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1154A -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1154A
CN116971154A CN202310975065.7A CN202310975065A CN116971154A CN 116971154 A CN116971154 A CN 116971154A CN 202310975065 A CN202310975065 A CN 202310975065A CN 116971154 A CN116971154 A CN 116971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fan
air outlet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5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乾
伍晗
张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975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1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1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衣物洗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该滚筒机构包括具有空腔的内筒以及风机组件,内筒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及与开口相对的后壁;风机组件设置于内筒的后壁上,风机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交设置。该滚筒机构可以提高气流在内筒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Description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洗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行业中的洗干一体机或者独立式烘干机,通常仅有一个风机,将热风送入滚筒烘干衣物后,排出筒外或者除湿后再加热,进入下一次烘干循环。该风机一般设置在筒外,无法直接干预筒内的空气流动和分布,气流在内筒中容易直接沿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最短路径经过,造成气流短路而在内筒中分布不均匀,影响衣物的护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该滚筒机构可以提高气流在内筒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筒机构,包括具有空腔的内筒,内筒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及与开口相对的后壁;以及风机组件,设置于内筒的后壁上,风机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交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风口朝向开口,出风口设置于风机组件的四周,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满足:70°≤α≤1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机组件设置于后壁的中心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滚筒机构还包括电机以及设置于电机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内筒连接并与内筒同轴设置,风机组件设置于内筒的中轴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轴沿轴向设置有用于风机组件走线的过线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以及罩设于第一风机外部的网罩,网罩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风口设置有多个,多个出风口沿网罩的周向分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上述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设置于机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体内设置有外筒以及与外筒连通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滚筒机构的内筒可转动设置于外筒中,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内筒的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体内设置有与进风通道连通的风机室,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风机室内的第二风机和加热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连通,以使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外筒形成循环风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方法:衣物护理设备的机体中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外筒、进风通道和风机室,风机室内设置有第二风机,衣物护理方法包括:处理前期,减少第二风机的风量,提高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的风量,以使热量更多的停留在滚筒机构中;处理中后期,增加第二风机的风量,减少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的风量,以使湿热空气快速排出滚筒机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该滚筒机构通过风机组件使得通过开口进入内筒的气流部分进入进风口,改变气流在内筒内中的流向,避免气流沿最短路径流动,气流通过风机组件外周侧的出风口排出,进一步改变气流走向,使得气流可以在内筒中形成改变循环风路,从而提高气流在内筒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进风和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现有技术中水冷凝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凝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现有技术中热泵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主风路;a2、次风路;
1、内筒;11、空腔;12、开口;13、后壁;
2、风机组件;21、第一风机;22、网罩;221、进风口;222、出风口;
3、电机;
4、驱动轴;41、过线孔;
5、机体;51、外筒;52、进风通道;53、出风通道;54、风机室;55、舱门;56、排水管路;57、蒸汽发生器
6、第二风机;
7、加热组件;
8、蒸发器;
9、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温机构,可以使得控制器有效应对高温制冷工况和超低温制热工况,保证控制器可靠运行。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进风和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筒机构,包括:具有空腔11的内筒1和风机组件2。
内筒1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开口12及与开口12相对的后壁13。开口12用于取放衣物,且外部气流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
风机组件2设置于内筒1的后壁13上,风机组件2具有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22,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相交设置。
本申请中,通过风机组件2使得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的气流部分进入进风口221,改变气流在内筒1内中的流向,避免气流沿最短路径流动,气流通过风机组件2外周侧的出风口222排出,进一步改变气流走向,使得气流可以在内筒1中形成改变循环风路,从而提高气流在内筒1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滚筒机构应用于干衣机中,干衣机中的热空气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通过风机组件2改变热空气的流向,使得热空气可以在内筒1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热空气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滚筒机构应用于洗干一体机中,洗干一体机中蒸汽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通过风机组件2改变蒸汽的流向,使得蒸汽可以在内筒1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蒸汽对衣物除皱除味的效果;在烘干阶段,洗干一体机中的热空气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通过风机组件2改变热空气的流向,使得热空气可以在内筒1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热空气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风口221朝向开口12,出风口222设置于风机组件2的四周,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满足:70°≤α≤100°。
本申请中,进风口221朝向内筒1的开口12,可以使得进入内筒1的气流一部分改变流向进入风机组件2的进风口221,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平行于内筒1的轴向,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与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使得经出风口222排出的气流可以沿内筒1的后壁13流动,并在内筒1的侧壁导向作用下形成循环风路,可以尽可能的覆盖内筒1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气流在内筒1中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可选的,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还可以与内筒1的后壁13表面存在夹角,使得经出风口222吹出的气流不吹在内筒1的后壁13上或者沿一定的倾斜角度吹在内筒1的后壁13上,也可以使得气流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风路,从而提高气流在内筒1中分布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设置于后壁13的中心位置。
本申请中,通过风机组件2设置于后壁13的中心位置,使得进入内筒1的气流可以向中间汇聚并进入进风口221,然后通过出风口222向四周发散,在内筒1中形成以风机组件2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多个循环风路,进一步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可选的,风机组件2也可以选择与后壁13的中心位置错开设置,由于内筒1为旋转设置,风机组件2随内筒1旋转时进风口221的位置也围绕内筒1的轴向转动,使得进入内筒1的气流进入不断变换位置的进风口221中,然后通过出风口222向四周发散,同样可以起到对气流进行均布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滚筒机构设置于机体5内,滚筒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机体5上的电机3以及设置于电机3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轴4,驱动轴4与内筒1连接并与内筒1同轴设置,风机组件2设置于内筒1的中轴线上。
本申请中,电机3通过驱动轴4带动内筒1在机体5内旋转,使得衣物可以在内筒1中翻滚,风机组件2设置在内筒1的中轴线上,在保证对气流进行均匀的同时,风机组件2在内筒1后壁13上的位置可以保持不变,从而不会与内筒1中翻滚的衣物发生干涉缠绕,对衣物进行保护,对风机组件2也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4沿轴向设置有用于风机组件2走线的过线孔41。
本申请中,风机组件2的连接线路通过驱动轴4的过线孔41进行走线,而且风机组件2与驱动轴4同轴设置,可以对连接线路进行保护,而且连接线路隐藏式设计,不会在内筒1中裸露与衣物发生缠绕,保证风机组件2运行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包括第一风机21以及罩设于第一风机21外部的网罩22,网罩22上设置有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22。
本申请中,第一风机21固定在内筒1的后壁13上,网罩22罩设在第一风机21的外部,通过网罩22可以对第一风机21进行保护,避免衣物与第一风机21隔离开,不会出现衣物与第一风机21的叶轮发生干涉的情况。网罩22上设置有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22,网罩22与内筒1的后壁13之间形成风室,第一风机21将风室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222排出,外部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室中,实现对气流的导向。
具体的,网罩22采用镂空结构,第一风机21将网罩22内的空气通过四周的出风口222排出,使得气流可以沿内筒1的后壁13流动,气流流动到内筒1的后壁13与内侧壁的交界处继续转向沿内筒1的内侧壁流动,从而在内筒1的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对位于内筒1中的衣物进行烘干或者蒸汽除皱,可以保证气流在内筒1中分布的均匀性,保证对衣物的处理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222设置有多个,多个出风口222沿网罩22的周向分布。
具体的,网罩22的轮廓为圆形,出风口222设置于圆形网罩22的外周侧,使得气流可以网罩22为中心沿内筒1的后壁13发散式导出,沿内筒1的内侧壁流动至开口12处并再次返回内筒1中,从而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气流。而且圆形的网罩22可以占用较小的空间,在内筒1旋转时也不会对衣物造成划伤破坏。
可选的,网罩22的轮廓也可以采用其它外形,比如正方形,出风口222设置于网罩22的四个侧面上,通过四个侧面上的出风口222将网罩22内的气流导出。
该滚筒机构通过风机组件2使得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的气流部分进入进风口221,改变气流在内筒1内中的流向,避免气流沿最短路径流动,气流通过风机组件2外周侧的出风口222排出,进一步改变气流走向,使得气流可以在内筒1中形成改变循环风路,从而提高气流在内筒1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
图4示出现有技术中水冷凝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凝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现有技术中热泵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机体5;以及上述的滚筒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设备可以为干衣机,衣物通过开口12放入内筒1中,通过内筒1转动带动衣服翻滚,热空气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中,然后一部分热空气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机组件2,并通过四周的出风口222导出,导出的热空气沿后壁13流动并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热气流,使得热空气可以与衣物充分接触,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和烘干效率。
另一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设备还可以为洗干一体机,衣物通过开口12放入内筒1中,通过内筒1转动带动衣服翻滚,蒸汽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中,一部分蒸汽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机组件2,并通过四周的出风口222导出,导出蒸汽沿后壁13流动并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蒸汽流,使得蒸汽可以与衣物充分接触,提高对衣物的除皱和除味效果;在干燥程序中,热空气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中,然后一部分热空气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机组件2,并通过四周的出风口222导出,导出的热空气沿后壁13流动并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热气流,使得热空气可以与衣物充分接触,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和烘干效率。
具体的,洗干一体机可以为热泵洗干一体机或者水冷凝洗干一体机。其中热泵洗干一体机中的风机室5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和加热组件7,水冷凝洗干一体机中的风机室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蒸发器8和冷凝器9,蒸发器8和冷凝器9用于气体的除湿。
如图4所示,现有的水冷凝洗干一体机中,内筒1中没有风机组件2,进风通道52输出的气流进入内筒1后在进风通道52和出风通道53之间的最短路径之间形成主风路a1(双箭头),其余为次风路a2(单箭头),内筒1中气流分布不均匀。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凝洗干一体机,通过在内筒1的后壁上设置风机组件2,进风通道52输出的气流进入内筒1后一部分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机组件2,然后通过出风口222排出,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风路,大大增加了主风路a1的流通,从而提高内筒1中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避免热空气在内筒1中停留时间较短而造成热量浪费的情况,提高对衣物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如图6所示,现有的热泵洗干一体机,内筒1中没有风机组件2,进风通道52输出的气流进入内筒1后在进风通道52和出风通道53之间的最短路径之间形成主风路a1(双箭头),其余为次风路a2(单箭头),内筒1中气流分布不均匀。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洗干一体机,通过在内筒1的后壁上设置风机组件2,进风通道52输出的气流进入内筒1后一部分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机组件2,然后通过出风口222排出,在内筒1中形成循环风路,大大增加了主风路a1的流通,从而提高内筒1中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避免热空气在内筒1中停留时间较短而造成热量浪费的情况,提高对衣物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5内设置有外筒51以及与外筒51连通的进风通道52和出风通道53,滚筒机构的内筒1可转动设置于外筒51中,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连通内筒1的开口12。
本申请中,内筒1可转动设置于外筒51中,机体5上还设置有与外筒51连通的取放口,取放口处设置有舱门55,关闭舱门55使得外筒5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打开舱门55,进行衣物的取放。进风通道52将热空气吹出并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中,用于内筒1中衣物的干燥;或者进风通道52吹出的气体将蒸汽带入内筒1中,用于内筒1中衣物的除皱和除味,外筒51中的气体通过出风通道53排出机体5或者经过除湿后重新进入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5内设置有与进风通道52连通的风机室54,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风机室54内的第二风机6和加热组件7。
本申请中,通过加热组件7对风机室5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二风机6将热空气吹入进风通道52中并由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吹出,热空气通过开口12进入内筒1中,用于内筒1中衣物的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器57,蒸汽发生器57与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处。
本申请中,对于洗干一体机,第二风机6将气体通过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吹出,携带蒸汽发生器57产生的蒸汽一同进入内筒1中,用于衣物的除皱除味。具体的,在蒸汽对内筒1中的衣物进行除皱除味时,可以不启动加热组件7。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通道52与出风通道53连通,以使进风通道52、出风通道53和外筒51形成循环风路。
本申请中,出风通道53可以与机体5的外部连通,用于将内筒1中循环过后的气体排出机体5;出风通道53还可以与进风通道52连通,通过风机室54内的加热组件7对气体进行除湿后再次进入内筒1中,使得气体在机体5内循环利用;出风通道53还可以选择性的与进风通道52连通或者与机体5外部连通,需要气体在内部循环时进风通道52与出风通道53和外筒51形成循环风路,需要将气体排出机体5外部时,出风通道53与机体5外部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衣物护理设备,通过在内筒1的后壁13上设置镂空的网罩22,网罩22内侧安装第一风机21,使空气可以向内筒1的侧壁流动,增加热空气或蒸汽在筒内的分布均匀程度,进而提高对衣物的护理效果。具体的,蒸汽护理时,蒸汽在筒内分布均,除皱、去味效果均衡无死角;烘干护理时,热空气充分经过内筒1,均匀分布,无热量短路的问题,解决了烘干护理时,热风在内筒1中停留时间不足,未充分消耗热量用于衣物的水分蒸发就进入冷凝降温环节,热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方法:衣物护理设备的机体中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外筒51、进风通道52和风机室54,风机室5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衣物护理方法包括:处理前期,减少第二风机6的风量,提高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2的风量,以使热量更多的停留在滚筒机构中;处理中后期,增加第二风机6的风量,减少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2的风量,以使湿热空气快速排出滚筒机构。
具体的,第一风机21的运行开停和转速可根据不同的烘干时段与第二风机6配合控制,在烘干前期,减少第二风机6的风量,提高第一风机21的风量,使得热量更多的停留在内筒1中,减少冷凝除湿或热风排出机体5外造成热量的损失;在烘干中后期,增加第二风机6的风量,减少第一风机21的风量,使得热湿空气快速排出内筒1,激怒宁冷除湿缓解或者直接排出机体5,提高除湿效率。
本申请中,机体5上还设置有与外筒51连通的排水管路56,用于将外筒51中的水分排出机体5外。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空腔(11)的内筒(1),所述内筒(1)具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开口(12)及与所述开口(12)相对的后壁(13);以及
风机组件(2),设置于所述内筒(1)的所述后壁(13)上,所述风机组件(2)具有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22),所述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相交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21)朝向所述开口(12),所述出风口(222)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2)的四周,所述进风口(221)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口(222)的出风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70°≤α≤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2)设置于所述后壁(13)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还包括电机(3)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机(3)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与所述内筒(1)连接并与所述内筒(1)同轴设置,所述风机组件(2)设置于所述内筒(1)的中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沿轴向设置有用于所述风机组件(2)走线的过线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第一风机(21)以及罩设于所述第一风机(21)外部的网罩(22),所述网罩(22)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221)和所述出风口(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222)沿所述网罩(22)的周向分布。
8.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5);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机构,所述滚筒机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5)内设置有外筒(51)以及与所述外筒(51)连通的进风通道(52)和出风通道(53),所述滚筒机构的内筒(1)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外筒(51)中,所述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连通所述内筒(1)的开口(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5)内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52)连通的风机室(54),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室(54)内的第二风机(6)和加热组件(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器(57),所述蒸汽发生器(57)与所述进风通道(52)的出风口(222)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52)与所述出风通道(53)连通,以使所述进风通道(52)、所述出风通道(53)和所述外筒(51)形成循环风路。
13.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衣物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机体(5)中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外筒(51)、进风通道(52)和风机室(54),风机室(5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所述衣物护理方法包括:
处理前期,减少第二风机(6)的风量,提高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2)的风量,以使热量更多的停留在滚筒机构中;
处理中后期,增加第二风机(6)的风量,减少滚筒机构内风机组件(2)的风量,以使湿热空气快速排出滚筒机构。
CN202310975065.7A 2023-08-03 2023-08-03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Pending CN116971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5065.7A CN116971154A (zh) 2023-08-03 2023-08-03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5065.7A CN116971154A (zh) 2023-08-03 2023-08-03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1154A true CN116971154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76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5065.7A Pending CN116971154A (zh) 2023-08-03 2023-08-03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11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012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9903067B2 (en) Laundry machine
US7418789B2 (en) Combination dryer and method thereof
EP1657349B1 (en) Drying machine and drying machine with wash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675406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KR102364673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4135715A (ja) 洗濯乾燥機
EP3674471A1 (en) Laundry machine having induction heater
JP5325689B2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JP4690936B2 (ja) 衣類乾燥機
EP3674470A1 (en) Laundry machine having induction hea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570557B2 (en) Tumble dryer and a drying method
CN116971154A (zh) 滚筒机构、衣物护理设备及衣物护理方法
JP5600779B2 (ja) 洗濯乾燥機
KR100601433B1 (ko) 드럼 세탁기용 건조장치
TWI493085B (zh) Clothes dryer
JP2005065907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11101670A (ja) 衣類乾燥機
KR100382505B1 (ko) 건조세탁기용 제습장치
JP2010075216A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JP268811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KR101245138B1 (ko) 드럼세탁기
JP3066335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KR100400749B1 (ko) 펄세이터방식 건조세탁기
EP3674467B1 (en) Control method of a laundry machine having induction he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