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0281A - 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40281A CN116940281A CN202280019825.0A CN202280019825A CN116940281A CN 116940281 A CN116940281 A CN 116940281A CN 202280019825 A CN202280019825 A CN 202280019825A CN 116940281 A CN116940281 A CN 1169402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front slider
- needle carrier
- lancet device
- c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0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8000002193 Pai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8000004296 neuralgia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241 blood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QZGKKKJIJFFOK-GASJEMHNSA-N Glucose Natural products OC[C@H]1OC(O)[C@H](O)[C@@H](O)[C@@H]1O WQZGKKKJIJFFOK-GASJEMH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82 blood ty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3 gluc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1—Semi-automatically triggered, e.g. at the end of the cocking procedure, for instance by biasing the main drive spring or when reaching sufficient contact pressure, the piercing device is automatically triggered without any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885—Preventing re-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2—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可包括:针筒,具有管状的针筒主体;管状的前滑动件,插入针筒中以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前滑动件的前端的部分暴露于针筒的一端;载体主体,对针进行支撑以朝向前端突出并容纳于前滑动件中;多个弹性形变部件,从载体主体向后延伸以发生径向向内弹性形变;针载体,具有联锁保持突起部,联锁保持突起部在横向于弹性形变部件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突出以被前滑动件的后端卡合,且因此在前滑动件向后移动时与前滑动件一起移动;驱动弹簧,用于弹性地向前推动针载体;以及触发部分,在针载体向后移动时与弹性形变部件接触以使弹性形变部件发生径向向内弹性形变,进而使得联锁保持突起部能够从前滑动件的后端向内分离且因此能够向前推进针载体,其中通过利用针载体以线性运动进行的卡合动作及释放动作,使用者的触觉神经会被耦合到针载体的缓冲弹簧的击打扰乱,缓冲弹簧被由针载体的射击引起的惯性力挤压以压在使用者的皮肤表面上,从而阻断痛觉神经,且针通过经挤压的缓冲弹簧的弹性恢复而被快速收回,从而使使用者的疼痛及注射后疼痛最小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从皮肤表面采集血液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用少量血液来实行测试(例如,血型测定及血糖测量),使用采血针装置来用针刺入皮肤表面。采血针装置在使用一次后被扔掉以防止在使用者之间发生感染。
在正在广泛使用的用于患者的皮肤刺穿装置(韩国专利第10-1177189号)中,具有针的采血针主体容纳于管状壳体中且由驱动弹簧弹性射出,使得针刺穿皮肤。
同时,另一种用于患者的皮肤刺穿装置(韩国专利第10-1201034号)公开一种结构,在所述结构中,当将主体的前端放置于血液采集位点上且在所述方向上按压按钮时,移动构件上升且固定于移动构件中的针被暴露出以刺穿皮肤。
然而,韩国专利第10-1177189号要求一系列的两个连续的操作,这是因为针只能通过将壳体的前端定位于血液采集位点上且然后按压设置于后端处的按钮而射出。此外,韩国专利第10-1201034号会使疼痛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因为针会保持刺入皮肤中,直到使用者有意地移除皮肤刺穿装置为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可仅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来采集血液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可使用最少的部件及简单的结构来廉价地制造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由针引起的疼痛最小化同时使得针能够快速地缩回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针卫生直到针被使用为止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重复使用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用过的针引起的事故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包括: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管状的前滑动件,能够沿着轴向方向在针筒内滑动;针载体,包括载体主体、至少一个弹性变形部分以及联锁保持突起部,其中所述载体主体包括针,所述针朝向针筒的前开口突出且能够沿着轴向方向在前滑动件内滑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从载体主体向后延伸且在向后移动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所述联锁保持突起部设置于弹性变形部分中,阻挡载体主体相对于前滑动件向前移动且在弹性变形部分发生径向向内变形时使得载体主体能够进行向前移动;以及驱动弹簧,容纳于针筒中且在向前方向上弹性地推动针载体。
此外,当联锁保持突起部通过设置于前滑动件中的停止件而保持被阻挡时,针载体在前滑动件的后端中被卡合并保持不向前移动。
此外,停止件在前滑动件的径向方向上向内突出,且
防分离突出部设置于针载体中且防止针载体在被停止件阻挡时向后分离,使得可通过防分离突出部而防止被引入到所述前滑动件的内部中的针载体缩回,从而防止针载体被重复使用。
另外,当触发部分设置于针筒内且在弹性变形部分进行向后移动时与弹性变形部分接触,以使弹性变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时,针载体可通过针载体或针筒的移动而插入前滑动件的内部中。
此外,当保持突起部设置于针筒的内壁及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一者上,而备用保持部分设置于针筒的内壁及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另一者上且与保持突起部啮合以使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备用位置时,防止前滑动件在针筒的向前方向上分离。
此外,当防分离部分设置于与备用保持部分向前或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且被保持突起部阻挡以使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防分离位置时,防止前滑动件在针筒的向后方向上缩回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
另外,当缓冲弹簧安装于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针的突出长度长时,缓冲弹簧可通过在针之前对表皮进行撞击来减轻疼痛,且通过防止在血液采集之后暴露出针来防止由用过的针引起的事故。
另外,当针载体包括与载体主体一体地形成以环绕针且形似沿着载体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杆的保护延伸部分时,防止针受到损坏及污染,直到保护延伸部分被移除或者直到针被使用为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包括: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管状的前滑动件,容纳于针筒中;针载体,容纳于前滑动件中且包括朝向针筒的前开口突出的针;以及保持突起部及备用保持部分,所述保持突起部设置于针筒的内壁及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一者上,所述备用保持部分设置于针筒的内壁及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另一者上且与保持突起部啮合以使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备用位置。
此外,当防分离部分设置于与备用保持部分向前或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且被保持突起部阻挡以使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防分离位置时,防止前滑动件在针筒的向后方向上缩回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
另外,当针载体包括以下部件时,针载体处于被联锁保持突出部卡合于前滑动件的后端中且与前滑动件一起移动的状态,但当弹性变形部分向内变形时,针载体可插入前滑动件的内部中:多个弹性变形部分,从载体主体向后延伸且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以及联锁保持突起部,在横向于轴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从弹性变形部分突出,被前滑动件的后端阻挡,在前滑动件进行向后移动时与前滑动件一起移动且在弹性变形部分进行径向向内变形时从前滑动件的后端向内分离。
此外,当存在形成于前滑动件的后端处的停止件以及设置于针载体中且防止针载体在被停止件阻挡时向后分离的防分离突出部时,通过设置于前滑动件中的停止件及联锁保持突出部对针载体的移动进行约束。
另外,当存在设置于针筒内且在弹性变形部分进行向后移动时与弹性变形部分接触以使弹性变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的触发部分时,针载体通过针载体或针筒的移动而插入前滑动件的内部中。
另外,当存在容纳于针筒中且在向前方向上弹性地推动针载体的驱动弹簧时,针载体利用弹簧的弹力而被向前推进,从而能够快速且精确地进行血液采集。
另外,当存在安装于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针的突出长度长的缓冲弹簧时,缓冲弹簧可通过在针之前对表皮进行撞击来减轻疼痛且通过防止在血液采集之后暴露出针而防止由用过的针引起的事故。
另外,针载体可包括保护延伸部分,保护延伸部分与载体主体一体地形成以环绕针且形似沿着载体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杆,从而防止针受到损坏及污染,直到保护延伸部分被移除或者直到针被使用为止。
另外,针筒可包括后开口,且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可还包括后端盖以及至少一个延伸腿部分,后端盖对后开口进行阻挡,延伸腿部分沿着针筒的内部从后端盖延伸,从而有利于进行采血针装置的装配,这是因为甚至可通过针筒的后开口对前滑动件及针载体进行装配。
另外,当触发部分包括设置于弹性变形部分的后端及延伸腿部分中的一者上以使弹性变形部分在针载体进行向后移动时向内变形的斜面时,触发部分可选择性地设置于针筒或后盖中,从而将针筒的结构改进得更加简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包括: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管状的前滑动件,容纳于针筒中;针载体,容纳于前滑动件中且包括朝向针筒的前开口突出的针;缓冲弹簧,安装于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针的突出长度长;以及弹性变形部分,从针载体向后延伸且能够相对于前滑动件弹性变形。
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采血针装置能够以单一、简单的动作来实行血液采集。
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例如使疼痛最小化、保持卫生及防止重复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的(a)至(f)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依序操作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的(a)至(f)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依序操作的纵向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表皮 2:针孔
10、11:采血针装置 100、101:针筒
110、111:前开口 120、121:备用保持部分
130:防分离部分 140:触发部分
141:斜面 150:后开口
160:后端盖保持凹槽 200、201:前滑动件
210、211:保持突起部 220、221:停止件
230、240:引导切口部分 300:针载体
310:载体主体 320:针
330:弹性变形部分 340:向外突起部
341:联锁保持突出部 342:防分离突出部
350:保护延伸部分 360:驱动弹簧容纳部分
400:后端盖 410:延伸腿部分
411:保持突起部 420:驱动弹簧保持器
450:触发部分 451:斜面
500:驱动弹簧 700: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透视图、纵向剖视图及分解透视图。将参照图1至图3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的细节进行阐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0)是指通过在表皮(1)中快速地形成小针孔(2)来采集少量血液的装置。采血针装置(10)包括管状的针筒(100)、插入针筒(100)中的前滑动件(200)及插入前滑动件(200)中的针载体(300)。
针筒(100)是指包括敞开的前端以及封闭的后端的管状构件,所述敞开的前端具有前开口(110)。在针筒(100)内定位有备用保持部分(120)及防分离部分(130)以对前滑动件(200)的移动进行限制。在针筒的后侧处形成有触发部分(140)。
当前滑动件(200)插入到针筒(100)中时,备用保持部分(120)防止前滑动件(200)在前开口(110)的方向上分离。由于备用保持部分(120),插入到针筒(100)中的前滑动件(200)的仅自由端被暴露出,其余部分则位于针筒(100)内而不被暴露出。
防分离部分(130)对插入针筒(100)中的前滑动件(200)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使得可防止前滑动件(200)在从备用保持部分(120)的位置移动到针筒(100)的后端时被从防分离部分(130)的位置进一步向内推动或者在前端的方向上分离。
触发部分(140)是指从针筒(100)的内壁突出并对针载体(300)的向后移动进行限制的部分。
前滑动件(200)是指容纳于针筒(100)中且具有通过前开口(110)而部分地暴露于外侧的前端的管状构件。前滑动件(200)可被成形成具有从前端朝向后端逐渐增大的外径。根据此实施例,前滑动件(200)通过前开口(110)而被插入针筒(100)中,且在安装状态下通过设置于针筒(100)内的备用保持部分(120)来防止前滑动件(200)在针筒(100)的前端方向上分离,且使得前滑动件(200)仅能够在针筒(100)的后端方向上滑动。前滑动件(200)包括:保持突起部(210),向外延伸地形成;停止件(220),形成于前滑动件(200)的后端处;或停止件(221)(参见图6),在前滑动件(200)的后端处的开口区中向内延伸;以及引导切口部分(230),通过部分地对前滑动件(200)的前端部分进行切割而形成。
保持突起部(210)是指从前滑动件(200)的外表面突出且被针筒(100)的备用保持部分(120)及防分离部分(130)阻挡以防止插入针筒(100)中的前滑动件(200)分离的部分。
此处,保持突起部设置于前滑动件的外表面上,而备用保持部分及防分离部分设置于针筒的内表面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保持突起部可设置于针筒的内表面上,而备用保持部分及防分离部分可设置于前滑动件的外表面上。此外,防分离部分可设置于与备用保持部分向前间隔开的位置以及与备用保持部分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另外,保持突起部可被实施为凹槽形保持部分,或者备用保持部分及防分离部分可被实施为备用保持突起部及防分离突起部。
停止件(220、221)形成于前滑动件(200)的后开口区的一端处,或者从在前滑动件(200)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突出。当针载体(300)通过前滑动件(200)的后开口区而定位于外部区中时,停止件(220、221)与针载体(300)的向前移动联锁且防止针载体(300)的后端部分进入前滑动件(200)的内部区。另外,当针载体(300)定位于前滑动件(200)的内部区中时,停止件(220、221)与针载体(300)的向后移动联锁且用于使针载体(300)停止并防止针载体(300)从前滑动件(200)分离出来。
引导切口部分(230)形成于前滑动件(200)的前端区中以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彼此面对的切割表面,由此在前端区中准备出开口。引导切口部分(230)使得前滑动件(200)的前端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通过前滑动件(200)的前端处的开口区也可插入并安装针载体(300),且会在前滑动件(200)进行移动期间防止由于针筒(100)与针载体(300)之间的干涉而导致错误操作,从而有利于前滑动件(200)进行滑动移动。引导切口部分(230)的存在对于解决与前滑动件(200)的整体形状及停止件(220、221)的形成相关的成型技术问题也是有利的。
针载体(300)沿着前滑动件(200)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容纳于前滑动件(200)的后端处。针载体(300)包括载体主体(310)及至少一个弹性变形部分(330),载体主体(310)被形成为在其中容纳有针(320),弹性变形部分(330)设置于在载体主体(310)的后端处在轴向方向上向后延伸的延伸部分中。此处,可存在关于轴线对称的一对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330)。
弹性变形部分(330)由于其形状而能够在针载体(300)的径向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部分(330)在其后端处设置有向外突起部(340),且向外突起部(340)包括前侧突出部,所述前侧突出部用作被前滑动件(200)的后端或停止件(220、221)阻挡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当前滑动件(200)通过联锁保持突出部(341)与停止件(220、221)之间的联锁而向后移动时,针载体(300)也向后移动。在向外突起部(340)的与形成于向外突起部(340)中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相对的向后侧上形成有防分离突出部(342)。当针载体(300)被插入前滑动件(200)时,防分离突出部(342)被停止件(220、221)阻挡,使得针载体(300)不能移动回去并与前滑动件(200)的后端分离,从而防止针载体(300)向后分离。此处,联锁保持突出部及防分离突出部可分别形成于彼此分离的弹性变形部分中。
保护延伸部分(350)在针载体(300)的前端处被形成得长。保护延伸部分(350)可在载体主体(310)进行成型时与载体主体(310)一体地形成同时环绕针(320)。保护延伸部分(350)用于以卫生的方式对针(320)进行保护直到使用针(320)为止且防止针(320)发生形变。操纵管(未示出)可被设置成在外部覆盖保护延伸部分(350)与载体主体(310)之间的连接部分。操纵管(未示出)可抵抗在径向方向上从保护延伸部分(350)作用的外力,从而对保护延伸部分(350)进行保护使其不容易被移除,直到操纵管(未示出)被移除为止。
将参照图4的(a)至(f)对使用如图1及图2中所示的处于备用状态的采血针装置(10)的操作进行阐述。
图4的(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备用状态的所装配的采血针装置(10)的剖视图。保护延伸部分(350)从针筒(100)的前端部分被暴露出,且通过备用保持部分(120)来阻挡保持突起部(210)的前端部分向前移动,从而防止前滑动件(200)向前移动。在此备用保持状态中,可通过将保护延伸部分(350)向前拉动而容易地移除保护延伸部分(350)。
图4的(b)示出保护延伸部分(350)被移除的采血针装置(10)。所移除的保护延伸部分(350)被丢弃,且保护延伸部分(350)的移除会使用于进行血液采集的针(320)在位于前滑动件(200)内的针载体(300)的前面被暴露出。在此种状态中,当在将采血针装置(10)的前端(即,前滑动件(200)的前端)放置于将要经受血液取样的人的表皮(1)上之后对针筒(100)进行加压时,前滑动件(200)朝向针筒(100)的后端移动。
图4的(c)示出前滑动件(200)在针筒(100)内向后移动的状态。此处,针载体(300)将在向前方向上被射出。当前滑动件(200)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保持突起部(210)由于前滑动件(200)的形状而弹性变形且无困难地移动到向后方向。当前滑动件(200)向后移动时,保持突起部(210)与备用保持部分(120)分离并移动到防分离部分(130),从而保持前滑动件(200)停止。
同时,前滑动件(200)的后端与向外突起部(340)之间的啮合会使针载体(300)也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当针载体(300)在针筒(100)的向后方向上移动时,与针载体(300)一体地形成的弹性变形部分(330)与设置于针筒(100)的内壁上的触发部分(140)接触,且在被设置于触发部分(140)上的斜面(141)引导到针筒(100)的向内侧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弹性变形部分(330)弹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时,相对的向外突起部(340)之间的宽度变得比前滑动件(200)的后开口区的内宽度窄,使得针载体(300)能够被引入到前滑动件(200)中且在前端方向上移动,而不会阻碍形成于向外突起部(340)中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与停止件(220、221)之间的啮合。
同时,当针载体(300)与前滑动件(200)一起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支撑于针筒(100)的后端处的驱动弹簧(500)被压缩,使得被压缩的驱动弹簧(500)的弹力能够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从而使针载体(300)向下移动并到达表皮(1)。
图4的(d)示出当针载体(300)由被压缩的驱动弹簧(500)向前射出并接触表皮(1)时的时刻。针载体(300)利用驱动弹簧(500)的弹力而直线向上移动到表皮(1),且设置于载体主体(310)的前面的缓冲弹簧(700)撞击表皮(1)。在缓冲弹簧(700)撞击表皮(1)之后,缓冲弹簧(700)被针载体(300)的连续惯性运动所压缩且存储用于缩回针载体(300)的回弹力(resilience)。
图4的(e)示出血液采集针(320)刺穿到表皮(1)中并形成针孔(2)。在此种情形中,用于进行刺穿的血液采集针(320)利用驱动弹簧(500)的弹力而与针载体(300)一起直线移动。当针载体(300)直线移动时,针载体(300)相对于中心轴线以最小横向移动射出,且因此在精确的期望点处形成针孔(2)而不存在抖动。
当缓冲弹簧(700)被从针载体(300)施加的惯性力压缩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时,用于进行血液采集的针(320)被缓冲弹簧(700)的回弹力向后推进,且因此从表皮(1)返回到针筒(100)内,即前滑动件(200)内。
在这些操作之后,已受到被压缩的缓冲弹簧(700)的回弹力的血液采集针(320)被快速地从表皮(1)拉出,返回到图4所示位置(d)且防止被暴露于针筒(100)外。在此种情形中,针载体(300)的向外突起部(340)由于被形成于前滑动件(200)的后端处的停止件(220、221)阻挡而不会在针筒(100)的向后方向上分离,且前滑动件(200)由于被推入到其中形成于前滑动件(200)的外侧上的保持突起部(210)被针筒(100)的防分离部分(130)阻挡的位置而被防止在针筒(100)的向前方向上移动,从而防止保持于前滑动件(200)内的针载体(300)与前滑动件(200)分离并暴露于外侧。此外,针载体(300)可利用弹性变形部分(330)的弹力而保持支撑于前滑动件(200)的内壁上。
图4的(f)示出在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0)已被用过一次之后针载体(300)不能再次使用的状态。由于已用过一次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0)的前滑动件(200)被停止件(220、221)及防分离部分(130)保持卡合于停止位置处,因此已插入到防分离部分(130)中一次的前滑动件(200)不能朝向前开口(110)移动。
此外,由于针载体(300)的向外突起部(340)因被后突出部(即,前滑动件(200)的停止件(220、221)阻挡而无法脱离,因此针载体(300)因再次被后突出部卡合而不能被重新装载,且因此采血针装置(10)变得不可重复使用。
利用此种配置,采血针装置(10)包括血液采集所必需的最少数目的部件。当在移除保护延伸部分(350)并将采血针装置(10)定位于血液收集点处之后按压针筒(100)时,前滑动件(200)缩回到针筒(100)中并与针载体(300)一起移动回来。作为此种移动的结果,针载体(300)通过触发部分(140)而与前滑动件(200)分离并向前移动到针筒(100)的前开口(110),从而实行血液采集。采血针装置的此种操作可由驱动弹簧(500)及缓冲弹簧(700)(稍后将进行阐述)来补充。驱动弹簧(500)被插入到针筒(100)的向内后端中。驱动弹簧(500)具有支撑于针筒(100)上的第一侧及与存在于针载体(300)的后端处的驱动弹簧容纳部分(360)耦合的第二侧。如上所述连接的驱动弹簧(500)总是对针载体(300)进行弹性挤压。通过使用驱动弹簧(500)的弹力,针载体(300)可快速地朝向针筒(100)的前端部分被推进。然而,由于联锁保持突出部(341)被前滑动件(200)的停止件(220、221)阻挡,因此在最初与前滑动件(200)耦合的位置处的针载体(300)的向前移动受到约束。因此,针载体(300)抵抗驱动弹簧(500)的增压力(pressurizing force)并保持在针载体(300)的安装位置。驱动弹簧(500)可由弹性材料(例如,板弹簧(leaf spring))与硅酮制成,但也可以压缩螺旋弹簧的形式提供。
同时,针载体(300)的前端安装有环绕针(320)及保护延伸部分(350)的缓冲弹簧(700)。缓冲弹簧(700)在向前方向上比针(320)延伸得远,且因此当对针载体(300)进行驱动以在针筒(100)的向前方向上进行血液采集时,缓冲弹簧(700)在针(320)之前撞击并压靠使用者的皮肤。当缓冲弹簧(700)接触使用者的表皮时,缓冲弹簧(700)撞击并扰乱血液采集点周围的触觉神经。当缓冲弹簧(700)被压缩时,缓冲弹簧(700)压紧将要被针(320)刺穿的表皮的周边,从而阻断表皮周围的痛觉神经。当如上所述扰乱触觉神经并阻断痛觉神经时利用针(320)来刺穿表皮会使用户感受到较少的疼痛。被压缩的缓冲弹簧(700)通过产生回弹力而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因此,针(320)被快速地从表皮拔出,从而减轻此种拔出操作期间的疼痛。缓冲弹簧(700)可以如图所示的压缩螺旋弹簧的形式提供,但在一些情形中也可以弹性材料(例如,板弹簧)与硅酮的形式提供。
图5至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采血针装置的配置。在此实施例中,采血针装置(11)包括管状的针筒(101)、插入到针筒(101)中的前滑动件(201)、以及插入到前滑动件(201)中且设置有针(320)的针载体(300)。
针筒(101)是在其两端处均敞开的管状构件,在前端部分处具有前开口(111),而在后端部分处具有后开口(150)。针筒(101)被形成有对前滑动件(201)的移动进行约束的备用保持部分(121)。备用保持部分(121)靠近前开口(111)形成以防止前滑动件(201)在前端部分中分离。另外,在针筒(101)的向内后端处形成有后端盖保持凹槽(160),以在后端盖保持凹槽(160)中容纳后端盖(400)(稍后将进行阐述)。
后开口(150)使得甚至能够通过针筒(101)的后端对部件进行插入及装配,从而有利于部件的装配。后开口(150)由后端盖(400)(稍后将进行阐述)封闭。在一些情形中,针筒(101)可相对于前开口(111)与后开口(150)之间的中点而对称地形成,从而解决由于前开口(111)与后开口(150)之间的不可区分性而导致的错误装配的问题。
前滑动件(201)容纳于针筒(101)中。前滑动件(201)具有通过前开口(111)而部分地暴露于外侧的前端。前滑动件(201)沿着针筒(101)的轴向方向具有管状主体的形状,且从前端到后端具有逐渐增大的外径。因此,在装配期间甚至会通过后开口(150)来插入前滑动件(201)。
像图1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一样,前滑动件(201)还可具有形成于其外侧上的保持突起部(211)。因此,保持突起部(211)使前滑动件(201)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并被形成于针筒(101)中的备用保持部分(121)阻挡,从而防止前滑动件(201)在针筒(101)的前端方向上分离。另外,像图1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一样,在针筒(101)的内侧上可进一步形成有防分离部分(130)。
此外,停止件(221)形成于前滑动件(201)的后开口区中。停止件(221)是指在前滑动件(20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突出的部分。停止件(221)与针载体(300)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及防分离突出部(342)中的每一者联锁(稍后将进行阐述)。当针载体(300)位于前滑动件(201)的后端处时,停止件(221)与针载体(300)的向前移动联锁并防止针载体(300)的后端部分进入前滑动件(201)的内部区。当针载体(300)完全进入前滑动件(201)的内部区时,停止件(221)与针载体(300)的向后移动联锁以防止针载体(300)移出前滑动件(201)。
引导切口部分(240)形成于前滑动件(201)的前端区中以沿着纵向方向彼此面对。引导切口部分(240)有利于在前滑动件(201)内对针载体(300)进行驱动时使针载体(300)向前移动及向后移动。此外,引导切口部分(240)也有利于解决与前滑动件(201)的渐缩形状及停止件(221)的形成相关的成型技术问题。
针载体(300)沿着轴向方向可移动地容纳于前滑动件(201)内。针载体(300)具有存在于前滑动件(201)内的载体主体(310)。
载体主体(310)在载体主体(310)的前端处安装有血液采集针(320)并且包括设置于载体主体(310)的后端处且轴向对称地向后延伸的一对弹性变形部分(330)。
这些弹性变形部分(330)可在径向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部分(330)在其后端处设置有向外突起部(340),且向外突起部(340)包括前侧突出部,所述前侧突出部用作被前滑动件(201)的后端阻挡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当前滑动件(200)通过联锁保持突出部(341)的联锁而向后移动时,针载体(300)也与前滑动件(201)一起向后移动。在形成于向外突起部(340)中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的相对侧上形成有防分离突出部(342)。当针载体(300)插入前滑动件(201)中时,防分离突出部(342)被停止件(221)阻挡,使得针载体(300)不能移动回来并与前滑动件(201)的后端分离,从而防止针载体(300)向后分离。
保护延伸部分(350)在针载体(300)的前端处在前端的方向上延伸得长。保护延伸部分在载体主体(310)进行成型时与载体主体(310)一体地形成同时环绕针(320)。保护延伸部分(350)用于以卫生的方式保护血液采集针(320)并防止出现不期望的错误操作的风险。保护延伸部分(350)可通过覆盖保护延伸部分(350)的外部的操纵管(未示出)而从外侧得到保护。
后端盖(400)覆盖针筒(101)的后开口(150)以防止插入针筒(101)中的前滑动件(201)及针载体(300)通过后开口(150)而被分离。后端盖(400)具有延伸到针筒(101)内部的延伸腿部分(410)。延伸腿部分(410)在延伸腿部分(410)的侧部分处设置有保持突起部(411),且保持突起部(411)被卡合于形成于针筒(101)的壁上的后端盖保持凹槽(160)中以防止后端盖(400)分离。当保持突起部(411)与后端盖保持凹槽(160)啮合时,后端盖(400)与针筒(101)牢固地耦合于一起,从而防止前滑动件(201)及存在于前滑动件(201)中的针载体(300)向后分离。
在后端盖(400)的中心处形成有驱动弹簧保持器(420)以容纳驱动弹簧(500)(稍后将进行阐述)。驱动弹簧保持器(420)与驱动弹簧(500)(稍后将进行阐述)的一端耦合,而驱动弹簧(500)的另一端耦合到存在于针载体(300)的后端处的驱动弹簧容纳部分(360)。
同时,延伸腿部分(410)的终端区可设置有触发部分(450),即从前端逐渐向内倾斜的斜面。在此种情形中形成的触发部分(450)具有沿着所述表面倾斜的斜面(451)。触发部分(450)的斜面(451)在针载体(300)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与弹性变形部分(330)的后端接触,从而使弹性变形部分(330)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因此,当弹性变形部分(330)向内弹性变形时,联锁保持突出部(341)形成比停止件(221)窄的宽度且然后被向内引入。然后,联锁保持突出部(341)与停止件(221)之间的联锁状态被解除,且针载体(300)利用驱动弹簧(500)的弹力而在前方向上被射出。同时,触发部分(450)可像根据图1至图4中所示的前述实施例一样形成于针筒(101)内。当触发部分(450)形成于针筒(101)内时,触发部分(450)的形状可能会随着针筒重量的增大而相对复杂,但后端盖(400)的形状可被简化。相反,当触发部分(450)形成于后端盖(400)中时,针筒(101)的内部可被简化以改善针筒(101)的结构并提高生产率。
驱动弹簧(500)夹置于针载体(300)与后端盖(400)之间且驱动弹簧(500)总是对针载体(300)进行弹性挤压。在此种情形中,针载体(300)的联锁保持突出部(341)被前滑动件(201)的停止件(221)阻挡且对针载体(300)的向前移动进行约束,且因此针载体(300)保持针载体(300)的安装位置同时抵抗驱动弹簧(500)的挤压力。
针载体(300)的前端安装有环绕针(320)及保护延伸部分(350)的缓冲弹簧(700)。缓冲弹簧(700)在向前方向上延伸得比针(320)远,且因此当对针载体(300)进行驱动以在针筒(101)的向前方向上进行血液采集时,缓冲弹簧(700)在针(320)之前撞击并压靠使用者的皮肤。当缓冲弹簧(700)接触使用者的表皮时,缓冲弹簧(700)撞击并扰乱血液采集点周围的触觉神经。当缓冲弹簧(700)被压缩时,缓冲弹簧(700)压紧将要被针(320)刺穿的表皮的周边,从而阻断表皮周围的痛觉神经。当如上所述扰乱触觉神经并阻断痛觉神经时利用针(320)刺穿表皮会使使用者感受到较少的疼痛。被压缩的缓冲弹簧(700)通过产生回弹力而返回到缓冲弹簧(700)的初始状态。因此,针(320)被快速地从表皮拔出,从而减轻在此种拔出操作期间的疼痛。缓冲弹簧(700)可以如图所示的压缩螺旋弹簧的形式提供,但在一些情形中可以弹性材料(例如,板弹簧)与硅酮的形式提供。
图8的(a)至(f)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的依序操作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8的(a),前滑动件(201)及针载体(300)插入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的针筒(101)内,而保护延伸部分(350)通过前滑动件(201)的前开口区而暴露于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外。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将保护延伸部分(350)与针载体(300)分离。
参照图8的(b),当从针载体(300)移除如上分离的保护延伸部分(350)时,针(320)的前端暴露于前滑动件(201)的内部且准备进行血液采集。在射出之前,通过联锁保持突出部(341)与停止件(221)之间的啮合对针载体(300)进行联锁以与前滑动件(201)的向后移动一起移动。
图8的(c)示出就在所装载的针载体(300)被射出到将要经受血液取样的人之前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当将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定位于此人的表皮上且对针筒(101)进行增压时,前滑动件(201)在针筒(101)内向后移动,且针载体(300)也通过停止件(221)与联锁保持突出部(341)之间的啮合而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在此种情形中,与针载体(300)一体地形成的弹性变形部分(330)利用与前滑动件(201)的上升一起上升的针载体(300)而上升,且由于利用触发部分(450)的斜面(451)被向内引导而弹性变形。当弹性变形部分(330)弹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时,联锁保持突出部(341)的宽度端变得比停止件(221)的内径窄,使得针载体(300)能够插入前滑动件(201)中。当针载体(300)上升时,驱动弹簧(500)被压缩,使得被压缩的驱动弹簧(500)的弹力可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从而使针载体(300)向下移动并到达表皮(1)。
图8的(d)示出针载体(300)由被压缩的驱动弹簧(500)向前射出的操作。当在针载体(300)的弹性变形部分(330)进入前滑动件(201)的内部的时刻处向下射出针载体(300)时,针载体(300)进行直线移动直到接触表皮为止,且设置于载体主体(310)的前面的缓冲弹簧(700)首先撞击表皮(1)。在缓冲弹簧(700)撞击表皮(1)之后,针载体(300)的连续惯性运动会对缓冲弹簧(700)进行压缩。
图8的(e)示出针载体(300)对缓冲弹簧(700)进行压缩且针(320)插入到表皮(1)中以形成针孔(2)并能够进行血液采集。对针(320)进行驱动以通过针载体(300)的直线运动进行插入,从而在期望的点处精确地形成针孔(2)而不存在抖动且将相对于针载体(300)的中心轴线的横向移动最小化。当缓冲弹簧(700)被从针载体(300)施加的惯性力压缩到一定程度或更大程度时,利用缓冲弹簧(700)的回弹力将针载体(300)的针(320)在向后方向上拉出表皮(1)且因此使针(320)返回到前滑动件(201)的内部。
在这些操作之后,快速地从表皮(1)拉出已受到被压缩的缓冲弹簧(700)的回弹力的针载体(300)的针(320)且使针(320)返回到图8所示位置(d),且针载体(300)并未暴露于外侧,这是因为针载体(300)无法脱离前滑动件(201)的内部。
图8的(f)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的停止件(221)及防分离突出部(342)的详细操作,且示出针载体(300)在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已用过一次之后不能再次使用。
已用过一次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的前滑动件(201)进入针筒(101)的内部,且即使尝试朝向针筒(101)的前开口(110)强行分离前滑动件(201),也无法将前滑动件(201)分离出来,这是因为前滑动件(201)被卡合于针筒(101)的备用保持部分(121)中。此外,在针载体(300)的弹性变形部分(330)、联锁保持突出部(341)及防分离突出部(342)射入到前滑动件(201)的内部中之后,针载体(300)未与前滑动件(201)的移动联锁,使得前滑动件(201)不能向上移动针载体(300)以对驱动弹簧(500)进行挤压。即使强制地移动针载体(300),针载体(300)也会由于停止件(221)与防分离突出部(342)之间的啮合而无法脱离前滑动件(201)的内部。因此,针(320)由于不暴露于前滑动件(201)的外侧而无法重复使用。
根据前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驱动弹簧(500)通过前滑动件(201)与针载体(300)的联锁而被压缩,且针载体(300)在竖直方向上射出以使横向移动最小化,从而使将要经受血液取样的人的疼痛最小化。
此外,由于对血液采集点的周边进行撞击的缓冲弹簧(700)会扰乱撞击点处的触觉神经并阻断针(320)所刺穿的位点周围的痛觉神经,因此可附加地减轻使用者的疼痛,且由于利用被压缩的缓冲弹簧(700)的回弹力而将针(320)快速地从表皮(1)拉出,因此可附加地减轻疼痛。
另外,保护延伸部分(350)使得针能够保持卫生直到使用为止。
当在使用后将针载体(300)引入到前滑动件(201)中时,由于防分离突出部(342)及停止件(221)的操作而有效地防止一次性采血针装置(11)的重复使用,且由于延伸得比针(320)长的缓冲弹簧(700)防止用过的针(320)暴露于外侧,因此会防止由用过的针引起的伤害或感染。
Claims (19)
1.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
管状的前滑动件,能够沿着轴向方向在所述针筒内滑动;
针载体,包括载体主体、至少一个弹性变形部分以及联锁保持突起部,其中所述载体主体包括针,所述针朝向所述针筒的所述前开口突出且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在所述前滑动件内滑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从所述载体主体向后延伸且在向后移动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所述联锁保持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分中,阻挡所述载体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滑动件向前移动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发生所述径向向内变形时使得所述载体主体能够进行所述向前移动;以及
驱动弹簧,容纳于所述针筒中且在向前方向上弹性地推动所述针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保持突起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前滑动件中的停止件而保持被阻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件在所述前滑动件的径向方向上向内突出,且
所述一次性采血针装置还包括防分离突出部,所述防分离突出部设置于所述针载体中且防止所述针载体在被所述停止件阻挡时向后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部分,所述触发部分设置于所述针筒内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进行所述向后移动时与所述弹性变形部分接触,以使所述弹性变形部分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突起部以及备用保持部分,所述保持突起部设置于所述针筒的内壁及所述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一者上,所述备用保持部分设置于所述针筒的所述内壁及所述前滑动件的所述外壁中的另一者上且与所述保持突起部啮合以使所述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备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还包括防分离部分,所述防分离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备用保持部分向前或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且被所述保持突起部阻挡以使所述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防分离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安装于所述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所述针的突出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载体包括保护延伸部分,所述保护延伸部分是与所述载体主体一体地形成以环绕所述针且形似沿着所述载体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杆。
9.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
管状的前滑动件,容纳于所述针筒中;
针载体,容纳于所述前滑动件中且包括朝向所述针筒的所述前开口突出的针;以及
保持突起部以及备用保持部分,所述保持突起部设置于所述针筒的内壁及所述前滑动件的外壁中的一者上,所述备用保持部分设置于所述针筒的所述内壁及所述前滑动件的所述外壁中的另一者上且与所述保持突起部啮合以使所述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备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还包括防分离部分,所述防分离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备用保持部分向前或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且被所述保持突起部阻挡以使所述前滑动件停止并保持在防分离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载体包括:多个弹性变形部分,从载体主体向后延伸且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以及联锁保持突起部,在横向于轴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从所述弹性变形部分突出,被所述前滑动件的后端阻挡,在所述前滑动件进行向后移动时与所述前滑动件一起移动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进行所述径向向内变形时从所述前滑动件的所述后端向内分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停止件,形成于所述前滑动件的所述后端处,以及
防分离突出部,设置于所述针载体中且防止所述针载体在被所述停止件阻挡时向后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部分,所述触发部分设置于所述针筒内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分进行向后移动时与所述弹性变形部分接触以使所述弹性变形部分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向内弹性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容纳于所述针筒中且在向前方向上弹性地推动所述针载体。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安装于所述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所述针的突出长度长。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载体包括保护延伸部分,所述保护延伸部分是与所述载体主体一体地形成以环绕所述针且形似沿着所述载体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杆。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筒包括后开口,且
所述一次性采血针装置还包括后端盖以及至少一个延伸腿部分,所述后端盖对所述后开口进行阻挡,所述延伸腿部分沿着所述针筒的内部从所述后端盖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分包括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分的后端及所述延伸腿部分中的一者上以使所述弹性变形部分在所述针载体进行向后移动时向内变形。
19.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的针筒,包括前开口;
管状的前滑动件,容纳于所述针筒中;
针载体,容纳于所述前滑动件中且包括朝向所述针筒的所述前开口突出的针;
缓冲弹簧,安装于所述针载体的前面且延伸得比所述针的突出长度长;以及
弹性变形部分,从所述针载体向后延伸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滑动件弹性变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02008 | 2021-01-07 | ||
KR1020210036866A KR20220132105A (ko) | 2021-03-22 | 2021-03-22 | 일회용 채혈기 |
KR10-2021-0036866 | 2021-03-22 | ||
PCT/KR2022/000306 WO2022149909A1 (ko) | 2021-01-07 | 2022-01-07 | 일회용 채혈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0281A true CN116940281A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345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19825.0A Pending CN116940281A (zh) | 2021-01-07 | 2022-01-07 | 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220132105A (zh) |
CN (1) | CN116940281A (zh) |
-
2021
- 2021-03-22 KR KR1020210036866A patent/KR20220132105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2
- 2022-01-07 CN CN202280019825.0A patent/CN11694028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20132105A (ko) | 2022-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54347B1 (ko) | 약물 전달 장치를 위한 구동 유닛 | |
CN1275573C (zh) |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 | |
KR200315777Y1 (ko) | 일회용 사혈침기구 | |
KR100904106B1 (ko) | 천자구 및 천자침 카트리지 | |
JP4642082B2 (ja) |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 |
US4887998A (en) | Hypodermic needle guard | |
EP0719565B1 (en) | Safety catheter assembly having safety stop push button | |
JP5214435B2 (ja) | 押圧作動型ランセット装置 | |
CN114146252A (zh) | 药物输注装置的输注针结构 | |
EP0510187B1 (en) | Catheter assembly having safety mean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EP1913872A1 (en) |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and lancet assembly and injector assembly that form the same | |
AU657273B2 (en) | Safety syringe | |
KR20070011514A (ko) | 란셋 어셈블리 | |
CN106859669B (zh) | 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装配方法及使用方法 | |
WO2000078203A2 (en) | Lancet assembly | |
WO2002089878A1 (en) | Protective device for a prefilled injection syringe | |
KR20090018810A (ko) | 란셋 어셈블리 | |
KR20180094015A (ko) | 회수형 바늘을 갖춘 자기주사기 | |
KR20090021378A (ko) | 란셋 어셈블리 및 천자 디바이스 | |
CN219050059U (zh) | 带有防针刺功能的药剂输送装置 | |
JP2004113580A (ja) | ランセット | |
WO2011084103A1 (en) | A lancet | |
US20240057910A1 (en) | Disposable blood collecting device | |
CN116940281A (zh) | 一次性采血针装置 | |
EP3148437B1 (en) | Blood sampl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