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9974A -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9974A
CN116999974A CN202311281245.1A CN202311281245A CN116999974A CN 116999974 A CN116999974 A CN 116999974A CN 202311281245 A CN202311281245 A CN 202311281245A CN 116999974 A CN116999974 A CN 116999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leaning
dust collecting
dust collect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1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9974B (zh
Inventor
陈志江
李政
黄俊初
廖显潭
陈文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ianl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ianl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ianl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ianl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1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9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9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having hollow filter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 B01D46/04Cleaning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B01D46/446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by pressure meas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B01D46/46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automat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转炉集尘器的清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包括:依据集尘器的工作状态确定集尘器的清洁模式;集尘器包括至少一个集尘单元;依据不同的清洁模式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对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进行获取;将对集尘单元的清洁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依据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洁;在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低于第一预设集尘程度时,停止清洁。在集尘器的除尘状态和非除尘状态下均能够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洁,能选择适合的清洁压力,保证清洁效果的同时,不会对集尘单元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炉集尘器的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回转炉在工作时,其产生的尾气需要通过集尘器进行处理后才能够排放,以降低尾气中的灰尘含量。在高温回转炉连续生产时,尾气会不断地排出,集尘器内会附着大量的灰尘,若是不及时清理,则会影响尾气排放的效率,从而会提升高温回转炉工作时的故障率,并且,集尘器多采用布袋除尘,布袋长时间堵塞会造成其自身损坏,从而失去除尘能力。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高温回转炉停止工作后对集尘器进行清洁,以保证集尘器下次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在高温回转炉工作过程中,虽然能够对集尘器收集的灰尘量进行监测,但是需要在高温回转炉停机后再进行清洁;并且,清洁时,一般是同时对集尘器内的多个布袋进行同时清洁,清洁气流的压力若是控制不好,则会对布袋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包括:
依据集尘器的工作状态确定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其中,集尘器包括至少一个集尘单元;
依据不同的清洁模式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对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进行获取;
将对集尘单元的清洁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依据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洁;
在集尘单元上的集尘程度低于第一预设集尘程度时,停止清洁。
优选的是,在获取的集尘程度均低于第二预设集尘程度时,在剩余的清洁时间内均采用预设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洁。
优选的是,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包括:
第一清洁模式,同时对多个集尘单元进行清洁;
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依次进行清洁。
优选的是,与第一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一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上附着的灰尘量来获取集尘程度;
与第二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二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的内外压差来获取集尘程度。
优选的是,采用第一清洁模式对多个集尘单元进行清洁包括:
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分别获取每个集尘单元上附着的灰尘量,并依据灰尘量确定每个集尘单元的集尘程度;同时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的最后时间点获取每个集尘单元的内外压差,来对获取的集尘程度进行校准;
依据多个集尘单元中的最大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多个集尘单元同时进行清洁。
优选的是,采用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依次进行清洁包括:
依据获取的每个集尘单元的内外压差,确定每个集尘单元的集尘程度和多个集尘单元的总集尘程度,依据总集尘程度判断多个集尘单元是否需要进行清洁;
若总集尘程度小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不需要进行清洁,若总集尘程度大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需要进行清洁;
在多个集尘单元需要进行清洁时,依据每个集尘单元的集尘程度确定多个集尘单元的清洁顺序,并依据清洁顺序依次对多个集尘单元进行清洁;其中,清洁顺序依据集尘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每个集尘单元的清洁时间均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此集尘单元的内外压差,并依据内外压差确定集尘单元的集尘程度;然后依据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此集尘单元进行清洁。
优选的是,所述集尘器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出气口的下方;
多个集尘单元,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壳体内。
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顶部,用于为多个集尘单元提供清洁气流。
优选的是,所述集尘单元通过弹性组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安装筒,与安装板连接,所述集尘单元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安装筒内;
活动筒,底端与集尘单元的顶部连接,顶端外侧设有环形板;
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筒内侧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环形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连通腔,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连通腔的顶部设有供气部;
多个伸缩件,设置在连通腔的底部,所述伸缩件选择性的与弹性组件连接,以使供气部向对应的集尘单元内提供清洁气流。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件包括:
抵接环,其顶端通过波纹管与连通腔进行连通;
伸缩杆,连接在抵接环的顶面与连通腔的底面之间;
阀门,设置在抵接环内,所述阀门在伸缩件伸长时为打开状态,在伸缩件收缩时为关闭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在集尘器的除尘状态和非除尘状态下均能够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洁,并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清洁压力,在保证清洁效果的同时,不会对集尘单元本身造成损坏;降低高温回转炉连续生产时的故障率。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中集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中集尘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中集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包括:
S1、依据集尘器的工作状态确定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其中,集尘器包括至少一个集尘单元4;集尘单元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以上;
S2、依据不同的清洁模式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对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进行获取;
S3、将对集尘单元4的清洁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依据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S4、在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低于第一预设集尘程度时,停止清洁。
高温回转炉排出的尾气通过废气进管10由集尘器的进气端进入,尾气通过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除尘,则尾气中含有的灰尘便附着在集尘单元4的外侧,而除尘之后的尾气由设置在集尘器出气端上的废气出管11排出;废气进管10和废气出管11与集尘器连接的部分均为倾斜设置的管件,且在倾斜设置的管件外侧设有振动器8;在集尘器的下方设有漏斗出料壳12,漏斗出料壳12的底端设有集尘桶9,漏斗出料壳12的外侧也设有振动器8;
因此,废气进管10、废气出管11以及漏斗出料壳12的内侧壁上附着灰尘时,均通过振动器8将附着的灰尘振动下来;
而集尘单元4通常采用向其内部通入气流的方式,将附着在外部的灰尘吹掉,但是,集尘单元4通常采用布袋进行除尘,向集尘单元4内通入的气流后,其内外压差过大,则会导致集尘单元4出现破损,因此,在清洁时,需要控制向集尘单元4内通入气流的压力,以保证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不会使集尘单元4出现破损,同时还能够达到清洁的目的。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清洁方法中,可以依据集尘器的工作状态确定集尘器的清洁模式,集尘器的工作状态包括除尘状态(有尾气通入)和非除尘状态(无尾气通入),依据两种状态来确定清洁模式,然后依据清洁模式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检测方式是指检测集尘单元4上集尘程度的检测方式;然后再依据清洁模式和集尘程度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在除尘状态下,由于一直有尾气通入,因此可以单独对某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而不影响尾气除尘效果,在非除尘状态下,无尾气通入,因此可以同时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以保证清洁效率;在清洁时需要依据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以保证选择的清洁压力不会对集尘单元4造成损坏,而为了保证清洁效率,每到下一个时间段便重新获取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来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继续进行清洁,在检测集尘程度的过程中,若是所有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均低于第一预设集尘程度,则停止清洁,也就是停止执行后续未完成的清洁时间。
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在集尘器的除尘状态和非除尘状态下均能够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并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清洁压力,在保证清洁效果的同时,不会对集尘单元4本身造成损坏;降低高温回转炉连续生产时的故障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的集尘程度均低于第二预设集尘程度时,在剩余的清洁时间内均采用预设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第二预设集尘程度为集尘单元4的最小集尘程度,预设清洁压力为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时的最大清洁压力,此最大清洁压力不会对集尘单元4造成损坏,当检测到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低于第二预设集尘程度时,采用预设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此时不需要再依据集尘程度对清洁压力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包括:
第一清洁模式,同时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4依次进行清洁。
在集尘器为非除尘状态时,也就是无尾气通入时,可采用第一清洁模式,同时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保证清洁效率;可在每次高温回转炉停止工作后,均采用第一清洁模式进行自动清洁;
在集尘器为除尘状态时,也就是有尾气通入时,为了保证集尘器的正常工作,采用第二清洁模式,多个集尘单元4依次完成清洁;可在高温回转炉工作期间实时进行检测,以采用第二清洁模式实时对集尘器进行自动清洁;
可防止灰尘大量堆积以及附着时间过长而难以清理,保证清洁效果以及集尘单元4的寿命。
进一步地,与第一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一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来获取集尘程度;
与第二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二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来获取集尘程度。
在第一清洁模式下,由于无尾气通入,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无变化,此时不便于通过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来获取集尘程度;因此,通过检测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来获取集尘程度,具体的是,集尘单元4上附着灰尘后,其整体重量会增加,增加的重量即为灰尘量,然后判断检测的灰尘量所对应的集尘程度;灰尘量和集尘程度的对应判断可依据两者的相关曲线或者对照表格(可预先通过多次检测获得);
在第二清洁模式下,由于有尾气通入,在气流的影响下,此时通过检测集尘单元4增加的重量来获取集尘程度会不准确;而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可以实时获取,例如,若是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较高,则表明其上附着的灰尘量越大,能够通过集尘单元4的尾气量较少,则检测出的内外压差便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实时获取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来获取集尘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清洁模式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包括:
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分别获取每个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并依据灰尘量确定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同时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的最后时间点获取每个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来对获取的集尘程度进行校准;
依据多个集尘单元4中的最大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多个集尘单元4同时进行清洁。
在采用第一清洁模式对多个集尘单元4同时进行清洁时,由于多个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有所差异,因此对于集尘程度较高的集尘单元4采用较大的气流压力进行清洁时,会使得集尘单元4的瞬间的内外压差较大,集尘单元4有破损的风险,因此清洁时,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需要分别获取每个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以确定多个集尘单元4中的最大集尘程度,然后对应选择清洁压力,由此保证每个时间段内均采用与最大集尘程度对应的清洁压力进行清洁,能够提升清洁效率的同时,保证集尘单元4不会由于清洁气流的压力过大而出现破损;
可以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的最后时间点获取每个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从而获得对应的集尘程度,便于对下一个时间段内通过附着的灰尘量来获得的集尘程度进行校准,提升集尘程度获取的精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4依次进行清洁包括:
依据获取的每个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确定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和多个集尘单元4的总集尘程度,依据总集尘程度判断多个集尘单元4是否需要进行清洁;
若总集尘程度小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4不需要进行清洁,若总集尘程度大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4需要进行清洁;
在多个集尘单元4需要进行清洁时,依据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确定多个集尘单元4的清洁顺序,并依据清洁顺序依次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其中,清洁顺序依据集尘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每个集尘单元4的清洁时间均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此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并依据内外压差确定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然后依据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此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在第二清洁模式下,需要考虑降低对尾气除尘的影响,同时保证尾气通过集尘器的流量;可在集尘器进行除尘时对多个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实时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实时获取所有集尘单元4的总集尘程度,然后依据总集尘程度来判断多个集尘单元4是否需要进行清洁,例如可以设定总集尘程度超过第三预设集尘程度便需要进行清洁,低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便不需要进行清洁,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可设定为50%;
在需要进行清洁时,按照集尘程度由高到低的清洁顺序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依次清洁,而不是同时清洁,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影响尾气的除尘和排放,并且能够对附着灰尘量最大的集尘单元4优先清洁,保证后续尾气的除尘和排放效果;
具体的对于每个集尘单元4的清洁过程还是划分为多个时间段,采用与每个时间段内与集尘程度对应的清洁压力进行清洁,保证清洁效率的同时,防止集尘单元4破损。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器包括:
壳体1,其上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进气口2设于出气口3的下方;
多个集尘单元4,通过安装板5固定在壳体1内;
清洁组件6,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用于为多个集尘单元4提供清洁气流。
壳体1的下方与漏斗出料壳12连接,高温回转炉排出的尾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至壳体1内后,通过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除尘,然后由集尘单元4的顶端排出至出气口3,安装板5将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尾气仅能够由集尘单元4的顶端排出,清洁组件6能够向多个集尘单元4内通入清洁气流,已实现集尘单元4的清洁。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集尘单元4通过弹性组件7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
安装筒710,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集尘单元4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安装筒710内;
活动筒720,底端与集尘单元4的顶部连接,顶端外侧设有环形板730;
压力传感器740,所述安装筒710内侧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40,所述压力传感器740与环形板730之间连接有弹簧750。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
连通腔610,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连通腔610的顶部设有供气部620;
多个伸缩件630,设置在连通腔610的底部,所述伸缩件630选择性的与弹性组件7连接,以使供气部620向对应的集尘单元4内提供清洁气流。
其中,连通腔610内设有匀流结构,能够使供气部620提供的气体均匀的流向每个伸缩件630内;匀流结构可以为设置有多个小孔的匀流板;
集尘单元4包括骨架以及套设安装在骨架外部的布袋,骨架上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壳体1位于安装板5的下部分设有第二压力感应器。
在不需要进行清洁时,清洁组件6不工作,且伸缩件630底端与弹性组件7不接触,尾气经过集尘单元4后由其顶端排出至出气口3;
在集尘单元4未附着灰尘时,通过压力传感器740感知初始压力值,在集尘单元4外侧附着上灰尘后,其重量增加,则环形板730会对压力传感器740施压,压力传感器740会检测到附着上灰尘后的检测压力值,检测压力值与初始压力值的差值即为增加的灰尘量,由此可获得对应的集尘程度;
在第一清洁模式下进行清洁时,清洁前通过压力传感器740检测而获得灰尘量,从而获得与灰尘量对应的集尘程度,以及与此时间段内的最大集尘程度对应的集尘单元4所能承受的清洁压力(最大内外压差),然后驱动伸缩件630(可通过电动驱动)向下移动与环形板730的顶面接触,则可通过供气部620以确定的清洁压力向连通腔610内通入清洁气流,清洁气流便会进入至集尘单元4的内部,向集尘单元4的外部吹气,进行清洁;
另外,在清洁过程中,可实时监测集尘单元4是否发生破损;具体的是,通过第一压力感应器和第二压力感应器实时监测压力情况,并感知此时间段内的最大集尘程度对应的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若在某一时刻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的变化量与压力传感器740实时监测的灰尘量的变化量不匹配(内外压差变化量较大,灰尘量随着时间推移正常变化),则表明集尘单元4出现破损。
在第二清洁模式下进行清洁时,尾气会连续的从进气口2通入,则采用上述的第二清洁模式的清洁方法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依次清洁,则按照清洁顺序,与集尘单元4对应的伸缩件630会下降与环形板730接触,供气部620只对此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则其余的集尘单元4可正常工作,保证清洁效率的同时,不影响尾气的除尘和排放。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630包括:
抵接环631,其顶端通过波纹管632与连通腔610进行连通;
伸缩杆633,连接在抵接环631的顶面与连通腔610的底面之间;
阀门634,设置在抵接环631内,所述阀门634在伸缩件630伸长时为打开状态,在伸缩件630收缩时为关闭状态。
其中,阀门634包括设置在抵接环631内部的第一孔板,以及设于第一孔板上方的第二孔板,第二孔板通过连接杆与连通腔610连接,第一孔板的孔位和第二孔板上的孔位错位布置;在抵接环631下移时,第一孔板下移,第二孔板为固定状态,由此阀门634打开。
伸缩杆633为电动伸缩杆,在对应的集尘单元4需要进行清洁时,则该集尘单元4上方的伸缩杆633便伸长,带动抵接环631向下移动,波纹管632同时伸长,当抵接环631与环形板730接触后,伸缩杆633不再下移,则可开始进行清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集尘器的工作状态确定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其中,集尘器包括至少一个集尘单元(4);
依据不同的清洁模式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对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进行获取;
将对集尘单元(4)的清洁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依据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在集尘单元(4)上的集尘程度低于第一预设集尘程度时,停止清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的集尘程度均低于第二预设集尘程度时,在剩余的清洁时间内均采用预设清洁压力对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尘器的清洁模式包括:
第一清洁模式,同时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4)依次进行清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一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来获取集尘程度;与第二清洁模式对应的第二检测方式为,通过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来获取集尘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清洁模式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包括:
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分别获取每个集尘单元(4)上附着的灰尘量,并依据灰尘量确定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
依据多个集尘单元(4)中的最大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多个集尘单元(4)同时进行清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二清洁模式分别对多个集尘单元(4)依次进行清洁包括:
依据获取的每个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确定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和多个集尘单元(4)的总集尘程度,依据总集尘程度判断多个集尘单元(4)是否需要进行清洁;
若总集尘程度小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4)不需要进行清洁,若总集尘程度大于第三预设集尘程度,则多个集尘单元(4)需要进行清洁;
在多个集尘单元(4)需要进行清洁时,依据每个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确定多个集尘单元(4)的清洁顺序,并依据清洁顺序依次对多个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其中,清洁顺序依据集尘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每个集尘单元(4)的清洁时间均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进行清洁之前,均获取此集尘单元(4)的内外压差,并依据内外压差确定集尘单元(4)的集尘程度;然后依据集尘程度选择对应的清洁压力对此集尘单元(4)进行清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包括:
壳体(1),其上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进气口(2)设于出气口(3)的下方;
多个集尘单元(4),通过安装板(5)固定在壳体(1)内;
清洁组件(6),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用于为多个集尘单元(4)提供清洁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4)通过弹性组件(7)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
安装筒(710),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集尘单元(4)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安装筒(710)内;
活动筒(720),底端与集尘单元(4)的顶部连接,顶端外侧设有环形板(730);
压力传感器(740),所述安装筒(710)内侧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40),所述压力传感器(740)与环形板(730)之间连接有弹簧(7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
连通腔(610),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连通腔(610)的顶部设有供气部(620);
多个伸缩件(630),设置在连通腔(610)的底部,所述伸缩件(630)选择性的与弹性组件(7)连接,以使供气部(620)向对应的集尘单元(4)内提供清洁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630)包括:
抵接环(631),其顶端通过波纹管(632)与连通腔(610)进行连通;
伸缩杆(633),连接在抵接环(631)的顶面与连通腔(610)的底面之间;
阀门(634),设置在抵接环(631)内,所述阀门(634)在伸缩件(630)伸长时为打开状态,在伸缩件(630)收缩时为关闭状态。
CN202311281245.1A 2023-10-07 2023-10-07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Active CN11699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1245.1A CN116999974B (zh) 2023-10-07 2023-10-07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1245.1A CN116999974B (zh) 2023-10-07 2023-10-07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974A true CN116999974A (zh) 2023-11-07
CN116999974B CN116999974B (zh) 2024-01-05

Family

ID=8857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1245.1A Active CN116999974B (zh) 2023-10-07 2023-10-07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9974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3769A (en) * 1971-07-02 1974-02-12 Kockums Mekaniska Verkstads Ab Dust separating filters
US4500326A (en) * 1983-02-28 1985-02-19 The Air Preheater Company, Inc.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cleaning filter elements in a multiple chamber fabric filter
KR950016832U (ko) * 1993-12-25 1995-07-20 포항종합제철 주식회사 여과포의 부착먼지량 측정이 가능한 여과집진장치
JP2003001036A (ja) * 2001-06-25 2003-01-0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多室バグフィルターのパルス洗浄方法
WO2009157642A1 (ko) * 2008-03-27 2009-12-30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여과집진기 가스 흐름 차단방식 탈진장치 및 방법
KR20200025498A (ko) * 2018-08-30 2020-03-10 주식회사 지구이앤씨 여과 집진기의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1437663A (zh) * 2020-04-07 2020-07-24 郑州和生行金属制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清洁型布袋除尘器
CN111760388A (zh) * 2020-07-09 2020-10-13 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环保监控和节能优化的布袋收尘器
CN214345092U (zh) * 2020-12-31 2021-10-08 凤阳中都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烟气细颗粒物分离的布袋除尘器
CN216170733U (zh) * 2021-10-13 2022-04-05 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除尘滤袋清洁装置和窑炉除尘系统
CN114558399A (zh) * 2022-03-16 2022-05-31 广州华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反吹压力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干式分离器
CN216963903U (zh) * 2022-04-02 2022-07-15 浙江洁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震式布袋收尘器
CN115814528A (zh) * 2022-11-28 2023-03-21 常州市康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式布袋除尘器
CN219209315U (zh) * 2022-12-27 2023-06-20 沈阳雪公胶粘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淀粉生产用布袋除尘器
CN219764770U (zh) * 2023-02-27 2023-09-29 双辽市天茂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袋式除尘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3769A (en) * 1971-07-02 1974-02-12 Kockums Mekaniska Verkstads Ab Dust separating filters
US4500326A (en) * 1983-02-28 1985-02-19 The Air Preheater Company, Inc.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cleaning filter elements in a multiple chamber fabric filter
KR950016832U (ko) * 1993-12-25 1995-07-20 포항종합제철 주식회사 여과포의 부착먼지량 측정이 가능한 여과집진장치
JP2003001036A (ja) * 2001-06-25 2003-01-0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多室バグフィルターのパルス洗浄方法
WO2009157642A1 (ko) * 2008-03-27 2009-12-30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여과집진기 가스 흐름 차단방식 탈진장치 및 방법
KR20200025498A (ko) * 2018-08-30 2020-03-10 주식회사 지구이앤씨 여과 집진기의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1437663A (zh) * 2020-04-07 2020-07-24 郑州和生行金属制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清洁型布袋除尘器
CN111760388A (zh) * 2020-07-09 2020-10-13 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环保监控和节能优化的布袋收尘器
CN214345092U (zh) * 2020-12-31 2021-10-08 凤阳中都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烟气细颗粒物分离的布袋除尘器
CN216170733U (zh) * 2021-10-13 2022-04-05 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除尘滤袋清洁装置和窑炉除尘系统
CN114558399A (zh) * 2022-03-16 2022-05-31 广州华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反吹压力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干式分离器
CN216963903U (zh) * 2022-04-02 2022-07-15 浙江洁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震式布袋收尘器
CN115814528A (zh) * 2022-11-28 2023-03-21 常州市康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式布袋除尘器
CN219209315U (zh) * 2022-12-27 2023-06-20 沈阳雪公胶粘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淀粉生产用布袋除尘器
CN219764770U (zh) * 2023-02-27 2023-09-29 双辽市天茂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袋式除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974B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1551B1 (ko) 백필터 펄싱 제어시스템
CN209952461U (zh)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烟雾净化机
CN110345597A (zh) 一种用于空调回风除尘的系统及方法
CN116999974B (zh) 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实现高温回转炉集尘器自动清洁的方法
CN114558399A (zh) 反吹压力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干式分离器
KR101352617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절단장비용 복합 집진장치
CN210356350U (zh) 一种用于空调回风除尘的系统
CN202700258U (zh) 离线式布袋除尘器
CN215842110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自动监测装置
CN216695993U (zh) 一种滤芯过滤性能检测装置
CN115814528A (zh) 一种自清洁式布袋除尘器
CN209865647U (zh) 一种用于过滤激光切割机辅助气体的净化器
WO2018073696A1 (en) Determination of dust load in a bag filter
KR20030053672A (ko) 미분포집장치의 펄스장치를 이용한 차압제어 장치
CN109621615B (zh) 一种用于过滤激光切割机辅助气体的净化器
CN111643989A (zh)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自动脉冲除尘清理系统及方法
CN105327564B (zh) 一种中央集尘系统的主机
CN211245830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可调节的卸灰装置
CN220040167U (zh) 一种滤筒检测机
CN108613910B (zh) 一种改良的滤袋检测装置
CN211676821U (zh) 一种高负压中央吸尘集成设备
CN218107194U (zh) 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
CN213221322U (zh) 一种脉冲式布袋除尘装置
CN218608475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16825285U (zh) 节能脉冲袋式除尘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