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2348A -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2348A
CN117032348A CN202311300621.7A CN202311300621A CN117032348A CN 117032348 A CN117032348 A CN 117032348A CN 202311300621 A CN202311300621 A CN 202311300621A CN 117032348 A CN117032348 A CN 117032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ue
historical temperature
historical
unbiased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0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2348B (zh
Inventor
钱立新
陈茂龙
王永生
赵明
王大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cheng Zhongyike Ri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cheng Zhongyike R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cheng Zhongyike Ri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cheng Zhongyike R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0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2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2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2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2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2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并分成多个温度值箱,再对每个箱内数据进行均匀化以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通过计算每个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获得箱内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并对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生成赋权历史温度值,进而根据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磁阀比系数;获取前一时段的传热温度数据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传热温度值坡度,由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磁阀比值,将当前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温度高于预设值,则根据温度坡度的正负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根据磁阀比值确定开启时长,从而提高化工反应釜温度调控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化工反应釜是化学工程中常用的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它是一个封闭的容器,通常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玻璃钢或陶瓷)制成,化工反应釜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化学品、有机合成、催化反应、聚合反应等,在化工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操作,对保证反应的效率、产物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化工反应釜已经成为化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现有化工反应釜温度的控制,往往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来调节反应釜的加热或冷却系统,PID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异,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参数来调整加热或冷却系统的输出,以使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然而,现有技术中获取的化工反应釜温度会受到波动和干扰,使得对化工反应釜进行升温或降温不及时,导致调控化工反应釜温度的精确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控化工反应釜温度的精确度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温度日志获取历史温度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具体可包括:
选定箱长度;
根据箱长度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划分,进而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可包括:
对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的历史温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并将所述平均历史温度值作为无偏历史温度值;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具体可包括: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
根据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以及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其中所述历史温度波动度由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率,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中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第/>个历史温度,/>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倒数,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
由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之前还可包括:
对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可包括: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与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乘积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
将各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进行组合,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其包括:
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赋权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磁阀比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磁阀比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代码,并执行上述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中,首先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在本申请中,首先,收集历史温度数据,并将其分成多个温度值箱,然后对每个箱内的数据进行均匀化处理,以获得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可减少数据偏差,提高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后续计算每个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并将其作为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这些权值用于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赋权操作,生成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可突出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温度数据,以更准确地反映反应釜的温度变化趋势,随后,利用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和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来计算磁阀比系数,该控制反应釜温度的关键参数,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准确地调整磁阀,本申请中还通过分析前一时段的传热温度数据,并使用线性回归拟合来得出传热温度值的坡度,这个坡度与之前计算的磁阀比系数一起用来确定当前时刻需要调整的磁阀比值,最后,根据当前时刻的传热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温度值坡度的正负来判断是开启制冷阀还是升温阀,同时根据磁阀比值确定开启时长,从而实现对反应釜的温度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示例性硬件和/或软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实现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核心是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该图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100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101,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化工反应釜是一种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工过程,用于混合和处理化学物质,以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化工反应釜可以是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反应和应用,其中,化工反应釜的传热面指的是容器内表面与反应物料接触的区域,用于传递热量以调节反应温度,这个传热面通常是化工反应釜的内壁表面,传热面的设计和效率对于化工反应的成功进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反应速率、产物质量和能源效率因此,在化工工程中,获取传热面的温度值变化对于控制化工反应釜的温度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温度日志获取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实现时,例如,化工反应釜传热面温度日志记录了第1分钟到第10分钟的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温度数据,其中每一分钟记录一次,则获取第1分钟到第10分钟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为:{75,76,77,78,80,81,83,84,85,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选定箱长度;
根据箱长度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划分,进而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
具体实现时,例如,所述箱长度选用5分钟,此外所述箱长度还可根据获取的历史温度值集合长度进行选用,例如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等,这里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箱长度为固定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为5分钟,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数据的采集为等时间间隔采集,例如,以1分钟为采集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将每个所述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对每个所述历史温度值箱中的历史温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并将所述平均历史温度值作为无偏历史温度值;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内均匀化是指对每个箱内的数据进行数据均衡,即获取箱内数据的整体趋势度,例如,可通过求取平均值进行箱内均匀化。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是通过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并对箱内历史温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的一个值,即平均历史温度值作为无偏历史温度值,本申请中确定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可平滑数据,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波动,从而更好地反映数据的整体趋势和特征,还可以帮助简化数据、提取关键信息。
在步骤102,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
根据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以及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其中所述历史温度波动度由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中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第/>个历史温度,/>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倒数,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
由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
具体实现时,确定历史温度波动度倒数是将所述历史温度波动度取倒数,得到历史温度逆波动度,并将所述温度逆波动度作为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逆波动度即为历史温度波动度倒数,所述历史温度波动度为历史温度方差的数值,并将温度逆波动度作为无偏历史温度权值,所述无偏历史温度权值用以更准确地反映对最终结果的贡献或重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之前还可包括: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归一化处理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处理,对所述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是将其映射值0到1之间的过程,归一化可以将权值映射到相同的量纲范围内,使得更具可比性,这里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所述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与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乘积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进行组合,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具体实现时,假设有一个历史温度值箱为{75,80,70,83,76},则该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为0.82,且该历史温度值箱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为76.8,对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76.8进行赋权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为63.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赋权历史温度值是将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所述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与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乘积计算得到的一个值,其中,对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是为了考虑到不同数据点的重要性或可信度,以便更准确地拟合或分析数据。
在步骤103,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
确定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集中趋势度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最大无偏历史温度值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
获取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
获取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根据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集中趋势度/>、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最大无偏历史温度值/>、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以及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其中所述磁阀比系数由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集中趋势度,/>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最大无偏历史温度值,/>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表示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第/>个无偏历史温度值对应于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表示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具体实现时,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的集中趋势度可通过计算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的均值获得,这里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是指与该反应釜中的传热过程相关的一个参数,通常用于描述磁阀在传热过程中的性能,这个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用来表示磁阀的开启程度对传热效率的影响,具体来说,磁阀比系数考虑了磁阀开启程度与传热速率之间的关系,反应了磁阀开启后温度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磁阀还可以调节反应釜中的传热面积,通过改变磁阀的开启度,可以控制传热面积的变化,从而影响传热速率,进而改变温度上升或下降的速度,磁阀比系数的值越大,表示磁阀开启程度对传热速率的影响越显著,反应釜的传热性能受到更大的调节,所述磁阀比系数可以在化工反应釜过程中用来控制温度,确保反应温度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
在步骤104,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先设定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的时段长度,根据所述时段长度获取反应釜前一时段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所述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
具体实现时,时段长度设定为30分钟,将获取到的传热温度值数据整理成两个列,一个是时间(独立变量,通常以秒、分钟等为单位),另一个是传热温度值(因变量),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拟合传热温度值数据,得到一个传热温度线性曲线,并将所述传热温度线性曲线的斜率作为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其中可使用统计软件或编程语言(如Python、R、Excel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拟合,这里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热温度值是指传热面的温度,通常由红外热像仪进行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无接触地测量传热面的温度,通过检测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获取温度数据,传热面是指能够传递热量或热交换的表面或界面,通常用于热交换设备和系统中,这些表面被设计用来加热或冷却流体、气体或物质,以便在不同的工业过程中控制温度、实现能量传递或进行相应的化学或物理反应,传热面在许多工程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化工、石油工业、制冷和空调、食品加工、电力生产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传热温度值坡度指的是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的斜率值,表示传热温度值随着时间或其他独立变量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率,具体来说,如果传热温度值坡度为正,表示传热温度值随时间或独立变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温度呈上升趋势,如果传热温度值坡度为负,表示传热温度值随时间或独立变量的增加而减少,表明温度呈下降趋势,传热温度值坡度的绝对值越大,表示温度值的变化越快或趋势越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用于监测和控制化工反应釜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确保温度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同时也便于识别异常情况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反应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具体可采用下述方式,即:
确定磁阀比值的调节因子;
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坡度和磁阀比系数;
根据所述磁阀比值的调节因子、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其中,所述磁阀比值由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表示磁阀比值的调节因子,标定为常数2,/>表示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坡度,/>表示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表示数值3.14,/>表示反正切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磁阀比值指的是一个用于控制磁阀开合程度的比值或参数,所述磁阀比值是基于传热温度值坡度来确定的,以确保传热系统能够维持所需的温度或其他性能指标。
在步骤105,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当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大于0时,开启制冷阀,当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小于0时,开启升温阀,若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等于0,则关闭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的绝对值大小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具体实现时,如果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根据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来判断是开启制冷阀还是升温阀,如果传热温度值坡度为正,表示温度正在升高,需要降低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可开启制冷阀来降低温度,如果传热温度值坡度为负,表示温度正在下降,需要升高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可开启升温阀来增加温度,通过该过程可及时有效的对化工反应釜进行升温或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温度值是指在某个系统、设备或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所期望或设定的温度目标或目标温度值,这个值通常代表了希望系统或设备维持的目标温度,以满足特定的工艺、操作或控制要求。
另外,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参考图2,该图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示例性硬件和/或软件的示意图,该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200包括: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1、赋权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2、磁阀比系数确定模块203、磁阀比值确定模块204和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模块205,分别说明如下:
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1,本申请中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1主要用于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赋权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2,本申请中赋权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202主要用于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磁阀比系数确定模块203,本申请中磁阀比系数确定模块203主要用于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磁阀比值确定模块204,本申请中磁阀比值确定模块204主要用于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模块205,本申请中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模块205主要用于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代码,并执行上述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该图是根据本申请施例提供的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来实现,该计算机设备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总线302、存储器3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4。
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中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的执行。
通信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302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3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上述实施例中传热温度值坡度的确定可以通过处理器301以及存储器303中的程序代码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实现。
通信接口3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机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 (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者嵌入式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计算机设备的类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中首先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在本申请中,首先,收集历史温度数据,并将其分成多个温度值箱,然后对每个箱内的数据进行均匀化处理,以获得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这一步骤有助于减少数据偏差,提高温度数据的准确性,接下来,计算每个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并将其作为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这些权值用于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赋权操作,生成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有助于强调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温度数据,以更准确地反映反应釜的温度变化趋势,随后,利用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和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来计算磁阀比系数,这是控制反应釜温度的关键参数,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准确地调整磁阀,还分析前一时段的传热温度数据,并使用线性回归拟合来得出传热温度值的坡度,这个坡度与之前计算的磁阀比系数一起用来确定当前时刻需要调整的磁阀比值,最后,系统根据当前时刻的传热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温度值坡度的正负来判断是开启制冷阀还是升温阀,同时根据磁阀比值确定开启时长,以实现对反应釜的温度精确控制。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则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温度日志获取历史温度值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具体包括:
选定箱长度;
根据箱长度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划分,进而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包括:
对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的历史温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并将所述平均历史温度值作为无偏历史温度值;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具体包括: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
获取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
根据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以及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所有历史温度值,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其中所述历史温度波动度由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率,/>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中每个历史温度值箱中历史温度值的总数目,/>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第/>个历史温度,/>表示第/>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平均历史温度值,/>
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历史温度波动度倒数,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
由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之前还包括:
对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确定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具体包括:
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与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乘积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
将各个历史温度值箱的赋权历史温度值进行组合,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8.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历史温度值集合,对所述历史温度值集合进行分箱处理,得到多个历史温度值箱,将每个历史温度值箱进行箱内均匀化,得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
赋权历史温度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温度逆波动度,进而得到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以每个历史温度值箱的无偏历史温度权值对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对应的无偏历史温度值进行赋权操作,得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
磁阀比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赋权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赋权历史温度值和所述无偏历史温度值集合中的无偏历史温度值,确定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磁阀比系数;
磁阀比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前一时段化工反应釜传热面的传热温度值,并通过线性回归对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进行拟合,得到该时段的传热温度值坡度,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和所述磁阀比系数确定当前调节磁阀的磁阀比值;
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时刻传热面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根据所述传热温度值坡度的正负值判定开启制冷阀或升温阀,并由所述磁阀比值确定所述制冷阀或所述升温阀的开启时长,以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控。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代码,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CN202311300621.7A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032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0621.7A CN117032348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0621.7A CN117032348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2348A true CN117032348A (zh) 2023-11-10
CN117032348B CN117032348B (zh) 2024-01-09

Family

ID=8860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0621.7A Active CN117032348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23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6872A (zh) * 2023-04-04 2023-06-02 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固色剂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06520A1 (en) * 1988-12-23 1990-06-23 Tomoyuki Shimizu Hot water supplying system
CN101349439A (zh) * 2007-07-19 2009-01-21 捷和咏港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户外加热器燃气喷嘴的气源的系统
KR102001387B1 (ko) * 2018-12-17 2019-07-18 와써믹(주)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온도 조절을 수행하는 온수기
CN110779173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垚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冷水机组无模型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11561772A (zh) * 2020-07-15 2020-08-21 上海有孚智数云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精密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CN114020067A (zh) * 2021-11-09 2022-02-08 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102020121324A1 (de) * 2020-08-13 2022-02-17 Minebea Mitsumi Inc. Thermostat
CN114942659A (zh) * 2022-06-30 2022-08-26 佛山仙湖实验室 窑炉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81597A (zh) * 2022-10-26 2023-02-0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融合驱动的余热阀门控制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06520A1 (en) * 1988-12-23 1990-06-23 Tomoyuki Shimizu Hot water supplying system
CN101349439A (zh) * 2007-07-19 2009-01-21 捷和咏港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户外加热器燃气喷嘴的气源的系统
KR102001387B1 (ko) * 2018-12-17 2019-07-18 와써믹(주)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온도 조절을 수행하는 온수기
CN110779173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垚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冷水机组无模型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11561772A (zh) * 2020-07-15 2020-08-21 上海有孚智数云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精密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DE102020121324A1 (de) * 2020-08-13 2022-02-17 Minebea Mitsumi Inc. Thermostat
CN114020067A (zh) * 2021-11-09 2022-02-08 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42659A (zh) * 2022-06-30 2022-08-26 佛山仙湖实验室 窑炉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81597A (zh) * 2022-10-26 2023-02-0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融合驱动的余热阀门控制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微等: "白乳胶反应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设计工程, vol. 19, no. 15, pages 79 - 82 *
彭良贵等: "数据驱动的卷取温度模型参数即时自适应设定算法", 工程科学学报, no. 06, pages 118 - 126 *
朱辰杰等: "HAUNI松散回潮设备热风温度稳定性的研究",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3, pages 72 - 7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6872A (zh) * 2023-04-04 2023-06-02 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固色剂制备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2348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32348B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79636B (zh) 生产工艺参数处理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6518640B (zh) 一种冷柜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Zheng et al. Onl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es under batch‐to‐batch parametric drift
Jäschke et al. Optimal controlled variables for polynomial systems
CN115591493A (zh) 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Shang et al. Efficient recursive 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time‐varying processes
Gerlinger et al. Dynamic Optimization an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o Achieve Targeted Particle Morphologies
Beccaro et al. Optimizing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open tube furnace performanc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I and Mamdani fuzzy-PI controllers
Gómez-Pérez et al. Reference trajectory design using state controllability for batch processes
JP6017265B2 (ja) 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Kumar et al.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Systems with Input–Output Constraints
Hagenmeyer et al. Flatness-based two-degree-of-freedom control of industrial semi-batch reactors using a new observation model for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pproach
Zulkeflee et al. Temperature and water activity control in a lipase 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process using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Huzmezan et al. Advanced control of batch reactor temperature
Chen et al. An ensemble just‐in‐time learning soft‐sensor model for residual lithium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of ternary cathode materials
Yang et al. Efficient real time optimization using a data-driven piecewise affine model
Balaton et al. Model-based split-range algorithm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batch reactor
Zhang et al. Active learning strategy for online predic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cobalt oxalate synthesis process
Lutsk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technological objects for robust control systems
Lepore et al.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a MMA polymerization reactor
CN117806154B (zh) 一种用于篦式冷却机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440406B (zh) 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模型预测控制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Mhamdi et al. On-line optimization of MSF desalination plants
Prusty et al. Model 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the four tank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