也会导致密封部分失效,此时台板1上的一小部分水会通过通孔1a向下滴落,或直接滴落至集水槽211中,或滴落在导流面212s上再流淌至集水槽211中,起到防水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排汽装置内的蒸汽由于经过排汽冷凝回收系统的冷凝处理,含水量相对较低,因此在排汽装置内形成的冷凝水的量较少,渗透出的冷凝水的含量也较少,使得最终流淌至集水槽211中的冷凝水较少。防水密封垫12在出现密封部分失效的情况下,由台板1上通过通孔1a最终流入集水槽211中的水量也较少,因此综合之下,集水槽211内的水量一般不会达到其承液最大阈值。
首先,集水槽211的作用是承液功能,起到防水作用,以避免水流入下方的机体内部从而造成短路故障等情况发生。其次,由于流淌至集水槽211中的水量较少,使得集水槽211中的水在自然状态下即能蒸发掉,无需额外配置排水结构来将集水槽211中的水排出,实现了节省了成本的目的。再者,集成灶在将排汽装置拆卸下来清洁维护修理时,若发现集水槽211中存在水或者水渍时,即提醒用户检查排汽装置是否出现密封效果变差、防水密封垫12安装设置或锁合不到位、防水密封垫12老化变形等情况。
对于排汽装置,在本实施案例中,其包括排汽盒5、集成组件6,集成组件6位于排汽盒5的上方。排汽盒5顶部在对应两个导流面212s处,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蒸汽排放孔5a,集成组件6的底部设有两个对接蒸汽排放孔5a的蒸汽排入孔6a,蒸汽排放孔5a和蒸汽排入孔6a对接处设有集成组件密封圈6b,蒸汽依次经过蒸汽排放管47、排汽盒5、集成组件6并向外界排放。
在本实施案例中,蒸汽排放管47将冷凝后的蒸汽流入排汽盒5中,蒸汽在排汽盒5内左右分流,分别通过蒸汽排放孔5a、蒸汽排入孔6a流入到集成组件6内,再由集成组件6向外界排放,排汽盒5和集成组件6两者之间的对接由集成组件密封圈6b实施密封,长时间使用后集成组件密封圈6b的密封效果也会受到老化变形的情况变差,因此冷凝水会从此处渗透出,渗透出的冷凝水则会流淌至导流面212s上,并最终流入集水槽211中,起到防水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安装孔21a的具体连接对象是集成组件6,因此,通过紧固件流入导流面212s上的冷凝水来自于集成组件6的内部。
在本实施案例中,导流面212s上形成有外周向中部隆起的鼓包结构21b,第一安装孔21a形成在鼓包结构21b的中心处,鼓包结构21b起到对冷凝水的导流作用,使得冷凝水能够沿着鼓包结构21b流入到导流面212s中,避免冷凝水顺着紧固件流入下方的机体内部。
在本实施案例中,上盖板21设有衔接导流槽212前侧或/和后侧的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1c,排汽盒5设置有嵌入安装槽213内的凸耳51,凸耳51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连接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1c。安装槽213由上盖板21向下凹陷形成,以防止此处出现漏水,可以流入导流面212s并最终流入接水槽中。
对于防水密封垫12,在本实施案例中,其包括贴合在台板1的顶面上的第一密封部121、贴合在通孔1a的孔壁上的第二密封部122,提高了实际密封的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密封的实际效果。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的底部设有密封槽6c,防水密封垫12的第一密封部121嵌设在所述密封槽6c内,密封槽6c起到对防水密封垫12的定位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防水密封垫12安装设置不到位或者锁合不到位的概率,提高其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密封部121的底面设有防水迷宫槽121a,防水迷宫槽121a能够延长水分的渗透路径,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防水密封垫12的整体密封性能。
参照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对于集成组件6,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具有背向墙面11(即面向用户)的前斜面6A、面向墙面11的后斜面6B,集成组件6的内部具有中腔r1、位于中腔r1两侧的侧腔r2。
中腔r1内设有电路板61,用于向前斜面6A上输出并显示烹饪信息,可以显示炉头的相关烹饪信息,例如火力档位等,也可以显示烹饪器3的相关烹饪信息,例如温度、时间等,也可以同时显示炉头和烹饪器3的相关烹饪信息。
两个蒸汽排入孔6a分别连通两个侧腔r2,使得排汽盒5内分流排出的两部分蒸汽分别进入两个侧腔r2内,后斜面6B所对应侧腔r2的部分开设有蒸汽排放口6C,侧腔r2中的蒸汽通过蒸汽排放口6C排放至外界。
集成组件6集成了烹饪信息显示、蒸汽排放两大功能,具有较好的功能整合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集成组件6所形成的前斜面6A和后斜面6B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对于前斜面6A,烹饪信息显示在前斜面6A上,前斜面6A处于用户较好的观察视野范围内,使得用户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到相关的烹饪信息。
对于后斜面6B,蒸汽通过后斜面6B的蒸汽排放口6C以斜向后的方向朝着墙面11排放。
首先,蒸汽斜向后的排放方向使得墙面11形成的水渍区域面积得到了缩小,再配合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大幅度的降低蒸汽的含水量,使得用户处理水渍更加方便和轻松。
其次,相比于传统的蒸汽向上的排放方向,蒸汽斜向后的排放方向能够避免接触到锅具,从而能够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锅具生锈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避免蒸汽接触到炉火,炉火在接触到蒸汽的情况下,其会迅速蒸发并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的传递会导致炉火温度升高,从而使其变红,使得用户容易产生错误判断灶头出现故障的情况发生。
再者,用户使用锅具在灶头烹饪时会产生向上排放的油烟,若是蒸汽也同样向上排放,油烟和蒸汽在用户正前方形成了雾幕,使得可见度较差,使得用户烹饪的体验感较差,而在本实施案例中,由于蒸汽斜向后排放能够迅速和墙面11接触形成冷凝水,从而降低了对用户正前方可见度的影响。
另外,蒸汽排放口6C设置在后斜面6B上,使得用户使用锅具烹饪时飞溅出的水渍、油渍以及食物碎渣不易落入到蒸汽排放口6C内。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包括壳体62、显示玻璃63,壳体62具有两个将中腔r1和侧腔r2隔开的分隔板623,使得中腔r1和两个侧腔r2相互独立开。壳体62具有前壳面621和后壳面622,前壳面621对应中腔r1的部分开设有壳体中窗62a。显示玻璃63贴合连接在所述壳体62的前壳面621,更为具体地,前壳面621和显示玻璃63通过黏胶贴合连接在一起。显示玻璃63和电路板6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两者的电路板固定架611,一般情况下在电路板61的两侧设置两个电路板固定架611即可,电路板固定架611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和电路板61的侧边固定连接,电路板固定架611和显示玻璃63通过黏胶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案例中,电路板61面向显示玻璃63一面的边缘处设有嵌套有电路板密封条612,电路板密封条612紧贴于显示玻璃63的表面,电路板密封条612用于密封电路板61,避免水分进入导致其短路。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还包括装饰条64,装饰条64贴合连接在所述前壳面621的底边处,装饰条64也是通过黏胶固定连接的,并且装饰条64包住所述显示玻璃63的底边部分。一方面使得集成组件6的前斜面6A较为美观,另一方面,装饰条64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案例中,壳体62的后壳面622对应侧腔r2的部分开设有壳体侧窗62c,用于允许蒸汽由侧腔r2向外界排放。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还包括两个隔热仓65,两个隔热仓65分别设置在两个侧腔r2中,隔热仓65对应壳体侧窗62c的部分开设有隔热仓窗65c,使得所述隔热仓65内的蒸汽依次通过隔热仓窗65c、壳体侧窗62c向外界排放。隔热仓65的设置能够避免蒸汽的热量传导至中腔r1内,避免中腔r1温度过高而导致电路板61受到损伤的情况发生,能够延长电路板6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案例中,隔热仓65的外壁设有多个支撑块651,支撑块651支撑在所述壳体62的内壁上,使得隔热仓65和壳体62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空气是一种很好的绝缘体,具有较低的热导率,空气隔热层能够进一步地减少热量的传导,从而使得隔热仓65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
在本实施案例中,虽然后斜面6B能够使得烹饪时产生的水质、油渍、食物碎渣不易落入,然而处于烹饪环境中的集成组件6依然会受到油渍、水渍等侵入。因此,隔热仓65内设有接水盒66,接水盒66能够接收外界依次通过壳体侧窗62c、隔热仓窗65c进入到隔热仓65内的水渍、油渍等,避免侧腔r2内受到污染。
在本实施案例中,壳体侧窗62c的两侧设有挂接槽624,所述接水盒66的两个设有挂接在挂接槽624上的挂耳661,便于接水盒66取出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还包括排汽盖67,排汽盖67贴合连接在所述壳体62的后壳面622上,排汽盖67具有排汽口67c,使得侧腔r2内的蒸汽依次通过隔热仓窗65c、壳体侧窗62c、排汽口67c向外界排放,所述隔热仓窗65c、壳体侧窗62c、排汽口67c形成所述蒸汽排放口6C。排汽盖面向后壳面622的一面上设置限位柱,后壳面622上相对应处设有和限位柱插接的插孔,便于排汽盖的安装和拆卸,需要清理维护时,将排汽盖移出后即可将接水盒66取出。
在本实施案例中,排汽口67c包括多个横向延伸并且相互间隔的排汽槽,能够减少油渍以及水渍侵入到侧腔r2中。
在本实施案例中,集成组件6还包括闷盖68,壳体62底部具有开口,闷盖68将壳体62的底部封住,即可形成集成组件6的主体结构,蒸汽排入孔6a形成在所述闷盖68上。
在本实施案例中,壳体62和闷盖68可拆卸连接,闷盖68的顶面具有限定侧腔r2边缘的台阶结构681,壳体62具有贴合连接在所述台阶结构681上的连接结构625,两者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另外,紧固件69贯穿壳体62、隔热仓65、闷盖68并连接至第一安装孔21a,使得集成组件6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散。闷盖68的顶面位于台阶结构681之内的部分形成冷凝水回流面682,使得形成在冷凝水回流面682上的冷凝水流向蒸汽排入孔6a,降低冷凝水渗透到中腔r1内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中腔r1内电路板61的设置环境的安全。
在本实施案例中,台阶结构681贴合在连接结构625上的台阶面为斜面,用于引导台阶结构681和连接结构625间隙间的冷凝水流动至所述冷凝水回流面682,进一步降低冷凝水渗透到中腔r1中的可能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盒、冷凝盒、排汽装置、连接中转盒的蒸汽输入管和冷凝回水管、连接中转盒与冷凝盒的蒸汽输出管和冷凝回流管、至少一个连接冷凝盒和排汽装置的蒸汽排放管,所述蒸汽输入管用于接收烹饪器所输出的蒸汽,所述排汽装置用于向外界排放蒸汽;
所述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形成有蒸汽排放路径和冷凝水排放路径;
所述蒸汽排放路径依次经过烹饪器、蒸汽输入管、中转盒、蒸汽输出管、冷凝盒、蒸汽排放管、排汽装置;
所述冷凝水排放路径依次经过冷凝盒、冷凝回流管、中转盒、冷凝回水管、烹饪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入管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所述蒸汽输出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蒸汽输出管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动至中转盒,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水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所述蒸汽输出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的内底面具有汇水槽,用于接收冷凝回流管、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流动至中转盒内的冷凝水,并向冷凝回水管输送冷凝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的内底面具有连接汇水槽的槽口侧边的斜坡面,使得形成在所述斜坡面上的冷凝水流入汇水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蒸汽输送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以及所述蒸汽排放管连接冷凝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的内底面倾斜设置,使得形成在所述冷凝盒内底面上的冷凝水流向所述冷凝回流管连接冷凝盒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内设有受到蒸汽冲击的冷凝盒隔板,用于降低蒸汽在冷凝盒内的流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翅片组。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上方设有灶具,所述烹饪器的顶板和所述灶具的底盘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冷却风道设有引风机构,用于生成沿冷却风道流动的冷却风,所述中转盒、冷凝盒、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部分蒸汽排放管位于冷却风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靠近冷却风道的下游端处,所述冷凝盒靠近冷却风道的上游端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蒸汽输入管、冷凝回水管安装在顶板上,所述冷凝盒、蒸汽输出管、冷凝回水管设置在底盘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设有第一插接管,所述蒸汽输出管的一端设有蒸汽对插管,所述蒸汽对插管安装在底盘上,并且插接在第一插接管内,所述蒸汽对插管和第一插接管的插接方向和所述烹饪器的装入方向相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蒸汽输出管的限位架,使得所述蒸汽输出管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对插管插接入第一插接管的一端具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根部具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对插管的进汽口,所述插接头的口径由根部或中部向头部逐渐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对插管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插入底盘的限位柱、至少一个通过紧固件和底盘连接的蒸汽对插管安装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对插管套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蒸汽对插管和第一插接管之间的缝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设有第二插接管,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插接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二插接管插接配合时,所述冷凝回流管呈弯曲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竖向贯穿的蒸汽转换管,所述蒸汽转换管的底端直接或间接连通烹饪器,所述蒸汽转换管的顶端连接蒸汽输入管的一端,使其水平高度高于蒸汽输入管连接中转盒一端的水平高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蒸汽转换管和顶板固定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蒸汽输入管,使得所述蒸汽输入管的水平高度沿着管内冷凝水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23.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
CN202311217573.5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Pending CN117064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7573.5A CN117064229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7573.5A CN117064229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4229A true CN117064229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1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7573.5A Pending CN117064229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42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52010A1 (zh) 一种具有门玻璃除雾及防挂水滴功能的蒸烤设备
CN210330348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或蒸烤箱的零排放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CN220917201U (zh) 一种冷凝盒、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CN117064229A (zh) 一种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CN221197484U (zh) 一种插接结构、排汽冷凝回收系统以及集成灶
CN117257069A (zh) 一种集成组件以及集成灶
CN117029053A (zh) 一种防水结构以及集成灶
CN107951398B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20554464U (zh) 一种带蒸汽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20554466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1143242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112773209A (zh) 一种外排蒸汽量少的蒸制烹饪装置
CN219479879U (zh) 一种配置有摄像头的空气炸锅
CN216010954U (zh) 集成灶的头部结构及集成灶
CN217849800U (zh) 一种bldc电机控制器及其控制板
CN216244491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排油结构
CN215190891U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门组件
CN220693572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
CN212157333U (zh) 一种双重清洗的集成灶
CN218001598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CN220601587U (zh) 集成灶头部组件及集成灶
CN218583323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气净化集成灶
CN216203595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独立蒸烤装置
CN112664990B (zh) 集成灶
CN215430531U (zh) 一种蒸汽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