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7865A -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7865A
CN116947865A CN202311011783.9A CN202311011783A CN116947865A CN 116947865 A CN116947865 A CN 116947865A CN 202311011783 A CN202311011783 A CN 202311011783A CN 116947865 A CN116947865 A CN 116947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formula iii
alkyl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117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47865B (zh
Inventor
董金付
方武宏
郭万成
房杰
褚定军
谢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ruite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Yangzhou Lianao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r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oruite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r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oruite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r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117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7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7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78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4/108143 priority patent/WO20250361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47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7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司扑兰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使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生成新颖的式I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加成后,关环生成式V化合物。本发明的利司扑兰中间体即式V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从起始原料式I化合物开始,只需要2步,即可得到,且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中间体稳定,便于杂质研究和质量控制,物料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背景技术
利司扑兰(英文名Risdiplam)是一种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2(SMN2)剪接修饰剂,于2020年8月7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患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021年6月16日,NMPA批准其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其结构如下式所示:
现有技术WO2015173181报道了利司扑兰的合成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合成方法的中间体Cpd6,利用Cpd1为起始原料需要四步反应才能得到,第一步反应是在220-230℃的高温下进行的,在放大生产时,比较危险。第二步,放大合成时,氯化反应收率比较低,两步收率只有50%。
现有技术WO2019057740报道了利司扑兰合成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合成方法的中间体Cpd 9,利用Cpd3和4为起始原料需要5步反应才能得到,且多个步骤用到贵金属催化剂,导致成本高。
现有技术WO2022194909报道了利司扑兰的合成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合成方法的中间体化合物Cpd11,利用Cpd1为起始原料需要六步反应才能得到。第一步插羰反应需要高压设备,中间体Cpd3、Cpd4、Cpd5等不稳定,难以建立有效的杂质控制策略,对产品质量控制有挑战。
综上所述,现有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技术普遍存在合成路线长,操作复杂,收率低等的缺陷,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收率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利司扑兰中间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利司扑兰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利用便宜易得的原料,反应步骤短,并且中间体稳定,便于杂质研究和质量控制。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具有如下结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3是-COR6、-C(OR7)3或N,N-二烷基胺基羰基,其中R6是C1-C8烷氧基或苄氧基,其中R7是C1-C6烷基,更佳地R7是C1-C3烷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6是C1-C6烷基。在另一优选例中,R7是C1-C3烷基。
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3是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苄氧羰基、正丁氧羰基、-C(MeO)3、-C(EtO)3、N,N-二甲基胺基羰基、N,N-二乙基胺基羰基。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3是甲氧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N,N-二甲基胺基羰基。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R3如上所定义,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式I化合物:
其中,R1为卤素、-S(O2)R8,-B(OR9)2或卤代金属基团,其中R8为C1-C6烷基或苯基,其中R9为H、C1-C8烷基或含醚键的官能团,
与式II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
其中,R2为氢、卤素、-Si(R10)3、Li、-B(OR11)2或卤代金属基团,其中R10为C1-C6烷基或苯基,其中R11为H、C1-C8烷基或含醚键的官能团,其中,R3如上所定义,
得到式III化合物。
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9是H或C1-C6烷基。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11为H或C1-C6烷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为Cl、Br、I、甲烷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甲苯磺酰基、对硝基苯基磺酰基、-PdBr、-CuCl、硼酸基或硼酸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2为H、Cl、Br、I、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三异丙基硅基、叔丁基二苯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Li、-ZnBr、-ZnCl、-ZnI、-PdBr、-PdCl、-PdI、硼酸基或硼酸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偶联反应是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和碱存在下进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渡金属催化剂选自Pd、钯盐或钯有机配合物、Cu、铜盐或铜有机配合物,含镍盐或镍有机配合物,或其组合。在另一更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选自Pd(PPh3)2Cl2、Pd(PPh3)4、Pd(dppf)Cl2、Pd(dppf)Cl2·CH2Cl2、Pd(OAc)2、Pd(dba)2、Pd2(dba)3、PdCl2、Pd(CN)2Cl2、Pd(PhCN)2Cl2、双(三苯基膦)氯化镍、四(三苯基膦)镍、双(三苯基膦)二溴化镍、NiCl2、CuI、CuBr、CuCl、CuCN、CuOAc,或其组合。在另一更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选自Pd(PPh3)2Cl2、Pd(PPh3)4、Pd(dppf)Cl2、Pd(OAc)2、Pd(dba)2、PdCl2、双(三苯基膦)氯化镍、四(三苯基膦)镍、CuI、CuBr,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配体选自含磷配体、含氨基酸配体、含吡啶环配体,或其组合。在另一更优选例中,所述配体选自PPh3、XPhos、RuPhos、SPhos、XantPhos、BrettPhos、Me4t-BuXPhos、Mor-DalPhos、P(o-tolyl)3、PCy3、Dppp、Dppf,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碱选自无机碱。在另一更优选例中所述碱选自Cs2CO3、K2CO3、Na2CO3、Li2CO3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0.5:1。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更佳地1:1.5~2.5。
在另一优选例中,碱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6:1,更佳地3~5:1。
在另一优选例中,上述反应所用溶剂选自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腈、甲苯、二氯乙烷、丙酮、乙醚、甲基叔丁基醚。
在另一优选例中,上述反应温度为40~70℃,更佳地,40~50℃。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V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R4为卤素,-S(O2)R12或者/>其中P1为氢或氮保护基以及*表示连接位点,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式III化合物:
其中,R3如上所定义,
与式IV化合物反应,
其中,R4如上所定义,R5为氢或-C(O)R13,其中R13是氢、C1-C8烷基、苯基、C1-C8烷氧基或苄氧基,
得到式V化合物。
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12为C1-C6烷基或苯基。在另一更优选例中,R13是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苄氧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4是-H、-Cl、-Br、-I、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甲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对硝基苯基磺酰基、邻硝基苯磺酰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5为氢、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三氟乙酰基、特戊酰基、对甲基苯甲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正丁氧羰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氮保护基选自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苄基、对甲基苄基、对溴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等、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对甲基苯甲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对硝基苯磺酰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是在碱存在下进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铯、磷酸钾、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4-二甲氨基吡啶,吡啶,咪唑,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中,式III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1.5,更佳地1:1。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中,式III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2~5,更佳地1:2.5~3.5。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所用溶剂为含水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甲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水有机溶剂中水的体积含量为1/5~1/15,更佳地1/8~1/12。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40~100℃,更佳地,50~60℃。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利司扑兰的合成方法,其包括步骤:
使式III化合物,
其中,R3如上所定义,
与式IV化合物反应,
其中R4为/>其中P1为氢或氮保护基,其中R5如上所定义,
得到式VII化合物,
当P1为氢时,式VII化合物即为利司扑兰,
当P1为氮保护基时,所述合成工艺还包括脱除所述氮保护基,得到利司扑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合成的式III-1化合物的HPLC图谱;
图2为实施例1合成的式III-1化合物的1H-NMR图谱;
图3为实施例2合成的式III-1化合物的HPLC图谱;
图4为实施例9合成的式V-1化合物的HPLC图谱;
图5为实施例9合成的式V-1化合物的1H-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利司扑兰的合成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以便宜易得的底物II和商业化底物I为原料,只需经过2步反应,就可以得到具有利司扑兰骨架片段的中间体,大大降低了合成利司扑兰的原料成本,且该中间体稳定,便于杂质研究。
除非另有指明,否则用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以下术语具有下面给出的含义。
“C1-C8烷基”是指支链或直链烃链,诸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或辛基。“C1-C6烷基”是指支链或直链烃链,诸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戊基、己基。“C1-C3烷基”是指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C1-C8烷氧基”诸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和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或辛氧基。“C1-C6烷氧基”诸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和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C1-C3烷基”诸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
本发明的描述中,烷基,苯基、苄基可以是取代的,也可以是非取代的。“取代”是指被卤素、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苯氧基、硝基、氰基、酰胺基等取代。
“C1-C6烷基取代胺基”是指胺基可被一个,两个或三个C1-C6烷基取代。
术语“卤素”是指取代基氟、氯、溴或碘。
术语“室温”是指4~40℃,例如,15~35℃,15~35℃,25~28℃。
本发明的式III化合物中,R3为含羰基的取代基-COR6、原酸酯形成的取代基-C(OR7)3或酰胺取代基N,N-二烷基胺基羰基。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中,R1为卤素,含磺酰基的取代基-S(O2)R8,含硼的取代基-B(OR9)2或通过格式反应得到的金属与卤素形成的卤代金属基团。
本发明的式II化合物中,R2为氢,卤素,含硅基的取代基-Si(R10)3,Li、含硼的取代基-B(OR9)2或通过格式反应得到的金属与卤素形成的卤代金属基团。
本发明的式V化合物中,R4为卤素,含酰基的取代基-C(O)R12含磺酰基的取代基-S(O)R12或取代基
本发明的式IV化合物中,R5为氢或含羰基的取代基-C(O)R12
本发明的描述中,“硼酸基”的结构为*表示连接位点。
本发明的描述中,“硼酸酯基”是指硼酸基上的两个羟基分别与其他的羟基发生缩合生成的酯,例如*表示连接位点。
式III化合物的合成
该合成反应过程中,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在催化剂、配体和碱存在下,先进行偶联,然后关环形成式III化合物。所述催化剂包括但不局限于Pd(金属钯)、钯盐或钯有机配合物、Cu(金属铜)、铜盐或铜有机配合物、含镍盐或镍有机配合物。所述配体包括但不局限于PPh3、XPhos、RuPhos、SPhos、XantPhos、BrettPhos、Me4t-BuXPhos、Mor-DalPhos、P(o-tolyl)3、PCy3、Dppp、Dppf,或其组合。碱包括但不局限于Cs2CO3、K2CO3、Na2CO3、Li2CO3
虽然R1和R2均可选自卤素,但是它们的选择能使得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
反应所用溶剂包括但不局限于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腈、甲苯、二氯乙烷、丙酮、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溶剂的用量为本领域常规用量,使得原料能够完全溶解即可。较佳地,式III化合物与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50~90g/L。
式V化合物的合成
该合成反应过程中,式III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反应生成式IV化合物,碱的作用是攫取质子,促进Michael加成及关环反应的发生,所述碱包括但不局限于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所用溶剂选自含水的有机溶剂,水的作用是增加碱的溶解度,促进反应正向进行。含水有机溶剂中水的体积含量使得碱能够在反应体系中充分溶解,水的体积含量较佳地为1/5~1/15。较佳地为1/8~1/12。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但不局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甲苯。溶剂的用量为本领域常规用量,使得原料能够完全溶解即可。较佳地,式III化合物与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40~70g/L。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并不局限于此。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下列实施例中,下列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市售可得。式I化合物的合成参照:WO2019057740第54~57页和WO2007033080第27页。
实施例1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四氢呋喃(5.8L)、式I-1化合物(289.0g、式II-2化合物(207.4g)、碳酸钾(585.0g)、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4.34g)和碘化亚铜(20.16g),升温至40~50℃,TLC检测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降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柱层析得到201.1g类白色固体,收率78.2%,纯度为98.26%,HPLC图谱参见图1;1H NMR(300MHz,CDCl3)图谱参见图2。
实施例2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甲基四氢呋喃(5.9L)、式I-2化合物(295.0g)、式II-1化合物(196.1g)、碳酸钾(552.8g)、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4.43g)和碘化亚铜(19.0g),升温至40~50℃,TLC监控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降温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柱层析得到184.9g类白色固体,收率76.1%,纯度为98.20%,HPLC图谱参见图3。
实施例3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四氢呋喃(382.0mL)、式I-3化合物(19.1g)、式II-2化合物(44.8g)、碳酸铯(130.3g)和醋酸钯(0.29g),升温至45~55℃,TLC监控式I-3化合物转化完全,降温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柱层析得到16.4g类白色固体,收率67.4%。
实施例4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向反应釜中加入DMF(2.9L)、式I-1化合物(144.5g)、式II-2化合物(103.7g)、碳酸钾(292.5g)、四(三苯基膦)镍(14.5g)和CuCl(30.26g),缓慢升温至40~50℃,TLC检测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降温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PE/EA=3/1)得到83.2g类白色固体,收率65.1%,纯度为98.44%。
实施例5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Dioxane(1.9L)、式I-1化合物(91.0g、式II-2化合物(69.1g)、碳酸钾(195.0g)、NiCl2(11.2g)和CuBr(25.16g),升温至50~60℃,TLC检测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降温,加入乙酸异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PE/EA=3/1)得到55.8g类白色固体,收率69.1%。
实施例6式III-2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DMAc(5.46L)、式I-1化合物(273.0g)、式II-3化合物(258.32g)、碳酸钾(585.0g)、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5.46g)和碘化亚铜(20.16g),缓慢升温至40~50℃,TLC检测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降温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PE/EA=3/1)得到279.3g类白色固体,收率88.2%,纯度为98.61%。
实施例7式III-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DMF(273mL)、式I-1化合物(27.3g)、式II-4化合物(20.0g)、碳酸钾(20.7g)、Pd(CN)2Cl2(0.54g)和碘化亚铜(1.06g),缓慢升温至40~50℃,TLC检测式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降温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离有机相,浓缩,柱层析得到18.7g类白色固体,收率76.8%。
实施例8式III-3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四氢呋喃(546.0mL)、式I-1化合物(27.3g)、式II-5化合物(19.4g)、碳酸钾(55.3g)、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0.41g)和碘化亚铜(1.90g),缓慢升温至50~60℃,TLC监控式I-4化合物转化完全,降温至室温,浓缩,柱层析(洗脱液为PE/EA=3/1)得到19.7g类白色固体,收率81.3%。
实施例9式V-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1728mL)、水(192mL)、碳酸钾(81.8g)、化合物III-1(96.0g)和化合物IV-1(68.2g),升温至50~60℃,HPLC监控式III-1化合物转化完全,将体系降温,滴加纯净水,抽滤,干燥,得到120.0g黄色固体,收率82.2%,纯度为98.60%,HPLC图谱参见图4。所得产品的1HNMR(300MHz,CDCl3),参见图5。
实施例10式V-1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218mL)、纯净水(24mL)、磷酸钾(15.8g)、化合物III-2(12.1g)和化合物IV-1(8.60g),将体系缓慢升温至50~60℃,TLC检测式III-2化合物转化完全后,将体系降温至室温,滴加纯净水,搅拌15min,抽滤,滤饼依次以水和异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14.6g黄色固体,收率79.0%,纯度为99.11%。
实施例11式V-2化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438mL)、纯净水(48mL)、DBU(20.7g)、化合物III-1(24.3g)和化合物IV-2(32.2g),升温至50~60℃,TLC检测式III-1化合物转化完全后,将体系降温至室温,滴加纯净水,抽滤,干燥,得到28.9g固体,收率78.3%。
实施例12式V-3化合物的合成
化合物IV-3的合成参考现有技术WO2019057740或WO2022194909公开的方法。具体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864.0mL)、纯净水(70.0mL)、碳酸钾(41.5g)、式III-1化合物(48.6g)和式IV-3化合物(60.9g),升温至50~60℃,反应7~8小时,TLC监控式III-1化合物转化完全,将体系降温至室温,加纯净水和二氯甲烷,静置,分离有机相,浓缩干,柱层析得到70.0g黄色固体,收率70.2%,纯度为99.11%。
实施例13 Risdiplam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0~30℃,向反应釜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864.0mL)、水(70.0mL)、碳酸钾(41.5g)、式III-1化合物(48.6g)和式IV-4化合物(40.8g),升温至50~60℃,TLC监控式III-1化合物转化完全,将体系降温至室温,加水和二氯甲烷,静置,分离有机相,浓缩干,柱层析(洗脱液为DCM/MeOH)得到58.8固体,收率73.3%,纯度为99.61%。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具有如下结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3是-COR6、-C(OR7)3或N,N-二烷基胺基羰基,其中R6是C1-C8烷氧基或苄氧基,R7是C1-C6烷基,
更佳地,R3是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苄氧羰基、正丁氧羰基、-C(MeO)3、-C(EtO)3、N,N-二甲基胺基羰基、N,N-二乙基胺基羰基。
2.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R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式I化合物
其中,R1为卤素、-S(O2)R8,-B(OR9)2或卤代金属基团,其中R8为C1-C6烷基或苯基,其中R9为H、C1-C8烷基或含醚键的官能团,
与式II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
其中,R2为氢、卤素、-Si(R10)3、Li、-B(OR11)2或卤代金属基团,其中R10为C1-C6烷基或苯基,其中R11为H、C1-C8烷基或含醚键的官能团,其中,R3如上所定义,
得到式III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Cl、Br、I、甲烷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甲苯磺酰基、对硝基苯基磺酰基、-PdBr、-CuCl、硼酸基或硼酸酯基,和/或
R2为H、Cl、Br、I、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三异丙基硅基、叔丁基二苯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Li、-ZnBr、-ZnCl、-ZnI、-PdBr、-PdCl、-PdI、硼酸基或硼酸酯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是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和碱存在下进行的,
所述过渡金属催化剂选自Pd、钯盐或钯有机配合物、Cu、铜盐或铜有机配合物,含镍盐或镍有机配合物,或其组合,
所述配体选自含磷配体、含氨基酸配体、含吡啶环配体,或其组合,
所述碱选自无机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选自Pd(PPh3)2Cl2、Pd(PPh3)4、Pd(dppf)Cl2、Pd(dppf)Cl2·CH2Cl2、Pd(OAc)2、Pd(dba)2、Pd2(dba)3、PdCl2、Pd(CN)2Cl2、Pd(PhCN)2Cl2、双(三苯基膦)氯化镍、四(三苯基膦)镍、双(三苯基膦)二溴化镍、NiCl2、CuI、CuBr、CuCl、CuCN、CuOAc,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配体选自PPh3、XPhos、RuPhos、SPhos、XantPhos、BrettPhos、Me4t-BuXPhos、Mor-DalPhos、P(o-tolyl)3、PCy3、Dppp、Dppf,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碱选自Cs2CO3、K2CO3、Na2CO3、Li2CO3或其组合。
6.式V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R4为卤素、-S(O2)R12或者/>其中R12为-H、C1-C6烷基或苯基,其中,P1为氢或氮保护基以及*表示连接位点,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式III化合物
其中,R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与式IV化合物反应,
其中,R4如上所定义,R5为氢或-C(O)R13,其中R13是氢、C1-C8烷基、苯基、C1-C8烷氧基或苄氧基,
得到式V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4是-H、-Cl、-Br、-I、甲烷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对硝基苯基磺酰基、邻硝基苯磺酰基,和/或
R5为氢、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三氟乙酰基、特戊酰基、对甲基苯甲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正丁氧羰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和/或
所述氮保护基选自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苄基、对甲基苄基、对溴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等、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对甲基苯甲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对硝基苯磺酰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是在碱存在下进行的,更佳地所述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铯、磷酸钾、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4-二甲氨基吡啶,吡啶,咪唑,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1.5,更佳地1:1,和/或
式III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2~5,更佳地1:2.5~3.5,和/或
反应所用溶剂为含水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甲苯,或其组合,
反应温度为为40~100℃,更佳地,50~60℃。
10.利司扑兰的合成方法,其包括:
使式III化合物,
其中,R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与式IV化合物反应,
其中R4为/>其中P1为氢或氮保护基,其中R5如权利要求6所定义,
得到式VII化合物,
当P1为氢时,式VII化合物即为利司扑兰,
当P1为氮保护基时,所述合成工艺还包括脱除所述氮保护基,得到利司扑兰。
CN202311011783.9A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Active CN116947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1783.9A CN1169478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PCT/CN2024/108143 WO2025036129A1 (zh) 2023-08-11 2024-07-29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1783.9A CN1169478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7865A true CN116947865A (zh) 2023-10-27
CN116947865B CN116947865B (zh) 2025-06-13

Family

ID=8844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11783.9A Active CN1169478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7865B (zh)
WO (1) WO20250361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36129A1 (zh) * 2023-08-11 2025-02-20 扬州联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601A (zh) * 2015-11-12 2018-06-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化合物
CN111132981A (zh) * 2017-09-22 2020-05-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制备7-(4,7-二氮杂螺[2.5]辛-7-基)-2-(2,8-二甲基咪唑并[1,2-b]哒嗪-6-基)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13039188A (zh) * 2018-10-19 2021-06-25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新型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
WO2022194802A1 (en) * 2021-03-17 2022-09-22 F. Hoffmann-La Roche Ag New thiadiazolopyrimidone derivati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3798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Biophore India Pharmaceuticals Pvt. Ltd. A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7 (4, 7- diazaspiro [2.5] octan-7-yl)-2-(2,8 dimethylimidazo[1,2-b] pyrid azin-6- yl) pyrido-4h-[1,2-a] pyrimidin-4-one with novel intermediates
CN116947865B (zh) * 2023-08-11 2025-06-13 扬州联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601A (zh) * 2015-11-12 2018-06-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化合物
CN111132981A (zh) * 2017-09-22 2020-05-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制备7-(4,7-二氮杂螺[2.5]辛-7-基)-2-(2,8-二甲基咪唑并[1,2-b]哒嗪-6-基)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13039188A (zh) * 2018-10-19 2021-06-25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新型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
WO2022194802A1 (en) * 2021-03-17 2022-09-22 F. Hoffmann-La Roche Ag New thiadiazolopyrimidone derivativ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36129A1 (zh) * 2023-08-11 2025-02-20 扬州联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5036129A1 (zh) 2025-02-20
CN116947865B (zh) 2025-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4989B (zh) 一种克立硼罗的制备方法
AU2014300639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biraterone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CN107216307B (zh) 一种高效合成1,1-二芳基烷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570696A (zh) 一种阿西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阿西替尼中的应用
CN101289447B (zh) 三氟甲基取代的苝双二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47865A (zh) 一种利司扑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和利司扑兰中间体
CN100425617C (zh) 一种含氟嘧啶类化合物烷氧羰酰化的方法
CN111646990B (zh) 一种3,4-桥环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Rucaparib的合成方法
CN115385926A (zh) 一种连接基药物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6068271A (zh) 2`‑取代‑2,2`‑脱水尿苷或2`‑取代‑2,2`‑脱水胞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461743B (zh) 6-甲硫基乙基嘌呤-2’-脱氧核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70697B (zh) 制备维拉佐酮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CN106518734B (zh) 一种用硫酚或硫醇制备亚磺酸酯的方法
TW202200546A (zh) 芳香醚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CN113105357A (zh) 一种新型对芳基偶氮苯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88712B (zh) 一种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73512B (zh) 一种合成c2-二氟烷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
CN101805380B (zh) 一种制备(3r,5s)-2,3-二羟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三乙酸酯的方法
CN114621109A (zh) 一种阿帕他胺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7266411A (zh) 一种9,10‑苯并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3416162A (zh) 一种双手性联萘o-n-n三齿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5835B (zh) 一种1,2-二氢环丁烯并[a]萘衍生物及其前体的合成方法
CN106831522B (zh)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113A (zh) 一种[60]富勒烯四氢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3664911A (zh) 制备维拉佐酮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4

Address after: No. 5, perfect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127

Applicant after: YANGZHOU LIANAO BIOMED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Aoruite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 Haixing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7

Applicant before: Aoruite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pplicant before: AURISCO PHARMACEUTIC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