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0739A -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0739A
CN117030739A CN202311160564.7A CN202311160564A CN117030739A CN 117030739 A CN117030739 A CN 117030739A CN 202311160564 A CN202311160564 A CN 202311160564A CN 117030739 A CN117030739 A CN 117030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inding
unit
stop motion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05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0739B (zh
Inventor
孙睿
刘熙丹
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service Wa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service Wa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service Wa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service Wa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05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07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0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0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0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0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65H54/553Both-ends suppor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44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in which the package, core, or former is engaged with, or secured to, a driven member rotatable about the axis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02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包括行走单元、收卷单元、导向定格单元、表面检测单元等单元,对线缆维修养护的过程中,通过收卷单元对线缆进行定向收卷,通过导向定格单元对收卷的线缆进行导向定格,保证限位的稳定,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从两侧对线缆表面进行连续的摄像检测,能够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自动化的图像分析,判断线缆表面缺陷受损状态也以及定位缺陷位置,能够及时对线缆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将线缆相关数据进行集中留存,对线缆的缺陷数据进行集中处理。该发明能够实现对新能源充电线缆的收卷检测,规范了其表面缺陷检测的方式,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主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头等部分,其中充电线缆的长度较长,部分充电桩通过收卷的方式对充电线缆进行隐藏设计。
常见的新能源充电线缆由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氧化、紫外线暴晒、温度变化等因素而变硬、龟裂、脆化或损坏;通过收卷方式进行收纳的充电线缆表面上述缺陷更加严重,容易导致充电线缆表面的破损,影响内部充电芯的使用寿命以及充电安全。
维修养护人员会定期对充电线缆表面的缺陷进行目测,以判断是否需要维修、更换;目前线缆表面检测方式通常是单独通过人工进行目视检测判断的,其检测准确度较差,且目视检测的效率极低,尤其是对于收卷类型的充电线缆来说,其大部分收纳于预置的收卷箱内,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抽出或者将收卷箱整体拆开进行缺陷判断,上述检测方式检测效率极低,且检测效果差,无法达到稳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对新能源充电线缆长期使用来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该发明能够实现对新能源充电线缆的收卷检测,规范了其表面缺陷检测的方式,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
行走单元;
收卷单元,安装于行走单元上端,用于定向收卷线缆,包括线缆收卷筒、收卷驱动装置以及收卷位控装置,其中,通过收卷驱动装置控制线缆收卷筒转动,通过收卷位控装置控制线缆收卷筒转动的同时定向移动;
导向定格单元,设置于收卷单元的外侧,包括两组弹性可伸缩的定格装置,两组定格装置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定格通道;
表面检测单元,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表面,第一个定格装置位于靠近线缆收卷筒一侧,表面检测单元位于定格通道的两侧,用于连续检测线缆表面缺陷;
其中,将线缆穿过导向定格单元,并且通过收卷单元定向收卷线缆,收卷线缆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完成对线缆表面连续的缺陷检测。
优选地,所述线缆收卷筒表面开有限位开口以及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连续的蛇形且与限位开口相连通,所述限位开口内设置有锁紧组件。
优选地,所述收卷驱动装置包括收卷驱动轴以及套设于收卷驱动轴外侧的收卷驱动套筒,所述行走单元侧壁设置有带式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收卷驱动套筒转动,所述收卷驱动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收卷驱动凸起,所述收卷驱动轴表面开有与收卷驱动凸起相适配的收卷驱动槽;
所述收卷位控装置包括位控驱动轴以及套设于位控驱动轴外侧的位控驱动套筒,所述位控驱动轴外侧开有外位控螺纹,所述位控驱动套筒内壁开有与之相适配的内位控螺纹。
优选地,还包括气动清洁装置,所述气动清洁装置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一侧,所述线缆收卷筒与收卷位控装置之间设置有泵气组件,所述泵气组件包括弹性的泵气气囊以及两个泵送管道,所述泵送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第一根所述泵送管道末端与气动清洁装置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定格装置包括两组定格滚轮,所述定格滚轮轴线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格杆以及第二定格杆,两个所述第一定格杆、第二定格杆末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且设置有扭力弹性元件,所述气动清洁装置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的第二定格杆末端,表面检测单元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的第一定格杆末端。
优选地,所述定格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个定格滚轮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以及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以及第二调节杆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末端与第二个定格装置侧壁联接,第二调节杆末端与第一个定格装置侧壁联接。
优选地,还包括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第一偏转关节、第二偏转关节以及定位关节,其中,通过第一偏转关节控制第一个定格装置偏转位置,通过第二偏转关节控制第二个定格装置偏转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偏转关节包括第一偏转杆以及与第一偏转杆交叉设置的第二偏转杆,所述第二偏转杆末端与定位关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偏转杆与行走单元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以及锁定元件。
优选地,所述行走单元底端安装有电动行走轮,侧壁安装有激光定位元件,其中,电动行走轮、激光定位元件与收卷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线缆位置确定行走单元位置,让收卷单元与线缆收卷方向相垂直;
S2、待收卷方向确定后,将线缆末端穿过定格通道,并且通过收卷单元进行固定,随后控制线缆收卷筒定向转动,实现对线缆的定向收卷;
S3、线缆收卷筒转动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摄像检测并且传输至显示终端进行缺陷判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设备能通过导电状态变化的方式检测电缆表面是否存在较大的破损缺陷,能够实时反馈导电击穿效果,满足电缆表面破损位置以及破损状态,丰富了线缆表面缺陷的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以及效率;同时该装置自动进行检测,保证了线缆检测过程中的检测安全;本设备通过设置收卷单元、导向定格单元以及表面检测单元等单元,能够对新能源充电线缆进行定向收卷的同时,能够从两侧对新能源线缆进行连续的缺陷检测,以判断缺陷的状态以及定位新能源线缆表面的缺陷位置,实现线缆表面缺陷的自动化检测,规范了检测的方式,提高了对线缆表面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且通过气动清洁装置等组件能够对线缆表面进行预清洁,以进一步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偏转装置等装置能够调整定格装置的偏转位置,进而对落地式、顶端收卷式不同位置的新能源线缆进行收卷检测,满足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收卷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向定格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行走单元;110、带式驱动装置;200、收卷单元;210、线缆收卷筒;211、限位槽;220、限位开口;221、第一限位口;222、第二限位口;230、收卷驱动装置;231、收卷驱动套筒;2311、收卷驱动凸起;232、收卷驱动轴;2321、收卷驱动槽;240、收卷位控装置;241、位控驱动轴;2411、外位控螺纹;242、位控驱动套筒;2421、内位控螺纹;250、锁紧组件;300、导向定格单元;310、定格装置;311、定格滚轮;312、第一定格杆;313、第二定格杆;320、调节组件;321、第一调节杆;322、第二调节杆;400、气动清洁装置;500、表面检测单元;600、偏转装置;610、第一偏转关节;611、阻尼转轴;612、第一偏转杆;613、第二偏转杆;620、第二偏转关节;630、定位关节;631、锁紧螺栓;632、定位盘;700、新能源充电桩;710、新能源充电线缆;720、新能源充电头;800、泵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附图11,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行走单元100、收卷单元200、导向定格单元300、表面检测单元500等单元,对线缆维修养护的过程中,通过收卷单元200对线缆进行定向收卷,通过导向定格单元300对收卷的线缆进行导向定格,保证限位的稳定,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从两侧对线缆表面进行连续的摄像检测,能够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自动化的图像分析,判断线缆表面缺陷受损状态也以及定位缺陷位置,能够及时对线缆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将线缆相关数据进行集中留存,对线缆的缺陷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对线缆表面的自动缺陷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能够定向精确进行检测,保证了线缆表面检测的准确性。
收卷单元200安装于行走单元100上端,用于定向收卷线缆,包括线缆收卷筒210、收卷驱动装置230以及收卷位控装置240,其中,通过收卷驱动装置230控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通过收卷位控装置240控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定向移动,收卷驱动装置230根据线缆收卷筒210的表面尺寸控制其收卷速率,在收卷驱动装置230控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位于另外一侧的收卷位控装置240能够控制线缆收卷筒210单向移动,让线缆收卷筒210在转动的同时能够朝着收卷位控装置240方向移动,此时能够让线缆能够收卷位于线缆收卷筒210表面的不同位置,以在线缆收卷的过程中能够平铺于线缆收卷筒210表面,不同区段的线缆相互错开,以避线缆无序缠绕,避免对线缆表面产生影响的同时,让线缆表面相互错开,以增加线缆收卷的长度。
导向定格单元300设置于收卷单元200的外侧,包括两组弹性可伸缩的定格装置310,两组定格装置310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定格通道,两组定格装置310间隔设置,能够从两侧对线缆进行限位定位,以让线缆能够有序移动,让线缆能够以切向的状态被线缆收卷筒210收卷,同时保证了线缆收卷过程中的稳定,保证后续检测过程中线缆表面缺陷能够精确得到摄录。
表面检测单元500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表面,第一个定格装置310位于靠近线缆收卷筒210一侧,表面检测单元500位于定格通道的两侧,用于连续检测线缆表面缺陷;表面检测单元500可以选择摄像检测的方式对线缆表面进行检测,保证摄像检测探头,其可以对称设置两组,能够对线缆的两侧进行摄录;在线缆收卷筒210对线缆收卷的过程中,能够从两侧对线缆进行摄录,能够通过连续摄录的方式对线缆表面进行图像摄录以及分析,分析线缆表面较大的划痕、老化破损等缺陷,检测人员能够远程对线缆进行分析,实现对线缆的自动化检测;表面检测单元500还可以选择为导电检测的方式进行,具体为,通过击穿放电的方式对线缆表面是否破损进行检测,在外侧设置导电检测源,可以采取环向尖端放电的方式进行检测,进而直接判断线缆表面是否存在破损,提高结构检测的精度,以及提高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
在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线缆穿过导向定格单元300,并且通过收卷单元200定向收卷线缆,收卷线缆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完成对线缆表面连续的缺陷检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检测单元500的位置恒定,通过线缆收卷筒210收卷需要检测的线缆,让线缆表面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一侧,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能够对线缆实现连续稳定的检测,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全方位的图像检测,相较于人工手动进行观测摄录相比较,其能够稳定地从两侧对线缆表面进行连续检测,真实充分地还原线缆表面的缺陷状态以及缺陷位置,提高了线缆表面检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具体参照附图5-附图7;在线缆收卷筒210表面开有限位开口220以及限位槽211,限位槽211为连续的蛇形且与限位开口220相连通,限位开口220内设置有锁紧组件250,通过锁紧组件250能够对线缆的末端进行锁紧,以对线缆的末端进行定位,保证线缆收卷筒210对线缆收卷过程中的稳定;同时通过在线缆收卷筒210表面设置限位槽211能够对在收卷的过程中对线缆主体部分进行限位,让其能够位于预定的位置进行收卷,以提高线缆收卷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新能源充电线缆表面进行缺陷检测时,设置限位开口220内部包括第一限位口221以及第二限位口222,第二限位口222与限位槽211相连通,能够起到过渡的作用,限位开口220内凹尺寸较大,能够对新能源充电桩的充电头进行限位,并且锁紧组件250可以选择未限位气囊,内部填充有电流变液,通过控制电流变液导通状态能够控制其固液变化,进而完成适配的锁紧,保证其锁紧状态;通过上述锁紧方式进行锁紧控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快、慢充充电头,能够对不同尺寸类型的充电头均能够起到稳定的限位作用,满足了该设备限位的通用适配性;同时通过上述方式进行锁紧限位,其锁紧速度快,锁紧效果好,缩短了检测前期所消耗的准备时间。
其中,收卷驱动装置230包括收卷驱动轴232以及套设于收卷驱动轴232外侧的收卷驱动套筒231,行走单元100侧壁设置有带式驱动装置110用于控制收卷驱动套筒231转动,收卷驱动套筒231内壁固定连接有收卷驱动凸起2311,收卷驱动轴232表面开有与收卷驱动凸起2311相适配的收卷驱动槽2321,上述的收卷驱动凸起2311以及收卷驱动槽2321能够为周向设置的多组,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收卷驱动凸起2311以及收卷驱动槽2321同步转动的同时,让收卷驱动槽2321以及收卷驱动凸起2311相对错开进行滑动,以保证线缆收卷筒210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移动至朝着预定方向移动。
其中,收卷位控装置240包括位控驱动轴241以及套设于位控驱动轴241外侧的位控驱动套筒242,位控驱动轴241外侧开有外位控螺纹2411,位控驱动套筒242内壁开有与之相适配的内位控螺纹2421,在线缆收卷筒210带动位控驱动轴241转动的同时位控驱动轴241表面的外位控螺纹2411能够与位控驱动套筒242内部的内位控螺纹2421相配合,控制位控驱动轴241定向移动,此时能够控制其单向朝着外侧移动,以实现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定向移动的控制,满足对线缆收卷筒210控制的需求。
具体参照附图5、附图8以及附图10;该检测设备还包括气动清洁装置400,通过气动清洁装置400能够对线缆表面进行自动清洁,以去除其表面残留的部分污渍,让线缆表面的缺陷能够直接显露于表面检测单元500内,以保证缺陷检测的完整;同时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对线缆表面进行初步的清洁,避免对黏附于检测设备表面产生影响;气动清洁装置400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一侧,线缆收卷筒210与收卷位控装置240之间设置有泵气组件800,泵气组件800包括弹性的泵气气囊以及两个泵送管道,泵送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第一根泵送管道末端与气动清洁装置400相连通,在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朝着收卷位控装置240方向移动,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挤压泵气组件800,在单向阀的作用下能够将气体定向从气动清洁装置400处排出,完成单向清洁的作用,同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路径与泵气组件800压缩行程一致,能够满足对线缆表面全形成的适配清洁;
综上,通过设置上述装置能够对线缆表面进行自动清洁,无需单独设置泵气清洁装置,减小了设备整体质量,提高了装置的机动性,便于进行位移控制;同时通过设置气动清洁装置400能够对线缆表面清洁,让线缆表面的缺陷能够显露于表面检测单元500处,保证摄录检测的精确度,全面还原线缆表面的缺陷以及实现准确的定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气动清洁装置400可以选择为气动旋转清洁装置,在其旋转末端安装有清洁垫,气动气体能够直接作用于线缆表面加强清洁效果;同时在线缆收卷筒210回程远离收卷位控装置240的情况下,泵气组件800能够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回弹至初始状态,自动为下次清洁准备;同时泵气组件800可选择附图5中安装于位控驱动套筒242内,进行隐藏设计,同样可以在外侧设置尺寸更大的泵气筒,能够增强单位移动路径中的泵气量,以适配增强泵气清洁效果。
具体参照附图8-附图10;其中定格装置310包括两组定格滚轮311,定格滚轮311轴线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格杆312以及第二定格杆313,两个第一定格杆312、第二定格杆313末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且设置有扭力弹性元件,可以选择为扭力弹簧,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定格杆312以及第二定格杆313处于附图9所示常态打开的状态,此时两个定格滚轮311相互靠近能够从两侧对线缆进行限位,保证限位的稳定;在穿过线缆的过程中,控制两个定格滚轮311相互抬升,能够增大二者之间定格通道高度的尺寸,以供线缆,尤其是新能源充电头的通过。
其中气动清洁装置400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的第二定格杆312末端,表面检测单元500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的第一定格杆313末端,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位于外侧,气动清洁装置400能够从外侧对线缆表面进行深度清洁,表面检测单元500能够位于内侧,对清洁后的线缆表面进行摄录检测,满足检测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结构设置,在定格滚轮311相互贴合后,气动清洁装置400以及表面检测单元500之间的间距增大,能够降低气动清洁装置400处清洁所产生的部分粉尘对表面检测单元500的影响,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对表面检测单元500表面的清洁频次,避免污染物黏附于表面检测单元500的摄像头表面,保证检测结构的准确;同时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对于不同尺寸的快、慢充线缆来说,均能够起到适配的夹紧限位效果,同时气动清洁装置400以及表面检测单元500的位置能够随着线缆尺寸的变化同时上下移动变化,保证其清洁、检测定位位置的相对一致,位于线缆的中心位置,满足清洁、检测效果的稳定一致。
为了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定格滚轮311的高度位置,实现单人快速操作,其中定格装置310还包括用于控制两个定格滚轮311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320,调节组件320包括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杆321末端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侧壁联接,第二调节杆322末端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侧壁联接,在工作人员操作的过程中,从外侧挤压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转动连接的位置,此时能够推动两侧的定格装置310转动连接处朝着外侧方向移动,进而在连杆的作用下推动两个定格滚轮311同步向上移动,实现对定格滚轮311的位置同步控制,便于单人在检测的前期进行线缆限位的准备工作,同时,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之间可设置弹性的卡扣锁紧凸起,能够在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转动至预定角度位置后完成自动锁紧,进一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锁紧控制。
具体参照附图1-附图4;该检测设备还包括偏转装置600,偏转装置600包括第一偏转关节610、第二偏转关节620以及定位关节630,其中,通过第一偏转关节610控制第一个定格装置310偏转位置,通过第二偏转关节620控制第二个定格装置310偏转位置,通过定位关节630能够对两个定格装置310位置进行连接定位,以保证其稳定,根据线缆的位置对第一偏转关节610以及第二偏转关节620偏转的角度进行调整,以让两个定格装置310处于不同的角度位置,能够满足对不同姿态位置线缆的检测需求;以新能源充电桩充电线缆表面的缺陷检测为例,对于落地式的充电桩,控制两个定格装置310位于水平偏下的位置,其位置高度与充电桩充电线缆末端的高度位置一致,此时能够保证线缆的切向收卷以及检测;对于安装于顶端的收卷式线缆来说,控制外侧的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位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侧上方的位置,能够根据线缆的不同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满足了不同条件下新能源充电线缆表面缺陷的收卷检测需求,提高了缺陷自动检测的适配性。
第一偏转关节610包括第一偏转杆612以及与第一偏转杆612交叉设置的第二偏转杆613,第二偏转杆613末端与定位关节63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二者之间通过锁紧螺栓63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偏转杆612与行走单元100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611以及锁定元件,根据线缆的位置偏转第一偏转杆612以及第二偏转杆613,让其末端的导向定格单元300位于预定的位置同时在转动至预定位置后,通过锁定元件进行锁紧,满足锁紧检测的需求,保证检测过程中线缆收卷状态的稳定;上述的锁紧元件可以参照定位盘632进行设置,通过将锁紧杆伸入至定位盘632表面不同的锁紧孔内,即可完成机械的锁紧,避免出现偏转松动的现象。
在行走单元100底端安装有电动行走轮,侧壁安装有激光定位元件,其中,电动行走轮、激光定位元件与收卷驱动装置230电性连接,在收卷驱动装置230控制线缆收卷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线缆收卷速率调整电动行走轮的行走速率,让整体检测设备能够按照收卷一致的速率朝着充电桩方向移动,此时能够保证充电线缆表面持续处于放松的状态,避免对充电线缆,尤其是充电线缆的端头产生冲击载荷,避免对其表面产生损坏,同时激光定位元件能够判断该检测设备与充电桩本体之间的距离,能够让该检测设备在靠近充电桩时控制电动行走轮锁定,避免产生碰撞,以实现自动化安全检测过程;上述的动力传输选择为离合器进行动力导通控制。
具体参照附图11,以对新能源充电桩充电线缆表面的缺陷检测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线缆位置确定行走单元100位置,让收卷单元200与线缆收卷方向相垂直,以保证新能源充电线缆710收卷过程中收卷状态的稳定。
S2、待收卷方向确定后,将线缆末端穿过定格通道,并且通过收卷单元200进行固定,随后控制线缆收卷筒210定向转动,实现对线缆的定向收卷,在收卷前,通过锁紧组件250对新能源充电头720进行限位锁紧,同时,在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过程中,新能源充电线缆710能够平铺缠绕于线缆收卷筒210表面,以完成新能源充电线缆710单向尺寸的收卷。
S3、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摄像检测并且传输至显示终端进行缺陷判断,在新能源充电线缆710定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能够从两侧对线缆进行连续的图像检测,并且通过无线传输将连续摄录的图像上传至图像中心,能够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自动化检测以及数据留存,满足对线缆表面检测的要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检测效率。
还可以选择为导电检测的方式进行表面缺陷检测,通过击穿放电的方式对线缆表面是否破损进行检测,在外侧设置导电检测源,可以采取环向尖端放电的方式进行检测,进而直接判断线缆表面是否存在破损,提高结构检测的精度,以及提高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单元(100);
收卷单元(200),安装于行走单元(100)上端,用于定向收卷线缆,包括线缆收卷筒(210)、收卷驱动装置(230)以及收卷位控装置(240),其中,通过收卷驱动装置(230)控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通过收卷位控装置(240)控制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定向移动;
导向定格单元(300),设置于收卷单元(200)的外侧,包括两组弹性可伸缩的定格装置(310),两组定格装置(310)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定格通道;
表面检测单元(500),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表面,第一个定格装置(310)位于靠近线缆收卷筒(210)一侧,表面检测单元(500)位于定格通道的两侧,用于连续检测线缆表面缺陷;
其中,将线缆穿过导向定格单元(300),并且通过收卷单元(200)定向收卷线缆,收卷线缆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完成对线缆表面连续的缺陷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卷筒(210)表面开有限位开口(220)以及限位槽(211),所述限位槽(211)为连续的蛇形且与限位开口(220)相连通,所述限位开口(220)内设置有锁紧组件(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230)包括收卷驱动轴(232)以及套设于收卷驱动轴(232)外侧的收卷驱动套筒(231),所述行走单元(100)侧壁设置有带式驱动装置(110)用于控制收卷驱动套筒(231)转动,所述收卷驱动套筒(231)内壁固定连接有收卷驱动凸起(2311),所述收卷驱动轴(232)表面开有与收卷驱动凸起(2311)相适配的收卷驱动槽(2321);
所述收卷位控装置(240)包括位控驱动轴(241)以及套设于位控驱动轴(241)外侧的位控驱动套筒(242),所述位控驱动轴(241)外侧开有外位控螺纹(2411),所述位控驱动套筒(242)内壁开有与之相适配的内位控螺纹(24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清洁装置(400),所述气动清洁装置(400)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一侧,所述线缆收卷筒(210)与收卷位控装置(240)之间设置有泵气组件(800),所述泵气组件(800)包括弹性的泵气气囊以及两个泵送管道,所述泵送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第一根所述泵送管道末端与气动清洁装置(40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格装置(310)包括两组定格滚轮(311),所述定格滚轮(311)轴线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格杆(312)以及第二定格杆(313),两个所述第一定格杆(312)、第二定格杆(313)末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且设置有扭力弹性元件,所述气动清洁装置(400)安装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的第二定格杆(312)末端,表面检测单元(500)安装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的第一定格杆(313)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格装置(310)还包括用于控制两个定格滚轮(311)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320),所述调节组件(320)包括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所述第一调节杆(321)以及第二调节杆(322)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321)末端与第二个定格装置(310)侧壁联接,第二调节杆(322)末端与第一个定格装置(310)侧壁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转装置(600),所述偏转装置(600)包括第一偏转关节(610)、第二偏转关节(620)以及定位关节(630),其中,通过第一偏转关节(610)控制第一个定格装置(310)偏转位置,通过第二偏转关节(620)控制第二个定格装置(310)偏转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关节(610)包括第一偏转杆(612)以及与第一偏转杆(612)交叉设置的第二偏转杆(613),所述第二偏转杆(613)末端与定位关节(63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偏转杆(612)与行走单元(100)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611)以及锁定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100)底端安装有电动行走轮,侧壁安装有激光定位元件,其中,电动行走轮、激光定位元件与收卷驱动装置(230)电性连接。
10.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线缆位置确定行走单元(100)位置,让收卷单元(200)与线缆收卷方向相垂直;
S2、待收卷方向确定后,将线缆末端穿过定格通道,并且通过收卷单元(200)进行固定,随后控制线缆收卷筒(210)定向转动,实现对线缆的定向收卷;
S3、线缆收卷筒(210)转动的同时,通过表面检测单元(500)对线缆表面缺陷进行摄像检测并且传输至显示终端进行缺陷判断。
CN202311160564.7A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17030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564.7A CN117030739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564.7A CN117030739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0739A true CN117030739A (zh) 2023-11-10
CN117030739B CN117030739B (zh) 2024-02-20

Family

ID=8863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0564.7A Active CN117030739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073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3933A (ja) * 2002-10-30 2004-05-27 J-Power Systems Corp 架空線の腐食診断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1272231B1 (ko) * 2013-02-26 2013-06-11 탑전자산업 주식회사 관로 검사 시스템
CN110759184A (zh) * 2019-12-03 2020-02-07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储气井检测系统的电缆收放卷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707235A (zh) * 2021-01-04 2021-04-27 彭小宝 一种通信线缆用收卷装置
CN213387183U (zh) * 2020-10-19 2021-06-08 眭惠莉 一种电缆用收卷装置
CN113733962A (zh) * 2021-11-03 2021-12-03 深圳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用防漏电充电桩及其防漏电方法
CN113820275A (zh) * 2021-08-20 2021-12-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新型缆绳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5609601A (zh) * 2022-10-14 2023-01-1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219498739U (zh) * 2023-03-31 2023-08-08 曲阜市虹飞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检修设备
CN116660287A (zh) * 2023-05-11 2023-08-29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电路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3933A (ja) * 2002-10-30 2004-05-27 J-Power Systems Corp 架空線の腐食診断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1272231B1 (ko) * 2013-02-26 2013-06-11 탑전자산업 주식회사 관로 검사 시스템
CN110759184A (zh) * 2019-12-03 2020-02-07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储气井检测系统的电缆收放卷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3387183U (zh) * 2020-10-19 2021-06-08 眭惠莉 一种电缆用收卷装置
CN112707235A (zh) * 2021-01-04 2021-04-27 彭小宝 一种通信线缆用收卷装置
CN113820275A (zh) * 2021-08-20 2021-12-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新型缆绳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3733962A (zh) * 2021-11-03 2021-12-03 深圳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用防漏电充电桩及其防漏电方法
CN115609601A (zh) * 2022-10-14 2023-01-1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219498739U (zh) * 2023-03-31 2023-08-08 曲阜市虹飞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检修设备
CN116660287A (zh) * 2023-05-11 2023-08-29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电路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0739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2600A (zh) 检测装置、三维打印机及三维打印方法
CN106115315A (zh) 隔膜放卷装置
CN219566532U (zh) 一种输煤系统巡检机器人
CN117030739B (zh) 一种电路维修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6623466B (zh) 一种基于平面校准的热敏打印片涂布装置
CN116577419A (zh) 一种焊缝结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6883372U (zh) 一种管道内壁表面连接焊缝打磨机
CN116481495B (zh) 高精度倾斜度自动测量系统
CN211521164U (zh) 一种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纺织用纱线架
CN112922583A (zh) 一种用于井壁扫描成像分析的测井装置及其测井方法
CN110271911B (zh) 一种超导线圈绕制设备
CN109353888B (zh) 一种便捷式纺织绕线机
CN115418917B (zh)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6973439A (zh) 免爬器钢丝绳检测装置
CN116289447A (zh) 一种智能核验智能小车
CN113804697B (zh) 一种矿区管路施工移动式监控系统
CN116223267A (zh) 一种硬质超疏水材料表面机械稳定性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455526B (zh) 用于盾构机密封圈的连杆式质量检测系统
CN203714888U (zh) 可横向移动并可测量卷径的微张力主动放卷装置
CN109057717B (zh) 一种石油勘探设备
CN203714938U (zh) 可测量卷径的微张力主动放卷装置
CN207312842U (zh) 一种电缆卷线装置
CN112178357B (zh) 一种高强度长输管线钢的焊后数据采集装置
KR101423510B1 (ko) 제어봉 낙하 실험장치
CN203714892U (zh) 可测量卷径和可横向调整的主动放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