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6436A -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6436A
CN116996436A CN202210442155.5A CN202210442155A CN116996436A CN 116996436 A CN116996436 A CN 116996436A CN 202210442155 A CN202210442155 A CN 202210442155A CN 116996436 A CN116996436 A CN 116996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ode
topology
bap
topolog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21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飞
朱元萍
史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21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64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9556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7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6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6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第一节点获取数据包的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该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从而,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拓扑冗余(topology redundancy)场景中发送上行数据的示意图,虽然宿主-分布式单元(Donor-DU)1和Donor-DU2分属不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CU)控制的拓扑,但在不同的拓扑下,其对应的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地址可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当前协议规定的边界节点(boundary node)选择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的方法,边界节点在根据上行映射(UL mapping)规则中的BAP地址为上行数据包选择源IP地址时,选择的源IP地址可能与上行数据包真实的目的BAP地址不匹配,最终导致上行数据包在Donor-DU处被过滤掉,造成丢包。示例性地,在图1中,CU1为主节点(master node,MN),CU2为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且CU1为边界节点(IAB节点2)的F1终结宿主(F1-terminating donor),CU2为该边界节点的非F1终结宿主(Non-F1-terminating donor)。
具体地,假设Donor-DU1的BAP地址为X,Donor-DU2的BAP地址也为X。Donor-DU1给边界节点分配的在CU1的拓扑中的IP地址包括:IP1、IP2、IP3,这些IP地址{IP1、IP2、IP3}与Donor-DU1的BAP地址X存在对应关系;Donor-DU2给边界节点分配的在CU2的拓扑中的IP地址包括:IP4、IP5,这些IP地址{IP4、IP5}与Donor-DU2的BAP地址X存在对应关系。
假设UE1向Donor-CU2发送上行数据包。该边界节点选择源IP地址时,由于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相同,均为X,根据现有的源IP地址选择方法,可能导致其选择的源IP地址为IP2(Donor-DU1分配)。当该数据包到达Donor-DU2时,由于其源IP地址为IP2,Donor-DU2认定该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不是自身分配的,从而将其过滤掉,造成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以避免或者减少丢包,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在该方面中,第一节点(例如,双连接场景下的边界节点)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根据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从而,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包括: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在该实现中,可以先根据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然后根据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可以避免或者减少选择错误的源IP地址,使得目的DU接收到数据包时,判断该数据包头中的源IP地址不是自身分配的,从而过滤掉该数据包,造成丢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所述第二信元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为所述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在该实现中,根据主节点、辅节点在不同的信元中配置IP地址集合,可以确定主节点、辅节点分别对应的IP地址集合,提高了选择IP地址的准确性。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所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现中,第一节点可以获取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并在确定主节点、辅节点分别对应的IP地址集合,可以建立一种或多种拓扑类型与一个或多个IP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该一个或多个IP地址属于上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包括: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确定与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以及在所述第四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在该实现中,可以先确定与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该第三IP地址集合包括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和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然后再在该第三IP地址集合中根据拓扑类型指示、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第四IP地址集合或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可以避免或者减少选择错误的源IP地址,使得目的DU接收到数据包时,判断该数据包头中的源IP地址不是自身分配的,从而过滤掉该数据包,造成丢包。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拓扑类型包括F1终结拓扑和非F1终结拓扑。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选择的所述源IP地址添加到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中,并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该实现中,根据选择的源IP地址发送数据包,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数据包的丢失,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以及发送所述目的IP地址。
在该实现中,第一节点在获取到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后,可以根据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IP地址,并上报目的IP地址。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IAB节点。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包的回传适配协议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所述第二信元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为所述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所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确定与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四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拓扑类型包括F1终结拓扑和非F1终结拓扑。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源IP地址添加到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中;以及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以及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目的IP地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例如数据和/或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可选的,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内部,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外部。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接口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单元,比如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单元,比如输入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时,发送单元可以是发射器或发射机;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或接收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节点、辅节点、第一宿主-DU、第二宿主-DU以及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如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任一种实现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任一种实现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路,该电路与存储器耦合,该电路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任一种实现所述的方法。该电路可包括芯片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拓扑冗余场景中发送上行数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中继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中的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中的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拓扑冗余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申请可能涉及的几个概念:
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
相较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容量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相应地,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IAB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其接入链路(access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BL)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减少了光纤部署。
在IAB网络中,中继节点(relay node,RN)或者叫IAB节点(IAB node),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无线接入服务。UE的业务数据由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宿主(IAB donor)传输。本申请中IAB donor也可称为宿主节点(donor node)或宿主基站(Donor gNodeB,DgNB)。IAB节点由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部分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部分组成。其中,当IAB节点面向其父节点时,可以作为终端设备,即MT的角色;当IAB面向其子节点(子节点可能是另一IAB节点,或者普通UE)时,其被视为网络设备,即作为DU的角色。宿主基站DgNB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基站功能的接入网网元,还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形态的接入网网元。宿主基站连接到为UE服务的核心网(例如连接到5G核心网(5Gcore,5GC))网元,并为IAB节点提供无线回传功能。为便于表述,将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简称为donor CU(或直接称为CU),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简称为donor DU。其中donor CU还有可能是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分离的形态,例如:CU可由一个CU-CP和一个(或多个)CU-UP组成。
IAB节点经IAB宿主连接到核心网。例如,在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架构下,IAB节点经IAB宿主连接到5GC。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者多连接(multi-connectivity,MC)的5G架构下(例如: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或者NR-DC场景等),主路径上,IAB节点可以经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也可以经IAB宿主连接到5G核心网。
在IAB网络中,在UE和IAB宿主之间的一条传输路径上,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IAB节点。每个IAB节点需要维护面向父节点的无线回传链路,还需要维护和子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若IAB节点的子节点是UE,该IAB节点和子节点(即UE)之间是无线接入链路。若IAB节点的子节点是其他IAB节点,该IAB节点和子节点(即其他IAB节点)之间是无线回传链路。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中继场景示意图,在路径“UE1→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IAB宿主”中,UE1通过无线接入链路接入IAB节点4,IAB节点4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节点3,IAB节点3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节点1,IAB节点1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宿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IAB节点是指UE接入的IAB节点,中间IAB节点是指为UE或者IAB节点提供无线回传服务的IAB节点。示例性的,仍参见图2,在路径“UE1→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IAB宿主”中,IAB节点4为接入IAB节点,IAB节点3和IAB节点1为中间IAB节点。需要说明的是,一个IAB节点针对接入该IAB节点的UE而言,是接入IAB节点;针对接入其他IAB节点的UE,是中间IAB节点。因此,一个IAB节点具体是接入IAB节点还是中间IAB节点,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
IAB网络中的控制面协议栈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中的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UE1和IAB2-DU之间建立有Uu接口,对等的协议层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IAB2-DU和IAB donor CU 1建立有F1-C接口,对等的协议层包括F1应用协议(F1 applicationprotocol,F1AP)层、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层。IAB donor DU 1和IAB donor CU 1之间通过有线连接,对等的协议层包括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层2(layer 2,L2)和层1(layer 1,L1)。IAB node 2和IABnode 3之间、IAB node 3和IAB node1之间,以及IAB node 1和IAB donor DU 1之间均建立有BL,对等的协议层包括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另外,UE1和IAB donor CU 1之间建立有对等的RRC层和PDCP层,IAB2-DU和IAB donor DU 1之间建立有对等的IP层。
可以看出,IAB网络的控制面协议栈与单空口的控制面协议栈相比,接入IAB节点的D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DU的功能(即与UE建立对等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功能,以及与CU建立对等的F1AP层、SCTP层的功能)。即IAB网络中接入IAB节点的D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DU的功能;IAB donor C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CU的功能。
在控制面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封装在接入IAB节点和IAB donor CU之间的F1AP消息中传输。具体地,在上行方向上,UE1将RRC消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中,并依次经过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处理后发送至IAB2-DU。IAB2-DU依次经过PHY层、MAC层和RLC层的处理后得到PDCP PDU;将PDCP PDU封装在F1AP消息中,并依次经过SCTP层、IP层处理后得到IP包;IAB2-MT将IP包分别通过BA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处理后发送至IAB3-DU。IAB3-DU依次经过PHY层、MAC层、RLC层和BAP层的处理后得到IP包,然后IAB3-MT采用类似于IAB2-MT的操作,将该IP包发送至IAB1-DU。同理,IAB1-MT将该IP包发送至IAB donor DU 1。IAB donor DU 1解析得到IP包后,将该IP包发送至IAB donorCU 1,IAB donor CU 1将该IP包依次通过SCTP层、F1AP层和PDCP层的处理后得到RRC消息。下行方向类似,在此不再描述。
IAB网络中的用户面协议栈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中的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UE1和IAB2-DU之间建立有Uu接口,对等的协议层包括RLC层、MAC层和PHY层。IAB2-DU和IAB donorCU 1建立有F1-U接口,对等的协议层包括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用户面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the user plane,GTP-U)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层。IAB donor DU 1和IAB donorCU 1之间通过有线连接,对等的协议层包括IP层、L2和L1。IAB node 2和IAB node 3之间、IAB node 3和IAB node1之间,以及IAB node 1和IAB donor DU 1之间均建立有BL,对等的协议层包括BA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另外,UE1和IAB donor CU 1之间建立有对等的SDAP层和PDCP层,IAB2-DU和IAB donor DU 1之间建立有对等的IP层。
可以看出,IAB网络的用户面协议栈与单空口的用户面协议栈相比,IAB接入节点的D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DU的部分功能(即与终端建立对等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功能,以及与IAB donor CU 1建立对等的GTP-U层、UDP层的功能)。可以理解,IAB接入节点的D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DU的功能;IAB donor CU实现了单空口的gNB-CU的功能。
在用户面上,PDCP数据包封装在接入IAB节点和IAB donor CU之间的GTP-U隧道中传输。GTP-U隧道建立在F1-U接口上。
IP地址选择
一个Donor-CU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Donor-DU。每个Donor-DU给IAB节点分配一个或多个IP地址,发送给Donor-CU。然后由Donor-CU通过RRC消息给IAB节点分配一个或多个IP地址。在给IAB节点分配一个或多个IP地址时,需要携带该一个或多个IP地址所属Donor-DU的BAP地址,IAB节点即获得了一个或多个IP地址与BAP地址的对应关系。该BAP地址可以用于标识或区分Donor-DU。
对于接入IAB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需要进行上行映射(UL mapping)。Donor-CU通过F1AP消息给接入IAB节点配置上行映射规则。该上行映射规则中的BAP路由标识(BAProuting ID)包括目的Donor-DU的BAP地址。接入IAB节点根据该BAP地址以及上述对应关系,为上行数据包选择合适的源IP地址,即从与该BAP地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中选择一个IP地址。
同样地,针对下行传输,接入IAB节点在确定GTP-U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endpoint identifier,TEID)和IP地址时,接入IAB节点需要根据上行映射规则中BAP路由标识包括的目的Donor-DU的BAP地址以及上述对应关系,为下行数据包选择合适的目的IP地址并上报Donor-CU,即从与该BAP地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中选择一个目的IP地址。
IAB架构下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on,DC)场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版本17(release17,R17)标准涉及到的IAB架构下的双连接场景主要为如图5所示的拓扑冗余(topology redundancy)架构。在图5中,IAB node2的MT,即IAB-MT2通过双连接分别连接至Donor-DU1和Donor-DU2。IAB node2称为边界节点(boundary node)。无阴影的拓扑受Donor-CU1控制,有阴影的拓扑受Donor-CU2控制。
图5的左图中,IAB node2的F1接口终结于Donor-CU1,即Donor-CU1是IAB node2的F1-终结的IAB-宿主-集中式单元(F1-terminating IAB-Donor-CU),相应地,无阴影的拓扑称为F1-终结拓扑(F1-terminating topology)。Donor-CU2为IAB node2的非F1-终结的IAB-宿主-集中式单元(Non-F1-terminating IAB-Donor-CU),相应地,有阴影的拓扑称为非F1-终结拓扑(Non-F1-terminating topology)。
图5的右图中,IAB node2的F1接口终结于Donor-CU2,即Donor-CU2是IAB node2的F1-终结的IAB-宿主-集中式单元,相应地,有阴影的拓扑称为F1-终结拓扑。Donor-CU2为IAB node2的非F1-终结的IAB-宿主-集中式单元,相应地,有阴影的拓扑称为非F1-终结拓扑。
其中,边界节点,是指该IAB节点的F1接口和RRC接口分别终结在不同的donor-CU,即IAB-MT通过RRC连接到donor-CU1,IAB-DU1通过F1接口连接到donor-CU2。这个定义适用于部分迁移(partial migration)、宿主间冗余(inter-donor redundancy)和宿主间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恢复(inter-donor RLF recovery)。
边界IAB节点的F1-terminating IAB-Donor,是指边界IAB节点的F1终结的IAB-Donor。
边界IAB节点的Non-F1-terminating IAB-Donor,是指与边界节点具有RRC连接的IAB-Donor,但该边界IAB节点不在该IAB-Donor终结F1。
对于边界节点的上行业务(UL traffic),边界节点根据上述IP地址的选择方法选择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源IP地址。
Donor-DU2分配一个或多个IP地址,通过Donor-CU2发送给Donor-CU1,然后由Donor-CU1发送给边界节点,其中携带Donor-DU2在Donor-CU2拓扑(上述阴影部分的拓扑)内的BAP地址。其中,Donor-CU2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Donor-DU2,每个Donor-DU2在Donor-CU2拓扑内的BAP地址唯一。然而,Donor-DU的BAP地址在不同的拓扑内不唯一,即Donor-DU2在Donor-CU2拓扑内的BAP地址可能与Donor-DU1在Donor-CU1拓扑(无阴影部分的拓扑)内的BAP地址存在冲突。
针对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案,第一节点(例如,双连接场景下的边界节点)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根据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从而,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应用于IAB网络,包括独立组网的IAB网络,以及非独立组网的IAB网络,两种组网场景的系统架构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在上文的描述中,我们提到IABnode包含MT部分和DU部分,IAB donor可以进一步分为DU和CU部分,CU还可分为CU-CP和CU-UP部分。图6进一步对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 donor的架构,以具体的节点组成给出了示例。
每个IAB节点的DU部分,与IAB donor CU之间有F1接口,该F1接口包含控制面和用户面两部分,其中用户面的部分是IAB-DU与IAB donor CU-UP之间维护的,而控制面部分是IAB-DU与IAB donor CU-CP之间维护的。IAB-DU和IAB donor CU之间的F1接口,在图6中未示出。
在IAB节点工作在SA模式时,IAB node可以单连接到一个父节点,或者双连接到两个父节点,其中这两个父节点可以由同一个IAB donor控制,或者分别由不同的IAB donor控制。IAB node的DU部分与一个IAB donor之间建立F1接口即可,该IAB donor可以连接到5G核心网(5G core,5GC)。其中IAB-donor-CU-CP与通过NG控制面接口连接到5GC中的控制面网元(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其中IAB-donor-CU-UP与通过NG用户面接口连接到5GC中的用户面网元(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
当IAB节点工作在NSA模式(或者说EN-DC模式)时,IAB-donor-CU-UP可以通过S1用户面接口连接到EPC(例如连接到业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MeNB(MN eNB)与IABnode的MT之间有LTE Uu空口连接,MeNB与IAB-donor-CU-CP之间有X2-C接口,MeNB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包括S1接口用户面,以及S1接口控制面)。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图6中的MeNB也可以换成5G的基站gNB,LTE-Uu接口相应的被替换为NR-Uu接口,gNB可以和5GC之间建立用户面和/或控制面的接口,gNB和IAB-donor为IAB节点提供双连接服务,gNB可以作为IAB节点的主基站的角色,或者辅基站的角色。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上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gNB:5G制式的基站,对于UE或者IAB节点来说,可以是IAB节点在双连接模式下的主基站,或者辅基站。
5GC:5G核心网,可用于对UE进行鉴权、移动性管理、PDU会话管理等,包含AMF、UPF等功能实体或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示例性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第一节点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
第一节点可以从主节点、其它节点或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OAM)等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
其中,BAP路由标识包括目的DU的BAP地址。该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F1-终结拓扑或非F1-终结拓扑。
S702.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第一节点可以预先保存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包括F1-终结拓扑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非F1-终结拓扑对应的IP地址集合。
第一节点还可以获取不同拓扑下的Donor-DU配置的IP地址集合。该IP地址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IP地址。其中,不同拓扑下的Donor-DU的BAP地址可以相同或不同。仍以图1为例,假设Donor-DU1配置的IP地址集合包括{IP1、IP2、IP3},假设Donor-DU2配置的IP地址集合包括{IP4、IP5}。
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可以确定与该BAP地址对应的IP地址集合。
由于MN、SN分别对应不同的拓扑类型,第一节点根据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MN对应的IP地址集合和SN对应的IP地址集合。
第一节点根据拓扑类型指示,可以确定在MN对应的IP地址集合或SN对应的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
示例性地,假设确定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为F1-终结拓扑,如图1中,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均为X,则在Donor-DU1对应的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例如,在{IP1、IP2、IP3}中选择IP2。
假设确定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为非F1-终结拓扑,如图1中,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均为X,则在Donor-DU2对应的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例如,在{IP4、IP5}中选择IP4。
示例性地,仍参考图1,第一节点要发送数据包至Donor-DU2,第一节点选择源IP地址为IP4。Donor-DU2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的包头,获取源IP地址为IP4,则可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自身的,不会随意丢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上行传输场景。示例性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主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一配置信息。
以图5的左图所示的双连接架构为例,第一节点可以是边界节点IAB-MT2。IAB-MT2通过双连接分别连接至Donor-DU1和Donor-DU2。Donor-CU1为MN,Donor-CU2为SN。
在建立好GTP-U隧道后,进行数据传输之前,给第一节点配置可用的IP地址集合。
在第一实现中,Donor-DU1给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IP地址集合可以由Donor-CU1配置给第一节点;Donor-DU2给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二IP地址集合也可以通过Donor-CU2发送给Donor-CU1,再由Donor-CU1配置给第一节点。
示例性地,Donor-CU1可以在一条配置信息中配置上述第一IP地址集合和第二IP地址集合,也可以在不同的配置信息中配置上述第一IP地址集合和第二IP地址集合。例如,主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第一信元包括第一IP地址集合,第二信元包括第二IP地址集合。第一IP地址集合、第二IP地址集合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IP地址。仍以图1为例,第一IP地址集合包括{IP1、IP2、IP3},第二IP地址集合包括{IP4、IP5}。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RRC信令发送上述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的信令结构如下:
其中,第一信元为RRCReconfiguration中的iab-IP-AddressConfigurationList-r16,第二信元为mrdc-SecondaryCellGroupConfig。
第一信元和第二信元可以具有相同的信令结构如下:
Donor-DU1(也可以认为是MN)分配的第一IP地址集合包括在第一信元中;Donor-DU2(也可以认为是SN)分配的第二IP地址集合包括在第二信元中。
由上述第一信元/第二信元的信令结构,可以看出,该第一配置信息除了包括配置的IP地址集合(iab-IP-Address-r16),还包括分配该IP地址的Donor-DU的BAP地址(iab-donor-DU-BAP-Address-r16)。其中,参考图1,Donor-DU1所在的拓扑为F1-终结拓扑,Donor-DU2所在的拓扑为非F1-终结拓扑。在相同的拓扑内,Donor-CU管理的多个Donor-DU的BAP地址不同;但在不同的拓扑内,不同的Donor-DU的BAP地址可以相同。即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第二实现中,Donor-DU1配置的第一IP地址集合可以由Donor-CU1发送给第一节点;Donor-DU2配置的第二IP地址集合可以由Donor-CU2发送给第一节点,而不经过Donor-CU1。则MN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IP地址集合,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一配置信息。SN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第二IP地址集合,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三配置信息。
S802.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IP地址集合为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第二IP地址集合为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在上述第一实现中,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例如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信元名称,可以确定第一信元中的第一IP地址集合为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第二信元中的第二IP地址集合为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如下表1所示:
表1
MN 第一IP地址集合
SN 第二IP地址集合
在上述第二实现中,第一节点从MN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从SN接收到第三配置信息,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源于MN,确定该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第一IP地址集合为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该第三配置信息中包括的第二IP地址集合为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S803.第一节点根据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点还可以进一步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第一节点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
一种实现为,若该IAB网络是先建立F1接口再建立DC,则可以确定MN为第一节点的F1-终结宿主,其所在拓扑为F1-终结拓扑;相应地,SN为第一节点的非F1-终结宿主,其所在拓扑为非F1-终结拓扑。
另一种实现为,若该IAB网络是先建立DC再建立F1接口,OAM可以给第一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N或SN是F1-终结宿主,对应的拓扑为F1-终结拓扑。
又一种实现为,若该IAB网络是建立DC再建立F1接口,第一节点可以通过是MN或SN提供默认的BAP配置(即bap config所处的信元)来确定MN或SN是F1-终结宿主,对应的拓扑为F1-终结拓扑。
示例性,假设MN为第一节点的F1-终结宿主,对应的拓扑为F1-终结拓扑;SN为第一节点的非F1-终结宿主,对应的拓扑为非F1-终结拓扑。则具有如下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2
节点 拓扑类型
MN F1-终结拓扑
SN 非F1-终结拓扑
第一节点在确定了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确定了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可以建立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即根据上述表1和表2,可以得到如下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3
IP地址 拓扑类型
第一IP地址集合 F1-终结拓扑
第二IP地址集合 非F1-终结拓扑
第一节点可以在本地保存上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在云服务器保存上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S804.主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映射规则。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上行映射规则。
对于上行用户面业务(UL UP traffic),主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映射规则。其中,在该上行映射规则中包括BAP路由标识和拓扑类型指示。其中,BAP路由标识包括目的DU的BAP地址。该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携带有该BAP路由标识的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F1-终结拓扑还是非F1-终结拓扑。
示例性地,上行映射规则的F1AP信令结构如下:
UL UP TNL Information to be setup List
>UL UP TNL Information to Be Setup Item IEs
>>UL UP TNL Information
>>BH Information
其中,BH Information的信令结构如下:
可以看出,在UL UP TNL Information中包括BAP Routing ID和Non-F1-terminating Topology Indicator。该Non-F1-terminating Topology Indicator即为上述拓扑类型指示。
对于上行非用户面业务(UL Non-UP traffic),其上行映射规则的F1AP信令结构如下:
Uplink Non-UP Traffic Mapping List
>Uplink Non-UP Traffic Mapping List Item IEs
>>Non-UP Traffic Type
>>BH Information
其中,Non-UP Traffic Type的信令结构如下:
在BH Information中包括BAP Routing ID和拓扑类型指示。
S805.第一节点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第一节点在接收到上行映射规则后,可以参考步骤S803,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S806.第一节点根据拓扑类型指示、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
第一节点在接收到上行映射规则中的拓扑类型指示,以及确定的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第一节点确定的如表3所示的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
示例性地,假设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F1-终结拓扑,且第一节点确定MN对应F1-终结拓扑,则根据上述表3,可以确定MN对应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二IP地址集合。
示例性地,假设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非F1-终结拓扑,且第一节点确定SN对应非F1-终结拓扑,则根据上述表3,可以确定MN对应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二IP地址集合。
S807.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
第一节点在确定了MN对应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二IP地址集合后,可以根据上述上行映射规则中的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
由于上述已经确定了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以及MN对应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二IP地址集合,则不管F1-终结拓扑中的Donor-DU1和非F1-终结拓扑中的Donor-DU2的BAP地址是否相同,均可以确定是在第一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还是在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具体地,在确定的IP地址集合中选择IP地址时可以是随机的,或者根据算法选择。
示例性地,假设确定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为F1-终结拓扑,如图1中,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均为X,则在第一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例如,在{IP1、IP2、IP3}中选择IP2。
假设确定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为非F1-终结拓扑,如图1中,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均为X,则在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例如,在{IP4、IP5}中选择IP4。
S808.第一节点将选择的源IP地址添加到数据包的包头中。
第一节点在选择好源IP地址后,将选择的源IP地址添加到数据包的包头中。
该数据包的包头中还可以包括BAP路由标识、拓扑类型等。
S809.第一节点发送数据包。
第一节点在填写好数据包的包头后,并且对数据包进行调制后,可以向目的CU发送数据包。
示例性地,仍参考图1,第一节点要发送数据包至Donor-CU2,第一节点选择源IP地址为IP4。Donor-DU2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的包头,获取源IP地址为IP4,则可以确定该源IP地址是自身分配的,不会随意丢弃、过滤该数据包。
该目的CU可以是MN或SN。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下行传输场景。示例性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1.主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一配置信息。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在此不再赘述。
S902.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IP地址集合为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第二IP地址集合为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2,在此不再赘述。
S903.第一节点根据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3,在此不再赘述。
S904.主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映射规则。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上行映射规则。
在下行传输场景中,Donor-CU与第一节点需要先建立GTP-U隧道。Donor-CU向第一节点发送UE上下文建立/修改请求(UE CONTEX SETUP/MODIFICATION REQUEST),其F1AP信令结构如下:
第一节点向Donor-CU回复UE上下文建立/修改响应(UE CONTEX SETUP/MODIFICATION RESPONSE),其F1AP信令结构如下:
UE CONTEX SETUP/MODIFICATION RESPONSE
DL UP TNL Information to be setup List
>DL UP TNL Information to Be Setup Item IEs
>>DL UP TNL Information
其中,上述UL UP TNL Information/DL UP TNL Information的详细的F1AP信令结构如下:
UP Transport Layer Information(:=UL/DL TNL Information)
CHOICE Transport Layer Information
>GTP Tunnel
>>Transpost Layer Address
>>GTP-TEID
Donor-CU向第一节点发送UE上下文建立/修改请求,其UL UP TNL Information中包括GTP-U隧道对应的上行TEID和IP。
第一节点向Donor-CU需要回复UE上下文建立/修改响应,其DL UP TNLInformation中包括GTP-U隧道对应的下行TEID和目的IP地址。
对于下行业务,主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映射规则。其中,在该上行映射规则中包括BAP路由标识和拓扑类型指示。其中,BAP路由标识包括目的DU的BAP地址。该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携带有该BAP路由标识的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F1-终结拓扑还是非F1-终结拓扑。
第一节点根据UL UP TNL Information(GTP-U隧道对应的上行TEID和IP)和对应的BH Information,确定GTP-U隧道上行对应的BAP路由标识,以及对应的拓扑类型。
S905.第一节点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3或S805,在此不再赘述。
S906.第一节点根据拓扑类型指示、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6,在此不再赘述。
S907.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
第一节点确定了MN对应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二IP地址集合后,可以根据上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具体可以参考S807,根据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第一IP地址集合或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地址。其中,该目的IP地址为下行目的IP地址。
S908.第一节点发送目的IP地址。
第一节点在接收下行数据包之前,需要上报目的IP地址给下发该数据包的目的CU。因此,第一节点向目的CU发送选择的目的IP地址。
该目的CU可以是MN,也可以是SN。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目的IP地址并上报该目的IP地址,目的CU根据该目的IP地址可以准确地发送数据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行传输场景。示例性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1.主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三信元和/或第四信元,其中,第三信元包括第四IP地址集合,第四信元包括第五IP地址集合。第四IP地址集合和第五地址集合属于第三IP地址集合。
该第二配置信息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1中的第一配置信息。所不同的是,假设Donor-CU1管理Donor-DU1和Donor-DU3,Donor-CU2管理Donor-DU2和Donor-DU4,第四IP地址集合包括Donor-DU1分配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第五IP地址集合包括Donor-DU2分配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第三IP地址集合包括上述第四IP地址集合和第五地址集合。
该第二配置信息除了包括配置的IP地址集合,还包括分配该IP地址的Donor-DU的BAP地址。
假设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相同,均为第一BAP地址,则得到如下表4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4
第一BAP地址 第三IP地址集合
S1002.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第四IP地址集合为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第五IP地址集合为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2,得到如下表5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5
MN 第四IP地址集合
SN 第五IP地址集合
S1003.第一节点根据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建立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点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803中的相关描述,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点确定了BAP地址与IP地址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了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确定了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和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可以建立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即根据表2、表5,可以得到如下表6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6
IP地址 拓扑类型
第四IP地址集合 F1-终结拓扑
第五IP地址集合 非F1-终结拓扑
S1004.主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映射规则。
相应地,第一节点接收该上行映射规则。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4。
S1005.第一节点根据BAP路由标识,确定与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
假设Donor-DU1和Donor-DU2的BAP地址相同,均为第一BAP地址,BAP路由标识中包括第一BAP地址,而第三IP地址集合对应第一BAP地址,则可以根据该第一BAP地址确定第三IP地址集合。其中,第三IP地址集合包括上述第四IP地址集合和第五地址集合。
S1006.第一节点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805。
S1007.第一节点根据拓扑类型指示、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
第一节点在接收到上行映射规则中的拓扑类型指示,根据表6,可以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
示例性地,假设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F1-终结拓扑,且第一节点确定MN对应F1-终结拓扑,则根据上述表6,可以确定MN对应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五IP地址集合。
示例性地,假设拓扑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是非F1-终结拓扑,且第一节点确定SN对应非F1-终结拓扑,则根据上述表6,可以确定MN对应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SN对应第五IP地址集合。
S1008.第一节点在第四IP地址集合或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源IP地址。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7。
S1009.第一节点将选择的源IP地址添加到数据包的包头中。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8。
S1010.第一节点发送数据包。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809。
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上行传输场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下行传输场景,所不同的是,S1008替换为,第一节点在第四IP地址集合或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以及步骤S1009和S1010替换为,第一节点发送目的IP地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源IP地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第一节点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1和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100包括处理单元1101和收发单元1102;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1101,用于获取数据包的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单元1102;其中:所述收发单元1102,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所述第二信元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为所述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所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确定与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在所述第四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可选地,所述拓扑类型包括F1终结拓扑和非F1终结拓扑。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源IP地址添加到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中;以及收发单元1102,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以及收发单元1102,用于发送所述目的IP地址。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01和收发单元110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7~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0包括处理器1201和接口电路1202。处理器1201和接口电路1202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202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处理器1201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201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201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图7~图10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201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101的功能,接口电路1202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102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第一节点的芯片时,该节点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的功能。该节点芯片从第一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它节点或UE发送给第一节点的;或者,该节点芯片向第一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第一节点发送给其它节点或UE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第一节点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第一节点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节点、辅节点、第一宿主-DU、第二宿主-DU以及上述第一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使得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包的回传适配协议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
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包括:
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
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所述第二信元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为所述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所述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所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确定与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
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
在所述第四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类型包括F1终结拓扑和非F1终结拓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选择的所述源IP地址添加到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中,并发送所述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
发送所述目的IP地址。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包的回传适配协议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所述拓扑类型指示以及拓扑类型与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源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和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其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所述第二信元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为所述辅节点对应的IP地址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所述主节点对应的第一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二IP地址集合,建立所述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确定与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对应的第三IP地址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类型指示、所述主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辅节点对应的拓扑类型以及拓扑类型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IP地址集合中,确定与主节点对应的第四IP地址集合、以及与辅节点对应的第五IP地址集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四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五IP地址集合中选择所述源IP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类型包括F1终结拓扑和非F1终结拓扑。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源IP地址添加到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中;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BAP路由标识中的BAP地址,在所述第一IP地址集合或所述第二IP地址集合中选择目的IP地址;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目的IP地址。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其中,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数据包的回传适配协议BAP路由标识和所述数据包需要经由的拓扑的拓扑类型指示;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42155.5A 2022-04-25 2022-04-25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9964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155.5A CN116996436A (zh) 2022-04-25 2022-04-25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CT/CN2023/089556 WO2023207755A1 (zh) 2022-04-25 2023-04-20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155.5A CN116996436A (zh) 2022-04-25 2022-04-25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6436A true CN116996436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1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2155.5A Pending CN116996436A (zh) 2022-04-25 2022-04-25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6436A (zh)
WO (1) WO20232077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109B (zh) * 2018-04-04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拓扑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399519B (zh) * 2019-08-15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398959B (zh) * 2019-08-15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lc信道确定方法和装置
EP4213514A4 (en) * 2020-09-30 2023-10-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755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383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12399519B (zh) 一种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1585725B (zh) 标识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5679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48758B (zh) 节点和通信方法
WO202114710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873587B (zh) 一种用于iab网络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8267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57387B (zh) 配置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51400A1 (zh) 一种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11245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1149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21025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041078A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16176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4557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996436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1570702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8792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69988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097890A (zh) 通信设备、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RU280679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WO202416932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14072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82836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