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7528A -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7528A
CN116957528A CN202310828109.3A CN202310828109A CN116957528A CN 116957528 A CN116957528 A CN 116957528A CN 202310828109 A CN202310828109 A CN 202310828109A CN 116957528 A CN116957528 A CN 116957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data
card punching
resul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81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伟
张园园
黄崟钊
李芹
李筠
杨晓东
刘燕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81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7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7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7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当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准确可靠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考勤结果统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集团型企业往往拥有多个子公司、分公司,各单位、部门办公场地不同、用工性质不同,受地理位置、公司制度、业务特点等各类因素制约,各个单位存在着多种考勤打卡方式,如指纹打卡、人脸识别打卡、WiFi打卡、微信、钉钉等;
另外,企业的出差、休假等数据与考勤数据并不一定互通,人资在计算考勤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与核实工作,而且,由于在生成考勤结果时需要人为参与,从而难免导致考勤结果出现纰漏,同时,由于存在多种考勤打卡方式,考勤规则不同,故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工作量繁重,大大降低了生成考勤结果的效率;
因为,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打通了跨地区、跨设备的打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次,通过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对不同人员对应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获取,最后,将精细考勤结果推送至相应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核验,且在存在错误时及时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正,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准确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考勤结果统计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步骤2: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步骤3: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步骤4: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1中,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包括:
获取可允许的考勤打卡方式,并提取各考勤打卡方式的打卡属性,且基于打卡属性确定每一考勤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的目标格式;
获取目标格式的格式标识,并基于格式标识从预设数据调取方式库中调取对应的目标预设方式;
基于调取结果向考勤数据库发送数据调取请求,并当考勤数据库反馈允许请求后,基于目标预设方式对考勤数据库中的打卡数据进行抽取,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1中,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获取得到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预设分类指标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集合,其中,数据类别集合包括打卡人、打卡时间、打卡地点、经度以及纬度;
提取数据类别集合中各数据类别的类别特征,并基于类别特征从预设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库中匹配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且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人时,提取打卡数据中的打卡人标识,并基于打卡人标识从预设业务数据库中检索目标对照表,同时,基于目标对照表确定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并将不同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进行汇总,得到不同打卡人对应的统一的数据格式的打卡人身份数据;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时间时,对打卡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打卡数据中的基本时间信息,其中,基本时间信息包括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
对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进行分开存储,并基于存储结果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将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转换为目标时间格式;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地点、经度和纬度时,若打卡数据不为空,基于预设要求确定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并从预设地名记录表中获取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同时,基于预设地点数据格式要求对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进行格式统一;
若打卡数据为空,基于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人员所在的目标区域,并基于预设地域信息记录表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且将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进行取值并填充;
基于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得到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单位时间将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排序,且基于目标加载方式将排序后的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2中,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并基于人员身份信息对不同人员的打卡数据进行归类,且基于归类结果得到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
获取对人员的考勤规则,并基于考勤规则对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进行分析,得到每一人员的考勤状态,其中,考勤状态包括出勤、休息、异常、旷工、加班、出差以及休假;
基于考勤规则确定基准打卡时间,并将基准打卡时间与每一人员的实际打卡时间进行匹配,得到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
将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与对应的考勤状态进行组合,得到每一人员的综合考勤值,并基于综合考勤值确定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2中,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得到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对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解析,确定初始考勤结果中是否存在出差数据,同时,当存在出差数据时,确定出差数据的出差类型,其中,出差类型包括已完成的出差和预计要进行的出差;
当出差类型为已完成的出差时,确定目标出差日,并从考勤终端中检索当前人员提交的审批表;
提取审批表中的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并当目标出差日在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同时,对当前人员的目标出差日进行标注;
当出差类型为预计要进行的出差时,确定预计出差日,并基于考勤终端检索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且当预计出差日在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
若初始考勤结果中不存在出差数据但存在休假数据时,确定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并基于当前人员的身份标签从考勤终端中检索休假结果表;
对休假结果表进行解析,确定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以及当前人员的休假类型,并当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在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休假”,且将休假类型在考勤终端中进行同步记录。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包括:
获取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的第一通讯地址和考勤终端的第二通讯地址,并基于第一通讯地址和第二通讯地址构建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与考勤终端之间的分布式通讯链路;
获取每一考勤周期内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时间,并基于推送时间对预设时钟发生器进行适配,且将适配后的预设始终发生器与考勤终端进行对接;
基于对接结果根据预设时钟在推送时间产生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控制考勤终端基于分布式通讯链路将精细考勤结果同时推送至不同人员对应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包括:
获取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结果,并当推送成功后,基于考勤终端实时监测是否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
当监测到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时,获取目标终端每一次的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并基于预设日志引擎对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进行记录,生成目标日志;
将同一人员对应的目标日志进行合并,得到当前人员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4中,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并基于考勤终端将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与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异常考勤数据;
提取异常考勤数据对应的目标时间,并基于目标时间从考勤终端中调取对应人员的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且将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与异常考勤数据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判定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不合格,并保持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
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不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合格,并基于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对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调整,且基于调整结果生成所有人员在当前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优选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系统,包括:
数据抽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考勤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考勤结果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考勤结果核验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打通了跨地区、跨设备的打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次,通过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对不同人员对应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获取,最后,将精细考勤结果推送至相应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核验,且在存在错误时及时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正,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准确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考勤结果统计的可靠性。
2.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打卡数据分别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从而确保了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最终得到可靠的考勤结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提高了跨地域、跨设备考勤数据统计的效率和便捷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中步骤1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步骤2: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步骤3: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步骤4: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该实施例中,预设方式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抽取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其中,预设方式例如可以是ETL技术。
该实施例中,考勤数据库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存储不同打卡方式长生的打卡数据。
该实施例中,多来源打卡数据指的是指纹打卡、人脸识别打卡、WiFi打卡、微信、钉钉等打卡方式产生的打卡数据。
该实施例中,统一的数据格式是提前规定好的,从而便于将不同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进行统一,目的是为了便于进行管理,最后对不同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进行统计,得到最终的考勤结果。
该实施例中,数据库是用于对抽取到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缓存,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以及考勤结果分析提供便利。
该实施例中,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可以是8:34:59与9:54:34归属于上班卡(9:00)时段,对应上班卡状态分别为正常与迟到。
该实施例中,初始考勤结果指的是通过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的人员的基本的考勤状态,例如可以是出勤、休息、异常、旷工、加班、出差以及休假。
该实施例中,出差、休假数据是人员向考勤终端提交的特殊情况数据,例如可以是请假的日期以及出差的日期等。
该实施例中,精细考勤结果指的是将人员的出差、休假数据与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结合,最终得到的人员是否出差以及出差的具体日期和是否休假以及休假的具体日期。
该实施例中,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指的是将得到精细考勤结果同步推送至相应对应人员的智能终端,从而便于不同人员对自身的考勤情况进行确认。
该实施例中,目标终端指的是不同人员的智能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等。
该实施例中,修改后的考勤数据指的是当人员通过自身的目标终端对精细考勤结果核验且存在错误时,提交的修改数据,包括修改人信息、修改的时间信息以及修改的具体内容。
该实施例中,考勤周期是提前已知的,具体可以是一个月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考勤结果指的是最终得到的人员在一个考勤周期内的考勤结果,例如可以是旷工几天或请假几天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打通了跨地区、跨设备的打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次,通过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对不同人员对应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获取,最后,将精细考勤结果推送至相应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核验,且在存在错误时及时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正,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准确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考勤结果统计的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如图2所示,步骤1中,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包括:
步骤101:获取可允许的考勤打卡方式,并提取各考勤打卡方式的打卡属性,且基于打卡属性确定每一考勤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的目标格式;
步骤102:获取目标格式的格式标识,并基于格式标识从预设数据调取方式库中调取对应的目标预设方式;
步骤103:基于调取结果向考勤数据库发送数据调取请求,并当考勤数据库反馈允许请求后,基于目标预设方式对考勤数据库中的打卡数据进行抽取,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
该实施例中,可允许的考勤打卡方式包括指纹打卡、人脸识别打卡、WiFi打卡、微信、钉钉等。
该实施例中,打卡属性指的是不同打卡方式的打卡要求以及产生的打卡数据的类型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格式指的是不同打卡方式产生的打卡数据的数据格式。
该实施例中,格式标识是用于标记不同打卡数据的目标格式的标记标签。
该实施例中,元素和数据调取方式库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存储不同种类的数据调取要求以及调取规则。
该实施例中,目标预设方式指的是可以是适用于对当前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调取的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可允许的考勤打卡方式进行解析,实现对根据不同考勤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的目标格式从预设数据调取方式库匹配目标于是方式,最终实现通过目标预设方式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抽取,提高了对不同打卡方式产生的打卡数据进行收集的便捷性以及可靠性,也为准确生成考勤结果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1中,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获取得到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预设分类指标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集合,其中,数据类别集合包括打卡人、打卡时间、打卡地点、经度以及纬度;
提取数据类别集合中各数据类别的类别特征,并基于类别特征从预设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库中匹配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且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该实施例中,预设分类指标是提前已知的,从而便于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是打卡人信息指标、打卡时间指标以及打卡地点指标等。
该实施例中,数据类别集合指的是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类后得到的所有数据类别组。
该实施例中,类别特征是用于表征不同数据类别的特征信息,具体可以是数据的具体取值范围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库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存储不同的数据格式转换规则。
该实施例中,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指的是适用于对当前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规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从预设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库中匹配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并通过得到的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对相应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便于对不同打卡方式下产生的打卡数据格式进行统一,也便于对不同人员的打卡情况进行分析,也为生成考勤结果提供了便利,保障了最终得到的考勤结果的准确可靠。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人时,提取打卡数据中的打卡人标识,并基于打卡人标识从预设业务数据库中检索目标对照表,同时,基于目标对照表确定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并将不同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进行汇总,得到不同打卡人对应的统一的数据格式的打卡人身份数据;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时间时,对打卡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打卡数据中的基本时间信息,其中,基本时间信息包括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
对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进行分开存储,并基于存储结果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将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转换为目标时间格式;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地点、经度和纬度时,若打卡数据不为空,基于预设要求确定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并从预设地名记录表中获取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同时,基于预设地点数据格式要求对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进行格式统一;
若打卡数据为空,基于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人员所在的目标区域,并基于预设地域信息记录表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且将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进行取值并填充;
基于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得到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单位时间将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排序,且基于目标加载方式将排序后的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该实施例中,打卡人标识是用于标记不同打卡人身份的一种标记标签。
该实施例中,预设业务数据库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存储不同种类的数据记录表,包括人员编码数据表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对照表指的是与打卡人身份相关数据记录表,内部记录有不同人员对应的具体编码。
该实施例中,人员身份编码时提前给不同人员分配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不同人员身份的格式。
该实施例中,时间戳指的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产生的数据,签名的对象包括了原始文件信息、签名参数、签名时间等信息。
该实施例中,长时间指的是用户从上班打卡时间到下班打卡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段。
该实施例中,预设正则表达式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可以是yyyy-mm-ddhh:mm:ss,其中,yyyy表示时间戳,mm表示长时间,dd表示日期,hh表示时间内的小时取值,mm表示时间内的分钟取值,ss表示时间内的秒取值。
该实施例中,目标时间格式指的是将对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按照预设正则表达式转换后得到的最终的数据格式。
该实施例中,预设要求是提前已知的,例如可以是保留6位小数,其中,保留6位小数则为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精度。
该实施例中,预设地名记录表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记录可允许打卡区域的中文名。
该实施例中,预设地点数据格式要求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限定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之间的表达方式。
该实施例中,目标区域是用于表征打卡人所在的打卡地点。
该实施例中,预设地域信息记录表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记录目标区域内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
该实施例中,单位时间是提前设定好的,具体可以是一天。
该实施例中,目标加载方式指的是增量加载,具体可以是按照每一天产生的打卡数据,将每一天产生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打卡数据分别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从而确保了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最终得到可靠的考勤结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提高了跨地域、跨设备考勤数据统计的效率和便捷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2中,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并基于人员身份信息对不同人员的打卡数据进行归类,且基于归类结果得到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
获取对人员的考勤规则,并基于考勤规则对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进行分析,得到每一人员的考勤状态,其中,考勤状态包括出勤、休息、异常、旷工、加班、出差以及休假;
基于考勤规则确定基准打卡时间,并将基准打卡时间与每一人员的实际打卡时间进行匹配,得到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
将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与对应的考勤状态进行组合,得到每一人员的综合考勤值,并基于综合考勤值确定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
该实施例中,全量打卡时间指的是人员在上班期间内的所有时间打卡数据。
该实施例中,基于考勤规则对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进行分析,得到每一人员的考勤状态可以是8:34:59与9:54:34归属于上班卡(9:00)时段,对应上班卡状态分别为正常与迟到。
该实施例中,基准打卡时间指的是系统允许的最晚上班打卡时间和最早下班打卡时间,是提前设定好的。
该实施例中,归属时段是用于表征人员当前的打卡时间是属于上班打卡时间段还是下班打卡时间段,例如可以是当基准下班打卡时间为18:00,人员打卡时间为18:20,则表征当前打卡时间归属于下班打卡时间段。
该实施例中,综合考勤值是用于表征不同人员上班打卡和下班打卡的具体标准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不同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进行获取,并根据考勤规则对全量打卡时间进行分析,实现对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有效确定,提高了对人员考勤结果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确保了考勤结果的可靠性。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2中,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得到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对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解析,确定初始考勤结果中是否存在出差数据,同时,当存在出差数据时,确定出差数据的出差类型,其中,出差类型包括已完成的出差和预计要进行的出差;
当出差类型为已完成的出差时,确定目标出差日,并从考勤终端中检索当前人员提交的审批表;
提取审批表中的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并当目标出差日在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同时,对当前人员的目标出差日进行标注;
当出差类型为预计要进行的出差时,确定预计出差日,并基于考勤终端检索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且当预计出差日在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
若初始考勤结果中不存在出差数据但存在休假数据时,确定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并基于当前人员的身份标签从考勤终端中检索休假结果表;
对休假结果表进行解析,确定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以及当前人员的休假类型,并当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在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休假”,且将休假类型在考勤终端中进行同步记录。
该实施例中,已完成的出差指的是时间已经过去的出差。
该实施例中,预计要进行的出差指的是出差日期还未到,人员即将需要出差的类别。
该实施例中,目标出差日指的是人员具体出差的日期,具体到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
该实施例中,审批表指的是人员出差时向考勤终端提交的申请表,内部记录有具体的出差日期以及出差时间长度等。
该实施例中,预计出差日指的是人员即将进行的出差的日期。
该实施例中,休假日指的是当前人员发生休假的具体日期。
该实施例中,身份标签是用于标记不同人员身份的一种标记标签。
该实施例中,休假结果表是当前人员向考勤终端提交的休假申请表,记录有具体的休假日期。
该实施例中,休假类型包括产假、婚假以及事假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将不同人员的具体出差日期、预计出差日期或休假日期与对应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结合,并将具体出差日期、预计出差日期或休假日期在考勤终端中进行同步记录,从而保障了最终得到的考勤结果的精细程度,也便于不同人员对自身的考勤情况进行了解,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包括:
获取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的第一通讯地址和考勤终端的第二通讯地址,并基于第一通讯地址和第二通讯地址构建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与考勤终端之间的分布式通讯链路;
获取每一考勤周期内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时间,并基于推送时间对预设时钟发生器进行适配,且将适配后的预设始终发生器与考勤终端进行对接;
基于对接结果根据预设时钟在推送时间产生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控制考勤终端基于分布式通讯链路将精细考勤结果同时推送至不同人员对应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
该实施例中,第一通讯地址指的是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
该实施例中,第二通讯地址指的是考勤终端对应的终端地址信息。
该实施例中,分布式通讯链路指的是不同目标终端分别于考勤终端设有独立的通讯链路,各目标终端之间互不影响。
该实施例中,推送时间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例如可以是每一个月的月末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时钟发生器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在设定好的推送时间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与考勤终端之间的分布式通讯链路,同时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时间进行确认,实现根据推送时间对预设时长发生器进行适配,实现在达到推送时间时,自动将生成的精细考勤结果推送至相应人员的目标终端,便于相应人员对自身的考勤情况进行有效了解,也提高了生成考勤结果的实用性。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包括:
获取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结果,并当推送成功后,基于考勤终端实时监测是否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
当监测到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时,获取目标终端每一次的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并基于预设日志引擎对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进行记录,生成目标日志;
将同一人员对应的目标日志进行合并,得到当前人员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该实施例中,修改人信息指的是提出修改请求的姓名信息。
该实施例中,预设日志引擎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对监测到的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进行记录,从而便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
该实施例中,目标日志指的是对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进行记录后得到的记录表。
该实施例中,将同一人员对应的目标日志进行合并指的是将同一人员不同次的考勤修改结果进行合并,从而便于考勤终端进行最终考勤结果的生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实时监测否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实现及时对不同人员提出的考勤修改请求进行响应,并对人员的修改信息进行记录,且生成相应的目标日志,便于考勤终端对人员提交的考勤修改数据进行统计,从而便于确保最终得到的考勤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步骤4中,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并基于考勤终端将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与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异常考勤数据;
提取异常考勤数据对应的目标时间,并基于目标时间从考勤终端中调取对应人员的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且将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与异常考勤数据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判定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不合格,并保持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
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不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合格,并基于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对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调整,且基于调整结果生成所有人员在当前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该实施例中,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指的是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匹配后得到的考勤结果。
该实施例中,异常考勤数据指的是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与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考勤数据。
该实施例中,目标时间指的是异常考勤数据对应的具体时间信息,例如可以是某一月的某一日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指的是不同人员提交的请假表以及出差表等。
该实施例中,将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与异常考勤数据进行匹配指的是判断异常考勤数据是否包含在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中,且考勤终端对当前特殊情况忽略记录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当前人员的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
该实施例中,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存在冲突时指的是异常考勤数据对应的时间并不在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中,且实际打卡数据也没有进行打卡的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确保最终得到的考勤结果的准确可靠性,也便于向不同用户展示最终的考勤结果。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数据抽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考勤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考勤结果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考勤结果核验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打通了跨地区、跨设备的打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从而便于对不同来源的打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次,通过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对不同人员对应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获取,最后,将精细考勤结果推送至相应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核验,且在存在错误时及时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正,保障了考勤结果生成的准确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考勤结果统计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步骤2: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步骤3: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步骤4: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包括:
获取可允许的考勤打卡方式,并提取各考勤打卡方式的打卡属性,且基于打卡属性确定每一考勤打卡方式对应的打卡数据的目标格式;
获取目标格式的格式标识,并基于格式标识从预设数据调取方式库中调取对应的目标预设方式;
基于调取结果向考勤数据库发送数据调取请求,并当考勤数据库反馈允许请求后,基于目标预设方式对考勤数据库中的打卡数据进行抽取,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获取得到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预设分类指标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来源打卡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集合,其中,数据类别集合包括打卡人、打卡时间、打卡地点、经度以及纬度;
提取数据类别集合中各数据类别的类别特征,并基于类别特征从预设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库中匹配目标数据格式转换规则,且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目标数据格式转化规则对相应数据类别的打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同时,将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包括: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人时,提取打卡数据中的打卡人标识,并基于打卡人标识从预设业务数据库中检索目标对照表,同时,基于目标对照表确定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并将不同打卡人对应的人员身份编码进行汇总,得到不同打卡人对应的统一的数据格式的打卡人身份数据;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时间时,对打卡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打卡数据中的基本时间信息,其中,基本时间信息包括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
对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进行分开存储,并基于存储结果根据预设正则表达式将时间戳、长时间、日期以及时间转换为目标时间格式;
当打卡数据为打卡地点、经度和纬度时,若打卡数据不为空,基于预设要求确定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并从预设地名记录表中获取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同时,基于预设地点数据格式要求对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的目标精度进行格式统一;
若打卡数据为空,基于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人员所在的目标区域,并基于预设地域信息记录表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且将可允许打卡地点的中文名称以及可允许打卡地点的经度和维度进行取值并填充;
基于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得到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基于单位时间将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进行排序,且基于目标加载方式将排序后的统一格式的多来源打卡数据加载至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并基于人员身份信息对不同人员的打卡数据进行归类,且基于归类结果得到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
获取对人员的考勤规则,并基于考勤规则对每一人员的全量打卡时间进行分析,得到每一人员的考勤状态,其中,考勤状态包括出勤、休息、异常、旷工、加班、出差以及休假;
基于考勤规则确定基准打卡时间,并将基准打卡时间与每一人员的实际打卡时间进行匹配,得到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
将每一人员打卡时间的归属时段与对应的考勤状态进行组合,得到每一人员的综合考勤值,并基于综合考勤值确定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得到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对每一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进行解析,确定初始考勤结果中是否存在出差数据,同时,当存在出差数据时,确定出差数据的出差类型,其中,出差类型包括已完成的出差和预计要进行的出差;
当出差类型为已完成的出差时,确定目标出差日,并从考勤终端中检索当前人员提交的审批表;
提取审批表中的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并当目标出差日在实际出差时间和实际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同时,对当前人员的目标出差日进行标注;
当出差类型为预计要进行的出差时,确定预计出差日,并基于考勤终端检索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且当预计出差日在预计出差时间和预计返回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出差”;
若初始考勤结果中不存在出差数据但存在休假数据时,确定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并基于当前人员的身份标签从考勤终端中检索休假结果表;
对休假结果表进行解析,确定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以及当前人员的休假类型,并当当前人员的休假日在休假开始时间与休假结束时间段内时,基于考勤终端将当前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修改为“休假”,且将休假类型在考勤终端中进行同步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包括:
获取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的第一通讯地址和考勤终端的第二通讯地址,并基于第一通讯地址和第二通讯地址构建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与考勤终端之间的分布式通讯链路;
获取每一考勤周期内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时间,并基于推送时间对预设时钟发生器进行适配,且将适配后的预设始终发生器与考勤终端进行对接;
基于对接结果根据预设时钟在推送时间产生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控制考勤终端基于分布式通讯链路将精细考勤结果同时推送至不同人员对应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包括:
获取对精细考勤结果的推送结果,并当推送成功后,基于考勤终端实时监测是否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
当监测到存在人员的目标终端提出考勤结果修改请求时,获取目标终端每一次的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并基于预设日志引擎对修改人信息、修改时间以及修改内容进行记录,生成目标日志;
将同一人员对应的目标日志进行合并,得到当前人员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包括:
获取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并基于考勤终端将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与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异常考勤数据;
提取异常考勤数据对应的目标时间,并基于目标时间从考勤终端中调取对应人员的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且将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与异常考勤数据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判定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不合格,并保持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
当异常考勤数据与实际打卡数据以及目标特殊情况申请表不存在冲突时,则判定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合格,并基于修改后的考勤数据对原始的精细考勤结果进行调整,且基于调整结果生成所有人员在当前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10.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抽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方式从考勤数据库中抽取多来源打卡数据,并将多来源打卡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加载至数据库;
考勤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考勤结果初始化算法对数据库内的多源打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人员的初始考勤结果,并将初始考勤结果与出差、休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不同人员的精细考勤结果;
考勤结果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将精细考勤结果分布式推送至不同人员的目标终端进行考勤结果确认,并基于考勤终端监测是否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且存在人员对考勤结果进行修改时,记录修改后的考勤数据;
考勤结果核验模块,用于基于考勤终端对修改后的考勤数据进行核验,并当核验通过后生成所有人员在考勤周期内的目标考勤结果。
CN202310828109.3A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957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8109.3A CN116957528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8109.3A CN116957528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7528A true CN116957528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5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8109.3A Pending CN116957528A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75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6560A (zh) * 2023-11-07 2023-12-08 深圳市慧云智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打卡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244A (zh) * 2013-08-21 2013-11-20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打卡服务系统
CN108009786A (zh) * 2017-09-04 2018-05-08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考勤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882978U (zh) * 2017-11-07 2018-09-18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打卡方式打卡系统
CN109410356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厦门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化多业态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14187674A (zh) * 2021-12-09 2022-03-15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地协同办公的移动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14862270A (zh) * 2022-06-06 2022-08-05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244A (zh) * 2013-08-21 2013-11-20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打卡服务系统
CN108009786A (zh) * 2017-09-04 2018-05-08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考勤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882978U (zh) * 2017-11-07 2018-09-18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打卡方式打卡系统
CN109410356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厦门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化多业态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14187674A (zh) * 2021-12-09 2022-03-15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地协同办公的移动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14862270A (zh) * 2022-06-06 2022-08-05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吉同;: "基于人员定位-虹膜-矿灯的煤矿井下综合考勤系统", 煤矿安全, no. 07, 17 July 2018 (2018-07-1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6560A (zh) * 2023-11-07 2023-12-08 深圳市慧云智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打卡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7196560B (zh) * 2023-11-07 2024-02-13 深圳市慧云智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打卡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2856A (zh) 基于微信的大型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948117A (zh) 信息追踪系统和方法
CN116957528A (zh) 一种对多来源打卡数据自动生成考勤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TWI453608B (zh)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large number of multiple data
CN110288451B (zh) 一种财务报销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498A (zh) 数据存储方法、电子装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1959A (zh) 一种“七项费用”智慧审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97435A (zh) 数据业务数据的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1898971A (zh) 一种智慧工地农民工薪保障管理平台
CN113034010A (zh)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政务请求处理系统
CN111291051B (zh) 运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40144405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36262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便民查询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5982429B (zh) 一种基于流程控制的知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60139B (zh) 一种基于智慧管理的工程监理知识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4595912A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管理的人力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CN110019237B (zh) 一种基于地图分析罪犯行踪的系统及方法
CN115545985A (zh) 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CN111427936B (zh)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60790A (zh) 一种营销抄表异常分析系统
CN108959596B (zh) 一种公交阶梯票价预测方法
CN112380264A (zh) 一种基于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政策解析和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59594B (zh) 液化天然气运输车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40185370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data interac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597935A (zh) 面向用户属性配置的实时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