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2415A -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2415A
CN117032415A CN202310781827.XA CN202310781827A CN117032415A CN 117032415 A CN117032415 A CN 117032415A CN 202310781827 A CN202310781827 A CN 202310781827A CN 117032415 A CN117032415 A CN 117032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heat dissipation
value
data
comb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18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2415B (zh
Inventor
代天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ro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ro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ro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ro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18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2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2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2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2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2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相关联分析模块、温度风险评定模块以及预警处理模块,所述相关联分析模块用于结合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分析基于设备A运行状态下,对相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本发明通过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下对应的散热情况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设备散热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而对待检测区域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不仅提高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融洽下,同时通过合理调节待检测区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得各个设备能够工作在最佳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设备在长期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热量,引起主要部件的温度升高,设备组件出现烧毁现象,其中过热和振动是最常见的故障,由于过热而导致设备组件烧毁的故障,要远高于振动故障,过热故障原因较多,表现性差,故障恶化较快,过热现象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的故障也是最多见和所占比例相当大的故障,同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相关联设备之间的交互影响,造成设备散热存在异常,现有技术中,针对一台设备散热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来降低设备运行温度,但是由于多台设备工作作用时,设备散热情况不仅受到环境因素以及自身运行功率的影响,周边设备运行散热的同时也会对监测设备造成影响,因此,监测温度对于维护设备安全运行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工作状态,结合设备A运行时表面温度情况,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设备A散热器件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A的散热情况;
S2、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基于设备A运行所处的环境因素下,分析设备A散热过程对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
S3、基于设备A正常工作状态下,分析设备A散热达标情况下与关联设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结合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S4、基于S3中构建的风险评定模型设定预警信号,并根据不同预警信号调节各设备工作状态,完成消报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将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监测时长均匀划分成n个周期,其中每个周期包含m天;
步骤1002、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环境因素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值,记为Fn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环境因素对应的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3、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对应的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记为BA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4、将步骤1003中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步骤1002中日平均温度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差值运算后的结果记为集合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对应日平均温度值的差值结果;
步骤1005、结合步骤1004以及历史数据中设备A对应环境因素中日平均湿度值,构建矩阵Ra*b
其中Cm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与历史数据库中第j个湿度数据值的组合值,j为数据库预设常数值;
步骤1006、结合步骤1005,提取任意一组组合值,分析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记为
其中ω1和ω2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常数;
步骤1007、重复步骤1006,得到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填;
步骤1008、循环步骤1003-步骤1007得到不同周期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的散热情况值,并将所述散热情况值记录表格M中。
本发明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通过获取监测周期内设备A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值与设备A表面日平均温度值,通过差值运算判断设备A运行时是否可以实现散热状态,并结合对应环境因素中的湿度值判断设备A散热速率,为后续分析设备A运行过程散热情况对关联设备散热的影响情况提供数据参照。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1、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记为集合D,
D=(D1,D2,D3,...,Di),
其中Di表示第i个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
步骤2002、基于设备A运行基础上,计算设备A散热对设备Di的影响作用,记为Y,
其中τ为比例叙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权重值,所述权重值为数据库预设常数,/>表示设备Di历史表面平均温度;
步骤2003、结合设备Di所处环境湿度情况,将设备Di与周边环境温度差值运算结果与矩阵Ra*b中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通过查询表格M得到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2004、重复步骤2002-步骤2003得到与设备A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
本发明通过获取与设备A相关联的设备,任意提取一个关联设备进行分析,基于设备A运行状态下对应的散热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为后续判断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与关联设备运行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提供数据参照。
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1、将表格M中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对应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行一一组合,任意提取其中一组,记为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表示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3002、以点o作为原点,以时间作为x轴,以散热情况作为y轴,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将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注,依次连接对应相邻的坐标点,形成两条拟合曲线,记为SA(t)和
步骤3003、通过历史数据获取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和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注设备A与设备Di极限值所在的直线,记为x=JA所述极限值为数据库预设值;
步骤3004、结合步骤3003标注结果进行第一次风险评定,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存在部分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的拟合曲线,则判定相应拟合曲线的风险等级为I级,
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均未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则进行第二次风险评定,并建风险评定模型,记为
其中ρ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与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差值运算的绝对值,/>表示两条拟合曲线超出平均极限值所在直线对应的坐标点总个数;
步骤3005、结合步骤3004风险评定模型计算结果,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级,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I级,其中δ为数据库预设值。
本发明通过将设备A散热情况以及对应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行组合分析,通过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提取任意组合数据的散热情况,并将获取的数据映射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设定一条平均极限值直线,统计平均极限值直线上方的坐标点个数,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为后续针对风险等级设定预警信号,并根据不同预警信号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供数据参照。
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1、获取步骤3004分析结果;
步骤4002、结合步骤4001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当风险等级为I级时,发出连续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和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级时,发出间隔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I级时,发出3s预警信号,同时降低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
本发明结合不同风险评定等级进行设定相应预警信号,并根据不同预警信号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降低设备运行异常情况。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受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
相关联分析模块:所述相关联分析模块用于结合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分析基于设备A运行状态下,对相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
温度风险评定模块:所述温度风险评定模块用于将设备A与关联设备组合运行时分析综合散热情况,并结合对应设备的温度极限值作为限定条件,结合设备A与关联设备的综合散热情况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预警处理模块:所述预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风险评定模块的分析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对应处理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计算单元:
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并将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的监测时长进行均匀划分,结合历史数据获取对应时间区间的日平均温度值以及设备A的表面日平均温度;
所述数据计算单元用于结合数据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将历史数据获取对应时间区间的日平均温度值以及设备A的表面日平均温度进行差值运算,并结合差值运算结果构建矩阵,通过分析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并将对应分析结果在矩阵中进行标注。
进一步的,所述相关联分析模块包括关联数据获取单元以及交互影响分析单元:
所述关联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设备A相关联设备的数据信息;
所述交互影响分析单元用于结合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基于设备A运行的基础上分析设备A散热情况对关联设备进行散热的影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风险评定模块包括设备散热分析单元以及风险评定模型构建单元:
所述设备散热分析单元用于将设备A与任意关联设备进行组合,并将对应组合设备的散热情况随时间变化映射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所述风险评定模块构建单元用于结合设备散热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处理模块包括预警信号设定单元以及预警信号消除单元:
所述预警信号设定单元用于结合风险评定模块的分析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设定相应预警信号类型;
所述预警信号消除单元用于结合预警信号设定单元的分析结果,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接触预警信号。
本发明通过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下对应的散热情况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设备散热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而对待检测区域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不仅提高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融洽下,同时通过合理调节待检测区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得各个设备能够工作在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
实现了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工作状态,结合设备A运行时表面温度情况,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设备A散热器件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A的散热情况;
所述S1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将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监测时长均匀划分成n个周期,其中每个周期包含m天;
步骤1002、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环境因素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值,记为Fn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环境因素对应的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3、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对应的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记为BA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4、将步骤1003中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步骤1002中日平均温度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差值运算后的结果记为集合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对应日平均温度值的差值结果;
步骤1005、结合步骤1004以及历史数据中设备A对应环境因素中日平均湿度值,构建矩阵Ra*b
其中Cm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与历史数据库中第j个湿度数据值的组合值,j为数据库预设常数值;
步骤1006、结合步骤1005,提取任意一组组合值,分析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记为
其中ω1和ω2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常数;
步骤1007、重复步骤1006,得到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填;
步骤1008、循环步骤1003-步骤1007得到不同周期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的散热情况值,并将所述散热情况值记录表格M中。
S2、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基于设备A运行所处的环境因素下,分析设备A散热过程对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
所述S2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1、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记为集合D,
D=(D1,D2,D3,...,Di),
其中Di表示第i个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
步骤2002、基于设备A运行基础上,计算设备A散热对设备Di的影响作用,记为Y,
其中τ为比例叙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权重值,所述权重值为数据库预设常数,/>表示设备Di历史表面平均温度;
步骤2003、结合设备Di所处环境湿度情况,将设备Di与周边环境温度差值运算结果与矩阵Ra*b中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通过查询表格M得到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2004、重复步骤2002-步骤2003得到与设备A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
S3、基于设备A正常工作状态下,分析设备A散热达标情况下与关联设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结合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所述S3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1、将表格M中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对应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行一一组合,任意提取其中一组,记为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表示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3002、以点o作为原点,以时间作为x轴,以散热情况作为y轴,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将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注,依次连接对应相邻的坐标点,形成两条拟合曲线,记为SA(t)和
步骤3003、通过历史数据获取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和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注设备A与设备Di极限值所在的直线,记为x=JA所述极限值为数据库预设值;
步骤3004、结合步骤3003标注结果进行第一次风险评定,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存在部分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的拟合曲线,则判定相应拟合曲线的风险等级为I级,
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均未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则进行第二次风险评定,并建风险评定模型,记为
其中ρ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与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差值运算的绝对值,/>表示两条拟合曲线超出平均极限值所在直线对应的坐标点总个数;
步骤3005、结合步骤3004风险评定模型计算结果,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级,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I级,其中δ为数据库预设值。
S4、基于S3中构建的风险评定模型设定预警信号,并根据不同预警信号调节各设备工作状态,完成消报操作。
所述S4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1、获取步骤3004分析结果;
步骤4002、结合步骤4001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当风险等级为I级时,发出连续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和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级时,发出间隔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I级时,发出3s预警信号,同时降低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
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方法的具体方案内容。
实施例2:设定当日环境温度值为32℃,对应湿度值为π,设备A运行时对应的表面温度值为40℃,由于40℃-32℃=8℃>0,则判定设备A运行时对应的散热装置需要运行,结合所处环境因素计算得到设备A的散热情况为
基于设备A运行基础上,则关联设备Di的影响作用通过表格M查询影响作用Y且对应湿度值为π情况下对应设备的散热情况,即为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
将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设备A的表面温度极限值进行比较,将设备Di的散热情况与设备Di的表面温度极限值进行比较,
若设备A与设备Di的散热情况中出现任意一个设备的散热情况超出对应设备的表面温度极限值或者两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同时超过对应设备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则判定当前风险等级为I级,发出预警信号,同时降低散热情况不达标设备的功率值,
若设备A与设备Di的散热情况均未超过对应设备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则获取设备A与设备Di表面温度极限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获取设备A随时间变化对应的散热情况,当设备A的散热情况超出参考值总个数大于预设值δ时,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级,发出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设备A的散热情况超出参考值总个数在[0,δ]之间,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I级,同时降低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工作状态,结合设备A运行时表面温度情况,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设备A散热器件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A的散热情况;
S2、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基于设备A运行所处的环境因素下,分析设备A散热过程对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
S3、基于设备A正常工作状态下,分析设备A散热达标情况下与关联设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结合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S4、基于S3中构建的风险评定模型设定预警信号,并根据不同预警信号调节各设备工作状态,完成消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将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监测时长均匀划分成n个周期,其中每个周期包含m天;
步骤1002、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环境因素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值,记为Fn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环境因素对应的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3、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对应的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记为BA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运行使用时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
步骤1004、将步骤1003中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步骤1002中日平均温度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差值运算后的结果记为集合
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第m天设备表面日平均温度值与对应日平均温度值的差值结果;
步骤1005、结合步骤1004以及历史数据中设备A对应环境因素中日平均湿度值,构建矩阵Ra*b
其中Cm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第m个元素与历史数据库中第j个湿度数据值的组合值,j为数据库预设常数值;
步骤1006、结合步骤1005,提取任意一组组合值,分析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记为
其中ω1和ω2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常数;
步骤1007、重复步骤1006,得到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填;
步骤1008、循环步骤1003-步骤1007得到不同周期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的散热情况值,并将所述散热情况值记录表格M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1、获取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记为集合D,
D=(D1,D2,D3,...,Di),
其中Di表示第i个与设备A存在关联的设备;
步骤2002、基于设备A运行基础上,计算设备A散热对设备Di的影响作用,记为Y,
其中τ为比例叙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权重值,所述权重值为数据库预设常数,/>表示设备Di历史表面平均温度;
步骤2003、结合设备Di所处环境湿度情况,将设备Di与周边环境温度差值运算结果与矩阵Ra*b中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通过查询表格M得到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2004、重复步骤2002-步骤2003得到与设备A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1、将表格M中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对应关联设备的散热情况进行一一组合,任意提取其中一组,记为其中/>表示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表示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
步骤3002、以点o作为原点,以时间作为x轴,以散热情况作为y轴,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将获取第n个周期中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与第n个周期中与设备A关联设备Di的散热情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注,依次连接对应相邻的坐标点,形成两条拟合曲线,记为SA(t)和
步骤3003、通过历史数据获取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和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注设备A与设备Di极限值所在的直线,记为x=JA所述极限值为数据库预设值;
步骤3004、结合步骤3003标注结果进行第一次风险评定,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存在部分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的拟合曲线,则判定相应拟合曲线的风险等级为I级,
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相应拟合曲线中,均未超出对应极限值所在直线,则进行第二次风险评定,并建风险评定模型,记为
其中ρ表示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为数据库预设值,表示设备A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与设备Di对应的表面温度极限值差值运算的绝对值,/>表示两条拟合曲线超出平均极限值所在直线对应的坐标点总个数;
步骤3005、结合步骤3004风险评定模型计算结果,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级,若/>则判定风险等级为III级,其中δ为数据库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1、获取步骤3004分析结果;
步骤4002、结合步骤4001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当风险等级为I级时,发出连续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和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级时,发出间隔预警信号,同时降低设备A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III级时,发出3s预警信号,同时降低关联设备的功率直至消除预警信号。
6.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受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散热情况;
相关联分析模块:所述相关联分析模块用于结合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分析基于设备A运行状态下,对相关联设备散热产生的影响作用;
温度风险评定模块:所述温度风险评定模块用于将设备A与关联设备组合运行时分析综合散热情况,并结合对应设备的温度极限值作为限定条件,结合设备A与关联设备的综合散热情况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预警处理模块:所述预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风险评定模块的分析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对应处理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计算单元:
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区域内设备A的使用时长,并将待检测区域内设备A的监测时长进行均匀划分,结合历史数据获取对应时间区间的日平均温度值以及设备A的表面日平均温度;
所述数据计算单元用于结合数据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将历史数据获取对应时间区间的日平均温度值以及设备A的表面日平均温度进行差值运算,并结合差值运算结果构建矩阵,通过分析不同环境因素组合下设备A对应的散热情况,并将对应分析结果在矩阵中进行标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联分析模块包括关联数据获取单元以及交互影响分析单元:
所述关联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设备A相关联设备的数据信息;
所述交互影响分析单元用于结合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基于设备A运行的基础上分析设备A散热情况对关联设备进行散热的影响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风险评定模块包括设备散热分析单元以及风险评定模型构建单元:
所述设备散热分析单元用于将设备A与任意关联设备进行组合,并将对应组合设备的散热情况随时间变化映射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所述风险评定模块构建单元用于结合设备散热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定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处理模块包括预警信号设定单元以及预警信号消除单元:
所述预警信号设定单元用于结合风险评定模块的分析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设定相应预警信号类型;
所述预警信号消除单元用于结合预警信号设定单元的分析结果,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接触预警信号。
CN202310781827.XA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032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1827.XA CN11703241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1827.XA CN11703241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2415A true CN117032415A (zh) 2023-11-10
CN117032415B CN11703241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64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1827.XA Active CN11703241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24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331A (zh) * 2023-11-17 2023-12-19 常州满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芯片性能数据监管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539717A (zh) * 2023-11-23 2024-02-0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器件工况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7596265A (zh) * 2023-11-21 2024-02-23 珠海高新区铭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测温终端数据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875A (zh) * 2006-04-29 2007-10-3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60266629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Changing power limits based on device state
US20220164011A1 (en) * 2020-11-20 2022-05-26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electronic device temperature threshold adjustment
WO2022116710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运行环境评估方法、判决模型训练方法、电子设备
CN115643716A (zh) * 2021-07-20 2023-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875A (zh) * 2006-04-29 2007-10-3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60266629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Changing power limits based on device state
US20220164011A1 (en) * 2020-11-20 2022-05-26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electronic device temperature threshold adjustment
WO2022116710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运行环境评估方法、判决模型训练方法、电子设备
CN115643716A (zh) * 2021-07-20 2023-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冠宏;: "环境对模块内部相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舰船电子工程, vol. 37, no. 2017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331A (zh) * 2023-11-17 2023-12-19 常州满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芯片性能数据监管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251331B (zh) * 2023-11-17 2024-01-26 常州满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芯片性能数据监管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596265A (zh) * 2023-11-21 2024-02-23 珠海高新区铭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测温终端数据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7539717A (zh) * 2023-11-23 2024-02-0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器件工况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7539717B (zh) * 2023-11-23 2024-05-14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器件工况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2415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32415B (zh)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设备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08446864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道交通设备的故障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3610381B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水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CN116708038B (zh) 基于资产测绘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威胁识别方法
CN116360367A (zh) 一种工业设备物联网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5473331B (zh) 一种基于动态建模的数字孪生电网用电量监管系统
CN116660672B (zh)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6028887B (zh) 一种连续性工业生产数据的分析方法
CN11661452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块土壤环境快速监测系统
CN112561289A (zh) 一种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中的能源绩效集成验证方法
CN112267972A (zh) 一种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异常智能判定方法
CN114486764A (zh) 基于全光谱水质分析仪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
CN117454114A (zh) 基于多点位分布的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振动安全监测装置
CN117268455B (zh)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设备的监测系统
CN117522651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矿业环境污染监测管理系统
CN116681307B (zh) 基于多端融合反馈的河道四乱监管追溯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7193203A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合金材料加工产线监控系统
CN116560946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
CN116307886A (zh) 一种企业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994692A (zh) 基于5g和大数据的智慧河湖管理平台
CN115034617A (zh) 一种面向农业信息一体化的云计算系统
CN11560006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结构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1043977U (zh) 环境污染源监控系统
CN113822587A (zh) 一种基于总线电流数据的工厂产能评估方法
CN113390641A (zh) 风烟系统设备故障的智能预警与在线诊断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