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7321A -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7321A
CN117037321A CN202311021940.4A CN202311021940A CN117037321A CN 117037321 A CN117037321 A CN 117037321A CN 202311021940 A CN202311021940 A CN 202311021940A CN 117037321 A CN117037321 A CN 117037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patrol
fire
personnel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19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红武
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Changyu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Changyu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Changyu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Changyu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19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7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7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20Checking timed patrols, e.g. of watchma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包括:通过在待巡检区域设置巡检标签,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的实时视频;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获取最短巡检路线记忆消防设备预先配置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通过预设联动场景和巡检移动端触发消防平台各物联子系统的联动动作;并完成对消防设备的巡检和结果上报。本发明通过打通巡检系统与消防平台各子系统实现多个人工巡检和消防平台各物联子系统的场景联动,同时实现物联子系统与管理应用的数据融合,有效解决消防巡检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学习成本高、排查有疏漏、反馈不及时、实时监督难、数据孤岛化、缺乏时效性、缺乏互动性等业务痛点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巡检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防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采用各种自动化仪器仪表和数据采集传输终端,已实现对各个消防设备(包含消防子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气体惰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实时设备监控、数据监测、自动报警、应急处置等功能。
但是,人工消防巡检作为消防隐患排查的重要补充手段,不仅是各行各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消防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条例。因为,人工消防巡检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设备的重要性、运行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巡视,做到彻底、无遗漏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消防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当前,人工消防巡检方式有2种,分别是纸质报表和移动终端。其中采用纸质报表是使用最普遍的巡检方式。具体的,纸质报表的巡检包括:巡检人员在各消防区域例行巡检过程中,通过纸质报表将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或问题隐患进行逐个登记。然后将消防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录入消防平台,最后还需在消防平台将发现的问题隐患发起相应隐患上报流程。移动终端的巡检包括:巡检人员在各消防区域例行巡检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将消防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直接录入消防平台,还可以在移动端直接发起相应隐患上报流程。
虽然现有的2种巡检方式,已经能基本满足生产运营要求。考虑到消防设备复杂多样,每种设备所需检验的数据信息各不相同。如何克服因不同巡检人员工作经验和水平能力差异,保障消防设备维护水平以及安全稳定运营,还需继续完善现有技术手段。二者的缺陷和弊端如下:
纸质报表:
1、工作强度大。消防设备种类、数量繁多,先手写填表再信息录入工作量较大。
2、工作效率低。巡检人员投入精力和时间较多,而巡检工作的效率提不上来。
3、无路线规划。巡检过程中无最优路线规划,全凭巡检人员经验和习惯自主选择路线。
4、学习成本高。新人很难直接上手,不同的消防设备检查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需要老带新一起巡检并一一传授,新人要花费大量学习时间。
5、排查有疏漏。巡检人员疏忽导致有些消防设备没有排查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6、反馈不及时。发现消防设备有问题隐患不能第一时间上报,影响隐患排除的处置进度。
移动终端:
1、实时监督难。巡检人员的工作进度和移动轨迹,以及是否规范作业缺乏在线监督。
2、数据孤岛化。巡检结果只作为数据记录保存,不能做到视图呈现、数据分析。
3、缺乏时效性。巡检人员从事周期较长巡检任务时,巡检数据无法做到及时更新。
4、缺乏互动性。巡检系统与其它系统相对孤立,缺乏联动策略、数据交互。
相比传统的纸质报表,移动终端在数据信息的录入的及时性有明显提高,有效降低排查疏漏,但还是功能扩展存在不足。例如:巡检现场缺少实时监控,很难第一时间清楚现场情况,且遇到突发问题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件1(CN113593071A)公开了一种巡检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通过响应于对目标巡检任务的触发指令,获取目标巡检任务的巡检路径,展示目标巡检任务的巡检路径,并响应于目标用户对当前巡检点的标签信息的读取指令,获取当前巡检点的标签内容以及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若当前巡检点为目标巡检任务对应的待巡检点,且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与当前巡检点的标签内容相匹配,则在巡检界面中展示当前巡检点的巡检事项,从而基于当前巡检点的巡检事项,通过巡检界面获取对应的巡检结果,以完成巡检事项的巡检。
结合上述现有技术文件,目前的消防巡检方式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5、缺乏数字化管理。传统消防巡检只作为一项常规的线下设备检查的任务,巡检过程没有记录,巡检人员无法查看所有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工况数值和报警事件的巡检指引和巡检标准,若某个消防设备出现问题,无法做到巡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及时发起消防设备隐患上报,消防设备隐患无法进行闭环管理。
6、现有的巡检机器人难以克服各种复杂的巡检环境,对于巡检路线的畅通性要求较高,例如目前的巡检机器人是没有办法爬楼梯的,有些建筑物内的区域是没有办法进行巡检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将巡检子系统与消防平台的其它子系统通过配置联动策略,实现巡检过程对各子系统在不同场景情况下的功能模块调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待巡检区域设置监控设备和巡检标签,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的实时状态;
步骤2,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设定巡检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由路线规划模块根据消防设备所在的待巡检区域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短巡检路线;
步骤3,巡检人员使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预先配置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并基于所感应的电子标签在巡检子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展示巡检人员移动轨迹;
步骤4,通过预设联动场景,巡检人员到达巡检点位后通过巡检移动端感应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联动策略模块接收电子标签产生的感应事件,并根据预设的联动场景触发消防平台各物联子系统的联动动作;
步骤5,巡检人员根据所获取的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对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各消防设备进行巡检,并将巡检结果上传至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对于不合格的消防设备通过巡检移动端进行处理和隐患上报。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巡检标签的设置还包括:
通过为每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并设定相应电子地图位置坐标,电子标签中包含以下内容: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巡检状态,其中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为事先录入并绑定的内容,巡检状态则为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规划最短巡检路线还包括:
巡检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设定巡检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路线规划模块基于遗传排列算法中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并通过巡检移动端向巡检人员展示;
规划最短巡检路线还包括:输入任务名称、次数、间隔天数、时间消耗、建筑物、层数、频率,基于遗传排列算法获得用时最短的最佳巡检路线。
优选地,巡检人员按照路线规划模块规划的最佳巡检路线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同时最佳巡检路线和巡检人员的实际巡检路线在消防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展示,实时展示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和工作进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巡检人员携带巡检移动端,并通过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巡检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各巡检区域在电子地图模块所展示的电子地图中通过不同颜色的图标表示其对应的不同巡检状态,巡检区域的巡检状态包括未完成巡检、进行中和已完成巡检。
优选地,所述步骤4还包括:
预先设置电子标签感应事件与消防平台的联动策略,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在消防平台上触发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
其中,可联动的消防平台子系统包括:门禁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广播子系统、照明子系统。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根据通过消防设备配置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进行巡检还包括:
预先为每个消防设备配置相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巡检项目包括防设备的外观损坏检查、运行状态检查、工况数值收集,检验标准包括各巡检项目的是否合格的标准规定;
巡检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感应了对应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后,该巡检区域内各消防设备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通过巡检移动端展示给巡检人员,巡检人员参考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消防设备进行检验,得到巡检结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得到的巡检结果还包括消防设备是否合格,当消防设备不合格时,巡检人员在巡检移动端选择隐患类型并获取处置流程步骤、应急预案措施和安全责任人,并通过巡检移动端对不合格的消防设备发起隐患上报流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包括:巡检移动端、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设备监测模块、路线规划模块、电子标签模块、轨迹定位模块、巡检指引模块、联动策略模块、应急预案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电子地图模块;
巡检移动端由巡检人员随身携带,能够对电子标签模块中的电子标签进行感应,并进行信息的获取、录入和上传;
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包括监控设备以及远程显示设备,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和巡检人员的实时状况,并在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巡检人员通过巡检移动端的设备监测模块,实时查看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报警事件,并根据设备监测模块获取各消防设备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
路线规划模块根据巡检人员输入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结合各巡检区域的位置及消防设备的检查周期、轻重等级为巡检人员自动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
电子标签模块包括设置于各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每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巡检人员使用巡检移动终端感应电子标签,可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
轨迹定位模块用于定位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并将巡检轨迹传输至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进行显示;
巡检指引模块通过巡检移动端向巡检人员提供消防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查项目、检验标准信息;
联动策略模块用于在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触发消防平台上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
应急预案模块能够在巡检人员发现消防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时,通过巡检移动段向巡检人员展示处理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对消防设备的巡检结果进行日、周、月、季、年为周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供工作人员参考;
电子地图模块用于展示巡检区域的全部地图情况以及巡检人员所在位置,并配合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将地图和位置状况提供给远程监督人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所述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并且打通巡所构建的巡检系统与消防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巡检子系统与消防平台的视频监控子系统、广播子系统、门禁子系统、照明子系统的场景联动,同时实现物联子系统与管理应用的数据融合,有效解决消防巡检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学习成本高、排查有疏漏、反馈不及时、实时监督难、数据孤岛化、缺乏时效性、缺乏互动性等业务痛点问题,且在巡检过程中可以远程获取巡检人员的状态,实现对巡检过程的监督,且巡检人员可以有效的获取和更新消防设备的巡检相关信息,易于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消防巡检系统联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消防巡检系统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消防巡检系统和消防平台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有所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联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实时监控:在待巡检区域设置监控设备和巡检标签,通过在巡检区域设置视频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的实时视频;
步骤2,路线规划:通过消防设备所在巡检区域,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设定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巡检子系统自动根据各巡检区域之间的交通时长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短巡检路线;
具体的,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设定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巡检子系统根据各巡检区域之间的交通时长,自动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
规划最佳巡检路线时,需要输入任务名称、次数、间隔天数、时间消耗、建筑物、层数、频率(每天/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从而获得最佳巡检路线,如图2所示,巡检算法优选采用遗传排列算法。
进一步的,巡检人员按照路线规划模块规划的最佳巡检路线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同时最佳巡检路线和巡检人员的实际巡检路线在消防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展示,实时展示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和工作进度。
步骤3,轨迹定位:巡检移动端通过NFC或蓝牙感应电子标签后,可获取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事先已配置好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并通过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巡检人员移动轨迹。
具体的,巡检人员使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状况及履职任务的同时,由于巡检子系统将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所处的巡检区域进行了位置绑定,从而可以实现,在巡检子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实时呈现该巡检人员感应电子标签的先后顺序并形成移动轨迹;
巡检指引:巡检人员根据所获取的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对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各消防设备进行巡检;
具体的,当巡检人员使用巡检移动端通过NFC或蓝牙感应电子标签后,可获取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事先已配置好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含图文说明),让巡检人员有据可依且不会出错。
步骤4,联动策略:通过预设场景,巡检人员利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在到达巡检点位后,通过打开巡检移动端的NFC或蓝牙功能,贴近感应粘贴在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后,巡检子系统移动端和电脑端同时接收电子标签产生的感应事件,并将该事件同步到消防平台的事件策略子系统,事件策略子系统立即执行事先已配置好的联动场景,实现触发消防平台各物联子系统的联动动作。
通过消防平台的事件策略模块设置的业务场景,包括当电子标签被触发后,对应区域的灯光打开、门禁系统处于打开状态、入侵报警系统的该防区撤防、弹出该区域的监控画面、打开该区的广播语音提示等,巡检人员打开巡检移动端的NFC或蓝牙功能,感应粘贴在巡检区域的NFC或蓝牙标签后,消防平台会立即接收到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触发的感应事件,并立即执行巡检前通过事件策略模块已配置好的联动动作,包括开灯、开锁、防区撤防、弹出监控画面、打开广播。
步骤5,巡检人员根据所获取的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对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各消防设备进行巡检,并将巡检结果上传至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对于不合格的消防设备通过巡检移动端进行处理和隐患上报。
巡检移动端为由巡检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巡检移动端的功能包括:感应电子标签、查看巡检项目和消防设备巡检标准、隐患上报、上传巡检结果;
巡检标签的设置还包括:通过为每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并设定相应电子地图位置坐标,电子标签中包含以下内容: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巡检状态,其中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为事先录入并绑定的内容,巡检状态则为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内容。
具体的,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在消防平台上触发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例如:定义一个场景名称叫做“夜间消防设备巡检”,巡检系统触发的事件名称为“电子标签验证事件”;可联动子系统为:“门禁子系统”、“视频子系统”、“广播子系统”、“照明子系统”,当夜间时段巡检人员触发“电子标签验证事件”后,巡检区域的门禁设备自动打开、该区域的视频监控画面自动弹出、该区域的广播自动播放巡检提示语音、该区域的灯光自动打开。
优选的,本发明通过巡检人员佩戴带有摄像头的安全帽,消防平台可以查看巡检过程中的实时视频监控,同样能做到监督巡检人员工作态度,杜绝巡检人员工作期间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对巡检人员的监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巡检系统的路线规划模块在规划最佳巡检路线时,还会考虑到各巡检区域中消防设备的的检查周期、轻重等级等采用多因素相结合方式为巡检人员自动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优先巡检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区域和消防设备。
巡检路线还可以通过以往工作经验制定默认最优巡检路线,巡检人员都按该路线排查消防设备,同样能实现降低巡检工作时长的目的。
通过巡检人员的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感应相应识别设备后,巡检移动端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各巡检区域在电子地图模块所展示的电子地图中通过不同颜色的图标表示其对应的不同巡检状态,巡检区域的巡检状态包括未完成巡检、进行中和已完成巡检。
优选的,轨迹定位模块还可以通过室外GPS定位、室内UWB定位模块的应用,也能做到实时了解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
通过巡检人员使用巡检移动端手动触发消防平台各子系统的移动端应用来远程操作,实现巡检区域现场开灯、关灯、开门、关门、语音播报等功能联动。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巡检系统电脑端事先为每个消防设备配置相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巡检项目涵盖消防设备的外观损坏检查、运行状态检查、工况数值收集等工作内容,检验标准涵盖每个消防设备的外观、运行状态、工况数值能否通过检查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参考依据会在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感应了对应区域的电子标签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巡检人员的移动端界面上。
巡检区域内各消防设备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通过巡检移动端展示给巡检人员后,巡检人员参考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消防设备进行检验,得到巡检结果。
得到的巡检结果还包括消防设备是否合格,当消防设备不合格时,巡检人员在巡检移动端选择隐患类型并获取处置流程步骤、应急预案措施和安全责任人,并通过巡检移动端对不合格的消防设备发起隐患上报流程。
具体的,当巡检人员发现某个消防设备达不到相应检验标准,可以通过点击巡检子系统移动端的“隐患上报”按钮,进入“隐患上报界面”,通过拍照或者录制小视频的形式,立即发起消防设备隐患上报至消防平台,相关预警信息还可以通过短信、钉钉消息、企业微信等形式通知给到主管人员,主管人员会发起工单,直至问题解决后,巡检人员通过巡检移动端录入该问题已解决,解除该消防设备的隐患,从而使消防设备隐患得以闭环管理。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和电脑端相结合的消防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巡检移动端、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设备监测模块、路线规划模块、电子标签模块、轨迹定位模块、巡检指引模块、联动策略模块、应急预案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和电子地图模块;
如图3所示,将本发明所构建的消防巡检系统作为消防管理平台中的一个下属系统,即将本发明中所构建的消防巡检系统作为巡检子系统纳入消防管理平台中,消防管理平台还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门禁子系统、照明子系统和广播子系统,消防巡检系统能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功能控制;
具体的,巡检移动端为可手持的移动设备,由巡检人员手持并可随身携带进行巡检,该设备可以对电子标签模块中的电子标签进行感应或扫描,从而进行信息的获取、上传,巡检人员还可以通过巡检移动端进行信息的录入;
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
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包括设置于巡检区域和巡检人员随身佩戴的监控设备以及远程显示设备,该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下,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巡检区域和巡检人员的状况,并将监控设备的内容和消防设备的巡检结果通过巡检状态监控模块中的远程显示设备上实时查看,从而实现远程管理人员对巡检区域、巡检人员、消防设备情况的实时监控。
电子地图模块:
电子地图模块用于展示巡检区域的全部地图以及巡检人员所在位置,电子地图模块与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的远程显示设备相配合,通过可触屏的远程显示设备向用户提供电子地图画面,用户通过在消防巡检系统的电子地图模块上点击巡检区域的图标可以调阅对应巡检区域的实时监控视频,可监督巡检人员工作态度,杜绝巡检人员工作期间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设备监测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人员可以通过巡检移动端,可实时查看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报警事件。当有消防设备出现故障上报时,巡检人员务必对该设备进行重点排查。
路线规划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系统会根据不同巡检区域的消防设备的检查周期、轻重等级、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进行先后排序并自动规划出最短的巡检路线。巡检人员可在巡检移动端查看电子地图上巡检路线。
电子标签模块:
电子标签模块包括设置于各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巡检人员使用巡检移动终端感应电子标签,可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
一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巡检区域在消防平台电子地图上共有3种颜色的图标,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状态(红色:未完成,黄色:进行中,绿色:已完成)。巡检人员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的安全检查。
轨迹定位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人员按照巡检子系统规划路线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巡检路线会在消防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展示。消防平台可根据巡检区域图标颜色变化,可以实时了解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和工作进度。
巡检指引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人员可通过巡检移动端查看各消防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查项目、检验标准(含图文说明),作为巡检人员判断消防设备是否合格的重要参考依据。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出现检查疏忽,造成消防设备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
联动策略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在消防平台上触发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例如:我们定义一个场景名称叫做“夜间消防设备巡检”,巡检系统触发的事件名称为“电子标签验证事件”;可联动子系统为:“门禁子系统”、“视频子系统”、“广播子系统”、“照明子系统”,当巡检人员触发“电子标签验证事件”后,巡检区域的门禁设备自动打开、该区域的视频监控画面自动弹出、该区域的广播自动播放巡检提示语音、该区域的灯光自动打开。
应急预案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人员发现消防设备有安全隐患问题。在巡检移动端选择隐患类型后,界面展示如何处置该问题的处置流程步骤、应急预案措施和安全责任人,巡检人员可按照这些信息提示发起隐患上报流程。同时巡检移动端还支持现场照片、视频的上传,远程指导人员可更清楚的理解现场情况后,下达隐患处置命令给巡检人员。
数据分析模块:
该功能模块下,巡检子系统会对消防设备的巡检结果进行日、周、月、季、年为周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并生成相应统计图表和趋势图。作为安全生产运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提高消防巡检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排查疏漏。通过和消防平台各子系统实现联动,能够全面展示巡检过程中消防人员的工作动态以及消防设备的实时状态,夜间巡检时,可以为巡检人员提前自动打开下一个巡检区域的灯光,提高巡检人员夜间巡检时的巡检效率,避免磕碰,降低巡检危险。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它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它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待巡检区域设置监控设备和巡检标签,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的实时状态;
步骤2,巡检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设备设定巡检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由路线规划模块根据消防设备所在的待巡检区域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短巡检路线;
步骤3,巡检人员使用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预先配置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并基于所感应的电子标签在巡检子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展示巡检人员移动轨迹;
步骤4,通过预设联动场景,巡检人员到达巡检点位后通过巡检移动端感应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联动策略模块接收电子标签产生的感应事件,并根据预设的联动场景触发消防平台各物联子系统的联动动作;
步骤5,巡检人员根据所获取的该巡检区域所有消防设备对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各消防设备进行巡检,并将巡检结果上传至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对于不合格的消防设备通过巡检移动端进行处理和隐患上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巡检标签的设置还包括:
通过为每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并设定相应电子地图位置坐标,电子标签中包含以下内容: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巡检状态,其中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为事先录入并绑定的内容,巡检状态则为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规划最短巡检路线还包括:
巡检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巡检移动端设定巡检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路线规划模块基于遗传排列算法中为巡检人员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并通过巡检移动端向巡检人员展示;
规划最短巡检路线还包括:输入任务名称、次数、间隔天数、时间消耗、建筑物、层数、频率,基于遗传排列算法获得用时最短的最佳巡检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巡检人员按照路线规划模块规划的最佳巡检路线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同时最佳巡检路线和巡检人员的实际巡检路线在消防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展示,实时展示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和工作进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巡检人员携带巡检移动端,并通过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名称、巡检项目、巡检指引、位置坐标、巡检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各巡检区域在电子地图模块所展示的电子地图中通过不同颜色的图标表示其对应的不同巡检状态,巡检区域的巡检状态包括未完成巡检、进行中和已完成巡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还包括:
预先设置电子标签感应事件与消防平台的联动策略,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在消防平台上触发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
其中,可联动的消防平台子系统包括:门禁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广播子系统、照明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根据通过消防设备配置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进行巡检还包括:
预先为每个消防设备配置相应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巡检项目包括防设备的外观损坏检查、运行状态检查、工况数值收集,检验标准包括各巡检项目的是否合格的标准规定;
巡检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感应了对应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后,该巡检区域内各消防设备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通过巡检移动端展示给巡检人员,巡检人员参考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对消防设备进行检验,得到巡检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
得到的巡检结果还包括消防设备是否合格,当消防设备不合格时,巡检人员在巡检移动端选择隐患类型并获取处置流程步骤、应急预案措施和安全责任人,并通过巡检移动端对不合格的消防设备发起隐患上报流程。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联动方法的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移动端、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设备监测模块、路线规划模块、电子标签模块、轨迹定位模块、巡检指引模块、联动策略模块、应急预案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电子地图模块;
巡检移动端由巡检人员随身携带,能够对电子标签模块中的电子标签进行感应,并进行信息的获取、录入和上传;
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包括监控设备以及远程显示设备,通过监控设备获取待巡检区域和巡检人员的实时状况,并在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巡检人员通过巡检移动端的设备监测模块,实时查看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报警事件,并根据设备监测模块获取各消防设备的巡检项目和检验标准;
路线规划模块根据巡检人员输入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结合各巡检区域的位置及消防设备的检查周期、轻重等级为巡检人员自动规划出最佳巡检路线;
电子标签模块包括设置于各巡检区域的电子标签,每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巡检区域巡检人员使用巡检移动终端感应电子标签,可获取该巡检区域相应消防设备;
轨迹定位模块用于定位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并将巡检轨迹传输至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进行显示;
巡检指引模块通过巡检移动端向巡检人员提供消防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查项目、检验标准信息;
联动策略模块用于在巡检人员进入巡检区域使用巡检移动端感应电子标签后,触发消防平台上各子系统的联动策略;
应急预案模块能够在巡检人员发现消防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时,通过巡检移动段向巡检人员展示处理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对消防设备的巡检结果进行日、周、月、季、年为周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供工作人员参考;
电子地图模块用于展示巡检区域的全部地图情况以及巡检人员所在位置,并配合实时巡检状态监控模块将地图和位置状况提供给远程监督人员。
11.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21940.4A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Pending CN117037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940.4A CN117037321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940.4A CN117037321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7321A true CN117037321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4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1940.4A Pending CN117037321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73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4129A (zh) * 2023-11-29 2023-12-29 北京爱可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安全巡检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4129A (zh) * 2023-11-29 2023-12-29 北京爱可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安全巡检系统
CN117314129B (zh) * 2023-11-29 2024-02-02 北京爱可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安全巡检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798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ding responses to an event detected by a monitoring system
US20200202281A1 (en) Using smart cards to reduce risks of work accidents
CN113298444A (zh) 基于私有云的电力安全智能管控平台
US7483917B2 (en) Risk mapping system
CN112149212B (zh) 一种工程项目可视化施工管理平台
CN113706355A (zh) 化工园区智慧应急系统搭建方法
CN11218085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CN112578907A (zh) 一种基于ar实现远程指导作业的方法、装置
CN109819043A (zh) 三维智能应急消防平台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0652684A (zh) 电力消防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CN117037321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消防巡检系统及联动方法
KR102011342B1 (ko) 소방 안전 점검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60099931A (ko) 재난 위험 및 관심 지역에 대한 재난 예방 및 관리방법
CN111611439A (zh) 消防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384491A (zh)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hse数据采集仪
CN113538825A (zh) 一种用于校园翻墙事件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13298400A (zh) 一种基于WebGL的公路隧道智慧监控系统
CN114399265A (zh)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
CN113469633A (zh) 一种安全监管智慧云平台
CN115457675A (zh) 安全巡检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Xu et al. Effectiveness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 facility system in maintaining building fire safety (case study: typical public building cases of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 China)
CN114329106A (zh) 用于社区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1694922A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及其方法
CN113988599A (zh) 景区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943472A (zh) 一种应用在变电站内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