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506B -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506B
CN116980506B CN202310790058.XA CN202310790058A CN116980506B CN 116980506 B CN116980506 B CN 116980506B CN 202310790058 A CN202310790058 A CN 202310790058A CN 116980506 B CN116980506 B CN 116980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cking
piece
elastic ro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00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506A (zh
Inventor
许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00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锁止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所述锁止机构的按键的按压面露出所述安装槽,所述锁止机构的锁止件的锁舌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并位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按键受到向所述安装槽内的按压力,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锁舌退出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打开。

Description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产品。例如折叠手机、弹出式手表等。
以折叠手机为例,折叠手机一般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转动连接。折叠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壳体需要相对固定,此时需要设置锁止机构将两个壳体锁止,以防止两个壳体相对打开。而在折叠手机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锁止机构解除对两个壳体的锁止,以使两个壳体可以相对打开。但是现有的锁止机构锁紧和解锁来回切换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摩擦,会影响后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能够可靠的锁止可折叠电子设备,且摩擦力较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其包括按键、锁止件及联动件,所述锁止件包括锁舌和连接于锁舌一端的连接板,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件、连接件、第二滑动件、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相对所述连接件倾斜设置,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叠设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背向所述锁舌倾斜,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能够相对移动,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抵接,且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能够带动所述锁止件移动;
所述锁止机构呈锁持状态,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抵接,并与所述连接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处于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按键靠近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产生弹性形变,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锁止件产生移动位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所述锁止件的移动方向、所述按键的移动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均相互垂直。
通过在按键和锁止件之间设置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实现按键对锁止件的作用力,以使锁止件锁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或者解除锁止;在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弹性作用力下,按键和锁止件不会直接接触即可实现按键对锁止件的操控,避免按键和锁止件直接作用产生相互摩擦而影响按键和锁止件的使用灵敏度,可以理解为整个锁止机构的摩擦力被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接杆给转化,整个锁止机构的摩擦力减小,操作顺畅度提高同时提升了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侧面和第二连接侧面,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弹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侧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侧面呈第二夹角,
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被拉伸,且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增大。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与连接件呈夹角设置,能够在按键推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移动时,使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杆产生弹性变形,且能够给连接件施加垂直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移动的方向的拉力,来拉动锁止件移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为条弹性体,且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为弹簧钢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为弹簧钢,可以具有一定支撑强度;在其不需要较大形变的使用场景下,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可以选择橡胶材质制成。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受到外力向所述连接板移动,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至所述第二距离,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锁舌沿第一方向移动,
撤销外力,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弹性恢复力拉动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互靠近,恢复至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连接件推动所述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本实施例的锁止机构操作简单,撤销外力即可回复锁止状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面和与所述按压面背向设置的背面,所述背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按压块,每个所述按压块设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按压块的第一斜面背向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斜面,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本实施例的按键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采用斜面抵推产生位移的方式实现移动,结构较为简单,容易达成配合精度。而且按键采用两个独立的按压块设置第一斜面,两个按压块之间的空间可以提供按键位移的距离,也可以避免与连接板抵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包括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背向设置的锁持端,所述锁持端具有弧形面。所述锁持端在被第二壳体相对滑动接触时,弧形面与第二壳体相对运动顺滑,减少摩擦损耗。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一端的插接段,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插接段的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连接件叠设并连接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插接段与所述锁舌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厚度和小于等于所述插接段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将连接板设置成厚度不一致的本体和插接段,使连接板与连接件组装后整体厚度是不增加的,而且插接段的厚度可以保证连接板强度,以及在与第一壳体配合时的插接强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表面凸设有定位体,所述连接件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体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定位于所述定位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采用定位体和定位孔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安装侧面和两个背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安装侧面和两个背向设置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三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面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连接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均为两个,可以增加对锁止件的拉动力度和复位力度,也保证锁止件的移动平稳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如上所述的锁止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所述按键的按压面露出所述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锁舌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并位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锁止机构呈锁持状态;
所述按键受到向所述安装槽内的按压力,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锁舌退出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打开。
本申请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止和解除锁止过程中,按键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传动力给与锁止件,并未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直接摩擦接触,可以减锁止机构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在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的弹性件的作用力下可以是锁止件复位。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内凹弧形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为外凸弧形面,所述锁舌的锁持端的端面为外凸弧形面,所述锁止槽凹设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锁持端沿着第三侧面滑入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第三侧面和锁舌的锁持端的端面均为弧形面,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接触并滑动,可以提升滑动顺畅度,可以减少两个面的摩擦损耗。且在锁舌被第三侧面推动缩回在伸出与锁止槽锁止时,第三侧面与锁持端的端面之间滑动顺畅,可以减少两个面的摩擦损耗。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沿着所述安装槽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凹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槽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背向设置,所述第二槽侧壁凹设有滑动通槽,且所述滑动通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滑动通槽沿着所述锁止件移动方向相对设置且均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所述连接板的插接段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锁舌容纳于所述滑动通槽,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滑动通槽之间移动,所述锁舌能够伸出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锁舌能够伸出所述第一侧面。本实施例用于收容锁止机构的安装槽结构简单,且不会过多占用壳体的空间。而且安装槽是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内部空间小于第二部分内部空间,其内部设置的元器件体积会选择较小的,如此能够灵活布置安装位置,为安装槽提供空间,可以尽量节省第一壳体的空间。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相对的端壁,两个所述端壁均连接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两个所述端壁与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凸出部,靠近每一个所述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安装槽宽度方向向所述安装槽内凸出;
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及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滑动件与一个所述端壁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该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二滑动件与另一个所述端壁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该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本实施例的凸出部可以对滑动中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实现导向作用,防止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偏移,保证锁止机构的使用精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所述按压面,与所述按压面背向设置的背面,以及连接按压面与所述背面的周侧面,所述周侧面凸设有凸台,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安装座和外壳,所述安装槽凹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外壳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周壁设有台阶,所述按键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外壳盖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通槽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并连通,所述按压面露出所述通槽,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安装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在所述按键移动方向抵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一侧,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平齐;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部分转动连接,且可以层叠于所述第二部分。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为外侧显示,即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时显示屏位于主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壳体叠于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可以保证其外观整体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所示部分第一壳体与部分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锁止机构的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一个角度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锁止机构变化过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是主体和显示屏的分解示意图,且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图1所示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处于折叠状态,图2所示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处于半开启状态。图3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的展开角度为180度。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或车载设备(mobiledevice)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的角度均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图2所示手机的展开角度为180度是指,可以为180度,也可以大约为180度,比如170度、175度、185度和190度等。后文中举例说明的角度可做相同理解。
为了便于描述,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时所采用“顶”、“底”、“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手机于附图2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上”,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下”,以朝向X轴正方向为“右”,以朝向X轴负方向为“左”,以朝向Y轴正方向为“后”,以朝向Y轴负方向为“前”,其并不形成对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继续参考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为外折式手机,手机包括主体500和显示屏600,显示屏600安装于主体500。显示屏600包括显示面和安装面,显示面和安装面相背设置。显示面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显示屏60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610、第二显示部分620和第三显示部分630。第三显示部分630位于第一显示部分610和第二显示部分620之间,第三显示部分630为柔性以沿X轴方向发生弯折。本实施例中,显示屏600采用柔性显示屏600。第一显示部分610和第二显示部分620在不被固定时实际上也是可以弯折的。
本实施例中,主体500包括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转动机构400及锁止机构100。转动机构40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且转动机构400分别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可通过转动机构400相对转动,使得主体5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背向显示屏600的一侧为手机的内表面,承载显示屏600的一侧为外侧。具体的,显示屏600安装于主体500,且安装面与主体500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200承载第一显示部分610,第二壳体300承载第二显示部分620。换言之,第一显示部分61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第二显示部分620安装于第二壳体300。其中,转动机构400与第三显示部分630相对设置,以实现显示屏600的弯折。
请参阅图2,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通过转动机构400相对转动,当手机处于展开状态,如图3,显示屏600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实现手机的大屏显示及操作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参阅图1,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屏600位于最外侧,处于可视状态,手机的整体尺寸减小,便于携带。
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转动机构400沿着X轴方向依次设置,且三者之间的尺寸之和为主体500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包括装配公差和三者之间的装配缝隙)。主体500及显示屏600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均与手机沿X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此处相同包括允许的公差范围。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转动机构400沿Y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所述的尺寸相同可以允许存在装配或者生产公差。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沿Y轴方向的尺寸即为主体500在Y轴方向的尺寸,主体500在Y轴方向的尺寸与显示屏600及手机沿Y轴方向的尺寸相同。当然,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
在X轴方向上,第一壳体200的宽度大于第二壳体300的宽度,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200的一部分和第二壳体300沿着Z轴方向层叠,第一壳体200的另一部分未与第二壳体300折叠,第一壳体200未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层叠的部分的厚度,第一壳体200未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为铰链,转动机构400连接在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相当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转动结构,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转动和相对折叠。具体的,转动机构400包括两个相连接的铰链,两个铰链沿Y轴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一个铰链与第一壳体200连接,另一个铰链与第二壳体300连接;或者,转动机构400包括一个铰链,在Y轴方向上,铰链从手机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为两个相连接且可相对转动的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与第一壳体200转动连接,另一个转轴与第二壳体30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转动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转动和相对折叠,且不会损坏显示屏600即可。
锁止机构10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上,且在主体50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也即,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沿Z轴方向层叠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00将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锁止,以防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在主体500需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00可以解除对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的锁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通过外力将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打开展平,且可以通过转轴结构上的阻尼力保持在展平状态。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的打开可以额外设置弹开结构,或者在转轴机构内设置弹开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40,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40沿X轴方向分布且固定连接,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40朝向显示屏600的一侧为第一外侧面,第一外侧面为平面(允许存在公差),第一部分220沿Z轴方向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40沿Z轴方向的厚度尺寸。可以理解为第一部分220凸出于第二部分240。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3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壳体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20包括安装座230和外壳250,外壳250和安装座230沿Z轴方向层叠固定。安装座230内用于容纳手机的电子器件,安装座230包括第一侧面231和第一表面232、与第一表面232背向设置的第二表面(图未标)、沿Y轴方向相背的两个第一端面234;第一侧面231和第一表面232连接,且第一表面232背向主体500的外侧面。
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包括位于X轴正方向的第二侧面(图未标)、沿Y轴方向相背的两个第二端面242、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三表面243和第四表面(图未标)。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40沿X轴方向一体成型为第一壳体200,且第二部分240位于第一部分220的第一侧面231的一侧;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231朝向同侧且彼此远离。在Y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20的长度尺寸和第二部分240的长度尺寸均与第一壳体200的长度尺寸相同。在Z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20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40的高度尺寸,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220的高度尺寸大致为第二部分240的高度尺寸的两倍。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的第二端面242和第一部分220的第一端面234沿Z轴方向连接,第二端面242和第一端面234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表面232和第一侧面231连接,且第一侧面231和第一表面232之间具有接近90度的夹角,第一侧面231连接第一表面232和第三表面243,且第一表面232和第三表面243呈台阶状排布,也即,第一表面232和第三表面243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沿X轴方向连接,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为主体500的部分外侧面。
如图4所示,图4是图3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第三侧面3001和第四侧面(图未标)、沿Y轴方向相背的两个第三端面3003、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五表面3005和第六表面3006。第三侧面3001为外凸的弧形面。转动机构400位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
第二壳体300上设有锁止槽300A,锁止槽300A凹设于第三侧面3001,也即锁止槽300A的槽口位于弧形面。弧形面用于与锁止机构100配合,对锁止机构100进行导向,便于锁止机构100与锁止槽300A卡合将第二壳体300锁止。
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20的厚度相同,第二壳体300的长度和第一壳体200的长度相同,第二壳体300的宽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20的宽度相同。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时,第二表面、第四表面、第六表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第三表面和第五表面3005大致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表面232高于第三表面243。位于主体500同一侧的第三端面3003、第二端面242和第一端面234共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折叠时,第三表面243正对第五表面3005,第三侧面3001正对第一侧面231。换句话说,在Z轴方向上,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的厚度;或者,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的厚度以及显示屏600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40的厚度。
请参阅图6,安装座230上设有安装槽260,安装槽260凹设于第一表面232。安装槽260的一侧槽侧壁设有容纳槽270,另一侧壁设有滑动通槽280,滑动通槽280贯穿安装槽260的槽侧壁和第一侧面231。安装槽260用于容纳锁止机构100,通槽用于供锁止机构100的部分器件伸出,容纳槽270用于供锁止机构100的另一部具有活动空间。安装槽260位于第一表面232的槽口用于将锁止机构100安装于安装槽260内。
具体的,安装槽260大致为长方形凹槽,由第一表面232向第一壳体200内凹设形成,且在第一表面232上形成槽口。安装槽260包括两个相对的端壁261、第一槽侧壁262和第二槽侧壁263,两个端壁261均连接第一槽侧壁262和第二槽侧壁263,第一槽侧壁262和第二槽侧壁263相对设置,且沿着安装槽260的宽度方向,第二槽侧壁263和第一侧面231背向设置。本实施例的安装槽260大致为矩形凹槽,其还设有槽底壁265,端壁261、第一槽侧壁262和第二槽侧壁均连接槽底壁265。第一槽侧壁262上凹设有容纳槽270,容纳槽270沿着安装槽260的宽度方向向第一槽侧壁262内凹陷。沿着安装槽260的宽度方向,滑动通槽280贯穿第二槽侧壁263和第一侧面231,即滑动通槽280贯穿安装槽260与第一侧面231之间的部分安装座230;滑动通槽280与容纳槽270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滑动通槽280与容纳槽270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侧壁262与端壁261连接的位置以及第二槽侧壁263与端壁261连接位置均设有凸出部266,凸出部266向安装槽260内凸出,沿着安装槽260宽度方向,两个相对的凸出部266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槽侧壁262和第二槽侧壁263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5和图7,图7是图3中所示部分第一壳体与部分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外壳250为条形板,其可以完全覆盖第一部分220的第一表面232。外壳250包括背向设置的外表面2501和内表面2502、相背的两个遮盖端面2503及两个侧面,两个侧面连接外表面2501和内表面2502以及两个遮盖端面2503,两个侧面为弧形面,由外表面2501向内表面2502方形弯曲。外壳250还设有通槽250A,通槽250A贯穿外表面2501和内表面2502。通槽250A内凸设有台阶2504,台阶2504围绕通槽250A的槽周壁向通槽250A内凸设,且台阶设于通槽250A位于外表面2501的槽口位置。外壳250盖于所述安装座230上,第一表面232与内表面2502相对且连接,遮盖端面2503分别与第一端面234和第二端面共面;一个侧面连接第一侧面231。通槽250A与安装槽260相对并连通,用于容纳并限位锁止机构100。
请参阅图2和图7,以及图8至图11,图8是图1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即没有示意按键。图9是图8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所示的锁止机构的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锁止件的示意图。
锁止机构100包括按键10、锁止件30及联动件50。联动件50与锁止件30连接,按键10用于外力推动联动件50发生运动及变形,进而使锁止件30产生位移。联动件50的弹力用于提供锁止件30的锁止和复位。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按键10大致为矩形块体,其包括按压面11、背面12及周侧面13,按压面11与背面12背向设置,周侧面13连接按压面11和背面12。背面12凸设有两个按压块14,沿着按键10的长度方向,两个按压块14位于背面12的相对两端。每一个按压块14包括第一斜面141。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按压块14的第一斜面141背向设置。周侧面13上凸设有凸台15,本实施方式中,凸台15是沿着周侧面13延伸的环状凸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台15为多个沿着周侧面13凸出的块体。
如图8和图11,本实施例中,锁止件30大致为T形板体,其包括连接板31和锁舌32,锁舌32包括锁持端321和连接端322,连接端322和锁持端321背向设置;本实施例中锁持端321具有弧形面3211,第二壳体300的第三侧面3001抵推弧形面3211的锁持端321,提高锁舌32插入锁止槽300A的顺滑度,且可以减少摩擦力。
连接板31包括插接段311和本体312,插接段311凸设于本体31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在锁止件30的厚度方向,本体312的表面3120与插接段311的一表面具有高度差,即本体312和插接段311呈阶梯分布。本体312背向所述插接段31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322,且连接板31远离锁舌32延伸。本实施例的本体312用于固定联动件50,在联动件50与连接板31固定后,联动件50与连接板31的总厚度不会增加,可以节省安装槽260厚度方向空间,而插接段311的厚度可以使连接板31有足够的强度。
所述锁止件30还包括定位体313,定位体313凸设于本体312的表面3120上。本实施例中,定位体313为四个圆柱,本体312位矩形板,两个定位体313分布于本体312的一侧且间隔设置,另外两个定位体313分布于本体312的另一侧且间隔设置,四个定位体313的连线为矩形。
联动件50包括第一滑动件51、连接件52、第二滑动件53、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第一弹性杆54连接第一滑动件51和连接件52之间,第二滑动件53连接第二滑动件53和连接件52之间,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相对连接件52倾斜设置,且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的倾斜方向及角度相同。
连接件52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侧面522和第二连接侧面523,连接件52对应锁止件30的所述的定位体313设有定位孔521。定位孔521贯穿连接件52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且两个表面连接于第一连接侧面522和第二连接侧面523之间。连接件52装于连接板31的本体312上,定位孔521套于定位体313上,连接件52与本体312叠设连接件52和连接板31均位于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之间。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2为矩形板体,定位孔和定位柱的数量相同。
一并参阅图10,第一滑动件51包括第二斜面511、第一安装侧面512和第一安装面513。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51位矩形块状体,第一安装侧面512与第一安装面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第二斜面511由第一安装面513和第一安装侧面512连接处凹陷后形成的倾斜面,且第二斜面511由第一安装面513和第一安装侧面512倾斜,第二斜面511位于第一安装面513和第一安装侧面512的中部位置。
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结构完全一样,其包括第三斜面531第二安装侧面532和第二安装面533;具体结构和位置关系可以参阅第一滑动件51的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均为弹簧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可以是制作弹簧的其他材料,或者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也可以是橡胶材质制成。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均为两个。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为条形体,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长度相等。
第一弹性杆54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52的第一连接侧面522,第二弹性杆55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52的第二连接侧面523,第一弹性杆54与第一连接侧面522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第二弹性杆55与第二连接侧面523呈第二夹角设置,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第二夹角的角度,且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背向锁舌32。两个第一弹性杆5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侧面512,第二斜面511位于两个第一弹性杆54之间,第二斜面511朝向连接件52倾斜。两个第二弹性杆5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侧面532,第三斜面531位于两个第二弹性杆55之间,并朝向连接件52倾斜。
沿着锁止件30的移动方向(X轴方向),两个第一弹性杆54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弹性杆55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杆54平行相对,两个第二弹性杆55平行相对。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对称设置,即沿着锁止件30的移动方向上的连接件52的中心线,为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对称线。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以连接件5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倾斜设置可以在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彼此远离滑动产生拉力时,能够使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对连接件52产生沿着锁止件30的移动方向的弹性拉力以及弹性回复力。
如图8和图9,连接件52的定位孔521套于锁止件30的定位体313上,连接件52、两个第一弹性杆54及两个第二弹性杆55位于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之间。锁止机构100呈锁止状态,两个第一弹性杆54及两个第二弹性杆55处于弹性的自然状态;按键10与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抵接,并与所述连接板31间隔相对,第一滑动件5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53在Y轴方向上具有第一距离。要说明的是,所述自然状态,是指第一弹性杆54及第二弹性杆55没有被压缩,且位于被拉伸的临界点,没有产生弹性伸缩力。按键10与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抵接(两个第一斜面141分别和第二斜面511及第三斜面531抵接)在不产生外力前提下,第一弹性杆54及第二弹性杆55可以保持不发生形变。锁止件30不会产生移动位移。
锁止机构100呈解锁状态,按键10靠近连接板31,第一滑动件51与第二滑动件53具有第二距离,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产生弹性形变被拉长,连接件52和锁止件30产生移动位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个距离是指相对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第一滑动件51与第二滑动件53的距离,是指第一滑动件51与第二滑动件53被刺相对的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具体的,当使用按键10抵推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沿着Y轴方向滑动且相对远离滑动时,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对第一弹性杆54及第二弹性杆55产生的拉力使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被拉伸,又由于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相对连接件52倾斜设置,受到拉力的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拉动连接板31在X轴方向(具体是X轴负方向,可以称为第一方向,图8和图9中X轴箭头表示正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舌32在第一方向移动。在撤去按键10的外力后,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恢复自然状态,锁止件30被拉动向第二方向(X轴正方向)移动而复位,锁止机构100回到锁止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3和图14,图12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一个角度的截面示意图。图14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截面示意图。
将联动件50装于安装槽260,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分别与安装槽260的两个端壁261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足够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移动位置以实现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形变;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可以沿着安装槽260的槽底壁265滑动,具体滑动方向是沿着安装槽260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第一滑动件51的第二斜面511及第二滑动件53的第三斜面531朝向安装槽260的槽口,也就是背向安装槽260的槽底壁265。两个第一弹性杆54和两个第二弹性杆55均背向滑动通槽280方向倾斜。
锁止件30从第一侧面231经滑动通槽280装入安装槽260,连接板31的插接段311部分位于容纳槽270,连接板31上的定位体313与连接件52的定位孔521固定连接,即将锁止件30固定连接于联动件50上。锁舌32容纳并穿过滑动通槽280,锁持端321露出滑动通槽280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31的槽口。锁止件30能够沿着安装槽260的宽度方向,在容纳槽270和滑动通槽280内滑动,容纳槽270的深度大于插接段311的长度,用于给锁止件30预留移动空间;而且锁止件30的连接板31的插接段311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70内,锁舌32部分位于滑动通槽280,可以防止锁止件30翘起,保证锁止件30的滑动平稳性和锁舌32与锁止槽300A的插接准确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锁舌32伸出第一侧面231后,插接段311位于容纳槽270槽口位置。按键10的移动方向与锁止件30的移动方向垂直。
如图14和图15,图15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锁止机构变化过程状态示意图。图15中虚线部分是指各个元件产生位移后的位置,本图14和图15内容仅是为了便于理解锁止机构的运动原理,图14和图15中的尺寸和形状仅仅是示意。按键10装于安装槽260,外壳250盖于安装槽260,按键10部分穿过通槽250A,按压面11露出外表面2501;凸台15与通槽250A的台阶2504卡持,进而将按键10限位于安装槽260和通槽250A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即整个锁止机构100限位于安装槽260和通槽250A形成的安装空间。按键10可以沿着Z轴方向向安装槽260内移动。锁止机构100处于锁止状态,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处于自然弹性状态。
按键10与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抵接且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保持不动的前提下,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可以保持不发生形变,即在按键10和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的配合下,可以是锁止件30保持在一定位置(锁止位置),防止锁止件30在第一壳体200内晃动产生位移。
沿着Z轴方向,按压按键的按压面11,按键的按压块14的第一斜面141抵推按第一滑动件51的第二斜面511和第二滑动件53的第三斜面531,使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沿着安装槽260的槽底壁265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第二滑动件53的移动方向如图15中s1方向,第一滑动件51的移动方向如图15中s3方向,即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沿着Y轴正负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弹性杆54和两个第二弹性杆55向s1方向和s3方向拉伸,沿安装槽260长度方向(Y轴方向),第一弹性杆54一端被第一滑动件51拉动,第二弹性杆55一端被第二滑动件53拉动,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均发生弹性形变,同时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相对连接件52倾斜设置,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倾斜的夹角背向锁舌32,受到拉力的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拉动连接板31沿着安装槽260宽度方向,即由滑动通槽280向容纳槽270方向滑动,进而拉动锁舌32从槽口缩回滑动通槽280内,插接段311插入容纳槽270内。此时锁止机构100处于解锁状态,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相对连接件52的倾斜角度(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变大,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弹性形变具有使得锁止件30复位的弹性力。
撤销对按键10的外力,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弹性恢复力拉动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沿着安装槽260的槽底壁向彼此靠近滑动,第一滑动件51的第二斜面511和第二滑动件53的第三斜面531推动按键10的按压块14的第一斜面141,使按键远离安装槽260向通槽250A移动恢复原位。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带动连接板31沿着安装槽260宽度方向滑动,带动锁舌32再次伸出滑动通槽280的槽口,也就是锁止机构100回到锁止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折叠时,第三表面243正对第五表面3005,第三侧面3001沿第一侧面231宽度方向滑动,第三侧面3001推压锁舌32的锁止端,使锁舌32退回滑动通槽(锁止机构100处于变化状态),直至第三侧面3001与第一侧面231相对,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00A与第一壳体200的滑动通槽280的槽口相对且连通。由于第三侧面3001和第一侧面231为弧形面,使第三侧面3001推压锁舌32更顺畅,减少摩擦力。当然,第三侧面3001和第一侧面231之间也可以有一定安全缝隙,锁止机构100恢复初始状态,锁止件30的锁舌32伸进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00A内将第二壳体300限位于第一壳体200,以使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固定,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保持折叠状态,防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意外打开,换句话说,锁止机构100处于锁止状态,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300处于被锁止状态。显示屏600位于主体500的外部,可以被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按键10和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以及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弹性的自然状态下,使锁止件30插接于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00A内,且保持与锁止槽300A的锁持状态。此时,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处于被向锁止件30的锁舌32方向倾斜状态。
需要解除锁止机构100的锁止状态时,也即需要将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解锁,以便于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打开时。向第一壳体200内(沿着Z轴方向)按压按键的按压面11,使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沿着安装槽260的槽底壁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被拉伸,受到拉力的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拉动连接板31沿着安装槽260宽度方向(X轴方向),即由滑动通槽280向容纳槽270方向滑动,进而拉动锁舌32从槽口缩回滑动通槽280内,锁舌32与锁止槽解锁,第二壳体300与第一壳体200解锁,即可开启第二壳体300。当第二壳体300和第一壳体200完全打开,显示屏600完全展开,具有大屏幕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10和锁止件3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实现按键10对锁止件30的作用力,以使锁止件30锁止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或者解除锁止;在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的作用力下,按键10和锁止件30不会直接接触即可实现按键10对锁止件30的操控,避免按键10和锁止件30直接作用产生相互摩擦而影响按键10和锁止件30的使用灵敏度,可以理解为整个锁止机构100的摩擦力被第一弹性杆54和第二弹性杆55以及第二滑动件53与第一滑动件51给转化,整个锁止机构100的摩擦力减小,操作顺畅度提高同时提升了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止和解除锁止过程中,按键10通过第一弹性杆54、第二弹性杆55以及连接件52进行传动力给与锁止件30,并未与第一壳体200和/或第二壳体300直接摩擦接触,可以减锁止机构100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锁止件及联动件,所述锁止件包括锁舌和连接于锁舌一端的连接板,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滑动件、连接件、第二滑动件、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相对所述连接件倾斜设置,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叠设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背向所述锁舌倾斜,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能够相对移动,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抵接,且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能够带动所述锁止件移动;
所述锁止机构呈锁持状态,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抵接,并与所述连接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处于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按键靠近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产生弹性形变,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锁止件产生移动位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锁止件的移动方向、所述按键的移动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均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侧面和第二连接侧面,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弹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侧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侧面呈第二夹角,
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被拉伸,且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为条弹性体,且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为弹簧钢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受到外力向所述连接板移动,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至所述第二距离,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锁舌沿第一方向移动,
撤销外力,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弹性恢复力拉动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互靠近,恢复至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连接件推动所述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面和与所述按压面背向设置的背面,所述背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按压块,每个所述按压块设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按压块的第一斜面背向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斜面,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斜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包括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背向设置的锁持端,所述锁持端具有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一端的插接段,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插接段的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连接件叠设并连接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插接段与所述锁舌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厚度和小于等于所述插接段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凸设有定位体,所述连接件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体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定位于所述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安装侧面和两个背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安装侧面和两个背向设置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三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面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的长度相等。
1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所述按键的按压面露出所述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锁舌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并位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锁止机构呈锁持状态;
所述按键受到向所述安装槽内的按压力,所述锁止机构呈解锁状态,所述锁舌退出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打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内凹弧形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为外凸弧形面,所述锁舌的锁持端的端面为外凸弧形面,所述锁止槽凹设于所述第三侧面,
所述锁持端沿着第三侧面滑入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沿着所述安装槽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侧壁凹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槽侧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背向设置,所述第二槽侧壁凹设有滑动通槽,且所述滑动通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滑动通槽沿着所述锁止件移动方向相对设置且均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所述连接板的插接段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锁舌容纳于所述滑动通槽,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滑动通槽之间移动,所述锁舌能够伸出所述第一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相对的端壁,两个所述端壁均连接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两个所述端壁与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凸出部,靠近每一个所述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安装槽宽度方向向所述安装槽内凸出;
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及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槽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滑动件与一个所述端壁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该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二滑动件与另一个所述端壁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该端壁位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所述按压面,与所述按压面背向设置的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按压面与所述背面的周侧面,所述周侧面凸设有凸台,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安装座和外壳,所述安装槽凹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外壳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周壁设有台阶,所述按键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外壳盖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通槽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并连通,所述按压面露出所述通槽,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安装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在所述按键移动方向抵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一侧,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平齐;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部分转动连接,且可以层叠于所述第二部分。
CN202310790058.XA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980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0058.XA CN116980506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0058.XA CN116980506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06A CN116980506A (zh) 2023-10-31
CN116980506B true CN116980506B (zh) 2024-05-03

Family

ID=8848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0058.XA Active CN116980506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50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5899A (zh) * 2020-08-21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1953826A (zh) * 2020-08-21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2306158A (zh) * 2020-11-1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515346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835544A (zh) * 2021-09-16 2023-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锁合组件
CN115941822A (zh) * 2021-08-06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锁合机构
CN116033049A (zh) * 2021-10-25 2023-04-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071990A (zh) * 2021-10-29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5899A (zh) * 2020-08-21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1953826A (zh) * 2020-08-21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2306158A (zh) * 2020-11-1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515346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941822A (zh) * 2021-08-06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锁合机构
CN115835544A (zh) * 2021-09-16 2023-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锁合组件
CN116033049A (zh) * 2021-10-25 2023-04-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071990A (zh) * 2021-10-29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06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245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912751B1 (ko) 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EP1916826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liding and tilting mechanisms
CN113542457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217849479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设备
JP4754450B2 (ja) 電子機器
CN116980506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14178126A1 (ja) 多分割筐体の結合装置及び該結合装置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JP4210288B2 (ja) 携帯型無線端末機
CN116980508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20075062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CN116980507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9202201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5030950B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7234111U (zh) 双轴铰链装置
CN116980505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295340A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5306817A (zh)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JP4901607B2 (ja) 携帯型端末
CN117651086A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085379B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JP3959497B2 (ja) 機能拡張装置
CN117914978A (zh) 链条结构、柔性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