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06C -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06C
CN1170406C CNB021200319A CN02120031A CN1170406C CN 1170406 C CN1170406 C CN 1170406C CN B021200319 A CNB021200319 A CN B021200319A CN 02120031 A CN02120031 A CN 02120031A CN 1170406 C CN1170406 C CN 11704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signal
information
subscriber unit
fixed subscr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00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8690A (zh
Inventor
�������ɭ
大森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8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8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4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4WLL [Wireless Local Loop]; RLL [Radio Local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1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Interface Circuits In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其中固定用户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了用于无线电捕获实际无线电基站的第一信息、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一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二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三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电话机与固定用户单元相连;通过在所述电话机上拨打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从而在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选定所述一个信息;当选择第二信息时,使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第二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第一伪无线电基站;当选择第三信息时,使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第三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第二伪无线电基站。

Description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本申请是1998年5月29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98109630.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话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包括无线本地环路的电话网络的固定用户单元。本发明还涉及检查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为电话网络提供无线本地环路(WLL)。在以WLL这基础的电话网络中,把无线电基站安装在电话局中或附近,而且把固定用户单元安装在家里或商务场所中。无线电基站的通信装置与电话局的通信装置相连。通常把电话机分别接到固定用户单元。固定用户单元可以与无线电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固定用户单元和无线电基站组成无线通信网络,即,WLL。在基于WLL的电话网络中,与固定用户单元相连的电话机可以通过固定用户单元、无线电基站和电话局与有线电话网络中的任一电话机进行通信。
在制造厂中,在固定用户单元装运出厂前要检验。检验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具有复杂的步骤。因此,检验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固定用户单元。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定用户单元,它包括:存储器,存储用于无线电捕获实际无线电基站的第一信息和用于无线电捕获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二信息;位置可切换的开关;与存储器和开关相连的第一装置,响应于开关的位置选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一个信息;第二装置,响应于由第一装置选出的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实际无线电基站和伪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验包括存储器的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其中存储器存储用于接收分配给实际无线电基站的第一控制无线电信道的第一信息和用于接收分配给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二控制无线电信道的第二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选出第二信息;响应于所选的第二信息,使固定用户单元接收第二无线电信道;在固定用户单元和伪无线电基站之间进行测试无线电通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用户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了用于无线电捕获实际无线电基站的第一信息、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一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二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三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电话机与所述固定用户单元相连;通过在所述电话机上拨打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从而在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选定所述一个信息;当选择所述第二信息时,使所述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所述第二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所述第一伪无线电基站;当选择所述第三信息时,使所述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所述第三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所述第二伪无线电基站。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验方法,它还包括下列步骤:当固定用户单元接收第二无线电信道时,判决固定用户单元通过第二无线电信道接收来自伪无线电基站的控制信号是成功还是失败;使固定用户单元能连续接收第二无线电信道。
附图简述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
图2是图1中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框图。
图3示出现有技术的LCCH(逻辑控制信道)信号的内容。
图4示出图1中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和现有技术的无线电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位置登记顺序。
图5示出图1中现有技术的电话机、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和现有技术的无线电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呼叫顺序。
图6示出图1中现有技术的电话机、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和现有技术的无线电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入局呼叫接收顺序。
图7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用户单元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
图8是设置在制造厂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伪无线电基站、电话机和固定用户单元的组合。
图9是图7和8中的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框图。
图10是图9中主控制器用的程序段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框图。
图12是图11中主控制器用的程序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描述现有技术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和其中的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其中固定用户单元(FSU)“B”位于屋“A”中。位于屋“A”中的电话机“C”通过电话软线与固定用户单元“B”相连。把天线“D”设置在房屋“A”外。天线“D”靠近屋“A”。天线“D”通过电缆与固定用户单元“B”相连。
图1中现有技术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中,把无线电基站“E”安装在位于电话局“H”外面的电杆“G”的顶部。无线电基站“E”设有天线“F”。无线电基站“E”与固定用户单元“B”可以通过无线电互相进行通信。无线电基站“E”靠近电话局“H”。无线电基站“E”通过电缆与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相连。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与有线电话网络“J”相连。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B”包括连接器601、无线电路602、无线电路控制器603、信道编码码器(codec)部分604、主控制器605、存储器606、电话线路接口607、连接器608、电源电路609和电源软线610。
连接器601通过电缆与天线“D”(见图1)相连。无线电路602与连接器601相连。此外,无线电路602与无线电路控制器603和信道codec部分604相连。信道codec部分604与电话线路接口607相连。电话线路接口607与连接器608相连。连接器608通过电话软线与电话机“C”(见图1)相连。主控制器605与无线电路控制器603、信道codec部分604、存储器606和电话线路接口607相连。电源电路609与无线电路602、无线电路控制器603、信道codec部分604、主控制器605、存储器606和电话线路接口607相连。
无线电路602包括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接收机和与无线电发射机以及无线电接收机相连的频率合成器602a。频率合成器602a产生信号,由从无线电路控制器603馈送的控制信号指定其频率。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应用由频率合成器602a生成的信号。由频率合成器602a生成的信号确定由无线电发射机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以及由无线电接收机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无线电路602响应于由频率合成器602a生成的信号,把发送基带转换成相应的发送无线电信号。无线电路602通过电缆和连接器601把发送无线电信号馈送到天线“D”(见图1)。天线“D”(见图1)向无线电基站“E”(见图1)辐射发送无线电信号。另一方面,通过电缆和连接器601,把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从天线“D”(见图1)馈送到无线电路602。无线电路602响应于频率合成器602a生成的信号,把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解调或变换成接收基带数据(恢复的基带数据)。从无线电路控制器603馈送的控制信号确定由无线电路602生成的发送无线电信号的频率、由无线电路602接收并选择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和无线电路602发送、接收信号的定时。
无线电路602具有依赖于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场强)生成信号的部分。无线电路控制器603涉及无线电路602中依赖于场强的信号,因而测量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场强(电平)。无线电路控制器603生成测得电平(测得场强)的信号,而且把测得电平信号输出到主控制器605。主控制器605把测得电平信号写入设置在其中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无线电基站“E”和固定用户单元“B”(见图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使用从多个无线电信道中选出的控制信道和通信信道。控制信道包括分配给无线电基站“E”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
信道codec部分604具有第一编码器,它接收来自主控制器605的信号,而且把接收到的信号编码成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信道codec部分604还具有第二编码器,它接收来自主控制器605和电话线路接口607的信号,并把接收的信号编码成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把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和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从信道codec部分604输出到无线电路602。关于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从主控制器605馈送到信道codec部分604的信号包括控制信息,而从电话线路接口607馈送到信道codec部分604的信号包括话音信息。
此外,信道codec部分604具有第一译码器,它接收与控制信道相关的来自无线电路602的恢复基带数据,而且对接收到的基带数据进行译码。信道codec部分604还具有第二译码器,它接收与通信信道相关的来自无线电路602的恢复基带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基带数据进行译码。把与控制信道相关的译码所得信号从信道codec部分604输出到主控制器605。把与通信信道相关的译码所得信号从信道codec部分604分配到主控制器605和电话线路接口607。与通信信道相关并被馈送到主控制器605的译码所得信号包括控制信息。与通信信道相关并被馈送到电话线路接口607的译码所得信号包括话音信息。
电话线路接口607包括话音codec电路。话音codec电路具有编码器,它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608接收来自电话机“C”(见图1)的话音表示信号,并把接收到的话音表示信号编码成具有给定代码的相应信号。编码器把给定代码话音表示信号输出到信道codec部分604。话音codec电路具有译码器,它接收信道codec部分604的输出信号并把接收到的信号译码成相应话音表示信号。译码器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608把话音表示信号发送到电话机“C”(见图1)。
此外,电话线路接口607包括用户线电路、用于生成表示接到呼入的信号的电路、用于检测电话机“C”(见图1)处于摘机状态还是处于挂机状态的电路、用于检测电话机“C”(见图1)拨号状态的电路和用于生成音信号(拨号音信号、忙音信号和催挂音信号)的电路。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608把生成的音信号从电话线路接口607馈送到电话机“C”(见图1)。
存储器606存储由主控制器605应用的信息,以确定并捕获无线电基站“E”(见图1)。较佳的是,存储器606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主控制器605包括微机或具有输入/输出端口、处理部分、ROM和RAM组合的类似设备。主控制器605按照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进行操作。
电源电路609通过电源软线610接收交流电源。电源电路609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电源电路609把直流电馈送到无线电路602、无线电路控制器603、信道codec部分604、主控制器605、存储器606和电话线路接口607以驱动它们。
图1中现有技术的基于WLL的电话网络中,根据TDMA/TDD PHS(“个人手持电话”)标准设计固定用户单元“B”和无线电基站“E”。当无线电基站“E”仍以备用模式进行工作时,无线电基站“E”在预定时间内,通过成为一条控制信道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重复把LCCH(逻辑控制信道)信号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B”。
参照图2,在固定用户单元“B”中的存储器606存储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E”(见图1)信息。当电源软线610与交流电源线相连时,固定用户单元“B”开始工作。然后,固定用户单元“B”接收并受理与在存储器606中的无线电基站信息相对应的来自无线电基站的LCCH信号。
在存储器606中的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信息包括表示分配给无线电基站“E”使用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载频识别号(控制载频号)的信息,和表示无线电基站“E”的营业公司识别号(系统ID)的信息。
对主控制器605进行编程以实现下列处理。在固定用户单元“B”开始工作之后,主控制器605从存储器606读出控制载频号的信息。主控制器605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息。主控制器605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603。无线电路控制器60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60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602中的频率合成器602a。于是,把由频率合成器60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先前所述的控制载频号相对应的值。接着,主控制器605通过信道codec部分604访问无线电路602,并把无线电路60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在该状态下无线电路602连续接收分配给无线电基站“E”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主控制器605从存储器606中读出系统ID的信息。主控制器605从与上述系统ID相对应的无线电基站搜索LCCH信号。
如图3所示,从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E”)发送的符合PHS标准“RCR STD-28”的每个LCCH信号包括前置信号PR、用于同步的独特字信号、无线电基站的识别号信息、控制信息和用于纠错的CRC信息组成的序列。无线电基站的识别号信息具有42比特,而且前9比特表示系统ID。
图4示出符合PHS标准“RCR STD-28”的通信的位置登记顺序。在固定用户单元“B”和无线电基站“E”之间实现图4中的位置登记顺序。在固定用户单元“B”以LCCH信号搜索模式进行工作期间,主控制器605从信道codec部分604取出由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信息。主控制器605用从存储器606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对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主控制器605控制信道codec部分604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E”)。于是,主控制器605控制信道codec部分60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604控制无线电路60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B”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无线电基站“E”进行登记。还把固定用户单元“B”的位置信息从无线电基站“E”发送到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结果,固定用户单元“B”可以接受呼入。当已完成固定用户单元“B”的位置信息登记时,固定用户单元“B”落到备用状态。
图5示出符合PHS标准“RCR STD-28”的通信呼叫顺序。在电话机“C”、固定用户单元“B”和无线电基站“E”之间,完成图5中的呼叫顺序。在用户使电话机“C”变成摘机状态,并在完成登记固定用户单元“B”的位置信息之后按下电话机“C”的拨号按钮的情况下,电话线路接口607检测出电话机“C”变为摘机状态,并接收来自电话机“C”的按拨号按钮的信息。电话线路接口607通知主控制器605电话机“C”变为摘机状态。主控制器605响应于摘机信息控制电话线路接口607,从而电话线路接口607生成与按拨号按钮相对应的音信号。电话线路接口607把音信号发送到电话机“C”。因此,用户可以听见电话机“C”发出的由与按拨号按钮相对应的音信号所表示的声音。
于是,用户连续按下电话机“C”的拨号按钮,以输入发送呼叫的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同时听见与按下的拨号按钮相对应的信号音。一般,目的地与有线电话网络“J”相连。电话机“C”响应于按下拨号按钮生成拨号信号。把拨号信号从电话机“C”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B”。由在固定用户单元“B”中的电话线路接口607检测拨号信号。电话线路接口607通知主控制器605拨号信号的检测。主控制器605响应于拨号信号检测设定给定的等待时间。在给定的等待时间过后,主控制器605控制信道codec部分60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604控制无线电路602,使固定用户单元“B”把呼叫发送到无线电基站“E”。进而通过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把呼叫从无线电基站“E”发送到目的地。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通过无线电基站“E”和固定用户单元“B”,把回铃音信号(RBT信号)送回到电话机“C”。在传送呼叫期间,主控制器605驱动电话线路接口607中的话音codec电路,因而在把回铃音信号发送到电话机“C”之前,由话音codec电路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然后,用户可以听到由回铃音信号所表示来自电话机“C”的声音。当在目的地中的电话机对呼叫作出应答时,用户开始与对方进行通话。
图6示出符合PHS标准“RCR STD-28”的通信呼入接收顺序。在无线电基站“E”、固定用户单元“B”和电话机“C”之间实现图6中的呼入接收顺序。假设,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接收来自有线电话网络“J”的对电话机“C”的呼入。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通过无线电基站“E”把呼入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B”。在固定用户单元“B”中,信道codec部分604通知主控制器接收呼入。主控制器605响应于呼入接收控制电话线路接口607,使电话线路接口607生成接收呼入的信号,并把该信号输出到电话机“C”。电话机“C”响应于呼入接收信号生成振铃声。因此,通知用户有呼入。
当用户响应于振铃声使电话机“C”变为摘机状态时,在固定用户单元“B”中的电话线路接口607检测出电话机“C”变为摘机状态。电话线路接口607通知主控制器605电话机“C”变为摘机状态。主控制器605响应于摘机信息控制信道codec部分604,并且通过信道codec部分604控制无线电路602,使固定用户单元“B”把应合消息发送到无线电基站“E”。按正规而言,在无线电基站“E”接收来自固定用户单元“B”的应答消息之后,使应答确认消息送回到固定用户单元“B”。当固定用户单元“B”接收到应答确认消息时,用户可以开始通过电话机“C”与对方进行通话。
制造与图2的固定用户单元“B”等同的现有技术的固定用户单元的制造厂家具有伪无线电基站,以检验每个固定用户单元。特别是,在制造厂家中检验固定用户单元“B”期间,固定用户单元“B”中的存储器606装有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于是,在固定用户单元“B”和伪无线电基站之间实现通信位置登记顺序、通信呼叫顺序和通信呼入接收顺序,以检查固定用户单元“B”是否对这些顺序进行正常操作。在确认固定用户单元“B”进行正常操作之后,由与固定用户单元“B”相关的实际无线电基站的信息代替在存储器606中的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存储器606中的信息代替使得整个检验过程很复杂。
                           第一实施例
图7示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固定用户单元(FSU)20的实际基于WLL的电话网络。把固定用户单元20安装在屋“A”里。安装在屋“A”里的电话机“C”通过电话软线与固定用户单元20连接。把天线“D”安装在屋“A”外。天线“D”靠近屋“A”。天线“D”通过电缆与固定用户单元20相连。
在图7的实际基于WLL的电话网络中,把实际无线电基站“E”安装在位于电话局“H”外的电杆“G”的顶部。实际无线电基站“E”设有天线“F”。实际无线电基站“E”和固定用户单元20通过无线电可以互相通信。实际无线电基站“E”靠近电话局“H”。实际无线电基站“E”通过电缆与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相连。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I”与有线电话网络“J”相连。
图8示出制造厂家的状况,其中固定用户单元20装运出厂之前要检验。如图8所示,天线20A和电话机25与固定用户单元20相连。检验运用设有天线30A的伪无线电基站。在检验期间,在固定用户单元20和伪无线电基站30之间实现测试无线电通信,以检查固定用户单元20的工作情况。此外,在固定用户单元20和电话机25之间实现测试通信。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用户单元20。如图9所示,固定用户单元20包括连接器1、无线电路2、无线电路控制器3、信道codec部分4、主控制器5、存储器6、电话线路接口7、连接器8、电源电路9、电源软线10和开关11。
连接器1通过电缆可与天线相连。无线电路2与连接器1相连。此外,无线电路2与无线电路控制器3和信道codec部分4相连。信道codec部分4与电话线路接口7相连。电话线路接口7与连接器8相连。连接器8通过电话软线可与电话机相连。主控制器5与无线电路控制器3、信道codec部分4、存储器6、电话线路接口7和开关11相连。电源电路9与无线电路2、无线电路控制器3、信道codec部分4、主控制器5、存储器6和电话线路接口7相连。
无线电路2包括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接收机和与无线电发射机以及无线电接收机相连的频率合成器2a。频率合成器2a生成信号,由从无线电路控制器3馈送的控制信号指定其频率。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应用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确定由无线电发射机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以及由无线电接收机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无线电路2响应于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把发送基带转换成相应的发送无线电信号。无线电路2通过电缆和连接器1把发送无线电信号馈送到天线。天线向无线电基站辐射发送无线电信号。另一方面,通过电缆和连接器1,把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从天线馈送到无线电路2。无线电路2响应于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把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解调或变换成接收基带数据(恢复的基带数据)。从无线电路控制器3馈送的控制信号确定由无线电路2生成的发送无线电信号的频率、由无线电路2接收并选择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和无线电路2发送、接收信号的定时。
无线电路2具有依赖于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场强)生成信号的部分。无线电路控制器3涉及无线电路2中依赖于场强的信号,因而测量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场强(电平)。无线电路控制器3生成测得电平(测得场强)的信号,而且把测得电平信号输出到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把测得电平信号写入设置在其中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无线电基站和固定用户单元20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使用从多个无线电信道中选出的控制信道和通信信道。控制信道包括分配给无线电基站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
信道codec部分4具有第一编码器,它接收来自主控制器5的信号,而且把接收到的信号编码成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信道codec部分4还具有第二编码器,它接收来自主控制器5和电话线路接口7的信号,并把接收的信号编码成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把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和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从信道codec部分4输出到无线电路2。关于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发送基带数据,从主控制器5馈送到信道codec部分4的信号包括控制信息,而从电话线路接口7馈送到信道codec部分4的信号包括话音信息。
此外,信道codec部分4具有第一译码器,它接收与控制信道相关的来自无线电路2的恢复基带数据,而且对接收到的基带数据进行译码。信道codec部分4还具有第二译码器,它接收与通信信道相关的来自无线电路2的恢复基带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基带数据进行译码。把与控制信道相关的译码所得信号从信道codec部分4输出到主控制器5。把与通信信道相关的译码所得信号从信道codec部分4分配到主控制器5和电话线路接口7。与通信信道相关并被馈送到主控制器5的译码所得信号包括控制信息。与通信信道相关并被馈送到电话线路接口7的译码所得信号包括话音信息。
电话线路接口7包括话音codec电路。话音codec电路具有编码器,它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8接收来自电话机的话音表示信号,并把接收到的话音表示信号编码成具有给定代码的相应信号。编码器把给定代码话音表示信号输出到信道codec部分4。话音codec电路具有译码器,它接收信道codec部分4的输出信号并把接收到的信号译码成相应话音表示信号。译码器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8把话音表示信号发送到电话机。
此外,电话线路接口7包括用户线电路、用于生成表示接收到呼入的信号的电路、用于检测电话机处于摘机状态还是处于挂机状态的电路、用于检测电话机拨号状态的电路和用于生成音信号(拨号音信号、忙音信号和催挂音信号)的电路。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8把生成的音信号从电话线路接口7馈送到电话机。
存储器6存储由主控制器5应用的经登记的信息,以确定并捕获无线电基站。较佳的是,存储器6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特别是,存储器6存储伪无线电基站(伪无线电基站30)的信息和与固定用户单元20相关的实际无线电基站(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例如,在制造厂家中,把这些信息写入并登记在存储器6中。
主控制器5包括微机或具有输入/输出端口、处理部分、ROM和RAM组合的类似设备。主控制器5按照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进行操作。
电源电路9通过电源软线10接收交流电源。电源电路9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电源电路9把直流电馈送到无线电路2、无线电路控制器3、信道codec部分4、主控制器5、存储器6和电话线路接口7以驱动它们。
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人工切换开关11。开关11向主控制器5提供表示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上的信号。对主控制器5进行编程以实现下列处理。当开关11的输出信号表示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上时,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伪无线电基站30的信息。当开关11的输出信号表示开关11位于第二位置上时,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
下面,解释在制造厂家中检验固定用户单元20的过程。根据TDMA/TDDPHS(“个人手持电话”)标准,设计固定用户单元20和伪无线电基站30。在制造厂家,开始检验固定用户单元20之前,把开关11设置在与伪无线电基站30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上。伪无线电基站30在预定期间,提供成为一条控制信道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把LCCH信号重复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20。从伪无线电基站30发送的LCCH信号包括伪无线电基站30的系统ID的信息。
在检验固定用户单元20期间,电源软线10与交流电源线相连,从而固定用户单元20开始进行工作。然后,假设固定用户单元20工作正常,则固定用户单元20响应于在存储器6中的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信息,接收并受理来自伪无线电基站30的LCCH信号。
存储器6中的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信息包括表示分配给伪无线电基站30使用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载频识别号(控制载频号)的信息,和表示伪无线电基站30的系统ID的信息。
对主控制器5进行编程以实现下列处理。在固定用户单元20开始工作之后,通过参考开关11的输出信号,主控制器5确定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还是位于第二位置上。由于在检验固定用户单元20的期间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上,所以主控制器5确定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上。于是,主控制器5访问存储器6中的伪无线电基站30的信息,而不是其中的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具体地说,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与伪无线电基站30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主控制器5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主控制器5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于是,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频号相对应的值。接着,主控制器5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并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在该状态下无线电路2连续接收分配给伪无线电基站30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当无线电路2处于连续接收状态下时,它接收来自伪无线电基站30的LCCH信号。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伪无线电基站30的系统ID的信息。于是,主控制器5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
在固定用户单元20以LCCH信号搜索模式进行工作期间,主控制器5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从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主控制器5用从存储器6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对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主控制器5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伪无线电基站30。于是,主控制器5控制信道codec部分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发送到伪无线电基站30进行登记。
在图7的基于WLL的实际电话网络中,根据TDMA/TDD PHS(“个人手持电话”)标准,设计固定用户单元20和实际无线电基站“E”。当把固定用户单元20设在图7的基于WLL的实际电话网络中时,把开关11置于与实际无线电基站“E”相对应的第二位置上。虽然实际无线电基站“E”仍以备用模式进行工作,但是实际无线电基站“E”在预定时间内,通过成为一条控制信道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把LCCH信号重复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20。从实际无线电基站“E”发送的LCCH信号包括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系统ID的信息。
当电源软线10与交流电源线相连时,固定用户单元20开始进行工作。然后,固定用户单元20响应于在存储器6中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信息,接收并受理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号。
在存储器6中的经登记的无线电基站信息包括表示分配给实际无线电基站“E”使用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载频识别号(控制载频号)的信息,和表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系统ID的信息。
对主控制器5进行编程,以实现下列处理。在固定用户单元20开始进行工作之后,主控制器5通过参考开关11的输出信号来确定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由于当把固定用户单元20安装在图7的基于WLL的实际电话网络中时,开关11置于第二位置上,所以主控制器确定开关11位于第二位置。于是,主控制器5访问存储器6中的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而不是其中的伪无线电基站30的信息。具体地说,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与实际无线电基站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主控制器5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主控制器5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于是,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频号相对应的值。接着,主控制器5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并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在该状态下无线电路2连续接收分配给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逻辑控制信道(LCCH)。当无线电路2处于连续接收状态时,它接收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号。主控制器5从存储器6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系统ID的信息。然后,主控制器5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
在固定用户单元20以LCCH信号搜索模式进行工作期间,主控制器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由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主控制器5用从存储器6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对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主控制器5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实际无线电基站“E”。于是,主控制器5控制信道codec部分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实际无线电基站“E”进行登记。还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从实际无线电基站“E”发送到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结果,固定用户单元20能够受理呼入。当登记完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时,固定用户单元20落到备用状态。
图10是用于主控制器5的程序段的流程图。当给固定用户单元20供电时开始图10中的程序段。
如图10所示,程序段的第一步骤202通过参考开关11的输出信号来确定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当开关11位于与伪无线电基站30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上时,程序从步骤202进到步骤208。当开关11位于与实际无线电基站“E”相对应的第二位置上时,程序从步骤202进到步骤203。
步骤203从存储器6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具体地说,步骤203从存储器6读出与实际无线电基站“E”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步骤203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步骤203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然后,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频号相对应的值。接着,步骤203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并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
在步骤203之后的步骤204,通过控制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无线电路2试图在确定时间内接收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号。
在步骤204之后的步骤205,通过参考由信道codec部分4恢复的信息,确定接收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号是成功还是失败。当成功地接收到LCCH信号时,程序从步骤205进到步骤207。当接收LCCH信号失败时,程序从步骤205回到步骤203。
步骤207从存储器6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系统ID的信息。然后,步骤207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具体地说,步骤207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从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步骤207用从存储器6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对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步骤207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实际无线电基站“E”。于是,步骤207控制信道codec部分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在实际无线电基站“E”进行登记。还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从实际无线电基站“E”发送到在电话局“H”中的通信装置。结果,固定用户单元20能够受理呼入。当已登记完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时,步骤207使固定用户单元20落到备用状态。在步骤207之后,程序段的当前执行循环结束。
步骤208从存储器6读出伪无线电基站30的信息。具体地说,步骤208从存储器6读出与伪无线电基站30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步骤208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步骤208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然后,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体号相对应的值。接着,步骤208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而且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
在步骤208之后的步骤209,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无线电路2试图在预定时间内接收来自伪无线电基站30的LCCH信号。
在步骤209之后的步骤210,通过参考由信道codec部分4恢复的信息来确定接收来自伪无线电基站30的LCCH信号是成功还是失败。当成功地接收LCCH信号时,程序从步骤210进到步骤212。当接收LCCH信号失败时,程序从步骤210回到步骤208。
步骤212从存储器6读出伪无线电基站30的系统ID的信息。然后,步骤212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具体地说,步骤212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从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步骤212用从存储器6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对接收到的信号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步骤212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伪无线电基站30。接着,步骤212控制信道codec,而且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并登记在伪无线电基站30进行登记。当已登记完固定用户单元20的位置信息时,步骤212使固定用户单元20落到备用状态。在步骤212之后,程序段的当前执行循环结束。
                           第二实施例
除下面所述的设计变化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其第一实施例类似。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固定用户单元20B,它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用户单元20的变更形式。
如图11所示,固定用户单元20B包括主控制器5B、存储器6B和开关11B,而不是图9的主控制器5、存储器6和开关11。
在图11的固定用户单元20B中,存储器6B存储由主控制器5B应用的信息以确认并捕获无线电基站。较佳的是,存储器6B是非易失型的。具体地说,存储器6B分别存储至少两个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分别把不同地址号或不同识别号分配给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此外,存储器6B存储与固定用户单元20B相关的实际无线电基站(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例如,在制造厂家,把这些信息写入并登记在存储器6B中。
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人工切换开关11B。开关11B向主控制器5B提供表示开关11B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的信号。对主控制器5B进行编程,以实现下列处理。当开关11B的输出信号表示开关11B位于第一位置上时,主控制器5B从存储器6B读出一个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当开关11B的输出信号表示开关11B位于第二位置上时,主控制器5B从存储器6B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
在制造厂家,检验固定用户单元20B期间,把电话机25(见图8)与固定用户单元20B相连。当根据伪无线电基站中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地址号(识别号)按下电话机25的拨号按钮时,电话机25生成信号,以指定存储器6B内伪无线电基站信息中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通过电话软线和连接器8,把指定信号从电话机25发送到固定用户单元20B。在固定用户单元20B中,通过电话线路接口7把指定信号馈送到主控制器5B。主控制器5B响应于指定信号从存储器6B读出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
图12是用于主控制器5B的程序段的流程图。当给固定用户单元20B供电时开始图12中的程序段。
如图12所示,程序段的第一步骤402通过参考开关11的输出信号,确定开关11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当开关11位于与伪无线电基站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上时,程序从步骤402进到步骤408。当开关11位于与实际无线电基站“E”相对论的第二位置上时,程序从步骤402进到步骤403。
步骤403从存储器6B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信息。具体地说,步骤403从存储器6B读出与实际无线电基站“E”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步骤403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步骤403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然后,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体号相对应的值。接着,步骤403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并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
在步骤403之后的步骤404,通过控制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无线电路2试图在预定时间内接收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号。
在步骤404之后的步骤405,通过参考由信道codec部分4恢复的信息来确定接收来自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LCCH信息是成功还是失败。当成功地接收LCCH时,程序从步骤405进到步骤407。当接收LCCH信号失败时,程序从步骤405回到步骤403。
步骤407从存储器6B读出实际无线电基站“E”的系统ID的信息。然后,步骤407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具体地说,步骤407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从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步骤407用从存储器6B得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校对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步骤407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实际无线电基站“E”。于是,步骤407控制信道codec部分4,还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B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并登记在实际无线电基站“E”中。还把固定用户单元20B的位置信息从实际无线电基站“E”发送到在电话局“H”(见图7)中的通信装置。结果,固定用户单元20B能受理呼入。当已登记完固定用户单元20B的位置信息时,步骤407使固定用户单元20B落到备用状态。在步骤407之后,程序段的当前执行循环结束。
步骤408访问电话线路接口7,以确定电话机25是否变为摘机状态。当电话机25没有变成摘机状态时,程序从步骤408退出,然后再进入步骤408以重复步骤408。当电话机25变成摘机状态时,步骤408确定是否输入表示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指定信号。应注意,通过按下电话机25的拨号按钮,把指定信号从电话机25输入到固定用户单元20B。当输入指定信号时,程序从步骤408进到步骤409。此外,程序从步骤408退出,然后再进入步骤408以重复步骤408。
步骤409从存储器6B读出由指定信号表示的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具体地说,步骤409从存储器6B读出与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相关的控制载频号的信息。步骤409响应于控制载频号的读出信息生成频率设定信号。步骤409把频率设定信号输出到无线电路控制器3。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频率设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无线电路控制器3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在无线电路2中的频率合成器2a。然后,把由频率合成器2a生成的信号频率调为与上述控制载频号相对应的值。接着,步骤409通过信道codec部分4访问无线电路2,并把无线电路2改成连续接收状态。
在步骤409之后的步骤410,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无线电路2试图在预定时间内接收来自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LCCH信号。
在步骤410之后的步骤411,通过参考由信道codec部分4恢复的信息,确定接收来自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LCCH信号是成功还是失败。当成功地接收LCCH信号时,程序从步骤411进到步骤413。当接收LCCH信号失败时,程序从步骤411进到步骤408。
步骤413从存储器6B读出所需伪无线电基站的系统ID的信息。然后,步骤413开始LCCH信号搜索处理。具体地说,步骤413从信道codec部分4取出从接收到的LCCH信号得出的系统ID(接收到的系统ID)的信息。步骤413用从存储器6B读出的经登记的系统ID来校正接收到的系统ID。当接收到的系统ID与经登记的系统ID一致时,步骤413控制信道codec部分4以捕获发送接收到的LCCH信号的所需伪无线电基站。于是,步骤413控制信道codec部分4并通过信道codec部分4控制无线电路2,从而把固定用户单元20B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需伪无线电基站进行登记。当已登记完固定用户单元20B的位置信息时,步骤413使固定用户单元20B落到备用状态。在步骤413之后,程序段的当前执行循环结束。

Claims (1)

1.一种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用户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了用于无线电捕获实际无线电基站的第一信息、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一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无线电捕获第二伪无线电基站的第三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把电话机与所述固定用户单元相连;
通过在所述电话机上拨打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从而在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选定所述一个信息;
当选择所述第二信息时,使所述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所述第二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所述第一伪无线电基站;
当选择所述第三信息时,使所述固定用户单元能响应于所述第三信息实现无线电捕获所述第二伪无线电基站。
CNB021200319A 1997-05-30 1998-05-29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4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6053/1997 1997-05-30
JP156053/97 1997-05-30
JP15605397A JP3267898B2 (ja) 1997-05-30 1997-05-30 固定電話加入ユニット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96301A Division CN1172476C (zh) 1997-05-30 1998-05-29 固定用户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690A CN1388690A (zh) 2003-01-01
CN1170406C true CN1170406C (zh) 2004-10-06

Family

ID=156192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96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476C (zh) 1997-05-30 1998-05-29 固定用户单元
CNB021200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406C (zh) 1997-05-30 1998-05-29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CN02120032.7A Pending CN1381964A (zh) 1997-05-30 2002-05-16 用于电信的固定用户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96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476C (zh) 1997-05-30 1998-05-29 固定用户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20032.7A Pending CN1381964A (zh) 1997-05-30 2002-05-16 用于电信的固定用户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128480A (zh)
JP (1) JP3267898B2 (zh)
CN (3) CN1172476C (zh)
ID (1) ID203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3490B2 (ja) * 1997-11-17 2001-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装置および表示情報選択方法
US6701152B1 (en) * 1999-10-07 2004-03-02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ment of fixed subscriber units in wireless local loop systems
KR20020026088A (ko) * 2000-09-30 2002-04-06 구자홍 무선가입자망 단말기의 선로상태 진단장치
CN100369501C (zh) * 2004-12-17 200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手持机系统基站及多控制信道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5091A (en) * 1991-07-09 1993-03-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arrangement
FI91345C (fi) * 1992-06-24 1994-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kanavanvaihdon tehostamiseksi
US5570373A (en) * 1995-03-20 1996-10-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radio in a base station without using a radio test unit
US5966668A (en) * 1995-09-01 1999-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s for handling reconfiguration of radio base stations in radio local loop systems
AUPN576395A0 (en) * 1995-10-04 1995-10-26 Alcatel Australia Limited Gsm base station test unit
KR100206463B1 (ko) * 1995-12-30 1999-07-01 윤종용 이동체 통신장치의 무선특성 평가 장치
US5822693A (en) * 1996-04-19 1998-10-13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ase station utilizing a dual mode mobile station
US5933776A (en) * 1997-07-07 1999-08-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eld testing cellular telepho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67898B2 (ja) 2002-03-25
ID20345A (id) 1998-12-03
CN1201312A (zh) 1998-12-09
JPH10336732A (ja) 1998-12-18
US6128480A (en) 2000-10-03
CN1381964A (zh) 2002-11-27
CN1388690A (zh) 2003-01-01
CN1172476C (zh) 2004-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63C (zh) 广播信息传送系统、广播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终端设备
CN1192663C (zh) 上行链路站址分集的无线基站接收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086093C (zh) 移动通信设备、固定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46394C (zh) 无线电远程通信系统
CN1099204C (zh) 通信系统
CN1254131C (zh)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及移动无线通信方法
CN1110980C (zh) 在无线电通信环境中进行切换和漫游的方法
CN201282564Y (zh)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N1062059A (zh) 网格式通信系统中的多址联接处理
CN1132443C (zh) 限制特定功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限制该功能的方法
CN1180635C (zh) 数字无线电话装置
CN1555616A (zh) 无线终端装置及其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073786C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050258C (zh) 控制基站与代码转换器之间传输差错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和代码转换器
CN1081878C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432232A (zh) 用于无线lan系统的母通信装置、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CN1432237A (zh) 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母通信装置、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CN1170406C (zh) 用于检验固定用户单元的方法
CN1146259C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系统、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436021A (zh) 蜂窝电话机和其中使用的呼入通知控制方法
CN1145373C (zh) 用于提供蜂窝无线业务给标准模拟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CN1161897C (zh) 个人手提电话系统中的移动无线电台
CN1120586C (zh) 通信装置及其发送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765147A (zh) 无线电基站系统、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
CN1758659A (zh) 高定位精度儿童用的小灵通手机及其接口内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