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6522A - 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6522A
CN117006522A CN202210471008.0A CN202210471008A CN117006522A CN 117006522 A CN117006522 A CN 117006522A CN 202210471008 A CN202210471008 A CN 202210471008A CN 117006522 A CN117006522 A CN 117006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module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10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川
袁紫琪
刘奇伟
李秋芳
钟文锋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10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6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6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6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4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horizont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7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37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with additional radiant heat-discharg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2Mounting a compressor unit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风机模块、除雾模块、除湿模块以及加热模块,壳体具有气流通道以及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风机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以驱动空气流动,除雾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用于去除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除湿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位于除雾模块的下游侧,加热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位于除湿模块的下游侧。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设备,可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温度降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着凉的风险,并可以较好地避免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洗浴时取放物品,同时可以避免用户踏空滑倒的风险。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活电器,并且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空调的种类也随着增加,如卫浴空调、厨房空调等等。其中,在卫浴的使用场景中,洗浴时容易产生大量的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在相关技术中,除雾时将带有雾气的空气直接排出室外,使得室内热量随着空气排出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室内温度降低,用户体验温度降低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甚至有着凉生病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具有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具有气流通道以及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风机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以驱动空气流动;除雾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用于去除从所述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除湿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位于所述除雾模块的下游侧;加热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位于所述除湿模块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将除雾模块、除湿模块以及加热模块均设于气流通道内,除雾模块用于去除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可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温度降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着凉的风险,并可以较好地避免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洗浴时取放物品,同时可以避免用户踏空滑倒的风险。此外,使得室内空间可以保持干燥,从而避免因潮湿导致的发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通的空气调节风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所述壳体上还形成第一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调节风道与所述第一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调节风道与所述室内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上方;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内,所述冷凝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相对的第二冷凝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适于将所述出风通道间隔为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下游侧的壁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电辅热件,所述电辅热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适于将所述出风通道间隔为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电辅热件的上端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壁面抵接,所述电辅热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壁面抵接,所述电辅热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内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模块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内,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部的上端平齐或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低于所述第二冷凝部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冷凝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的延伸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二室外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室外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室外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游侧连通的新风进口,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新风管,所述新风进口适于通过新风管与外部空间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排风管和融合风管,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外出风口,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新风管远离所述新风进口的一端与所述融合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融合风管的另一端适于穿过建筑物伸出至外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融合风管内形成间隔开的第一子通风管和第二子通风管,所述第一子通风管与所述排风管以及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风管与所述新风管以及外部空间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通风管远离所述排风管的一侧形成排风口,所述第二子通风管远离所述新风管的一侧形成进风口,所述排风口的朝向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通风管包括:第一过渡段和排风段,所述第一过渡段适于将所述排风管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排风段内,所述第一过渡段与所述排风管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和/或,所述第二子通风管包括:第二过渡段和新风段,所述第二过渡段适于将所述新风段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新风管内,所述第二过渡段与所述新风段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风段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新风段的流通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雾模块包括多个沿气流方向呈波形弯折的折板,多个所述折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板之间限定出除雾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模块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相对所述气流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折板下游侧所在平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延伸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压缩机,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轮和蜗壳,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与所述壳体配合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压缩机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外侧,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蜗壳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除雾模块、所述除湿模块以及所述加热模块设于所述蜗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模块、所述除雾模块、所述除湿模块以及所述加热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外部空间以及气流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蜗壳形成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蜗壳进口、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的第二蜗壳进口以及与所述除雾模块相对的蜗壳出口,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新风进口以及所述室外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三个不同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处于除湿模式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新风进风以及排风出风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气调节设备100;
壳体1;气流通道11;空气调节风道111;出风通道112;第一出风通道112a;第二出风通道112b;进风通道113;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13;室外出风口14;第一室外出风口14a;第二室外出风口14b;新风进口15;隔板16;
风机模块2;风轮21;蜗壳22;第一蜗壳进口221;蜗壳出口222;
除雾模块3;折板31;除雾通道32;
除湿模块4;蒸发器41;
加热模块5;冷凝器51;第一冷凝部51a;第二冷凝部51b;电辅热件52;
新风管6;排风管7;
融合风管8;第一子通风管81;第一过渡段811;排风段812;第二子通风管82;第二过渡段821;新风段822;排风口83;进风口84;
压缩机9;第一方向s1;第二方向s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包括:壳体1、风机模块2、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和加热模块5。其中,壳体1具有气流通道11以及与气流通道11连通的室内进风口12和室内出风口13,风机模块2设于气流通道11内以驱动空气流动。也就是说,风机模块2可以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内,并可以将通过空气调节设备100调节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从而实现空气在室内空间与空气调节设备100之间的强制循环,以逐步进行室内空间的空气调节。
其中,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均设于气流通道11内,除雾模块3用于去除从室内进风口12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除湿模块4位于除雾模块3的下游侧,加热模块5位于除湿模块4的下游侧。这里的下游侧指空气在气流通道11内流动的下游侧,即,空气在从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内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出的过程中,气流依次流经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和加热模块5,并最终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
也就是说,当室内空间中存在雾气时,例如将空气调节设备100安装于卫浴空间中,当用户在洗浴等过程中容易产生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时,可以通过风机模块2驱动空气流动,使得浴室内的雾气随着空气流动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内并首先与除雾模块3接触,除雾模块3去除空气中的水雾,即去除空气中携带的液态水,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水含量,空气继续流动并与除湿模块4接触,除湿模块4可以通过冷凝等方式使空气中的气态水液化并拦截,以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的含水量,从而通过除雾模块3和除湿模块4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加热模块5加热后经由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即,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吸入室内空间携带有大量雾气的空气,并在对气流进行干燥以及加热调节后向室内空间排入干燥温暖的气体。
由此,可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温度降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着凉的风险,并可以较好地避免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洗浴时取放物品,同时可以避免用户踏空滑倒的风险。此外,通过空气调节设备100对空气的干燥处理,可以较好地降低室内空间的湿度,即,室内空间环境可以保持干燥,从而避免因潮湿导致的发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通过将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均设于气流通道11内,除雾模块3用于去除从室内进风口12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可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温度降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着凉的风险,并可以较好地避免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洗浴时取放物品,同时可以避免用户踏空滑倒的风险。此外,使得室内空间可以保持干燥,从而避免因潮湿导致的发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气流通道11包括连通的空气调节风道111和出风通道112,出风通道112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二出风通道112b,壳体1上还形成第一室外出风口14a,第一出风通道112a连通空气调节风道111与第一室外出风口14a,第二出风通道112b连通空气调节风道111与室内出风口13。
也就是说,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一出风通道112a的两端分别与空气调节风道111以及第一室外出风口14a连通,第二出风通道112b的两端分别与空气调节风道111以及室内出风口13连通,在风机模块2的驱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的部分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一室外出风口14a直接排出至外部空间,即,空气调节设备100具有排气模式。因此,当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时,例如空气中有害物质较多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将室内空间的有害气体快速排出,利于为用户营造健康安全的呼吸环境,此外,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改善室内空间憋闷的环境。
其次,当室内空间的雾气较多时,可以关闭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并打开室内出风口13,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干燥加热后通过第二出风通道112b以及室内出风口13排回室内空间,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加热模块5包括冷凝器51,冷凝器51设于空气调节风道111内。其中,冷凝器51可以向外部释放热量,也就是说,冷凝器51可以向空气调节风道111内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对空气调节风道111内气流的加热处理。其中。冷凝器51包括与第一出风通道112a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部51a以及与第二出风通道112b相对的第二冷凝部51b。
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冷凝部51b加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出风通道112b以及室内出风口13排回室内空间,即向室内空间排入干燥温暖的气流。但在风机模块2等运转时会产生热量,从而使得气流通道11内的温度随着上升,进而影响加热模块5对气流的加热精度,因此通过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可以将空气调节设备100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从而降低空气调节设备100运转产生的热量对气流加热精度的干扰。此外,流向第一出风通道112a的气流通过与第一冷凝部51a接触,可以较好地带走第一冷凝部51a上的热量并通过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出至外部空间,并且,热量可在第一冷凝部51a和第二冷凝部51b之间传递,由此,可以较好地控制冷凝器51对气流的加热幅度。
由此,可以较好地控制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的温度,从而控制冷凝器51对排入室内空间气流的加热效果,进而可以精确地控制排入室内空间的气流温度,例如,当用户在夏季洗浴时,通过控制排入室内空间的气流温度,可以较好地避免向室内空间排入温度过高的气体影响造成的燥热,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隔板16,隔板16适于将出风通道112间隔为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二出风通道112b,第一出风通道112a位于第二出风通道112b上方。其中,热空气具有上浮的特性,即,热量较高的空气向空气调节风道111的上部汇集,便于气流通过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出至外部空间时带走热量,从而控制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的温度。
此外,隔板16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隔板16的另一端与冷凝器51下游侧的壁面抵接。也就是说,隔板16可以较好地支撑在冷凝器51与壳体1之间,从而可以较好地防止冷凝器51安装后晃动,利于实现冷凝器51的牢固安装。
进一步地,加热模块5还包括电辅热件52,电辅热件52设于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也就是说,电辅热件52在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上位于冷凝器51的下游侧,可以通过冷凝器51和电辅热件52先后对气流进行两次加热。因此,当冷凝器51对空气的加热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可以通过电辅热件52对流入第二出风通道112b的气流再次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以保证最终向室内空间排入符合用户需求温度的气流,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电辅热件52可以为PTC加热器。
例如,当用户在冬季洗浴时,通过电辅热件52对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的气流再次进行加热,使得最终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的气流的温度较高,以使得用户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出风,从而可以避免温度较低的冷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导致用户着凉的风险。
此外,电辅热件52的上端与隔板16朝向第二出风通道112b的壁面抵接,电辅热件52的下端与壳体1底部朝向第二出风通道112b的壁面抵接。也就是说,电辅热件52可以较好地支撑在第二出风通道112b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侧壁之间,从而可以实现电辅热件52的牢固安装,并可以较好地增大电辅热件52与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气流的接触面积,利于提升电辅热件52对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气流的加热效果。更进一步地,电辅热件52相对于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气流与电辅热件52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提升电辅热件52对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气流的加热效果,在相同加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较好地降低电辅热件52的功耗,节能环保。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除湿模块4包括蒸发器41,蒸发器41设于空气调节风道111内。其中,蒸发器41可以吸收外部的热量,具体地,蒸发器41位于冷凝器51的上游侧,通过蒸发器41吸收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的热量,当气流流经蒸发器41时,气流中的气态水遇冷液化并在蒸发器41上凝结,从而降低通过蒸发器41的气流中的含水量,以保证可以向室内空间吹入干燥的出风。
此外,蒸发器41的上端与第二冷凝部51b的上端平齐或蒸发器41的上端低于第二冷凝部51b的上端。也就是说,蒸发器41的上端不高于第二冷凝部51b的上端,而第一冷凝部51a位于第二冷凝部51b的上端,因此,可以较好地避免蒸发器41遮挡进入第一出风通道112a的气流,从而降低气流通过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出时的流动阻力,使得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快速排出。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对空气调节风道111的降温效果,以精确地控制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的温度,并可以提升排风模式下的排风速度,以将室内空间的污浊空气快速排出,利于降低风机模块2的能耗,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蒸发器41相对于空气调节风道111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冷凝器51的延伸方向与蒸发器41的延伸方向平行。由此,使得气流在空气调节风道111内流动时,可以较好地增加空气与蒸发器41以及冷凝器51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提升气流与蒸发器41以及冷凝器5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使得蒸发器41和冷凝器51可以充分利用空气调节风道111在气流方向上的空间,并可以较好地节省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使得空气调节设备100具有更小的厚度尺寸。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安装于吊顶上,厚度较小的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难度低,同时可以较好地降低空气调节设备100外露对室内整体装修风格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壳体1上还形成与第二出风通道112b连通的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其中,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外部空间连通,因此,在排风模式下,可以通过关闭室内出风口13,打开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和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中的至少一个,以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空间,例如,可以仅打开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使得室内空间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2、空气调节风道111、第一出风通道112a以及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出至室外空间,或者是仅打开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以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2、空气调节风道111、第二出风通道112b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排出至室外空间;当然,还可以是同时打开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和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以提升空气的排出效率。
此外,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第一室外出风口14a设于壳体1沿第一方向s1的侧壁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室内进风口12分别设于壳体1的两个侧壁上,即,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和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均与室内进风口12设置在壳体1不同的侧壁上。由此,可以较好地降低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室外空间连通的难度,并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和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室内出风口13之间的气流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6所示,气流通道11还包括进风通道113,进风通道113位于除雾模块3的上游侧以连通室内进风口12与空气调节风道111,壳体1上还形成与进风通道113连通的新风进口15,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新风管6,新风进口15适于通过新风管6与外部空间连通。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设备100具有新风模式,在风机模块2的驱动下,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可以依次通过新风管6、新风进口15、进风通道113、气流通道11和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从而可以较好地增加室内空间的氧气含量,利于位于用户营造健康安全的呼吸环境。此外,通过新鲜空气的注入带动空气流动,可以较好地改善室内空间憋闷的环境。
其次,新风管6可以较好地降低新风进口15与外部空间的连通难度,且便于后期维护更换。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选择壳体1的安装位置,在壳体1完成后,在通过选择对应规格的新风管6将壳体1的新风进口15与外部空间连通,以满足用户不同的安装需求,并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风格的室内布局,适用范围广。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新风管6内设有空气过滤模块,通过空气过滤模块可以拦截外部空间的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或者病菌等等,利于为用户营造健康安全的呼吸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排风管7和融合风管8,壳体1上还形成与气流通道11连通的室外出风口14,排风管7的一端与室外出风口14连通,排风管7的另一端以及新风管6远离新风进口15的一端与融合风管8的一端连通,融合风管8的另一端适与穿过建筑物伸出至外部空间。也就是说,新风管6和排风管7均通过融合风管8与外部空间连通,在进行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时,仅需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钻开可供融合风管8另一端伸出的安装孔即可。由此,可以较好地降低新风管6以及排风管7与外部空间的连通难度以及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难度,并将新风管6、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分体设计,可以降低新风管6、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的生产难度,并可以分开进行新风管6、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的安装和拆卸,可以较好地降低后期维护清洁的难度。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新风管6与壳体1之间、排风管7与壳体1之间,新风管5和排风管7与融合风管8之间可以均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以降低新风管6、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的安装拆卸难度,便于后期维护清洁。
此外,气流通道11可以通过室外出风口14、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与外部空间连通,使得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同时具有新风模式以及排风模式,具体地,在排风模式下,关闭新风进口15以及室内出风口13,打开室内进风口12以及室外出风口14,在风机模块2的驱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内,并通过室外出风口14、排风管7以及融合管排出至室外空间;在新风模式下,打开新风进口15以及室内出风口13,关闭室内进风口12以及室外出风口14,在风机模块2的驱动下,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融合风管8、新风管6、新风进口15进入气流通道11内,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此外,还可以同时进行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块,即将新风进口15、室内出风口13、室内进风口12以及室外出风口14全部打开。
此外,融合风管8内形成间隔开的第一子通风管81和第二子通风管82,第一子通风管81与排风管7连通,第二子通风管82与新风管6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子通风管81的一端与排风管7连通,第一子通风管81的另一端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在室外出风口14、排风管7、第一子通风管81以及外部空间之间形成气流通路,以使得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室外出风口14、排风管7、第一子通风管81排出至外部空间;第二子通风管82的一端与新风管6连通,第二子通风管82的另一端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在新风进口15、新风管6、第二子通风管82以及外部空间之间形成气流通路,以使得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子通风管82、新风管6以及新风进口15进入气流通道11内。
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通过第一子通风管81排出气流与第二子通风管82内的新风气流互相干扰,利于提升排风效率以及新风进风效率。
可选地,第一子通风管81远离排风管7的一侧形成排风口83,第二子通风管82远离新风管6的一侧形成进风口84,排风口83的朝向与进风口84的朝向相反。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设备100向外部空间排气的方向与空气调节设备100从外部空间引进新风的方向相反,例如,排风口83可以朝上而进风口84可以朝下。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通过排风口83排出的室内污浊空间被进风口84再次吸入,从而降低排风出风对新风进风的干扰,以快速提升室内空间的氧气含量。
可选地,第一子通风管81包括第一过渡段811和排风段812,第一过渡段811适于将排风管7内的气流引导至排风段812内,第一过渡段811与排风管7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也就是说,第一过渡段811的一端与排风管7远离室外出风口14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渡段811的另一端与排风段812连通,当排风管7内的气流吹至第一过渡段811与排风管7相对的侧壁上时,弧形设置的侧壁可以较好地将气流引导至排风段812内。由此,可以较好地调整排风管7出风的流向,并可以较好地降低气流在从排风管7流向排风段812时的流动阻力,以保证排风效率。
可选地,第二子通风管82包括第二过渡段821和新风段822,第二过渡段821适于将新风段822内的气流引导至新风管6内,第二过渡段821与新风段822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也就是说,第二过渡段821的一端与新风管6远离新风进口15的一端连通,第二过渡段821的另一端与新风段822连通,当新风段822内的气流吹至第二过渡段821与新风段822相对的侧壁上时,弧形设置的侧壁可以较好地将气流引导至新风管6内。由此,可以较好地调整新风段822出风的流向,并可以较好地降低气流在从新风段822流向新风管6时的流动阻力,以保证新风进风效率。
此外,排风段812的流通面积大于新风段822的流通面积,也就是说,排风段812排出室内空气的效率大于新风段822向室内引入新风效率。由此,通过排风段812可以快速将室内空间的污浊空气排出,并可以较好地控制新风进入量,使得用户感受新风进风较为温和,从而可以避免大量进风直吹用户造成的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除雾模块3包括多个沿气流方向呈波形弯折的折板31,多个折板31在第二方向s2上间隔排布,任意相邻的相邻折板31之间限定出除雾通道32。也就是说,除雾模块3具有多个在第二方向s2上排布的除雾通道32,使得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的气流可以在除雾模块3处分为多股分别进入多个除雾通道32内,当带有雾气的气流流经除雾通道32时,通过与折板31上的波形凸起撞击,使得折板31可以拦截气流中的水滴,从而去除气流中的液态水。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除雾模块的除雾效率、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除湿模块4包括蒸发器41,蒸发器41相对于气流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折板31下游侧所在平面与蒸发器41的延伸方向平行。由此,使得气流在气流通道11内流动时,可以较好地增加空气与蒸发器41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升空气与蒸发器4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使得蒸发器41可以充分气流通道11在气流方向上的空间,并可以节省蒸发器41在上下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使得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具有更小的厚度尺寸,从而可以较好地节省空气调节设备100在上下方向上占用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对室内空间整洁度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压缩机9,风机模块2包括风轮21和蜗壳22,风轮21设于蜗壳22内,蜗壳22与壳体1配合限定出气流通道11,压缩机9设于壳体1内其位于气流通道11外侧,压缩机9设于蜗壳22沿第一方向s1的一侧,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设于蜗壳22沿第一方向s1的另一侧,压缩机9、风机模块2、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沿第一方向s1排布。由此,使得压缩机9、风机模块2、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可以充分利用壳体1内部在第一方向s1上的空间,从而可以较好地节省压缩机9、风机模块2、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在上下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使得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具有更小的厚度尺寸,从而可以较好地节省空气调节设备100在上下方向上占用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对室内空间整洁度的影响。此外,风机模块2还包括电机,电机用于驱动风轮21转动。
进一步地,室内进风口12和室内出风口13均设于壳体1的底壁上,也就是说,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向上流动通过室内进风口12进入气流通道11内,通过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处理后,通过室内出风口13向下排入室内空间。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设于吊顶上,因此,在空气调节设备100安装时,可以仅在吊顶上设置露出室内进风口12以及室内出风口13的开口即可,从而可以降低空气调节设备100对室内装修整洁度的影响。
此外,壳体1上形成与外部空间以及气流通道11连通的新风进口15和室外出风口14,蜗壳22形成与室内进风口12连通的第一蜗壳进口221、与新风进口15连通的第二蜗壳进口以及与除雾模块3相对的蜗壳出口222。也就是说,室内进风口12通过第一蜗壳进口221与蜗壳22内部的风道连通,新风进口15通过第二蜗壳进口与蜗壳22内部的风道连通,在风轮21的驱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2以及第一蜗壳进口221进入蜗壳22内部的风道内,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进口15以及第二蜗壳进口进入蜗壳22内部的风道内,蜗壳22内部的气流可以在风轮21的驱动下通过蜗壳出口222吹向除雾模块3。由此,可以较好地保证风机模块2可以从新风进口15以及室内进风口12顺畅地引进气流,同时防止新风进口15内进风气流以及室内进风口12内进风气流互相干扰。
此外,室内进风口12、新风进口15以及室外出风口14分别设于壳体1三个不同的侧壁上。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室内进风口12、新风进口15以及室外出风口14之前的干扰。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新风进口15和室外出风口14中的一个设于空气调节设备100靠近墙壁的侧壁上,新风进口15和室外出风口14中的另一个设于空气调节设备100其他侧壁上,便于新风进口15和室外出风口14与外部空间连通,且不会干涉设于壳体1底壁上室内进风口12和室内出风口13,其中,新风进口15可以通过新风管6与外部空间连通,室外出风口14可以通过排风管7与外部空间连通,因此,在将空气调节设备100安装于吊顶上时,可以较好地避免排风管7以及新风管6外露,以保证室内装修的整洁度。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空气调节设备100包括:壳体1、风机模块2、除雾模块3、除湿模块4、加热模块5、压缩机9、新风管6、排风管7以及融合风管8。
其中,风机模块2包括风轮21和蜗壳22,风轮21设于蜗壳22内,蜗壳22与壳体1内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气流通道11,气流通道11包括依次连通进风通道113、空气调节风道111以及出风通道112,壳体1内还设有隔板16,隔板16沿第一方向s1延伸,以将出风通道112分为上下间隔开的第一出风通道112a和第二出风通道112b,蜗壳22上形成与第一蜗壳进口221、第二蜗壳进口以及蜗壳出口222,壳体1上形成设于第一方向s1一侧侧壁上的室外出风口14、设于底壁上的室内进风口12和室内出风口13以及设于第二方向s2上一侧侧壁上的新风进口15,第二方向s2垂直于第一方向s1且均垂直于上下方向,室内进风口12与第一蜗壳进口221连通,新风进口15与第二蜗壳进口连通,蜗壳22内形成进风通道113,进风通道113的一端与第一蜗壳进口221以及第二蜗壳进口连通,进风通道113的另一端与蜗壳出口222连通且蜗壳出口222与空气调节风道111连通。
进一步地,室外出风口14包括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与第一出风通道112a连通,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与第二出风通道112b连通,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位于第二室外出风口14b上方,排风管7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第一室外出风口14a和第二室外出风口14b连通,新风管6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新风进口15连通,融合风管8设于临近室外出风口14的一侧,融合风管8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子通风管81和第二子通风管82,第一子通风管81包括连通第一过渡段811和排风段812,排风管7远离室外出风口14的一端与第一过渡段811远离排风段812的一端连通,排风段812远离第一过渡段811的一侧形成排风口83;第二子通风管82包括第二过渡段821和新风段822,新风管6远离新风进口15的一端与第二过渡段821远离新风段822的一端连通,新风段822远离第二过渡段821的一侧形成进风口84,其中,新风管6以及排风段812的流通面积大于新风段822的流通面积,排风段812的流通面积大于排风段812的流通面积,排风口83和进风口84的朝向相反。
其中,除雾模块3以及除湿模块4均设于空气调节风道111内,除雾模块3的上游侧与蜗壳出口222相对,除雾模块3包括沿第二方向s2间隔排布的多个折板31,每个折板31均在第一方向s1(即空气调节风道111中的气流方向)上呈波形弯折,相邻的两个折板31之间形成除雾通道32,除湿模块4包括蒸发器41,蒸发器41设于除雾通道32的下游侧,在朝向远离除雾模块3的方向上,蒸发器41朝上倾斜延伸,多个折板31下游侧所在平面与蒸发器41的延伸方向平行。此外,加热模块5包括冷凝器51和电辅热件52,冷凝器51设于空气调节风道111内且位于蒸发器41的下游侧并与蒸发器41平行设置,压缩机9与蒸发器41以及冷凝器51连通,压缩机9、风机模块2、蒸发器41以及冷凝器51沿第一方向s1排布,压缩机9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风机模块2在第一方向s1上远离蒸发器41的一侧。
进一步地,冷凝器51包括与第一出风通道112a相对的第一冷凝部51a和与第二出风通道112b相对的第二冷凝部51b,冷凝器51远离蒸发器41的一侧与隔板16在第一方向s1上远离壳体1的一端抵接,蒸发器41的上端与第二冷凝部51b的上端平齐,电辅热件52设于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设置。
空气调节设备100具有除雾加热模式、除湿模式、排风模式以及新风模式。
具体地,在除雾加热模式下,室内进风口12以及室内出风口13打开,新风进口15、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关闭,风轮21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第一蜗壳进口221以及蜗壳出口222进入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空气依次穿过除雾模块3、蒸发器41和第二冷凝部51b,通过除雾模块3去除空气中的雾气,通过蒸发器41冷凝液化空气中的气态水,通过冷凝器51加热空气,从而得到干燥温暖的空气,空气继续向第二出风通道112b流动,当空气的加热温度低于用户设定数值时,通过电辅热件52对空气再次进行加热至设置数值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
在除湿模式下,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13以及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打开,新风进口15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关闭,风轮21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第一蜗壳进口221以及蜗壳出口222进入空气调节风道111内,空气依次穿过除雾模块3、蒸发器41和冷凝器51,通过除雾模块3去除空气中的雾气,通过蒸发器41冷凝液化空气中的气态水,流向第一出风通道112a内的气流带走空气调节风道111内以及第一冷凝部51a上的部分热量,并通过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风管7以及第一子通风管81排出至室外空间,从而控制流向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的气流的温度,第二出风通道112b内的气流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室内空间的除湿并可以保持室内空间的温度不升高。
在排风模式下,室内进风口12、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打开,新风进口15以及室内出风口13关闭,风轮21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第一蜗壳进口221以及蜗壳出口222进入空气调节风道111内,并继续向出风通道112内流动,流向第一出风通道112a的气流通过第一室外出风口14a排入排风管7内,流向第二出风通道112b的气流通过第二室外出风口14b排出管内,进入排风管7的气流通过第一子通风管81以及排风口83排出至室外空间。
在新风模式下,新风进口15以及室内出风口13打开,室内进风口12、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关闭,在风轮21的驱动下,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84、第一子通风管81、新风管6、新风进口15、气流通道11以及室内出风口13排入室内空间,其中,可以根据用户设定通过除湿模块4以及加热模块5对外部空气进行除湿或者加热处理后再排入室内空间。此外,还可同时进行排风模式以及新风模式,即新风进口15、室内出风口13、室内进风口12、第一室外出风口14a以及第二室外出风口14b全部打开。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气流通道以及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风机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以驱动空气流动;
除雾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用于去除从所述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
除湿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位于所述除雾模块的下游侧;
加热模块,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位于所述除湿模块的下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通的空气调节风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所述壳体上还形成第一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调节风道与所述第一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调节风道与所述室内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上方;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内,所述冷凝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相对的第二冷凝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适于将所述出风通道间隔为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下游侧的壁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电辅热件,所述电辅热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适于将所述出风通道间隔为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电辅热件的上端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壁面抵接,所述电辅热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壁面抵接,所述电辅热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内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内,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部的上端平齐或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低于所述第二冷凝部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所述空气调节风道的气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冷凝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的延伸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二室外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室外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室外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游侧连通的新风进口,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新风管,所述新风进口适于通过新风管与外部空间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管和融合风管,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外出风口,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新风管远离所述新风进口的一端与所述融合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融合风管的另一端适于穿过建筑物伸出至外部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风管内形成间隔开的第一子通风管和第二子通风管,所述第一子通风管与所述排风管以及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风管与所述新风管以及外部空间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风管远离所述排风管的一侧形成排风口,所述第二子通风管远离所述新风管的一侧形成进风口,所述排风口的朝向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风管包括:第一过渡段和排风段,所述第一过渡段适于将所述排风管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排风段内,所述第一过渡段与所述排风管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和/或,所述第二子通风管包括:第二过渡段和新风段,所述第二过渡段适于将所述新风段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新风管内,所述第二过渡段与所述新风段相对的侧壁形成弧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段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新风段的流通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模块包括多个沿气流方向呈波形弯折的折板,多个所述折板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板之间限定出除雾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相对所述气流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折板下游侧所在平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延伸方向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轮和蜗壳,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与所述壳体配合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压缩机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外侧,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蜗壳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除雾模块、所述除湿模块以及所述加热模块设于所述蜗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模块、所述除雾模块、所述除湿模块以及所述加热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壳体上还形成与外部空间以及气流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蜗壳形成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蜗壳进口、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的第二蜗壳进口以及与所述除雾模块相对的蜗壳出口,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新风进口以及所述室外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三个不同的侧壁上。
CN202210471008.0A 2022-04-28 2022-04-28 空气调节设备 Pending CN117006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1008.0A CN117006522A (zh) 2022-04-28 2022-04-28 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1008.0A CN117006522A (zh) 2022-04-28 2022-04-28 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6522A true CN11700652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1008.0A Pending CN117006522A (zh) 2022-04-28 2022-04-28 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65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93742A (ko) 초박형 환기장치
KR20100033310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WO2021143132A1 (zh) 一种吊顶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KR20050020390A (ko) 공기 청정기
CN212511502U (zh) 窗式空调器
JP5542046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KR20050111161A (ko) 환기시스템
CN212511503U (zh) 窗式空调器
JP382381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7006522A (zh) 空气调节设备
KR10038116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260242U (zh) 厨房空气处理系统
CN100513897C (zh) 窗式换气系统
KR20070030070A (ko) 공기조화기
WO2005090871A1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JP5040464B2 (ja)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JP454441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20062077U (zh) 用于浴室空调器的出风筒、浴室空调器
CN216132010U (zh) 除湿机
CN212252880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9656200U (zh) 除湿设备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2618638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9868247U (zh) 浴室空调器
CN220648466U (zh) 具有独立冷风风道与热风风道的除湿机
CN215675485U (zh) 壁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