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3461A -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3461A
CN116993461A CN202311240307.4A CN202311240307A CN116993461A CN 116993461 A CN116993461 A CN 116993461A CN 202311240307 A CN202311240307 A CN 202311240307A CN 116993461 A CN116993461 A CN 116993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enterprise
score
enterprises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0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3461B (zh
Inventor
金春梅
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xu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xu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xu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xu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03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3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3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3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3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2Rating or review of business operators or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建立企业集群,集群内所有供货企业共同注册一个eshop销售网站,对所有供货企业商品进行企业绑定并整合排序,上架至eshop销售网站,获取所述供货企业商品的商品信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能够根据企业销售商品的评价以及残品率为企业匹配相应的分配比例,其中服务差产品质量低的企业所能够获得的销售量会越来越低,能够有效降低对虚拟商店的影响,且设置有激励机制,在此类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产品质量时会奖励给企业一定的销售单量,以此能够激励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Eshop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网上销售解决方案,包含Eshop企业网店软件和顾问式服务体系。Eshop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核心诉求出发,通过软件加服务的模式,帮助企业搭建平台、掌握运营。Eshop是为具有法人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在互联网上独立注册网站、开设网上虚拟商店,出售实物或提供服务给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企业集群是多家企业进行集群注册,形成企业集群共同发展,而此类企业集群在开设虚拟商店时往往只开设一家店铺,所有企业共用资源,能够节省更多不必要的支出;
企业集群的商业模式容易造成订单分配上的管理不便,在多家企业同时销售有一款产品时,虚拟商店接收这款产品订单后,通常会均匀分配的将订单分配给各个企业,而均匀分配会使得所有企业获得同等派单量,而各个企业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难以完全相同,这使得服务差产品质量低的企业长期获得同等销售量会致使虚拟商店评价降低,影响集群整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能够根据企业销售商品的评价以及残品率为企业匹配相应的分配比例,其中服务差产品质量低的企业所能够获得的销售量会越来越低,能够有效降低对虚拟商店的影响,且设置有激励机制,在此类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产品质量时会奖励给企业一定的销售单量,以此能够激励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企业集群,集群内所有供货企业共同注册一个eshop销售网站,对所有供货企业商品进行企业绑定并整合排序,上架至eshop销售网站;
获取所述供货企业商品的商品信息,并根据所述商品信息生成商品存储数据上传至终端数据库,其中,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种类、生产批号、规格、数量以及商品存储位置信息;
获取订单数据,根据订单数据与商品存储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其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商品种类和订单数量;
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其中,所述出货指令包括第一出货指令和第二出货指令;
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售后反馈信息包括评价信息、退货信息、换货信息、评价分和残品率,设定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评价分和残品率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得出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
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步骤包括:
若所述供货企业唯一,则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生成第一出货指令;
若所述供货企业不唯一,则生成第二出货指令;
当供货企业接受第一出货指令,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当供货企业接收第二出货指令,且将所有所述供货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派单周期,其中,所述派单周期具有一个派单总量,所述派单总量分为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所述订单数据逐个分配给各个供货企业,并将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所述派单周期内所有的供货企业按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分配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获得分配单量。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订单售后反馈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并获取好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中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差评对应的第三权重值;
根据所述评价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第一权重值、第二权重值和第三权重值计算评价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F表示评价分,H表示好评总数,Z表示中评总数,L表示差评总数,Q1表示第一权重值,Q2表示第二权重值,Q3代表第三权重值;
获取所述评价信息、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中商品残品数据,并根据商品残品数据获取商品残品量;
获取所述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根据所述商品残品量和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计算残品率,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Cl表示残品率,Cp表示商品残品量,Cz表示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
获取所述评价分和残品率;
将所述评价分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将残品率对比标准残品阈值;
若所述评价分高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评价分低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二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评价分位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三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残品率低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
若所述残品率高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二残品对比结果;
为所述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评分权重值、所述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残品权重值。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设定评价底线阈值,将获得所述第二评分对比结果的评价分再次对比评价底线阈值;
若所述评价分低于评价底线阈值,则为所述供货企业赋予底线权重值。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供货企业权重值,所述权重值包括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
根据所述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计算派单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A表示派单分,f表示分配单量,pn中n取值1至3,p1、p2和p3分别表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的评分权重值,cv中v取值1和2,c1和c2分别表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的残品权重值,d表示底线权重值;
根据所述派单分计算派单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B表示派单比例,m表示参与运算的派单分的数量,i表示多个派单分编号。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根据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Q表示趋势变化分,Pd表示最新派单周期评价分,Ps表示最新派单周期上一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趋势变化分;
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变化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L表示趋势分配比例,Q表示趋势变化分,且Q取值大于0,r表示参与运算的趋势变化分的总量,k表示多个趋势变化分的编号。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应用于上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包括:
集群模块,所述集群模块用于记录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商品种类,并进行信息绑定;
信息模块,所述信息模块用于获取商品信息并生成商品数据;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订单数据和与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
指令模块,所述指令模块用于生成出货指令,并将出货指令发送至供货企业;
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获取售后反馈信息并对售后反馈信息积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
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派单比例;
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构件派单周期将所有售有同一商品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同一派单,而每个企业所能够接收的派单数量则由每个企业在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的售后反馈信息决定,通过对售后信息中的数据进行提取获得相应的评价分与残品率,经过评估确定相应的权重,经过计算得出每个企业在派单周期内的具体派单比例,进而确定每个企业的分配单量;
本发明通过在派单周期内设置由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共同构成的派单总量,其中占比更高的周期分配单量由每个供货企业所获取的派单比例决定,而占比较小的趋势分配单量则由趋势分配比例决定,评价分低的企业容易获取更高的趋势分配比例,能够激励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图。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请阅读附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企业集群,集群内所有供货企业共同注册一个eshop销售网站,对所有供货企业商品进行企业绑定并整合排序,上架至eshop销售网站;
S2、获取所述供货企业商品的商品信息,并根据所述商品信息生成商品存储数据上传至终端数据库,其中,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种类、生产批号、规格、数量以及商品存储位置信息;
S3、获取订单数据,根据订单数据与商品存储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其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商品种类和订单数量;
S4、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其中,所述出货指令包括第一出货指令和第二出货指令;
S5、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售后反馈信息包括评价信息、退货信息、换货信息、评价分和残品率,设定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评价分和残品率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得出比较结果;
S6、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
S7、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S8、根据所述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如上述步骤S1-S8,在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中,为节省资源以及便于管理,常会集群统一成立eshop销售网站,而各个企业中若具有相同的产品,则会整合为同一链接上架销售,在消费者下单购买此类商品时,该类订单会逐个派发给售有该商品的企业,但由于为多家企业共同销售同一款产品,产品质量并不能保证统一,这样会使得产品较差的企业在售出产品后遇到售后问题,而由于多家企业销售该产品时共用同一销售链接,这则使得其余企业受到影响,基于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首先要确定每个企业所销售的商品种类,并对该信息进行记录,方便在接收到商品订单时能够精确追溯售有该商品的企业,而在接收到订单后,也能够对已经记录的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售有该商品的企业信息,在订单商品同时由多家企业销售时,回生成第二出货指令,第二出货指令的分配目标包含销售有订单商品的所有企业,这些供货企业整合构建成一个派单周期,派单周期内每个供货企业依次匹配第二出货指令,而派单周期内每个供货企业所匹配到第二出货指令的总数不同,根据供货企业自身表现决定,例如在首次构件派单周期时每个供货企业获得的分配单量相同,在第一个派单周期完成后,第二个派单周期重复第一个派单周期的运行方式,而在第二个派单周期结束后,提取第一个派单周期中销售商品的评价信息以及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第二个派单周期进行时间端恰好是第一个派单周期的商品信息反馈时间段,此时刚好适用于收集反馈信息,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来确定各个供货企业在该商品的下一派单周期的分配比例,这使得第一派单周期内销售商品评价高的供货企业能够在第三派单周期内获得更高的分配单量,而第一派单周期内销售商品评价低的供货企业在第三派单周期内获得的分配单量会更低,而每个供货企业在单个派单周期内的总派单量也分为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周期分配单量根据企业的评价高低计算,趋势分配单量根据每次获得的评价高低与上次获得的评价高地的差值计算。
而在此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尤为重要,本实施例中先将提取派单周期中销售商品的评价信息以及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进行计算,先得出最为基础的评价分以及残品率,并将得出的评价分以及残品率对比设定的标准评价区间和标准残品率,得出比较结果,为每种比较结果赋予相应的分配权重值,通过权重值计算派单分,再通过派单分得出派单比例,此外派单周期内的总派单量也分为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派单比例用于分配周期分配单量内的订单数量,其次每个派单周期所获取的评价分均会被记录,通过评价分能够计算出趋势变化分,而趋势变化分经过计算能够得出趋势变化比例,趋势变化比例则用于分配趋势分配单量内的订单数量,其中总派单量中周期分配单量占比远高于趋势分配单量,趋势趋势分配单量作为评价分提升的奖励机制存在,这可使供货企业更有动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且由于周期分配单量占比远高于趋势分配单量,即便优质供货企业始终保持较高的评价分,使其得出的趋势变化分较低,自身所能分配到的周期分配单量内的订单也远远足够,既能够保证优质供货企业的订单销售数量,也能够通过设置的趋势分配单量来激励评价分较低的供货企业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以及商品质量。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步骤包括:
S401、若所述供货企业唯一,则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生成第一出货指令;
S402、若所述供货企业不唯一,则生成第二出货指令;
S403、当供货企业接受第一出货指令,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S404、当供货企业接收第二出货指令,且将所有所述供货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派单周期,其中,所述派单周期具有一个派单总量,所述派单总量分为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所述订单数据逐个分配给各个供货企业,并将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S405、所述派单周期内所有的供货企业按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分配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获得分配单量。
如上述步骤S401-S405,生成第二供货指令则代表当前订单内的商品具有多家供货企业同时销售,而多家企业共同构成的派单周期中具有一个派单总量,派单总量由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组成,周期分配量根据各个企业在单个派单周期内的销售反馈来决定,而趋势分配单量则由每个派单周期内的销售反馈的好坏变化而决定。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S501、获取所述订单售后反馈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并获取好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中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差评对应的第三权重值;
S502、根据所述评价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第一权重值、第二权重值和第三权重值计算评价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F表示评价分,H表示好评总数,Z表示中评总数,L表示差评总数,Q1表示第一权重值,Q2表示第二权重值,Q3代表第三权重值;
S503、获取所述评价信息、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中商品残品数据,并根据商品残品数据获取商品残品量;
S504、获取所述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S505、根据所述商品残品量和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计算残品率,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Cl表示残品率,Cp表示商品残品量,Cz表示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如上述步骤S501-S505,根据订单售后反馈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其中商品售出时与企业绑定,所获得的订单反馈信息也与企业绑定,这能够更加精准的追溯每个企业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并根据好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中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差评对应的第三权重值计算出供货企业的评价分,同时通过评价信息、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中商品残品数据获取商品残品量,计算得出供货企业的残品率,其中经过计算得出的残品率作为供货企业获取派单数量的依据之一,而评价分则需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处理,才可作为供货企业获取派单数量的依据之一。
当然,同一派单周期内已售商品买家未评价,或评价时商品的好评分已经计算得出,则该评价信息不会对好评分产生影响,其次,在计算残品率时,收集一个派单周期内的退货商品和换货商品,经过质检,检测商品是否为残品,若为残品计入残品量,其次收集商品评价中的残次品信息,并对买家进行核实,核实确认后才可计入残品量中。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S601、获取所述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
S602、获取所述评价分和残品率;
S603、将所述评价分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将残品率对比标准残品阈值;
S604、若所述评价分高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
S605、若所述评价分低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二评分对比结果;
S606、若所述评价分位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三评分对比结果;
S607、若所述残品率低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
S608、若所述残品率高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二残品对比结果;
S609、为所述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评分权重值、所述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残品权重值。
如上述步骤S601-S609,经过计算得出的评价分在对比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后会得出三个对比结果中的一个,而三个对比结果会赋予三个不同的评分权重值,同样的残品率对比标准残品阈值后会得出两个对比结果中的一个,而两个对比结果会赋予两个不同的残品权重值,而供货企业所获取的评分权重值和残品权重值是计算派单分的依据之一。
其中标准评价阈值区间为定值,并不会因为商品种类而产生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标准残品阈值为变值,会因为商品种类而产生改变,例如电子商品的标准残品阈值会高于易碎商品标准残品阈值,以此保证标准残品阈值所赋予的残品权重值的准确性。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设定评价底线阈值,将获得所述第二评分对比结果的评价分再次对比评价底线阈值;
若所述评价分低于评价底线阈值,则为所述供货企业赋予底线权重值;
上述中,在经营eshop销售网站时难免会出现产品质量差和服务态度差的企业,而设定的评价底线阈值用于界定供货企业的服务底线,若评价分低于评价底线阈值,会为供货企业赋予相应的底线权重值,而被赋予底线权重值的供货企业也会受到警告指令,底线权重值在进行派单比例计算时会降低派单比例计算的结果,从而降低获取的派单比例,起到惩罚的作用,进而督促供货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在此需要说明的时,此底线权重值为变值,底线权重值会根据被赋予的次数逐渐变低,进而会降低更多供货企业获取的派单比例。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的步骤,包括;
S611、获取所述供货企业权重值,所述权重值包括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
S612、根据所述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计算派单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A表示派单分,f表示分配单量,pn中n取值1至3,p1、p2和p3分别表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的评分权重值,cv中v取值1和2,c1和c2分别表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的残品权重值,d表示底线权重值;
S613、根据所述派单分计算派单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B表示派单比例,m表示参与运算的派单分的数量,i表示多个派单分编号;
如上述步骤S611-S613,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中,集群内的企业获取单量一般为相同数量,这使得评价好的企业与评价差的企业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单量分配并不合理,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派单比例来决定各个企业获取的单量,而派单比例计算的依据便是各个企业所获取的派单分,派单越高则表示企业服务态度越好,产品质量越高,反之亦然,而派单分高也代表获得的派单比例高,能够分配更多的单量,单量分配更加合理。
例如该商品共有四家供货企业同时销售,第一供货企业的派单分为1.3,第一供货企业的派单分为1.1,第一供货企业的派单分0.9,第四供货企业的派单分0.7,那么通过4家供货企业的派单分分别计算派单比例,可计算得出第一供货企业的派单比例为32.5%、第二供货企业的派单比例为27.5%、第三供货企业的派单比例为22.5%和第四供货企业的派单比例为17.5%。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的步骤,包括;
S701、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S702、根据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Q表示趋势变化分,Pd表示最新派单周期评价分,Ps表示最新派单周期上一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如上述步骤S701-702,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中,对于评价较差的企业不具备激励机制,企业并无做出好的改变的动力,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最新派单周期评价分减去最新派单周期上一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可算得趋势变化分,趋势变化分是决定获取趋势分配单量内订单比例的基本数值,且由于趋势变化分是基于评价分计算得出,这使得评价分较低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更高趋势变化分,从而分配到更多趋势分配单量内的订单,这使得评价分较低的企业在做出较好的改变时能够有较高的收益,进而能够激励企业做出好的改变,而趋势变化分只会取值大于0,若趋势变化分为负数,则不会被取值,也不会参与趋势分配比例的运算,也就代表该供货企业不会获得趋势分配单量内的订单,需要说明的是,若所有的企业均未获得被取值的趋势变化分,则将趋势分配单量并入周期分配单量中。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的步骤,包括;
S711、获取所述趋势变化分;
S712、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变化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L表示趋势分配比例,Q表示趋势变化分,且Q取值大于0,r表示参与运算的趋势变化分的总量,k表示多个趋势变化分的编号;
如上述步骤S711-S712,L计算所得数值越高,说明该供货企业的趋势分配比例越高,趋势分配比例决定了供货企业能够获得趋势分配单量内的订单数量,当然趋势分配比例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商家出现控分现象,即故意降低一次评价分,而下次获取较高的评价分来获取更高的趋势变化分来获取更高的趋势分配比例获取更高的趋势分配单量,因此趋势分配单量中的订单总量远低于周期分配单量中的订单数量,例如趋势分配单量占据派单总数的10%-20%,而周期分配单量则占据分配单量总数的80%-90%,具体占比根据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决定,在此不做过多解释,这使得降低派单分则意味着会减少占比较大的周期分配单量中的分配比例,得不偿失,能够避免有企业刻意降低评价分由此获取更高的趋势变化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应用于上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包括:
集群模块,所述集群模块用于记录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商品种类,并进行信息绑定;
信息模块,所述信息模块用于获取商品信息并生成商品数据;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订单数据和与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
指令模块,所述指令模块用于生成出货指令,并将出货指令发送至供货企业;
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获取售后反馈信息并对售后反馈信息积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
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派单比例;
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如上述,对企业集群的订单进行管理分配时,通过获取模块接收订单,获取相关供货企业信息,通过指令模块发出出货指令,若出货指令为第二出货指令,则表示供货企业不唯一,将所有供货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派单周期,并为派单周期内所有的企业赋予分配单量,而接收的订单则会逐个分配给各个供货企业,企业接收来自供货企业的出货指令,并完成出货信息记录,当所有供货企业的分配单量均已完成后,触发所设置的预设条件,并重置派单周期,而派单周期结束后通过eshop销售网站接收订单的反馈信息,并通过记录的出货信息来追溯每个商品的发货来源,并对反馈信息进行统计,通过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计算得出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通过第三计算模块能够计算得出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以及,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企业集群,集群内所有供货企业共同注册一个eshop销售网站,对所有供货企业商品进行企业绑定并整合排序,上架至eshop销售网站;
获取所述供货企业商品的商品信息,并根据所述商品信息生成商品存储数据上传至终端数据库,其中,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种类、生产批号、规格、数量以及商品存储位置信息;
获取订单数据,根据订单数据与商品存储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其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商品种类和订单数量;
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其中,所述出货指令包括第一出货指令和第二出货指令;
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售后反馈信息包括评价信息、退货信息、换货信息、评价分和残品率,设定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评价分和残品率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得出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
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供货企业数量生成出货指令,供货企业接收出货指令,并根据出货指令对对应的商品进行出货步骤包括:
若所述供货企业唯一,则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生成第一出货指令;
若所述供货企业不唯一,则生成第二出货指令;
当供货企业接受第一出货指令,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当供货企业接收第二出货指令,且将所有所述供货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派单周期,其中,所述派单周期具有一个派单总量,所述派单总量分为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所述订单数据逐个分配给各个供货企业,并将所述订单数据绑定供货企业,供货企业进行出货;
所述派单周期内所有的供货企业按派单比例和趋势分配比例分配周期分配单量和趋势分配单量获得分配单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订单售后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订单售后反馈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并获取好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中评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差评对应的第三权重值;
根据所述评价信息中的好评、中评和差评数量、第一权重值、第二权重值和第三权重值计算评价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F表示评价分,H表示好评总数,Z表示中评总数,L表示差评总数,Q1表示第一权重值,Q2表示第二权重值,Q3代表第三权重值;
获取所述评价信息、退货信息和换货信息中商品残品数据,并根据商品残品数据获取商品残品量;
获取所述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根据所述商品残品量和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计算残品率,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Cl表示残品率,Cp表示商品残品量,Cz表示派单周期内售出商品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不同的供货企业分配不同的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和标准残品阈值;
获取所述评价分和残品率;
将所述评价分对比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将残品率对比标准残品阈值;
若所述评价分高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评价分低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二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评价分位于标准评价阈值区间,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的评分对比结果为第三评分对比结果;
若所述残品率低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
若所述残品率高于标准残品阈值,则判定所述供货企业为残品对比结果为第二残品对比结果;
为所述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评分权重值、所述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赋予相应的残品权重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评价底线阈值,将获得所述第二评分对比结果的评价分再次对比评价底线阈值;
若所述评价分低于评价底线阈值,则为所述供货企业赋予底线权重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权重值计算派单比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供货企业权重值,所述权重值包括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
根据所述评分权重值、残品权重值和底线权重值计算派单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A表示派单分,f表示分配单量,pn中n取值1至3,p1、p2和p3分别表示第一评分对比结果、第二评分对比结果和第三评分对比结果的评分权重值,cv中v取值1和2,c1和c2分别表示第一残品对比结果和第二残品对比结果的残品权重值,d表示底线权重值;
根据所述派单分计算派单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B表示派单比例,m表示参与运算的派单分的数量,i表示多个派单分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并根据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根据每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计算趋势变化分,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Q表示趋势变化分,Pd表示最新派单周期评价分,Ps表示最新派单周期上一个派单周期的评价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分配比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趋势变化分;
根据趋势变化分计算趋势变化比例,其中,计算公式为:
其中,L表示趋势分配比例,Q表示趋势变化分,且Q取值大于0,r表示参与运算的趋势变化分的总量,k表示多个趋势变化分的编号。
9.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群模块,所述集群模块用于记录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商品种类,并进行信息绑定;
信息模块,所述信息模块用于获取商品信息并生成商品数据;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订单数据和与订单数据相关的供货企业;
指令模块,所述指令模块用于生成出货指令,并将出货指令发送至供货企业;
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获取售后反馈信息并对售后反馈信息积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
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派单比例;
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趋势分配比例
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供货企业派单数量。
10.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方法。
CN202311240307.4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6993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0307.4A CN116993461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0307.4A CN116993461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3461A true CN116993461A (zh) 2023-11-03
CN116993461B CN116993461B (zh) 2024-02-20

Family

ID=8853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0307.4A Active CN116993461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34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66020A1 (en) * 2014-03-31 2019-02-28 Kountable, Inc. Multi-Variable Assess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Evaluate and Predict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US20210319458A1 (en) * 2020-04-14 2021-10-14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nd detection
CN114782136A (zh) * 2022-04-24 2022-07-2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商城管理系统
CN115545757A (zh) * 2022-09-26 2022-12-30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电商交易主体的行为数据智能模拟方法
CN116188025A (zh) * 2022-10-26 2023-05-30 数采小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平台供应商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66020A1 (en) * 2014-03-31 2019-02-28 Kountable, Inc. Multi-Variable Assess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Evaluate and Predict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US20210319458A1 (en) * 2020-04-14 2021-10-14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nd detection
CN114782136A (zh) * 2022-04-24 2022-07-2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商城管理系统
CN115545757A (zh) * 2022-09-26 2022-12-30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电商交易主体的行为数据智能模拟方法
CN116188025A (zh) * 2022-10-26 2023-05-30 数采小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平台供应商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3461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arbird Penalties, rewards, and inspection: provisions for quality in supply chain contracts
Kim et al.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combinatorial auctions: A structural estimation approach
US20020035537A1 (en) Method for economic bidding between retailers and suppliers of goods in branded, replenished categories
US20020087440A1 (e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d validating a bill of materials and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bill of materials
CN106846671A (zh) 店中店销售管理系统
Huang et al. Coordination of pricing,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 reliability decisions in deteriorating product supply chains
TWI311289B (zh)
CN101452548A (zh) 供应链评价系统、方法以及程序
CN106339832A (zh) 用于电子商务整合采购和补货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34989A (zh) 一种餐厅食物全周期管理系统
CN114782024A (zh) 物资采购计划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707771A (zh) 基于大数据的医药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平台
Galankashi et al. Lean supplier selection: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pproach
CN116993461B (zh) 一种基于eshop的企业集群商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Fang et al. The coordination and preference of supply chain contracts based on time-sensitivity promotional mechanism
JPH0973491A (ja) 部品在庫計画立案支援システム
CN111275294A (zh) 一种商品信息批量处理分析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699174B (zh) 一种大数据建筑用品驱动链图生成方法
CN108830480A (zh) 一种erp采购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52771A (zh) 多层次架构销售系统与建立此多层次架构销售系统的方法
JP2003316862A (ja) 在庫計画方法
JP2005215817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構築の見積システム
Chiu et al. Optimization of a multi–product intra-supply chain system with failure in rework
CN108710995A (zh) 超市商品管控方法
CN117252608B (zh) 一种商品分销平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