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9099A -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9099A
CN117029099A CN202311091187.6A CN202311091187A CN117029099A CN 117029099 A CN117029099 A CN 117029099A CN 202311091187 A CN202311091187 A CN 202311091187A CN 117029099 A CN117029099 A CN 117029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driving
area
indoor uni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11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巩柯语
郝本华
王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11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9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9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9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柜式室内机及空调。本发明的柜式室内机包括内机外壳和出风口调节单元,内机外壳具有出风口,出风口沿自内机外壳的上方至内机外壳的下方被划分为依次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出风口调节单元连接内机外壳;其中,出风口调节单元用于在制冷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出风口调节单元还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室内机及空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冷时冷空气会下沉,制热时热空气会上扬导致的无法满足人们制冷和制热需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室内机包括柜式室内机和挂式室内机等多种类型。
其中,柜式室内机具有功率大及风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柜式室内机包括内机外壳、蒸发器和送风装置,内机外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蒸发器和送风装置设于内机外壳内。
然而,现有技术的柜式室内机在制冷时,由于冷空气会下沉,使得房间上部的冷空气的量较少,因此,无法满足人们的制冷需求;同时,柜式室内机在制热时,由于热空气会上扬,使得房间下部的热空气的量较少,因此,无法满足人们的制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室内机及空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冷时冷空气会下沉,制热时热空气会上扬导致的无法满足人们制冷和制热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室内机,包括:内机外壳,具有出风口,出风口沿自内机外壳的上方至内机外壳的下方被划分为依次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出风口调节单元,连接内机外壳;其中,出风口调节单元用于在制冷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出风口调节单元还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露出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连接内机外壳,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具有出气孔,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在制冷模式下位于第一位置,以露出第一区域的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在制热模式下位于第二位置,以覆盖第一区域的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连接内机外壳,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具有出气孔,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能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在制冷模式下位于第四位置,以覆盖第二区域的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在制热模式下位于第三位置,以露出第二区域的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位于内机外壳内,并连接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支撑部件的下端具有第一滑道;第一传动部件,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滑道,第一传动部件的内侧设有第一齿条结构,第一传动部件的外侧连接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驱动电机设于第一支撑部件的下端,第一齿轮位于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且第一齿轮同轴设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结构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通过第一齿轮驱动第一传动部件在第一滑道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堵口单元,连接第一支撑部件,用于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堵住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堵口单元包括:堵板驱动机构,包括堵板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堵板驱动电机设于第一支撑部件的上端,驱动齿轮位于堵板驱动电机和第一支撑部件之间,驱动齿轮同轴设于堵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电机传动机构,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支撑部件的上端的第二滑道,电机传动机构的内侧设有第二齿条结构,第二齿条结构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电机传动机构用于在堵板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二滑道滑动;出风口封堵板,连接电机传动机构的外侧,出风口封堵板在柜式室内机关闭状态下位于封堵位置,出风口封堵板在柜式室内机开启状态下位于打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内机外壳内,并连接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部件,位于第一支撑部件的下方,第二支撑部件的背离第一支撑部件的一端具有第三滑道;第二传动部件,能滑动地设于第三滑道,第二传动部件的内侧设有第三齿条结构,第二传动部件的外侧连接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设于第二支撑部件的背离第一支撑部件的一端,第二齿轮位于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二驱动电机之间,且第二齿轮同轴设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与第三齿条结构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二传动部件在第三滑道滑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柜式室内机;室外机,连接柜式室内机。
本发明的柜式室内机及空调的特点及优点是:
在制冷模式下,出风口调节单元能使第一区域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出风口露出的面积,由此,使得房间上部冷空气多于房间下部冷空气,由于冷空气会下沉,因此,随着冷空气的下沉,可保证房间上部冷空气和房间下部冷空气的均匀性,不会因房间上部冷空气的量较少,而出现无法满足人们制冷需求的技术问题。
在制热模式下,出风口调节单元能使第一区域出风口露出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出风口露出的面积,使得房间下部热空气多于房间上部热空气,由于热空气会上扬,因此,随着热空气的上扬,可保证房间上部热空气和房间下部热空气的均匀性,不会因房间上部热空气的量较少,而出现无法满足人们制热需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出风口封堵板位于封堵位置。
图2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出风口封堵板位于打开位置,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位于第四位置。
图3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出风口封堵板位于封堵位置。
图4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位于第四位置。
图5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再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柜式室内机的再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内机外壳;110、出风口;200、出风口调节单元;210、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000、出气孔;230、第一驱动机构;231、第一支撑部件;2311、第二滑道;240、第二驱动机构;241、第二支撑部件;242、第二传动部件;300、堵口单元;310、堵板驱动机构;311、堵板驱动电机;312、驱动齿轮;320、电机传动机构;321、第二齿条结构;330、出风口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至图6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柜式室内机及空调,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柜式室内机包括内机外壳100和出风口调节单元200,内机外壳100具有出风口110,出风口110沿自内机外壳100的上方至内机外壳100的下方被划分为依次相邻的第一区域(或可称上部区域)和第二区域(或可称下部区域);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连接内机外壳100;其中,出风口调节单元200用于在制冷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使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
具体实施时,在制冷模式下,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能使第一区域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由此,使得房间上部冷空气多于房间下部冷空气,由于冷空气会下沉,因此,随着冷空气的下沉,可保证房间上部冷空气和房间下部冷空气的均匀性,不会因房间上部冷空气的量较少,而出现无法满足人们制冷需求的技术问题。在制热模式下,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能使第一区域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使得房间下部热空气多于房间上部热空气,由于热空气会上扬,因此,随着热空气的上扬,可保证房间上部热空气和房间下部热空气的均匀性,不会因房间上部热空气的量较少,而出现无法满足人们制热需求的技术问题。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200可包括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或可称上内导板)和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或可称下内导板),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连接内机外壳100,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具有出气孔2000,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制冷模式下位于第一位置,以露出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制热模式下位于第二位置,以覆盖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连接内机外壳100,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具有出气孔2000,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能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制冷模式下位于第四位置,以覆盖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制热模式下位于第三位置,以露出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
具体实施时,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切换至第四位置,由此,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全部露出,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被覆盖,由于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上具有出气孔2000,因此,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虽然被覆盖但是仍可通过该出气孔2000进行出气,也即,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使得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区域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区域的出风量,保证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都有冷空气,以满足人们的制冷需求,并且,由于在制冷模式下,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是覆盖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的,因此,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还能在制冷模式下防止房间内的灰尘通过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进入内机外壳100内。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切换至第三位置,由此,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被覆盖,第二区域的出风口110露出,由于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上具有出气孔2000,因此,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虽然被覆盖但是仍可通过该出气孔2000进行出气,也即,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使得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区域的出风量小于第以一区域的出风量,保证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都有热空气,以满足人们的制热需求,并且,由于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是覆盖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的,因此,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还能在制热模式下防止房间内的灰尘通过第一区域的出风口110进入内机外壳10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气孔2000的直径范围可为8毫米~12毫米,例如,出气孔2000的直径可为12毫米。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30,位于内机外壳100内,并连接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用于驱动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的驱动,无需人们手动切换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230可包括第一支撑部件231、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端具有第一滑道;第一传动部件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可呈弧形,第一传动部件的内侧设有第一齿条结构,第一传动部件的外侧连接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例如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可插接于第一传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驱动电机设于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端,第一齿轮位于第一支撑部件231和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且第一齿轮同轴设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结构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通过第一齿轮驱动第一传动部件在第一滑道滑动。
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电机通电后能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能带动第一传动部件在第一滑道内滑动,第一传动部件滑动能带动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的驱动。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柜式室内机还可包括堵口单元300,连接第一支撑部件231,用于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堵住出风口110。
具体实施时,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堵口单元300能堵住出风口110,由此,能防止房间内部的灰尘通过出风口110进入至内机外壳100内。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堵口单元300可包括堵板驱动机构310、电机传动机构320和出风口封堵板330(或可称外导板),堵板驱动机构310可包括堵板驱动电机311和驱动齿轮312,堵板驱动电机311设于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上端,驱动齿轮312位于堵板驱动电机311和第一支撑部件231之间,驱动齿轮312同轴设于堵板驱动电机311的输出端;电机传动机构320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上端的第二滑道2311,电机传动机构320的内侧设有第二齿条结构321,第二齿条结构321与驱动齿轮312相啮合,电机传动机构320用于在堵板驱动电机311的驱动下在第二滑道2311滑动;出风口封堵板330连接电机传动机构320的外侧,出风口封堵板330在柜式室内机关闭状态下位于封堵位置,出风口封堵板330在柜式室内机开启状态下位于打开位置。
具体实施时,堵板驱动电机311通电后能驱动上述驱动齿轮312转动,驱动齿轮312转动能带动电机传动机构320在第二滑道2311内滑动,电机传动机构320滑动能带动出风口封堵板330在柜式室内机关闭状态下运动至封堵位置,从而通过出风口封堵板330堵住出风口110。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用于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位于第二位置,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用于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位于第四位置。
具体实施时,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堵口单元300能堵住出风口110,并且,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和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堵住出风口110,从而进一步防止房间内部的灰尘通过出风口110进入至内机外壳10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堵口单元300用于在柜式室内机处于开启状态下露出出风口110。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机构240,位于内机外壳100内,并连接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用于驱动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实现对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的驱动,无需人们手动切换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240可包括第二支撑部件241、第二传动部件242和第二驱动部件,第二支撑部件241位于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方,第二支撑部件241的背离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一端具有第三滑道;第二传动部件242能滑动地设于第三滑道,第二传动部件242的内侧设有第三齿条结构,第二传动部件242的外侧连接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例如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可插接于第二传动部件242;第二驱动部件可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设于第二支撑部件241的背离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一端,第二齿轮位于第二支撑部件241和第二驱动电机之间,且第二齿轮同轴设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与第三齿条结构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二传动部件242在第三滑道滑动。
具体实施时,第二驱动电机通电后能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能带动第二传动部件242在第三滑道内滑动,第二传动部件242滑动能带动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的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道、第二滑道2311和第三滑道的形状可相同,例如,可为弧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内机外壳100内设置摆叶。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若要实现无风感模式,需要对摆叶进行改进,然而,此种设置方式,会导致该摆叶阻碍空气流动,影响非无风感模式的空调的风力;本发明可通过在对应结构上均布出气孔2000,使得空气能从出气孔中均匀流出,实现无风感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柜式室内机还可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送风装置,蒸发器设于内机外壳100内,蒸发器包括相连的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沿自室内机的上方至室内机的下方依次排布,第一蒸发部的位置与第一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蒸发部的位置与第二区域的位置相对应,蒸发器和室内送风装置沿自室内机的前方至室内机的后方依次排布,室内送风装置(或可称室内风机)可包括电机和连接该电机输出端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可沿竖向设置。
具体工作过程:
1.如图2所示,当空调开启时,外导板位于打开位置;
2.当空调制冷运行时,第一蒸发部和贯流风扇运行,上内导板位于第一位置,下内导板位于第四位置;
3.当空调制热运行时,第二蒸发部和贯流风扇运行,上内导板位于第二位置,下内导板位于第三位置;
4.当空调除霜不降温运行时,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和贯流风扇同时运行,上内导板位于第一位置,下内导板位于第三位置;
5.当室内温度等于用户设定温度时,或,当用户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上内导板位于第二位置,下内导板位于第四位置;
6.当空调开启关机时,上内导板位于第二位置,下内导板位于第四位置,外导板位于封堵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柜式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连接柜式室内机。
柜式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机外壳(100),具有出风口(110),所述出风口(110)沿自所述内机外壳(100)的上方至所述内机外壳(100)的下方被划分为依次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连接所述内机外壳(100);
其中,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用于在制冷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露出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包括:
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连接所述内机外壳(100),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具有出气孔(2000),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以露出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所述制热模式下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包括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连接所述内机外壳(100),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具有所述出气孔(2000),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能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位于所述第四位置,以覆盖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所述制热模式下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以露出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风口(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30),位于所述内机外壳(100)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0)包括:
第一支撑部件(231),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端具有第一滑道;
第一传动部件,能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内侧设有第一齿条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机构(210);
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且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在所述第一滑道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口单元(30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用于在所述柜式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堵住所述出风口(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口单元(300)包括:
堵板驱动机构(310),包括堵板驱动电机(311)和驱动齿轮(312),所述堵板驱动电机(31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上端,所述驱动齿轮(312)位于所述堵板驱动电机(311)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之间,所述驱动齿轮(312)同轴设于所述堵板驱动电机(311)的输出端;
电机传动机构(320),能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上端的第二滑道(2311),所述电机传动机构(320)的内侧设有第二齿条结构(321),所述第二齿条结构(321)与所述驱动齿轮(312)相啮合,所述电机传动机构(320)用于在所述堵板驱动电机(311)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道(2311)滑动;
出风口封堵板(330),连接所述电机传动机构(320)的外侧,所述出风口封堵板(330)在所述柜式室内机关闭状态下位于封堵位置,所述出风口封堵板(330)在所述柜式室内机开启状态下位于打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调节单元(200)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240),位于所述内机外壳(100)内,并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0)包括:
第二支撑部件(24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件(241)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一端具有第三滑道;
第二传动部件(242),能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三滑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242)的内侧设有第三齿条结构,所述第二传动部件(242)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覆盖机构(220);
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241)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件(231)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241)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之间,且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条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242)在所述第三滑道滑动。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柜式室内机;
室外机,连接所述柜式室内机。
CN202311091187.6A 2023-08-28 2023-08-28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Pending CN117029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187.6A CN117029099A (zh) 2023-08-28 2023-08-28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187.6A CN117029099A (zh) 2023-08-28 2023-08-28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9099A true CN11702909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1187.6A Pending CN117029099A (zh) 2023-08-28 2023-08-28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90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54639B2 (ja) 冷蔵庫
KR910000682B1 (ko) 냉장고
JP5079831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0253252A1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KR102163741B1 (ko) 냉장고
WO2020253254A1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KR20070099560A (ko) 냉동 식품 해동용 저장 칸을 가진 냉장고 캐비닛
WO2021233458A1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KR20080063576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7029099A (zh)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
CN112432265B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CN213777987U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CN110894989B (zh)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2104632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895086B (zh) 冷热一体装置
JP3410350B2 (ja) 冷蔵庫
KR100380845B1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저장고
CN213272985U (zh) 顶开式厨房空调一体机
CN218764148U (zh) 制冷设备
KR20040080688A (ko) 냉온 소자를 이용한 수냉식 냉온풍시스템
CN21938990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581342U (zh) 风道组件以及吹风设备
CN219012997U (zh) 电风扇及出风结构
CN215260434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20817920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