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3044A - 汽车盖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3044A
CN117043044A CN202280024036.6A CN202280024036A CN117043044A CN 117043044 A CN117043044 A CN 117043044A CN 202280024036 A CN202280024036 A CN 202280024036A CN 117043044 A CN117043044 A CN 117043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late
vehicle
automobil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4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靖典
西村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043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3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狭窄的部位处也使外部件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汽车盖板(1)具有:板状的外盖板(2)和内盖板(3);和内装构件(30),其配置于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内装构件(30)是在沿着外盖板(2)的第1方向(D1)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包括作为第1方向(D1)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41)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42)。第1端部(41)具有与内盖板(3)连接的第1连接部(45)。内装构件(30)在沿着第1方向(D1)与第1端部(41)分离的位置处具有与外盖板(2)连接的第2连接部(46)。

Description

汽车盖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盖板。
背景技术
作为构成汽车的外观部分的盖板,使用了汽车发动机罩等各种盖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盖板通常具有薄板的内部件与薄板的外部件重叠且在这些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设置有空间的结构。另外,盖板为了提高节能性能而谋求进一步的轻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8449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16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为了轻量化而减薄盖板的板厚,则盖板的抗变形刚度(panel rigidity)等表面刚度会降低。此外,抗变形刚度与用手按压外部件(外盖板)时的弹力的抵抗感、挠曲变形的感觉相对应。该特性通常以施加有载荷时的挠曲量表示,施加有一定的载荷时的挠曲量越小,抗变形刚度越高。另外,表面刚度是指外部件从外部件的外表面受到垂直载荷等载荷时的外部件的一定面积范围内的变形的难度。
另外,在汽车发动机罩等汽车盖板中,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配置有各种功能部件,有时在该空间内的部件的配置空间中空余空间较少。尤其是,内部件的外周端缘部与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通过折边加工而相互接合,在这些外周端缘部的周围,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较小。因此难以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确保用于配置对外部件进行加固(加强)的构件的空间。而且,在为了提高表面刚度而设置内装构件的情况下,内装构件优选与内部件和外部件这两者结合。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强构件虽然与外部件接合,但未与内部件接合。另外,专利文献2的图5所记载的加强件(加强构件)虽然与内部件和外部件接合,但配置于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较大的空间,需要较大的厚度。因而,关于能以狭窄的空间设置于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并且具有充分的加固效果的加强构件,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既未公开也未给出启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狭窄的部位处也使外部件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以下述的汽车盖板为主旨。
(1)一种汽车盖板,其具备:
板状的外部件,其位于车辆的外侧;
内部件,其与所述外部件结合,配置于车辆内侧,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内装构件,
所述内装构件是在沿着所述外部件的第1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包括作为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
所述第1端部具有与所述内部件连接的第1连接部,
所述内装构件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1端部分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外部件连接的第2连接部。
(2)根据所述(1)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是板状构件。
(3)根据所述(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形成有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的平板状的基板。
(4)根据所述(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包括:第1部分,其包括所述第1端部;立起部分,其从所述第1部分向所述外部件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其从所述立起部分延伸,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第1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在所述第2部分配置有所述第2连接部。
(5)根据所述(2)~所述(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第1方向形成的加强筋。
(6)根据所述(1)~所述(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其他构件,所述其他构件相对于所述内装构件独立地形成,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所述空间,
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其他构件重叠的状态配置。
(7)根据所述(1)~所述(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部件具备相对于与所述外部件接合的区域向内侧鼓出而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鼓出部,
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鼓出部重叠的状态配置。
(8)根据所述(1)~所述(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夹着所述内部件而与所述内部件结合,
所述第1方向与沿着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的方向交叉。
(9)根据所述(1)~所述(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是汽车发动机罩,
多个所述内装构件排列配置在所述汽车发动机罩的后部。
(10)根据所述(9)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多个内装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端部与共用的连结构件连接。
(11)根据所述(10)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在所述连结构件的两端部连接有所述第1方向的分量包括车辆宽度方向的分量的所述内装构件。
(12)根据所述(1)~所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设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根据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配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13)根据所述(1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作为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高的第1内装构件和弯曲刚度相对较低的第2内装构件,
所述第1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高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2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所述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低的低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14)根据所述(1)~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部件包括:凸缘,其相对于所述内部件的外周端缘部配置于所述内部件的内侧,与所述外部件相邻配置;纵壁,其从所述凸缘以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方式延伸;以及底部,其与该纵壁连续,且与所述凸缘分离,
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凸缘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狭窄的部位也能够使外部件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盖板的外盖板和内盖板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汽车盖板的内盖板和设置于内盖板上的构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使图2中的内盖板与内装构件单元分离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放大了图2的局部的图。
图5是第1其他构件和第2其他构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示了外盖板,省略了截面的背侧的图示。
图7的(A)是在外盖板的板厚方向上观察一个内装构件的图,图7的(B)是从内装构件的宽度方向观察一个内装构件的图,图7的(C)是一个内装构件的后视图,图7的(D)是表示第2连接部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8的(A)和图8的(B)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内装构件的侧视图。
图9的(A)是第2变形例的内装构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9的(B)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0的(A)是第3变形例的内装构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汽车盖板的一个例子,以汽车发动机罩为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汽车盖板并不限于汽车发动机罩,也能够应用于包括内盖板和外盖板的汽车外板盖板,例如门板、车顶板、挡泥板、后门板等车身的外板盖板。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盖板1的外盖板2和内盖板3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汽车盖板1的内盖板3和设置于内盖板3上的构件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使图2中的内盖板3与内装构件单元5分离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放大了图2的局部的图。图5是第1其他构件11和第2其他构件12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示了外盖板2,省略了截面的背侧的图示。图7的(A)是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上观察一个内装构件30的图,图7的(B)是从内装构件30的宽度方向D2观察一个内装构件30的图,图7的(C)是一个内装构件30的后视图。以下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适当参照图1~图7的(C)而进行说明。
汽车盖板1是设于汽车的前部的汽车前罩,也称为引擎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包括汽车盖板1的汽车。设有汽车盖板1的汽车例如是乘用车。作为上述乘用车的一例,能够列举出轿车型乘用车、轿跑型乘用车、掀背型乘用车、小型货车型乘用车、SUV(SportUtility Vehicle)型乘用车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汽车盖板1安装于汽车(车辆)且汽车盖板1关闭时作为基准来称前后、左右以及上下。前是指汽车前进的方向。后是指汽车后退的方向。右是指前进中的汽车右转时的该汽车的转弯方向。左是指前进中的汽车左转时的该汽车的转弯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安装有汽车盖板1的汽车的车宽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另外,将安装有汽车盖板1的汽车的车长方向称为长度方向Y。另外,将安装有汽车盖板1的汽车的车高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
汽车盖板1具有:板状的外盖板2,其位于车辆的外侧;内盖板3,其与外盖板2结合,配置于车辆内侧;接合部4,其将外盖板2和内盖板3接合;内装构件单元5,其包括多个内装构件30;第1其他构件11、11、第2其他构件12、12、第3其他构件13和第4其他构件14,其作为相对于内装构件单元5独立的构件形成。
在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配置有内装构件单元5、第1其他构件11、11、第2其他构件12、12、第3其他构件13以及第4其他构件14。
外盖板2是构成汽车的外表面的局部的部分。外盖板2例如由软钢板或高强度钢板等金属材料形成。作为高强度钢板,能够例示抗拉强度340MPa以上的钢板,例如抗拉强度590MPa以上的钢板。外盖板2例如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外盖板2的板厚(钢板的板厚)设定为0.6mm以下,优选的是设定为0.5mm以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0.4mm以下。外盖板2的板厚例如是0.30mm~0.45mm。这样,外盖板2的板厚越薄,越能够使汽车盖板1更轻。
此外,在外盖板2是铝合金制的情况下,外盖板2的板厚例如是0.5mm~0.8mm。
对外盖板2的形状没有特别制约。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通过夹着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而与内盖板3结合。更具体而言,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包括通过折边加工而弯折的部分,外周端缘部2a牢固地夹持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而结合,由此使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与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彼此结合。此外,各外周端缘部2a、3a的宽度是约几毫米,该部分2a、3a在盖板2、3的整周上形成。
内盖板3通过与外盖板2的下表面2b接合来加强该外盖板2。由此,内盖板3提高了外盖板2的抗变形刚度等表面刚度。
抗变形刚度与用手按压外盖板2时的弹力的抵抗感、挠曲变形的感觉相对应。该特性通常用施加载荷时的挠曲量表示,施加一定载荷时的挠曲量越小,抗变形刚度越高。另外,表面刚度是指外盖板2从外盖板2的外表面受到垂直载荷等载荷时的外盖板的一定面积范围内的变形的难度。
内盖板3例如由钢板等金属材料形成。内盖板3例如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内盖板3既可以是一体成形品,也可以通过使多个构件彼此接合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盖板3是一体成形品。内盖板3的板厚(钢板的板厚)优选是0.3mm~0.6mm。内盖板3的板厚既可以小于外盖板2的板厚,也可以与外盖板2的板厚相同,还可以比外盖板2的板厚大。
此外,在内盖板3是铝合金制的情况下,内盖板3的板厚例如是0.5mm~1.0mm。
内盖板3具有:上述的外周端缘部3a;外周部6,其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高度方向Z观察时)配置于外周端缘部3a的内侧;以及突出构造体7,其由外周部6包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观察简称为板厚方向观察。
在汽车盖板1将发动机室关闭时,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和外周部6的局部与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一起由车身(未图示)承接。由此,作用于外盖板2的载荷经由内盖板3由车身(未图示)承受。
外周部6是形成于内盖板3的立体形状部分。外周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外周端缘部3a的圆周方向整个区域。此外,外周部6也可以仅形成在内盖板3的外周部6的圆周方向的局部,在该情况下,外周端缘部3a与突出构造体7直接连接。
外周部6包括当在内盖板3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时在高度方向Z上起伏的部分。外周部6只要是在内盖板3的外周部6由于利用人手等将内盖板3的突出构造体7抬起而受到向下方挠曲的载荷时抑制该外周部6向下方挠曲变形的形状即可,不限定具体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部6具有鼓出部8、其配置于鼓出部8的周围的狭窄部9以及配置于狭窄部9的前方的前方部10。
在从与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正交的方向观察时,鼓出部8相对于与外盖板2接合的外周端缘部3a向车辆内侧(下方)鼓出而与外盖板2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鼓出部8在从突出构造体7向长度方向Y的后方前移的部位处形成于宽度方向X的中间部。鼓出部8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间部随着从突出构造体7向后方伸展而向下方(车辆内侧)伸展,之后沿着长度方向Y伸展,之后向上方(车辆外侧)伸展而与狭窄部9连续。该鼓出部8的底部8a与外盖板2之间的间隔比突出构造体7的后面说明的底部26与外盖板2之间的间隔大。在鼓出部8的底部8a与外盖板2之间配置有第4其他构件14。
第4其他构件1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例如线缆(cable),是供用于清洗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未图示)的清洗液通过的线缆。第4其他构件1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橡胶等挠性构件形成的空心线缆。第4其他构件14在鼓出部8的上方例如沿宽度方向X延伸,由未图示的吊架等安装于内盖板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周部6的鼓出部8的周围形成有狭窄部9。狭窄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外周部6中的鼓出部8的后方和宽度方向X的两侧方,在板厚方向观察时鼓出部8由狭窄部9包围。狭窄部9在汽车盖板1的后部配置至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狭窄部9还配置于后面说明的悬挂塔架(Suspension tower)100的上方。狭窄部9与外盖板2之间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距离比鼓出部8的底部8a与外盖板2之间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距离小。外周部6中的狭窄部9的前方部分是前方部10。前方部10例如是外周部6的在板厚方向上相对于悬挂塔架100位于前方的部分。
突出构造体7具有为了承受作用于外盖板2的上表面的载荷而设置的立体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构造体7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地形成,但也可以在宽度方向X上不对称。突出构造体7具有多个单元20(21~23)。此外,在将单元21~单元23统称的情况下称为单元20。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各单元20相对于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配置于内盖板3的内侧。
各单元20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形成为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宽度方向X上排列的三个单元21~单元23。宽度方向X的两端侧的单元21、单元23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大致梯形。宽度方向X的中央的单元22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
各单元20具有:环状的凸缘24;环状的纵壁25,其从凸缘24以与外盖板2分离的方式延伸,并与凸缘24连续;以及底部26,其与纵壁25连续,且与凸缘24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两侧的单元21、单元23中的凸缘24和纵壁25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大致梯形,中央的单元22中的凸缘24和纵壁25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
各凸缘24与外盖板2相邻,是各单元21~23中的配置于最接近外盖板2的位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单元21~23中,在至少部分凸缘24的上表面24a配置有接合部4,内盖板3借助该接合部4与外盖板2接合。
接合部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粘接剂。作为该粘接剂,能够例示胶粘密封剂(胶粘粘接剂)。作为该胶粘密封剂,能够例示树脂系粘接剂。粘接剂既可以是在常温(例如摄氏20度)固化的性质,也可以是通过经历加热工序或干燥工序而固化的性质。
接合部4设置于各单元20的凸缘24的上表面24a。接合部4既可以设置在各凸缘24的上表面24a的周向整个区域,也可以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接合部4将设置有该接合部4的凸缘24和外盖板2的下表面2b接合。
纵壁25从对应的各凸缘24朝向下方延伸。即,凸缘24与纵壁25的上端连续。底部26与纵壁25的下端连续。各单元21~23的底部26彼此连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各单元21~23的凸缘24是环状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例如,各单元21~23的凸缘24也可以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不呈环状,而是沿着单元21~单元23的周向间断地配置。
在上述的突出构造体7的周围配置有第1其他构件11、11、第2其他构件12、12以及第3其他构件13。
第1其他构件11、11例如在外周部6的后端部处在内盖板3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设置有一对,连接内盖板3和外盖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1其他构件11、11形成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各第1其他构件11是相对于内盖板3、外盖板2以及内装构件单元5独立地形成的构件。
各第1其他构件11具有:板状的基座11a,其固定于内盖板3的狭窄部9;和臂11b,其从基座11a朝向外盖板2延伸而固定于外盖板2。
第2其他构件12例如在外周部6的后端部处在宽度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连接内盖板3和外盖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2其他构件12、12形成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各第2其他构件12是相对于内盖板3、外盖板2以及内装构件单元5独立地形成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一对第1其他构件11、11向车辆前侧且向宽度方向X的内侧前移的位置配置有一对第2其他构件12、12。
各第2其他构件12具有:板状的基座12a,其固定于内盖板3的狭窄部9;一对臂12b,其从基座12a朝向外盖板2延伸;以及一对凸缘12c,其固定于一对臂12b且固定于外盖板2。
第3其他构件13例如在外周部6的前端部处设置于内盖板3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连接内盖板3和外盖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其他构件13是供发动机罩固定用的U字状的撞锁(striker)(未图示)安装的基部构件。第3其他构件13是相对于内盖板3、外盖板2以及内装构件单元5独立地形成的构件。
第3其他构件13具有:多个支腿部13a,其固定于内盖板3的前方部10;板状的基座13b,其固定到支腿部13a的上端部;以及板状的撞锁基座13c,其从基座13b向车辆内侧(下方)突出。基座13b的上表面固定于外盖板2。
接着说明内装构件单元5的结构。
内装构件单元5构成为通过将内盖板3和外盖板2接合而提高外盖板2的表面刚度。尤其是,内装构件单元5是为了提高作为汽车盖板1的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特别窄的部位的狭窄部9的强度而设置的。因此,内装构件单元5配置于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狭窄部9。内装构件单元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单元21~单元23的各凸缘24和外盖板2的下表面2b接合。内装构件单元5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一体成形品,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
此外,后面说明的内装构件30等内装构件单元5既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等合成树脂形成,也可以由使用了钢板和纤维强化塑料这两者的复合材料构成。另外,内装构件单元5在除了与内盖板3或外盖板2焊接的部位以外的部位也可以由铝合金形成。在该情况下,内装构件单元5也可以是除了使用铝合金之外还使用钢板和合成树脂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构。
内装构件单元5具有多个内装构件30(31~39)和将这多个内装构件30彼此连结的连结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统称的情况下称为内装构件30。此外也可以省略连结构件50,在该情况下,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作为互相独立的构件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单元5的任一部分的板状部分都由一张(一层)形成,不具有折叠成两张以上(两层以上)的结构,形成为单层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0不存在折叠成双层以上的部位。这样,内装构件30设置为一张板的构件,从而板厚较小,能够在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狭窄处加固外盖板2。尤其是,在内盖板3、外盖板2以及内装构件30由钢板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焊接将内装构件30与内盖板3和外盖板2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各内装构件30是板状构件,且是梁状构件。即,第1其他构件11、第2其他构件12以及第3其他构件13分别是柱状的构件,而各内装构件30是在后面说明的第1方向D1上细长的梁状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内装构件30中的各部分的板厚是恒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内装构件30如前所述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是厚度为0.5mm以下(例如0.30mm~0.45mm左右)的极薄的轻量钢板。此外,在内装构件30是铝合金板的情况下,内装构件30的厚度是0.5mm~0.8mm。
各内装构件30是在沿着外盖板2的下表面2b的第1方向D1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第1方向D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高度方向Z大致正交的方向。第1方向D1在板厚方向观察时沿着从内盖板3的内方区域(内盖板3的由外周端缘部3a包围的内侧部分)朝向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的方向。各内装构件30包括作为第1方向D1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41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内装构件30的第1方向D1的长度是150mm左右,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的长度是25mm左右,厚度是3mm左右。此外,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均称为板厚方向观察外盖板2时的方向。在各内装构件30中,第1方向D1是内装构件30的长度方向,第2方向D2是内装构件30的宽度方向。
各内装构件30具有基板43和形成于基板43的加强筋4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主要说明形成有加强筋44的结构,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是,在基板43未形成加强筋44,内装构件30的整体是扁平的。
基板43是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以第1方向D1为长度方向且以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为宽度方向的矩形的平板状部分。此外,基板43存在具有与外盖板2的弯曲形状相应的程度的弯曲形状的情况。基板43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是内装构件30的第1端部41。第1端部41例如是内装构件30的第1方向D1上的全长的约10%左右的区域。第1端部41具有与内盖板3连接的第1连接部45。
第1连接部45是内装构件30的与内盖板3连接的部分。对于第1连接部4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部45利用焊接接合(固定)于内盖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部45与内盖板3的各单元20的凸缘24中的长度方向Y的后端部分的上表面24a接合。这样,在内盖板3中的与外盖板2接合的凸缘24处,内盖板3与内装构件30的第1连接部45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内装构件30配置于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狭窄处,能够使为了加固外盖板2而需要的空间减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部45与内盖板3中的平行于外盖板2的部分连接。此外,第1连接部45也可以使用胶粘密封剂等粘接剂与内盖板3接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部分内装构件30和连结构件50的局部设置有接合部4,内装构件单元5与外盖板2由接合部4接合。
从基板43的第1方向D1上的中间部直到第2端部42形成有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加强筋44。加强筋44是为了提高内装构件30的弯曲刚度(截面系数)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内装构件30形成有一个加强筋44。由于内装构件30优选是轻量的,因此在延长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截面中的内装构件30的长度(线长)方面存在限制。在上述截面中的内装构件30的长度(线长)恒定的前提下,关于设置有高度较高的一根加强筋的情况的上述截面的截面惯性矩比关于设置有高度较低的多根加强筋的情况的上述截面的截面惯性矩大。由此,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同时使各内装构件30的弯曲刚度更高,能够使外盖板2的加固效果更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44形成于第1方向D1上的除了第1端部41以外的部位。在沿着板厚方向观察时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上,加强筋44配置于基板43的中间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44形成至第2端部42,加强筋44的凹坑在第2端部42侧的端面开放。另一方面,加强筋44未形成到第1端部41,加强筋44的凹坑形状在第1端部41侧的端部附近封闭。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加强筋44仅形成于基板43的第1方向D1上的中间部,从而使加强筋44的凹坑形状在第1方向D1的两侧封闭。另外,也可以将加强筋44形成为加强筋44的凹坑在第2方向D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端面开放。
加强筋44的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以及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可根据对内装构件30要求的弯曲刚度适当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43中设置有与外盖板2相对的第1侧面43a和朝向与该第1侧面43a相反的朝向的第2侧面43b,加强筋44向第2侧面43b侧突出。根据该结构,加强筋44不必与外盖板2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部42包括基板43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和加强筋44的一端部。第2端部42例如是内装构件30的第1方向D1上的全长的约10%左右的区域。第2端部42与第1端部41在第1方向D1上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0在沿着第1方向D1与第1端部41分离的位置处具有与外盖板2连接的第2连接部46。第2连接部46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基板4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43的第1方向D1上的中间部和第2端部42,在基板43的第1侧面43a配置有第2连接部46。第2连接部46是使用胶粘密封剂等接合材料47而与外盖板2的下表面2a接合的部分,是与接合材料47接触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部46沿着第1方向D1间断地配置于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个部位)。此外,第2连接部46也可以沿着第1方向D1连续地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43的第2方向D2上的两端部配置有第2连接部46,在合计六个部位设置有第2连接部46。此外,一个内装构件30中的第2连接部46的数量只要是1以上即可,不限定具体的值。第2连接部46与第1连接部45以在第1方向D1上分离的方式配置,从而内装构件30作为梁状构件在沿着第1方向D1分离的部位处将内盖板3和外盖板2相互接合。此外,第2连接部46也可以利用焊接与内盖板2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0的靠第2方向D2的一端侧的第2连接部46与靠第2方向D2的另一端侧的第2连接部46在第2方向D2上对称地配置,且第1方向D1上的位置一致。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例如也可以是,如表示第2连接部46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7的(D)所呈现的那样,第2连接部46(接合材料47)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交错地配置(锯齿形配置)。在图7的(D)中,在一个内装构件30中,第2连接部46(接合材料47)以不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方式配置。在一个内装构件30中,随着沿着第1方向D1从第1端部41侧向第2端部42侧前移,第2连接部46在配置于第2方向D2的一端侧的结构和接着配置于第2方向D2的另一端侧的结构之间反复。在第2连接部46在第2方向D2的一端侧的数量与第2连接部46在第2方向D2的另一端侧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使内装构件30与外盖板2之间的接合强度在内装构件30的第2端部42侧的各部分中更均等。这样,通过将第2连接部46设为锯齿形配置,能够在汽车盖板1的烘烤涂装时使因配置于第2连接部46的接合材料47而引起的热应变更小。
上述的内装构件30的弯曲刚度依赖于构成内装构件30的板材的板厚和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截面中的加强筋44的形状(内装构件30的截面系数)。
连结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各内装构件30一体成形,将相邻的内装构件30的第1端部41彼此连结。对于连结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构件50与各内装构件30的第1端部41一起形成圆弧的带状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构件50沿着多个单元20各自的凸缘24的后端部的上表面24a延伸,从而形成圆弧的带状部分。连结构件50既可以焊接于凸缘24的上表面24a,也可以不与该上表面24a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单元5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地配置,沿着宽度方向X配置有多个(9个)内装构件30(31~39)。此外,内装构件30是至少一个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的形状相同,配置部位和朝向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内装构件单元5中的配置于宽度方向X的两端的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配置于车辆的前悬挂塔架100附近,而对该悬挂塔架100的周围的汽车盖板1进行加固。悬挂塔架100是车辆的骨架构件之一,例如是供向悬挂臂传递车身自重的带弹簧的减震器(未图示)的上端部安装的柱状部分。汽车盖板1的内盖板3与悬挂塔架100之间的间隙是几厘米以下,内盖板3与高强度的悬挂塔架100之间的距离较近。在沿着高度方向Z与该悬挂塔架100相对的部位或该悬挂塔架100的附近配置有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该情况的“附近”是指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与悬挂塔架100的上端部在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在例如10cm以下程度的距离以内相邻。
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是内装构件单元5的宽度方向X上的最外侧的内装构件,将第1方向D1限定为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外盖板2的外侧端缘部2a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Y)交叉地延伸。
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配置于各单元20的后方,对汽车盖板1的后部进行加固。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配置于内装构件单元5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间部。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的第1方向D1限定为,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中的长度方向Y的后端部的延伸方向(圆弧状的方向)交叉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的第1方向D1沿着长度方向Y延伸。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在宽度方向X上以大致等间距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配置于一对第2其他构件12、12之间,同时在内盖板3的外周端缘部3a中的后端部附近配置有第2端部4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2其他构件12相邻的内装构件32、38在相对应的第2其他构件12、12的一对凸缘12c与一对臂12b之间通过,并在第2端部42处与外盖板2接合。根据该结构,内装构件32、38以从第1端部41向第2端部42侧前移的部分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第2其他构件12重叠的状态配置。
内装构件33~内装构件36以作为从第1端部41向第2端部42侧前移的部分的中途部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内盖板3的鼓出部8重叠的状态配置。
另外,内装构件30的第1连接部45优选与将内盖板3和外盖板2接合的接合部4的端部相邻。该情况的“相邻”是指第1连接部45与接合部4的端部以几厘米以内的间隔(包括零毫米)排列。例如,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的第1连接部45与相对应的单元21、单元23的接合部4的一端部4a相邻。根据这样的配置,在接合部4的端部附近配置有第1连接部45,其结果为,接合部4的端部处的外盖板2的支承刚度不会急剧地变化,能够提高接合部4的一端部4a的周边的外盖板2的抗凹性。抗凹性是在被强力按压之后所残留的永久应变的形成难度的指标(表示凹坑缺陷的形成难度的指标)。例如,在强力按压外盖板2时,若抗凹性较低,则容易产生凹坑缺陷。另外,若抗凹性较低,则在石子等撞到外盖板2时,容易产生凹坑缺陷。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狭窄部9配置有内装构件30。内装构件30是在第1方向D1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第1端部41的第1连接部45与内盖板3连接,与第1端部41分离的位置处的第2连接部46与外盖板2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较薄的内装构件30将内盖板3和外盖板2接合。而且,内装构件30在沿着第1方向D1分离的位置处与内盖板3和外盖板2接合。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狭窄部9即在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狭窄而无法配置高刚度的柱状构件的部位,也能够利用内装构件30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另外,由于能够利用内装构件30确保外盖板2的表面刚度,因此能够减薄盖板2、3而由轻量的构件形成。如以上所述,在汽车盖板1中,能够减薄盖板2、3的板厚而实现轻量化,同时即使在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狭窄的部位处也能使外盖板2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内装构件30是板状构件。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内装构件30设为较薄的形状。因而能够将内装构件30配置于狭窄部9的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的空间S。由此,在狭窄部9的周围,能够使内装构件30对外盖板2的加固效果更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内装构件30具有沿着第1方向D1形成的加强筋44。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内装构件30的弯曲刚度格外高,因此能够使加固内盖板3和外盖板2的强度更高。而且,如果是加强筋44,则能够以使内装构件30的厚度不会变得过大的方式形成加强筋44,同时充分地发挥由内装构件30产生的加固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内装构件32、38配置于第2其他构件12、12周围的狭窄部位,能够使狭窄部位处的外盖板2的表面刚度更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内装构件33~内装构件37以从第1端部41向第2端部42侧前移的部分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内盖板3的鼓出部8重叠的状态配置。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由于配置有第4其他构件14而无法在内盖板3与外盖板2之间设置柱状构件的鼓出部8中,也能够利用内装构件33~内装构件37加固汽车盖板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夹着内盖板3而与内盖板3结合,各内装构件31~39的第1方向D1与最靠近该内装构件31~该内装构件39的部位处的沿着外周端缘部2a的方向交叉。根据该结构,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通过折边加工而与内盖板3牢固地接合。通过配置于该接合部位附近的内装构件30与外周端缘部2a协作,而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高汽车盖板1的表面刚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汽车盖板1是汽车发动机罩,多个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排列配置在汽车盖板1的后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多个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协作,能够使汽车盖板1的后部的针对来自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的载荷的刚度更高。其结果为,在发生了行人碰撞汽车盖板1的后部的碰撞事故时,通过利用汽车盖板1的较大的面积撑住行人,能够缓和行人被从发动机室内的构件(例悬挂塔架100)顶起的冲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各自的第1端部41与共用的连结构件50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多个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视作一个部件。因而能够使向内盖板3和外盖板2安装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的作业负担更小。另外,由于各内装构件31~39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因此能够使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相对于各盖板2、3的安装位置精度更良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装构件单元5中,在连结构件50的两端部连接有第1方向D1包括宽度方向X1的分量的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根据该结构,外盖板2的外周端缘部2a与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协作而能够使汽车盖板1的表面刚度更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以下主要说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对同样的结构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各内装构件31~39的形状相同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
<第1变形例>
图8的(A)和图8的(B)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内装构件31A和内装构件39A等的侧视图。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内装构件31A和内装构件39A和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的弯曲刚度也可以不同。即,也可以设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内装构件31A、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内装构件39A。在该第1变形例中,作为内装构件30,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高的内装构件31A和内装构件39A作为第1内装构件,并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低的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作为第2内装构件。在该第1变形例中,根据从汽车盖板1(外盖板2或内盖板3)向车辆的内侧(下侧)前移预定量(例如几毫米~几十毫米)的部位处的车辆的强度,配置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内装构件31A、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内装构件39A。
内装构件31A和内装构件39A是替代内装构件31和内装构件39而使用的构件,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内盖板3(也可以是外盖板2)向车辆的内侧(下侧)前移预定量(例如几毫米~几十毫米)的部位处的作为车辆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高强度区域的悬挂塔架100重叠地配置。另一方面,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内盖板3(也可以是外盖板2)向车辆的内侧前移与上述的预定量相同的量的部位处的车辆的强度相对较低的低强度区域101(空腔区域)重叠地配置。既可以是内装构件31A和内装构件39A的板厚比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的板厚大,也可以是加强筋44A的高度比加强筋44的高度高。
根据该第1变形例,通过针对相对于汽车盖板1配置于车辆内侧的悬挂塔架100(高强度区域)配置弯曲刚度较高的内装构件31A、39A,能够提高汽车盖板1的表面刚度。其结果为,在发生了行人碰撞汽车盖板1的后部的碰撞事故时,通过利用汽车盖板1撑住行人,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缓和行人被从发动机室内的悬挂塔架100等顶起的冲击。另外,在低强度区域101中,能够利用轻量的内装构件32~内装构件38加固外盖板2,因此能够使汽车盖板1轻量。
<第2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基板43呈平板状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图9的(A)是第2变形例的内装构件30B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如图9的(A)所示,各内装构件30B具有基板43B。此外,在该第2变形例中,虽然主要说明在基板43B未形成加强筋的结构,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在基板43B形成有加强筋。当在基板43B形成有加强筋的情况下,在基板43B的后面说明的第1部分431B、第2部分432B以及立起部分433B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与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加强筋44同样的加强筋。
基板43B是通过对平板原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为从第1方向D1观察呈U字状的部件,且是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以第1方向D1为长度方向且以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为宽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部分。此外,存在基板43B具有与外盖板2的弯曲形状相应的程度的弯曲形状的情况。
基板43B包括:第1部分431B,其包括第1端部41;立起部分433B,其从第1部分431B向外盖板2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432B,其从立起部分433B延伸,并且该第2部分432B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的位置与第1部分431B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的位置不同。
基板43B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是内装构件30B的第1端部41。在本第2变形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部42包括基板43B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第2端部42与第1端部41在第1方向D1上排列。第2部分432B的上侧面是第1侧面43a,在该第1侧面43a设置有作为供接合材料47配置的部位的第2连接部46。第2连接部46配置于沿着第1方向D1与第1端部41分离的位置。第2连接部46优选沿着第1方向D1设置有多个。另外优选的是,在第1侧面43a上,多个第2连接部46配置于第1方向D1的一端部附近和另一端部附近,并且沿着第1方向D1等间距地配置。立起部分433B在高度方向Z上延伸,以使第1部分431B与第2部分432B在高度方向Z上排列的方式将这些第1部分431B和第2部分432B彼此连结。
根据该第2变形例,包括立起部分433B在内的内装构件30B能够一边适度地挠曲一边承受来自外盖板2的载荷。结果能够提高外盖板2的表面刚度。
此外,在第2变形例中,基板43B的第1部分431B与第2部分432B在高度方向Z上排列。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例如,如作为第2变形例的变形例的图9的(B)所示,第1部分431B与第2部分432B也可以以在板厚方向观察时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分离地配置。在该情况下,内装构件30B从第1方向D1观察呈S字状或Z字状。
<第3变形例>
图10的(A)是第3变形例的内装构件30C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如图10的(A)所示,各内装构件30C具有基板43C。此外,在该第3变形例中,虽然主要说明在基板43C未形成加强筋的结构,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在基板43C形成有加强筋。当在基板43C形成有加强筋的情况下,在基板43C的后面说明的第1部分431C和第2部分432C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与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加强筋44同样的加强筋。
基板43C是通过对平板原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为从第2方向D2观察呈S字状的部件,在板厚方向观察时是以第1方向D1为长度方向且以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为宽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部分。此外,存在基板43C具有与外盖板2的弯曲形状相应的程度的弯曲形状的情况。
基板43C包括:第1部分431C,其包括第1端部41;立起部分433C,其从第1部分431C向外盖板2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432C,其从立起部分433C延伸,该第2部分432C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的位置与第1部分431C在外盖板2的板厚方向(高度方向Z)上不同。
基板43C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是内装构件30C的第1端部41。在本第3变形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部42包括基板43C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第2端部42与第1端部41在第1方向D1上排列。第2部分432C的上侧面是第1侧面43a,在该第1侧面43a设置有作为供接合材料47配置的部位的第2连接部46。第2连接部46配置于沿着第1方向D1与第1端部41分离的位置。第2连接部46优选沿着第1方向D1设置有多个。另外优选的是,在第1侧面43a上,多个第2连接部46配置于第1方向D1的一端部附近和另一端部附近,并且沿着第1方向D1等间距地配置。立起部分433C在高度方向Z上延伸,以使第1部分431C与第2部分432C在第1方向D1上排列的方式将这些第1部分431C和第2部分432C彼此连结。
根据该第3变形例,包括立起部分433C在内的内装构件30C能够一边适度地挠曲一边承受来自外盖板2的载荷。结果能够提高外盖板2的表面刚度。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基板43C的第1部分431C与第2部分432B在高度方向Z上不是相面对的。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例如,如作为第3变形例的变形例的图10的(B)所示,第1部分431C与第2部分432C也可以以在板厚方向观察时局部重叠且在高度方向Z上分离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内装构件30B从第2方向D2观察呈U字状。
<第4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例~第3变形例中,以汽车盖板是汽车发动机罩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是这样。图11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11所示的汽车盖板1D是作为用于乘员上下车辆的门的局部的门板。
汽车盖板1D具有:板状的外盖板2D,其位于车辆的外侧;内盖板3D,其与外盖板2D结合,配置于车辆内侧;以及侧梁55和多个内装构件30D,其配置于内盖板3D与外盖板2D之间的空间S。
外盖板2D、内盖板3D以及内装构件30D的材质和厚度与实施方式的相对应的外盖板2、内盖板3以及内装构件30的材质和厚度同样。
外盖板2D的外周端缘部2aD通过夹着内盖板3D的外周端缘部3aD而与内盖板3D结合。更具体而言,外盖板2D的外周端缘部2aD包括通过折边加工而弯折的部分,外周端缘部2aD牢固地夹入内盖板3D的外周端缘部3aD而结合。
外盖板2D构成车辆的外侧面的局部,具有弯曲面。内盖板3D以除了外周端缘部3a以外的部位相对于外盖板2D向车辆内侧伸出的方式配置。门玻璃56收纳于内盖板3D与外盖板2D之间的空间S。车门防撞梁55是沿着车长方向配置的由金属、合成树脂或金属与合成树脂的复合材料等形成的构件,两端固定于内盖板3D。
作为多个内装构件30D,而设置有内装构件31D、内装构件32D。此外,虽然在本变形例中内装构件31D和内装构件32D是单独的构件,但是也可以由连结构件相互连结而成为一个构件。各内装构件30D(31D、32D)是板状构件,且是在第1方向D1上细长的梁状构件。
各内装构件30D是在沿着外盖板2D的第1方向D1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包括作为第1方向D1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41D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42D。
第1端部41D具有与内盖板3D连接的第1连接部45D。另外,各内装构件30D在沿着第1方向D1与第1端部41D分离的位置(例如靠第2端部42D的部分)处具有与外盖板2D连接的第2连接部46D。
内装构件31D和内装构件32D的弯曲刚度不同。另外,根据从外盖板2D向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车辆(汽车盖板1)的强度,而配置这些弯曲刚度不同的内装构件31D和内装构件32D。
在第4变形例中,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高的第1内装构件31D和弯曲刚度相对较低的第2内装构件32D。
第1内装构件31D以在外盖板2D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外盖板2D向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例如几十毫米左右)的部位处的车辆的强度相对较低的低强度区域101D重叠的方式配置。低强度区域101D是在板厚方向观察时未配置车门防撞梁55的部位。另一方面,第2内装构件32D以在外盖板2D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外盖板2D向车辆的内侧前移上述预定量的部位处的作为车辆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高强度区域的侧梁55重叠的方式配置。第2内装构件32D中的例如基板43D的后面说明的第2部分432D在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侧梁55重叠。
各内装构件30D(31D、32D)具有基板43D。
基板43D包括:第1部分431D,其包括第1端部41D;立起部分433D,其从第1部分41D向外盖板2D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432D,其从立起部分433D延伸,第2部分432D在外盖板2D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与第1部分41D在外盖板2D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另外,在第1内装构件31D的基板43D形成有加强筋44D,而在第2内装构件31D未设置加强筋。由此,第1内装构件31D的弯曲刚度比第2内装构件32D的弯曲刚度高。加强筋44D形成于从内装构件31D的例如立起部分433D直到第2部分432D的第2端部42D的范围。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第1内装构件31D的板厚比第2内装构件32D的板厚大来使内装构件31D和内装构件32D的弯曲刚度不同。
在各内装构件30D的第1端部41D设置有与内盖板3D连接的第1连接部45D。在各内装构件30D的第2部分432D中,在基板43D的侧面配置有第2连接部46D。第2连接部46D使用胶粘密封剂等接合材料47D而与外盖板2D的内表面接合。
根据该第4变形例,即使在内盖板3D与外盖板2D之间的空间S狭窄而无法配置高刚度的柱状构件的部位处,也能够利用内装构件30D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另外,通过针对相对于外盖板2D配置于车辆内侧的低强度区域101D配置弯曲刚度较高的内装构件31D,能够提高低强度区域101D中的汽车盖板1D的刚度。其结果为,在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发生了电线杆等物体与汽车盖板1D碰撞的碰撞事故时,通过利用内装构件31D撑住物体,从而能够使物体向车辆内侧的侵入量更少。另外,在作为高强度区域的配置有侧梁55的区域中,能够利用轻量的内装构件32D加固外盖板2D,因此能够使汽车盖板1D轻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内装构件单元5与内盖板3作为单独的构件形成。然而,内装构件31~内装构件39与内盖板3也可以一体成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用作汽车盖板。
附图标记说明
1、1D、汽车盖板;2、2D、外盖板(外部件);2a、2aD、外盖板的外周端缘部;3、3D、内盖板(内部件);8、鼓出部;11、12、14、其他构件;30、30D、内装构件;41、41D、第1端部;42、42D、第2端部;43、43B、43C、43D、基板;44、44A、44D、加强筋;45、45D、第1连接部;46、46D、第2连接部;50、连结构件;55、侧梁55(高强度区域);100、悬挂塔架(高强度区域);101、101D、低强度区域;431B、431C、431D、第1部分;432B、432C、432D、第2部分;433B、433C、433D、立起部分;D1、第1方向;S、空间。

Claims (14)

1.一种汽车盖板,其具备:
板状的外部件,其位于车辆的外侧;
内部件,其与所述外部件结合,配置于车辆内侧,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内装构件,
所述内装构件是在沿着所述外部件的第1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包括作为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
所述第1端部具有与所述内部件连接的第1连接部,
所述内装构件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1端部分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外部件连接的第2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是板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形成有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的平板状的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包括:第1部分,其包括所述第1端部;立起部分,其从所述第1部分向所述外部件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其从所述立起部分延伸,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第1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在所述第2部分配置有所述第2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装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第1方向形成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其他构件,所述其他构件相对于所述内装构件独立地形成,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所述空间,
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其他构件重叠的状态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部件具备相对于与所述外部件接合的区域向内侧鼓出而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鼓出部,
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鼓出部重叠的状态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夹着所述内部件而与所述内部件结合,
所述第1方向与沿着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的方向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是汽车发动机罩,
多个所述内装构件排列配置在所述汽车发动机罩的后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多个内装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端部与共用的连结构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在所述连结构件的两端部连接有所述第1方向的分量包括车辆宽度方向的分量的所述内装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汽车盖板设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根据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配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作为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高的第1内装构件和弯曲刚度相对较低的第2内装构件,
所述第1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高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2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所述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低的低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所述内部件包括:凸缘,其相对于所述内部件的外周端缘部配置于所述内部件的内侧,与所述外部件相邻配置;纵壁,其从所述凸缘以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方式延伸;以及底部,其与该纵壁连续,且与所述凸缘分离,
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凸缘连接。
CN202280024036.6A 2021-04-02 2022-01-21 汽车盖板 Pending CN1170430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3389 2021-04-02
JP2021063389 2021-04-02
PCT/JP2022/002239 WO2022209198A1 (ja) 2021-04-02 2022-01-21 自動車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3044A true CN117043044A (zh) 2023-11-10

Family

ID=8345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4036.6A Pending CN117043044A (zh) 2021-04-02 2022-01-21 汽车盖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4068A1 (zh)
EP (1) EP4279364A4 (zh)
JP (1) JPWO2022209198A1 (zh)
CN (1) CN117043044A (zh)
WO (1) WO20222091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6577A (ja) 1996-02-14 1997-08-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自動車用車体外板補強構造
JP4200907B2 (ja) * 2004-01-27 2008-1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611158B2 (ja) * 2005-09-13 2011-01-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のドアビーム
JP2008100545A (ja) * 2006-10-17 2008-05-01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ドア
JP2008114758A (ja) * 2006-11-06 2008-05-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DE102007053171B4 (de) * 2007-11-08 2024-10-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hau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4407755B2 (ja) * 2008-02-04 2010-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5684495B2 (ja) 2010-06-02 2015-03-1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外板の補強構造
JP2015171857A (ja) * 2014-03-12 2015-10-0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用アウタ補強材
US9889890B1 (en) * 2017-01-20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hoo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9364A4 (en) 2024-07-31
US20240124068A1 (en) 2024-04-18
EP4279364A1 (en) 2023-11-22
JPWO2022209198A1 (zh) 2022-10-06
WO2022209198A1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0780B2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EP2353972B1 (en) Structure for side portion of vehicle
US7578548B2 (en) Engine hood comprising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pedestrians
JP4991776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3964775B2 (ja) 車両フロア構造
CN113302115B (zh) 汽车内板和汽车盖板
JP2013233838A (ja) 車両用フレーム構造
CN10843085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228534B (zh) 车辆中柱
JP5380520B2 (ja) スライドドア
CN108556924A (zh)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JP5478314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EP4335729A1 (en) Vehicle body
CN109591892B (zh) 车辆的车身侧部的上部拱形构造
CN117043044A (zh) 汽车盖板
JP3567772B2 (ja) 不等厚センターピラー部材
CN110494328B (zh) 汽车用的构造构件
CN214823632U (zh) 一种偏置碰撞a柱增强结构和汽车
JP6107238B2 (ja) 車体外板用補強部材および該車体外板用補強部材を備えた車両用ドア
CN111907137A (zh) 金属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及汽车车身的制造方法
JP4484437B2 (ja) 車両用補強部材
CN219428231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6984525B2 (ja) 外板パネル補剛構造及び補剛外板パネル
CN212708883U (zh) 一种汽车用门框加强件结构
JP2013071532A (ja) 自動車の車体を構成する骨格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