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2369A -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2369A
CN116942369A CN202310557024.6A CN202310557024A CN116942369A CN 116942369 A CN116942369 A CN 116942369A CN 202310557024 A CN202310557024 A CN 202310557024A CN 116942369 A CN116942369 A CN 116942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wire
stay wire
pull wire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70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鑫
黄文晞
吴意
王春光
闫肖
吴明明
陈大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70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2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2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2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Deployment by mechanical expansion
    • A61F2/2433Deployment by mechanical expansion using balloon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9Expansion controlled by fil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包括调弯结构,具有调弯鞘管和调弯组件,调弯组件包括拉线和拉线腔,拉线为片状结构,拉线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拉线两端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致使拉线的两端形成沿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拉线两端的凸出结构可与拉线腔接触。本发明改进拉线与拉线腔的配合设计,使拉线的两端与拉线腔滑动连接,拉线的中部与拉线腔保持一定空间,在限制拉线运动的同时,将拉线与拉线腔之间的摩擦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拉线在调弯或调中心过程中阻力太大。

Description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基本由房室间隔分为左心和右心,其中左心中通过的为动脉血,由左心室经主动脉瓣膜进入主动脉内,并由主动脉将新鲜的动脉血输送至全身各处,以为机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由于主动脉瓣打开主要依靠左心室与主动脉内的压力差,因此,主动脉瓣两侧,特别是左心室侧,会因经常承受较高的压力(心脏收缩压)而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狭窄、反流等,目前主动脉瓣膜疾病也成为几个心脏瓣膜中最常见的疾病。
主动脉瓣膜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为瓣膜置换,在微创介入手术领域,目前人工主动脉瓣膜的植入方式为如图1(a)至1(c)所示的自股动脉逆血流经降主动脉91、主动脉弓92和升主动脉93后,将人工心脏瓣膜94植入到原生心脏瓣膜处。但由于主动脉弓92角度较大,临床手术中,输送系统进入升主动脉93后,释放瓣膜前,由于输送系统自身的回弹特性,如图1(c)所示,至少输送系统的远端,也即人工心脏瓣膜94所在的位置,会贴靠在升主动脉壁的外侧(升、降主动脉之间的方向为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
如人工心脏瓣膜94在如图1(c)所示的斜位释放,则释放后,人工心脏瓣膜94会出现如图1(d)中所示的斜位,不能与原生瓣膜很好的贴合而出现瓣周漏的情况。为了避免人工心脏瓣膜释放后出现瓣周漏现象,应保证人工心脏瓣膜的外裙边与原生瓣膜的瓣环贴合完好,因此,需要在人工心脏瓣膜释放前,尽量保证未释放的人工心脏瓣膜与主动脉的同轴度,即对输送系统调中心,目前主要通过调弯手柄拉动调弯鞘管中的拉线控制人工心脏瓣膜的同轴度。但临床试验中,由于病人主动脉的卷曲、主动脉弓呈锐角等复杂情况的存在,会出现很难拉动拉线,甚至不能拉动拉线的情况,或者即使拉线能够拉动,但是不能带动人工心脏瓣膜移动到主动脉中心轴位置的情况。
在调整同轴度时,将输送系统的远端朝内侧牵引,但由于输送器远端和降主动脉处的输送段为一体结构,在向中心拉动输送系统远端时,位于降主动脉中的输送器会同时向降主动脉壁的外侧运动,该降主动脉中输送器的运动会抵消部分调中心位移,而增加调中心难度,也相应延长了手术时间,并增大手术风险。
由于主动脉的中心轴为非平面结构,有些患者主动脉弓呈锐角状,导致拉线在主动脉弓处被分为两部分,手柄施加的力作用在降主动脉一侧,而难以施加在原生瓣膜处。通常,拉线腔的横截面一般为长方形结构,为了保证顺利调弯,减少拉线在拉线腔内受到的阻力,现有技术一般会将拉线腔设计成高度为拉线厚度的几倍,但这样的结构,在调弯过程中,特别是在跨过弯曲的主动脉弓时,如图2(b)所示,拉线会由于受到向中心的拉力而贴在拉线腔的内侧壁上,严重时,会嵌入输送导管的高分子层内而使输送器破损,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如继续增大对拉线的拉力,拉线会带动降主动脉处的输送系统段弯曲而出现如图1(d)所示的大弓背现象,大弓背现象使降主动脉侧的拉线再次被分隔成两段,进一步增加了调中心的难度。
除了以上配合主动脉输送系统的场景外,在临床应用中,用于与主动脉瓣结构类似的人工肺动脉瓣的植入的输送系统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在对心脏瓣膜输送过程中,进行调弯或调中心时,主动脉弓角度较大,现有的调弯手段调弯难度大,容易引起大弓背现象,损伤主动脉和血管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包括一调弯结构,具有调弯鞘管和调弯组件,所述调弯组件包括拉线和拉线腔,所述拉线为片状结构,所述拉线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拉线两端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致使所述拉线的两端形成沿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所述拉线两端的凸出结构可与所述拉线腔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腔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为轴向;
所述拉线两端的凸出结构限制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的轴向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包括拉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拉线本体两端的所述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拉线本体为一体或分体式设计,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拉线本体为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本体和所述凸出结构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本体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凸出结构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出结构在厚度方向上,至少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表面为圆滑的弧形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在厚度方向上的槽底为圆滑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与所述弧形端的弧开口相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的外周设置有润滑涂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腔至少包括为封闭线腔段,所述封闭线腔段内填充有润滑液,所述润滑液为可以为水性或油性润滑液,优选为水性润滑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组件还包括拉线环,所述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鞘管上,所述拉线的远端与所述拉线环连接;
所述调弯组件为至少两组,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作为第一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鞘管的远端,至少另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拉线环近端侧的所述调弯鞘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腔所在圆的半径为R,相邻两个所述拉线腔之间的圆心角为α,相邻两个所述拉线腔之间的弧长为L,则:
L=α*R≥4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鞘管沿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鞘管的远段为调弯管段,所述调弯管段内设有调弯管,所述调弯管沿轴向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为腰型孔,所述固定孔的长度方向为径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管段的拉线腔内设有润滑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管沿轴向还具有:
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一镂空槽,所述第一镂空槽的长度方向为径向;
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二镂空槽,与所述第一镂空槽相对间隔设置且错开,所述第二镂空槽的长度方向为径向,所述第二镂空槽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
作为优选方案,沿着所述调弯管的轴向自近端向远端,所述第一镂空槽和所述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分段递增。
作为优选方案,沿着所述调弯管的轴向自近端向远端,所述第一镂空槽和所述第二镂空槽的宽度分段递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管具有一第一半侧壁和一第二半侧壁,所述第一半侧壁和所述第二半侧壁合拢围成整个所述调弯管;
所述第一镂空槽贯穿所述第一半侧壁的整个径向且一直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半侧壁上;
所述第二镂空槽贯穿所述第二半侧壁的径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管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拉线腔,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作为第一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管的远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环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拉线槽,所述第一拉线槽固定所述拉线的远端;
所述调弯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线槽,所述第二拉线槽连通所述第一拉线槽形成贯通的所述拉线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鞘管自远端至近端依次为抗拉弯强度依次增大的所述调弯管段、弹簧管段和编织管段;
所述弹簧管段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调弯管的近端连接;
所述编织管段内设有编织管,所述编织管的远端与所述弹簧的近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为采用金属管切螺旋形槽制成的弹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的螺距为0.60mm~1.50mm,优选为0.85mm;
所述弹簧的外径为5.00mm~6.00mm,优选为5.25mm;
所述弹簧的弹簧丝直径为0.50mm~1.00mm,优选为0.80mm。
所述弹簧两端的支撑圈数为10圈~25圈,优选为17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腔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层与所述第三弹性层之间,优选设置在所述第三弹性层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调弯组件为至少两组时,至少另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管上、所述弹簧内侧的所述第三弹性层上或所述编织管内侧的所述第三弹性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结构还包括:
一调弯手柄,与所述调弯鞘管连接且连通,控制所述调弯鞘管的弯曲度;
所述调弯手柄包括:
一螺纹套筒,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内壁设置有套筒内螺纹,一端外壁套设有调弯调中心旋钮;
一主杆,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筒内,远端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
一拉线固定块,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螺纹套筒内,套设在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所述拉线固定块上设置有拉线固定端;
一螺纹连接块,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螺纹套筒内,套设在所述拉线固定块远端侧的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块外螺纹,所述连接块外螺纹与所述套筒内螺纹螺纹连接,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拉线过渡孔;
所述拉线的近端经拉线腔穿过所述调弯鞘管、所述螺纹套筒、所述主杆和所述拉线过渡孔后与所述拉线固定端连接。
当转动所述调弯调中心旋钮带动所述螺纹套筒转动时,所述螺纹连接块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当螺纹连接块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拉线固定块向近端移动,进而带动拉线固定端上的拉线移动,以调节调弯鞘管的弯曲度,当螺纹连接块向远端移动时,由于调弯鞘管的远端都是具有弹性的,因此拉线固定块在与螺纹连接块具有距离时,拉线固定块自动向远端移动,以调节调弯鞘管的弯曲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纹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筒外螺纹,致使所述螺纹套筒形成双螺纹套筒;
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
一调弯壳体,可容纳所述螺纹套筒,近端或远端伸出有所述调弯调中心旋钮,侧壁上设置有壳体滑槽,所述壳体滑槽沿所述螺纹套筒的轴向设置;
一指示按钮,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螺旋推块,所述螺旋推块与所述套筒外螺纹啮合,所述指示按钮的外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滑槽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壳体上设置有指示标志,所述指示标志设置在所述指示按钮侧边,所述指示标志包括初始位置指示、调弯完成时的位置指示和调中心完成时的位置指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
一球囊导管锁紧结构,可锁紧或松开球囊导管;
所述球囊导管锁紧结构包括:
一锁紧帽;
一锁紧环,套在所述球囊导管外,位于所述锁紧帽的远端侧,近段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锁紧环通槽,所述锁紧环通槽的长度方向为轴向,通过所述锁紧环通槽将所述锁紧环的近段分割成若干片弹性锁紧片,若干片所述弹性锁紧片收拢后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囊导管的外径;
当所述锁紧帽锁紧于所述锁紧环上时,所述弹性锁紧片将所述球囊导管锁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球囊导管锁紧结构还包括:
一扣合件,设置在所述锁紧帽和所述锁紧环之间,远段与所述锁紧环扣合;
一回弹件,远段套接在所述扣合件的近段,近端抵接在所述锁紧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环的近端为锥形锁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一球囊导管推进结构,所述球囊导管推进结构包括一推进壳体,设置在所述调弯手柄的近端侧,所述推进壳体内设置有:
一主动筒,可沿所述推进壳体的周向旋转运动,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内壁设置有主动筒内螺纹,一端设有微动旋钮,所述微动旋钮伸出于所述推进壳体;
一从动筒,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位于所述主动筒内,外表面设置有从动筒外螺纹,所述从动筒外螺纹与所述主动筒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从动筒的近端与所述锁紧帽连接;
当转动所述微动旋钮带动所述主动筒转动时,所述从动筒沿轴向移动带动被所述锁紧帽锁紧的所述球囊导管沿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从动筒的近段伸出于所述主动筒,所述从动筒的近段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用外螺纹,所述锁紧帽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帽内螺纹,所述锁紧帽内螺纹与所述连接用外螺纹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从动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销钉限位环,所述锁紧帽上设置有内外连通的销钉孔;
当从动筒的近端与所述锁紧帽连接后,通过销钉从所述销钉孔插入所述销钉限位环实现限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环为远段外径小于近段外径的变径环,所述锁紧环的远段和近段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台结构;
所述从动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从动筒内缘,所述从动筒内缘的近端侧为远端内径小于近端内径的锥形面,所述从动筒内缘的最小内径位于所述锁紧环的远段外径与近段外径之间,所述从动筒的近端内径大于所述扣合件的最大外径;
当所述从动筒的近端与所述锁紧帽连接时,所述锁紧环和所述扣合件均伸入于所述从动筒内,所述锁紧环夹在所述从动筒内缘与所述扣合件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进壳体内还设置有:
一固定导向件,具有导向固定块和位于所述导向固定块近端侧的导向筒,所述导向固定块位于所述主动筒和所述从动筒的远端侧,所述导向固定块与所述推进壳体固定,所述导向筒位于所述从动筒内,所述导向筒的内径位于所述锁紧环的远段外径与近段外径之间;
当所述从动筒的近端与所述锁紧帽连接时,所述锁紧环的远段伸入于所述导向筒的近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长度方向为轴向,所述导向段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凹槽;
所述从动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从动筒凹槽,所述从动筒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
一排空结构,设置在所述调弯结构和所述球囊导管推进结构之间,用于排气和供所述球囊导管穿过;
所述排空结构包括:
一排空头,近端具有排空连接部;
一密封端结构,与所述排空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可供所述球囊导管穿过并与所述球囊导管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端结构包括:
一封头螺母,近端端面具有内外联通的螺母通孔,与所述排空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并围成一端具有所述螺母通孔的密封垫片容纳腔,所述螺母通孔可被所述球囊导管穿过;
一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垫片容纳腔内,可被所述球囊导管穿过并与所述球囊导管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垫片为中部收缩且两端扩张的弹性变径管体,所述密封垫片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第一扩张部、收缩部和第二扩张部,所述第一扩张部的近端抵靠于所述封头螺母的近端端面上,所述第二扩张部的外壁与所述排空连接部的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扩张部外还套设有一凹槽环,所述凹槽环的外壁与所述封头螺母的近端周向内壁贴合;
所述凹槽环采用一密封环状体,所述密封环状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扩张部的周向外壁连接,致使在所述密封环状体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扩张部的周向之间形成缓冲凹槽。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拉线沿轴向整体呈片状结构,改进拉线与拉线腔的配合设计,两端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致使拉线形成两端沿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在通过拉线调弯调弯鞘管时,拉线与拉线腔仅在凸出结构处接触,大幅降低了拉线与拉线腔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另一方面,调弯过程中,拉线内侧因受挤压而收拢,外侧因受到拉伸而扩张,拉线的大部分结构保持和现有技术中基本相同的厚度,在调弯过程中对调弯难度的影响有限。最后,两端增加的厚度基本填充了拉线腔对应位置处80%以上的厚度空间,在调弯过程中,因拉线受到拉力在拉线腔的厚度方向上可移动的距离较小,提高了拉线控弯时的调节精度。
2、拉线的两端为光滑的弧形段,在受到拉力与拉线腔连接时通过弧形部滑动连接,进一步减少拉线与拉线腔之间的摩擦力,拉线的中部与拉线腔保持一定空间,在限制拉线运动的同时,将拉线与拉线腔之间的摩擦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拉线在调弯或调中心过程中阻力太大。
3、涉及多组调弯组件,实现多方向调弯,在对输送系统进行调弯或调中心时,在输送系统前端发生弯曲,同时其他部分发生弯曲时,可通过多组调弯组件的调节,更精准的控制输送系统在输送或释放人工心脏瓣膜时输送器的形状和位置,避免其他部分发生弯曲而形成大弓背现象,提高了输送系统的使用稳定性。
4、在调弯鞘管中增设固定孔,能起到锚定作用,避免在调弯,拉动拉线时,调弯管受到向近端的拉力而与第一弹性层或第二弹性层出现相对滑移现象。
5、拉线腔一部分位于拉线环的外侧,另一部分位于调弯管的内侧壁,与位于调弯管外周的拉线腔相比,拉线腔位于调弯管的内侧壁时,拉动拉线,拉线抵靠在金属制的调弯管内侧壁,而不是压迫调弯管外部的高分子材料层,调弯管的硬度大于高分子材料层的硬度,能更好的防止拉线在受到拉力时,陷入拉线腔内,既能保证顺利通过拉线调节输送系统的弯曲度,又能避免拉线对调弯鞘管的压迫。
6、调弯鞘管的多段不同抗拉弯强度设计,使得位于远端的调弯鞘管更容易调节,而位于近端的调弯鞘管在具有一定抗拉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微调,进一步避免大弓背现象。
7、在调弯结构中,将手柄端的拉线固定环采用分体设计,即拆分成拉线固定块和螺纹连接块,拉线固定块可以自行移动,为拉线的移动留出空间,调弯鞘管可实现自行回直的目的,也防止了人工强行回直调弯鞘管的远端。
8、通过在手柄上设置指示按钮和指示标志,可使操作人员清楚了解调弯距离,以反映远端人工心脏瓣膜的径向位置,降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外部影像设备的依赖度。
9、通过球囊导管锁紧结构可方便的将球囊导管与调弯鞘管的手柄锁紧或松开,在对球囊导管锁紧后,球囊导管与推进壳体相对固定,通过旋转微动旋钮,带动球囊导管轴向运动,以更精确的调节人工心脏瓣膜被植入的轴向位置。
10、密封端结构设计,在不影响排空结构的排空情况下,可对与排空结构穿设的球囊导管实现较佳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输送系统调弯时与主动脉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2(a)为输送系统为伸直状态时,拉线与拉线腔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2(b)为图2(a)的横截面图;
图2(c)为输送系统为弯曲状态时,拉线与拉线腔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2(d)为图2(c)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拉线与拉线腔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4(b)为图4(a)中拉线的改进结构图;
图4(c)为图4(a)中拉线的另一种改进结构图;
图4(d)为图4(c)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e)为图4(c)中拉线腔的改进结构图;
图4(f)为图4(e)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多向调弯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多向调弯前后的对比图;
图6(a)为本发明的调弯鞘管截面图;
图6(b)为图6(a)中第二弹性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c)为图6(b)的背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部分剖视图;
图8(a)为图7(a)中调弯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7(a)中调弯手柄内部螺纹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图8(b)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a)为图7(a)中球囊导管锁紧结构和球囊导管推进结构的位置关系图;
图9(b)为图9(a)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0(a)为图9(b)中锁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1(a)为图9(b)中扣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2(a)为图7(a)的部分爆炸图;
图12(b)为图12(a)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2(c)为图12(b)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9(b)中固定导向件和球囊导管锁紧结构的位置关系图;
图14为图9(b)中固定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为本发明密封垫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图15(a)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6(a)为图6(b)中弹簧的示意图;
图16(b)为图16(a)的剖视图;
图16(c)为图16(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当描述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时,“远端”、“近端”、“远段”、“近段”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远段”表示手术过程中输送系统远离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近端”、“近段”表示手术过程中输送系统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轴向”指平行于输送系统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本发明的输送系统用于将人工心脏瓣膜经股动脉逆血流方向输送至目标位置,在进入人体之前,首先需要将输送系统的调弯调中心旋钮调节成初始位置(第一位置)。输送过程中,有两次通过调弯结构调节调弯鞘管的弯曲度情况,分别为调弯和调中心过程。
第一次为过主动脉弓时,将调弯调中心旋钮调节至第二位置,控制输送系统远端,调弯鞘管带动球囊及部分输送系统调节弯曲度,以方便球囊导管和调弯鞘管过主动脉弓92,如图1(a)和图1(b)所示。
第二次为输送系统将人工心脏瓣膜94输送至原生瓣膜位置附近时,调弯前,未释放的人工心脏瓣膜94的远心端平面与主动脉环所在的平面呈一定角度,不方便确认人工心脏瓣膜94的释放位置,因此需要通过调中心,将两个平面调节至基本平衡状态。但是现有的输送系统往往由于主动脉弓呈锐角状,导致拉线在主动脉弓92处被分为两部分,手柄施加的力作用在降主动脉91一侧,而难以施加在原生瓣膜处。因此,在调弯过程中,如图1(c)和图1(d)所示,往往会出现输送系统在主动脉弓92处碰到主动脉壁损伤主动脉,或者压迫主动脉壁上的钙化团块而损伤主动脉壁,严重时,可能将钙化团块挂掉落入主动脉内,甚至随主动脉血流进入身体其他部分,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如果强行拉动拉线,还容易出现大弓背(即输送系统向外侧挤压降主动脉血管壁)的问题。大弓背情况同样损伤主动脉、血管,甚至可能将钙化团块挤压或掉落入主动脉内或血液中的情况。
由此,本发明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通过下述改进设计,避免两次调节调弯鞘管110的弯曲度时,特别是第二次调弯时,由于主动脉弓的形状问题,存在的上述问题。
参照图3,输送系统包括调弯结构100,调弯结构100包括调弯鞘管110和调弯组件,调弯组件包括拉线121和拉线腔122,参照图2(a)至图2(d),拉线121为片状结构,拉线腔12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拉线121被限制在拉线腔122中移动,拉线腔122沿轴向设置在调弯鞘管110内。为了保证顺利调弯,减少拉线121在拉线腔122内受到的阻力,现有技术一般会将拉线腔122设计成高度为拉线121厚度的几倍。但这样的结构,在调弯过程中,由于拉线腔122的高度比拉线121的厚度大,拉线121在受到拉力时,会根据拉力的方向调整拉线121在拉线腔122中的位置,如图2(a)和图2(b)所示,拉线腔122或者调弯鞘管110为伸直状态时,拉线121近似沿着拉线腔122的中位线延伸。而当拉线腔122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处于调弯状态时,如图2(c)和图2(d)所示,由于拉线121受到向弧形中心的向心力分力,而向拉线腔122的内侧运动,或者贴合在拉线腔122的内侧面。特别是在跨过弯曲的主动脉弓92时,拉线121会由于受到向中心的拉力而贴在拉线腔122的内侧壁上,严重时,会嵌入调弯鞘管110的高分子层内而使输送系统破损,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另外,由于拉线腔122内侧圆弧的弧长小于外侧圆弧的弧长,调弯时,内侧圆弧与外侧圆弧弧长的差值即为由于拉线腔122的形状结构而需额外收紧的长度,然而由于手术过程中,每位患者的主动脉形状具有一定的区别,会导致该额外收紧的长度为不确定值,医生只能依靠外部影像设备和医生的经验判断是否完成调弯或调中心,这样在手术中一方面容易分散医生的注意力,增加出错概率。另一方面也相应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本发明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对拉线121和拉线腔122进行了改进,具体改进结构如下:
参照图4(a),拉线121两端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致使拉线121的两端形成沿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1211,即拉线121具有四个凸出结构1211。拉线121两端的凸出结构1211可与拉线腔122接触。
本发明的拉线121为两端厚且中间薄的结构,通过凸出结构1211与拉线腔122接触,在限制拉线121在拉线腔122厚度方向的运动同时,由于拉线121中间较薄的结构,使拉线121的中部与拉线腔122保持一定的空间,避免拉线121在调弯或调中心过程中阻力太大。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减少拉线121与拉线腔122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在限制拉线121运动的同时,将拉线121与拉线腔122之间的摩擦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同时减小了调弯鞘管110弯曲之后运动行程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腔12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向槽1221,导向槽1221的长度方向为轴向。拉线121两端的凸出结构1211分别限制在导向槽1221内且可沿导向槽1221的轴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拉线腔12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槽1221,即在拉线腔122内分别设置有四条导向槽1221,四条导向槽1221在高度方向上两两对称设置,拉线121两端的凸出结构1211分别限制在对应的导向槽1221内且可沿导向槽1221的轴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b),拉线121包括凸出结构1211和拉线本体1212,凸出结构1211设置在拉线本体1212两端。为了增加拉线腔的硬度,拉线腔122的外周均为金属材料,本申请中凸出结构1211和拉线本体121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采用分体结构设计时,拉线本体1212与凸出结构1211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如凸出结构1211为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拉线本体1212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拉线121,以进一步降低突出结构1211与拉线腔1221之间的摩擦力。
拉线121两端添加的凸出结构1211与拉线本体1212为不同种材料,为了实现添加的凸出结构1211材料的摩擦力小于拉线本体的摩擦力,凸出结构1211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医用塑料,也可以不满足亲肤性,例如可以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K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聚四氟乙烯(PTFE)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c)和图4(d),凸出结构1211在厚度方向上,至少位于导向槽1221内的表面为圆滑的弧形端1211a。弧形端1211a的设计,将拉线121与拉线腔122之间可能的面摩擦转变为线摩擦,从而大幅减小拉线121与拉线腔122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e)和图4(f),拉线腔122内的导向槽1221在厚度方向上的槽底为圆滑的弧形槽1221a,弧形槽1221a的弧与弧形端1211a的弧开口相背。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拉线121的凸出结构1211和拉线腔122的导向槽12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摩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121的外周设置有润滑涂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腔122至少包括一段封闭线腔段,在封闭线腔段内填充有润滑液,润滑液为可以为水性或油性润滑液,优选为水性润滑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闭线腔段位于调弯鞘管110内,即调弯鞘管110内的拉线腔122内设置有润滑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a),调弯组件还包括拉线环123,拉线环123设置在调弯鞘管110上,拉线121的远端与拉线环123连接。本发明的调弯组件为至少两组,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123作为第一拉线环设置在调弯鞘管110的远端,至少另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123设置在第一拉线环近端侧的调弯鞘管110上。调弯组件的数量和拉线环123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调弯鞘管110实际的长度和调弯情况进行设置。
在对输送系统进行调弯或调中心时,希望输送系统的前端发生弯曲,但实务中,输送系统的其他部分也会发生弯曲,影响输送系统的使用稳定性。因此通过上述多向调弯结构,在第一拉线环上的拉线对调弯鞘管110远端进行调弯时,通过对其他拉线的调节,如图5(b)所示,使得其他部分是直的,避免发生弯曲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a),具有三组调弯组件,从远端至近端分别为第一调弯组件、第二调弯组件和第三调弯组件。
第一调弯组件包括第一拉线121a、第一拉线腔122a和第一拉线环123a。第一拉线腔122a内部设置有第一拉线121a,第一拉线121a可以在第一拉线腔122a内活动。第一拉线121a采用片状结构,为304不锈钢片,其截面尺寸为0.15mm×0.48mm。第一拉线121a的远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拉线环123a上,第一拉线121a的近端固定连接在调弯手柄内。第一拉线腔122a沿调弯鞘管110的轴向设置,第一拉线环123a设置在调弯鞘管110的远端,当拉紧第一拉线121a时,可使调弯鞘管110的远段产生弯曲,其弯曲方向可称为第一方向的调弯。
第二调弯组件包括第二拉线121b、第二拉线腔122b和第二拉线环123b。第二拉线腔122b内部设置有第二拉线121b,第二拉线121b可以在第二拉线腔122b内活动,第一拉线121a采用片状结构,其截面尺寸为0.15mm×0.48mm。本发明设置第二拉线121b的目的是为了抵抗第一拉线121a在拉弯时对调弯鞘管110中段和近段的影响,所以第二拉线121b可以是有一定预紧力的拉线,或是弹性变形小的材料制备的拉线即可,此时,第二拉线121b的远端固定在第二拉环210上,近端则固定在调弯鞘管110的近端,或与调弯手柄固定连接。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拉线121b与第一拉线121a的材质相同,为采用304不锈钢片,第二拉线121b的远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拉环210上,第二拉线121b的近端固定连接在调弯手柄内,并通过调弯手柄实现第二拉线121b的拉紧和放松。
更优选第二拉线腔122b的位置与第一拉线腔122a位置关于调弯鞘管110轴线旋转180°对称。在同时拉紧第一拉线121a和第二拉线121b时,当调弯鞘管110的远段刚度小于中段和近段刚度时,使得第一拉线121a可以拉弯弯管段而不会拉弯中段和近段,但由于中段和近段较长,在承受第一拉线121a的偏心力时,也会产生弯曲变形。但通过将第一拉线121a与第二拉线121b对称设置,如图6(a)所示,由此第二拉线121b可以大幅度抵消掉第一拉线121a在输送段产生的偏心拉紧力,从而有效避免了中段和近段弯曲的现象。
第三调弯组件包括第三拉线121c、第四拉线121d、第三拉线腔122c、第四拉线腔122d和第三拉线环123c。第三拉线腔122c内部设置有第三拉线121c,第三拉线121c可以在第三拉线腔122c内活动。第四拉线腔122d内部设置有第四拉线121d,第四拉线121d可以在第四拉线腔122d内活动。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的的远端各固定连接在第三拉线环123c上。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均采用片状结构,为304不锈钢片,其截面尺寸为0.15mm×0.48mm。第三拉线腔122c和第四拉线腔122d沿调弯鞘管110的轴向设置,更优选第三拉线腔122c的位置和第四拉线腔122d的位置关于调弯鞘管110轴线旋转180°对称,进一步优选第一拉线腔122a、第三拉线腔122c、第二拉线腔122b、第四拉线腔122d依次沿调弯鞘管110的周向均匀设置。
第三拉线环123c设置在第一拉线环123a和第二拉线环123b之间,当拉紧第三拉线121c或第四拉线121d时,可使调弯鞘管110远段的中部产生弯曲,其弯曲方向可称为第二方向。第三调弯组件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同理还可以在调弯鞘管110远段的其他部位相应设计第三、第四……方向,由此实现了调弯结构进行多方向调弯的效果。
在手术中,第一方向的调弯是最大的,而且只会朝一个方向弯曲,所以增加第二拉线121b的作用是抵抗第一拉线121a在拉弯时产生的较大偏心力会使得调弯鞘管110中段和近段弯曲(中段和近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但是因为其长度较长,所以在承受较大偏心力时会发生弯曲现象)。而第二方向的调弯是微调,所以实现第二方向调弯的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对中段和近段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心力,所以对中段和近段不用再增加相应的拉线去抵抗其偏心力,而是通过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去实现第二方向正反方向的调整。
优选的,第三拉线121c的近端和第四拉线121d的近端相互连通形成U型连接拉线结构。使第三拉线121c的近端拉出的拉线长度可直接进入第四线腔122d中,或第四拉线121d的近端拉出的拉线长度可直接进入第三线腔122c中。由此可以实现在一个线腔内的拉线拉紧、而在另一个线腔内的拉线放松,从而使调弯鞘管110远段更好实现第二方向的弯曲效果。而如果采用的第三拉线121c为两根分别设置在第三线腔122c和第四线腔122d中的拉线且无连接时,则会导致其中一根拉线进行拉伸时另一根拉线会抵消一部分的力,从而降低调弯鞘管110远段第二方向的弯曲效果。
各拉线均与调弯手柄固定连接,并通过调弯手柄可实现拉线的拉紧和放松。所采用的调弯手柄可以是现有的调弯手柄结构,只要能对各拉线进行拉紧和放松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a),拉线腔122所在圆的半径为R,相邻两个拉线腔122之间的圆心角为α,相邻两个拉线腔122之间的弧长为L,则:
L=α*R≥4mm。
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调弯鞘管110的强度,又能在调节拉线时,相互之间不发生干涉。
本发明还对调弯鞘管110进行了改进,以使得在输送系统输送至主动脉处时,进一步保障降主动脉处的调弯鞘管110是直的,避免弯曲而出现大弓背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a)和图6(b),调弯鞘管110沿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弹性层111、第二弹性层112和第三弹性层1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鞘管110的远段为调弯管段,调弯管段内设有调弯管1121,调弯管1121沿轴向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孔112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弯鞘管110为多层结构时,调弯管段的第二弹性层112为调弯管1121。
调弯鞘管110弯曲时,调弯管的受压缩面,设有多个固定孔,优选地,固定孔位于第二镂空槽上,调弯鞘管110在浇筑成型时,位于调弯管1121两侧的第一弹性层111、第三弹性层113会通过固定孔11211渗出并与调弯管1121固定连接,起到锚定的作用,避免在调弯,拉动拉线时,调弯管1121受到向近端的拉力而与第一弹性层111、第三弹性层113出现相对滑移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1121沿轴向具有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固定孔112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孔11211为腰型孔,固定孔11211的长度方向为径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层111和第三弹性层113均为高分子材料材质,第一弹性层111和第三弹性层113注塑一体成型。第一弹性层111的具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ebax,尼龙,聚氨酯,橡胶,SIS等;第一弹性层111的硬度大于第三弹性层113的硬度。第三弹性层113为摩擦系数小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TFE,PVDF,尼龙;第三弹性层113的摩擦系数为0.01~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1121的弹性大于第一弹性层111和第三弹性层113的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1121为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钛合金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b)和图6(c),调弯管1121沿轴向还具有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一镂空槽11212和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二镂空槽11213,第一镂空槽11212和第二镂空槽11213的长度方向均为径向,第二镂空槽11213与第一镂空槽11212相对间隔设置且错开,第二镂空槽11213上设置有固定孔112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b)和图6(c),沿着调弯管1121的轴向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具有近段调弯管1121A、中段调弯管1121B和远段调弯管1121C。近段调弯管1121A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小于中段调弯管1121B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中段调弯管1121B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小于远段调弯管1121C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近段调弯管1121A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分别大于中段调弯管1121B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中段调弯管1121B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分别大于远段调弯管1121C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同一段调弯管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自近端向远段都相同。或者,同一段调弯管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排列密度自近端向远段逐渐递增。同一段调弯管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自近端向远段都相同。或者,同一段调弯管上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的宽度自近端向远段逐渐递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b)和图6(c),调弯管1121具有第一半侧壁1121a和第二半侧壁1121b,第一半侧壁1121a和第二半侧壁1121b合拢围成整个调弯管1121;第一半侧壁1121a具有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一镂空槽11212,第一镂空槽11212贯穿第一半侧壁1121a的整个径向且一直延伸贯穿至第二半侧壁1121b上,使得第一镂空槽11212的横截面形成的弧对应的角为180~330°,对应的弧长例如可以为0.1~2mm;第二半侧壁1121b具有若干平行排列间隔设置的第二镂空槽11213,第二镂空槽11213贯穿第二半侧壁1121b的整个径向,第二镂空槽的横截面形成的弧对应的角为180°;第二镂空槽11213与第一镂空槽11212相对间隔设置且错开,所谓错开间隔设置是指不在同一横截面上。沿着调弯管1121自近端向远端,第一镂空槽11212和第二镂空槽11213的排列密度分段递增。由于固定孔11211设置在第二镂空槽11213上,因此沿着调弯管1121自近端向远端,固定孔11211的排列密度分段递增。并且沿着调弯管1121的轴向自近端向远端,第一镂空槽11212和第二镂空槽11213的宽度分段递减。第一镂空槽11212的宽度大于第二镂空槽11213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段的拉线腔内设有润滑液。通常调弯管段受到的拉力最大,因此设置润滑液可进一步减少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1121的内侧设置有拉线腔122,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123作为第一拉线环123设置在调弯管1121的远端。在调弯管1121的内侧设置拉线腔122,既能保证顺利通过拉线121调节输送系统的弯曲度,又能避免拉线121对调弯鞘管110的压迫,且不至于有过多空余空间,以提高调弯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环123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拉线槽,第一拉线槽固定拉线121的远端。调弯管112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线槽,第二拉线槽连通第一拉线槽形成贯通的拉线腔1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鞘管110自远端至近端依次为抗拉弯强度依次增大的调弯管段、弹簧管段和编织管段。参照图6(b)和图6(c),弹簧管段内设有弹簧1122,弹簧1122的远端与调弯管1121的近端连接。编织管段内设有编织管,编织管的远端与弹簧1122的近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弯鞘管110为多层结构时,弹簧管段的第二弹性层112为弹簧1122。编织管段的第二弹性层112为编织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管1121的弹性大于弹簧1122和编织管的弹性。弹簧1122的弹性不大于第一弹性层111和第三弹性层113的弹性。编织管的弹性不大于第一弹性层111和第三弹性层113的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编织管为采用金属丝编织制成的金属编织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1122为采用金属管切螺旋形槽制成的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1122的螺距为0.60mm~1.50mm,优选为0.85mm;弹簧1122的外径为5.00mm~6.00mm,优选为5.25mm;弹簧1122的弹簧1122丝直径为0.50mm~1.00mm,优选为0.80mm。弹簧1122两端的支撑圈数为10圈~25圈,优选为17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层112为采用金属管切割一体制成的调弯管1121、弹簧1122和编织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腔122均设置在第二弹性层112与第三弹性层113之间,拉线腔122优选设置在第三弹性层113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弯组件为至少两组时,至少另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123设置在调弯管1121上、弹簧1122内侧的第三弹性层113上或编织管内侧的第三弹性层113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a)至图8(c),调弯结构100还包括调弯手柄130,调弯手柄130与调弯鞘管110连接且连通,通过调弯手柄130控制调弯鞘管110的弯曲度。调弯手柄130包括螺纹套筒131、主杆132、拉线固定块133和螺纹连接块134。
螺纹套筒131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螺纹套筒131的内部中空,螺纹套筒131的内壁设置有可驱动拉线121的套筒内螺纹1311,螺纹套筒131的一端外壁套设有调弯调中心旋钮1312,转动调弯调中心旋钮1312,螺纹套筒131跟着转动。
主杆132设置在螺纹套筒131内,主杆132的远端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优选的,在主杆132远端设置有供输送拉线穿过的间隙。
拉线固定块133为环状结构,拉线固定块133位于螺纹套筒131内,拉线固定块133套设在主杆132外并可沿主杆132轴向移动,拉线固定块133上设置有拉线固定端。
螺纹连接块134为环状结构,螺纹连接块134位于螺纹套筒131内,螺纹连接块134套设在主杆132外并可沿主杆132轴向移动,螺纹连接块134位于拉线固定块133远端侧。螺纹连接块13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块外螺纹,连接块外螺纹与套筒内螺纹131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块134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拉线过渡孔。
拉线121的近端经拉线腔122穿过调弯鞘管110、螺纹套筒131、主杆132和拉线过渡孔后与拉线固定端连接。
当转动调弯调中心旋钮1312带动螺纹套筒131转动时,螺纹连接块134沿主杆132轴向移动,当螺纹连接块134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拉线固定块133向近端移动,进而带动拉线固定端上的拉线121移动,以调节调弯鞘管110的弯曲度,当螺纹连接块134向远端移动时,由于调弯鞘管110的远端都是具有弹性的,因此拉线固定块133在与螺纹连接块134具有距离时,拉线固定块133在调弯鞘管110的远端自动回弹变直的作用下,从而拉线固定块133在调弯拉线的带动下自动向远端移动,从而使得调弯鞘管110由弯曲变直。
若将拉线固定块133和螺纹连接块134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发明将拉线固定块133和螺纹连接块134设计为分体。这样的优点在于,如果调弯鞘管110内的球囊导管弯折或轴向运动,拉线固定块133能够不受螺纹的限制而自由轴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b)和图8(c),螺纹套筒131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筒外螺纹1313,致使螺纹套筒131形成双螺纹套筒。
调弯手柄130还包括调弯壳体135和指示按钮136。调弯壳体135可容纳螺纹套筒131,调弯壳体135的近端或远端伸出有调弯调中心旋钮1312,调弯壳体135的侧壁上设置有壳体滑槽,壳体滑槽沿螺纹套筒131的轴向设置。指示按钮136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螺旋推块,螺旋推块与套筒外螺纹1313啮合,指示按钮136的外侧滑动安装于壳体滑槽上。通过指示按钮136可以指示拉线121的运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弯壳体135上设置有指示标志1351,指示标志1351设置在指示按钮136侧边,指示标志1351包括初始位置指示、调弯完成时的位置指示和调中心完成时的位置指示。以用于指示通过拉线121实现调弯的弯曲度位置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弯结构仅包括一组调弯组件时,仅需设置一个调弯手柄130,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
当调弯结构包括两组调弯组件,且分别为第一调弯组件和第二调弯组件时,情况一,第二拉线121b为有一定预紧力的拉线,或是弹性变形小的材料制备的拉线时,也仅需设置一个调弯手柄130,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情况二,第二拉线121b与第一拉线121a的材质相同时,可设置两个调弯手柄130,且两个调弯手柄130串联设置,分别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第二拉线121b。
当调弯结构包括两组调弯组件,且分别为第一调弯组件和第三调弯组件时,需设置三个调弯手柄130,且三个调弯手柄130串联设置,分别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
当调弯结构包括三组调弯组件,且分别为第一调弯组件、第二调弯组件和第三调弯组件时,情况一,第二拉线121b为有一定预紧力的拉线,或是弹性变形小的材料制备的拉线时,仅需设置三个调弯手柄130,且三个调弯手柄130串联设置,分别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情况二,第二拉线121b与第一拉线121a的材质相同时,可设置四个调弯手柄130,且四个调弯手柄130串联设置,分别用于拉紧和放松第一拉线121a、第二拉线121b、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
进一步地,当前述的第三拉线121c和第四拉线121d为连接后形成的U型线时,此时用于连接该U型线近端的调弯手柄130为一个,且其结构可通过在手柄上增加转轮的设计即可实现该U型线的拉紧和放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a)和图9(b),本发明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球囊导管锁紧结构200,球囊导管锁紧结构200可锁紧或松开球囊导管300。
球囊导管锁紧结构200包括锁紧帽210和锁紧环220。锁紧环220套在球囊导管300外,锁紧环220位于锁紧帽210的远端侧,参照图10(a)和图10(b),锁紧环220的近段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锁紧环通槽221,锁紧环通槽221的长度方向为轴向,通过锁紧环通槽221将锁紧环220的近段分割成若干片弹性锁紧片222,若干片弹性锁紧片222收拢后的内径小于球囊导管300的外径。当锁紧帽210锁紧于锁紧环220上时,弹性锁紧片222将球囊导管300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a)和图9(b)、图11(a)和图11(b),球囊导管锁紧结构200还包括扣合件230和回弹件240。扣合件230设置在锁紧帽210和锁紧环220之间,扣合件230的远段与锁紧环220扣合。回弹件240的远段套接在扣合件230的近段外,回弹件240的近端抵接在锁紧帽210内。当锁紧帽210锁紧于锁紧环220上时,锁紧帽210通过回弹件240将锁紧力施加到锁紧环220上,通过扣合件230对锁紧环220的扣合,使得锁紧环220更稳定的将球囊导管300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a)和图10(b),锁紧环220的近端为锥形锁紧面220a,以使得扣合件230的远段更容易与锁紧环220扣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1(a)和图11(b),扣合件230为远段外径大近段外径小的变径环,扣合件230的远段包覆并扣合锁紧环220的近段,扣合件230的近段外套设有回弹件2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弹件240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a)和图7(b)、图12(a)至图14,本发明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包括推进壳体410,推进壳体410设置在调弯手柄130的近端侧,推进壳体410内设置有主动筒420、从动筒430和微动旋钮440。
主动筒420可沿推进壳体410的周向旋转运动,当主动筒420绕轴向转动时,推进壳体410相对主动筒420不动。主动筒420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主动筒420的内部中空,主动筒420的内壁设置有主动筒内螺纹,主动筒420的一端设有微动旋钮440,微动旋钮440伸出于推进壳体410,当握住推进壳体410,转动微动旋钮440时,主动筒420跟随转动。
从动筒430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从动筒430的内部中空,位于主动筒420内,从动筒430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筒外螺纹,从动筒外螺纹与主动筒内螺纹螺纹连接,从动筒430的近端与锁紧帽210连接。当转动微动旋钮440带动主动筒420转动时,从动筒430沿轴向移动带动被锁紧帽210锁紧的球囊导管300沿轴向移动,以更精确的调节人工心脏瓣膜被植入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筒430的近段伸出于主动筒420,从动筒430的近段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用外螺纹,锁紧帽210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帽内螺纹,锁紧帽内螺纹与连接用外螺纹螺纹连接。从动筒430和锁紧帽2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b),从动筒430的外壁上设置有销钉限位环431,锁紧帽210上设置有内外连通的销钉孔211,当从动筒430的近端与锁紧帽210连接后,通过销钉从销钉孔211插入销钉限位环431实现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a)和图10(b),锁紧环220为远段外径小于近段外径的变径环,锁紧环220的远段和近段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台结构220b。
参照图7(b),从动筒430的内壁上设置有从动筒内缘432,从动筒内缘432的近端侧为远端内径小于近端内径的锥形面,从动筒内缘432的最小内径位于锁紧环220的远段外径与近段外径之间,从动筒430的近端内径大于扣合件230的最大外径。当从动筒430的近端与锁紧帽210连接时,锁紧环220和扣合件230均伸入于从动筒430内,锁紧环220夹在从动筒内缘432与扣合件230之间,双向受力,以更好的锁定球囊导管3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b)、图12(a)至图14,推进壳体410内还设置有固定导向件450,固定导向件450具有导向固定块451和位于导向固定块451近端侧的导向筒452,导向固定块451位于主动筒420和从动筒430的远端侧,导向固定块451与推进壳体410固定,导向筒452位于从动筒430内,导向筒452的内径位于锁紧环220的远段外径与近段外径之间。当从动筒430的近端与锁紧帽210连接时,锁紧环220的远段伸入于导向筒452的近段。当从动筒430沿轴向移动时,导向筒452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从动筒430始终沿轴向移动,不产生径向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b)至图14,导向筒452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段453,导向段453的长度方向为轴向,导向段453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凹槽454。从动筒430的内壁上设置有从动筒凹槽,从动筒凹槽滑动连接导向段453。导向段453两侧设有导向凹槽454,可以使固定导向件450和从动筒430配合更加方便,避免卡顿。
具体的,参照图14,可以在导向筒452的外壁上对称的设置两条导向段453,每条导向段453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凹槽45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排空结构500,排空结构500设置在调弯结构100和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之间,排空结构500用于排气和供球囊导管300穿过。排空结构500包括排空头510和密封端结构。排空头510的近端具有排空连接部。密封端结构与排空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密封端结构可供球囊导管300穿过并与球囊导管300密封连接。
当本发明设置有排空结构500时,调弯结构100的近端,例如调弯壳体135的近端面与排空头510的远端连接。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的远端,例如导向固定块451的远端面与排空头510的近端连接,此时的推进壳体410的远端面可卡设在排空头510和导向固定块451之间。
当本发明调弯结构100和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之间未设排空结构500时,调弯结构100的近端,例如调弯壳体135的近端面直接与球囊导管推进结构400的远端,例如导向固定块451的远端面连接,此时的推进壳体410的远端面可卡设在调弯壳体135和导向固定块451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端结构包括封头螺母和密封垫片,封头螺母的近端端面具有内外联通的螺母通孔,封头螺母与排空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并围成一端具有螺母通孔的密封垫片容纳腔,螺母通孔可被球囊导管300穿过。密封垫片设置在密封垫片容纳腔内,密封垫片可被球囊导管300穿过并与球囊导管300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密封端结构的封头螺母和密封垫片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结构实现。
参照图15(a)和图15(b),密封垫片为中部收缩且两端扩张的弹性变径管体,密封垫片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第一扩张部521、收缩部522和第二扩张部523,第一扩张部521的近端抵靠于封头螺母的近端端面上,第二扩张部523的外壁与排空连接部的内壁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扩张部521外还套设有凹槽环524,凹槽环524的外壁与封头螺母的近端周向内壁贴合。凹槽环524采用一密封环状体,密封环状体的近端与第一扩张部521的周向外壁连接,致使在密封环状体的远端与第一扩张部521的周向之间形成缓冲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对调弯鞘管中易形成大弓处弹簧管段的强度,更适合心脏瓣膜植入过程中对调弯鞘管的要求,弹簧1122的结构可以设计为如图16(a)-图16(c)所示,弹簧1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编织管段和调弯管段。本实施例中,弹簧1122的弹簧丝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横截面为矩形的弹簧相对于横截面为圆形的弹簧而言,弹簧1122外周的耐弯折性更强。由于本发明通过的调弯鞘管用于主动脉瓣置换瓣膜的输送和调弯,输送路径为经股动脉,我国大部分患者的股动脉直径为4.5-8mm之间,也就是调弯鞘管的最大设计直径为25F,约8mm,因此,经股动脉的输送系统,需要严格限制其直径大小。因此,在弹簧1122的径向厚度和轴向长度的设计空间均有明确限制的条件下,本申请创造性的将弹簧的横截面设计为矩形结构,能够大幅提高弹簧段的耐弯折性能,避免在调弯或调中心过程中,弹簧段出现“大弓背”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弹簧段的耐弯折性,如图16(c)所示,弹簧1122为两侧厚度不相等的结构,调中心时,位于弯曲弧的内侧的部分的厚度为D2,位于弯曲弧的外侧的部分的厚度为D1,D1>D2,优选为D1:D2=1.5-3:1,如1.7:1,2.5:1等,更优选为D1:D2=1.8-2.4:1,如2.0:1,2.2:1等。调中心时,弯曲弧的外侧需要扩张,内侧需要压缩,本申请通过将外侧设计为更厚的结构,能够抑制外侧的扩张,进而增加弹簧段的耐弯折性,内侧设计为更薄的结构,能够尽量缩小调弯鞘管的径向尺寸,以方便手术时,经股动脉进入患者体内。
其中,本申请中,外侧指图2(c)中的A-A侧,内侧指图2(c)中的B-B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的目的在于将人工心脏瓣膜调中心,文中主要以应用在主动脉瓣膜中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该技术方案的应用领域并不受说明书中所述的主动脉瓣膜置换的限制,还可以应用在肺动脉瓣的置换、二尖瓣、三尖瓣置换的输送系统调弯中。
另外,人工主动脉瓣膜的介入治疗,目前主要有球扩瓣和自膨瓣两种,这两种方案的调弯均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调弯方案,而不仅限于某一种,文中所述的装载人工心脏瓣膜的球囊只是球扩瓣的一个具体应用示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5)

1.一种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包括一调弯结构,具有调弯鞘管和调弯组件,所述调弯组件包括拉线和拉线腔,所述拉线为片状结构,所述拉线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两端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致使所述拉线的两端形成沿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所述拉线两端的凸出结构可与所述拉线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腔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为轴向;所述拉线两端的凸出结构限制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的轴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包括拉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拉线本体两端的所述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拉线本体为一体或分体式设计,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拉线本体为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本体和所述凸出结构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所述拉线本体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凸出结构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在厚度方向上,至少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表面为圆滑的弧形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在厚度方向上的槽底为圆滑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与所述弧形端的弧开口相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的外周设置有润滑涂层;
和/或,
所述拉线腔至少包括封闭线腔段,所述封闭线腔段内填充有润滑液。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组件还包括拉线环,所述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鞘管上,所述拉线的远端与所述拉线环连接;
所述调弯组件为至少两组,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作为第一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鞘管的远端,至少另一组所述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拉线环近端侧的所述调弯鞘管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腔所在圆的半径为R,相邻两个所述拉线腔之间的圆心角为α,相邻两个所述拉线腔之间的弧长为L,则:
L=α*R≥4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鞘管的远段为调弯管段,所述调弯管段内设有调弯管,所述调弯管沿轴向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管段的拉线腔内设有润滑液。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组件还包括拉线环,所述拉线的远端与所述拉线环连接;
所述调弯管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拉线腔,所述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管的远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环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拉线槽,所述第一拉线槽固定所述拉线的远端;
所述调弯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线槽,所述第二拉线槽连通所述第一拉线槽形成贯通的所述拉线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所述调弯组件至少为两组,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所述拉线环作为第一拉线环设置在所述调弯鞘管的远端,至少另一组调弯组件中的拉线环设置在第一拉线环近端侧的调弯鞘管内。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鞘管自远端至近端依次为抗拉弯强度依次增大的所述调弯管段、弹簧管段和编织管段;
所述弹簧管段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调弯管的近端连接;
所述编织管段内设有编织管,所述编织管的远端与所述弹簧的近端连接。
CN202310557024.6A 2023-05-16 2023-05-16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Pending CN116942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7024.6A CN116942369A (zh) 2023-05-16 2023-05-16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7024.6A CN116942369A (zh) 2023-05-16 2023-05-16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2369A true CN116942369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5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7024.6A Pending CN116942369A (zh) 2023-05-16 2023-05-16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23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8857B1 (en) Implant conveying system
US7824358B2 (en) Heart pump connector
US1008065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apsing prosthetic heart valves
JP5006392B2 (ja) 医療外科チューブアセンブリ
JP2019516495A (ja) 幽門アンカー取出し具および方法
EP4218673A1 (en) Implant delivery handle, and delivery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US11446470B2 (en) Catheter handle with torque mechanism and valve relief component
CN112236186A (zh) 推进式护套样式
CN219782850U (zh) 心脏瓣膜输送用调弯鞘管
CN215915077U (zh) 一种用于可植入组织固定装置的输送系统
CN110638489B (zh) 快速释放的植入物推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CN208799272U (zh) 缝合线锁扣及缝合线锁结系统
CN116942369A (zh) 方便调弯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WO2019080856A1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以及介入器械输送方法
CN110638488A (zh) 连接可靠的植入物推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CN112451174A (zh) 一种介入式经心尖人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US11737877B2 (en) Adjustable heart valve repair system
CN115245407B (zh) 经股瓣膜修复用输送器
EP3790618A1 (en) Wristband with hemostatic valve for sheathless transradial procedure
WO2018204486A1 (en) Expandable sheath technologies
US20210315565A1 (en) Locking device with locking feedback function and heart valve repair system
CN214285098U (zh) 穿刺辅助装置
CN219940903U (zh) 心脏瓣膜输送用操作手柄
CN114376684A (zh) 穿刺辅助装置
CN217091029U (zh) 输送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